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Title:Chinese Educators(書名標題:中國教育家)
Subtitle:Hu Shih, Zhou Tong, Huang Xianfan, Chih-Kung Jen, Yi Tso-Lin, Nagar Lai, Shu Xingbei, Chien Wei-Zang, Chia-Chiao Lin(副標題:胡適、周侗、黃現璠、任之恭、易作霖、黎拿加、束星北、錢偉長、林家翹)
Authors and contributors Created by Books LLC(作者和貢獻者:圖書公司)
Publisher:Books LLC(出版者:圖書公司)
Imprint name:Books LLC(發行者:圖書公司)
Publication City/Country:USA(出版城市/國家:美國)
Paperback: 246 pages (頁數: 246)
Publication date:June 4, 2010(First edition);September 15, 2010(Second edition)(出版日期:初版2010年6月4日,再版2010年9月15日)
Language: English (語種:英語)
ISBN-10: 1157592619
ISBN-13: 978-1157592617
Product Dimensions: 9 x 6 x 0.6 inches (開本:9 x 6 x 0.6英寸)
Shipping Weight: 13 ounces (重量: 13盎司)
Format: Paperback(裝幀: 平裝)
Price:$19.99(First edition),$32.75(Second edition)(初版定價:美元19.99,再版定價:美元32.75)
目錄
Hu Shih(胡適)
Zhou Tong(周侗)
Huang Xianfan(黃現璠)
Chih-Kung Jen
Yi Tso-Lin
Nagar Lai
Shu Xingbei(束星北)
Chien Wei-Zang(錢偉長)
Chia-Chiao Lin
Y. C. James Yen(晏陽初)
Hollington Tong
Liao Xiaoyi
Tao Xingzhi(陶行知)
Zing-Yang Kuo
Hu Ning, Cai Yuanpei(蔡元培)
Li Hsi-Mou,
Xiao Qiang
Li Yang
Li Shouheng
Patrick Lau Sau-Shing
Wu Teh Yao
Qian Dehong
Sha Wenhan
Edgar Tang
Zhu Zuxiang
Lufei Kui
Hu Jimin
Wu Dingliang
Chen Ziyuan
Li Zhaohuan
Zhang Boling(張伯苓)
Du Zuozhou
Tien-Fong Cheng
Chien Shih-Liang
Wu Nanxuan
Zhan Tao
Ma Xiangbo(馬相伯)
Zhang Xiaowen
Qu Bochuan
Song Xi
Lu Simian
Nai-Rong Qian
Hu Zhuangyou
Li Denghui
Yu Youren(于右任)
Lin Fengmian(林風眠)
Zhou Dan
Liu Gaolian
Jiang Menglin(蔣夢麟)
Wang Dazhi
Sheng Xuanhuai(盛宣懷)
Xiong Qinglai(熊慶來)
Lamu Gatusa
Ma Junwu(馬君武)
Chen Zhunmin
Fu Sinian(傅斯年)
Zhang Youyi
Zhan Ruoshui
Pan Chengdong
Cheng Fangwu
Wu Xun, Luo Jialun(羅家倫)
Kuo Ping-Wen
Hongjia Huang
Liu Boming
Jiang Qian
Xu Xianming
Zhao Taimou
Yang Zhensheng
Li Ruiqing
Dai Jinhua
Deng Conghao
Lin Jiqing
Wang Shoupeng
Chao Zhefu
Hua Gang
Zeng Fanren
Wu Fuheng
Zhou Guozhi
Chen Wangdao
內容簡介
2010年6月4日,美國國際出版發行公司“General Books LLC”編輯出版了英文版《中國教育家》(英文書名《Chinese Educators》,見上圖),內收胡適(Hu Shih)、周侗(Zhou Tong)、黃現璠(Huang Xianfan)、任之恭(Chih-Kung Jen)、易作霖(Yi Tso-Lin)、黎拿加(Nagar Lai)、束星北(Shu Xingbei)、錢偉長(Chien Wei-Zang)、林家翹(Chia-Chiao Lin)(按書封面英文名先後順序排名)等一批中國教育家。除書封面列名之外,書中還收有盛宣懷、馬相伯、蔡元培、張伯苓、于右任、馬君武、蔣夢麟、陶行知、傅斯年、羅家倫等79人的傳記。
2010年6月4日該書初版後,由於該公司的國際銷售網遍及全球,加之國外專門介紹中國教育家的同類書難得一見,以及該書內容質量較高,從而初版發行後十分暢銷,很快銷售一空,以致該公司於2010年9月15日又予以了再版。現摘要介紹書中部分收錄人物的簡歷如下。本摘介以收錄人物出生年齡大小為序,而非按“目錄”排序,以弘揚中華民族倡導“尊老愛幼”、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
章節摘介
周侗
周侗(Zhou Tong,約1040年~1121年),北宋末年之武術大師,武術教頭,以善於箭術聞名,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在《說岳全傳》中說他是南宋將領岳飛的武術師傅。在他收岳飛之前,還有幾個徒弟是《水滸傳》中的人
物:大徒弟是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從前周侗的職務,傳給了林沖)、三徒弟是射死晁蓋的曾頭市教頭史文恭,另外還有一說法稱“行者”武松是周侗的不記名弟子。1345年,元朝丞相脫脫完成496卷的《宋史》,其中的第365卷為《岳飛傳》,由岳飛的孫子岳珂所著,書中提到:“射與周侗,盡其術,能左右射。侗死,溯望設祭於其冢。”周侗年老後辭官,在劉光世幕府做過一段幕賓,劉光世軍駐河南,因此得以在湯陰縣收岳飛為徒。傳說岳飛受周侗翻子拳真傳,並加以發展,開創鷹爪翻子門。傳說周侗還是盧俊義、林沖、史文恭的武術師傅,這種說法來自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的錢彩所著的《說岳全傳》,而《水滸傳》中沒有提及。武松是他的徒弟的說法來自揚州評話《武十回》。傳說中他的二師弟是《水滸傳》中祝家莊的教師欒廷玉,小師弟是梁山好漢病尉遲孫立。還說他年輕時得到包拯的賞識提拔,進入軍中為軍官,後擔任京師御拳館教師,和名將宗澤交好。盧俊義、林沖便是這一時期的徒弟。武松打虎之後縣令派他送虎骨入京,武松得以結識周侗受其點撥。
周侗老年辭官,在駐河南湯陰縣的劉光世幕府做過一段幕賓,得以收岳飛為徒。現代武俠小說《鐵臂金刀周侗傳》中說,周侗是陝西獨角村人,有一妻一子。妻子早亡,兒子周雲清隨盧俊義征遼時戰死。《說岳全傳》中說周侗收岳飛為養子,但《岳飛傳》中未提及此事。周侗是武學大宗師,師承少林派武師譚正芳,精通多門武功,尤其對槍法,人稱“槍神”。據說至今還流傳有“周侗拳”,和奉岳飛為祖師的形意拳相似。根據裴錫榮、李英昂所著《河南正宗形意拳》,戴龍邦大師“於乾隆十五年為‘六合拳’作序云:‘岳飛當童子時,受業於周侗師,精通槍法,以槍為拳,立法以教將佐,名曰意拳’”。
盛宣懷
