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北

閘北

閘北區(舊地名,現已撤銷)地處上海市中心區北部。東與虹口區、寶山區為鄰,西與普陀區、寶山區毗連,南隔蘇州河與黃浦區、靜安兩區相望,北與寶山區接壤。全境南北長約10千米,總面積29.19平方千米。境內有鐵路上海站、鐵路北郊站。軌道交通1、3、4、8號線,內環線、南北高架路、中環線經過區境。境內有宋教仁墓、吳昌碩故居、上海總工會舊址、“四一二”慘案民眾流血犧牲地、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等遺址及紀念地。為全國科普示範區、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國創建學習型家庭示範城區、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等。 2015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靜安區與閘北區撤二建一,建設新“靜安區”,區政府目前設在常德路370號。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6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

虬江以南大部是水網交叉之地,僅兩閘周邊逐漸形成市集。虬江以北是農田和自然村落。清道光末年至同治初年,各地移民不斷流入上海,貧民多在地境南部築棚開墾定居,始有梅園頭等自然村落和唐家弄居民點。時境內客貨多靠吳淞江運達,江岸逐漸成為農副產品等物資集散和交易地。有鄉村道路分別自老閘、新閘通往江灣鎮街道、大場鎮和真如鎮。

光緒二十六年,為抵禦租界當局擴張,粵商陳紹昌、浙商祝承桂等聯合地方紳商,呈準兩江總督自辟商埠,創辦上海第一個民辦市政機構——閘北工程總局,地境華界地區開始城市化,建橋、築路改善交通。繼清政府重建吳淞鐵路,取名淞滬鐵路後。光復路一帶建成眾多貨物裝卸碼頭,成為倉庫堆疊集中地。汽車運輸行亦由滬上首批3家發展到12家,承運鐵路、碼頭到發物資。閘北華界地區自辟閘北商埠後,因地價低廉,水陸交通便捷,一些清政府官僚和民族資本家紛紛到閘北投資,爭購地皮,建廠開店。商務印書館、閘北水電公司、福新機制麵粉廠等先後落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閘北民族資本迅速發展,至20世紀20年代末已被譽為“華界工廠發源之大本營”,並成為華界近代文化中心之一。

1932年“一·二八”日軍入侵上海,閘北是當時市區與南市相望的兩大華界地區之一。前有上海華界“工業大本營”“滬北商業中心”、“新文化運動基地”之稱,又是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早期革命活動重要地區之一。特別全國最大的印刷、出版文化企業商務印書館,“亞洲第一”的東方圖書館坐落閘北,展新文化運動成果之風貌,集中華民族文化精華之大成,更引起日本軍國主義的忌恨。出於滅我中華文化、毀我民族工業的罪惡目的,因此,日軍對閘北實行極其野蠻的肆虐。後又經1937年“八·一三”日軍繼續對閘北燒、殺、擄、掠,使好端端的中西北部區域95%以上建築物被毀,工商業精華消失,文化教育破壞殆盡,人民流離失所陷入無窮的苦難之中而成為“赤膊區”、“上海下只角”。

民國21年(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侵華日軍首先向閘北華界地區進犯。在地面入侵同時,調集飛機、軍艦進行轟炸、炮擊,重點在北站附近寶山路一帶和宋公園路(今和田路)以東地區。愛國將領蔣光鼐、蔡廷鍇指揮的國民政府軍第十九路軍(簡稱十九路軍),在上海人民全力支持下,奮起抗擊侵華日軍,湧現出許多浴血抗戰的英勇事跡。至3月3日,十九路軍被迫撤退,因閘北處於主戰場,前後34天中,侵華日軍在閘北華界地區暴虐28天,103條里弄街坊、數萬間房屋被毀,北站、商務印書館等多次被炸,東方圖書館被燒毀。

