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作品注釋
原詩無題,用詩的首句為題。
婦:妻子。
將:音jiāng,帶領。
雛:音chú,是幼鳥、小鳥的意思,這裡是指孩子。
鬢有絲:兩鬢有了白髮。
依稀:模模糊糊。
慈母淚:當時作者的母親在北京聽說作者已經被捕的謠傳,因憂慮焦急而掉淚。
變幻:變化,變換。大王:指當時的國民黨新軍閥和地方實力派的頭子。
“城頭變幻大王旗”是指國民黨南京政府和地方實力派之間的軍閥混戰。忍:不忍,豈忍的者文。朋輩,指青年作家李偉森、柔石、胡也頻、馮鏗、般夫等五人。
成新鬼: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李偉森,柔石等五烈士被國民黨當局殺害於上海龍華。
刀叢:指當時的白色恐怖。原作“刀邊”,後改。
無寫處:沒有地方可把所吟的詩寫下來,指在白色恐怖下沒有言論自由。
緇衣:音zī,黑色的衣服。
作品譯文
白色恐怖就像是長夜漫漫,久而久之我早已過得習慣,
年過半百雙鬢上絲髮斑白,還帶著愛人孩子外出避難。
年老的母親為我擔憂受驚,我在夢中似見她淚痕斑斑。
新舊軍閥到處在你征我伐,城頭上強盜旗號時時變換。
年輕的戰友慘遭敵人殺害,痛定思痛我肝腸寸寸辟斷;
寫首小詩表示血淚的控訴,滿腔怒火怕什麼火海刀山!
低頭尋思這詩文無處可登,堂堂中國密封得像只鐵罐;
面對夜空只感到四周悲涼,黑衣照映著月光一片清寒!
作品賞析
創作背景
1931年1月17日,柔石、殷夫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國民黨當局逮捕,2月7日深夜,在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里被秘密槍殺。國民黨反動派在“文化圍剿”失敗之後,以流氓、偵探、劊子手來對付左翼作家。這種徑“一面固然在證明他們是在滅亡中的黑暗的動物,行,一面也在證實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陣營的力量”。(《二心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柔石等被捕以後,國民黨反動派準備逮捕魯迅,魯迅於一月二十日遷居於花園莊公寓。五個青年左翼作家被害的訊息傳來後,魯迅寫了這首詩。
作品剖析
他在《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一文中說到寫這首詩時的心境:“在一個深夜裡,我站在客棧的院子中,周圍是堆著的破爛的什物,人們都睡覺了,連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憤中沉靜下去了,然而積習卻從沉靜中抬起頭來,湊成了這樣的幾句:慣於長夜..”。這首詩,正是在這種悲憤的心境下,抒發了作者對革命青年犧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長夜裡多年生活積累起來的深沉感慨,表達了他對國民黨腐朽政權的仇恨和頑強不屈的戰鬥精神。“慣於長夜過春時”,在國民黨統治的白色恐怖下,長夜難明,這種黑暗生活,他已經過慣了:一面是母親的憂慮焦急,婦雛的流離顛沛,朋輩的犧牲,自己鬢上的白髮;一面是反動軍閥更相替代的統治,“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的文網。“慣於”二字,說明長夜漫漫,黑暗統治的長久,也是魯迅對黑暗的舊社會憎惡到極點的話;而就在這種過慣了的黑暗生活中,又有新的革命青年犧牲了。“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化悲痛為力量,以頑強勇敢的戰鬥來回擊敵人,追悼戰友。全詩,可以用魯迅同期寫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二心集》)中的一段話來概括“:我們現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銘記,紀念我們的戰死者,也就是要牢記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歷史的第一頁,是同志的鮮血所記錄,永遠在顯示敵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啟示我們的不斷鬥爭。”這首詩鮮明地表現了他的大無畏的戰鬥風格。整體賞析
春天本應該是陽光明媚、溫暖宜人的,然而,軍閥的統治吞噬了美好的春天,人們仿佛生活在茫茫黑夜之中。“慣於”既是反話,更是憤激之語。“挈婦將雛鬢有絲”展現了作者攜妻帶子輾轉奔波的艱苦生活;夜茫茫、路漫漫,多少驚濤駭浪,多少悲憤憂愁,已使他鬢髮染霜。“夢裡依稀慈母淚”,慈母們日夜擔心受怕,眼中充盈著擦不乾的淚水。軍閥們卻你爭我奪,征戰不休。但不管誰上台,他們對革命者的屠殺卻一樣兇殘。甚至於,城頭每變換一次大王旗,就屠殺一批革命者,也就意味著又增加了多少慈母的傷心淚。面對戰友們一個個被殺害,魯迅沒有徒然地傷感悲戚,而是橫眉立目向敵人的屠刀叢中吟誦正氣凜然的詩篇。尾聯“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詩人由對敵人的憤激回到眼前現實,他痛切地意識到:在“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的社會裡,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詩人的筆是找不到落腳點的,唯有如水的月光,仿佛善解人意,清冷地照在悲鬱徘徊的詩人身上,照在詩人莊嚴肅穆的黑袍上。
全詩以“長夜”為背景,以“愛憎”為線索,巧妙而嚴謹地把“長夜”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編織在一起,展示了一幅舊中國的“長夜”畫。
首聯寫“長夜”氣氛下,作者全家的艱難處境。一個“慣”字串起兩句,既概寫了作者長期輾轉的戰鬥生涯,又揭露了國民黨的兇殘本質,並體現了作者對敵人的極度蔑視與憤恨之情。
頷聯寫“長夜”氣氛下,人民的深重苦難。一個“變”字,成為該聯的樞紐。既概括了千千萬萬的人民民眾所遭受的苦難生活,又揭示了造成這種苦難的根本原因。
頸聯寫“長夜”氣氛下,作者積鬱在胸的萬丈怒火。一個“怒”字,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既表達了作者對死難者的深切哀思,又激發了作者面對敵人的刀叢劍樹而進行殊死搏鬥的戰鬥豪情。
尾聯寫“長夜”氣氛下,作者的憤慨之情。一個“照”字,寓意深刻。儘管舊中國長夜漫漫,但可告慰死難的烈士,明媚的“春光”總有一天會照耀著祖國的大地。這一聯有著濃烈的藝術魅力,拓展了無限遐思,餘味無窮。
全詩構思嚴密,意境深沉,語言凝鍊,用詞精當,真切感人。
名家點評
著名學者許壽裳《我所認識的魯迅》:“全首真切哀痛,為人們所傳誦,郭沫若先生在抗戰那年歸國賦投筆詩,不是純用這首的原韻嗎?”現代文學家郭沫若:“原詩大有唐人風韻,哀切動人,可稱絕唱。”(《革命春秋·由日本回來了》)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