盛宣懷(Sheng Xuanhuai,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和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創始人,實業家。出生於江蘇常州府武進縣龍溪,字杏蓀、幼勖,號愚齋。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是清朝的官員,與李鴻章有交。1870年盛被李鴻章招入其幕府,受到李的賞識,第二年升任知府。1871年畿輔大水,盛康捐助衣物糧食,由盛宣懷購買並運到天津散發,這是盛宣懷第一次從事慈善事業。1872年他建議李鴻章用建造商船來提供建造兵艦的費用,被李鴻章採納,李鴻章委任盛辦理中國第一家輪船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這是盛辦理輪船航運的開始。
1873年,輪船招商局正式營業,盛宣懷擔任會辦,從此他開始正式成為清末洋務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
1875年李鴻章又委盛辦理湖北煤鐵礦務,從此盛又開始辦理礦業。
1879年盛建議李建立電報事業,李採納他的建議並任命其負責,1881年盛宣懷被任命為津滬電報陸線的總辦,從此中國進入電訊業。光緒九年(1883年)盛宣懷督理天津海關,他挪用海關錢糧來資濟電報事業,混淆各個部門的經費,因此受到處分,但因多方說情未被降職。這一年他利用電報成功打擊胡雪岩的事業,使得胡雪岩一夕破產。
1892年起,他又開始在上海督辦紡織業,開辦華盛紡織總廠。1895年10月2日,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韶,稟奏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1896年更名為北洋大學堂,此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辦大學,也是天津大學的前身。盛宣懷還創辦了天津北洋學堂二等學堂,1895年10月2日開
學,是全國最早的公立中學,學制四年。現為天津市海河中學。1896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了南洋公學,這是交通大學的前身。
同年盛宣懷開始督辦鐵路,並在上海外灘開辦了中國通商銀行。1898年,盛開辦萍鄉煤礦,並在1908年將它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合併成立中國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1905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設了中國紅十字會。同年他將他手下的鐵路大權讓給唐紹儀,這是以唐為首的、在北洋政府初期權力巨大的交通系的開始。1907年,盛宣懷奉召進京,次年任命為郵傳部右侍郎。1910年袁世凱被免職後,盛宣懷受到重用。1911年,升為郵傳部大臣。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盛宣懷請袁世凱出山,同時他遭到了各方的譴責,許多人責怪他的收路政策導致了動亂,盛宣懷被革職,永不再用。盛逃亡日本。1912年秋,中華民國建立後,盛宣懷回到上海,在上海租界中繼續主持輪船招商局和漢冶萍公司。盛宣懷支持袁世凱,二次革命時他希望袁能勝利。1915年日本曾試圖拉攏盛,但遭到盛的拒絕。1916年4月27日,盛宣懷病逝於上海。
馬相伯
馬相伯(Ma Xiangbo,1840年4月17日~1939年11月4日),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動家,震旦學院、復旦公學、輔仁大學的創始人。原名建常,後改名良,字相伯,又作湘伯或薌伯,教名若瑟,晚年號華封老人。原籍江蘇丹陽,生於江蘇丹徒。父業醫兼營商,已多代信奉明清時期由歐洲傳入的天主教。清鹹豐元年(1851年)就學於上海聖依納爵公學(後徐匯公學),學名斯臧。同治元年(1862年)入耶穌會,研習文學、哲學及天文等。八年,升神父,在安徽宣城及江蘇南京、徐州一帶傳教。十一年,任徐匯公學校長兼任耶穌會編撰。因遭同會之外國傳教士猜忌,於光緒二年(1876年)退出耶穌會。由兄建勛薦於李鴻章,去山東調查礦務。七年任駐日使館參贊次年至朝鮮任職。十一年,任台灣巡撫幕僚。十八年再度赴日本先後任長崎、橫濱等地領事及駐日使館參贊。二十九年,創辦震旦學院(後改名震旦大學)於上海徐家匯,後遷盧家灣。因校政為法國籍耶穌會士所霸持,三十一年得嚴復等人相助取意“復我震旦”另創復旦公學(即復旦大學前身);自任校長,延請于右任、邵力子等任教。1912年民國成立以後,出任江蘇都督府外務司長等
職及代理北京大學校長。1920年冬退隱上海徐家匯之土山灣,譯著天主教書籍。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呼籲停止內戰團結抗日,並提倡民治及人民自救,發起組織中國民治促進會和國難會等。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同胞書》後,與沈鈞儒、鄒韜奮等聯名發表《上海文化界救國運動宣言》。次年與宋慶齡、何香凝等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時年已95歲,仍發表文章與演講,勉勵同胞共赴國難,人稱愛國老人。1937年3月任南京國民政府委員。七·七事變後應李宗仁之請去桂林。1938年又應于右任之請移居昆明,道經越南諒山一病不起,次年病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其靈柩運回上海安葬於天主教公墓。生前譯著甚多,後人編有《馬相伯先生文集》、《馬相伯國難言論集》。
蔡元培(Cai Yuanpei,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中國現代民主主義革命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字鶴卿、孑民,號鶴廎。浙江紹興人。清光緒年間進士,1892年補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補編修,有深厚的漢學功底。1894年中日戰爭後,開始接觸西學,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立志舉辦新式教育。1898年起歷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上海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先後參與發起成立中國教育會、光復會,親任會長。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上海分部負責人。1907年赴德國留學,進萊比錫大學攻讀哲學、倫理學、文學等課程,接受進化論觀點,主張教育救國。辛亥革命後回國,出任南京臨時政府第一任教育總長,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國近代的教育體制。1915年與吳玉章等人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會和華法教育會。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在主持北京大學工作期間,主張“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為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開拓道路,並實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些革新思想與措施不僅推動了北京大學使之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與中心,而且對我國近代教育產生深遠影響。1927年離開北京大學,先後任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監察院院長,北平圖書館館長,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副主席,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名譽會長。蔡元培教授畢生從事民主革命和現代教育事業,為之做出了重大貢獻,被中國共產黨譽為“現代知識界的卓越前驅”。博學多識,對哲學、美學、倫理學、教育學等學科,均有研究和建樹,論著約300萬字,都收入《蔡元培全集》。