閘北不夜城 閘北不夜城

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閘北華界地區又首當其衝,侵華日軍再次發難於閘北,進行更殘酷的毀滅性破壞。入侵日軍在北站一帶狂轟濫炸的同時,重點轉向北西藏路(今西藏北路)、宋公園路以西地區。北站、麥根路車站、商務印書館又多次被炸,成片的民房、工廠、商店被毀。1937年10月28日,日機又在北站一帶投擲夷燒彈,使閘北大火3日,從市中心北望,白天黑煙滾滾,入夜火光沖天。侵華日軍還到處燒殺搶掠和強姦婦女,並集體屠殺平民。在“八·一三”淞滬抗戰3個月中,入侵日軍在閘北施虐80天之久。居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者達數十萬,大量人才和資金流入租界地區。工商企業幾乎全遭毀損,40餘所中、國小校被炸毀,區境內 大部分地區的所有建築物幾成廢墟,僅存工廠27家,商店234家,醫院8所,且多在境內租界地區。閘北華界地區元氣喪失殆盡,失去昔日的繁盛景象,成為上海最窮苦之地。閘北地區徹底淪陷後,1300餘畝土地被侵華日軍圈為軍用,百業蕭條,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不少居民處於飢餓狀態,倒斃路旁者甚多,有時連普善山莊等慈善團體也來不及收殮掩埋,任其露屍街頭。戰爭廢墟逐漸成為災民、難民聚居的棚戶區。日本的侵華戰爭不但中斷了閘北的現代化建設,還直接導致了該地區的長期沉淪以致被人譏諷其是一個“光有軀體”的“赤膊區”。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進入90年代,隨著上海城市改造的加速,閘北“棚戶王國”的面貌已有所改變,但因日本侵略而製造、湧現出來的棚戶至今仍在。甚至因此,閘北在上海“木桶型”經濟發展模式中被認為是一根最短的木條,不但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於全市平均,還阻礙了全市經濟的騰飛。

2015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靜安區與閘北區撤二建一,建設新“靜安區”,區政府目前設在常德路370號。

地理環境

位置

閘北區位於上海中心 城區北部,南臨吳淞江與黃浦、靜安兩區隔江相望,東連虹口區,西靠普陀區,北接寶山區。鐵路上海站置於境內,是上海市通往全國的陸上大門。清康熙、雍正年間,吳淞江上曾建兩座擋潮石閘,老閘、新閘,地境因在兩閘之北而得名閘北。

概況

區境地面下分布著距今近300萬年以來陸續沉積的厚達200~280米的粘性土和砂等間互組成的鬆散地層,並經歷過多次海水進退和古氣候周期性冷暖更替的變遷。在鬆散地層以下埋藏著火山岩、火山--沉積岩為主的岩石,地質上稱為侏羅繫上統壽昌組,是距今約1.4億年前火山活動的產物,與上海市佘山、天馬山等地出露的岩石形成時代大致相同。

水文地質

區境地下水主要賦存於第四系鬆散沉積物中,底部基岩賦水性較差,基本無供水價值,第四系鬆散沉積物中計埋藏有1個潛水含水層和5個承壓含水層,其中第二、四承壓含水層是區境工業用水的主要開採層,潛水含水層:潛水位埋深一般為0.5~1.5米,其水位埋深隨地形有所變化,並受降水、蒸發、灌溉和開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升降,潛水水質在區境北部主要為碳酸氫根·CL-Ca·Mg型淡水,南部則為碳酸氫根·CL-Ca·Na(或Ca·Mg)型微鹹水。

承壓含水層:按埋藏深度由淺而深分為第一至第五承壓含水層。

第一承壓含水層:分布不穩定,水量較小,水質又差,一般無開採利用價值。

第二承壓含水層:在區境分布廣泛,含水砂層發育。埋深約介於65~105米間,厚度通常為20~40米。水量豐富,單井湧水量可達1000~3000噸/日。區境本層地下水的水化學類型主要為HCO3-Ca·Mg型或HCO3-Ca·Na型淡水。

第三承壓含水層:在區境分布廣泛。埋深約介於110~145米間,在水砂層厚約20~30米。單井湧水量一般可達1000~3000噸/日,區境東北隅水量愈豐。其水化學類型主要為碳酸氫根-Na·Ca型或碳酸氫根·CL-Na·Ca型淡水。

第四承壓含水層:包含有上、下兩層。在區境廣泛分布,埋深約介於170~230米間。含水砂層厚度,上層約為20~30米,下層約10~20米。單井湧水量可達1000~5000噸/日,由南向北趨於豐富。水化學類型主要為碳酸氫根·CL-Na·Ca型淡水。這一含水組不但埋藏深、水量豐富,且水質良好,為理想的飲用水源。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其中含有達到飲用天然礦泉水“國標”規定含量的偏矽酸、鍶等有益成分,在區境北部已有多處深井作為礦泉水井被開發利用。

第五承壓含水層:分布於區境中部和南部,其頂板埋深在250米以下。含水層厚度和單井湧水量均較小,區境未開採利用。

工程地質

蘇河灣規劃 蘇河灣規劃

區境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工程地質區,在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範圍內的地基土層,以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為主,並在垂向上相間分布,埋深15~20米的淺土層以淤泥質粘性土為主。

