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學學會
“中國民族學學會”第一屆(1980.10-1984.10)理事會成立於1980年10月26日。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管,中國民族學學會是中國全國性的民族學民眾性學術團體。組成人員
會長: 秋浦顧問:顧問有吳澤霖、黃現璠、李安宅、楊堃、吳文藻、劉鹹、楊成志、方國瑜、江應梁、費孝通、李有義——按出生年序排名。
副會長有:馬曜(中共老黨員)等7人;
秘書長:詹承緒
第一屆理事49名,其中白、蒙古、彝、達斡爾等8個少數民族理事12名,占理事總數的24.5%。
歷程
改革開放初期,民族學重建以後,1980年10月在貴陽召開了中國民族學界的代表大會,並成立了“中國民族學研究會”。1984年10月後,改名稱為“中國民族學學會”。主要任務
1.組織會員積極開展民族學研究,尤其重視當前民族地區存在的現實問題的研究;2.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
3.協助有關單位制定民族學研究的規劃;
4.編輯和出版民族學的研究成果;
5.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
歷屆會長
第一、二屆理事會會長:秋浦(中國社科院民族所);
第三、四、五屆理事會會長:宋蜀華(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第六屆理事會會長:郝時遠(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學術研討會摘介
第六屆
中國民族學學會第六屆學術討論會於1997年11月10~13日在美麗的雲南西雙版納舉行。這是一次世紀之交的會議,也是一次承前啟後的盛會。
這次討論會是由中國民族學學會、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聯合舉辦。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在財力、物力和人力上給予大力支持,為此次大會的順利召開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世紀之交的中國民族學”。與會代表共103 人,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分屬漢、壯、蒙、達斡爾、苗、土家、朝鮮、納西、白、彝、哈尼等10多個民族。會議收到論文共84篇。在84篇文章中,其中有30多篇是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另有40多篇為其他學術論文。
會議認為:1980年以前,新中國的民族學 研究在民族識別、民族社會歷史調查、民族史、民族志和民族自治地方概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70 年代末以來,在學科基礎建設與應 用研究方面成果顯著;民族學今後 的研究重點在於繼續加強學科本身 建設、民族學人才培養與民族學娜 識普及。會議對學會章程進行了修 改,並選出了新的學會理事,宋蜀華連任會長,副會長17人,常務理事37人。
第七屆
中國民族學學會第七屆學術研討會於2002年7月16日至19日在湖北西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舉行。這是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民族學界召開的第一次大規模盛會,也是一次承前啟後的盛會。這次會議由中國民族學學會、湖北民族學院和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的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聯合舉辦。會議的主題是“民族學與21世紀”。與會的專家、學者共110多人,分別來自全國各教學及研究機構。湖北民族學院副院長譚志松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國民族學學會會長宋蜀華教授致開幕詞,湖北民族學院院長彭振坤教授致歡迎詞。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社會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鄭杭生教授在會上做了重要學術報告。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慶富教授致閉幕詞。新任學會會長郝時遠代表新一屆理事會做了講話;副會長雷振揚、彭振坤等也在閉幕式上發言。
研討會共收到論文52篇,會議分大會發言和小組討論兩種形式進行。從討論內容來看,會議論文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民族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利用,二是民族學研究回顧與學科建設,三是民族社會、宗教與文化研究。
(一)民族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利用
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是此次研討會探討較多的重要問題之一。有些學者認為,民族文化發展是整個民族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民族文化具有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團結的功能,發展民族文化對提高少數民族的素質、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具有特殊的作用。少數民族中的村規民約,對維護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西部大開發與民族文化資源和文化生態的保護是許多學者關注的問題。一些學者認為,在西部大開發中,要注重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民族文化保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應處理好這幾方面的關係:一是保護與利用的關係,二是保護與開發的關係,三是共性與特色的關係,四是經濟發展與文化生態環境的關係。保護民族文化資源不是保護落後,不是一成不變地維持,也不是排斥外來文化和現代文明。保護民族文化應該包括保護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或者說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保護手段要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要採用多種方式進行保護,如利用保護、開發保護、立法保護、重點保護等。文化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可以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發展文化產業,建立特色經濟,發展旅遊業,是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有些學者特彆強調了西部開發中的立法問題,強調應依法開發西部,防止出現歷史上其他國家在大開發中所帶來的危害。有些學者還強調,西部大開發必須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形勢緊密聯繫,要與“世貿組織”的規則相適應,不能與“世貿組織”的規則相衝突。要提升民族文化中的優良傳統,使之成為現代文明。