蔡元培培植家鄉青年不遺餘力,先後主辦過紹郡中西學堂、紹興府學堂、越郡公學、明道女校,曾任稽山中學名譽校董。紹興城區筆飛弄有蔡元培故居,今建為紀念館,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新建“元培國小”“元培中學”以示紀念。
蔡元培是20世紀國中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創者。他明確提出廢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導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樑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初步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新教育體制。
蔡元培的教育實踐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大學的性質在於研究高深學問。他提倡學術自由,科學民主。主張學與術分校,文與理通科。將“學年制”改為“學分制”,實行“選科制”,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精簡課程,力主自學,校內實行學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這些主張和措施,在北京大學推行之後,影響全國,以至有人稱他為自由主義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視勞動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學辦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創辦愛國女校。蔡元培對近現代中國教育、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主要表現在: 一.自蔡元培始,中國才形成了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體系和教育制度。二.他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主張,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三.為中華民族保護了一批思想先進、才華出眾的學者。
張伯苓(Zhang Boling,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中國現代教育家,南開大學創建人、校長,中國現代職業教育家,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名壽春,光緒二年(1876年)出生於天津,光緒十五年(1889年)以優良成績考上北洋水師學堂,光緒二十年(1894年)以全班第一名之成績畢業,並被派往通濟艦上實習。後來認識了中國知名教育家嚴范孫,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天津著名商業家王益德聘請他教家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為學習國外教育制度,而前往日本考察。一年後,與王益德、嚴范孫將3人將嚴、王二家館合併,成立敬業中學堂(南開中學前身),收有梅貽琦等七十多名學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學校遷往南開區,並更名為南開中學堂。民國六年(1917年)委託胞弟張彭春代管南開學校,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期間曾受教於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杜威、桑代克等人。民國八年(1919年)天津南開大學正式成立,為中國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學,次年開始招收女學生,與北京大學同為中國最早招收女學生的大學。1919年至1948年長期擔任南開大學以及南開中學校長。民國十二年(1923年)天津南開女子中學正式成立。民國十七年(1928年)成立天津南開國小。抗戰期間率南開大學與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與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共同擔任聯大常務委員、主持校務。1938年,張伯苓接辦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蜀光中學,張伯苓先生四大金剛之首喻傳鑒兼任蜀光中學校長。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原考試院院長戴傳賢因病去職,總統蔣介石電邀張伯苓出任行憲後的第一任考試院院長,張伯苓本欲推辭,但因經不起杜建時、陳布雷等人再三勸說,而接下此一職務。1951年,因患腦溢血,病逝於天津,享壽七十五歲。臨終遺囑敦囑南開師生“擁護自由,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國,誓死抵制專制極權。”
張伯苓是南開大學的創辦人,因親歷西方列強侵占中國領土和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決心教育救國。先後創辦私立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子中學和南開國小、重慶南渝中學。張伯苓始終堅持愛國主義辦學思想和實踐,強調德、智、體、美四育並進,手訂“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教育學生“盡心為公,努力增能”,培養愛國為公、服務社會的人才。反對照搬歐美教育制度,主張結合實際,以“解決中國問題為教育目標”,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模式作出重要的貢獻。