表層以褐黃色粘土、粉質粘土為主,底板埋深在2.5~3.0米。多層建築及一般構築物大都以該層作天然地基持力層,其地基承載力在80~130KPa之間;其下廣泛分布有灰色砂質粉土,該層僅在彭浦新村附近缺失,其底板埋深一般在6~12米,在地震烈度為7度的近震影響下易發生震動液化;向下為以灰色淤泥質粘性土及灰色粘性土為主的軟土層,厚度在10~20米;在埋深20~25米左右廣泛分布有厚3~5米的暗綠色粘性土,該層僅在老閘橋—北站—閘北區中心醫院一線附近缺失;埋深25~30米之下均有草黃色、灰色砂質粉土、粉砂分布,厚度在10~15米之間;暗綠色粘性土及草黃色、灰色砂質粉土、粉砂是區境一般高層建築和重型構築物理想的樁基持力層;在埋深35~45米以下,均有灰色粘土夾粉砂分布;厚度在25米左右,可作為區境超高層建築物和超重型構築物理想樁基持力層的灰色細砂的埋藏深度在65~75米之下。

地面沉降

民國10年(1921年),區境近代工業形成後,即已發現地面沉。民國10~37年,累積沉降681毫米,年平均下沉25.2毫米。解放後,隨著工業發展,全市地下水開採量不斷增加,沉降加劇。1949~1956年,累積沉降457.8毫米,年平均下沉65.4毫米。1957~1961年累積沉降540毫米,年平均下沉135毫米,中興路以南地區沉降量較大,年平均下沉182毫米。1962年始,降低地下水開採量。1962~1965年,累積沉降263毫米,年平均下沉87.6毫米。1965年冬季始,全市採取大面積人工回灌等措施,地面沉降速率隨著地下水開採量驟減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上升而趨於減緩。1965~1993年間,累積沉降僅為104毫米,年平均沉降3.7毫米。

民國10年~1993年,區境地面累積沉降已達2049毫米,其中1991~1993年,區境南部地區受市政工程施工影響,地面沉降速率呈增加趨勢,中興路以南地質結構較差地區,年平均沉降達8~9毫米。

人口

出現自然村落始於元代。吳淞江(故道)以北地勢較高,自然村形成早於江南。太平天國前後,各地流入上海的貧民大多在境內南部築棚、開墾、定居,形成新的自然村,至清末,境內已有自然村居民點140多個。境內東南部還出現近代化的里弄居民點。

20世紀一二十年代,境內租界和華界地區大規模築路建房,水陸交通發展迅速,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者開店辦廠,人口增加較快,達20多萬人。一二八、八一三日軍兩次入侵上海,境內華界地區遭受嚴重破壞,大批居民外流,人口驟減。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時,境內總人口21.69萬人。民國35年,大批江淮難民湧入境地,人口激增,至民國37年,境內總人口達54.84萬人。

解放後,區境人口發展變化經歷上升、穩定、下降、回升4個階段。50年代,國民經濟恢復發展,新建彭浦工業區,區境擴大,1957年前出現生育高峰。1960年,全區總人口65.58萬人,比1949年增加17.43萬人。三年困難時期,精簡一批職工回鄉,動員社會閒散勞動力支農(農業生產)、支內(內地建設)、支邊(邊疆建設),開展計畫生育工作,全區總人口穩定在65~66萬人之間。“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計畫生育工作始見成效,生育率持續下降,至1976年,全區總人口55.12萬人,比1967年減少10.80萬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大批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按政策回滬,時值50年代生育高峰周期影響,80年代起,貫徹改革、開放的方針,外省市來區務工經商者增多,區地域擴大,擴建、新建居民住宅區,人口回升,至1993年,全區總人口67.43萬人,比1976年增加12.31萬人。1993年,全區面積28.4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7萬人。區人口出生率5.16‰,自然增長率-2.98‰,計畫生育率99.45‰。每千人大專以上文化人口,從1964年21人,增加到1990年79人。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從1953年59.59歲,提高到1993年75.4歲。人口素質有較大提高。

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區常住人口為830476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79862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1856人,增長3.99%。平均每年增加3186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39%。全區常住人口中,外省市來閘北區常住人口為199969人,占24.08%,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1909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0876人,增長67.91%。平均每年增加8088人,年平均增長率為5.32%。全區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822945人,占99.0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531人,占0.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30879人,增長3.90%,比重減少0.09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937人,增長14.21%,比重增加0.08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建成171個健身點(苑),成功舉辦和承辦一些重大體育賽事。閘北區被評為民政工作全國先進區和殘疾人康復工作全國先進區。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共創建成8個文明社區、120個市級文明小區,臨汾路街道被評為“全國文明社區示範點”和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典型。行業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上海站地區連續4次被評為"文明示範標誌區域",不夜城地區市級商業中心被評為“全國購物示範放心街”。

