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詩文名篇

魯迅詩文名篇

《魯迅詩文名篇》是魯迅的文學作品,該作品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魯迅詩文名篇

本書選編了魯迅舊體詩歌和新詩共70餘首,選入各類散文,包括散文詩、回憶散文、雜文、序跋、書信、日記等90餘篇。有別諸弟三首 庚子二月、蓮蓬人庚子送灶即事祭書神文、別諸弟三首 辛丑二月並跋、惜花四律、自題小像、哀范君三章、夢、愛之神、桃花、他們的花園等。

編輯推薦

魯迅的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研讀魯迅各類散文作品,讀者可以參閱瞿秋白的《魯迅雜感選集序言》、郁達夫的《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王瑤的《魯迅作品論集》、孫玉石的《〈野草〉研究》等等。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號豫山,後改名為周樹人,改字樟壽,號豫才。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是中國的文學家、思想家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的母親是魯瑞,父親是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

魯迅出身於沒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學,先入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其間接觸了西方資產階級的“科學”與“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1904年到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後因為在那裡發生的兩件事對他影響很大,從此棄醫從文。

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這一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 1906年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誌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1911年用文言寫了第一篇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與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專集都被收錄在各類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發表《阿Q正傳》,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開闢了白話小說之先河。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蒐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發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沈鈞儒手書)三個字。 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目錄

編選說明

別諸弟三首 庚子二月

蓮蓬人

庚子送灶即事

祭書神文

別諸弟三首 辛丑二月並跋

惜花四律

自題小像

哀范君三章

愛之神

桃花

他們的花園

人與時

我的失戀

替豆萁伸冤

《而已集》題辭

吊盧騷

無題(殺人有將)

無題(慣於長夜過春時

贈鄔其山

送O.E.君攜蘭歸國

無題(大野多鉤棘)

贈日本歌人

湘靈歌

無題二首(大江日夜向東流)

好東西歌

公民科歌

南京民謠

送增田涉君歸國

答客誚

“言詞爭執”歌

無題(血沃中原肥勁草)

偶成

贈蓬子

一二八戰後

自嘲

所聞

無題二首(故鄉黯黯鎖玄雲)

無題(洞庭木落楚天高)

教授雜詠四首

二十二年元旦

贈畫師

學生和玉佛

……

名篇欣賞

自題小像 1903年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許壽裳懷舊》:“1903年他(魯迅)二十三歲,在東京有一首《自題小像》贈我。”魯迅於1931年重寫時題:“二十一歲時作,五十一歲時寫之,時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①寒星:宋玉九辯》:“願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衷情兮。”

自嘲1932年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日記》1932年10月12日:“午後,為柳亞子書一條幅云:(略)。達夫賞飯,閒人打油,偷得半聯,添成一律以請之。”按,10月5日郁達夫在聚豐園宴請兄郁華,請魯迅作陪。詩中“破”作“舊”,“漏”作“破”。後來魯迅為日本杉本勇乘題此詩於扇面,“對”作“看”。

①魯迅《華蓋集·題記》:“這運(指華蓋運),在和尚是好運:頂有華蓋,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華蓋在上,就要給罩住了,只好碰釘子。”

②《吳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晉書·華卓傳》,華卓說:“得酒滿數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③《左傳》哀公六年:“鮑子曰:‘汝忘君(齊景公)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引錢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莊生蝶,飯飽甘為孺子牛。”

題三義塔1933年

奔霆飛熛殲人子,敗井殘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原題註:三義塔者,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遺鳩埋骨之塔也,在日本,農人共建之。

《魯迅日記》1933年6月21日:“西村(真琴)博士於上海戰後得喪家之鳩,持歸養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題詠,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爾。”西村是一個日本醫生。詩中“[火票]”作“焰”。

①《管子·內業》:“大心而敢。”註:“心既浩大,又能勇敢。”

②劫波:梵語,印度神話中創造之神大梵天稱一個晝夜為一個劫波,相當於人間的四十三億三千二百萬年。

題《彷徨》1933年

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
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

《魯迅日記》1933年3月2日,詩中“獨”作“尚”。

題《吶喊》1933年

弄文罹文網,抗世違世情
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

《魯迅日記》1933年3月2日:“山縣氏索小說並題詩,於夜寫二冊贈之。”山縣氏即山縣初男

教授雜詠四首1932年

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
何妨賭肥頭,抵擋辯證法。
可憐織女星,化為馬郎婦。
烏鵲疑不來,迢迢牛奶路。
世界有文學,少女多豐臀。
雞湯代豬肉,北新遂掩門。
名人選小說,入線雲有限。
雖有望遠鏡,無奈近視眼。

錢玄同平日曾經戲說“四十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槍斃”,又據說他在北京大學曾說過“頭可斷,辯證法不可開課。”

②主張“順譯”的趙景深曾經誤譯milky way為“牛奶路”,參看魯迅《二心集·風馬牛》。

章衣萍《枕上隨筆》:“懶人的春天哪!我連女人的屁股都懶得去摸了!”

④上海北新書局曾請章衣萍等編世界文學譯本,並出兒童讀物,銷路很廣,編輯們就大喝雞湯。不料有一本兒童讀物《小八戒》中以豬肉問題觸犯了回教團體,引起訴訟,北新書局一度被封閉,後改名青光書店才得繼續營業。

謝六逸曾編選《模範小說選》,選錄魯迅、茅盾葉紹鈞冰心、郁達夫五人的作品,於1933年3月由上海黎明書局出版,序言說準備別的作家罵他近視眼:“其實我的眼睛何嘗近視,我也曾用過千里鏡在沙漠地帶,向各方面眺望了一下。國內的作家無論如何不只這五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過在我所做的是‘匠人’的工作,匠人選擇材料時,必要顧到能不能上得自己的‘墨線’,所以我要‘唐突’他們的作品一下了。”

答客誚 1931年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魯迅書簡補遺》有這首詩,末題“未年之冬戲作,錄請坪井先生哂正,魯迅。”坪井是上海的日本[竹條]崎醫院的醫生,曾給魯迅的兒子海嬰治痢疾。

①《戰國策·趙策》觸□(上“龍”下“言”)說趙太后,觸把自己的小兒子托給太后,要太后給他一個王宮衛對的職位。太后說:“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②《易·乾·文言》:“風從虎。”《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虎於菟。”(補註:“興風狂嘯者”指大老虎,“於菟”,小老虎。)

慣於長夜過春時 1931年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這首詩見於《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紀念》,為悼念“左聯”五烈士而作。

別諸弟三首--庚子二月 1900年

謀生無奈日賓士,有弟偏教各別離。

最是令人淒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

還家未久又離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夾道萬株楊柳樹,望中都化斷腸花。

從來一別又經年,萬里長風送客船。

我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①斷腸花:《廣群芳譜》卷三十六秋海棠,引《采蘭雜誌》:“昔有婦人懷人不見,恆灑淚於北牆之下。後灑處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其葉正綠反紅,秋開,

名曰斷腸花,即今秋海棠也。”

無題

萬家墨面沒蒿菜,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注釋】:

[1]《魯迅日記》一九三四年五月三十日:“午後為新居格君書一幅云:‘萬家墨面沒蒿萊,……。’”

[2]墨面《淮南子g覽冥訓》:“美人'笆啄?娑?蝗蕁!備枰動地哀,唐代李商隱瑤池》:“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按《黃竹》相傳為周穆王所作的詩,據《穆天子傳》載,周穆王獵於苹澤,“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