于右任(Yu Youren,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中國現代書法大師,著名的報刊活動家,教育家,國民黨的元老之一。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1879年(清光緒五年)出生於陝西三原縣東關河道巷,以後“又在三原讀書應試,因此就著籍為三原人了。”清朝光緒年間舉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樓詩草》譏諷時政被清廷通緝,亡命上海,遂進入震旦公學。震旦學院肄業。1905年追隨老師馬相伯創辦復旦公學,又與好友劉覺民等人創辦中國公學。1907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創辦《神州日報》,屢遭查禁。1910年與宋教仁辦《民立報》。1912年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出任交通部次長。民國政府北遷後,赴上海繼續辦《民立報》。1918年回響孫中山的護法戰爭,到陝西組織靖國軍,任總司令。1922年創辦上海大學,任校長。1924年起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同年隨孫中山北上,被內閣總理許世英任命為內務總長。北伐時在馮玉祥部任駐陝軍總司令。1927年任陝西省政府主席。寧漢合流後任中央特別委員會委員兼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常務委員、軍委會常務委員。1928年任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兼審計院院長。1930年起任監察院院長,前後共任監察院院長34年,為國民黨重要決策人物之一。1949年11月隨國民黨退居台灣。1964年因為政治原因而長期鬱悶成疾,病逝於台北。
右任在從政的同時,潛心致力於書法研究和創造,所創“標準草書”深受海內外學人歡迎。1932年他在上海發起成立“標準草書社”,邀集劉延濤、胡公石等研究整理歷代草書,提出了“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四項原則,在融匯章草、今草、狂草各體和廣泛吸取歷代大家精髓的基礎上,首創了影響深遠的“標準草書”。標準草書的創立,給形體無定的草書定了型,在草書的規範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于右任先生的書法藝術大體可分前後兩個時期,早期工行楷,以魏碑為基礎,取捨變革,並參入篆、隸、草法,開拓了懸勁峭拔的書勢,在沉著灑脫的筆法中,呈現出豪放磅礴之氣,晚期之作更為精湛,形美筆簡,儀態萬千,出神入化,令人目不暇接。早在上世紀20年代便有“北於南鄭”之稱,(“南鄭”指鄭孝胥),著有《于右任詩詞集》、《標準草書千字書》等。後人評價他是中國近代書法史上的書法藝術大家,尤擅魏碑與行書、章草結合的行草書。民國時期,于右任的書法作品就很有銷路,很多藏家出高價爭相收購他的書法。 國內改革開放後,海峽兩岸同胞都視“於草”為瑰寶,能得其寸楮片紙,均奉若拱璧。
馬君武(Ma Junwu,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中國現代教育家,翻譯家,學者,社會活動家,教育家,廣西大學的創建人。廣西桂林人。早年就讀於桂林體用學堂。1900年入廣州法國天主教會所辦丕崇書院學法文。1901年入上海震旦學院,同年冬赴日本京都大學讀化學。在日本期間,結識了孫中山先生。1905年8月,加入同盟會,與黃興、陳天華等人共同起草同盟會章程,並成為《民報》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同年底回國,任上海公學總教習,積極宣傳革命。1907年赴德國,入柏林工業大學學冶金。首次翻譯《共產黨宣言》綱領,在民報上發表。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回國,作為廣西代表參與起草《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並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部次長。1912年出任國會參議員。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出國,再赴德入柏林大學。1916年獲工學博士回國,恢復國會議員職。1917年7月南下廣州參加孫中山護法運動,任廣州軍政府交通部長。1921年任孫中山非常大總統總統府秘書長,並一度任廣西省省長。1924年和馮自由、章炳麟等人發表宣言,反對國民黨改組和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等三大政策。同年,馬君武任上海大夏大學首任校長。1925年出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教育總長,被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除黨籍。同年,應北京工業大學師生的五次請求出任校長。1928年創辦省立廣西大學,曾三任廣西大學校長。1930年,應蔡元培之邀,馬君武出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之職。1940年8月1日,在桂林雁山病逝。馬君武后半生致力於科學教育事業,先後任上海大夏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上海中國公學、廣西大學校
長,時有“北蔡南馬”(蔡即蔡元培)之稱。馬君武的一生中有許多“第一”:第一個廣西自費留學生,第一個獲德國工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第一個翻譯達爾文《物種原始》(即《物種起源》)的中國人,第一個從法文原著翻譯盧梭《民約論》的中國人,第一任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精通英、日、德、法等國文字,翻譯了大量的科學和文藝作品,在當時產生了較大影響。他還是南社詩人,著有舊體詩百餘首。
作為中國近現代著名學者,政治活動家和教育家的馬君武,與其他重德輕智的改造國民性的思想家不同,馬君武提出了德、智、體並重的國民性改造思想,並將自己的民主思想、科技知識、行政管理經驗融匯到他所致力的教育事業中,主張“集世界之知識造極新之國家”。在教育實踐中,他結合中國改造國民性的需要,創造性地學習和借鑑歐洲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改造國民性的教育思想。一為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審視中關係,把握歷史發展進程,主張用民和科學來改造國民性,重塑民族精神;二、倡導“公德”教育,塑造具有公德的人才,崇尚體腦並重,加強生產勞動教育;三為立足於復興民族之基礎,以實用教育為方針,提倡生產教育、勞動教育,訓練學生有實學本領和戰鬥才能,以培養具有現代氣質和為社會服務的知識分子。