綠化建設得到加強,建成浦西最大的公共綠地大寧靈石公園以及不夜城公共綠地,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15.7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2.15平方米。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推進,實施蘇州河沿岸50多家企業截污納管和22座碼頭搬遷工作,全面完成虹口港水系(閘北段)、夏長浦河道綜合整治任務和"一控雙達標"工作。

以綠化、環保、市容整治為重點,著力提高城區管理水平。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區域綠化體系,新增綠化面積124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達到3.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21%,做到市民出家門500米就能進入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綠地,將彭越浦河規劃建設成為富有特色的景觀河道。以新一輪“環保三年行動計畫”為抓手,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改善全區水環境狀況,提高大氣環境質量,使閘北區環境質量達到中心城區平均水平。下大力氣拆除違法建築,完善拆違快速反應和處置機制,杜絕新違法建築的出現。

閘北擁有大寧靈石公園、廣中公園、閘北公園等96萬平方米的城市公共綠地。尤其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綠地—大寧靈石公園,擁有開闊的綠色視野和特色各異的山林、水景、南國風情、歐式長廊等景觀,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據權威機構檢測,大寧靈石公園區域空氣中擁有的負離子指標是上海中心城區最高的,成為一個巨大的城市綠肺。

舊區改造成績突出。完成鐵路上海站北廣場地區舊區改造,橋東二期推行舊改新政試點取得圓滿成功。五年累計拆除舊區房屋建築面積63.68萬平方米,其中二級舊里以下建築面積約46.76萬平方米,48個基地實現收尾,20831戶居民受益。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建成鐵路上海站北廣場綜合交通樞紐,北廣場地區的環境得到根本改變。建成中環共和新路、中環滬太路綜合客運交通樞紐,改善了北部地區的交通組織。完成河南北路、廣中西路、中興路西段等一批道路工程。環境保護成效顯現。完成第三輪、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畫。建成廣中路綠地、中興綠地等公共綠地,綠化覆蓋率從2006年底的18.8%增至2011年底的23.2%。完成38家排污企業關閉、搬遷或產業結構調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7.2個百分點。完成西泗塘、走馬塘截污納管工程,綜合水質不斷改善。

醫療衛生

1950年始,建立區衛生防疫站、診療站、婦幼保健所,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發動民眾,開展衛生運動,整治環境,控制霍亂、消滅天花等急性傳染病。隨著勞保、公費醫療制度實施,醫療需求劇增,醫療機構逐步發展。1951年始,區政府引導社會醫務力量組建區婦幼、工廠、店員聯合保健站、聯合診所,私人醫院改公立,成立北站醫院、區產院和區結核病防治所。1955年始,在“團結中西醫”方針引導下,吸收、輸送一批中醫進市、區醫院,組織西醫學習中醫,開展中西醫結合工作。 1959~1963年,組成9所地段醫院和區牙科聯合診所。1960年,新建區中心醫院。全區初步形成醫療防治網。1965年,區內共有床位1974張。

“文化大革命”期間,醫療衛生單位領導靠邊,科室撤銷,知識分子遭迫害,推行醫生、護士、工勤“一條龍”,規章制度廢除,醫院秩序混亂,醫療護理質量下降,衛生事業遭受破壞,但廣大醫務人員堅持工作崗位, 開展預防保健、診治疾病和愛國衛生工作。

1993年底,區內有醫療衛生單位28所,其中區屬醫院7所、防治站所5所、街道醫院10所,市屬及其他系統醫院4所、防治站所1所及口腔門診部。年門急診499.4萬人次。床位4176張,比解放初504張,增加7.29倍(以下均與解放初比),每千人擁有床位6.20張,比1.05張增4.91倍。衛技人員4525人,比221人增19.48倍,醫生2149人,每千人擁有醫生3.19人,其中正副主任醫師226人,比19人增10.89倍。傳染病總發病率從1956年4435.61/10萬降至1993年342.38/10萬。人均期望壽命從1953年59.6歲增至1993年75.4歲。

科學技術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後,區政府建立科學技術委員會,閘北區科學技術協會恢復活動,各學會、協會、研究會陸續恢復和新建,一批新的科技研究機構建立,各項科技活動蓬勃開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技事業迅速發展。區政府制定科技發展計畫,成立區科技專家組,扶植區屬工業和民營科技企業,建立科技市場。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區科學技術協會全面開展學術、技術交流和協作活動,組織科技項目攻關,開展科技諮詢服務,支持“星火計畫”項目的實施,多渠道培養、引進科技人才,獎勵有貢獻的科技人員,促進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區科技工作還致力於在民眾中普及科技知識,同愚昧、落後現象作鬥爭,提高人的素質,改變社區面貌,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1964~1993年,區內科技成果獲上海市級以上各類科技獎609項,其中國際獎6項,全國科學大會獎28項,國家級自然科學獎及國家發明獎等12項。至1993年,區內有區屬科技機構5所,民營科技機構197所,部、市屬科技機構37所,學會、協會、研究會60個。全區科技人員35635人(不含教育、衛生系統),其中區屬單位科技人員3786人。