另有一些學者認為,各民族都有一套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傳統知識,民族文化本身具有保護生態的功能,具有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功能。宗教信仰中的一些觀念和禁忌也具有保護生態的作用。充分利用和發展具有保護生態功能的民族文化,是西部大開發中的重要問題,也是民族學研究的重要問題。
(二)民族學研究回顧與學科建設
民族學研究回顧與學科建設也是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這些問題做了論述。與以往民族學研討會不同的是,這次會議的回顧文章大多不是全國性的民族學研究回顧,而是針對某一具體民族、具體地區或具體學科的研究回顧。有的學者詳細回顧了20世紀國內外壯學研究的歷史與內容,有的學者評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貴州民族學的研究概況,有的學者分析了50年來土家族研究的幾個階段及其研究對象和內容的變遷,有的學者就回族研究做了評述,有的學者介紹了國內影視人類學的研究概況。
民族學的學科建設是近十年來探討較多的一個問題,此次會議也不例外。有的學者認為,民族學研究在民族地區社會和文化發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民族院校對培養民族地區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民族學者應敢於講真話,說實情,真正為少數民族謀利益。有的學者還強調了民族學研究中國化的重要意義,強調中國的民族學研究要有自己的特色,強調21世紀的中國民族學不僅要研究少數民族,而且還要研究漢族。中國民族學在21世紀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將形成具有特色的學科體系。
(三)民族社會、宗教與文化研究
在提交會議的52篇論文中,以探討民族社會、宗教和文化的論文占大多數,其中又以探討土家族及恩施地區社會、宗教與文化的論文居多,約有15篇。有的從歷史的角度探討土家族社會的演變和古代教育,有的從宗教的角度分析土家族的民間信仰和民俗,有的探討土家語功能的變化,有的從考古學的角度分析恩施州的考古發現與文物,有的則是探討恩施州人文資源的開發。有的學者根據調查資料,對少數民族地區鄉村的社會組織和村民自治進行了分析,認為當前的鄉村社會權力結構基本還是由鄉鎮政府為主的國家主導型結構,但家族和宗族意識對基層選舉的影響日益彰顯,民間精英的影響也與日俱增。有的學者則從神話的角度分析了中國多民族文化的本源,說明民族文化的開放性與民族的自強是各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中華民族的復興也同樣取決於文化的開放性和自主性的再塑造。會議期間,理事會根據學會章程進行了換屆選舉工作。經各省、市、自治區有關單位推舉,組成了第六屆理事會。在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選舉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秘書長,並聘請了顧問。
分會
中國民族學學會漢民族分會
1994年4月,由中央民族大學、雲南大學、廣西大學、廣東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會、廣東汕頭史學會、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當時稱民族研究所)、廣西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廣西民族研究所、廣東省民族研究所、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等單位籌備發起成立“中國民族學學會漢民族分會”,屬民眾性學術團體。同年10月國家民政部社團司正式批准本會成立。本會成立旨在開展廣泛的學術研究,推動漢民族研究活動全面深入開展,為加強民族平等團結,增進中華民族凝聚力,維護國家統一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中國民族學會漢民族研究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會定名為中國民族學學會漢民族研究會,是中國民族學會下屬的民眾學術團體。
第二條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全面深入開展漢民族的研究,為加強民族平等團結,增進中華民族凝聚力,維護國家統一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第二章 任 務
第三條 研究漢民族發生、發展的歷史過程和規律;研究漢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考古、習俗和海外華人的歷史與現狀;研究漢民族與國內少數民族的關係;研究漢民族對中華民族形成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條 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包括座談會、報告會等。每兩年召開一次專題討論會,四年召開一次全國或國際學術討論會。
第五條 開展海峽兩岸和國際性學術交流。
第六條 創辦學會會刊,編輯出版漢民族研究成果。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 凡熱心漢民族研究,承認本會章程,願意參加本會活動,經個人申請,履行入會手續,按規定繳納會費,由本會會員二人介紹,學會(辦公室會議)批准,均可成為本會會員。
第八條 會員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權對本會工作進行監督、批評和建議;有參與本會組織的各項學術活動的權利;會員可優先得到本會編印的通訊、書刊、資料等權利。
第九條 會員應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關心本會工作,積極承擔關努力完成本會交給的各項任務;會員有義務向本會提供研究情況,調研報告、資料、論文、著作等;會員有責任推薦新會員。會員四年交一次會費。(學會發給會員證。)
第四章 機 構
第十條 本會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四年召開一次。會員代表按地區、部門分本名額,由該地區、部門會員選舉產生。會員代表會議的職責主要是:制訂修改本會章程;討論決定學會工作方針和任務;總結工作,制訂計畫;組織評獎活動,選舉理事會理事。
第十一條 理事會由理事若干人組成。理事由單位推薦,學會協商提名,經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每屆理事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
第十二條 常務理事會成員由理事會選舉產生,理事會閉幕期間,由常務理事會行使其職權。常務理事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
第十三條 理事會選舉會長一人,副會長若干人;秘書長一人,副秘長若干人;聘請名譽理事長和顧問若干人。
第十四條 常務理事會下設秘書處和辦公室,為本會常設的辦事機構,由常務副會長和秘書長全面負責處理學會日常工作。
第五章 經 費
第十五條 經費來源:(1)會員會費;(2)主要發起單位籌集;(3)社會各界人士和團體贊助。
第六章 其 他
第十六條 本會章程修改由常務理事會提出,會員代表會議審議,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過生效,報中國民族學會會備案。
第十七條 學會因故停止活動,由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提出,會員代表會議同意,可終止活動,並報中國民族學學會。
第十八條 本會章程由理事會負責解釋。
學會主要學術活動