蔣夢麟(Jiang Menglin,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中國現代教育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曾任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原名夢熊,字兆賢,號孟鄰,浙江餘姚人。六歲入私塾,十二歲入紹興中西學堂。1899年隨家遷往上海,入天主教學校讀英文。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起,舉家遷回餘姚,在餘姚城某校習英文、算術。1901年,到杭州一教會學校習英文,後因學潮全體學生離校。1902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學堂(前身為求是學院),改名夢麟。1903年入浙江高等學堂(浙江大學前身)學習,次年中秀才。1904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學(交通大學)。1908年他考取官費留美資格,次年2月入加州大學,先習農學,後轉學教育,1912年於加州大學畢業。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攻讀哲學和教育學。1917歲3月,蔣夢麟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後即回國。1919年初,蔣夢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育系教授。同時創辦《新教育》月刊。自1919年至1945年,蔣夢麟在北大工作了20餘年。1923年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1927年8月至1930年7月,任國立第三中山大學(1928年改為國立浙江大學)校長。1929年5月至1930年6月兼任浙江省立高級中學(商科)校長(建國後改名杭州商業學校,即現在的浙江工商大學)。還先後擔任過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北京大學校長、行政院秘書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等職。1949年赴台,1964年病逝於台北。主要著作有《西潮》(英文自傳,後譯為中文)、《孟鄰文存》、《談學問》、《文化的交流與思想的演進》、《新潮》等。
蔣夢麟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1、“完美的思想寓於完美的身體”。2、改“牧民政治”的教育為平民主義教育。3、主張“舉學校而盡講職業教育,則偏矣”。 4、“我就是一個無用的宋江”。 他認為,“有真學術,而後始有真教育,有真學問家,而後始有真教育家。……無大教育家出,而欲解決中國教育之根本問題,是亦終不可能。”
晏陽初(Y. C. James Yen,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7日),中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晏陽初早年在塾師兼鄉醫的父親教育下,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諳習時勢的父親也深知“書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學乃潮流所趨”。因此毅然將少年晏陽初送到幾百里之外的基督教內地會創辦的西學堂接受新學。1913年他就讀於香港聖保羅書院(香港大學前身),後轉美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1918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19年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歷史學,獲碩士學位。1944~1945年,美國錫拉丘茲等三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晏陽初大學畢業後,立志獻身平民教育。1923~1949年長期擔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總幹事。1926年在河北定縣(今定州市)開始鄉村平民教育實驗。1940年創辦中國鄉村建設育才院(後名鄉村建設學院)任院長。1950年離台灣赴美國。50年代以後,協助菲律賓、泰國、瓜地馬拉、哥倫比亞及加納等國建立鄉村改造促進會。60年代在菲律賓創辦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任院長及該院理事會主席。晏陽初還曾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擔任顧問。
晏陽初早期開展平民教育運動時,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首先是農民,先教識字,再實施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並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的真義》、《農村運動的使命》等。
晏陽初自1920年代開始致力於平民教育七十餘年,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與陶行知先生並稱“南陶北晏”。主要論著有《平民教育概論》(1928年)、《農村運動的使命》(1935年)、《十年來的中國》(1937年) 。
胡適(Hu Shih,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中國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原名胡洪,字適之,安徽績溪人。1910年留學美國,入康乃爾大學,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從學於杜威,深受其實驗主義哲學的影響。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191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並發表論文《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出版新詩集《嘗試集》,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影響的人物。1919年發表《多 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1920年離開《新青年》,後創辦《努力周 報》。l923年與徐志摩等組織新月社。1924年與陳西瀅、王世傑等創辦《現代評論》周 刊。1932年 與蔣廷[fu2]、丁文江創辦《獨立評論》。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8年離開北平,後轉赴美國。1958年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台北病逝。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 學史大綱》(上) 、《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 、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晚年潛 心於《水經注》的考證,但未及寫出定稿。
早在中國公學的求學期間,胡適對教育的社會啟蒙功能就有了初步認識,撰寫了數十篇白話文,投身到“開通民智”的啟蒙教育之中。留美之後,胡適通過系統的西學訓練,特別是受到實用主義的思想影響,對現代意義的大學教育有了親身的體會。
通過對現實教育的考察,胡適的結論是:“幾十年的教育改良。只注重數量的增加(教育普及),卻不曾注重根本上的方法改革。”胡適所謂“根本上的方法改革”,實際上就是指要以實用主義為指導思想,興辦教育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社會實際生活的需要。胡適說:“列位辦學堂,盡不必問教育規程是什麼,須先問這塊地方上最需要的是什麼。……切莫注重課程的完備,須注意課程的實用。”