教育

明嘉靖時,境內村舍寥落,僅有幾所私塾、義塾和家塾。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境內第一所私立國小--飛虹義務國小堂創立。同年,蔡元培創辦的愛國女學校遷入境內,並創辦女子手工傳習所,開閘北職業教育之先河。翌年,夏瑞芳創辦國小師範講習所及尚公國小校。光緒三十二年,湖州旅滬同鄉會創辦湖州旅滬公學。光緒三十四年,徐一冰創辦中國最早的體育學校--中國體操學校。清宣統二年(1910年),商務印書館創辦境內第一所幼稚園--養真幼稚園。至宣統三年,境內有中學4所,國小14所,幼稚園1所。

民國3年(1914年),凌銘之創辦的滬上第一所“女師”--南洋女子師範學校遷入境內。民國4年,唐乃康創辦市北公學。凌、唐兩人因辦學成績卓著而齊名。民國11年,中國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在青雲路創辦上海大學。至民國20年,境內曾辦過中學40餘所,國小160餘所,各類職業教育學校20餘所,大專院校10餘所。

20世紀30年代,歷經兩次淞滬抗戰,境內學校40餘所被日本侵略軍炸毀,部分學校被占作兵營或遷出或停辦。抗戰勝利後,部分學校陸續恢復或重建。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強化學校訓育制度,迫害進步師生。中共地下組織團結廣大愛國師生,發展進步力量,開展愛國民主運動。上海解放時,境內有中學19所,國小103所,附屬幼稚園14所。據當時閘北區(現區境的一部分)統計,在27萬居民中,15歲以上青少年文盲達11.9萬人,6~11歲失學兒童達2萬餘人。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對公、私立學校接管接辦,整頓改造,貫徹“為工農服務”的方針,採取措施保證學校“向工農開門”,同時開展掃盲和職工業餘教育,教育事業迅速恢復和發展。1953年起,學校轉入以教學為中心的軌道,並學習蘇聯教育經驗。1956年,私立中國小全部改為公辦,全區基本普及國小教育。同年,全國第一所聾啞青年中等職業學校--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建成,面向全國招生。1957年,反右派鬥爭擴大化,一批教師和學校幹部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8年起,開展“教育大革命”,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學生參加勞動過多,嚴重影響教學進度。與此同時,民辦學校和業餘學校發展過快,僅一年時間,國小增至160所,幼稚園(含託兒所)增至294所,各級業餘學校發展到290多所。1961年,調整民辦和業餘學校發展規模,加強教育教學管理。1963年起,貫徹《全日制中國小條例》,進行教學改革,廣泛開展學雷鋒活動。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一度停課,批判所謂“師道尊嚴”、“修正主義教育路線”,許多教師和幹部橫遭批鬥迫害,校舍和設備被破壞,教育質量嚴重下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區內教育經過恢復、整頓,進入改革、發展、提高的新階段。教育經費大幅度增加,辦學條件有很大改善,師資隊伍素質和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在管理體制、教育結構、教育科研、招生制度、課程教材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全區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逐步躋身全市先進行列。1979年起,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學校面貌逐步改觀,有的還被評為市先進學校。加強薄弱學校建設的經驗得到國家教委的肯定並向全國推廣。1980年起,進行中等教育結構改革,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發展。1982年起,社會力量辦學逐步發展。1985年起,貫徹《普及義務教育條例》,解決幼稚園、國小入學高峰矛盾,成效顯著。1988年,閘北區被市政府推薦為“全國普及義務教育先進區”,被評為“上海市解決幼稚園國小入學高峰問題先進區”和“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1991年、1993年連續2次被評為上海市“國小辦學成績顯著”先進區。1988~1993年,全區有10多所學校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30多所學校被評為市先進單位。在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科研方面,幼兒教育、社區教育、成功教育、創造教育、美的教育等一批有特色的成果在全市和全國推廣。國小和國中畢業生的及格率達99%左右,優良率達86%左右。高中學生的會考和高考成績均超過市平均水平,高考錄取率逐年上升,名列全市前茅。1990~1993年,全市性的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測試,閘北區連續4次獲國中第一名。校辦企業迅速發展,產值和利潤逐年提高,1993年,躍居全市首位。

