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興國

魅力興國

江西省興國縣,位於贛州市東北部,總人口77萬(2008年統計數字)。這裡是客家人的家園,著名的“山歌之鄉”;更是聞名全國的“紅軍縣”、“烈士縣”、“模範縣”、“將軍縣”。豐富的資源,富饒的物產,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地域文化,使它成為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第一章 歷史悠久  英才輩出

江西省興國縣,位於贛州市東北部,總人口77萬(2008年統計數字)。這裡是客家人的家園,著名的“山歌之鄉”;更是聞名全國的“紅軍縣”、“烈士縣”、“模範縣”、“將軍縣”。豐富的資源,富饒的物產,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地域文化,使它成為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第一節 地理環境

興國縣位於羅霄山脈以東、武夷山脈以西的雩山山區,東接寧都,東南界於都,南連贛縣,距贛州市82公里,西鄰萬安,西北毗泰和,北靠吉安市、永豐縣,連通吉泰盆地,距省會南昌346公里,處東經115°01’至115°51’,北緯26°03’至26°41’,東西長84公里,南北寬71.5公里,總面積3214.46平方公里,下轄25個鄉鎮。
興國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屬江西的山區縣。雩山支脈綿延全境,東西北三面環山,中南部丘陵亘綿。南部最低處是龍口鄉睦埠村,海拔127.9米;北部最高處為楓邊鄉大烏山,海拔1204米;東部、西部高山,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地勢由東、北、西邊緣逐漸向中南部傾斜,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小盆地。縣內河網密布,水流縱橫。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23公里。河流主要屬贛江貢水支流的平固江水系,以及孤江、良口河、梅江、雲亭河,共五大水系,幹流788.6公里。

第二節 歷史沿革

興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982年,興國的文物工作者就在永豐馬良的陽崗嶺,發掘出一片面積約7萬平方米的古代遺址,採集到石器矢、斧、錛以及夾沙紅陶、夾沙灰陶、泥灰硬陶殘片和素麵鼎足3種;遺址東部還有印紋陶窯一處,北部有半穴居遺址3處。經考證,系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商、西周遺址。同時,還發現銘文磚“平固令”墓。這些都實證了興國有著燦爛的古代文明。
建縣始於三國。吳嘉禾五年(236),析贛縣地,置平陽縣,屬揚州廬陵南部都尉。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平陽縣為平固縣。太康三年,罷南部都尉置南康郡,縣屬揚州南康郡管轄。元康元年(291),隸江州南康郡。
北宋大平興國七年(982),從贛縣劃出七鄉,加上廬陵、泰和部分地區,以年號為名,建“興國縣”。設縣治於瀲江鎮。此後,興國轄區雖有變化,但縣名卻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8月8日,興國解放。8月8日至10月中旬,隸屬江西省贛州專區。10月中旬後,隸屬贛西南行政區寧都分區。1952年8月撤銷寧都分區,隸屬贛州專區。1954年6月改贛州專區為贛南行政區,隸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5月,重改贛南行政區為贛州專區,隸屬贛州專區。1971年2月,改贛州專區為贛州地區,隸屬贛州地區。1999年7月1日,贛州撤地設市,興國隸屬贛州市。

第三節 歷史人物

 

