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天津大學前身。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自創辦之始,就仿照美國的大學模式,全面系統地學習西學。例如,除漢文課和部分外語課外,其餘所有功課都由外籍教習擔任,要求學生外語基礎好;教科書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語授課;學生實驗所用的各種器具、設施都從美國進口等等。當時,天津北洋西學學堂被譽為“東方的康奈爾”,它的教學計畫、講授內容與方法、教科書、教員配備,成為後來其他各地興辦新式大學的模式。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初創就是綜合性大學。從學制來看,頭等學堂為大學本科,二等學堂為預科,學制各為四年,一名合格人才要經過八年培養。從專業設定來看,頭等學堂分設律例、工程、礦冶和機械四學科。既有社會科學學科,又有自然科學學科,表明中國的高等教育從一誕生起,就與國家經濟、政治的需要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教學模式
北洋大學堂創建後,由盛宣懷親自任督辦兼名譽校長,他以“科教救國,實業興邦”為宗旨,聘請美國教育家丁家立出任總教習。生於美國又在柏林大學獲神學碩士學位的丁家立,由於對西方大學的熟知,再加上他於1886年在天津英租界創辦了一所不帶宗教色彩的“中西書院”,在社會上獲得一定聲譽,盛宣懷對他倍加賞識。北洋大學堂以近代的美國 哈佛大學、 耶魯大學的教育模式為藍本,進行專業設定,課程安排和學制規劃,以培養高級人才為辦學目標。
創建之初,北洋大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和二等學堂。頭等學堂為大學本科,二等學堂為預科。這是中國近代教育分級設學之始。頭等學堂即大學本科,學制四年,分基礎課和專業課。基礎課有20餘門課程,專業課分五個專業: 工程學、 電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共30餘門課程。
二等學堂是"中國最早的新式公立中學堂”。該學堂招收13至15歲學生入學,修業年限為四年,主要課程有:英文、數學、朗讀、各國史鑑、地輿學、格物書、平面量地法等20餘門課程。
教學質量
清政府特別是袁世凱對北洋大學堂十分重視,先後聘請過50多位外國專家和教授。在清末民初,北洋大學堂是直隸的最高學府,名聞中外,培養了許多人才。生源質量
學生生源從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任課教師多為中外碩學鴻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學者任主課,教材也多採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學堂還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保證能夠實現培養高層科學人才的目的。由於治學嚴謹,校風樸實,當時北洋大學與哈佛、耶魯相伯仲,畢業生可免試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因而被譽為“東方的康奈爾”。北洋大學堂從1895年至1911年共有畢業或肄業生518人,其中資送出國52人(不包括自費留學生)。該校為我國近現代科技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奠基的專家學者,他們多為國家社會所倚重,對採礦、冶金、土木、水利、機械工程、鐵路交通、財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中共早期領導人張太雷,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五四”運動天津各界聯合會副會長馬千里,海牙國際法院大法官徐謨,著名詩人徐志摩,中國奧運之父王正廷等,都是北洋大學的畢業生。
創辦者
說到北洋大學,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創辦者盛宣懷。盛宣懷(1844—1916),江蘇武進人。早年曾中秀才,後經人推薦成為李鴻章的幕僚。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在天津經辦洋務事業時,盛宣懷一直追隨其左右。當時他認識到當時中國最缺乏懂技術、懂外語、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會讀經史、寫八股的學究,在洋務事業中根本沒有多大用處,傳統的教育非革新不可。因此便下決心著手培養新式人才。最初他創辦了一些附屬於企業的技術訓練班式的學堂,在短期內培養了一些具有中等技術水平的技術人員。但這些學堂在學制和課程方面都只重實用,理論和基礎知識不夠紮實。隨著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19世紀90年代初,盛宣懷開始提出要辦正規的學堂,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
1895年10月2日,由光緒皇帝御批,由盛宣懷出任學堂首任督辦的“北洋大學堂”(學堂初名“天津北洋西學學堂”)成立了。
盛宣懷對新式教育有自己的卓見。他給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的學員定了嚴格的規則,最明顯的就是要求學員一定要精鑽本專業,不可心有旁騖,要循序漸進,不容紊亂,他認為打牢知識基礎很重要,決不可“學無次序,淺嘗輒止”。另外,他不贊成學員單純學習外語,認為外語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學員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學習外語,這是他有感於中國缺少高技術人才而提出的要求,事實證明很有道理。