1993年,全區有幼稚園153所,幼兒23789人;國小72所,學生63955人;中學41所,學生24279人;職業技術學校6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中等專業學校4所,技工學校29所,各級各類成人教育學校63所,高等學校3所。

經濟

概述

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5.73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56.4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29.30億元。全年完成區級增加值99.45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1.86億元,比上年增長2.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7.59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全年財政收入91.66億元。

2011年生產性服務業、商業商貿服務業、交通物流服務業、房產建築業實現區級稅收50.64億元,占區級財政收入比重達到84.4%。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五年累計引進內資418.19億元,年均增長19.3%;累計引進契約外資23.48億美元,年均增長14.6%。引進科勒、村田、TESCO、淡水河谷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經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到13家。街鎮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街道鎮實現區級稅收12.24億元,占區級財政收入比重達到20.4%,5個街道鎮實現區級稅收超億元。科技創新能力逐步增強。2011年科技企業實現區級稅收10.92億元,同比增長29.5%。從2006年開始,全區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累計完成增加值514.22億元,年均增長12.4%,其中2011年完成增加值129.84億元,比2006年增長79.2%;累計實現區財政總收入511.75億元,年均增長19.9%,其中區級財政收入206.41億元,年均增長17.6%。

2011年完成區級財政收入60.01億元。

工業

境內手工業歷史久遠,尤以棉布著稱。近代工業始見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租界地區意商絲廠。清光緒七年(1881年),華商投資10萬兩銀,創辦上海第一家民族機器繅絲廠公和永繅絲廠,產品暢銷國內外。光緒三十三年,商務印書館設新址於寶山路。清宣統三年(1911年),閘北水電公司建於叉袋角,為滬上第一家由中國人所辦的水電廠。民國2年(1913年),福新機器麵粉廠投產。由於閘北系華界地區,且水陸交通便捷,地廣價廉,辛亥革命後,民族工業進一步發展。民國15年,境內繅絲、制茶、日用化學品、玻璃、搪瓷製品、印刷、機器製造等近代工業工廠增至300餘家,時被人稱為“華界工廠發源之大本營”。民國21年一二八日軍入侵上海時,境內華界工廠僅向上海社會局登記被毀達841家。戰後有所恢復,至民國25年,境內有工廠574家。民國26年,日軍再次侵滬,境內華界地區工廠基本被毀。抗日戰爭勝利後,工業復甦緩慢,且多數為小工場、小作坊。至民國36年,境內約有大小工廠174家。至解放前夕,稍有規模的工廠僅有41家。

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官僚資本企業3家,同時扶持私營、合作工廠發展。1951年,境內有工廠580家(其中私營569家),資本401.7億元(舊人民幣),大都為小廠。解放初至1957年,一批輕工、化工工廠遷入境內和田路附近,形成以化工、儀表為主的“和田工業區”,為上海解放後全市早期工業小區之一。1956年對私改造完成後,經裁併組合,工廠規模擴大,技術更新,生產發展。1957年底,境內規模較大的市屬工廠有97家,固定資產原值5363.73萬元,為1951年12倍,工業總產值1.63億元,利稅3837.13萬元。

1958年開始的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為境內工業轉折性發展時期。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在境內彭越浦地區,闢建以機電工業為主的彭浦工業區,占地5.5平方公里,先後從外區遷入的有上海冶金通用機械廠(今彭浦機器廠)、上海華通開關廠等7家機電工業大型骨幹企業及一批中小型工廠。“大躍進”中,區內其他地區發展也甚顯著,志成興鋼鐵製品廠“一把鉗子鬧革命”事跡聞名全市。聯華帶鋼廠“七天鬧革命”實現軋鋼半自動化成果,受到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肯定。精業機器廠(今上海壓縮機廠)小設備加工大部件“小猴騎大象”創舉,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表揚。期間,解放婦女勞動力,組成里弄生產組289個,1960年增至795個。至1960年末,彭浦工業區有大型工廠12家,職工1.7萬餘人,工業總產值2.58億元,占全區24%。1963年,區手工業局成立,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幾經調整,組成街道工廠58家,生產組316個。市(部)屬工廠致力於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產品,製成屬國內首創產品20餘項,並有機電、紡機、染織、搪瓷製品等產品批量出口。至1965年,工廠增至175家(不含街道工廠),工業總產值8.23億元,利稅2.33億元,固定資產原值3.38億元,分別比1957年增加4.05倍、5.07倍和5.30倍。