 一、鄉賢

興國建縣千餘年間,湧現了許許多多傑出的歷史名人。唐中葉“江南第一宰相”、書法家鍾紹京,北宋“不以官小畏權貴”的李朴,明朝勘擇十三陵的堪輿大師廖均卿,清代“和番”的禮部侍郎王思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到了二十世紀,這裡更是將星璀璨,英傑潮湧,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共和國開國元勛就有54位,國民政府時期,被授以將軍銜的,有40餘位!興國,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將軍縣”。
鍾紹京:天下客家第一“相”
鍾紹京(659-746),字可大,唐清德鄉人,生於唐高祖顯慶四年(659)三月初三。祖籍在河南潁川(今河南長葛市)。
在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政權中,他是江西境內當上宰相的第一人,也是長江以南拜相的第一人,史稱鍾紹京為“江西第一宰相”、“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也是第一個位居宰相的客家人,所以,又是“客家第一宰相”。
鍾紹京是三國魏太傅、相國、“楷書鼻祖”鍾繇的十七世孫。鍾紹京自小就非常喜歡書法,師法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因為書法出眾,十多歲時,就被舉薦到司農寺任錄事。錄事,雖是從九品,為當時最微末之官,但卻掌管著本部門公文的錄製以及公文的上傳下達,其字自然易為人知。儀鳳二年(677),鍾紹京十八歲,就被禮部尚書、大將軍裴行儉慧眼識中,推薦進入“中書省”當值。 “中書省”在光宅元年(684),被武則天改稱為“鳳閣”,所以新、舊《唐書》都稱鍾紹京“以工書直鳳閣”,意思是因為字寫得好而到鳳閣當值。武則天非常喜歡鐘紹京的字,她主政時期,所有宮殿、明堂的題字,所有宮門、庭廊的楹聯,都要鍾紹京書寫。萬歲通天元年(696),武則天造了個氣勢恢宏的朝堂,又讓鑄銅為九州鼎。鼎成後,武則天讓人在鼎上分別圖畫九個州的山川物產之像,而鼎上的銘文題字就是“鍾紹京等分題之”。長安三年(703),鍾紹京被提拔為宮苑總監,職掌宮苑內館園池之事。宮苑總監,根本說不上有多顯赫的權勢,也就是個從五品下的品階,鍾紹京怎么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能位列宰輔!
初唐時期,圍繞王位的繼承更迭,紛爭不已。
武則天臨死前,決定把武周政權重新歸還李唐,立自己第三子李顯為皇太子。神龍四年(705)正月,李顯即位,是為中宗,立韋氏為皇后。令李顯想不到的是,這個韋皇后竟想效法武則天臨朝稱制,做女皇帝。
景龍四年(710)六月初三日,韋皇后夥同想當“皇太女”的女兒安樂公主,將中宗毒死。韋氏與李唐皇室對皇權的爭奪到了你死我活的緊要關頭。
六月二十一庚子日傍晚時分,臨淄王李隆基暗中聯絡大臣,密謀“靖難”,發兵剪除韋氏“亂黨”。李隆基雖手握重兵,但無法進入“禁宮”。在這關鍵時刻,時任宮苑總監的鐘紹京,毅然加入了李隆基的“平叛”行列,下令集合宮館、園池中所有工匠、僕從200多人,充當內應,打開了“禁宮”大門,為李隆基剿滅韋氏立下了關鍵一功。
“韋氏之亂”平息後,朝廷論功行賞,鍾紹京被加封為光祿大夫、行中書令、越國公,攀上權力的頂峰。
鍾紹京由一個名不見經傳、從五品下階的“宮苑總監”,驟然間進爵從一品的國公,而且還位列宰相之班,立即就引來了朝廷上下無數的忌妒和攻擊。有人上奏睿宗說:“紹京雖有勳勞,但素無才德,出自胥徒,一旦超居元宰,恐失聖朝具瞻之美!”睿宗想想:也是,大唐煌煌天朝,怎能擢升一個從五品下階的“胥徒”(低級官吏)為宰相?這不有失朝廷的臉面嗎?於是,下詔改封鍾紹京為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越國公。
鍾紹京的宰相榮耀,只燦爛了三天,就因別人的一句“出自胥徒”而黯然凋謝。從此,鍾紹京開始了命途多舛的宦海沉浮,最後只當了一個從九品下階最末流的縣尉。
開元十五年(727),鍾紹京入朝,終於見到了玄宗,忍不住眼淚雙流。李隆基看到年近七旬的鐘紹京一頭皤然白髮,不覺惻然良久,黯然神傷。當天即授鍾紹京為太子右諭德,職掌對皇太子的諷諭規諫。後來,又改任太子少詹事。天寶五年(746)二月十六日,鍾紹京死在任上,享年八十八歲。他死後,朝廷準其靈柩扶回故里,歸葬在殷富崗(今興國縣高興鎮蒙山村塘下湖)。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朝廷錄記唐以來有突出貢獻的將相功臣,追贈鍾紹京為太子太傅(從一品)。宣宗大中元年(847),又圖繪建唐以來的將相功臣像於凌煙閣,以示尊崇,鍾紹京被錄於其中。唐德宗在贈鍾紹京為太子太傅的敕中稱讚鍾紹京“勛銘鼎彝,書美青史”,給了鍾紹京應有的評價和地位。
鍾紹京畢生窮研書法。《舊唐書》說他“雅好書畫古蹟,聚二王及褚遂良書至數十百卷”。他的書法自成一格,遒美清潤,書法史上把他與鍾繇並稱為“小鍾”、“大鐘”。宋代曾鞏《元豐類稿》云:“紹京字畫妍媚,遒勁有法,誠少與為比。”米芾《書史》稱鍾紹京的書法“筆勢圓勁”。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歷下筆譚》稱其書“如新鶯矜百囀之聲”。鍾紹京有《靈飛經》、《轉輪王經》傳世。《靈飛經》,亦稱《遁甲神經》,筆勢圓勁,筆意瀟灑,字型精妙,風姿秀逸,是鍾紹京書法的代表作。現代書家啟功先生《記靈飛經四十三行本》文中說:“《靈飛》本身的書法,在唐人寫經中,允推精品,試用敦煌所出那么多的唐寫經來比,夠得上《靈飛》那樣精美的也並不太多。”又說:“從《靈飛》書法論,它那秀美中有古趣的風格,舒展中有團聚的結體,平易中有變化的用筆,都已把唐人書法的特色表達無餘。”
鍾紹京的《靈飛經》歷經千餘年,直到現在,仍然被認為是練習小楷最好的範本之一,而鍾紹京位列“江西第一宰相”、“江南第一宰相”、“客家第一宰相”,雖然只是曇花一現,但也如他的書法,已永留史冊。
李朴:官小“天下高其名”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這是一首題為《中秋》的詩。
南宋謝枋得在編選《千家詩》時,將這首詩選入,認為這首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感,立意高遠,是詠月詩中不可多得的上品。
這首詩的作者叫李朴,北宋時江南西路虔州興國逕口(今埠頭鄉鳳岡村)人。
李朴(1063-1127),字先之,時人稱章貢先生,是哲宗紹聖元年(1094)進士。他官職卑小,但在當時卻極負盛名,《宋史》還為他專門立傳,稱他“自為小官,天下高其名。”李朴生性梗直,不畏權貴,忠勇敢言,這在爾虞我詐的封建官場中,無疑會給他帶來不測之憂,他的一生也注定是坎坷多難,有志難伸的。
李朴出身於一個非常顯赫的書香門第。自他叔父李渾於仁宗嘉祐6年(1061)登辛丑進士起,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李氏一門先後就出了李潛、李渾兄弟,李潛子李朴、李格、李楫,李格子李開瑞,及李渾子李存七個進士,被譽為“一門七進士”。這在封建社會,無疑是一個家族、一個地方的巨大榮譽。而在李氏七進士中,仕宦最為坎坷、名氣又最盛的就是李朴。
李朴考中進士後即至臨江軍(治所在今江西樟樹市)任司法參軍,掌議法斷刑。當時在洛陽主持講學的大儒、“程朱理學”的奠基人程頤聞李朴才名,便推薦他調到自己主管的西京國子監來做教授。程頤的父親程珦曾在仁宗慶曆四年(1044)任興國縣令,程頤與兄長程顥隨父侍讀,知道興國乃鍾靈毓秀之地,對李朴這位興國籍同僚自然是特別器重,而李朴也久慕程頤之名,對他更是倍加尊崇。倆人在國子監里經常促膝長談,窮究天道人理。
可是好景不長,程頤為讒言所傷,被革了職,流放到了涪州(今重慶涪陵區)。李朴看到這一切,深知宦海險惡,就回到祖籍虔州(即贛州)來任教授。
令李朴始料未及的是,他回到虔州不久,就遭遇上了一場不測之禍,被停職查辦了。
事情是因哲宗廢黜元祐皇后而起的。
宋哲宗趙煦的元配皇后孟氏,是一位謙恭謹慎、溫良賢能的皇后,一直很得哲宗寵愛。哲宗另一位婕妤劉氏(即後來的昭懷劉皇后)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女人,早就想當皇后,便與權臣章惇、內侍郝隨內外串通,處心積慮蒐集孟氏的短處,時時向哲宗說孟氏的壞話。紹聖三年(1096)九月,哲宗終於聽信讒言,下詔廢黜孟氏,逐出後宮,安置於瑤華宮,賜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
宋哲宗廢孟皇后的詔書一下,朝野譁然。許多正直之士紛紛上書,勸諫哲宗勿行廢后之事。李朴雖然只是個八品官,但“不以官小怵權貴”,毅然向哲宗上書,尖銳指出,元祐皇后(後因避徽宗名諱,改稱“隆祐大後”)自冊封以來,賢能無比,母儀天下,世人皆知,今無故廢黜,必是宵小之輩敗壞朝綱、褻瀆聖聽,乃朝廷的取亂之道!
李朴的奏摺立時在朝廷掀起軒然大波。朝廷以妄言時政、詆毀朝廷為由,將李朴停職查辦。
對李朴的查辦,一直持續到紹聖四年。當年九月,哲宗對廢后之舉已有悔意,剛好司天台奏稱“星相有變”,哲宗便以“免災異”為由,下詔徵求忠直之言,並大赦天下。李朴被起用為汀州(今福建長汀)司戶參軍。
徽宗即位後,朝政漸歸蔡京、蔡卞兄弟。蔡京為了培植勢力,很想拉攏李朴。他曾對人許願說,只要李朴來見他,他可以把李朴安置到皇宮內廷任職。但李朴不恥蔡氏的為人,就是不去拜見他。此時蔡京已是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官居正三品的宰相,而李朴只是個八品末吏。以當朝宰輔之尊,竟不能令區區一個八品腐儒動容,這怎不令蔡京大光其火?當時,朝中有一個叫馮熙載的中書侍郎,也想拉攏李朴。他知道李朴未必肯見他,於是就時常守在李朴的必經之路,想以邂逅相遇的方式來與李朴相見。李朴聽說後,很是好笑,不屑地說:“我連蔡京都不見,還能邂逅他馮熙載嗎?”中書侍郎也是官居正三品,算是副相,李朴如此傲然對待當朝宰輔,由此可見他的“鯁直”到了怎樣的程度。
此後,朝中一些執政大臣曾三次動議要提拔重用李朴,但“蔡京惡朴鯁直”,就是硬頂著不同意,最終又把李朴調回虔州任教授。
《中秋》詩就是李朴在二度任虔州教授時所作。
在李朴被二度委為虔州教授後不久,又有人說他是司馬光一黨的“元祐派”,是“元祐學術”,不能為人師表,不能領教授職。於是,他又被貶為肇慶府四會令(今廣東四會縣)。後來,又改知清江縣(今江西樟樹市),再又改調廣東路安撫司供職。
宣和七年(1125),徽宗遜位,欽宗立。欽宗還是太子時就聽說過李朴的才名,即位後即召李朴入京,授他著作郎之職,品秩從七品。靖康元年(1126)的半年間,欽宗連續五次提升李朴,最後遷至國子祭酒,主掌國子學、儒學訓導之政令,從三品。可是,李朴還未來得及施展他的政治才華,金兵就攻陷汴京,徽宗、欽宗二帝被擄。
建炎元年(1127)五月,高宗趙構即位。不久,高宗敗逃至揚州。這時,年已六十有五的李朴一路顛沛流離尋至揚州,終於心力交瘁,一病不起。高宗要改任他為秘書監,但詔書還未到,李朴就已溘然長逝。
李朴晚年為自己寫的墓志銘是“以天為心,以道為體,以時為用,其可已矣”。這其實就是他的政治主張。
李朴官職卑小,但《宋史》仍為他立傳,就是因為他有“不以官小怵權貴”的氣節,他的那首《中秋》詩,則因入選《千家詩》,而被後世吟誦不衰。
呂復:足遍燕魯續元史
昔年采史過燕山,偶把丹青寫壯顏
冠帶初更新典禮,儀型應勝舊朝班。
駿南郊祀嚴齋敬,使謁皇陵奉祭還。
白雪滿頭嗟老矣,龍鱗無復得重攀。
這首收錄於《興國縣誌》,題為《題真》的詩,是明初一個叫呂復的人寫的。
呂復,字仲善,興國縣南隅(今瀲江鎮南外村)人,因修元史有功,官封太常典簿。《題真》詩首聯“昔年采史過燕山,偶把丹青寫壯顏”,追思的即是當年為修明史遍訪燕地的舊事。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注重從元朝滅亡的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在滅元建明後的當年,即明洪武元年(1368),就下詔編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二月初一丙寅日,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宮東)正式開局編寫《元史》,以左丞相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禕為總裁,征來山林隱逸之士汪克寬、胡翰、趙塤等十六人參加纂修。明朝初年著名文學家宋濂是《元史》的主要負責人。這次編寫,自二月至八月就結束了,僅用了188 天的時間,便修成了本紀37卷,志53卷,表6卷,傳63卷,共159卷。這次修史,是以大將徐達從元大都繳獲的《元十三朝實錄》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經世大典》為基礎編撰的。
這次修史,還缺元順帝一朝三十六年的史料。左丞相李善長向朱元璋奏明這一情況,朱元璋即下詔:“史不可以不就也,宜遣使天下訪求之。”於是,決定挑選有才名的十一人為“採訪使”赴全國各地徵集有關史料。
這次資料蒐集最主要的兩個地方是作為元大都的北平(北京)和重鎮山東,必須選調精幹、得力、細心、責任心很強的人去才行。《元史》主修官宋濂選中赴燕魯兩地的就是在國子監任職的呂復。
呂復應薦後,遍訪都市鄉野,足跡遍及燕山大地,凡詔令、章疏、拜表、奏請,包括當時不能公開的宮中隱諱等均予采輯。用蒙古語或其他番語寫成的資料,則全部令人翻譯過來歸檔。不見之公文的時政善惡、民俗歌謠,以及忠孝、戰亂、災祥等資料,有的流傳在民間,有的被刻於碑碣,有的存在於儒者個人文集,所有這些,呂復皆悉心採集,不敢遺漏於萬一。至當年十一月,在北平蒐集到的資料有八十帙,所拓碑文有四百通。呂復用名貴的高麗紙把這些珍貴的資料包封起來,並借中書省的官印蓋上,作為標識,以示珍貴,及時運往南京。
北平資料蒐集完成後,呂復又馬不停蹄轉赴山東。趕到山東時,正值隆冬,大雪紛飛,雪盈三尺,江河冰凍。呂復冒著嚴寒,駕著牛車,摸索著前進,一呼一吸之間,冰霜就凝結在鬍鬚上。呂復就這樣在冰天雪地中走了二十四天,才到達濟南。至洪武三年(1370)正月,呂復在山東共蒐集資料四十帙,所拓碑文有一百通。也是照北平的做法,用高麗紙封包,借蓋中書省的官印,運回南京。
根據呂復等十一人所徵集來的史料,宋濂等於洪武三年(1370)二月重開史局,編成《續元史》四十八卷。
“順帝一紀,卒得為完書,皆仲善之功無疑”。呂復因采史有功,升為太常典簿,官秩正七品。不久,又提拔為太常寺丞,正六品。呂復歷官二十餘年,官至太常卿,正三品。死後謚為“文恭”,被列為名臣,祀為鄉賢。
廖均卿:首勘大明十三陵
中國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古蹟中,有4項是明永樂皇帝朱棣開創奠基的,那就是北京故宮、北京天壇、北京明十三陵、湖北武當山道教古建築群,而十三陵的首陵――朱棣的長陵,即是名噪當時的風水大師廖均卿勘定,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
廖均卿,字兆保,號玉峰,生於元順帝至正十年(1350),梅窖三僚中邦人(現為店山村)。廖均卿出身堪輿世家,是風水大師楊筠松的授徒廖金精之後。廖均卿承繼家學淵源,少時即有名聲。
永樂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本是封在北京的燕王。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後,立即實行削藩政策,試圖削弱藩王實力,鞏固皇權。不料燕王朱棣公然起兵造反,攻入南京,從侄子手裡奪了皇位。朱棣做了皇帝,覺得呆在南京不踏實,總想把京城和陵寢遷到北方。
永樂四年(1406),朱棣下詔修建北京宮闕。永樂五年(1407),皇后徐氏死,朱棣下旨禮部,在全國尋找精通地理的風水師為其擇陵。禮部經過調查選拔,向永樂皇帝推薦了一批風水師,同是三僚村的廖均卿、曾從政和豐城的王侃、巫涯等四個地理先生名列其中。
朱棣宣廖均卿、王侃、巫涯三人入武英殿,問南京的風水情況。廖均卿奏曰:“好是好,只可惜水口石頭朝外。”這句話正中朱棣下懷,不由點頭贊同說:“朕亦嫌這個,均卿之言有理。”當即下旨,讓廖均卿第二天去察看朱元璋的孝陵。廖均卿看過孝陵後,將孝陵的利弊給永樂皇帝作了分析,永樂皇帝很高興。
三月二十六日,內閣中書傳旨,令廖均卿等幾名地理前往北京,沿途尋找吉壤,供皇帝選用。
廖均卿一行到達北京後,在城裡城外考察了一個多月。六月一日,廖均卿等循著燕山山勢往昌平州黃土山一帶考察,發現黃土山是個大吉之地。於是,繪製出黃土山風水圖,起程返回南京。
八月初一,廖均卿朝見永樂皇帝,進獻黃土山風水圖。永樂皇帝大喜,詳細詢問黃土山的情況後,便讓廖均卿再去北京考察,等待他親自前往踏看。
閏四月初二日,永樂皇帝駕臨黃土山,見黃土山氣勢雄偉,山環水抱,十分滿意,立即降旨將黃土山封為“天壽山“,圈地80里,定為皇家陵園。五月初五日下旨:“本月初八日吉辰,登黃土山立向點穴,明日各獻穴法。”
五月初六日,令各地理上本奏明點穴法。各地理俱有本上,唯獨不見廖均卿上本。
朱棣問太監:“廖均卿如何無本?”其時王侃、巫涯等地理已上本,並隨各官俱退,只有廖均卿獨跪丹墀。廖均卿奏曰:“臣廖均卿面奏穴事:臣觀黃土山,勢如鸞鳳之奔騰,穴似金盤之荷葉,水繞雲從,位極至尊。經云:仰掌金盤荷葉中,誰知波浪有仙蹤。形似銅盤,臣有冒奏:必插響處,始為二蓋響中之穴,以其聲鳴於天下。”
永樂七年(1409)五月初七日,朱棣擺駕天壽山,親賜廖均卿金劍一把,計十四兩;銀鋤一張,計二十兩,於八日巳時,用金劍銀鋤為陵點穴。
長陵施工後,挖開的穴位湧泉不止,嚇得現場督工的官員六神無主,下令立即停工。
十二月十三日,督工官員帶上廖均卿等地理面見永樂,奏曰:“廖均卿戲弄朝廷,掘傷地脈,湧泉不止。”
廖均卿卻不慌不忙地說:“天壽山穴位洪水滾滾,乃真龍之聚處,穴法無偏。皇上如果駕臨天壽山,帝星鸞駕一到,湧泉即止。”
十二月十八日,永樂皇帝率文武百官駕臨天壽山,但見穴坑裡的湧泉竟象燒開了的水,沸騰翻滾,不禁大怒,說:“廖均卿,你說我一到泉水即止,如何更大了?”
廖均卿奏道:“皇上,您雖然到了,但還得等我通報山神,山神知道皇上駕到,再等我的羅盤往地下一放,湧泉自然就會停止。”
永樂皇帝說:“那你快點通報,如果這泉水還不停止,今天可就要拿你是問!”
廖均卿點起香燭,端起羅盤,嘴裡念念有詞。說來也怪,廖均卿說完,穴坑裡的泉水果然慢慢退去了,直把永樂皇帝和大臣們看得瞠目結舌。這時,廖均卿又說:“皇上,臣奏再將穴坑挖深三尺。”
永樂皇帝:“為何要再挖三尺?”
廖均卿說:“因為下面有一個石盆,一對石鯉。”
再挖三尺,果然挖到石鯉魚和石盆。
永樂皇帝一見,大悅,道:“這些寶物怎么用呢?”
廖均卿說:“宜將石盆放在金井之下,裡面養著鯉魚,過數十日再在上面蓋磚石、填土,就可保靈氣不散。”
永樂皇帝看到這一切,十分驚異,對群臣說:“均卿非凡間子,誠有仙風道骨,喝山皆應,呼水即止。真朕之奇遇也!即授均卿欽天監靈台博士。”
永樂八年(1410)七月廿四日,長陵地下工程竣工。廖均卿隨即向永樂皇帝請求告老還鄉。
永樂皇帝再三挽留,並許以金銀、官爵,可廖均卿堅辭不受,一心要返回家鄉。永樂皇帝沒有辦法,沉吟良久,嘆道:“你一定要回去,我就賜一把扇子給你吧。”
永樂皇帝當即提筆,在一柄扇子上題了一首詩:“江西一老叟,腹內藏星斗。斷下金石鯉,果中神仙口。賜官官不要,賜金金不受。賜爾一清風,任卿天下走。”將扇子賜予廖均卿。
七月二十六日,永樂皇帝賜酒為廖均卿餞行。席間再贈御詩一首:“憶昔當年楊救貧,此仙去後有誰人。出去尋龍一身雨,回來跨鶴兩袖雲。地理圖中觀地理,天文機上會天文。一杯餞別順天府,同昌山河樂太平。”永樂又對廖均卿說:“你回去後,可造一書閣,朕賜你匾額‘誥賜褒榮’。”
七月二十八日,廖均卿離開南京,可永樂皇帝很快就反悔了:萬一廖均卿也為別的什麼人勘定一個“天子地”,再出一個“真龍天子”,豈不要奪了大明的基業?於是,派快馬將廖均卿追了回來。從此,廖均卿一直被軟禁在皇家的眼皮子底下,呆在欽天監做他的“靈台博士”了。
永樂十一年(1413)正月,天壽山陵成,朱棣名之為“長陵”。二月,葬仁孝皇后徐氏於長陵。不久,永樂皇帝再派廖均卿去北京,勘擇北京城。永樂十一年(1413)五月初二,廖均卿在北京病逝,享年64歲。永樂皇帝親派欽差護送其靈柩回鄉榮葬。永樂十九年,朱棣將京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完成了他遷都的宿願。
王思軾:力為“鄉試”增名額
在封建時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個人要想出人頭地,有所作為,必須讀書,而讀書必須參加科舉考試。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鄉試(省)、會試(禮部)、殿試(皇帝面試)三級。
鄉試對讀書人來說至關重要,是搏取功名的第一步,通過了鄉試就意味著可以做官了;而對一個地方來說,鄉試也非常重要,考取舉人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地方人才的標誌。
在明清時期,各省鄉試取錄的名額並不一致,是按各地文風、人口而定的。清朝時,以直隸、江浙取錄最多,貴州最少。江西鄉試長期無定額,很多人才被遺落。康熙年間,禮部侍郎王思軾把這一情況向朝廷匯報,據理力爭,朝廷才決定,江西鄉試名額與浙江相同,這就意味著每年江西錄取的舉人與浙江一樣是全國最多的,同時也意味著,從此後將有更多的江西子弟,能夠通過鄉試這一獨木橋,成為國家棟樑。應該說,很多江西舉子都得感謝這個叫王思軾的人。
王思軾,字眉長,又號坡心,江西興國清德鄉澄溪人(今瀲江鎮澄塘村人)。生於清順治十二年(1655)二月初十日,卒於清雍正五年(1727)三月初一日。清康熙十七年(1678),領鄉薦,二十一年(1682)考取壬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任檢討。康熙三十六年(1687)、四十一年(1702)先後任順天府和山東主考官,選拔了不少人才。
王思軾在主考山東時,還奏請“闕官卷”,就是取締“官卷”,取締官宦子弟的照顧名額,實際就是取締後門試卷,擴大民間舉子名額。這樣,就給了更多的寒門子弟通過赴考走上仕途的機會。康熙年間,由於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廷議“鬻官集資”,就是賣官籌款,眾官緘默,惟獨王思軾力排眾議,奏請“嚴肅官規”,沒收貪官贓款,以充軍餉。
康熙年間,東北邊陲從鴨綠江到外貝加爾湖一帶的遊牧部族心懷異心,他們看準滿清政府忙於徵剿中原反清復明勢力和新疆準噶爾一帶的叛亂活動,後方空虛,無暇它顧的機會,就想乘機獨立。王思軾以欽差大臣身份“代天主祭”,隻身一人出使番邦,曉以大義,終使遼邦不生異心,表示永遠臣服大清。
雍正初年,王思軾以年老體弱,奏請告老還鄉。雍正特準其回鄉,準其將“王家祠”改為“王氏家廟”;造九天十八井,設金水橋;立“澄懷堂”,額“春官第”;並賜番竹竹雕獅子一對,朝簡一笏,寶硯一方。回鄉後,王思軾縱情于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留下了大量詩辭文章傳世。
鄒復勝:鎮南關外破法軍
清光緒十一年(1885)3月23日凌晨,西南邊陲鎮南關外,炮聲隆隆,殺聲震天。
這是大清與法國侵略者在中越邊陲進行的一場殊死決戰。
鎮守南關防務的清將馮子材,早就料定中法必有一戰。鎮南關外二里多遠的東嶺,是法國侵略者進犯的必由之路,馮子材領兵連夜在此構築一道長三里、高七尺,寬四尺的土石長牆,並在緊要處建堡壘,布置兵力,積極備戰。
這一天,2000餘名法軍乘著夜色,手持新式長槍,在200多門開花火炮猛烈炮火的掩護下,向馮子材的守軍直撲過來。頓時,地動山搖,硝煙瀰漫,沙石橫飛,陣地上彈片積了一寸多厚。中午時分,法軍已將馮子材趕修的5個堡壘,奪走3個,形勢萬分危急!
正在這緊要關頭,一彪人馬突然從斜刺里殺向法軍,與法軍展開了近身肉搏戰。為首一人,手持長矛,突入敵陣,長矛上下翻飛,如入無人之境。將士們緊跟其後,奮不顧身,紛紛沖入敵陣。只見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直殺得法軍鬼哭狼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見此情景,馮子材振臂高呼,率領守軍躍出戰壕,沖向法軍,與敵展開白刃格鬥。
此時,關外的清軍游勇、地方上的民團以及劉永福的“黑旗軍”,也紛紛趕到,與法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直打得法軍潰不成軍,狼狽逃竄。清軍乘勝追擊,直至關外二十餘里,大獲全勝。鏇即,清軍全線反攻,拿下文淵,攻克長慶,收復諒山,重傷法軍指揮官尼格里,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
這就是清軍史上赫赫有名的“鎮南關大捷”。
在鎮南關大捷上首先沖入敵陣的將軍,名叫鄒復勝。
鄒復勝,名自福,號雲松,長岡鄉石燕村人,生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
鄒復勝出身貧寒。青年時,在家靠販賣石灰為生。鹹豐九年(1859),鄒復勝離鄉投軍“果後營”。在湖南、廣西、湖北、四川等地與太平軍的戰爭中,他屢立戰功,歷任千總、守備、都司、游擊、參將、副將等職。同治十二年(1873)擢升為總兵,賞以“驤勇巴圖魯(滿語:勇士)”稱號。次年,受命赴雲南辦理遣散回民回原籍安業事務,因完成任務出色,光緒元年(1875),光緒帝特意召見他,並親筆批准他為記名提督,賞一品。光緒二年(1876),署理甘肅巴里坤總鎮官事務。光緒七年(1881)八月,督辦台灣開山撫番事務暨查辦全台灣番社事務。光緒九年(1883),督辦越南等處洋務。不久中法戰爭爆發。鄒復勝在越南親眼目睹法國殖民者的種種罪惡行徑,早已義憤填膺,便主動請纓,經湖廣總督、南洋大臣張之洞極力舉薦,鄒復勝終於獲準率兵前往鎮南關,與馮子材協同作戰。不想,正趕上鎮南關大戰。
正當中越軍民同仇敵愾,準備繼續乘勝追擊,把法國侵略者趕出越南之際,清政府下達了停戰的命令,鄒復勝等只好含恨回師入關。
中法戰爭結束後,鄒復勝因長年征戰,多處負傷,積勞成疾,只好回到石燕老家調養。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戰爆發。遠在家鄉的鄒復勝聽到清軍失利的訊息,義憤填膺,立即帶病起程赴京請纓。可是,當他抵京後,中日已簽停戰協定。鄒復勝只好仰天長嘆!光緒二十二年(1896)十月,光緒帝再次召見鄒復勝,委其提督,署理天津總鎮篆務。同年冬,因舊病復發,再次離任回籍休養。光緒二十六年(1900)五月,鄒復勝憂國憂民的心停止了跳動,病逝於長岡石燕老家。
姚名達:教授殉國第一人
在江西師大青山湖校園內,有一座亭子,名叫“顯微亭”,柱上刻有一聯:“鴻文垂宇宙,浩氣壯山河”。
這個亭子,是為紀念原中正大學教授、抗戰捐軀的烈士姚名達而建的。
姚名達,幼名俠生,字達人,後改名顯微,瀲江鎮西門坑人,生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
1925年2月,姚名達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大學第一屆研究生院(共38人),師從近代國學大師、中國民主改革運動的先驅梁啓超先生,並得到梁啓超的器重。梁啓超其時已年邁體弱,姚名達常為梁啓超記錄整理講稿。梁啓超的《古書真偽考及其年代》、《歷史研究法補編》等著述,就是由姚名達記錄整理而成書的。後姚名達與老師合作編輯出版了巨著《中國文化史》,又撰寫了章實齋、呂祖謙、宋謙、黃宗羲等近代名人學者的年譜、年表、列傳共三十多部著作,一時聲名鵲起。
1928年6月14日,姚名達在清華研究生院畢業,留校工作。他除出版不少專著外,還著有《中國史學辭典》等多部頗有影響的書稿。1929年1月9日,梁啓超去世。姚名達離開清華,南下上海,受聘於享譽世界的“東方圖書城”——上海商務印書館。在汗牛充棟的書海里,姚名達埋頭學問,寫下數千萬字的讀書札記。其間,為商務印書館出版《萬有文庫》撰寫了《中國目錄學史》、《目錄學》、《中國目錄學年表》,可惜,這些書稿未及開印,就毀於戰火。
1932年1月28日,日本進攻上海。日軍的炮火,瞬間將上海商務印書館夷為平地,館藏圖書化為灰燼。姚名達珍藏於編譯所十幾個鐵箱裡準備付印的《中國目錄學》等書稿,連同他在上海祥瑞里13號的寓所、家產、書籍及未成稿,全被燒毀。姚名達悲憤莫名,但很快又重新站立了起來,開始重新蒐集資料,重新撰寫被毀書籍。
1932年春,姚名達執教上海復旦,即率師生募捐軍款,慰勞淞滬閘北抗日將士,組織大學義務隊運輸物資、彈藥,晝夜奔波於槍林彈雨的火線之中。1933年夏,又致力於婦女抗日愛國運動,開設“女子書店”,創辦《女子文庫》、《女子月刊》等進步刊物。