胡適形象地指出:“教育是給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鏡”,以便“認識清社會的惡習,而發不滿意的批評”。他最反對那些受了教育,仍看不出社會弊病,或者即使看出他也不敢大膽給予批評的好好先生。他提醒說:“摸著脊骨軟了,要吃一點硬骨藥”。沒有一點硬骨頭的精神,怎么能抵擋得住強大的封建勢力呢?胡適號召大家向易卜生筆下的司鐸門學習,學習他不畏種種醜惡勢力的圍攻迫害,甚至甘冒“國民公敵”之惡名,勇往直前地與黑暗社會作殊死的抗爭。在這裡,胡適把“易卜生主義”與杜威的發展“智慧型的個性”的思想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我國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確實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陶行知(Tao Xingzhi,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中國現代教育家、民主革命活動家。安徽朗縣人,原名文浚,因信奉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曾改名知行,後又改名行知。1914年留學美國,先入伊利諾斯大學學習市政學,
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教育學,拜師於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1917年回國後,供職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先後任教員、教育科主任 和教務主任等,又繼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積極從事平民教育運動,率先關注鄉村教育問題,1926年發表《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等文章,認為中國鄉村教育之所以沒有成效,是因為教育與農業各乾各的,不相聞問,極為主張“一定要教育與農業攜手”,建立適合鄉村實際生活的教育制度等。1927年,他在南京郊外曉莊創辦了一所與舊教育分庭抗禮的新型學校——曉莊師範學校。作為一個實驗基地,曉莊學校著實為其實踐並豐富教育思想提供了舞台。他的“生活教育”的思想,就在這一時間形成的。他那“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主張,也得以實踐驗證和發展,並對杜威的“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等觀點逐步產生環疑,乃至揚棄。1930年4月,國民黨政府下令查封曉莊學校,並對陶行知發出了通緝令。為逃避追捕,他在友人的幫助下,東渡日本,次年初返上海,不久又聯絡一些校友和知名人士,創辦"自然科學園",發起科學下嫁運動,主張把“科學下嫁給兒童”,“下嫁給大眾”,並倡導編輯出版了《兒童科學叢書》、《大眾科學叢書》等科普讀物。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嚴酷的民族危機,又一次猛烈地刺激了陶行知。他堅決主張抗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年底,他又發起創辦了一種新型的教育組織--山湖工學團。參加者有工人、農民,接受軍事、生產、科學、知識、運用民權、節制生育等六項訓練。1935年"一二.九"運動後,他與沈鈞儒、鄒韜奮等發起組織上海文化界救國會,被推選為執行委員。1936年初,他又發起組織國難教育社,
提倡國難教育運動等,進一步認識到教育必須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務。1939年,他又在共產黨人和民主進步人士的支持關懷下,在重慶創辦了育才學校。為革命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1947年7月在國民黨政府的白色恐怖和迫害下,陶行知在上海猝死,終年55歲。他是舊中國的愛國知識分子,由教育救國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典範。他逝世後,毛澤東親筆為他題寫悼詞稱他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來則稱讚他“是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他有一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主要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鐘錄》、《齋天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普及教育三編》等。
熊慶來(Xiong Qinglai,1893年10月20日~1969年2月2日)字迪之,中國雲南彌勒人。數學家,中國近代數學的先驅,被譽為“中國數學界的伯樂”。1907年考入雲南方言學堂(同年學校改名雲南高等學堂)。1913年赴歐洲留學,曾就讀於巴黎大學、蒙柏里耶大學、馬賽大學等校,取得高等普通數學、高等數學分析、力學、天文學、普通物理學證書,並獲蒙柏里耶大學理科碩士學位。1921年初,離歐返回昆明,任雲南甲種工業學校
及雲南路政學校教員。1921年秋,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名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成立算學系,熊受郭秉文之邀聘擔任教授兼系主任。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高等數學系。1926年,轉到清華學校(1928年改名清華大學)任教,擔任算學系教授兼主任。1929年主持成立清華大學算學研究部,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近代數學研究機構。次年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陳省身便在這一年入讀。1931年推薦中學數學教員華羅庚擔任助理員,對華羅庚一生影響甚遠。1932年,代表中國赴瑞士蘇黎世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這是中國數學家第一次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會後在巴黎從事研究工作,1934年以《關於無窮級整函式與亞純函式》論文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該函式論方面的研究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式”,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在孟德耳(Montel)的正規族、代數體函式理論和單位圓內的全純函式及亞純函式的研究中都作出了貢獻。
1934年,從巴黎返回國內後繼續在清華大學擔任數學教授兼系主任。1937年,應雲南省主席龍雲之邀,擔任雲南大學校長至1949年。1949年6月,赴巴黎參加聯合國教科文會議,後留巴黎從事數學研究工作。1957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樂、張廣厚即是這一時期的學生。他一生主要從事函式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是最早把近代數學引進中國的人,為國家培育了大批數學界卓有成就的科學家。1969年在文革期間被迫害至死。