“文化大革命”初期,境內工業生產受到影響,1970年後,稍有好轉。1974~1975年批判所謂“唯生產力論”,生產又遭破壞。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生產開始回升,許多工廠產品升級換代,市場擴大,出口有所增加。1977年,區手工業局撤銷,31家街道工廠劃歸市有關工業局管理。1978年,建立區集體事業管理局,在原生產組基礎上又組建成一批街道工廠。至1979年,境內市(部)屬工廠增至207家,工業總產值25.85億元,利稅7.59億元,固定資產原值9.01億元,分別比1965年增加2.14倍、2.26倍和1.67倍,出口產值1.92億元。1980年,區屬集管工業有工廠145家,工業總產值8621.68萬元,利稅3153.66萬元。

在改革開放中,境內市(部)屬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自主權擴大,技術進步加快,先後製成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新產品46項,獲國家質量金質獎、銀質獎產品32個,並湧現一批諸如“水仙牌”洗衣機等名牌產品,出口創匯企業由1979年26家,增至1993年90家。1993年,區市(部)屬工廠249家(其中大中型企業64家),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原值、出口產值分別比1979年增加2.42倍、3.16倍和3.69倍。

區屬集管工業經過調整、整頓、改組,至1984年,有工廠148家。1988年,在深化改革中組成4個行業性公司,經濟效益提高。1993年,區集管工業工廠增至155家,工業總產值6.29億元(不變價。下同),出口產值1.47億元,分別比1984年的1.7億元與0.14億元增加2.7倍和9.5倍。區屬其他系統工業有工廠468家,另有私營工廠32家。鄉辦工廠舒樂襯衫廠發展成為跨國舒樂時裝集團公司。商辦、街道、校辦工業某些工廠產品在全市、乃至全國有一定知名度。

1984年,為加快地區工業改造和結構調整,投資1.44億元,於江場西路闢建“走馬塘工業小區”,後擴展為占地120公頃,改名“市北工業新區”,吸引各方客商投資建廠。1993年,批准立項三資項目8個,總投資2245萬美元。

境內工業百餘年來,歷經發端、興起、破壞、恢復、發展,今已成為上海主要老工業區之一。至1993年,境內有工廠904家,其中國營285家占31.5%,集體533家占59%,“三資”企業53家占5.9%、私營32家占3.5%、跨國企業1家占0.1%,職工19.76萬人(不含私營。下同),固定資產原值40.59億元。區內市(部)屬及區屬工業企業總產值103.39億元,利稅6.84億元,出口創匯5.29億元人民幣和7427.5萬美元。

稅務

19世紀末20世紀初,境內工商業興起。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閘北自治公所徵收地方稅。民國元年(1912年)後,稅捐由閘北市政廳、閘北工巡捐分局等稽徵。20年代末,工商業日趨興旺,稅捐甚多,由國民政府財政部、上海特別市稅務機構稽徵。一二八、八一三日軍兩次入侵上海,境內華界工商業大都被毀,稅捐銳減。抗日戰爭勝利後,境內工商業稍有恢復,卻多為小廠、小店、小作坊及攤販,稅捐甚少。

1950年8月,成立上海市稅務局閘北區、北站區分局,實施復稅制,從區內中、小企業攤販眾多和地處陸上北大門特點出發,加強納稅戶組織領導和對鐵路上海北站地區稅務稽徵。1952年8月,閘北、北站兩區設財政科,管理區屬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財務。稅務機構在對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發揮管理監督作用,以保證國家稅收收入。1956年2月,閘北、北站兩區合併為閘北區。1956年公私合營後,經濟所有制趨於單一,稅制簡化簡併,為貫徹“發展經濟,保障供給”財經工作總方針,區財政局以百分之九十精力用於促產增收。是年,財政收入達4105萬元,為1950年的8.27倍。1958年,彭浦工業區建立,市、部屬大中型企業利、稅劃歸區稅務局稽徵管理,稅源大增。11月,區財政、稅務機構合併成立閘北區財政局。1960年,財政收入高達7.34億元,為歷史之最。1962年9月,恢復區稅務分局,區人民政府再設財政科,撤銷區財政局。1965年,市、部屬企業利稅劃歸市稅務局征管,區財政收入大幅度下降,當年財政收入不足上年度的11%。