1934年4月,姚名達參加了以宋慶齡、何香凝為首發起的《中國人民對日作戰基本綱領》簽名活動。接著,又參與上海150多名知名人士聯名發表的《我們對於文化運動的意見》,反對復古運動,主張喚醒民眾完成民族解放大業。12月,與文化界300餘人聯名發表《上海文化界救國運動宣言》,號召文化界“應立即奮起,站在民眾的前面,開展救國運動”。
1937年,姚名達“窮三度之力,費八月之功”撰寫的《中國目錄學史》終於付梓問世了。這部26萬字的傳世力作,對我國目錄學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目錄學原理、目錄學方法、目錄學史等一整套完整的理論,揭開了我國現代目錄學的新篇章。姚名達由此被譽為中國目錄學的一代宗師。
1937年“七?七”瀘溝橋事變爆發。8月5日姚名達與新訂婚的夫人巴怡南,在上海《大公報》上,以匿名的形式,向全國婦女發出“增加抗戰實力,以金銀獻給政府,盼全國婦女將飾物捐出”的倡議。倡議書說:“我們要求政府立即下全國總動員令,拼整個民族的力量給日本帝國主義者以致命的打擊……我們每一個國民必須盡國民的責任。我倆現在謹以至誠,把我倆前幾天訂婚交換的戒指捐獻中央政府,為備戰抗敵之用……我們希望每一國民都能自動捐獻其所有予國家(無論貨幣、金銀、古董乃至一切財產,整個生命)!”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戰火瀰漫。姚名達扶老攜幼遷居江西武寧。10月,日軍進攻武寧。姚名達誓死不做亡國奴,他在淪陷區奔走呼號,宣傳抗日救國,鼓舞軍民抗日鬥志。
1940年,中正大學建立於戰時的江西,這是江西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姚名達抱著為桑梓培養人才的心愿,到中正大學任文史系教授,並改名為“顯微”。“顯微”取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一語。意思是說暗中或細微之處的所作所為,能瞞人而不能瞞己,所以君子應常懷戒懼,於暗處、於細微處、於獨處時的行為也應謹慎不苟。由此可知,姚名達對自己要求之嚴格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10萬餘進攻浙贛,南昌失守,江西省政府南遷泰和。姚名達決心奔赴前方參戰。他組織發起“中正大學抗日戰地服務團”。1942年6月14日,該團正式成立,由校長鬍先驌擔任名譽團長,姚名達擔任團長,共有團員40名。6月24日,舉行了授旗及團員宣誓儀式,25日,冒雨離開大學,到達吉安市。當晚吉安市各界人士在中山堂集會歡迎服務團。會上姚名達慷慨激昂:“凡我中華有志之士,務必恪盡抗日救亡之天職,到前線去!到戰壕去!做一個中華民族的好兒女!”戰地服務團大大鼓舞了當地民眾的抗日情緒。6月28日,戰地服務團從吉安出發,全副戎裝,開赴炮火紛飛的樟樹前線。沿途經峽江、新乾等縣,積極開展宣傳抗日。7月3日,抵達樟樹鎮。團員冒著炮火到前線慰問傷病員,為傷病員、戰士代寫書信,醫治傷病將士,慰問難民。7月4日下午到達橋東我58軍軍部。在當晚舉行的茶話會上,姚名達向參加茶話會的軍官表示:“我們要到最前線去搶救傷病戰士。縱然赴湯蹈火,雖死不辭!”
而就在這時,敵人調動了六路人馬,向58軍新11師防地作迂迴包圍。軍方要姚名達率戰地服務團撤退。但姚名達慷慨表示:“我們不能後退,我們要上前線去!”隨即奔赴前線野戰醫院,為負傷戰士包紮、換藥。敵人的戰火越燒越近,炮彈已在頭上轟鳴,戰地服務團只好隨野戰醫院向樟樹後撤。走了一整夜,第二天黎明到達汀橋。姚名達一清查,有四個團員不見了,他急忙往返找了兩個多小時,仍沒找到,於是他要團員們跟著部隊輜重隊走,自己留下來繼續尋找,終於將失散的團員找了回來。7月6日下午,敵人的騎兵衝上來,我58軍輜重隊和服務團都被衝散了,紛紛奔入叢林隱藏起來。
7月7日,姚名達率團到達離新幹縣城還有三十里地的大洋洲溧江河畔,準備從石口村渡過贛江。到石口天色已晚,和村民說好,請他們去把沉匿在水底的船弄上來,以便渡江。姚名達和團員們便在村里祠堂中休息。大家在奔波的疲勞中昏昏入睡。朦朧中忽然聽見四面八方陣陣狗叫,接著門外響起了雜亂的腳步聲。姚名達一聽,意識到是敵人來了,立即大聲喊道:“大家準備拚命!敵人來了!和日本鬼子拚了!”不一會,敵人就到了門口,開始砸門。團員吳昌達高聲大叫:“我們拿生命貢獻給國家民族的時刻到了!拚死一個夠本,拼了!拼了!”敵人破門而入,姚名達徒手與首先衝進來的一個敵兵搏鬥,吳昌達張開雙臂抱住敵人,兩人把這個敵人摁倒在地猛砸,敵兵斃命。姚名達奪下敵人的槍大喊:“會使槍的跟我來……”話音未落,闖進門來的幾個敵兵對著屋裡一陣掃射,姚名達中彈倒地,但他仍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吳昌達也被敵人擊倒了。日本兵湧進來後又用刺刀朝他們亂捅。年僅37歲的姚名達,和年僅24歲的吳昌達,為祖國和民族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姚名達成為我國抗戰以來“教授殉國第一人”。
姚名達壯烈殉國的噩耗傳出後,《新華日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報導了這一訊息,紛紛發表大量文章,悼念姚名達。1943年3月25日,南京國民政府發布褒揚令,表彰姚顯微“見危受命,為國殉難”。1987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又給姚名達(顯微)和吳昌達二同志,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追認他們為革命烈士。1990年10月,姚顯微烈士忠骨,由泰和杏嶺遷入江西師範大學校園內,並建“顯微亭”以資紀念。2002年3月,在姚名達教授殉國60年之際,當年與他同到中正大學任教的女教授、著名社會活動家、著名法學家、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雷潔瓊女士為姚名達題詞:抗戰捐軀,教授第一人。
袁玉冰:首播火種滿贛鄱
袁玉冰(1899-1927),名光鑒,字玉冰,又名冰冰、孟冰,1899年1月18日出生於興國縣崇賢鄉上沔村一戶貧苦農戶家裡。
身為農民的兒子,袁玉冰對貧苦農民的生活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從小就立下了要拯救勞苦大眾於水火之中的崇高志向。1918年袁玉冰考入南昌省立第二中學。1919年,舉世矚目的“五四”運動爆發了。5月7日,為回響和聲援“五四”運動,南昌市召開了學生代表大會,袁玉冰作為二中的學生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參加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這一年,袁玉冰正好20歲,他寫了一首題為《二十初度感懷》的詩:“光陰去我太匆匆,忽忽年臨二十中。矢願從今堅立志,要為世界主人翁……”抒發他對祖國前途命運的關心和立志革命的抱負。
“五四”運動以後,袁玉冰開始閱讀《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進步書刊,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對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的宣傳十月革命、社會主義和馬列主義的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逐漸認識到,組織進步社團,創辦刊物,努力提高中國人民的覺悟,是進行革命的首要任務。
1919年下半年,袁玉冰邀請黃道、徐先兆、石廷瑜、黃在璇、劉軼、黃家煌、鄭洪江等七位同學,組織了江西第一個革命團體“鄱陽湖社”。後來他們感到這個名稱無法體現團體的宗旨,遂於1920年12月更名為“改造社”。
1921年1月1日,“改造社”在南昌二中宣布正式成立。會上決定出版發行《新江西》季刊,並推舉袁玉冰為改造社主要負責人兼《新江西》主編。《新江西》第一卷第一號,於1921年5月1日問世。袁玉冰為創刊號撰寫了《本刊宣言》:“改造社的宗旨,是主張改造社會的。發行本刊,就是改造社會的一種方法。我們改造社會,先在江西做起,所以就叫做《新江西》。我們的最終目的,在使這個黑暗的‘舊江西’變成一個光明的新江西。”《新江西》自問世那天起,就成為反帝、反封建、反軍閥鬥爭的匕首、投槍,成為江西第一個宣傳馬列主義的革命刊物。
伴隨著《新江西》的廣泛發行,其影響日益擴大,一批先進青年先後參加改造社。1921年6月,在南昌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就讀的方誌敏也報名參加了改造社。袁玉冰、方誌敏,以及隨後結交的趙醒儂,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目標,攜手合作並肩戰鬥,日後被人們譽為“江西三傑”。
1922年下半年,袁玉冰到北京大學哲學系求學,改造社於同年下半年在北京成立了總社,社址設在北大校園內,並在南昌和上海設立了分社。在北京,袁玉冰見到了仰慕已久的李大釗。李大釗非常關心袁玉凍的學習、生活以及改造社的情況,親自介紹他參加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秋,袁玉冰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成為興國縣籍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也是贛南籍的第一位中共黨員。
1923年1月底,袁玉冰受李大釗的指派,利用北大放寒假的機會回到南昌,和方誌敏、趙醒儂等人成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江西地方團,又在南昌二中成立了“江西民權運動大同盟”,在心遠中學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北洋軍閥江西省督軍蔡成勛與省長李廷玉派人對袁玉冰進行遊說,許以公費送他東渡日本留學,企圖收買他。可袁玉冰義正詞嚴地拒絕了,蔡、李惱羞成怒,下令逮捕了袁玉冰。袁玉凍的被捕激起了江西社會各界人士的憤慨,反動當局迫於社會壓力,將關了8個月的袁玉冰釋放了。
袁玉冰出獄後,黨中央將他派到上海工作。1924年5月,袁玉冰奉黨的派遣,赴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中國班學習,並參加軍事訓練。在莫斯科他見到了革命導師列寧,聆聽了他的講話。這年8月,袁玉冰還見到了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的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李大釗,並聽了他所作的關於中國革命運動問題的報告。1925年冬,國內革命形勢蓬勃發展,需要大批幹部。袁玉冰奉黨的指示,提前畢業回國,任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並在中共江蘇省委負責黨的宣傳和組織工作。1926年10月黨領導上海工人階級進行第一次武裝起義,袁玉冰發動和組織青年工人和民眾,參加了這次鬥爭。
1926年冬,北伐戰爭在江西戰場節節勝利,袁玉冰奉組織派遣回到南昌工作,任社會主義青年團江西省委書記兼中共江西區執行委員會秘書和宣傳部部長。蔣介石在南昌逐漸暴露出反革命面目。面對國民黨右派的猖狂進攻,中共江西區委決定讓原南昌市委機關刊物《紅燈》復刊,並由袁玉冰擔任主編。袁玉冰雷厲風行,1927年2月13日《紅燈》與讀者見面,刊物的封面由袁玉冰精心設計,畫有兩個燈筒,放出一片紅光。《紅燈》刊發出了一篇篇戰鬥檄文,文字短小精悍,切中時弊,深受進步人士歡迎。
1927年3月6日,蔣介石反動派殺害了贛州市總工會委員長陳贊賢。袁玉冰和林修傑組織了一場大規模反擊國民黨右派的鬥爭。4月2日,成千上萬的工人、學生、市民湧上街頭,向百花洲進發,搗毀了國民黨省黨部。袁玉冰指揮群眾搜索抓獲反動分子90餘人,讓革命左派重新掌握了政權。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黨的“八七會議”後,袁玉冰被派到贛西特委兼任書記,組織工農武裝暴動,12月13日,袁玉冰赴南昌向省委匯報和請示工作,被叛徒蘭仲和發覺告密,不幸被捕。在獄中,袁玉冰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脅利誘,始終堅貞不屈。12月27日,袁玉冰英勇就義,時年28歲。
袁玉冰英勇犧牲後,中共中央在《布爾什維克》上發表悼念袁玉凍的文章,文章寫道——
“如今他死了,可是他的赤血將從地下噴發,洗乾淨黑暗陳腐不堪的江西!”
在袁玉冰就義二十二年後,一個嶄新的江西終於在贛鄱大地上矗立起來了!
蕭華:《長征組歌》唱千秋
2006年8月3日,興國縣氣勢恢宏的將軍園再次沸騰了: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的藝術家們,繼2004年10月13日前來興國隆重演出《長征組歌》後,又一次來到興國,面對著蕭華上將的雕像,再一次奏響了《長征組歌》那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的鏇律。
《長征組歌》是一曲不朽的合唱音樂,自公演以來已演出千餘場,被選為20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長征組歌》的詞作者就是蕭華上將。
蕭華(1916—1985),原名蕭以僔,1916年1月出生在興國縣城東街蕭屋村一個窮苦的泥瓦匠家庭,家裡無房無地,只得借蕭屋村的祠堂“大夫第”一角棲身。蕭華自幼天資聰穎,少年時代即投身革命,經常擔任送信任務。
1929年4月,年僅13歲的蕭華參加了毛澤東在興國舉辦的“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年底,他擔任了少共興國縣委書記。在組建團組織的日子裡,他跑遍了全縣,在每個區建立起了一個區團委,每個鄉建立起了一個團支部,團員由最初的幾十個人發展到一千多人。興國團組織的發展多次受到上級表揚,蕭華被光榮地轉為共產黨員。
1930年3月,毛澤東第二次來到興國,聽蕭華匯報興國縣青年團的工作,對他精明強幹的組織才能十分欣賞,把他調到紅四軍軍部工作。1930年6月,蕭華擔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把紅四軍的青年組織普遍建立起來。1932年1月在紅10師30團兼任政委,不到3個月又被任命為紅一軍團總政治部青年部長。
1933年夏,蔣介石糾集50萬大軍,準備發動第五次“圍剿”。為粉碎敵軍的“圍剿”,擴大紅軍變得更為緊迫。5月,蕭華主持全軍青年工作會議,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擴大紅軍,創建“少共國際師”的建議。不久,在中央蘇區掀起了擴紅高潮,很快建立了一支由共青團員組成的“少共國際師”,年僅17歲的蕭華被任命為政委。
自古英雄出少年。蕭華率領這支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年輕部隊投入了反“圍剿”,在慘烈的戰鬥中,蕭華始終戰鬥在最前沿。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少共國際師”接受掩護軍團主力轉移的任務,組織了石城保衛戰。長征途中,蕭華率“少共國際師”擔當開路先鋒。遵義會議後,全軍整編,“少共國際師”和紅一軍團主力合併,蕭華調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1935年3月21日,他指揮先遣部隊搶渡烏江,鞏固和擴大了烏江渡口陣地。在越過大涼山時,他率先遣隊向彝民耐心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協助劉伯承同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盟。在強渡大渡河戰鬥中,他帶領紅軍戰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沖入敵陣,快速渡河。到達陝北後,他參與指揮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戰役。在東征的兌久峪戰鬥中,他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不幸左腿負傷。
1938年8月,22歲的蕭華出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委、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書記,率部挺進冀魯邊。1939年,蕭華任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魯西行政公署主任,華北討逆野戰軍政治委員。1941年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初期,蕭華任遼東省委書記,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橫渡渤海,搶占遼東半島,指揮部隊開闢遼東根據地;連連打敗國民黨東北“剿總”司令杜聿明發動的一次又一次進犯,吃掉其號稱“千里駒”的整編二十五師。圍困長春時,蕭華加強政治攻勢,策動曾澤生部起義,和平解放了長春。1947年後,任南滿軍區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中共南滿分局副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政治委員、第十三兵團政治委員。1949年任第四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員。
1949年7月,蕭華任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率團參加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青年聯歡節。1950年1月回國後任空軍政治委員。6月,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蕭華成為最年輕的上將,年僅39歲,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任解放軍總幹部部部長,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1959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1964年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主任,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
“文化大革命”中,許多功勳卓著的開國元勛受到衝擊,蕭華也未能倖免。1967年1月19日,在軍委碰頭會上,江青跳出來指責“蕭華是劉志堅的黑後台”。次日凌晨,造反派揪走蕭華,刷出“打倒蕭華”的標語。周恩來聞訊後大怒說:“蕭華同志從紅小鬼到總政治部主任,跟著毛主席幾十年,他怎么會反對毛主席、反對毛澤東思想呢?”其時在上海的毛澤東也當即指出:“蕭華是個好同志。”1967年7月,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終於製造了“總政閻王殿”大冤案,對蕭華進行惡毒誣陷和殘酷迫害,使他身陷囹圄達七年之久。
1975年7月蕭華恢復工作,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1977年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中共甘肅省委第二書記,1983年6月至1985年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蕭華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蕭華除戰功卓著外,還是我軍著名的“儒將”、“軍中秀才”。
早在1958年夏,蕭華就計畫要在舞台上展示一個全景式的長征。1964年全黨全軍都在籌備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三十周年,蕭華在杭州養病之際,研讀了毛主席關於長征的詩詞和有關著作,閱讀了大量有關資料,決定用組詩的形式來描寫長征。他採用“三七句,四八開”的格式,即每段詩詞用4個三字句,8個七字句的形式來展開,每段共12行68個字,一段一韻。這樣既有統一的格律,便於記憶朗誦,便於譜曲歌唱,又較舊格律詩自由。蕭華按照長征的歷史進程,從極其複雜的鬥爭生活中,選取了12個最概括的典型事件來安排組詩的結構。從9月起,蕭華帶病忘我工作,十易其稿,至11月中旬,以《紅軍不怕遠征難》為總題目的長征組歌終於正式定稿。隨後,由晨耕、生茂、唐訶、遇秋等作曲家譜曲,最終匯成了一部主題鮮明、氣勢磅礴、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1965年7月1日《解放軍報》全文發表了長征組詩。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1965年8月1日在人民劇場成功地舉行了《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首場演出。隨後,連續演出三十餘場,接著又到上海、南京演出,觀眾之踴躍,反映之強烈,為建國以來音樂會所罕見。自此,《長征組歌》在全國傳唱至今四十餘年。
周恩來、鄧小平、賀龍、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非常喜歡《長征組歌》。1966年,周總理指示,把《長征組歌》列為他率領的中國黨政代表團赴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等國隨訪藝術團的重要劇目。周總理曾17次觀看組歌演出,能一字不漏地唱下全部歌詞。1976年1月8日,在彌留之際的周總理提出的最後一個願望竟是再聽一次《長征組歌》。
蕭華為黨、為人民奮鬥了一生。1985年8月12日,重病之中的蕭華喃喃地說:“這么多年,是黨把我培養大的,可我為黨和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來到病榻前看望他,俯在他耳邊大聲說:“你為黨、為人民奮鬥了幾十年,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一代將星就此隕落,時年69歲。
陳奇涵:贛南農運一面旗
“富貴非吾願,功名我不希,人類齊解放,攘攘與熙熙。”這是被毛澤東譽為“贛南農民運動的一面旗幟”的開國上將陳奇涵的一首言志詩,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陳奇涵(1897-1981),字聖涯,興國縣瀲江鎮壩南村人。
1916年,陳奇涵在贛州省立第四中學畢業後回到興國,與肖以佐等人在縣城創辦了“憂道國小”,取其“君子憂道不憂貧”之意,免費招收工農子弟入學,進行義務教育,傳播進步思想。1919年考入滇軍講武堂韶關分校學習,半年後,轉至護國軍第二講武堂繼續接受軍事訓練。1921年6月21日,孫中山命令討伐桂軍,陳奇涵隨贛軍出征,從廣東一直打到廣西。1921年,陳奇涵升任贛軍副營長、代理營長。1924年2月,陳奇涵回到廣東,擔任桂軍軍官學校區隊長。
1925年春,陳奇涵進入廣州黃埔軍校擔任教官。這是他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時的廣州,群英薈萃,群賢畢至。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他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彭湃等人,找到了“解黎民於倒懸,救民族於水火”的真理,接受了馬克思主義。2月,經陳賡、許繼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5月國民黨中央通過所謂的“整理黨務案”,規定跨黨的黨員,只能從中作出一種選擇。陳奇涵當時已升任黃埔軍校少校中隊長,待遇豐厚姑且不論,“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陳奇涵毅然聲明:“寧願當共產黨員,不願當國民黨官。”他辭去官職,離開國民黨,脫下皮鞋穿草鞋,帶領學生蕭韶、陳奇洛、鄢日新等共產黨員離開廣州返回江西,在贛南開展工農革命運動。在陳奇涵等人的領導下,興國黨組織於9月17日在平川中學秘密召開會議,成立中國共產黨興國縣支部幹事會,隨後,興國縣各鄉鎮的黨組織也相繼建立起來。他在孔聖廟創辦了中共興國支部機關刊物《奮鬥周刊》,大力宣傳馬列主義;在縣城開辦了平民夜校和工人訓練班,宣傳革命思想;在縣城和城郊按行業先後建立了船筏、碼頭、紡織、五金、印刷等13個基層工會,召開了全城工人大會,成立了興國縣總工會;成立了興國縣農民協會籌辦處。他還親自參加了榔木鄉農民協會成立大會。這是興國縣第一個農民協會組織,提出了“打倒豪紳地主”、“廢除高利貸”、“實行耕者有其田”等口號,拉開了農民鬥爭的序幕。
1927年初,朱德在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導團,黨組織派陳奇涵擔任教導團黨支部書記和參謀長。在南昌,他創辦《貫徹日報》,宣傳革命思想。“八一”起義前夕,陳奇涵負責掌握電台密碼,負責起義部隊與武漢黨中央保持密切聯繫。“八一”起義爆發後,他隨軍由臨川調往南豐駐防警戒,掩護南撤的起義部隊,戰鬥中被衝散後,他率領部分同志返回興國家鄉。
大革命失敗後,革命進入一個低谷,許多人脫離了革命隊伍。這時,蔣介石從南京寫信給陳奇涵,邀請他擔任自己的侍從室主任。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陳奇涵不為所動,以身體有病為由,毅然謝絕了。
1927年10月5日,他在羊山秘密召開興國縣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恢復黨的組織,成立中共興國縣特別支部,開展抗租、抗糧、抗稅、抗債、抗息的“五抗”鬥爭,建立革命武裝。
1928年,陳奇涵任中共贛南特委軍事部部長兼省軍事部辦事處主任,先後組建了紅軍獨立二、四團。他在寧都、安遠等地領導成立農民赤衛隊。國民黨當局懸賞銀洋5000元買他的人頭,放火燒了他家的房子,殺害了他兩個胞弟。但陳奇涵把生死置之度外,輕蔑地說:“敵人愚蠢得像豬玀,燒了我的窩,更會逼我造反上山。”12月20日,陳奇涵與胡燦等領導部署了興國縣城的武裝暴動,紅十五縱隊和紅二團打進縣城,開糧倉、奪槍枝,使興國的革命鬥爭由秘密走向公開,從此形成了北起吉安東固,南到於都橋頭,東至寧都青塘,西達萬安黃塘武索,綿延數百里的赤色割據局面,為1929年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從井岡山突圍轉戰贛南閩西而建立起了一塊堅實的落腳點,也為贛西南及中央根據地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1929年1月,陳奇涵在興國籌糧籌款,為從井崗山向贛南閩西進軍的紅四軍、紅五軍提供了大批的物資給養。4月12日,毛澤東親率紅四軍第三縱隊來興國,陳奇涵安排毛澤東住進瀲江書院的文昌宮,並向毛澤東匯報了興國黨組織的工作。在毛澤東的親自指導下,成立了興國縣革命委員會,陳奇涵任黨團書記。為培養土地革命的骨幹力量,毛澤東又在瀲江書院親自主辦了“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陳奇涵參加了訓練班。
1930年後,陳奇涵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教導團團長、紅三軍、紅四軍參謀長,紅一軍團參謀長,江西軍區參謀長,教導師參謀長,參加指揮了一至四次反“圍剿”戰爭,為保衛中央蘇區屢立戰功。1933年冬,正在前線指揮部隊同國民黨薛岳部隊奮勇作戰的陳奇涵,因抵制“反對鄧、毛、謝、古”的錯誤,突然以莫須有的“貪污浪費”罪名,被撤銷江西軍區參謀長兼西方軍參謀長職務,並被江西省保衛局派出的武裝人員從戰場上五花大綁押回寧都查辦,幸被時任江西省委書記的李富春撞見,得以鬆綁釋放。1934年春,被降職為紅軍總政治部武裝動員部科長,在部長羅榮桓的領導下,負責擴紅工作。陳奇涵雖然身處逆境,蒙受冤屈,但仍顧全大局,對黨的事業始終滿懷信心,繼續任勞任怨地為擴大紅軍而努力工作。