熊慶來有關“教育乃百年大計,學術是國家靈魂”的論述。這是熊慶來對教育在國家建設發展中重要性的見解。他認為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一個民族的興衰強弱,從某種意義上講取決於教育。我國的教育事業關係到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的大事,是當時正進行的抗戰建國的根本保證,是使國家建設順利完成的前提。為此,熊慶來在許多場合或文章闡述了這一觀點。
他認為要“以國家力量,促其(雲大)發展。”極力主張把當時尚屬省立雲大改為國立。他主張立足本省,充分利用資源豐富的優勢,加以研究,“以期蔚為西南學術重心”。對學生的要求,他提出:“其造就不在一般國立大學畢業之下,而為社會有用之人才。”及“地方實際建設之人才。”為了實現教育服務桑梓,他大膽進行教育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探索,做了大量實際工作,推動了雲南教育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探索,做了大量實際工作,推動了雲南教育與社會經濟建設發展。他把視為學校生命的學術與雲南社會經濟發展相聯繫。急雲南社會經濟發展所急,想雲南社會經濟建設所想,有機的把學校這個學術機關與地方發展實際結合起來,很好地將以教育服務桑梓落實到實處。熊慶來以教育為桑梓服務取得成就可歸納為:(1)以教育提高雲南有色生產技術,發展雲南工業。(2)力爭保留生物系,為學校生物系發展奠定了基礎。(3)提升雲南醫學教育水平,改善雲南醫療衛生條件。(4)以農學教育改進雲南農業生產技術,發展農業經濟。(5)以教學研究為改善民族關係,鞏固邊防做貢獻。
傅斯年(Fu Sinian,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創辦人之一,曾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字孟真,山東聊城人,祖籍江西永豐。。初字夢簪。清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十三(1896年3月26日)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舉人之家。1909年就讀於天津府立中學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學文科。由於受到民主與科學新思潮的影響,1918年夏與羅家倫等組織新潮社,創辦《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響頗廣,從而成為北大學生會領袖之一。五四運動爆發時,傅斯年擔任遊行總指揮,風雲一時。後因受胡適思想影響,反對“過急”運動;不久退出學運,回到書齋。1919年夏,傅斯年大學畢業後,先後入倫敦大學研究院、柏林大學哲學研究院,學習實驗心理學、生理學、數學、物理以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勃朗克的量子論等,還對比較語言學和考據學發生興趣。1926年冬回國,翌年春出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和歷史系、中文系主任。“四·一二”政變發生後,傅斯年寫信給李石曾,表示贊同清黨。從1928年11月起,長期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創辦《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任主編。1929年春,歷史語言研究所從廣州遷往北平,傅兼任北大教授。1932年,他參加胡適主持的獨立評論社,在《獨立評論》周刊上發表的政論文章,擁蔣反共,但贊成抗日,對南京國民政府的外交路線有所批評。1937年春,傅斯年兼代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兼任西南聯大教授,主張抗戰,抨擊貪官污吏。抗戰勝利後,一度代理北京大學校長。1948年當選南京國民政府立法委員。1949年1月,傅隨歷史語言研究所遷至台北,併兼台灣大學校長。傅斯年在政治上親蔣反共,他出於維護國民黨蔣介石政權的目的,要求嚴懲貪官污吏,整制政風,反對“中國走布爾什維克道路”;在學術上,信奉考證學派傳統,主張純客觀科學研究,注重史料的發現與考訂,發表過不少研究古代史的論文。並多次去安陽指導殷墟發掘。他主持歷史語言研究所期間,延攬一流人才,作出不少成績。1950年12月20日在台北病逝。著作編為《傅孟真先生集》。
從整體上說,傅斯年的教育實踐和理論的探討是他的主鏇律,具體又分為兩個階段:1926-1936年的10年中,他通過在中山大學和北京大學進行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教育思想逐步形成。這從他參加30年代關於教育討論的論文中可以看出,在討論中,他對教育改革的思想觀點明顯表現出兩種傾向:
第一,知識教育與社會需要相聯繫。他在這個時期已基本確立了高等教育是學術教育,中等教育是職業訓練的思想。他對當時教育與社會需要相脫離的現象進行了批評。尤其是對當時還嚴重存在的傳統士大夫教育心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批判,並提出了改革意見。其中許多意見是符合社會實際和高出一般人認識的。
第二,教育與救國相統一。儘管傅斯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傾向是用教育救國醫民,但是具體到這個時期又有其特殊的背景,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軍侵占東北三省,又迅速向華北滲透,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更使人憂慮的是中國一些下層民眾麻木不仁,缺乏民族自尊心,一些上層分子對日一味妥協,甚至有些人賣身投靠,作了漢奸。挽救民族危亡成為當務之急,也是一切愛國人士活動的中心。傅斯年在當時參與籌備《獨立評論》,撰著了大量的文章。他在《獨立評論》發表的文章主要有兩類,一是討奸禦寇,一是對當時教育狀況與內容展開討論,呼籲教育改革,把教育與救國密切結合起來。並具體探討了教育如何喚醒民眾,提高民眾基本素質等問題,為抗日救國做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準備。1937?1950年,是傅斯年教育活動的第二個主要時期,這個時期他先後任西南聯大常委、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和台灣大學校長。由以前的教授轉變為教育行政領導人,這種在教育上角色的轉變使他與教育有了更密切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在二三十年代對教育的討論和研究是一種良心的驅使和義務,而這個時期對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對高等教育的研究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前一個時期尚有著隨意性,而這個時期則更多的是自覺性。再加上這個時期又是社會的轉折期,社會動盪,學生心理複雜,他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為他教育研究提供了素材。因此,他的研究更加深入,他的教育思想在這個時期開始成熟,形成了獨特體系。可以說,他的《中國學校制度之批評》一文,既是他對教育研究的結晶,又是他教育改革的理想方案。這個方案是有相當的科學價值的。有些教育構想在現代教育中已經實施,有些仍具有借鑑作用。