“文化大革命”期間,稅收稽徵管理機構撤併,工作削弱。1968年2月,成立上海市閘北區稅務分局革命委員會。1968年7月,區財政科和區稅務分局再次合併。197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閘北區辦事處與財稅機構合併,成立閘北區財政局革命委員會。1978年1月,銀行機構和區財政局分開。11月,區稅務分局對外掛牌,對內財政、稅務一套班子。1979年以前,財政管理實行統收統支體制,收入全部上交,支出由市下撥。1979年起,市對區預算收支採取“收入上交,支出由市安排,另給機動財力”體制。1983年起,實行兩步利改稅,逐步恢復原有稅種和開徵一批新稅種。1988年,實行“核定收支基數,前三年遞增包幹上交,後兩年增收分成”體制,市對區進一步放權。1991年7月,財政、稅務機構分開,建立上海市閘北區財政局、上海市稅務局閘北區分局。財、稅兩局分設後,組織大檢查,開源節流,制訂一系列“放水養魚”培植財源措施,培訓企事業財會人員,開展諮詢服務。隨著市、區兩級管理體制實施,區政管理力度增強,財稅地位、作用日益明顯。財政收入日益增加,區財政對各項事業資金投入亦逐年增多,推動全區社會發展。1993年財政收入4.56億元,比1978年8309萬元增加4.49倍,其中,稅收占98.74%。財政支出2.89億元,其中,文教衛生經費支出1.24億元,占總支出42.91%,為區中、國小教育水平及教育若干方面進入全市先進行列或列為全國先進提供較多經費;並為改建、新建、擴建區內一批衛生、體育設施,加快住宅建設,興建和改善區內市政設施等方面提供更多資金。

1950~1993年,全區財政收入65.97億元,支出15.26億元。

風景名勝

上海馬戲城

上海馬戲城 上海馬戲城

上海馬戲城坐落在共和新路上,南側緊靠閘北體育場,北側緊鄰廣中公園,占地面積2.25公頃,是上海市北區的文化、體育、娛樂中心。 上海馬戲城由雜技場、排練輔助房、娛樂城、獸房、演員接待中心五大部分組成,是以雜技、馬戲表演為主體,集文化、體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娛樂藝術場所。上海馬戲城的設施完整、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她既能為國內外雜技大賽和表演提供理想的場所,還能進行音樂、歌舞表演,以滿足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宋教仁墓

位於閘北區共和新路閘北公園內。宋教仁(1882-1913),號漁父,湖南桃源人。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初在上海主持《民立報》、辛亥革命後,任法制院總裁、農林總長、國民黨代理理事長等職。因主張成立責任內閣以制約袁世凱,1913年3月被袁派人刺死於上海。1914年建墓。1924年6月,在閘北闢地100餘畝建造陵園,稱未公園。墓在公園西部,占地約9畝.墓道入口處兩根飾有白色蘑菇雲狀的天藍色燈柱,分列左右,中間是白色花崗石路面.墓呈半球形。墓前石碑鐫刻“宋教仁先生之墓”,墓頂安放一腳踩惡蛇的雄鹰鵰塑,墓園正中立求教仁全身坐像。四周龍柏、玉蘭環立,莊嚴肅穆。

著名人物

歷史名人

海瑞(1514~1587年),廣東瓊山人,回族。字汝賢、國開。為人剛毅正直,自號剛峰,人稱之為剛峰先生。明萬曆十五年十月(1587年11月)病死於任。

鄧中夏(1894~1933)1894年10月5日出生於湖南省宜章縣鄧家灣村。是共產黨早期的一位卓越領導人和傑出的工人運動領袖,又是共產黨的一位重要理論家和學者。 1933年5月15日在上海法租界不幸被捕,被叛徒供出了真實身份。1933年9月21日獻出了年僅39歲的生命。

現代名人

王勵勤(1978年6月18日-),中國桌球運動員。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技術全面。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奪得男雙冠軍,2001年大阪世乒賽上獲男單和男雙冠軍。2005年在上海第48屆世乒賽上再次奪得男單冠軍和混雙冠軍;2007年世乒賽王勵勤再度衛冕了這兩項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與隊友奪得桌球男子團體冠軍。

趙曾曾 趙曾曾

趙曾曾,19歲,特奧形象大使,2008奧運火炬手,唐氏綜合徵患者,閘北區啟慧學校初三學生。她的笑容,遍布申城大街小巷。特奧宣傳畫上,她微笑著手舉金牌,臉頰和手臂上都有被親吻的唇印。

龐佳穎,1998年進入上海游泳隊,2002年開始多次入選國家隊。龐佳穎多次參加國內外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龐佳穎與隊友合作,贏得了寶貴的4X200米自由式接力銀牌。2009年7月28日在女子200米自由式半決賽中,中國選手楊雨和龐佳穎分別以1分56秒19和1分56秒58的成績晉級決賽。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於上海市閘北區,6歲隨父母搬到安徽省淮北市。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先後在浙江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主持節目。2002年5月,董卿走進中央電視台,主持《歡樂中國行》、《魅力中國》、春節聯歡晚會,在2005年度“國際電視主持人論壇暨年度頒獎盛典”中一連捧得“最佳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及“最佳電視女主持人”兩項大獎。

榮譽

2012-2014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