陳奇涵是背著處分走完長征的。1936年2月,陳奇涵以軍團副參謀長身份指揮七十八師渡河東征。5月,陳奇涵任紅十五軍團參謀長,參加指揮了西征戰役,為鞏固和擴大陝甘革命根據地作出了貢獻。對陳奇涵的不公正處分,直到延安整風時,中央軍委才為他作出平反,正式撤銷其撤職處分。
抗日戰爭時期,陳奇涵歷任中央軍委教育局局長,綏德警備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衛戍司令、防空司令,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校長,軍委情報部第三室副主任。抗戰期間,陳奇涵堅持執行黨的有利、有理、有節的方針,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挫敗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挑釁,為鞏固和加強黃河防務,保衛和發展陝甘寧邊區,作出了顯著成績。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察遼軍區、東滿軍區副司令員,遼寧軍區司令員,東北軍區參謀長。1949年4月,陳奇涵奉中央軍委命令,隨第四野戰軍主力南下,組建江西軍區,出任江西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中南軍區黨委常委、四野軍政大學第四分校校長。陳奇涵領導的江西軍區部隊配合主力,協同作戰,解放江西全境。
1954年1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庭,統一管理全軍審判工作。2月28日,經毛澤東提議,中央軍委任命陳奇涵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庭庭長。11月1日,中央軍委頒布軍事法院暫行編制表,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庭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在從事軍法工作的同時,陳奇涵還兼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陳奇涵一生潔身自好,光明磊落。“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向他索取老戰友、老同志的“黑材料”,被他厲聲痛斥,堅決拒絕。1969年,中共九大召開。當時,許多老同志,甚至一些德高望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都被林彪、“四人幫”排斥在外。但毛澤東沒有忘記陳奇涵的歷史功績。在審閱九大代表的名單時,毛澤東發現沒有陳奇涵的名字,立即親筆批示:“陳奇涵同志似宜考慮。”在選舉中央委員時,毛澤東又在會上介紹陳奇涵,稱讚他是“贛南農民運動的一面代表旗幟”。
陳奇涵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81年6月19日,陳奇涵悄然病逝於北京,享年84歲。
陳奇涵一生喜愛蘭花,愛其高潔淡雅。其實,他自己就是一株蘭花——“及到離枝將謝日,留得清香遠人間”。
二、寓 賢
興國不僅本土人才輩出,而且還有許多外籍名人在此施展才華,建功立業。道教祖師葛洪曾在此開爐煉丹,北宋名儒程珦曾在此推行教化,清官海瑞曾在此清田減賦,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開府抗元。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裡更成了一個群英匯聚的地方。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踏遍了興國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印記,和興國人民一道,共同譜寫了“模範興國”的輝煌篇章。建國以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李長春、周永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後來到興國視察工作,祭奠英烈,給興國人民以無限關懷和溫暖。
葛洪:掘井平固煉仙丹
葛洪(約283-約363),字稚川,號抱朴子,東晉丹陽郡句容人(今江蘇句容),著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和醫藥學家。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從小嗜書如命,尤其喜歡“神仙導引之法”,十多歲時便拜道士鄭隱學習煉丹術。鄭隱原是葛洪叔祖葛玄的嫡傳弟子,而葛玄的師父則是“擲杯戲曹操”的左慈(事見《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左慈、葛玄在葛洪撰寫的《神仙傳》中都是修煉成仙的出世高人。
晉惠帝太安二年(303),義陽(今河南新野)人張昌聚眾起義,年僅二十歲的葛洪在丹陽招募數百人起兵抗擊叛亂,因戰功被授“伏波將軍”。但葛洪無意功名,只想到洛陽去“搜求異書,以廣其學”。可是又正遇上“八王之亂”,北道不通。葛洪想返回故里,偏偏軍閥陳敏又反晉割據江東,葛洪有家難回。去留兩難之際,他的好友、廣州刺史嵇含表請他為廣州參軍。葛洪到廣州後,不料嵇含又被仇人所殺。疊遭變故,葛洪深感人生如夢,下定決心,“絕棄世務,銳意於松喬之道,服食養性,修習玄靜”,便又拜南海太守鮑玄為師,繼續修煉道術。鮑玄也是一位精研道術的高士,對葛洪十分器重,還把女兒鮑姑許配給了他。從此,葛洪便在廣州呆了下來,一邊修煉,一邊著書立說。
離鄉日久,終不免思念故土。晉愍帝建興三年(315),葛洪再也按捺不住思鄉之情,從廣州起程,越南嶺,進贛南,溯貢水,入平固江,途經興國,一路遊歷北去。
當時的興國尚稱平固縣,現今興國縣城所在地的瀲江鎮,在西晉時叫平固原。平固原是一個盆地,境內兩條最大的河流瀲江、氵歲 水交匯於此。兩水交匯處,就是瑤岡。瑤岡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紫氣蒸騰,一股清泉汩汩不絕,清醇甘冽。尤為特別的是,這裡的山石都呈紫色,是煉丹術士夢寐以求的煉丹上好材料——丹砂。葛洪看到這裡的丹砂如此純淨,驚喜異常,就決定在瑤崗下的道觀——治平觀住下來,開爐煉丹。
所謂煉丹,其實就是用化學的方法,提鍊石料中的礦物質。所以,煉丹時不僅要有富含礦物質的砂石,還要有富含礦物質的水。為了便於煉丹,葛洪在治平觀前專門掘了一口井,當地百姓把它叫做“葛洪井”。為了便於清洗藥草,葛洪還在井邊鑿了水池,名曰“洗藥池”。據傳,葛洪用瑤崗上的丹砂和泉水,果然煉製出了功效如神、能治百病的濟世丹藥。葛洪用煉出來的仙丹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還教會了當地人“刮痧”治病。後來,葛洪寫成《肘後備急方》一書,系統總結了他醫治疑難雜症的經驗。《肘後備急方》是一部非常適合急診之用、又便於臨床診療套用的中醫巨著。
西晉時,道教風行大江南北,許多士大夫都熱衷於黃白之術。葛洪在道教中是個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到平固煉丹的訊息傳開後,來向他訪求長生不老之術的人很多。葛洪本是個生性淡泊之人,但來訪者都是誠心而來,卻也不好閉門不見。來的人多了,葛洪就乾脆開壇布道。
這時的葛洪對修仙煉丹已建立起了自己獨特的體系。葛洪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玄道”,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玄道”化育而來的。他認為,人是可以通過修煉、服食丹藥而得道成仙,並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觀點。他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倫理相結合,提出道與儒同源的理論,認為修仙煉道也要講究順應天道人倫,“欲求仙者,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唯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神仙養身為內,儒家應世為外”,儒、道可以兼而為用。葛洪把他的這一思想和煉丹的體會寫進了他的著作《抱朴子》。
葛洪開壇講道後,來求道的人就更多了,治平觀容不下,當地士紳、鄉黨便捐資為葛洪在治平觀旁另築一樓。樓成之日,眾人請葛洪為新樓題名。葛洪登樓贊道:“樓接青霄,以應天道;樓通地府,以證玄妙;樓高風清,萬民陶陶。”對眾人云:“此樓可名吹簫樓。”又作詩曰:“陰洞泠泠,風佩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長榮。”
自此,葛洪白天便在吹簫樓內講道、煉丹,晚上則挑燈編撰《抱朴子》,一年後方始離開治平觀北歸。
據史載,晉愍帝建興四年(316年),葛洪著成千古奇書《抱朴子》,時年35歲。一年後,司馬睿建立東晉,封葛洪為關內侯。後來,又征他為散騎常侍、大著作,但葛洪均推而不就。葛洪年老時,聞聽交趾(今越南)出產丹砂,便要求到勾漏去任縣令。後至廣州羅浮山中煉丹。東晉興寧元年(363),葛洪在羅浮山中坐化,享年81歲。眾人在將他的屍骨裝殮入棺時,發現他的身體輕如蟬蛻,便都說他已屍解成仙。
楊救貧:開宗立派奠基人
楊救貧(834-900),名筠松,字叔茂,號救貧,竇州(今廣東信宜市)人,生於大唐文宗大和八年甲寅(834)三月初八日戌時。唐僖宗時,官拜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屬司天台)、瓊林御庫。僖宗廣明元年(880)十二月,黃巢起義軍攻至京都長安,僖宗只帶身邊少數宮妃王子,丟下文武百官倉惶逃出長安,長安城於是大亂,楊救貧乘亂從御庫中盜得數本皇家地理秘笈,遁入民間,潛心修習。先北上崑崙山,尋找華夏龍脈,然後從崑崙一路尋龍逐脈,遍及大江南北。僖宗還朝後,發現不見了珍籍秘本,便下旨搜捕楊救貧。楊救貧只好逃到尚處蠻荒之地的虔州避禍。後在於都收曾文辿為徒。
曾文辿原是於都曲洋鄉人,本想通過科舉仕進,卻逢戰亂,只好隱居在於都縣黃禪寺讀書。後偶遇楊救貧,覺得楊救貧所學非凡,便拜楊救貧為師,隨其學習堪輿術。
師徒兩人四處遊歷,總想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居所。一天,兩人來到僚溪,登上包裹石,舉目四望,曾文辿興奮地說:“師傅,這裡前有金盤玉印,後有涼傘遮蔭,應該是個能出官出貴的好地方吧?”
楊救貧神情凝重地說道,“文辿,這確實是塊老天爺賞賜給我們師徒的無邊福地呀!這裡‘前有羅經吸石,後有包裹隨身’,是個世代出堪輿地理的地方。”
曾文辿一聽,大失所望。楊救貧語重心長地說:“文辿呀,人各有天命,為什麼一定要做官才能滿足心靈的追求?為師以為,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對別人有意義。我們行堪輿之道,為別人看風水,就是要為別人找到趨吉避凶的辦法,逢困而扶,遇危則濟,救人出貧困,扶人於困頓,有何不可?”
楊救貧一席話,說得曾文辿又羞愧,又敬服:“師傅,這就是您經常教育弟子的堪輿之道吧?也是師傅大號取‘救貧’的寓意吧?”
楊救貧點點頭:“正是為師取號‘救貧’的原意!”
相傳,楊救貧後來又收廖金精為徒。楊救貧帶著曾、廖二徒,在僚溪搭了三個茅棚定居下來,著書立說,傳經布道。人們習慣把茅棚稱為“寮”,附近的鄉民就把這裡稱作“三寮”。因當地本來名叫“僚溪”,於是把這地方叫成了“三僚”。
楊救貧另一個弟子廖金精,名瑀,字伯禹。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有一幅對聯:“竹杖青奇萬里河山歸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說的就是廖金精拜楊救貧為師的故事。
廖金精曾入虔化州(今寧都)翠薇峰金精洞修道,自號“金精山人”。起初,廖金精聽說楊救貧看風水很神奇,根本就不服。有一次,廖金精在虔化的黃陂遇見楊救貧,就存心與楊救貧斗“法”。其時,恰好黃陂廖氏請楊救貧去勘定一個門樓的座向,廖金精事先就暗地用羅盤定準了方位,並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楊救貧來後,卻不用羅盤,看了看,就把手中的竹杖往地下一插,說,就是這裡了。挖開一看,只見竹杖正好插中了銅錢的方孔。廖金精這下服了楊救貧,虔誠地拜楊救貧為師。
師徒三人在三僚定居下來後,楊救貧一邊悉心傳授兩位弟子堪輿之道,一邊著書立說,先後完成了《疑龍經》、《撼龍經》、《葬法倒杖》、《青囊奧旨》等著作,成為“江西形勢派”的宗師。楊救貧在此開宗立派,各地前來求學堪輿之術者,便紛至沓來。
割據虔州的盧光稠也慕名來請楊救貧師徒為他擇基修築虔州府城。楊救貧勘定的虔州府城是“上水龜形”,龜頭築南門,龜尾在章貢二水合流處,東西二門則為龜的兩足。至今,章貢二水合流處仍被稱為“龜尾角”。
據傳,楊救貧後遭到盧光稠的暗算,葬在於都的“藥口壩”(後人改稱“楊公壩”)。
楊救貧死後,曾文辿、廖金精都把師傅當作先人來祭祀。從元朝至正年間開始,曾、廖二姓都建“楊公祠”祭祀楊救貧,楊救貧的堪輿術,也由二姓傳習至今。
程珦:“三程過化”蔚人文
在興國縣瀲江書院內,有一座由紅石砌成的牌坊,四柱三門,精雕細琢,很是雄偉。牌坊外刻“平固古候第”,內鐫“三程過化”。每當遊人游至此處,都很想知道牌坊上題的“三程過化”究竟是什麼意思。
“三程”指的是北宋在興國做過縣令的程珦,以及他的兩個兒子程顥、程頤。程顥、程頤,是深刻影響宋後中國數百年歷史的“程朱理學”奠基者。“三程過化”的意思,即是說這裡曾是“三程”推行過教化的地方。
程珦(1006-1090),河南洛陽人,原名溫,字君玉。任官後改名珦,改字伯溫。十八歲時,程珦父親卒於湖北黃陂任上。他從此承擔起贍養母親、教撫弟妹的責任。後來朝廷錄用舊臣之後,他得到了社郊齋郎之職,但因家裡的負擔太重,不能離家遠任,族兄弟程琳為此向朝廷申說,他得以就近在黃陂任縣尉。一直到弟弟得官娶婦,妹妹出嫁,他才開始外出任官。
程珦出任興國縣令是在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程珦是帶著年僅13歲的程顥、12歲的程頤一起到興國赴任的。
當時,興國“素號難治”,特別是縣東衣錦鄉(今古龍崗、梅窖一帶)更是難以管治。程珦以前的縣令採取的是嚴酷的打壓政策,欲以嚴刑峻法,以求達到威服的目的,卻往往適得其反,更加劇了矛盾。程珦來後,採取的是安撫的辦法,對衣錦鄉與其他地方一視同仁,很快就平息了衣錦鄉一帶的民怨。
程珦在興國期間,積極推行禮義教化,建立縣學,興辦書院,鼓勵私塾。一時,禮義漸興,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政通人和,百業俱興,人民安居樂業。程珦在興國不到兩年時間,“獄空者歲余”。牢里都沒了犯人,由此可見當時的興國是何等的清明。後世縣志稱程珦治興“惟時政教大洽,人文特盛”。
程珦“慈恕而剛斷,居官臨事孜孜不倦,溫恭待下,率以清慎”,所以他不管到哪裡做官,屬下從人都不敢貪污、驕縱。
在歷史上,程珦的名氣遠不如兩個兒子大。程頤18歲時就上書宋仁宗,希望“天子黜世俗之論,以王道為心”。後來程顥與程頤一起,創立了“天理”學說,他們開創的理學學派被稱為二程“洛學”。
程珦在興國時間雖然不長,但興國人民很是懷念他們父子,不僅給他們建牌坊,還在南門外建有一座“三程祠”,專祀程珦父子。南宋度宗鹹淳八年(1272)興國縣令何時在衣錦鄉創辦安湖書院,專建一堂塑程珦父子像供學人瞻仰,名曰“潔矩堂”。當地百姓還把瀲水流經城南的一段叫做“程水”,程水畔聳立的一座朱華寶塔,也叫“程水塔”,足見人們對“三程”的懷念。
文天祥:開府興國抗元兵
文天祥,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而興國,正是這位民族英雄開府抗元的地方。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端,又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宋理宗欽點文天祥為狀元。理宗雖然欣賞文天祥的文章,把他點為狀元,但卻沒有採納文天祥的政治主張,更沒有重用文天祥。
而在此時,元帝國不再滿足與南宋劃江而治,大舉興兵南下。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正月,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南宋朝廷發布勤王詔。時任贛州知府的文天祥,“捧詔涕泣起兵”,散盡家資為軍費,招募鄉勇,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江西義軍”,開赴臨安(今杭州)勤王。
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軍兵逼臨安,南宋朝廷文武百官紛紛出逃,文天祥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出城與元朝丞相伯顏談判講和。文天祥到了元軍大營,卻被伯顏扣留。太后謝氏、宋恭帝見大勢已去,只好獻城納土,向元軍投降。
元軍占領了臨安,但兩淮、江南、閩粵等地還未被元軍完全控制,伯顏企圖誘降文天祥,利用他的聲望來儘快收服江南。文天祥寧死不屈,伯顏只好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江,文天祥冒險逃脫,歷經千辛萬苦,於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輾轉到達福州,奉趙昰為宋端宗,被任命為右丞相。
景炎二年(1277)五月,文天祥進兵江西會昌。六月初三日,文天祥在於都大敗元軍。六月二十一日,文天祥進兵興國,設都督行府於衣錦鄉鄒公寨(今樟木鄉),壘石為寨,設三層隘口,掛起“都督行府”的招牌。不久,又將督府移駐方太寶石寨。一時間,興國成為抗元鬥爭的指揮中心和大本營,各地來投的義軍絡繹不絕。七月,文天祥派督府參軍張忭、監軍趙時賞、趙孟瀠等率重兵攻至贛州城下,派江西安撫副使鄒洬帶領贛州諸縣義兵,直搗永豐;命黎貴達帶領吉州諸縣義兵收復泰和等縣。吉州八縣一下子就收復了一半,只有贛州久攻不下。臨川、洪州、袁州等地的豪傑紛紛送來軍費糧草;淮西、撫州、潭州等地的義兵四處回響,不僅江南皆奉文天祥號令,就是江淮義兵也願聽文天祥調遣,一時軍威大振。
元江西宣慰使李恆一面派兵解贛州之圍,一面親自帶兵直攻興國的文天祥。八月,李恆偷襲文天祥寶石寨督府。文天祥沒有想到李恆會突然偷襲,只好率兵北撤,想與聚兵永豐的鄒洬會合。正在這時,派去攻贛州的趙時賞等將也敗逃回來,文天祥只好合兵一處往永豐縣撤退。
隊伍行至賀堂村方石嶺時,突然聽見元軍馬蹄聲排山倒海一般自南滾滾而來,文天祥立即命令隊伍停止前進,返身迎戰尾追而來的元兵。
一時間,喊殺聲、火炮聲、馬嘶聲、兵刃格鬥聲、慘叫聲……響徹山谷。
宋軍眼看就要頂不住了,但文天祥兀自站在山上組織抵抗。這時,一位渾身是血的將領沖了過來,喊道:“丞相快走!鞏信斷後!”這位名叫鞏信的將領隨即喝令衛兵架著文天祥迅速撤離。鞏信站在山上眼看文天祥走得遠了,便大喝一聲,手舞大刀,帶領本部人馬又沖向敵陣。
箭矢雨點一般射了過來,鞏信毫無懼色,血染征袍,奮力拚殺,直至全身中箭,依然屹立在一塊巨石旁,至死不僵。後人把這塊巨石稱為“鞏信石”。
文天祥率殘部且戰且退,遇著從永豐縣來接應的鄒洬軍,合兵一處逃至永豐縣空坑,又中元將李恆埋伏,宋軍兵潰四散。元軍捉住了坐在轎子裡的文天祥部將趙時賞,喝問:“你是誰?”趙答:“我姓文!”元兵以為是主帥文天祥,便放鬆了對文天祥的搜捕,文天祥得以逃脫至江西萬安縣的惶恐灘
此役,文天祥在江西組織的抗元力量消耗殆盡,自己的妻妾子女全部被元兵抓去,生死不明。
站在惶恐灘頭,面對滔滔贛江水,文天祥思緒萬千,欲哭無淚,幾年來的辛苦遭逢歷歷在目。幾經思索,他決定重整旗鼓,轉戰循州。
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率部向海豐撤退至五坡嶺時,遭到元將張弘范的突然攻擊,兵敗被俘。第二年元月,元軍出珠江口,追殲南宋殘部,張弘范押著文天祥同行,在過零丁洋時文天祥寫下了一首名垂千古的《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受盡威逼利誘,始終英勇不屈,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日,就義於元大都(今北京),年僅四十七歲。
海瑞:“興國八議”減民負
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清官海瑞,擔任興國縣令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革故鼎新,勤政愛民,勵精圖治,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把滿目瘡痍的興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留下了許多名垂千秋的動人佳話。歷代傳世各種版本的興國縣誌,都把海瑞稱作“名宦”,並作了專門記述。
海瑞(1515-1587),字汝賢,一字國開,號剛峰,海南瓊山縣人。4歲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治黎策》考取舉人,《治黎策》提出了解決海南島黎族問題的對策。嘉靖三十二年(1553)任福建南平縣儒學教諭,主張師道尊嚴,不在學校跪拜上級官僚。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任浙江淳安知縣,革故鼎新,裁撤冗費,力矯時弊。嘉靖三十九年(1560)三月,浙直總督胡憲宗之子路過淳安沿途勒索,海瑞將其勒索的千餘兩銀錢全部沒收入國庫。不久,又抵制宰相嚴嵩的乾兒子、都御史鄢懋卿搜刮民財。嘉靖四十一年(1562)本已升任浙江嘉興府通判的海瑞,不想卻受到鄢懋卿黨羽的彈劾誣告,被朝廷取消任命。同年十二月,因奸臣嚴嵩被罷官,其子嚴世蕃入獄,胡宗憲、鄢懋卿等嚴黨被革職,海瑞得以調任江西興國知縣。
海瑞一到興國縣,立即輕裝簡從,深入民間,訪貧問苦,體察民情,做了幾件實實在在、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
修渠築壩。嘉靖四十二年開春後的一天,海瑞來到寶成鄉迴龍村(今城岡鄉迴龍村)。這裡松林茂密,泉水叮咚,溪水奔騰,而田裡卻滴水全無,土地龜裂。原來田比溪高,水灌不到田裡。海瑞看到這一情景,立即把當地的里長、甲長找來,商量在這裡修一座水陂抬高水位,再修條水渠,澆灌農田。海瑞做事歷來雷厲風行,第二天,即親自率領村民圍堰築堤。水陂築起來了,順山勢開鑿出的水渠也修通了,迴龍村附近成百上千畝稻田再也不會遭旱無收了。當清清的溪水淌進乾涸的稻田時,迴龍村男女老幼無不歡天喜地。後來,迴龍人便稱這座水陂為“海公陂”。“海公陂”至今猶存。
“課民植松”。海瑞任興國知縣時,城南東河、北河交匯處的春口壩,每年在汛期來臨時都是洪水泛濫,水漫堤潰。為了解除水患,海瑞發動附近民伕到這裡築堤植松。在海瑞的率領下,官民種下萬餘株松樹。看到春口壩堤岸上鬱鬱蔥蔥,海瑞高興地把這裡改名為“萬松壩”,當地百姓則稱它為“海公壩”,以表達對海瑞的懷念。
懲治豪強。退休賦閒在家的前兵部尚書張鰲,有兩個侄子張魁、張豹兄弟,來興國採辦珍稀木材。張家兄弟倚仗張鰲的勢力,強買強賣,不但拒不付款,還把採伐木材的山民打傷。
海瑞接到訴狀,勃然大怒,立即派衙役拘傳“二張”。豈料張氏兄弟有持無恐,拒不到庭。幾天后,竟然直趨縣衙,登堂咆哮,公然威脅秉公執法的海瑞。海瑞神色凜然,毫不畏懼,當堂拘捕張魁、張豹,押往贛州府衙治罪。張鰲連忙寫信向海瑞求情,海瑞義正辭嚴,斷然拒絕。張鰲惱羞成怒,打通其他關係,將張魁、張豹釋放。海瑞得到訊息,十分氣憤,親自到贛州找到撫台吳百朋,義正詞嚴地要求吳百朋主持公道,重新審理此案。此後,又數次申文上峰,呼請鋤強抑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二張”終於得到法律應有的懲治。
海瑞在興國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興國八議”。興國地瘠民貧,更兼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壓得興國人民喘不過氣來。為躲避年重一年的賦稅徭役,興國人大量外逃,以致民不聊生。為解決這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嘉靖四十三年(1564)海瑞向上級提出了著名的“興國八議”。
海瑞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八個尖銳問題:一是軍爭民田,必須退田於民。二是地少人多,發展無後勁,建議從吉、撫、昌、廣等府移民充實戶籍。三是隘所有名無實,百姓不安。擬裁革換防,做到即險為隘,即村為隘,守望相助,共御匪寇。四是賦稅不均,百姓負擔大重,上級應委官測算,做到府縣之間賦稅相對公平均等。五是另收紅船馬站費,增加百姓負擔,當撤。六是外逃戶多,政無所出,流民成潮。應依據事實,蠲除歷年積欠,撤消積案,讓他們安居樂業。七是哨官虛設,理當裁革。八是人浮於事,冗員當革。總起來謂之“八議”,即:屯田、地利、隘所、均賦役、紅船馬站、招撫逃民、哨官、革冗員。
“興國八議”申文被編入縣誌、府志和《海介公文集》,被歷代史學家稱讚為“縣政模範”。1929年,毛澤東首次抵興國時,就曾與陳奇涵談到:《興國八議》是篇很有見地的政論。
海瑞在“興國八議”中提出的最根本問題就是減輕農民負擔,關注民生,發展生產。海瑞調查了全縣“五十七里”(“里甲”為明代的社會基層組織,一里為110戶),發現真正有五十戶以上的里數不足一半,即按照在冊戶數全縣約有五十七里,約合6270戶,但實際戶數只有三十四里,還不到3740戶,全縣的賦稅連一半都收不上。海瑞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要進行土地、人口普查,摸清真實情況。為此,海瑞花了一年多時間,對全縣土地進行清查、丈量、造冊。在一年多的土地清查中,海瑞“身自履畝巡勘,寢食半在疆畝間”,他有半年多的時間,吃、住都在田間地頭。而海瑞每次下鄉,都是自帶米糧,讓隨從自己生火做飯,從來不占百姓一釐一毫
海瑞治縣興國,還不滿兩年,但興國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民負擔大為減輕,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大量人口移居興國,全縣生產漸見恢復。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月,海瑞調任京都,任戶部雲南司主事,離開興國。離開興國時,許多老人小孩坐臥在車前,不讓海瑞離開。
海瑞在戶部任上,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目睹嘉靖皇帝一心尋求長生不老術,不理朝政,決心冒死進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瑞買好棺材,訣別妻子,冒死上《治安疏》,歷數皇帝的過失,直言“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海瑞竟敢說出“天下的人早就認為皇上不是個稱職的皇帝”這樣的話,把嘉靖帝氣得暴跳如雷,把他打入死牢。這便是後人議論的“海瑞罵皇帝”。
出獄後,海瑞不改梗直之性,不移清貧之色,歷官南京吏部右侍郎(正三品)、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二品)等職。萬曆十五年(1587)十月十六日,卒於任上,享年74歲。
海瑞死後,他的同事為他整理遺物,箱內只發現僅存的十幾兩俸銀和舊袍數件。一個國家二品大員,其清貧程度,還不如一個普通的貧寒之家。海瑞死訊傳出後,南京百姓,痛哭流涕,運送海瑞靈柩回瓊山安葬的船隻緩緩駛出長江的那天,兩岸站滿了穿喪服的人群,祭奠拜哭的人百里不絕。而在海瑞治理過的興國,則早為這位“海青天”立了“海公祠”,永祀紀念。