傅斯年教育思想形成的過程,是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相互促進的過程,理論隨實踐的深入而不斷深化和完善,而隨著教育理論和觀念的深化,教育實踐也不斷深入,更能深層次地適應社會,兩者有機結合,互相促進。從而使傅斯年的教育思想具有較高的價值。
黃現璠(Huang Xianfan,1899年11月13日~1982年1月18日),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歷史學界“無奴學派”(簡稱無奴派)開創者,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第一個民族學派“八桂學派”的創始人,壯族史學奠基人,壯學開拓者。原名甘錦英,廣西扶綏縣人,壯族。早年就讀於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攻讀史學9年(1926 ~1935),畢業後赴日本留學於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大學院,深造東洋史。1937年回國後,歷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國立桂林師範學院、廣西師範學院(現廣西師範大學)等大學史學教授,為壯族首位大學教授,終身講授史學。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相繼任命為中央民族訪問團廣西分團副團長、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副組長;並先後當選為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委員、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1957年反右運動中,受到批判,1958年2月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做出決議:“罷免費孝通、黃現璠、歐百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職務”,因此被錯劃為中國歷史學界頭號大右派。1979年平反後,先後兼任第一屆中國民族學研究會(後改名為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編輯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顧問、第一、二屆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2年病逝於桂林。
黃現璠於1932年兼任北師大教育研究會助理幹事期間,便開始了對教育的研究,後曾兼任廣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員。他認為教育的重要意義之一在於人格的塑造,而知行合一為高尚人格形成的基礎。他一生長期在高等院校第一線從事史學教育。1981年夏,黃現璠在全國政協副主席劉瀾濤的支持下,在桂林創辦“灕江業餘大學”,擔任校長,相繼開設了歷史、語文、工業會計管理、商業管理、中醫、土木建設、新聞、法律等大專班以及英語、地方志短期學習班,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民辦高等教育的先驅之一。
林風眠(Lin Fengmian,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8日)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後來改成風眠。生於廣東梅縣,自幼喜愛繪畫。他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祖父是雕刻石匠,父親是畫師。他小時候給祖父當助手,並學習書法和中國畫。
19歲赴法勤工儉學。他先在法國蒂戎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後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
1925年回國後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1926年受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邀出任中華民國大學院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創辦中國第一個藝術高等學府暨中國美術高等學府——國立藝術院(中國美術學院)任校長。後來隱居於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常務理事,理事。林風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
林風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響,承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波瀾,倡導新藝術運動,積極擔負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眾道德,進而促成社會改造與進步的重任。他銳意革新藝術教育,請木匠出身的畫家齊白石登上講台,聘請法國教授克羅多講授西畫,並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階級共享的藝術”等口號,全國藝壇為之歡呼。他提倡兼收並蓄,調和中西藝術,並身體力行,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個性化的抒情畫風,為中國現代繪畫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和風格典範,他是20世紀實踐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開拓精神的先驅,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的創始人。終生致力於溶合中西繪畫傳統,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
林風眠作為中國近代兩所國立藝術學府的執掌者;早年曾風風火火地提倡過“走上十字街頭”的藝術運動,而晚年卻似乎截然相反地回到藝術的“象牙塔”;加上他畫中所流露出的那種難為人道的寧靜氣息……這一切,都為他的一生添上幾許神奇的色彩。林風眠的畫將西畫的水彩、明暗畫法介入國畫,畫面有光、明暗、立體的中西合壁的效果。在具體的創作里,林風眠的畫除了水墨因素外,更多的使用了西畫的色彩及明暗的語言,至於生熟宣、水粉、水彩等都會使用到,這是很自然的,他們在探求在改良中國畫。
林風眠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後的現代繪畫的營養,與中國傳統水墨和境界相結合,並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開創了迥異於古人、他人、令人耳目一新的畫風,成為融匯中西、凸顯民族精神的傑出美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