常熟花邊

常熟花邊

江蘇常熟花邊,是本世紀初發展起來的。以雕繡技法見長。它以精巧的手工技藝在不同布料上繡制各式圖案,然後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鏤空,以襯托和加強主題,使圖案形成明暗對比,具有立體感。傳統的常熟花邊,品種單一,大多在白布上繡以白色圖案,或在米黃布上繡以灰色圖案,故過去俗稱“常熟黃白檯布”。

常熟花邊

正文

一種以雕繡工藝為主要技法的針繡花邊。因產於江蘇常熟而得名。常熟花邊是在歐洲雕繡花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用布料主要是米黃色和漂白的棉布,品種以檯布為主,所以常熟花邊又稱黃白檯布。
19世紀末,雕繡花邊由歐洲傳入中國沿海一帶。20世紀初,上海和無錫相繼生產雕繡花邊。1917年,常熟縣滸浦農婦季根仙向上海天主教堂的修女學習花邊技藝,並傳授給家鄉婦女進行生產,遂形成獨具特色的常熟花邊。1982年,從事常熟花邊生產的已達15萬人。原料除傳統的棉布外,還增加了棉麻交織纖維和合成纖維織物以及麻布等。品種除檯布外,還增加了被套、床罩、窗簾、圍裙、鋼琴罩、手帕、沙發套、門帘等,共約260個品種,2300多個花色。
常熟花邊的主要工藝是手捏雕繡。製作時左手捏繡片,右手穿針引線,不用繃架。先在底布上印上繡花圖案,然後根據圖案輪廓用扣針將輪廓線繡滿;也可在圖案上先墊粗線再做扣針,使線跡凸起。繡片繡滿後,用小剪刀將需要鏤空處的底布剪去,形成立體鏤空效果。為了使繡品更富於變化,還可以把雕繡與包針、切針、游針、打子針、影繡等60多種針法相互結合,交錯運用(見圖)。繡制完成後,經過漂洗、壓平、修邊、整燙等工序製成成品。常熟花邊的圖案以花卉題材為主,配以卷草、綬帶、水果、花籃等,具有色澤明快雅致、工藝細膩精巧、針法多變等特點。

常熟花邊常熟花邊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