第二章 崢嶸歲月 光耀千秋

第一節 光輝璀璨的革命史

紅色興國,久負盛名,名揚中外。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28年中,興國人民前仆後繼,一往無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長期鬥爭,留下了氣壯山河、光耀千秋的英雄史詩。
馬克思主義在興國的傳播
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肆無忌憚地挑釁和侵略,封建軍閥你爭我奪、連年混戰;貪官污吏橫徵暴斂,豪紳地主魚肉鄉民;資本家欺壓城市工人。中華民族內憂外患,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仁人志土,奮起抗爭!
“五四”運動爆發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點燃了中華民族希望的火光,反帝反封建運動風起雲湧。在大革命浪潮的席捲下,興國許多熱血青年走出家門,南下北上,或讀書或從戎,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袁玉冰。1922年由李大劍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南昌創辦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刊物《新江西》,猶一聲春雷,震響了贛鄱大地,拉開了江西工農革命鬥爭的序幕。
與此同時,黃埔軍校的陳奇涵、胡燦,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黃滿謙、曾燕堂,吉安第七師範的謝雲龍、張佐漢,江蘇南通紡織工專的邱會培,上海大夏大學的徐福祖等興國青年,不僅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還在外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他們先後把《嚮導》《新青年》《共產主義ABC》《唯物史觀》《共產黨宣言》等進步書籍,寄回給興國的親友和進步青年傳閱。由此,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在興國潤物無聲,潛滋暗長起來。大革命前夕,在外參加中國共產黨的興國青年多達18名,居贛南之最。它為中國共產黨組織在興國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興國縣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
1926年北伐軍進占贛州。黃埔軍校的共產黨員陳奇涵以國民革命軍特派員身份,回到了興國。他聯絡從外地回鄉的共產黨員,在9月17日,集會於平川中學(今瀲江書院),在中共贛州支部書記朱由鏗指導下,成立了中共興國縣支部幹事會,是為興國縣第一個中共組織。幹事會由胡燦、凌甫東、黃家煌、肖以佐、鄢日新、謝雲龍、張佐漢共7人組成,胡燦為書記。興國縣中共組織主要創始人的陳奇涵,因奉命外調,奔波於南昌、贛州、撫州等地,故未在支部任職。
中共興國縣支部建立後,各鄉村的黨小組也相繼建立。至1927年春,中共興國縣支部發展黨員100多名,下轄壩南、東街、西街、鼎龍、城崗、隆坪、永豐、塘石、長岡、印刷、船筏、碼頭等18個黨小組。中共興國縣支部一成立,便積極領導了工農革命運動,創辦了機關刊物《奮鬥周刊》,領導建立了興國縣農民協會籌備處、興國縣赤色總工會、青年乾社興國分社和婦女解放協會等4大民眾團體。於是,工農革命運動在興國如火如荼、蓬勃興起。
羊山會議和冰心洞會議
1927年“4?12”事變後,蔣介石派遣“清黨軍”到各地“清黨”,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大革命進入低谷,興國的黨組織和民眾團體被迫解散。許多黨員及時疏散,紛紛轉移外地參加革命隊伍。八一南昌起義後,陳奇涵、胡燦和隊伍失散,潛回興國。他們聯繫遭到“清黨軍”迫害而返鄉的共產黨員,於“九九重陽節”這天,以登高遠足為名作掩護,一起到羊山秘密召開“羊山會議”,作出了恢復黨組織和民眾團體,開展抗稅、抗捐、抗息、抗糧、抗債的“五抗”鬥爭,分化瓦解敵人,建立革命武裝等五項決議。從此,興國的革命鬥爭又開始復甦。羊山會議,是興國黨組織從遭受挫折到恢復發展的轉折點。
大革命失敗的沉痛教訓,教育全黨認清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重要性。1928年4月,在興國的冰心洞由楊柳青主持召開了中共興國區委擴大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著名的“八七”會議精神,從此,武裝鬥爭正式納入到興國縣黨組織的重要議事日程,加以討論實行。
興國縣農民武裝暴動
開展武裝暴動,是當時黨中央的指示。興國黨組織堅決執行。
崇賢暴動:1928年5月10日,崇賢共產黨員謝雲龍、李挺(雷貴鵬)、東固工農革命軍7縱隊李文林、李韶九等共同領導了崇賢暴動。暴動隊伍擊斃了崇賢靖衛團團總曾文絢,收繳了靖衛團30多條槍。爾後,將大地主鄒瑞匯的莊園包圍得水泄不通,附近農民手持梭鏢、鋤頭,喊殺連天,前來助陣。可是鄒家大門緊閉,半天無人應答,原來鄒瑞匯聽得曾文絢被殺,嚇得屁滾尿流,帶著眷屬、家丁,早已逃之夭夭。暴動隊員衝進院內,將鄒家的油米谷豆、綢緞布匹、金銀細軟、耕牛農具統統沒收,分發給農民。在崇賢河壩公開審判、當場處決了惡霸地主羅爵高、羅廉揚。崇賢暴動,打響了興國農民武裝暴動的第一槍。謝象晃、劉岱、鍾平(鍾榮清)、袁光宇、王通、王道金潘開文等老首長,都是在崇賢暴動中走上革命道路的。
鼎龍暴動:1928年10月25日,鼎龍靖衛團在共產黨員張漢超的策反下,由團長呂得賢宣布倒戈起義。這天正逢圩日,農協會員在共產黨員余石生、侯海藩、張漢超、石桂堂等領導下,控制把守了4條圩門,正在店鋪里嫖賭逍遙、吃喝玩樂的30多個豪紳插翅難逃,束手就擒。農民協會向民眾宣布了他們的罪狀,將首惡分子斬首示眾;其餘罰款罰谷。老百姓歡天喜地、群情振奮。朱明、劉世洪、劉耀宗將軍等參加了這次暴動。
興國暴動:中共興國區委、江西紅軍獨立第2團,贛南紅軍第15縱隊的胡燦、黃家煌、鐘聲樓、朱學久、李文林等人,於1928年12月20日發動了興國(縣城)暴動。暴動隊打垮了國民黨的警察大隊和靖衛團,嚇跑了國民黨興國縣長,釋放了200多名“政治犯”,處決了13名首惡反動分子,分發了官倉積穀,將當鋪中的當物退還老百姓,還收繳了反動商團100多支槍,搗毀了“縣衙”。紅旗第一次插上了興國城。在此次暴動中,打入靖衛團當教練的共產黨員胡燦,裡應外合。設計調防,讓紅軍從東村開來的隊伍由東門順利進城。12歲的共青團員肖華,於19日下午將紅軍便衣偵察人員引入肖屋村埋伏,又趁夜率領東街上共青團員到城內各家反動分子的門前畫記號。翌日晨,紅軍按圖索驥,重點搜捕反動分子和收繳槍枝。在清理中,肖華在火官廟發現並抓捕了藏身於神龕、穿袍戴帽裝扮“火神菩薩”的縣警察局長肖正安,為暴動圓滿成功立了一個大功。楊尚奎、謝象晃和楊卓將軍等人均參加了暴動。
隆坪暴動:共產黨員鍾能桐、鍾能俊、鍾瑞佳、韓濱等領導隆坪秘密農民協會會員,於1929年2月6日集合於木梓坳,衝進豪紳鍾瑞冰家,收繳短槍1支,罰款500銀元,沒收稻穀100餘擔,將其當鋪典當物品歸還原主,又先後抓獲大地主史傳作、史勝林、黃傳紹,均罰以千元現款,焚燒各種借據契約。三月,鍾能桐去崇賢請來紅4團一個連,在暴動隊伍配合下,將荷嶺靖衛團殲滅,擊斃大地主劉懋作,靖衛團副團總鍾祝三被殺死在旗嶺下水田裡。楊道明和歐陽平將軍等參加了此次暴動。暴動隊伍後編入紅軍主力隊伍。
小塊紅色區域的開闢
(1)贛南工農革命軍15、16縱隊的建立
1928年4月,在樟木山成立了橋頭游擊隊,是為贛南最早建立的一支工農武裝。6月,在黃家煌、陳玉書胡嘉賓、鐘聲樓等共產黨員領導下,於東村鯉公寨成立了贛南工農革命軍第15縱隊。不久,又在壩子圩成立了贛南工農革命軍第16縱隊。7月初,15縱在壩子、樟木山等地擊退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此後,15縱、16縱和農民武裝在以橋頭為中心的廣大區域開展游擊戰爭。使興於邊界紅色區域擴展到平安、琵琶壠、葛坳、銀坑、古龍崗、江背、東村等地。至9月,這一區域與興國北部山區的崇賢、高興、賀堂、均福以及東固紅色區域連成一片,形成南北長200里的贛西南紅色根據地,蔚為壯觀!
(2)江西紅軍獨立第4團在興蓮成立
1929年2月,中共贛南特委雷震東、紅2團領導人李文林、李韶九,興國縣黨組織負責人鄢日新,在蓮塘野窩召集會議,決定將15、16縱隊和興國暴動部分武裝合編成江西工農紅軍獨立第4團。團長段起鳳(段月泉)、黨代表金萬邦、政治部主任鄢日新、參謀長兼土兵委員會主席黃志道(劉澤明)。全團共500餘人,槍300餘支。紅4團成立後,頒布了《贛南紅軍新編第4團布告》,下令收繳反動地主和靖衛團武裝,以及流失在民間的槍枝彈藥。為了便於統一領導,興國共產黨員鄢日新擔任紅2、4團兩團的總指揮。
(3)東固會師
紅4團成立的當天,就與紅2團一起,奉命去東固和朱毛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會師。22日,在東固螺坑的河壩上舉行會師大會。紅4軍黨代表毛澤東發表演說,表揚了紅2、4團,風趣地說:“紅4軍是鐵軍,2、4團是鋼軍。”軍長朱德在講話中也說:“國民黨天天叫喊要打倒朱毛。可是朱毛越打越多,現在你們都成了朱毛。”
東固會師後,紅2、4團返回興國,在於都、寧都、興國等縣發展工農武裝,打擊反動勢力。1929年4月,毛澤東在答覆中央“二月來信”時說:“贛南的希望更大。江西紅軍獨立第2、第4團有日益發展之勢。”為贛西南根據地建立作出重要貢獻的紅2、4團後編入紅3軍。
此時的興國,建立了以崇賢為中心與贛西接壤的北區;建立了以江背、東村、樟木為中心與於都橋頭(史稱於北區)接壤的東區;建立了以長岡為中心,擴展到江背、五里亭、上社等地的東一區。除小塊游擊區外,興國縣還成立了兩個特區委:一是在新圩成立了西南特區,書記鄢日新,領導埠頭、新圩、隆坪、永豐、龍砂、茶園、高興等鄉的赤化;二是在城崗圩成立了東北特區,書記謝漢昌,領導良村、城崗、鼎龍、東村、蓮塘、方太等鄉的赤化。瀲水兩岸,風雷激盪,平川大地,星火燎原。小塊紅色區域的開闢,為興國縣第一個紅色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興國縣第一個紅色政權
1929年陽春三月的一天,縣城治平觀張燈結彩,紅旗飄飄。中共興國臨時縣委在此召開了全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興國縣革命委員會,是為興國縣第一個紅色政權,也是贛南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大會選舉碼頭工人肖芳全為革委會主席,頒發了《興國縣革命委員會十大政綱》。“實行土地革命!推翻國民黨政府!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地主、資本家!剷除封建勢力!”的口號地動山搖。民眾吹嗩吶、鳴鞭炮,歡慶新生紅色政權的誕生。
贛南紅軍第25縱隊成立
1929年5月,國民黨軍張與仁旅2個團進犯興國,中共贛南特委任命特委軍事部長陳奇涵為中共興(國)、橋(頭)、寧(都)行動委員會書記,領導贛南地區的武裝鬥爭。6月,陳奇涵領導崇賢、高興、長岡、蓮塘、鼎龍、東村的地方武裝和於都、寧都部分游擊隊在城崗回龍村成立贛南紅軍第25縱隊,25縱司令員邱超群、政治委員肖以佐。全縱隊500餘人、350支槍,在興、橋、寧地區與敵軍周鏇於崇山密林中,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這支英勇善戰的農民武裝,曾二下興國城、一下寧都城,一度攻占龍崗、石馬,斬關奪隘,所向披靡,令敵聞風喪膽。
1929年10月3日,紅25縱隊攻占興國城,擊斃敵人40餘名,繳槍30餘支,發布了興國縣革委會《為克復興城告民眾書》。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在半年之久的游擊戰爭中,興國縣革命委員會委員潘月英、革委會文化部長陳發祥(法國留學生)、官田游擊隊長陳奇侖等人英勇犧牲。歷史不會忘記他們,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興國縣蘇維埃政府的建立
1930年3月,在中共興國縣委領導下,於縣城背街陳家祠召開了興國縣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代表200餘人,會期5天。新任縣委書記劉經化作政治報告,紅6軍政治委員陳毅作了“怎樣開展游擊戰爭”的軍事報告。大會選舉泥水工人肖能岩(肖華叔父、革命烈士)為第一屆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大會討論通過了勞動法、婚姻法、選舉法、土地法等法令法規。隨即,成立了全縣11個區64個鄉的基層蘇維埃政府。它標誌著興國成為了贛南第一個“赤化(全紅)”縣。
興國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後,領導全縣工農民眾,進行了打土豪、分田地,打贛州、吉安,攻打封建堡壘“五?七”坊、蜈蚣山等戰爭;在擴大紅軍,支援前線,參加反“圍剿”鬥爭,發展地方生產和經濟建設等方方面面,模範地創造了蘇區“第一等的工作”。
創建蘇區模範縣
中共興國縣委和興國縣蘇維埃政府回響黨的“一切力量給予戰爭”的號召,在物質菲薄的艱難歲月里,硝煙瀰漫的戰爭環境中,領導全縣人民創造了聞名蘇區的“第一等的工作”,獲得了十個方面模範稱號的殊榮。
(1)擴大紅軍的模範縣
僅有23萬人口的蘇區興國,參軍參戰多達8萬餘人。1933年紅五月擴紅,寓兵於農的“興國模範師”全師5700餘人集體報名當紅軍,走上了戰鬥前線;還動員了4000餘人參加中央警衛師(又名工人赤衛師)、少共國際師。毛澤東稱讚說:興國“擴大紅軍多得很呀,長岡鄉青壯年男女百個人中有八十個當紅軍去了”。興國模範師集體當紅軍,轟動了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嘉電稱讚為“革命歷史上一頁燦爛的記錄”;中共蘇區中央局賀電稱:“創造百萬紅軍的先驅”;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的獎旗上書:“獎給紅色五月擴紅的模範興國縣——為爭取永久的模範縣而鬥爭”。(此旗存中國革命博物館)
(2)支前參戰的模範縣
1932年12月20日公布,興國縣直接配合主力紅軍作戰的地方武裝就有41502人,參戰組織有赤衛軍14364人,模範師5792人,少年先鋒隊9172人,模範少隊2435人,洗衣隊3254人,嚮導(帶路)隊1564人,慰勞隊2754人,破壞隊(破壞敵人電線、公路、橋樑等)2471人,運輸隊(含擔架隊)6790人,真正做到了“男女老少齊上陣,同仇敵愾殺敵人”。1933年9月江西省第二次黨代會上,中共江西省委授予興國一面“一切力量給予戰爭”的參戰支前優勝獎旗。
(3)慰勞紅軍的模範縣
蘇區興國人民把紅軍看作是自己的親人,把慰勞紅軍活動,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職責,多次組織慰勞隊伍跋山涉水,冒著槍林彈雨,到前線慰勞紅軍官兵,到後方醫院看護住院的紅軍傷病員,到路口、橋頭、茶亭、坳口歡迎慰勞過往紅軍。1932年7月至9月,興國先後派出830多人的隊伍去前線慰勞,送去布、草鞋8645雙,果品4575擔,菜3745擔,其他用品1800多件。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物資對前線紅軍是莫大的援助和鼓勵。
當時的《紅色中華》撰文說,“紅軍開到興國時,那裡的民眾真是好,對紅軍的認識特別深刻。我們紅軍一到駐地,那些工農勞苦民眾都歡天喜地,替紅軍掃房子呀!搬門板呀!煮稀飯呀!開歡迎大會呀!真是好極了。”並一再稱讚“興國是慰勞紅軍的模範縣。”
(4)推銷公債的模範縣
為了籌措革命戰爭和蘇區建設的經費,中央蘇區先後發行兩期革命戰爭公債和一期經濟建設公債。興國縣三期公債共購47萬元,是中央蘇區購買公債最多的一個縣。《紅色中華》報上稱:“自告奮勇購買公債,興國是全蘇區的模範。”
(5)捐獻軍糧的模範縣
1934年6、7月間,中共蘇區中央局和中央政府緊急動員蘇區民眾借谷84萬擔,興國一個縣完成7萬1千餘擔。中央人民委員會特授予興國一面“布爾什維克的糧食動員”的光榮紅匾。
(6)優待紅軍家屬的模範縣
為了保障紅軍戰士在前方安心殺敵,無家庭後顧之憂,興國縣做好各方面的“優紅”工作,辦起了優待紅軍家屬委員會、優紅商店、優紅穀倉、柴草屋、肥料所、檢查隊等各種組織。黨員、幹部實行禮拜六義務勞動幫助紅屬。1934年4月,中央政府內務部長吳亮平發表文章說:“各地的優紅工作,應當來學習興國的實際經驗。”
(7)節省支前的模範縣
節省糧食、節省物資、節省經費,全力以赴保障對紅軍的供給,成為蘇區興國廣大民眾的自覺行動。全縣廣泛開展了“節省每一枚銅板”、“每人每月節省三升米”、“節省辦公油”、“節省紙張”、“節省公傢伙食費”等活動。1934年春,中央政府號召民眾節省80萬元,捐助紅軍戰費,興國熱烈回響,全縣節省34萬餘元全額上交。報上稱讚:“興國是節省數目最多的一個縣。”
(8)教育工作的模範縣
興國縣蘇政府重視發展文化教育,徐特立在興國辦起了第一個師範培訓班,成立了第二列寧師範。開展了成年人識字運動,組建了“藍衫團”演出隊(後改名工農劇社興國分社),全縣辦起列寧國小452所,學生20806人,占學齡兒童入學率的60%,而在白區兒童入學率不足20%。毛澤東曾號召:“每個鄉蘇維埃政府都要學習長岡鄉的文化教育工作”。1934年中央教育人民委員會授予興國“教育工作模範”的稱號。
(9)經濟建設的模範縣
由於敵人對蘇區實行殘酷的“經濟封銷”政策,根據地布匹、藥材、食鹽奇缺。興國縣廣泛辦起了消費合作社、糧食合作社等合作組織。長岡鄉消費合作社社長李奎應帶領人員衝破敵人封鎖線,把蘇區的土特產運到白區集市去賣,又從白區買進食鹽、布匹、西藥和手電筒等物資,出色地完成了封鎖線上的交易,解決了民用軍需物資。興國是蘇區唯一實現了每個鄉、每個區都有糧食合作社和消費合作社的縣。毛澤東在南部17縣經濟建設工作大會上號召:要學習長岡鄉和上社區的消費合作社!上社區消費合作社被評為“全蘇區合作社運動的模範。”
(10)發展生產的模範縣
由於戰爭的殘酷,大部分青壯年男子都到前線參軍參戰,根據地勞力嚴重不足,到處出現土地荒廢的現象。為此,興國縣蘇維埃政府發動民眾辦起了生產合作社、犁牛合作社、耕田隊、勞動互動社、代耕隊,興修水利,消滅荒田,發動婦女學耕耙,並湧現了長岡鄉代耕隊長李玉英為代表的一大批女犁耙手。1933年8月,中央政府獎給興國長岡鄉一面錦旗,上書“獎給長岡鄉婦女成為生產中的能手”,還獎給長岡鄉兩頭耕牛。經過全縣人民的艱苦努力,蘇區興國經濟快速發展,民眾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毛澤東以長岡鄉為例說“生產沒減少,反增加了”,民眾吃肉“貧農增一倍,工人增二倍”,“衣增一倍”,“油有多餘”,“雞鴨多數自己吃”。民眾非常滿意、非常高興。
長征後的游擊戰爭
(1)興國人民遭受嚴重摧殘
主力紅軍長征後,國民黨反動派捲土重來,血腥報復。革命幹部和民眾家庭遭受嚴重摧殘。據統計,全縣被殺害2142人,被捕6934人,逃亡3410人,勞動力減少7490人,半勞動力減少4579人,荒田26105畝,燒毀房屋1641棟,搶走稻穀23508擔,耕牛7274頭,豬9274頭,衣服53048件,被帳15682床,食油201052斤,農具98425件,銀洋132萬元①。敵人所到之處,“百物盪盡,一望荒涼,無不焚燒之居,無不砍伐之樹,無不宰殺之雞犬,無遺留之壯丁。閭閻不見炊煙,田野但聞鬼哭!”②
(2)興國人民的不屈反抗
興國縣城失陷後,興國縣委和縣蘇政府率領興國獨立營300人,黨政軍幹部100餘人,轉入興國北部山區的深山密林中,堅持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在敵人重兵“圍剿”下,興國獨立營在崇賢銅鼓鼎被打散。蘇區幹部有的在戰鬥中犧牲,有的被俘關押。然而,不管在戰場上、監獄裡、刑場上,他們都表現得大義凜然,堅貞不渝,寧死不屈。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徐達志在炭子坑戰鬥時不甘被俘,舉槍自盡;中共興國縣委書記劉笑如被押往南昌,折磨致死;蘇區模範縣委書記、中共公興萬特委書記謝名仁被敵人殺害在南昌下沙窩;省蘇政府裁判部部長江善忠在芒槌石跳崖壯烈犧牲前,在襯衣上血書:“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
(3)曾山在興國領導遊擊戰爭
1934年11月,中共江西省委代理書記兼江西軍政委員會主席曾山,從寧都率江西軍區獨立2、4團到達興國,在齊分主持召開江西省委擴大會議。會議認為敵人採取堡壘戰術,力量強大,要想在萬安、興國、公略蘇區生存下去十分困難,最後決定突圍到粵贛邊去。可惜,在橋頭崗一帶組織幾次突圍均告失敗,只好退回崇賢、均福一帶打了幾次小仗。三月底,在小口嶺附近圍攻了王璋川靖衛團,俘敵10人;又襲擊了絲茅坪、老營盤、高興圩的敵人,並在興國後坊街殲敵一個連,繳獲步槍34支和大批食鹽、布匹、藥材。這是紅軍長征後,江西遊擊區一次較大的勝利。敵人進行拉網式搜尋,到處放火燒山,曾山率部艱苦轉輾,始終未能突出重圍。在吉安富田花牙寺突圍中,隊伍被敵人分割包圍,周愛民被圍困俘獲後押回興國坐牢;羅孟文率13團斷後在過老營盤時身負重傷,被安置在茶園養傷;曾山率紅2團突圍到吉安邊境時只剩少數幾個人,曾山安排大家埋掉槍枝,分頭疏散,並於5月赴上海尋找黨組織。至此,江西蘇區的游擊戰爭轉入了低谷。
(4)興國地下黨的建立和獄中鬥爭
1936年11月,被關押監禁在監獄中的周愛民,聯繫獄中黨員鍾效鈞、鍾效培等人,先後成立了中共興國監獄支部、中共興國縣地下工作委員會、中共興國臨時縣委等組織,開展隱蔽戰線的鬥爭。這一時期黨的工作,一方面宣傳“西安事變”真相,宣傳紅軍在陝北,黨中央在延安,極大地鼓舞了人民民眾堅持鬥爭的信心。另一方面又開展獄中的反飢餓、反迫害鬥爭,懲治叛徒張澤生,懲治看守長,組織反牢越獄等鬥爭,均獲得成功,搞得敵人提心弔膽,惶惶不安。1938年初,周愛民借外出挑水服役的機會,化裝成賣爆竹的小販,逃離虎口,直奔大余池江特委機關,由中共贛粵邊特委介紹,投奔新四軍。
——————————
註:①1959年江西師範學院歷史繫到興國調查統計的情況。
② 引自1935年國民黨的“清剿”報告
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
(1)陳毅來興國“政治談判”
“西安事變”後,迫於全國抗日輿論的壓力,蔣介石答應停止對紅軍的“進剿”,同意“國共合作”。1937年10月4日,陳毅出山,從信豐出發,經贛州乘車到達興國,就釋放“政治犯”等問題和興國縣國民黨政府談判。陳毅住在瑤崗腦芳園旅舍,由地下交通員、店老闆把周愛民等人找來匯報工作。見面後,久別重逢,悲喜交集,大家向陳毅傾訴了這幾年的辛酸遭遇,尤其談到謝名仁、鍾世斌、徐達志、劉笑如等同志壯烈犧牲時,大家更是悲痛不已。當天夜裡,陳毅思友懷舊,難以入眠,遂援筆寫下《興國旅舍》七絕一首,深切懷念死難戰友:“興城旅夜倍淒清,破紙窗前透月明;戰鬥艱難還剩我,阿蒙愧負故人情。”
這次談判達成了以下決議:第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第二,釋放一切“政治犯”;第三,準許抗日宣傳,不準封鎖抗日訊息;第四,組織抗日隊伍,給予交通方便。談判結束後,陳毅去了贛西,找譚余保的游擊隊伍,宣傳中央“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方針和政策。
(2)項英、曾山來興國檢查“國共合作”
1938年1月下旬,項英、曾山等人以新四軍代表的身份,從省城來興國,檢查國民黨政府實施“國共合作”的情況,責令國民黨縣長鄒光亞立即釋放呂修漢和其他“政治犯”。當天,鄒光亞在“醉月樓”宴請項英、曾山一行,席間,雙方就設定抗敵後援會,釋放政治犯等問題,又作了一番交談,呂修漢等人不日便得到釋放。
項英、曾山此行使興國人民看到了希望,增強了革命信心。鍾效培、劉戀和鍾發宗將軍等人就在這時投奔了新四軍。
(3)“工合”運動在興國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在後方發展工業,增強經濟力量,以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1938年8月5日,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和愛國進步人士胡愈之等在漢口成立了“中國工業合作社協會”(簡稱“工合”)。艾黎親臨興國,指導成立了中國工業合作社興國事務所和臨時辦事處,組建手工業合作社47家,生產各種輕工業產品,為改良民眾生活,支援抗日前線將士作出了貢獻。
(4)人民民眾反抗日寇的鬥爭
1945年7月間,日本侵略軍秋山部隊千餘人沿贛江東岸北撤,竄犯興國永豐、均村一帶,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無惡不作。20多個村莊慘遭浩劫,415人被殺害,355名婦女被姦淫,511人被抓去當挑夫;損失財產1280元,被毀房屋47幢,宰殺耕牛1110頭、豬3506頭、家禽10000餘只,損失稻穀676萬斤、茶油2萬斤,木頭2600餘根,毒死魚2500餘斤,損失衣物16340件。日寇所到之處,村無完房、院無完牆、家無完門、戶無完桌。興國人民奮起反抗,三五成群,伏擊零星日寇,自衛隊在均村七里排擊斃10多個日本兵,自衛隊4名士兵也壯烈犧牲。
“反蔣”活動與迎接解放
抗日勝利後,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人民奮起“反蔣”。古龍崗民眾用禾槓殺死國民黨區長,興蓮民眾用亂棍打死國民黨鄉長。1948年春,中共興於贛邊負責人黃肅寧來興國發展黨員,建立地下黨支部,發動民眾“抗稅、抗丁、抗糧、抗捐”,做好迎接解放大軍的輿論宣傳,並成功地阻止了“光華、正義、平川、陳孝”四所中學的青年學生參加國民黨大信部的“子弟營”。

