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豆萁伸冤

此詩寫在魯迅的雜文《咬文嚼字(三)》中。該文發表於1925年6月7日《京報副刊》,後收入《華蓋集》。

全文

替豆萁伸冤 作者:魯迅 創作時間:1925
煮豆燃豆萁,
萁在釜下泣——
我燼你熟了,
正好辦教席!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20世紀中國重要的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魯迅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釋義賞析

1924年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許壽裳因故辭職。繼任者是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楊蔭榆。出人意料,楊思想反動,作風專橫,用高壓手段,禁止學生參加進步活動,甚至孫中山逝世,她也禁止學生參加公祭。處理校務,常常感情用事,不循規章制度。對教師、學生態度傲慢,以親疏為標準對待人事。在很短時期內,教師、學生意見紛紛。因江蘇軍閥和浙江軍閥開戰,交通受阻,國文系三學生、哲教系兩學生不能在寒假後開學時報到。她根據個人好惡,迫令國文系三人退學,哲教系二人卻不作處分。學生自治會代表為國文系三學生事與楊蔭榆交涉,楊竟破口辱罵學生代表,以此為導火線,該校驅楊學生運動就此爆發。
1925年5月7日,是“國恥紀念日”,女師大校內舉行演講會。楊蔭榆悍然上台欲主持大會,台下學生噓聲四起。學生會代表向她說明:學生已不承認她為校長,要她離開會場。她大叫:“叫警察!叫警察!”但她終於被轟出會場。當天下午,她在西長安街西安飯店宴請該校評議會會員七人,席間討論通過:開除學生自治會幹部六人。5月9日楊蔭榆貼出布告開除蒲振聲、張平江、鄭德音、劉和珍、許廣平、姜伯諦。當天,學生們即將布告牌拿走。11日舉行全校學生緊急大會,決議不許楊蔭榆進校,並將校長辦公室貼上封條。接著學生兩次呈文教育部,要求撤換楊蔭榆。
楊蔭榆在宣布開除六人的第二天,即1925年5月10日,散發她的《致全體學生公啟》(11日晨報全文發表)。其中說:“須知學校猶家庭,為尊長者,斷無不愛家屬之理,為幼稚者,亦當體貼尊長之心。”楊蔭榆儼然以家長自居。
1925年5月20日晨報發表楊蔭榆的《對於暴烈學生之感言》,說什麼:“若夫拉雜讕言,?齕筆舌,與此曹子勃溪相向,憎口縱極鼓簧,自待不宜過簿。……夢中多曹社之謀,心上有杞天之慮;然而人紀一日猶存,公理百年自在。”勃溪,出自婦姑勃溪。《莊子·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溪。”婦姑勃溪,即婆媳爭吵。這樣說來,楊蔭榆是以婆婆自居,學生們是小媳婦了。
1925年5月21日下午7時,楊蔭榆在太平湖飯店邀請“主任專任教員評議會會員”出席校務緊急會議。在印刷品的請柬上印明:“學生自治會……自鬧潮以來……不能不籌正當方法……”就是商量怎樣對待學生運動。魯迅是女師大的“兼任教員”,不在邀請之例。他是在教員休息室看到這張請柬的,“一看之後,毛骨便悚然起來”。魯迅寫道:“我於是仿佛看見雪白的桌布已經沾了許多醬油漬,男男女女圍著桌子都吃冰淇淋,而許多媳婦兒,就如中國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運命。”“我吸了兩支煙,眼前也光明起來,幻出飯店裡電燈的光彩,看見教育家在杯酒間謀害學生,看見殺人者於微笑後屠戮百姓,看見死屍在糞土中舞蹈,看見污穢灑滿了風籟琴,……”這就是楊蔭榆不斷宴請教職員“評議會會員”所進行的勾當。
1925年6月2日晨報發表曾出席楊蔭榆宴請的“評議員”、哲教系教員兼代主任的汪懋祖的《致全國教育界》的意見書,說什麼:“楊校長之為人,頗有剛健之氣,欲努力為女界爭一線光明,凡認為正義所在,雖赴湯蹈火,有所不辭。今反楊者,相煎益急,鄙人排難計窮,不敢再參末議。”這“相煎益急”,出自曹植為曹丕所逼而作的《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這首《七步詩》出自《世說新語》,後為《三國演義》所引用,還編出“兄逼弟曹植賦詩”的一大篇故事來,流傳頗廣,但歷來為詩學家所否定,以為是“疑出附會”。汪懋祖稱女師大學生運動“相煎益急”,那楊蔭榆與學生的關係,變為兄弟爭鬥的關係了,而且是學生“煎”女校長。
說家長和家屬的關係也好,說婆婆與媳婦的關係也好,現在又是兄弟關係也好,目的都是為了制服學生、壓迫學生。而汪祖懋的說法,尤其是為了世人都去同情楊蔭榆。到底是學生“煎”校長,還是校長“煎”學生,這裡有一個是非問題。魯迅“為豆萁伸冤”,就按照傳說中的曹植《七步詩》活剝了一首本詩,指出了到底是誰“煎”誰的事實真相。
註:
“教席”,原是指教師。這裡是魯迅諷刺楊蔭榆不斷在飯店辦筵席,以拉攏一些人來對付學生。這種筵席,用的是學校校款,是以教育事業的名義支付的,魯迅就稱它為“教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