榮耀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學堂的第一屆學員畢業了。第二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由於成績最優,從香港考入的學員王寵惠有幸成為“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他學的專業是法律。1905年,王寵惠獲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12年,他出任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外交總長。
1915年張太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京師大學堂(現在的北京大學)法律預科,但由於京師大學堂學制長,估計自己的經濟條件難以支持,他就未入北大就讀。期間打聽到北洋大學學費便宜,且預科班為期半年,他便興沖沖地攜好友一起報考北洋大學的法律預科。憑藉優異的成績,張太雷與北洋結了緣,一呆就是5年。馮海龍說,張太雷是在北洋大學培養下,思想得到了升華,從愛國青年成長為共產主義者。五四前夕,在北洋大學求學的張太雷接觸到了馬列主義思想。五四運動更是喚醒了中國的熱血青年。積極參加革命運動,不斷探索革命理論的張太雷逐漸成長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據《益世報》記載,五四運動期間,為抗議當局鎮壓學生運動,北洋大學學生紛紛罷課,並組織44個演講團。張太雷等4人組成的演講第二團赴塘沽演講。此時,張太雷徹底摒棄了傳統中的讀書是為了仕途和過安穩生活的觀念,為了信仰、為了國家和人民而拋家舍業,義無反顧。
大事年表
1887年,英籍德人德璀琳(Gustav Derting)召集外國商人,要求贊助投資創辦大學並得到回響。他的構想得到李鴻章的贊同,並答應撥給他一塊地方做校址。他們在天津德租界的警察總部處後身東南一點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德國日耳曼式風格的樓房作為教學樓,開始招收高層次的中國知識分子入學。校名為呑納學院(Tenney College),亦稱為天津“博文書院”。1892年,德璀琳在外國僑民中聘請了英國皇家學院畢業生 丁家立於學院中創辦補習班。數年後這個班學生的知識均達到了入學水平。
1895年10月2日,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 文韶,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在盛宣懷和直隸總督王文韶的參與下,125名新生入學呑納學院,學院由此更名為天津北洋西學學堂。
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命名為“大學堂”的高等學校。
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
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北平大學區成立,改北洋大學為平大第二工學院。大學區制不久乃改為北洋工學院。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
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和國立西北醫學院。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天津收復。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 陳藎民接收“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復校。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茅以升任校長,公設兩院十二系。
1951年9月,奉中華人民共和國高教部令,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1903年2月創立)合併,為合併後的校名一事曾發生重大分歧,經劉錫瑛(北洋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力爭,始改稱天津大學,校址設天津老城南之七里台。
歷任校長
盛宣懷(1895年10月——1896年10月)丁家立(Tenney, Charles Daniel)
李岷琛(1896年10月——1903年)
唐紹儀(1903年——1904年)
梁敦彥(1904年——1907年)
梁如浩(1907年——1908年)
蔡紹基(1908年——1910年)
錢明訓(1910年——1911年)
徐德源(1912年1月——1913年3月)
蔡儒楷(1913年3月——1914年3月)
趙天麟(1914年3月——1920年1月)
馮 熙運(1920年1月——1924年8月)
劉仙洲(1924年9月——1928年7月)
茅以升(1928年7月——1930年6月)
蔡遠澤(1930年7月——1932年)
李書田 (1932年——1939年2月)
賴璉 (1939年2月——1943年10月)
潘承孝 (1943年10月——1946年5月)
陳藎民 (1942年12月——1946年5月)
李書田 (1944年——1946年5月)
茅以升 (1946年5月——1948年8月)
張含英 (1948年8月——1949年4月)
劉錫瑛 (1949年4月——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