第二節 中央紅軍在興國

興國,不僅參軍參戰的紅軍戰士居蘇區之首,而且,中央紅軍在這裡進行了無數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英勇戰鬥,他們的光輝業績,為興國的紅色歷史增添了名垂青史、輝煌燦爛的動人篇章。
革命領袖和紅軍將領在興國的革命實踐活動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陳雲、任弼時、項英、彭德懷、陳毅、劉伯承、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李富春等革命領袖與紅軍將領,都曾與興國結下不解之緣。他們的足跡踏遍了興國的山山水水;他們的事跡流傳在興國的村村寨寨;他們的光輝實踐,為興國乃至全國人民留下了一筆厚重而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毛澤東先後7次到興國
有人說,興國,是毛主席進行革命戰爭和政權建設的試驗田。的確,在土地革命戰爭年代裡,毛主席對興國的各項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短短五年多時間裡,戎馬倥傯,他先後七次來到興國,留下了名垂青史的輝煌篇章。
(一)1929年4月中旬,紅4軍在贛南分兵發動民眾。毛澤東隨4軍3縱隊首次來到興國,和前委警衛排戰士住進了興國縣城瀲江書院。在興國期間,毛澤東接見了工農民眾和地方幹部,查閱了興國縣誌,了解和調查了興國的歷史和現狀,制訂了《興國縣土地法》;修改了《興國縣革命委員會政綱》;舉辦了“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向興國的黨員傳達了黨的“六大”會議決議,教導共產黨員“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那樣,時刻叼念爭取民眾,一刻也不能脫離民眾。”他還出席了雞心嶺民眾大會,發表了演說,闡明了為什麼要革命、革誰的命和怎樣革命的道理,號召工農勞苦大眾團結起來,推翻國民黨政府,爭取革命早日成功!還率領警衛戰士到農村幫助民眾車水抗旱;並且給興國農家菜餚“蒸籠粉菜”取了個雅致的名字:“四星望月”。這次,毛澤東在興國住了十多天后才離開。
(二)1930年2月15日,毛澤東、熊壽祺、宋裕和、黃公略代表前委出席了在興國召開的贛南工作會議,貫徹陂頭“二七”聯席會議精神。毛澤東作了政治報告,指示興國分田工作“一要分,二要快”。還參加指導了興國縣蘇維埃第一屆政府的成立,並聽取了肖華代表共青團興國縣委的工作匯報。直到3月13日,他才和朱德率領軍隊去了贛縣。
(三)毛澤東、朱德率紅一軍團從汀州向長沙,途徑興國,1930年7月8日住進縣城。毛澤東聽取了興國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負責人的工作匯報,介紹了閩西分田經驗和閩西南陽會議精神,指示興國要進行第二次分田,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原則,讓民眾滿意。11日,出席了興國地方部隊和主力紅軍雨壇腦誓師大會,發布了一軍團向樟樹進軍的命令。並表揚了興國的地方武裝“儼然如紀律之師”。
(四)1931年4月間,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部隊從寧都青塘出發,前往吉安東固開展第二次反“圍剿”,經過興國地域。在古龍崗的鄒家祠、城崗萬壽宮和圩邊樹林裡,毛澤東出席了蘇區中央局會議,提出了“誘敵深入、逼敵而居、伺機破敵”的戰略計畫,使第二次反“圍剿”戰爭取得了勝利。
(五)毛澤東、朱德率領紅1方面軍3萬人,從建寧出發,繞道千里,回師興國,1931年7月28日抵達高興鎮。至9月15日止,在興國指揮了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打了5仗,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隊30萬兵力的大規模“圍剿”。至9月下旬毛澤東才離開興國蓮塘,前往瑞金。
(六)1932年8月6日,毛澤東隨紅1方面軍從廣東南雄水口出發,到達興國城郊壩南村。在壩南休整時,蘇區中央局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作出了重新任命毛澤東為紅軍總政治委員的重要決定,並發布了“紅1方面軍進攻宜黃、樂安的訓令”。11日,紅1方面軍從興國出發,向宜黃、樂安進軍。
(七)1933年11月毛澤東作了著名的《長岡鄉調查》。調查了長岡鄉蘇維埃政府的工作情形,參加了田間勞動,走訪了紅軍家屬劉長秀、貧農馬榮海、婦女代耕隊長李玉英等民眾。一周后重返瑞金,寫下了《長岡鄉調查》。
二、毛澤東的興國“三次調查”
毛澤東一生作過多次社會調查。但是對一個縣留下大量文字記載,興國當是首例;而對興國一個地方不同時間不同內容作了三次農村調查,這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更是絕無僅有,這三個調查都納入《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一書,於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公開發行。
(1)《興國縣土地法》:毛澤東稱之為“土地革命初期的調查”。1929年4月毛澤東來興國後,廣泛接近幹部和民眾,深入了解興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狀況與風土民情,得知興國縣廟宇廣布,宗祠林立,其中廟宇田、祠堂田、學租田等名為“公共土地”,實為豪紳地主操縱。因而在《井崗山土地法》的基礎上,毛澤東制訂了1929年4月《興國縣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變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歸工農兵代表會議所有,分給無田地及少田地的農民耕種。毛澤東稱“這是一個原則的改正”。這種改正有利於打擊少數,團結多數。《興國縣土地法》曾以紅4軍政治部名義廣而告之,公諸於眾。於是,贛南閩西出現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局面。
(2)《興國調查》:1930年10月紅1方面軍攻克吉安後,進入袁水流域。在新余市羅坊鎮,毛澤東召集了興國紅軍預備隊的傅濟庭、李昌英、溫奉章、陳偵山、鍾得五、黃大春、陳北平、雷漢香8個永豐區的農民,作了土地革命情形的調查,調查內容分七個方面,調查時間為一個星期。毛澤東滿意地說:“作了八個家庭的調查,其實沒有這種調查,就沒有農村的基礎概念。”他又說,通過興國調查,“得出結論只有兩個字:革命。因而也益增革命的信心,相信這個革命是能夠獲得80%以上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的。”
(3)《長岡鄉調查》:“一水橫陳、連崗三面,作出英雄勢”的長岡鄉,是著名的蘇區模範鄉。1933年11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府秘書長謝覺哉、土部部副部長王觀瀾陪同下,率中央工農民主政府檢查團來到長岡鄉作了實地調查。在列寧國小召開了調查會,參加調查的有謝昌寶、王先懷、李逑應、李奎應等鄉村幹部和人民民眾。毛澤東還訪問了紅軍家屬劉長秀、貧農馬榮海、代耕隊長李玉英等,和農民一起參加了田間勞動,促膝談心。毛澤東還叮嚀幹部要及時修好樟樹塘小橋以方便過往行人。毛澤東的調查活動十分豐富,他稱《長岡鄉調查》是“深入了的土地革命調查。”調查內容共分19項,著重了解鄉蘇維埃是怎樣工作的。毛澤東說:“長岡鄉工作的特點,在於能用全力去動員民眾,用極大的耐心去說服民眾”,“從這種總結已足引起我們極大的注意,已足使我們鄭重地稱讚他們的工作為‘蘇維埃工作的模範’。因為他們與民眾的關係十分密切,他們的工作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毛澤東總結長岡鄉工作的經驗主要有三點:密切聯繫民眾,關心民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在瑞金召開的“二蘇”大會上,毛主席表揚了長岡鄉的模範工作,將《長岡鄉調查》印成小冊子,發給到會代表人手一冊,將“鄉蘇工作的模範——長岡鄉”向全蘇區推介。從此,模範長岡鄉聞名蘇區,婦孺皆知。
調查研究,是實事求是的基礎,是制定政策的客觀依據,是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教條主義,密切聯繫民眾的好辦法。毛澤東一貫重視並堅持調查研究,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
三、紅軍將領轉戰興國
朱 德:白石休整垂青史
譽為“紅軍之父”的朱老總曾多次來過興國。朱德和毛澤東共同領導指揮了中央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在白石休整時,朱德在胡家祠主持召開了重要軍事會議,領導紅軍官兵開展政治軍事訓練,指導地方部隊訓練,幫助民眾割禾。在龍家堰練兵場上,朱德親自示範教赤衛隊員練劈刺、練射擊、練投彈、練格鬥。他的“刀術”表演令官兵嘖嘖稱奇。朱德的榜樣行為,教育了大家,掀起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條心”的擁軍愛民新高潮。
彭德懷:茶嶺休整留英名
1929年2月底,彭德懷,滕代遠率紅5軍從井崗山突圍,轉戰贛南,於3月初抵達鼎龍茶嶺村。紅5軍官兵在彭德懷帶領下,向民眾進行革命宣傳,關心民眾生活,救濟困難農民,做了大量的實際工作,流傳許多愛民佳話。興國縣委派出肖芳全帶領的慰勞隊,肩挑食物、果品、棉花、銀元等前往茶嶺慰問紅5軍。《彭德懷自述》中說:“該地有地下黨支部,並與贛南紅軍2、4團取得了聯繫。在白區有無地下黨組織顯然是不同的。”“當地黨組織通知我們,白軍劉士毅旅來進攻”。於是,紅5軍住了5天時間,就從茶嶺出發,奔襲於都城,殲滅敵人六、七百人。取得了紅5軍從井崗山下山後的第一個大勝仗。
陳 毅:文韜武略傳佳話
陳毅在興國呆的時間最久。在興國期間,他出任過紅6軍黨代表、紅3軍政委、紅22軍軍長、中共贛南特委兼興國中心縣委書記、江西軍區總指揮兼西方軍司令員等職。他在興國,領導軍民打五、七坊,打贛州、打吉安、打蜈蚣山和上堡土圍、賴村土圍。第三次和第五次反“圍剿”時,他都在興國指揮作戰。1931年夏,他的妻子肖菊英在興國縣城壽亭公祠的一口無井攔的水井裡,“不慎失足落井而死”。待陳毅從於都開會回來,發現妻子辭世後,不禁悲痛欲絕,寫下《憶亡》詩曰:“泉水渺渺汝何之,檢點遺物幾首詩。芳影如生隨處在,依稀門角見玉姿。”1934年8月28日,陳毅在老營盤指揮戰鬥時負重傷。黃群、高興的赤衛隊員從山中砍下青竹子,紮成擔架,將陳毅從火線上搶救脫險,抬往紅軍後方醫院治療。新中國成立後,陳毅常說:“我陳毅這條小命,是興國老表用青竹槓子檢回來的。”
羅榮桓:“擴紅模範”登紅榜
羅榮桓自跟隨朱毛紅軍下井岡山開闢中央蘇區的崢嶸歲月里,多次來到興國參與指揮作戰。尤其令人難忘的是,1933年“紅五月”擴紅運動中,他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政治部興國擴紅突擊隊隊長。他率領擴紅突擊隊從瑞金來到興國。在羅榮桓領導之下創造了轟動全蘇區的擴紅“奇蹟”:興國模範師全體官兵一致報名當紅軍!1934年1月31日,毛澤東在瑞金主持隆重的授獎儀式,代表中央政府授予興國一面擴紅獎旗:“在戰爭動員中光榮的模範”。在會上,羅榮桓為隊長的總政興國擴紅突擊隊獲“模範擴紅突擊隊”稱號,羅榮桓和副隊長謝名仁(興國縣委書記),均評為“擴紅模範”,雙雙走上領獎台領獎,他們倆的名字都榮登《紅色中華》報的光榮“紅榜”中。
劉伯承:鐵流後衛護長征
1934年廣昌戰役失利後,紅1方面軍總參謀長劉伯承找到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指斥他“必須對紅軍的失敗負責!”雞腸小肚的李德對這位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學兄因此懷恨在心,不給情面,將劉伯承從紅軍總參謀長削職為5軍團參謀長。劉伯承坦然面對,騎上戰馬,於10月初趕到興國就職。劉伯承和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曾日三、黨代表李卓然一道指揮紅5軍團官兵,在高興的蘭田、新圩、石富等地英勇頑強地抗擊了國民黨軍第8縱隊周渾元部、第6縱隊薛岳部共5.6萬兵力的南侵,打好了西線阻擊戰,遲滯了敵人的進攻速度,為主力紅軍集結於都作戰略轉移爭取了時間。紅5軍團最後撤離興國社富地區,成為中央紅軍長征隊伍的“鐵流後衛”。
周恩來:壩南會議薦毛公
周恩來自1931年冬進入中央蘇區之後,就出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和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等重要職務。1932年8月6日,他風塵僕僕從瑞金蘇區中央局趕到興國縣壩南村,主持召開了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史稱“興國會議”。他從短時間的接觸中,慧眼識珠,發現毛澤東是個“奇才”。在會上,他力薦受到“左”傾教條主義排擠、失去兵權的毛澤東恢復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的職務。周恩來說:潤之兄以中央政府主席在前方,實在不便之至。須盡力讓他發揮指揮作戰的經驗和長處。因此我提議由毛澤東同志來擔任紅軍總政治委員,最合適。他的關鍵發言,立即得到了朱德、王稼祥、陳毅、曾山等蘇區中央局委員的一致贊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鄭重發布通令:委任毛澤東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同時,在隨即召開的壩南最高軍事會議(史稱“八月會議”)上,頒發了“紅一方面軍進軍宜黃樂安的訓令”。8月下旬,按照興國會議確定的行動方針,毛澤東、朱德指揮紅軍連克宜黃、樂安、南豐三城,殲敵1萬餘人。
除了上述領導之外,還有許多中國革命的精英來到興國,或工作或戰鬥。他們是紅4軍第3縱隊司令伍中豪、黨代表蔡協民;紅3軍軍長黃公略、政委蔡會文;紅12軍軍長羅炳輝;紅7軍軍長李明瑞、參謀長張雲逸、政委葛躍山;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項英、任弼時;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劉少奇、書記陳雲;中革軍委總參謀長葉劍英,紅1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政治部主任朱瑞、參謀長左權;3軍團政委滕代遠、參謀長鄧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楊尚昆(後);5軍團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曾日三;江西軍區政委彭雪楓,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李富春、代書記陳正人;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曾山等等,風雲際會,聚首興國,和興國人民一道甘苦與共,風雨同舟,出生入死,艱苦奮鬥,在興國這塊紅土地上書寫了輝煌記錄,演繹了中國革命震今爍古、威武雄壯的一幕幕活劇。
中央蘇區反“圍剿”的主戰場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共打了6仗,有5仗在興國發生。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興國是中央紅軍西線的主戰場,主力紅軍在興國抗擊了敵軍10個整編師的進攻。
(1)中央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在興國
興國集結:
1931年7月,蔣介石糾集30萬兵力,長驅直入,向中央蘇區發動了第三次“進剿”。紅軍主力僅3萬人,連續苦戰後正在贛閩邊一帶休整。此仗怎么打?毛澤東運籌帷幄、高瞻遠矚,決定紅軍從建寧出發,千里回師贛南,選擇民眾條件較好的地方作戰場,依靠人民民眾的支援,打敗敵人。於是,全軍人馬,冒著酷暑,長途跋涉,繞道千里,於7月28日到達高興鎮,完成集結。此時,僅剩高興圩及其附近二十華里地域未被敵軍占領。急風暴雨式的第三次反“圍剿”隨之拉開了帷幕。
蓮塘戰鬥
8月初,總前委在高興圩召開會議,決定揮師向蓮塘、良村轉進,相機殲敵。8月5日晚,紅軍主力3萬人,秘密通過敵人駐軍之間40華里的間隙地帶,沿途聽不到一聲狗叫(民眾配合將狗關進地窖里),於6日晨進入蓮塘,當日下午敵譚子鈞旅進入紅軍布置的布袋陣,戰鬥打響了。至7日9時結束戰鬥,殲敵一個旅部兩個團一個特務營。首戰告捷,旗開得勝。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毛澤東以蓮塘戰鬥為例說:“我們終於在蓮塘打了第一個好仗”。
良村戰鬥
1931年8月7日,紅軍乘勝追殲,猛攻良村守敵。全殲敵54師王育德部和輜重隊,斃敵副師長魏峨威、旅長張鑾詔,活捉旅長王育德,監軍長劉春榮。兩戰皆捷,繳獲甚多。
白石休整:
當紅軍出其不意殲滅寧都守敵毛炳文部後,敵軍密集包圍寧都黃陂,尋求紅軍作戰。毛澤東以金蟬脫殼之計,用小部隊示形誘敵東去。8月15日,3萬紅軍從陽齋出發,撤至興國楓邊、城崗、白石一帶作戰略休整,約半月之久。紅軍得到休息和補充,養精蓄銳、兵強馬壯,得知敵人撤退的訊息後,才離開白石,西移興國茶園等地集結。紅軍總部和總前委首腦機關駐設白石期間,在胡家祠召開了軍事會議和蘇區中央局會議。
老營盤戰鬥
這是一場遭遇戰。紅3軍在軍長黃公略、政委蔡會義帶領下,所轄3個師於9月6日晚開赴老營盤,阻止敵人逃往吉安。民眾紛紛前來報告,發現敵軍蔣鼎文的第9師要經老營盤逃跑。紅3軍領導在與總部無法聯繫的情況下,果斷命令部隊嚴陣以待,迅速投入戰鬥,一舉殲滅敵獨立旅4000餘人,繳獲甚多。此仗打得非常漂亮,受到總部表揚。
高興戰鬥:
9月7日,國民黨19路軍60師、61師北撤經過高興圩。紅軍總部在高興圩西面黃群村“觀音坐蓮”的高峰上設立指揮部,組織紅軍主力1軍團和3軍團不足3萬人,與敵軍4個師5萬餘人,在9月8日於竹篙山附近發生激烈的爭奪戰。戰鬥堅持了三天,2個師打完子彈就和敵人拼刺刀、拼肉搏,重創敵60師、61師,迫使其向興國城南贛州方向潰退。高興一役,敵我雙方打成對峙局面。
方石嶺戰鬥
9月14日晚,敵軍蔣鼎文師逃至張家背、韓德勤師逃至方石嶺下的白石村。紅軍總部決定殲滅韓師,兵分三路封鎖方石嶺隘口,向山谷突擊。戰至翌日中午,紅軍全殲韓德勤第52師,無一漏網。韓德勤被俘後化裝成伙夫騙取紅軍路費逃走。
至此,紅軍以興國為主戰場,從7月1日至9月15日的77天中,六戰五捷,殲敵3萬餘人,潰敵7個師,徹底粉碎國民黨軍30萬人馬的“進剿”。郭化若將軍說,第三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指揮生涯的得意之作。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稱:第三次反“圍剿”標誌著紅軍戰略戰術的軍事思想已基本形成;只有在第三次反“圍剿”後,中央蘇區才擁有21個縣城,250萬人口,形成了大好的局面。第3次反“圍剿”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奠基禮!
(2)長征前夕的興國阻擊戰
這是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的最後一仗。1934年7月至10月,為了阻滯敵人向中央蘇區紅都瑞金迫近,順利實現戰略轉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調動了紅1方面軍1、3、5、8等軍團計7個主力師的兵力,在西線興國的老營盤、高興圩、古龍崗一帶阻擊國民黨“進剿”部隊,堅持長征前夕的最後一仗,完成了主力紅軍集結於都的任務。
老營盤之戰
1934年8月,國民黨軍根據蔣介石“規定石城、古龍崗、興國之線,為北路軍九月預定追剿到達線”的手令,第3縱隊向石城逼進,第6縱隊向古龍崗逼進,第8縱隊向興國逼進。8月9日,敵第8縱隊周渾元部共3個師協同跟進,攻戰沙村、進駐老營盤。擔任守備老營盤的紅3軍團第6師(即興國模範師)和地方武裝,在陳毅、袁國平的指揮下,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後因敵我雙方兵力相差懸殊,紅軍幾經連續作戰,疲憊不堪。9月1日,敵第8縱隊占領老營盤隘口。陳毅在戰鬥中坐骨受重傷。1937年10月,陳毅車過老營盤,曾賦詩一首:“大戰當年血海翻,今朝獨上老營盤。荒台廢址無人識,一撫傷痕一泫然。”
高興圩之戰
1934年9月4日,敵周渾元第8縱隊第5師、第18師、第96師進攻高興圩。紅1軍團奉命阻擊,在通天岩(對嵩岩)設立指揮所,頑強阻擊後奉命撤出,移防於紅5軍團。紅5軍團扼守蘭田圩一線,34師扼守新田一線,紅3軍團6師為預備隊。從當日起,與敵惡戰半個月,周渾元部付出了重大代價,未能前進一步。9月下旬,周渾元縱隊加強了攻勢,在飛機大炮的瘋狂轟炸掩護下,向紅軍陣地發起猛烈攻擊。紅軍守備部隊英勇抗擊,遭受了重大傷亡,但阻滯了敵軍南下瑞金,為主力紅軍集結於都贏得了時間。9月30日,紅軍奉命撤退,放棄高興圩守備。
新圩石富之戰
1934年10月11日至13日,紅5軍團在新圩石富和興國城南二十里地的村莊完成興國保衛戰的最後三天戰鬥任務後,把陣地移交給江西紅軍獨立3團和興國地方武裝後,星夜集結,從興國社富圩出髮長征。劉伯承在洪門少姑尹氏祠堂還召開了戰略轉移的動員大會。
古龍崗之戰
1934年9月初,國民黨北路軍第6縱隊由薛岳指揮,以5師之眾向興國良村、古龍崗推進。從9月11日開始攻擊,。到10月7日全線進攻,動用飛機和大炮,以密集的火力,交替進攻,輪番攻擊。
守備古龍崗前沿陣地良村雄嶺的是紅8軍團的23師。這是1934年2月由中央警衛師(工人師)改編的。紅23師憑險抵抗,激戰數日。後會合從古龍崗前來馳援的紅21師,在中州將敵擊潰。9月21日,在崇賢圩紅21師、23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8軍團,軍團長周昆,政委黃甦,參謀長唐浚,政治部主任羅榮桓,中央代表劉少奇。紅8軍團成立後,進至古龍崗冷水坳,鎮寇塔、太陽峰一帶,防禦阻擊敵人,連續作戰半個月,遲滯了敵人南進。10月9日晚,紅8軍團前住於都集結。
綜上所述,在中央蘇區5年零9個月中,中央紅軍在興國先後投入兵力達20多萬人次,國民黨投入兵力達60萬人次,超過紅軍3倍。在上述戰鬥中,紅軍傷亡1萬5千餘人,卻殲滅了敵軍4萬餘人。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犧牲了紅軍師長李實行、曾土峨、鄒平和軍長黃公略。因此,我們可以悲壯地說:興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先烈血染的土地;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興國的每一座山頭,都是曾經埋葬過敵人的英雄戰場;我們更可以豪邁地說:興國人民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8.6萬餘人,分別從福建的長汀,贛南的瑞金、興國、石城、於都等地出髮長征,實行戰略轉移。
興國是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長征的集結地和出發地之一。從興國集結出髮長征的紅軍主力有:紅1軍團的1師、2師和軍團指揮部,紅3軍團的6師,紅5軍團的13師、34師和軍團指揮部,紅8軍團的21師、23師和軍團指揮部,總計7個主力師4萬餘人。
紅一軍團。紅1軍團(1、2師,不含15師)從9月20日與紅5軍團在高興阻擊敵人後,於10月6日奉命把防務交給紅5軍團,7日秘密向興國東南之竹壩、洪門地區轉移。8日晚起從洪門出發,經江背洞、社富圩、馬安圩、仙霞貫、車頭圩等地,於11日到達於都東北之段屋、寬田地域,休整集結。16日晚向新田、金雞一線進攻,10月21日晚突圍長征。
紅三軍團。紅3軍團6師於10月12日從興國筲箕窩出發,到達石城後,和紅五軍團主力4師、5師會合併參加了石城阻擊戰。16日在於都西門塔腳下和孟口等地,渡過於都河,進至小坌、長演壩等地,21日晚突圍長征。
紅五軍團。長征前夕,紅5軍團一直在高興圩一線阻擊敵人並保衛興國縣城,10月14日興國縣城失守後,紅5軍團奉命將防務交給地方武裝獨立團,從興國城南出發,20日晚渡過於都河,在小溪地區宿營,為紅軍主力西進殿後。
紅八軍團。紅8軍團於9月21日組建後,開赴良村,一直在古龍崗西北地區阻擊敵人。10月8日晚奉命撤離,轉移到興國南部社富圩等地集結補充。17日晚到達於都仙霞貫,渡過於都河,隨紅3軍團經新陂、小溪、馬嶺、信豐西進,邁向長征之途。
 