——1996年,國際漢民族學術會議,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承辦,湖南長沙,
——1998年,國際漢民族學術會議,廣西大學承辦,廣西南寧
——2000年,國際漢民族學術會議,福建省社科聯承辦,福建泉州
——2002年,國際漢民族學術會議,寶雞市人民政府、炎帝研究會承辦,寶雞
——2003年,國際漢民族學術會議,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承辦,昆明
——2005年,國際漢民族學術會議,章丘市人民政府、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章丘市
——2006年,第五屆河洛文化國際研討會及2006年漢民族研究會國際學術術討論會,河南省政協、洛陽市政協及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洛陽
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
昭君文化高層論壇暨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於2008年9月7日在呼和浩特昭君大酒店隆重舉行。
原自治區黨委書記王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雲秀梅、原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瑞清、原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格日勒圖、奇英成、原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楊斌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會長郝時遠以及國家民政部、呼和浩特市的領導同志出席了大會。來自內蒙古、北京、湖北、陝西、浙江等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領導幹部作了大會發言。
馬冀教授撰寫了論文《論昭君文化的價值》,並且作了大會發言。
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是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國家級學術團體,是在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會基礎上,吸收了全國各地的昭君研究者組成的全國性學術組織。她的成立,標誌著昭君文化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說明以“和平、和睦、和諧” 為精髓的昭君文化在全國的影響越來越大,也必將推動昭君文化研究向更高水平發展。
大會經過選舉,產生了理事、常務理事和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原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郝存柱當選為會長,馬冀等同志當選為副會長。學會聘請胡振民(中國文聯黨組書記)、王群、王占(原內蒙古政協主席)、韓志然(內蒙古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雲秀梅、董恆宇(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楊斌慶、陳瑞清、格日勒圖、奇英成為顧問,聘請郝時遠、湯愛軍(呼和浩特市長)、林乾(內蒙古大學教授)為名譽會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會長郝時遠在發言中對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並且深刻闡述了研究昭君文化的意義。原自治區黨委書記王群在會上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深情地回憶起在內蒙古工作的經歷,全面論述了弘揚昭君文化的重要性。
成立紀念
2010年是中國民族學學會成立30周年,為總結30年來中國民族學研究的經驗,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的民族學學科建
設,2010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民族學學會主辦、中南民族大學承辦的第七屆中國民族學學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少數民族與中華民族的復興”學術研討會在武漢中南民族大學舉行。來自國務院、國家民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及台灣成功大學、中央研究院等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223人參加了這次盛會,入會代表圍繞“少數民族與中華民族的復興”這一議題,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分析了少數民族與中華民族復興的關係,探討了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增強公民意識和國家認同的途徑與方式,討論了中國特色的民族學學科建設的發展經驗和前景。
大會沉痛悼念已故著名民族學家吳澤霖、黃現璠、李安宅、楊堃、吳文藻、楊成志、方國瑜、費孝通、林耀華、宋蜀華等前輩專家,全體肅立,默哀1分鐘,緬懷他們為中國民族學事業所做的卓越貢獻。中央民族大學馬啟成教授、雲南社會科學院杜玉亭研究員、貴州民族研究所翁家烈研究員、蘭州大學楊建新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嚴汝嫻研究員、雲南社會科學院楊福泉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蘇發祥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學田敏教授分別代表老中青三代學者發言,表示繼承前輩遺志,把中國特色的民族學研究更加紮實、深入地推進。
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民族學學會第七屆理事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郝時遠研究員當選為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何星亮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楊聖敏教授、內蒙古大學齊木德·道爾吉教授等擔任副會長,重慶三峽學院校長孫芳城教授等當選為常務理事
大會探討了歷史上主要時期的民族關係、當前我國民族地區存在的現實問題以及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途徑等重要課題,重點關注利用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探索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換機制和轉換形式,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的形成。
會議期間,“田野調查不僅在農村,還在城市,在圖書館,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散雜居地區的民族文化,如果沒有經濟實力支撐,它的影響是弱小的”、“中國學者要學會少數民族語言,這樣才能真正為民族發展出謀劃策”等觀點引起了廣泛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