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懍(約501~565)南朝梁官員,學者。字元懍。荊州人。少年好學,晝夜不倦,善引典故,鄉里稱之為"童子學士"。湘東王蕭繹鎮荊州,宗懍經長史劉之遴推舉往見,一夜寫就《龍山廟碑》,深得蕭繹讚賞。歷任刑獄參軍兼掌書記、臨汝令、建成令、廣晉令、荊州別駕、江陵令。蕭繹在江陵即帝位,擢為尚書郎,封信安縣侯,食邑千戶。後又累遷吏部郎中、吏部尚書。西魏陷荊州後,宗懍被擄,往北土。北周代魏,孝閔帝對宗懍甚為器重,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世宗即位,又與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書。遺著甚多,輯為20卷行於世。其中最著名的是《荊楚歲時記》,為中國現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記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散文著作,記述荊楚地區的農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習慣和民間故事。歷代校勘版本甚多,並流傳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宗懍傳宗懍,字元懍。八世祖承,晉宜都郡守,屬永嘉東徙,子孫因居江陵焉。懍少聰敏好學,晝夜不倦,鄉里號為“童子學士”。普通中,為湘東王府兼記室,轉刑獄,仍掌書記。歷臨汝、建成、廣晉等令,後又為世祖荊州別駕。及世祖即位,以為尚書郎,封信安縣侯,邑一千戶。累遷吏部郎中、五兵尚書、吏部尚書。承聖三年,江陵沒,與瑴俱入於周。
——《梁書- 卷第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五》
宗懍,字元懍,南陽涅陽人也。八世祖承,永嘉之亂,討陳敏有功,封柴桑
縣侯,除宜都郡守。尋卒官,子孫因居江陵。父高之,梁山陰令。懍少聰敏,好
讀書,晝夜不倦。語輒引古事,鄉里呼為小兒學士。梁普通六年,舉秀才,以不
及二宮元會,例不對策。及梁元帝鎮荊州,謂長史劉之遴曰:“貴鄉多士,為舉
一有意少年。”之遴以懍應命。即日引見,令兼記室。嘗夕被召宿省,使制《龍
川廟碑》,一夜便就,詰朝呈上。梁元帝嘆美之。及移鎮江州,以懍為刑獄參軍,
兼掌書記。歷臨汝、建成、廣晉三縣令。遭母憂去職。哭輒嘔血,兩旬之內,絕
而復甦者三。每旦有群烏數千,集於廬舍,候哭而來,哭止而去。時論稱之,以
為孝感所致。
梁元帝重牧荊州,以懍為別駕、江陵令。及帝即位,擢為尚書侍郎。又手詔
曰:“昔扶柳開國,止曰故人,西鄉胙土,本由賓客。況事涉勛庸,而無爵賞?
尚書侍郎宗懍,亟有帷幄之謀,誠深股肱之寄。從我於邁,多歷歲時。可封信安
縣侯,邑一千戶。”累遷吏部郎中、五兵尚書、吏部尚書。初侯景平後,梁元帝
議還建業,唯懍勸都渚宮,以其鄉里在荊州故也。
及江陵平,與王褒等入關。太祖以懍名重南土,甚禮之。孝閔帝踐阼,拜車
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世宗即位,又與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書。數蒙宴賜。保
定中卒,年六十四。有集二十卷,行於世。
—— 《周書- 蕭撝 蕭世怡 蕭圓肅 蕭大圜 宗懍 劉璠 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