 第三節 對中國革命的貢獻

在那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里,興國人民前仆後繼,為中國革命英勇奮鬥,付出了重大犧牲,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中央蘇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興國人民自願組織起“紅軍預備隊”、“興國獨立師”、“興國獨立團”、“興國補充師”等地方部隊,到火線上配合主力紅軍作戰。1934年9月,興國組織12563名赤衛隊員幫助紅軍修築工事,派出5398名赤衛隊員幫助紅軍搞運輸。同時,提供軍糧7萬餘擔,戰費34萬元,草鞋50萬雙及其它大量軍需用品,支援主力紅軍戰略轉移。
第三次反“圍剿”時,3萬餘主力紅軍在興國轉戰三個月;第五次反“圍剿”時,4萬餘紅軍在興國戰鬥長達二月余。他們的糧食、蔬菜、草鞋、雨笠等物資,幾乎都是由興國人民民眾保障供給的。在主力紅軍長征前夕,為了支援紅軍突圍轉移,1934年5、6月間,興國縣又有5000餘人參加紅軍;9月,再動員1600餘人當紅軍。是年,興國擴紅總計8467人,占中央蘇區為紅軍補充兵力8萬人中的十分之一。
為了革命的成功和勝利,蘇區興國人民真正做到了“要人出人,要糧出糧,要錢出錢,要物出物”,全力以赴支援革命戰爭。直到現在,興國縣還有10萬多名紅軍烈屬,2000多名傷殘失散紅軍。
老一輩革命家對於紅色興國那段艱苦卓絕的戰鬥歲月,記憶猶新,銘刻在懷,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讚賞。
毛澤東曾說:“要造成幾千個長岡鄉,幾十個興國縣。這些就是我們鞏固的陣地。我們占據了這些陣地,我們就能從這些陣地出發去粉碎敵人的‘圍剿’,去打倒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在全國的統治。”①
周恩來曾說:“中國外國不如興國,南京北京不如瑞金。”②
林伯渠賦詩云:“興國男兒無敵手,井崗旗幟有文章。”③
聶榮臻題詞曰:“在中國革命戰爭中,興國人民貢獻殊多,犧牲很大,對興國革命烈士更值得我們永誌不忘。”④
鄧小平1992年對江西省委書記毛致用、省長吳官正說:“蘇區那時的工作,興國第一,瑞金第二。”⑤
曾 山1968年對興國革命紀念館調訪人員說:“蘇區興國工作的特點就是六多:出兵員多,出糧食多,出戰費多,出幹部多,出經驗多,出物資多。”⑥
————————————
註:①引自毛澤東《關心民眾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
②1933年周恩來在中央蘇區少先隊大會上講話,見肖華上將、郭化若中將的回憶錄。
③1957年,被稱作“長征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在南昌參觀,為紀念八一起義30周年而作,見《林伯渠詩選》。
④1981年4月,聶榮臻元帥為興國革命烈士陵園落成題詞。
⑤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路過江西鷹潭火車站,對江西省委書記毛致用、省長吳官正的講話引自《江西日報》。
⑥1968年,民政部長曾山接見興國縣革命紀念館工作人員赴北京調訪的談話。見革命紀念館調訪資料。
紅色機構駐設興國
中共蘇區中央局:1931年6月下旬,蘇區中央局隨紅軍後方辦事處遷來興國。先後駐設在崇賢、均福、城崗白石、高興長龍、茶園教富、壩南等處,與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一起辦公。項英、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葉劍英、周以栗、毛澤覃等隨機關遷來興國工作。
紅一方面軍總部和總前委:先後駐設在古龍崗、城崗白石、賀堂白石、蓮塘、良村、茶園、鼎龍等處,並在高興、城崗白石、壩南及約溪等地召開過會議,發布過作戰命令。
中共江西省委:1931年10月遷駐縣城牛埂塘一幢西式洋樓。11月,召開中共江西省委第一次代表大會,12月23日在陳家祠召開省委擴大會議。時任省委領導任弼時、陳正人、李富春、蔡暢等都在興國工作過。1933年1月,遷寧都辦公。
江西省蘇維埃政府:1931年8月遷駐官田、城崗白石,後遷於都。同年11月遷駐社門前李家祠。1932年5月在陳家祠召開了江西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省主席曾山、副主席古柏、胡海、陳正人、吳家俊等在興國辦公。1933年1月遷駐寧都七里村。
江西軍區:1932年成立江西軍區指揮部。軍區總指揮陳毅、政委李富春、蔡會文、彭雪楓,參謀長周子昆、陳奇涵、郭天民等隨機關駐設筲箕村日本式洋房。後面設立了紅軍檢閱台。1933年1月遷寧都李園村。
創建中國革命諸多“之最”、“第一”
蘇區興國創建了中國革命的許多“之最”和“第一”。如,興國是中央蘇區擴大紅軍最多的縣、參軍參戰組織最完備的縣;是中央紅軍作戰次數最多、戰場最多、殲敵數量最多的縣;是捐助紅軍戰費最多的縣;是捐獻軍糧最多的縣;是蘇區合作社最普及的縣,也是蘇區幹部作風最好的縣。
除此外,興國誕生了許多箇中國革命歷史上的“第一”。第一個中央紅軍兵工廠於1931年10月創辦於興蓮鄉的官田村。第一個中央紅軍總醫院在1931年10月創辦於鼎龍茶嶺村。第一所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誕生於鼎龍茶嶺李氏宗祠。第一個中央造幣廠在1931年10月創立於東村的東龍庵。第一家中央蘇區農具生產合作社在1933年11月創辦於古龍崗。中央紅軍第一次無線電密碼通信在興國成功。興國還創造了中央蘇區第一個整編師報名當紅軍上前線的記錄。官田兵工廠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稱作是“中國兵器工業的始祖。”東村造幣廠被中國人民銀行定為中國金融紅色起家之“根”。茶嶺紅軍軍醫學校被稱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醫科大學的“搖籃”和“前身”。其中,官田兵工廠於2006年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區幹部好作風”的發祥地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走山路打燈籠。”這首經典紅色歌謠的原創地就在興國。蘇區興國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革命幹部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考驗,形成了艱苦奮鬥、與民眾血肉相連的好作風。長岡鄉的民眾說:“共產黨真正好,什麼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毛澤東讚揚說,“興國的同志們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們稱讚他們為模範工作者。他們是認真地在那裡進行工作,他們是仔細地在那裡解決問題,他們在革命面前是真正負起了責任。”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廉潔奉公、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遵紀守法的道德準則,以身作則、模範帶頭的工作態度,實事求是、聯繫民眾的工作作風,爭創一流、勇於創新的進取意識等等。毛澤東尤為讚賞的是密切聯繫民眾,關心民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三個方面。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形成原因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其中主要原因是老一輩革命家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影響,這是蘇區幹部好作風的主要源頭。
“紅色高幹縣”
時勢造英雄。土地革命滾滾洪流的鍛鑄,造就了興國俊才迭出,湧現出了一大批“紅色高官”。他們的傳記,已收入《中共黨史人物傳》系列叢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累計有11位。如,江西馬列主義傳播的先驅、江西黨、團組織創始人之一的袁玉冰;中共粵贛邊特委、贛南特委書記楊尚奎;紅1方面軍1軍團參謀長陳奇涵;少共國際師政委蕭華;華南東江縱隊政委尹林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府勞動部長鄧振循(烈士);中共中央分局委員、少共蘇區中央局書記李才蓮(烈士);中央執行委員、江西省蘇維埃主席劉啟耀(烈士);中央執行委員、粵贛省、贛南省主席鍾世斌(烈士);蘇區粵贛省、贛南省副主席王孚善(烈士);中央執行委員、中共閩贛省委書記兼閩贛軍區政委鍾循仁;閩贛省主席楊道明等。還有不少人暫未入傳。如,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徐達志、吳家俊等。僅當年蘇維埃政府中央執委就達9人之多(另有一人為後補中央執委)。
“蘇區模範縣”
興國是中央蘇區著名的模範縣。1933年中共中央局組織局主任羅邁(李維漢)代表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授於興國縣一面題為“我們的模範縣”的大鏡。1934年1月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稱讚“興國的同志們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們稱讚他們為模範工作者”,號召“要造成幾千個長岡鄉,幾十個興國縣”,還給興國的代表題寫了“模範興國”四個大字。由代表帶回,製成紅匾,分掛興國四條城門之首。從此,創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興國模範縣,聞名遐邇,流傳至今。
“紅軍縣”
蘇區興國是中央蘇區擴紅數量最多的縣。省委書記李富春在《江西興國縣擴大紅軍的記錄》中,盛贊興國縣是“猛烈擴大紅軍的模範。”蘇區“興國模範師”上前線後,中共蘇區中央局稱之為“創造百萬紅軍的先驅”。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稱之為“革命史上燦爛的一頁。”紅1方面軍總指揮朱德、總政委周恩來、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聯合署名拍來賀電祝賀。據資料記載,蘇區興國有5.5 萬人參加主力紅軍。
“革命烈士縣”
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光榮獻身的有姓名記載的興國革命烈士達23179名(不包括無名無姓的無名英雄)。烈士人數之多,屬全國各縣之首。其中犧牲在長征路上的有12038名,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位興國籍紅軍為國捐軀,成了長征的鋪路石。還有不少人犧牲在抗日前線,如姚名達教授、遠征軍胡義賓少將、八路軍團政委王平民、新四軍熊夢輝團長等英烈。還有的犧牲在解放戰爭中。他們血灑中華大地,長眠青山綠水,成為共和國煌煌大廈的的奠基石!
“將軍縣”
在新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興國英才輩出,將星雲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批授銜的開國元勛中,有興國籍將軍54位,其中上將2名,中將5名,少將47名,在全國享有“將軍縣”美譽,與湖北紅安縣、安徽金寨縣並被稱為全國三大“將軍縣”。
上將有:
蕭 華、陳奇涵;(其傳略見前“鄉賢”部分)
中將有:
朱 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歷任中心縣委書記,軍團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第一副部長,通信兵部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銜。
康志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歷任團政委、旅政委、淮北地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銜。
溫玉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歷任團政委、師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軍長,廣州軍區副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是中共九大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銜。
謝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歷任連支書、團政治部主任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歷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政委,解放軍政治學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銜。
邱會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歷任紅軍宣傳隊長、科長、處長、新四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軍區政治部主任、軍政委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銜。是第九屆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文化大革命”中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之一。
少將有:(按姓氏筆畫排列)
馬澤迎、王 屏、毛會義、鄧經緯、葉運高、劉 涌、劉玉堂、
劉世洪、劉耀宗、江學彬、呂黎平、李士才、李呈瑞、李佐玉、李良漢、楊 卓、楊漢林、邱先通、邱會魁、鄒 衍、張英輝、
陳 熙、陳坊仁、陳遠波、陳美福、歐陽平、周 彬、鍾人仿、鍾文法、鍾生溢、鍾發宗、鍾國楚、鍾炳昌、黃文明、黃玉昆、黃有鳳、黃朝天、龔興貴、曾 美、曾克林、曾昭墟、曾新泮、謝 良、謝立全、謝國儀、雷永通、魏洪亮。
“開國功臣縣”
新中國成立之初,健在的興國籍長征老幹部就有500多人,老幹部之多,位居江西之首。他們分布在除西藏、台灣之外的全國各地,分別擔任黨、政、軍、群各級領導。授軍銜時,有的轉入地方黨委、行政部門工作,無緣授銜。據目前資料統計表明,興國的老紅軍擔任過副部、副省、副軍以上職務的,或享受同等待遇的“開國元勛”,(除授銜的將軍外)有110多位。其中正省部級領導幹部有:
楊尚奎。建國前,歷任中共興國、寧都縣委部長,太雷(石城)縣委書記,和陳毅、項英一起,堅持了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歷任吉林省吉南地委書記,吉林省委組織部長、秘書長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書記、華東局書記處書記,江西省政協主席,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並在中共十二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尹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歷任紅軍獨立三團團長,中共廈門臨時工委書記,東江前線特委書記兼東江縱隊政委,中共香港局(後改稱華南分局)副書記。1949年後,歷任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軍區副政委、省政協主席等職。
劉 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歷任排長、特派員、科長、公安局長、旅政委、師政委、軍副政委。1949年後,任公安部局長,地質部部長助理、二機部(核工業部)部長。1955年開始領導國家原子能工業建設。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鄧存倫。建國前,任地委書記、旅政委、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1949後,任國家物資部副部長、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國家鐵道部副部長。
這百餘位省、部、軍職(級)興國老紅軍,他們分別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立了不朽功勳,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模範興國紅軍驕子”。
紅色興國,有一份歷史的厚重,宛如陳年老酒,濃醇芬芳,香飄四溢,魅力無窮。

第三章 山川秀美 物華天寶

第一節 物華天寶資源豐

興國,是一片山川秀美的土地,更是一座物產豐饒的家園。千百年來,大地母親,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著世世代代的客家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生生息息,繁衍不止,點綴著燦爛的華夏文明。
土地肥沃好家園
興國的土地是肥沃的。大自然的慷慨賜予,加上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辛勤耕作,境內有豐富的適宜多種作物生長發育的土地資源,其中以紅壤和水稻土為主。這兩種土壤,都蘊含著極大的生產潛力。
紅壤,是興國境內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土壤類型,面積達320多萬畝,約占總面積的67%。成熟的紅壤土地,其有機質含量較豐富,是旱地農作物的主要基地,也是用材林和水源涵養林的良好基地,特別適宜臍橙、茶葉、柑橘、桃、李、柿、油茶、竹、松的大面積種植和生長。
水稻土,是興國的主要耕作土壤。它是由各種自然土壤經過水耕熟化發育而成的一種特殊土壤。全縣水稻土面積達到40餘萬畝。水稻土又分為瀦育型、淹育型、潛育型、表潛型、側滲型等五個亞類。其中瀦育型水稻土面積最大,占全縣耕地面積的82%。縣內河谷平原的塅田、山區崗地的坑田、壠田,多屬於瀦育型水稻土。瀦育型水稻土大都能自流灌溉或有蓄水可灌,生產條件優越。不僅耕層深厚,熱化程度較高,而且有機質含量豐富,肥力偏高,是我縣農業生產的主要基地。
除水稻土外,興國境內還有5萬多畝紫色頁岩風化土壤,適宜種植烤菸、瓜果、甘蔗、蔬菜等作物。
森林茂密疊青翠
在大自然亞熱帶濕潤氣候的呵護下,興國到處鬱鬱蔥蔥,有著相當豐富的植物資源。全縣森林覆蓋率為72.2%,木材蓄積量296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880多萬根。據《興國縣誌》記載,境內常見的植物有樹種384種,牧草132種,藥材358種。按其用途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為用材林。用材林優勢樹種以馬尾松為主,杉樹、毛竹成塊分布,還有苦椿、栲樹、楓香、池桐等數十種,主要分布在興江、南坑、良村、楓邊、均福山等東北部山區。二為經濟林。主要樹種有:油茶、茶葉、棕樹、油桐、烏桕、山蒼子、水果等。其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油茶主要分布在均村、茶園、楓邊、南坑等邊遠山區,號稱“油茶之鄉”,總計面積達483974畝,占全縣油茶林總面積的48.33%。三為薪炭林。主要樹種除馬尾松以外,還有白櫟、青皮木、杞木、胡枝子等。其中,馬尾松是興國最為常見的薪炭林。
境內有著眾多古老樹木和珍稀樹種。全縣現存的二十餘種古木大樹,分布點達40多處。一棵千年古樹就是一段歷史,樹齡近千年的那些古樹中,蘊藏了多少令人心馳神往的神奇故事!此外,全縣還有著幾十種珍貴、稀有、瀕危樹種,如:銀杏、楠木、福建柏、花櫚木。那巍然的古松、水杉,那俏麗的含笑、杜鵑,那挺拔的毛竹,構成了一幅幅森林王國多彩多姿的錦繡畫卷。
植物資源更是一筆無盡的寶藏。栽培植物以葉、莖類作物為主。主要有:糧食作物、油料作物、棉麻作物、菸草、茶果、蔬菜花卉等。
全縣的野生植物資源,可以分為十大類:木本糧食植物及澱粉植物、野果類、野菜、野生飼料及飼料類、觀賞植物、芳香植物、纖維植物、油脂植物、蜜源植物、大型食用真菌、藥用植物等等。大自然是那樣淋漓盡致地在瀲江兩岸的土地上,展現著自己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飛禽走獸棲山林
興國多山,山上覆蓋著鬱鬱蔥蔥的植被;興國富水,水面翻卷著連綿不斷的波浪。大自然的恩賜,為飛禽走獸在這裡棲息、繁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興國境內常見的野生動物有:麂子、獐子、山羊、山鹿、野兔、野豬、豹子、狼、狐狸、獼、貉、水獺、豪豬、黃鼬(黃鼠狼)、獾(石獾)、靈貓、白尾狗雉(野雞、山雞、環頸雞)、老鷹、麻雀、禾花雀、斑鳩、閒鳥(竹雞)、知更鳥、白鶴、烏鴉、啄木鳥、喜鵲、布穀、翠烏、燕子(雨燕、岩燕)、八哥、山雀等。這是一個多么喧鬧而又珍奇的動物世界啊!只可惜自然環境的改變,導致其中一些珍稀動物如豹、豺狼等己經絕跡,令人扼腕嘆息。
在畜牧業方面,主要種類是:豬、牛、兔、家禽、水禽等。興國農民曆來就有飼養灰鵝、生豬的習慣,其中茶園豬、興國灰鵝為本地特產。
在水產養殖方面,縣內目前養殖較多、產量較大的主要是鯉、鯽、鯿、草、青、鰱魚等,其中興國紅鯉魚為本地特產,以其外形靚麗、肉質細嫩而馳名中外。
動物群棲,為興國增添了無限生機,成為大自然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礦產豐富遍地寶
興國地表物產豐富,地下蘊藏亦極為豐富,目前,全縣已探明有一定儲量的礦種就達25種,礦床礦化點160餘處。金屬礦物主要有:鎢、銅、鉍、錫、金、鈹、鈾、鈮鉭、鐵礦砂以及稀土等,其中以鎢的分布面最廣,興江、古龍崗、興蓮、傑村、埠頭、方太、城崗、樟木、崇賢等十多個鄉鎮都有,鎢的儲量也是最多的,僅興江陳也的畫眉垇儲量就達281.5萬噸。非金屬礦物主要有:螢石、水晶、煤、石灰石、鉀長石、大理石、紅石岩、花岡岩麻石、汞(硃砂)等。據目前資料表明:螢石礦的儲量位居全國前列。這些豐富的地下寶藏,為我縣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強有力的資源保障。
氣候宜人好居所
興國地處羅霄山脈以東、武夷山脈以西的雩山山區。緯度偏低,且距海不遠,因而具有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常有較強的冷空氣侵入,氣溫多變,風小雨多。夏季,進入梅雨季節,多為海洋暖濕氣團盤踞,溫高濕大,是全年雨量集中期,常有暴雨。夏末秋初,主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炎熱少雨,受颱風影響時,才有降雨。全年最高氣溫,出現在這個時期。秋季,由於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退減弱,受北方單一乾燥的冷氣團控制,晴朗多雲,秋高氣爽,晝夜溫差較大。冬季,多受北方乾冷氣團侵襲,氣候比較寒冷。每遇寒潮南下,往往產生雨雪冰霜天氣。
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為1926.5小時,日照率為44%。全年以7月份日照時間為最多,達到277.9小時,日照率為66%。2月份日照時間最少,只有89小時,日照率僅為28%。
氣溫適宜。年平均氣溫18.8度,全年以7月份最熱,日平均氣溫為29.3℃,歷史記錄最高氣溫曾達40.4℃,最低氣溫-6.3℃。1月份最冷,日平均氣溫為7.2℃,氣溫相差為22.1℃。無霜期長。由於地形、高度、植被對氣溫有顯著的影響,南部氣溫高於北部,中部盆地、丘陵高于山區。
雨量充沛。興國是江西多雨縣之一,興國縣年平均降水量為1515.6毫米,年產水量為49.47億立方米,年降水天數為155天。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各地降水不均,有北大於南,山區大於丘陵、盆地的特點。
風能充裕。興國有明顯的季風特徵。冬季偏行北風,一般沿濊水河谷吹向東南。夏季盛行南風,以平固江兩岸風速較大。年平均風速在2.0米/秒左右。
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的氣候,加上三面環山、小盆地式的地形地貌,為興國的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水利資源待開發
全縣水資源總量76.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6.87億立方米。目前,全縣工農業平均用水量約7.7億立方米,占總量的28.7%。其中農業灌溉用水約2.4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為33.3萬畝。地表水潛力很大,可供養殖水面3.5萬畝,瀲水水質除含銅量超過規定標準,其它均達標。水能理論蘊藏量為94568.1千瓦,實際可開發利用29162千瓦,占理論蘊藏量的30.8%。可供開發量低,是由於支幹流中下游地勢平坦,兩岸農田、圩鎮、村莊較密集,人多田少,不可能過多占用耕地來建電站,只能利用山區小流量高水頭建分散的小型電站,這種電站調節能力很差,對水能開發總量影響很大。如社富、傑村、都田、永豐、渣江河,理論蘊藏量為14436.5千瓦,可開發水能卻只有1500千瓦左右,為理論蘊藏量的10%。興國縣地下水資源,受地形地質構造制約,不能形成大的含水層,儲量不多。主要有四種類型:一、鬆散岩類孔隙水,分布在平固江及其支流兩岸;二、紅層地下水,分布在縣城附近彎月形盆地上,水質較差;三、碳酸鹽岩類石溶水,主要分布在梅窖向斜盆地;四、基岩裂隙水,分布較少,儲量不多。以上四類中以第一、三類型的水具有開發前景,水質較好,水量集中。前者含水層一般為0.4米至2.63米,可開發資源約每日27800餘噸;後者每日約96020餘噸。有一定開採利用價值的平固江流域濊水文溪至龍口之間,開採量每日為16664噸。
 

 

第二節 風光旖旎多錦繡

不管你是畫家,還是作家,如若要淋漓盡致地描繪與形容興國風光,那將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從覆笥山到冰心洞,從寶石山到丹霞湖,從朱華塔到普惠寺……,它雄奇,卻又柔美:它巍然,卻又俏麗:它險峻,卻又開闊:它玄妙,卻又親切……,它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以巨大的魅力吸引著投入其懷抱的每一個人。
文峰毓秀朱華塔
興國縣城西南瀲水、濊水合流處,有一座巍峨寶塔,宛如一支犀利的筆峰,雄踞江邊,靜靜地把守著興國的“水口”。每當清晨薄霧、落日餘暉之際,塔身倒影在波光粼粼的瀲水之中,為縣城平添了幾分靈秀之氣,這便是“朱華塔”。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把它看成是庇佑和象徵興國“人文蔚起”的“文峰塔”,因其地處“程水”,人們又習慣地稱它為“程水塔”。
朱華塔位於縣城西南約3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塔西山下約百米為平固江。“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塔所在的山崗叫橫石,又被稱作“橫石塔”。塔有南、北兩門,其匾額上分別題有“橫石寶塔”和“朱華寶塔”字樣。塔身系壁內折上樓閣式磚塔,七級 八面,平面為八角形。原頂被雷毀,殘高 22.5米。塔基為紅石條塊所砌,平面也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邊長1.9米,直徑4.95米,各層高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外表樸實。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 34尊佛像,造型逼真,形態各異,刀法流暢。各級均有碑刻及銘文,或記造塔工匠名單;或載捐資建塔情況;或刊刻美好願景;塔碑銘文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大順年間,據縣誌記載:興國“因東北梁傑,西南伏瀉”,堪輿界一代宗師楊救貧嫡傳弟子曾文辿,乃“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站在風水地理的角度來說:把形似筆鋒的寶塔,建在縣城水口上,可以改變興國的地理格局,護佑邑中風水,使興國的文風日益昌盛。可惜元代末期,原塔損毀。據明朝興國知縣盧寧在其《朱華塔記》中寫道:“元閏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山,瀲水為錮,江流不平,俗尚悍訐,士好逸游,民逃業荒,沙圖並里,迄於今日,氣習益漓,文命不振,都無完里者一三,里無完甲者十九,不錄鄉書者十餘舉,不登科甲者四十餘舉,……。”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就是說朱華塔的倒塌,破壞了興國城的風水,便產生了百業凋零、人民流離失所的種種不良惡果。於是,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邑人鍾士清、鍾文濟等人損資重建;清嘉慶八年(1803)再作修葺。櫛風浴雨,至今巍然屹立,見證著興國的歷史滄桑。
朱華塔興建後的千百年間,興國將星璀璨,名士迭出,是否與此有關,人們不得而知。但它“外圓內方(塔心為正方形)”的建築格局,在江西卻是僅此一家。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藝術價值,那是毋庸置疑的。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新制塔剎,重刻佛像。如今,修葺後的朱華寶塔,煥然一新,英姿楚楚,別具風流。如若登塔遠眺,波光瀲灩,旖旎風光盡收眼底,成為興國最負盛名的標誌性建築景點之一。
巍峨秀麗覆笥山
覆笥山,位於崇賢鄉齊分村南三公里,距縣城47公里。那裡山勢險峻,秀麗挺拔,被譽為全縣群山之宗,又稱為“興國祖山”。
據說,覆笥山系興國龍脈之源。古縣誌云:興國龍脈,乃東起武夷山,經石城牙梳山、寧都齊雲山逶迤而來,聚脈於覆笥山。
又傳,覆笥山系仙家藏書寶地。覆者,蓋也,笥者,書箱也。覆笥山名,就是蓋著的書箱子。《雲窗私志》云:“昔涓子發石笥,得秘書十二卷,因以為名。”劉向《列仙傳》也有記載:古代有個山東人,在菏澤釣到一尾鯉魚,剖開發現魚腹藏有畫絹,繪著仙山秘籍圖,載明仙山乃他登仙之地。此人自稱“涓子”,懷揣絹畫,尋訪畫中仙山。一生奔波,歷盡辛勞,終於在興國找到了畫中的仙山——覆笥山,最後在此羽化登仙。“涓子”,有人又稱之為“北海仙公”。
覆笥山山頂有寺,始建於唐開元二十七年(739),歷經興廢。古寺周圍環繞著一人高的古寨牆,古代寺僧為抵禦寇賊,修築了堅固的堡寨,歷經千年風雨,苔附藤蔓,寨牆依然。古寺殿前,有一口書泉,雖處石峰之巔,卻清泉汩汩,甘甜清澈,流連不絕。泉邊石碑書曰:“書泉,書能益智,泉能增靈”。
覆笥山留下了眾多邑中名宦和革命先輩的足跡。清初史學家張尚瑗,從北京國史館謫官興國,任縣令期間,縱情興國山水,遍賞邑中名勝,尤對覆笥山情有獨鍾,特將自己的萬卷藏書樓題為“覆笥山館”;後來,又把他在興國做的詩文,刊印為《覆笥山集》。江西革命先驅袁玉冰是覆笥山下人,他把攀登覆笥山作為革命意志的一種錘鍊。1919年6月27日,他登上峰頂後吟出壯美的詩句:“攜手同登覆笥山,炎儼四逼汗流顏。去年同嘆攀援苦,一振精神不見艱。”“登峰到頂志天涯,跋涉雖艱亦快哉。上到極巔舒眼望,此身仿佛在蓬萊。”1931年9月,毛澤東、朱德在覆笥山上指揮紅軍取得方石嶺大捷,勝利結束第三次反“圍剿”戰爭。有首興國山歌唱的就是第三次反“圍剿”中的方石嶺大捷:“哎呀嘞,白雲山頭放凱歌,大烏山下綠婆娑;均福山上紅旗展,覆笥山邊紅軍過。毛委員揮手方石嶺,兩路包抄把敵破。”紅軍的恢宏氣勢和毛委員指揮戰鬥的運籌帷幄,躍然紙上。
覆笥山景觀豐富,奇石眾多。在古寺北面的峽谷里,有一奇景石岩,高過三米,寬三點五米,長三點六米,可放石桌四張。此岩形如覆笥,岩內有泉井,傳說齊涓子曾在此苦學,最終成仙。覆笥山頂北側有一蛙形巨石,人稱蛤蟆石。傳聞過去這隻石蛤蟆會唱“食興國,肥泰和”的歌。山神厭其不公,杖擊其嘴,故蛤蟆嘴上有一道缺口。清代山下的舉人曾冰一曾作詩嘆曰:“食不懷恩肥外人,居心果爾未中平。尚知機會能均等,免至傷殘忍苦心。”覆笥山南坡有一塊棋盤石,石紋斑駁,縱橫如棋,相傳是“北海仙公”與鞏信下棋遺蹟。古寺北坡約200米處,有一紗帽峰,狀如古代官宦頭頂的烏紗帽。古代覆笥山周圍州縣的讀書人,科考不舉,必上山到紗帽峰前叩首,求神佛賜帽,做幾次戴帽動作,下次科考,事必有成。紗帽峰前還有馬鞍石,狀如馬鞍。山下的清代拔貢謝懷召有詩讚曰:“駿馬糾糾勢若奔,裝鞍欲發待高賢。接來文章道德士,一躍飛騰上九天。”
山頂還有平湖,名為雁湖,別名雁塘,古時石雁擇時而來,棲息其間。
峰頂平坦,草長鳶飛,花香蝶舞,有“足踏山頂頭接天,興泰永吉在眼前”之美譽。
峻峭挺拔大烏山
大烏山,位於楓邊鄉西北,距縣城39公里,縣城至楓邊公路經山下而過,海拔1204.5米,是本縣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峰。
大烏山巍峨挺拔,高聳入雲。站在大烏山山頂,方圓百里之內的綺麗風光盡收眼底。
大烏山山巔有座“三仙殿”,相傳建於唐中宗神龍六年(705),至今已逾千年,可謂歷經滄桑。整座廟宇用花崗石砌成,規模壯觀。正棟為玉皇殿,殿內佛像陳列,有鐵鑄的,有石鑿的,有木雕的,還有陶製的,其貌莊嚴,威武神氣。右為觀音殿,觀音娘娘端坐於蓮花之上,雙手平擺於膝,相貌慈善。左為羅漢殿,十八羅漢造型別致,形態不一,栩栩如生。
說起“大烏山”的名字,頗有一番來歷。相傳,唐代建庵時,此山名為“大霧名山”,取其“終年雲霧迷濛”之意。明洪武年間,翰林學士吉水人解縉朝瞻時,燭被風滅,殿宇烏黑,便開玩笑說:“不是名(明)山 ,是烏山”。因此,人們就戲稱它為“大烏山”。
大烏山雄奇險峻,惹來無數文人騷客駐足流連。山頂“三仙殿”前有三座牌坊:頭一坊,是民族英雄文天祥手書的“永鎮江南”題刻;相傳,宋鹹淳九年(1273),文天祥從湖南提刑任上,改任贛州知府。他與時任興國知縣的同科進士何時相邀同登大烏山遊歷。登上山頂,極目四望,但見江山如畫,美不勝收。只可惜大好山河正遭受元軍鐵蹄的踐踏蹂躪,而自己鎮守的一方土地,依然像巍峨的大烏山一樣,雄峙贛江。想到這裡,胸中一股豪氣油然而生,於是,揮毫潑墨,親手寫下“永鎮江南”四個大字,以表達他保境安民的豪情壯志和戰鬥決心。“永鎮江南”四個大字,成了文天祥留下為數不多的墨寶真跡之一。另外兩座牌坊“大烏仙境”和“進步登天”,則分別為明代進士鄒元標和狀元、大學士解縉所書。遺憾的是,解縉題寫的“進步登天”題刻,據稱幾百年來屢遭雷擊,是位置應當建於石階之始地,還是“登天”一語忤上犯忌,我們不得而知。
大烏仙境,美景處處皆是。進山有巍峨剛勁、山風搖動的石崖路,據說連狐狸上山也得歇息十八次才能上去,邑人稱之為“狐狸十八歇”;山側有三座形似雄獅之頭的山峰,極為險峻,威猛,壯觀,威鎮千峰,人稱“三獅朝天”;山寺前山窩有“出木井”,相傳,建寺時,搬運木頭十分困難。幸有神仙點化,所用木頭竟能神奇地從這口井中吐了出來。當寺廟快要建成的時候,運送木料的人大聲問木匠:杉木夠不夠了?木匠回答說:夠了!木材立即被卡在井口,再也拖不出來了。傳說離奇,至今還引人尋跡覓蹤;山寺後有風洞、雨洞,相傳為風雨神施法調節氣候的山洞,以保山下各地村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雄奇險峻的大烏山,每天都吸引著四方遊客。他們不辭辛苦前來攀登,為的是感受其雄偉氣勢,飽覽其旖旎風光。而今,有關部門己將公路通到了半山腰,遊客登山將更為方便快捷。
雄奇壯觀寶石寨
寶石仙境風景區,位於縣城以北15至20公里的高興、方太、崇賢、鼎龍、長岡等幾個相鄰鄉鎮之間。景區以高興鎮老圩村的太平水庫為中心,山水相連,向四周延伸,約30平方公里的範圍,有著豐富的歷史傳說和人文景觀。
寶石仙境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正如明代探險家徐霞客所描繪的那樣:月照丹霞如寶石生輝,雲繞靈石若翔龍吐霧,身臨幽谷象夢遊仙境,聲貫峭壁似鐘鳴鼎沸。景區內古剎流金,松竹蔽日,層巒疊嶂,雄偉壯觀,漫山奇花異草,到處岩洞飛瀑。自然形成寶石寨、八仙岩、東(西)井、寶石仙境、世外桃源、夢幻西天、鳳凰嶺、天鵝湖等八大景區120多個景點。不僅有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林圖”、一瀉千尺的百丈泉瀑布、碧波蕩漾的天鵝湖、鳥語花香的世外桃源,也有惟妙惟肖的聖僧峰、神龜奔月、雙獅戲球、駝峰、回音壁、八仙屠龍谷等自然景觀,而且還有文天祥開府抗元屯兵留下的大量古代遺蹟以及流傳至今的墨竹林、倒芭茅、天井架等動人傳說;此外,海瑞夜宿客棧舊跡,鄧小平紅七軍軍部駐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戰地工事殘壁等歷史人文景觀至今保存完好。
寶石山之名,相傳由南宋宰相文天祥親口所命。南宋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護送皇太后經過興國,遭遇元軍襲擊,遂登山築寨而守。由於皇太后抱著皇帝和玉璽,連登數峰,都感到地動山搖,難以立足安身。直到登上一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峰仙人頂時,方才安然不動。文天祥贊曰:“真乃寶石山也!” 遂以“寶石山”為名至今。
古樸靈趣通天岩
通天岩位於高興鎮北2公里,因山洞中有一孔,可望見天日,形似天窗而得名。
通天岩西邊是老營盤河與濊水(北河)的匯合處,東邊是省道高(興)古(縣)公路,主峰海拔高度為286米。
山路石壁上,有幅清初題有“對嵩岩 吳江張尚瑗”的石刻,據同治《興國縣誌》載:岩原名“雙龍巖”,俗稱“通天岩”。清康熙興國知縣(江蘇吳江人,翰林院庶吉士)張尚璦游此,登岩眺望,群峰挺立,連綿不斷,有大小三十六峰。山光秀色,盡收眼底。遂吟《對嵩岩》詩一首,並題“對嵩岩”三字於岩左側崖壁上。“對嵩岩”三字為楷書陰刻,從右至左橫書,是縣級文物保護舊址。
山上有二處較大岩洞,其中通天岩洞因與山後相通,岩內有寺,石壁上有石刻,自古以來,這裡就是興國的一個名勝古蹟。蘇區時期是紅軍第三次反“圍剿”的重要戰場。
岩內寺院相傳始建於南宋,是文天祥抗元遺蹟。寺的殿堂全在石窟之內。
岩頂平敞處,有石桌、石凳,系山石自然形成,相傳為“仙人下棋”之地。天工造物,令人嘆為觀止。峰頂還有紅軍工事遺蹟。岩周圍植被較好,整個峰頂是帶狀,呈U字形,繞著峰頂轉一圈,可以回到山門前另一個岩洞。通天岩下洞,兩個岩洞一高一低,是同一座山峰的二個山窩。
通天岩的上洞,在山下即可望見。而其下洞卻掩蔽在蒼松翠竹之中,至今也很少有人知道。
相傳文天祥從關刀岩脫險後,為輕裝前進,將鞏信等幾位已故將軍的幼子,託付給通天岩內寺僧。僧人為防元兵搜捕,將宋兵遺孤藏在通天岩下洞。義兵遺孤在下洞安然長大,練就文韜武略後,結伴出山,替父報仇去了。
通天岩的岩體是典型的紅石祼岩,紋理細密,包含了丹霞地貌“日照如丹”的典型特徵。通天岩頂的龜背石(又名棋盤石),即岩石面上排列著整齊的水蝕紋痕,縱橫交錯,如圍棋棋盤。
通天岩景區主要的景點有:通慧寺牌坊、摩崖石刻“對嵩岩吳江張尚瑗”、通天岩寺、方井、通天岩下岩、龜背石、仙人足跡、仙人跑馬。
雅俏麗冰心洞
靈山、冰心洞位於長岡鄉合富村,距縣城10公里,與丹霞湖相鄰。
靈山,原名“玉山”,因山岩中有金觀音、金香爐各一座,“求神甚靈”而更名“靈山”。靈山得名還有另一種說法:唐代貞觀年間,鐵船僧由廬山來此,創設龍華寺時,見此間盛產靈芝,遂以“靈山”命名。千百年來,靈山秀麗風光,引來無數墨客騷人,風雅高士,官宦名臣,吟詩著文,幾成時尚,僅縣誌上記載的,就不下數十首(篇)之多,因而被稱為“興國第一勝景”。
靈山方圓十里,主景區呈一條幽深的峽谷,兩邊奇峰林立,峰峰有岩,岩岩有寨,構成一個風景奇特的景區。進入始建於唐代的靈山古寺,便等於進了靈山的“山門”,(只可惜建靈山水庫時拆毀。)荊棘叢生的屋基上,不時竄出野兔,飛出野雞,更添了山間的清幽。
海拔461.2米的靈山主峰,四周皆奇峰幽谷;香爐峰四周絕壁,峰頂平曠,有座曾居有數百人的黃狗寨;還有鍾峰、鼓峰遙相呼應,鍾峰山勢峭拔,峰頂一簇松林,鼓峰渾圓矮墩;象鼻峰眉目清楚,長鼻和嘴唇間正好一道裂縫。天工造物,渾然天成。
靈山最有名之處,莫過於懸崖峭壁有座天然洞窟,洞中有座與人等高、重達千斤的銅鑄“金觀音”,恰似天外來客,所以又稱為“飛來佛”。至於古人用何種方法,把一座如此巨大的佛象放置岩中,令人難以揣測。(文革中被損毀,現已重新安放)。飛來佛兩側有海螺岩、漏米岩,均有石級可通。
若從靈山水庫大壩溯溪往北一公里,溪旁有一岩,土牆上書有一副對聯:“脫卻凡身無邊快樂,完全本性自在逍遙”。過岩約百米,有一巨石,如低頭張翅垂尾的雄雞,人稱“雞公踩蛋”。由此循石徑登山,山勢猙獰,如雄獅張口,俗稱“獅子岩”。在獅子大口內,卻藏著一座“火燒庵”。該庵建於清代同治癸亥年,庵中房屋約10間,有牆無頂。殿前石坪已是藤漫苔深,坪外懸崖數十丈。牆上有人題了“六地一天”四個一米見方的大字。門旁一聯“虎嘯岩前猴獻果、龍吟階下雞呈祥”,將岩前諸景盡收於內。虎與雞乃溪旁巨石,龍指龍王潭,猴為對面峰上的“猴哥岩”。猴哥岩亦是峭壁上的洞窟,窟口寨牆堅實厚大,如一截長城。相傳古代棲息該岩的猴群善釀果酒,當地百姓迎親嫁娶時,挑瓮上山,向猴王敬個禮,尊稱一聲“猴哥”,即能討得佳釀,遂稱該岩“猴哥岩”。
沿溪繼續上行一里,經一段石岩上鑿出的棧道,突見兩個山寨,左邊為角石寨,右邊為石門寨。角石寨岩高窟闊,半圓形的寨牆,長約五六十米,高過兩米,厚約一米,人在牆上可利用桅孔射擊。寨內有千餘平方米大的空間,曾用土牆隔成幾十間屋。相傳蘇區時朱德曾率紅軍機關駐此,現牆上仍有紅軍標語“紅軍優待俘虜”!角石寨旁有一石縫,寬僅一米,循五六十米高的石磴,可攀至岩頂眺望興國縣城動靜,是當年山寨的哨位。石門寨沿一條之字形小道曲折上行,大小略遜於角石寨。寨牆依存,上有“紅軍必勝!白軍必敗!”的紅軍標語,落款為“紅軍田溪後方所”。據說是紅軍的一個修械所。
石門寨岩頂,和冰心洞諸窟隔澗相對,去冰心洞從蛤蟆石進坑,行半里至江屋,可以見到江善忠烈士就義的芒錘石。此石在兩座石峰間,突兀如棒。石下有一小洞,內有甘泉。1934年冬,時任江西省蘇裁判部長的江善忠在此養傷,被白軍發現,退至石頂,在襯衣上血書“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後,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而犧牲。循小路行至芒錘石頂,上面平滑如台,山風吹來,仿佛天地鏇轉,石顫峰搖。
經過“解除煩惱,放開心胸”的解放坳,有條小溪,沿溪下行是飯甑寨。渡溪上行至涼毛崬,登至半山,懸在半壁間的三官殿、九皇殿、大乘寺、清靜觀便躍入眼帘。
冰心洞是靈山諸景中最著名的一個景點,古稱仙女潭,因潭側有石形似仙女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峨嵋山道士羅由天來此,偶然間看見一種奇特景觀:突兀而出的曲形山石,與從這角度向外觀望的天空,赫然構成出一個“太極兩儀”圖像,神奇山石實體代表的陰與浩瀚天際虛幻代表的陽,交相融會,合抱成型,正合道教玄機。於是,他在重甑岩的蓮花台上,募建清靜觀,並改地名為“冰心洞”。後其徒又在片月岩先後建三官殿、九皇殿和大乘寺。四個殿堂均建在石窟之內,鑿有石徑並建起兩座石拱橋相通,天造地設,令人嘆為觀止。歷代墨客在重甑岩壁留下了“第一山”、“靈岩仙井”、“天開圖畫”、“太極常明、此景無雙”等摩岩石刻讚譽其美景。
冰心洞原有諸觀均毀於“文革”期間。1994年,台胞劉功漢等人捐款1500美元,重建了三官殿。殿門上繪了一幅八卦圖。上書“有道德尊,無道德逆”。下書“愛黨愛國,愛教愛民”。每逢節假日,來冰心洞賞玩者絡繹不絕。遊人常愛站在兩個拱橋上俯看深澗中飛濺的水花,或沿石級到洞中看瀑布和心形潭。
此外,靈山景區內,還有一座“讀書岩”。相傳,是唐朝“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隱居深谷讀書的地方,洞中有“洗墨池”、“銅環鯉”等勝景。可惜造東龕水庫時大部被水淹沒,半山上的岩洞遺蹟依稀可見。
孝動天地秦娥山
興國西隅秦娥山,一名白雲峰,位於隆坪鄉牛徑村,東距縣城18公里,山高海拔760多米,東西走向,為均村、隆坪、茶園界山。
此山崢嶸嵯峨,奇峰獨起,景致秀美,滿山翠竹蒼松青翠欲滴,奇洞怪石隨處可尋。山麓有櫟樹岩,林泉映襯,景色宜人。山腰滿植翠竹蒼松,杉樹及木梓樹,暮春三月,杜鵑花開,滿山嫣紅,煞是好看。山峰挺立,四周陡峭,但見清泉潺潺,終年不絕,即便久旱不雨,泉水仍可供千百游客飲用,堪稱一奇。
秦娥山有著悽美動人的傳說故事。相傳,唐初,秦娥隨父,自楚(今河南省)來虔(今贛州市),性至孝,奉佛參禪,終身不字(出嫁),得道於此,能致雲雨,因以名山,故有“孝女為名此山不朽”之贊語。清浙江錢塘高士陳琰在其《秦娥行》中贊曰:“君不見唐時孝女陳三姊,又不見東濤屠家女酷貧,採薪績麻供雙親,親死廬暮不肯嫁,二女名芳百世下。興國秦娥來自楚,侍父晨昏惟藝煢。兒如適人父誰養?父欲嫁之終不許。吁嗟!生男勿喜女勿悲,有時生女勝男兒,豈知至性存巾幗,奈何舉女棄如遺。秦娥至孝闕世教,邑人山頭立為廟,興雲興雨疑神仙,從來神仙出忠孝。”由於秦娥之貞孝感天動地,秦娥死後,鄉人便立塑像而祀之。傳說中,秦娥為民降福消災之事甚多,鄉紳表奏朝庭,唐時封為“廣濟元君”。其後,王思軾任禮部右侍郎,出藩代祭,三歷危難,皆賴秦娥仙女顯靈解救,順利回朝。王思軾奏聞聖上,康熙帝御封為“通天聖母”。
峰頂秦娥祠,為隋末唐初所建,鐵瓦石牆,飛檐翹角,蔚為壯觀。祠累遭雷擊,幾經修葺。佛殿依次分上中下三殿,一殿為功德祠,香客房;中殿為大雄寶殿,供奉佛祖;上殿秦娥殿,供奉秦娥及四大將。
殿內四周牆壁潔白,中有三對長聯,其一聯為:“秦娥孝義感萬民,百姓千家留典範;聖母雨露潤九州,五湖四海樂昇平。”道出百姓對孝義的敬拜。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白雲峰因秦娥而出名,秦娥因忠孝而聞名於世!
地下迷宮太平岩
梅窖鎮太平岩溶洞屬迷宮式中型石灰岩溶洞,長約2000米,總面積在一萬平方米以上。
岩內洞穴巨大,結構複雜,已探明的有3層以上,上層乾燥,中層潮濕,下層有多處地下暗河,幾十個岔道縱橫交錯,深不可測。岩內洞穴大約有30多個,大的有數百平方米,小的才幾平方米。
岩洞深邃幽妙,險奇莫測,岩內石筍林立,鍾乳琉璃,千姿百態,氣象萬千。洞中乳石形成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形象逼真;田園屋舍,溝渠道路,井然有序,長廊狹巷、大廳、高樓、時隱時觀;小溪、飛瀑、深澗、湧泉時有時無,令人嘆為觀止。
岩內蜿蜒曲折,雜陳交錯,奇景迭出:情人洞僻靜幽深,情人龜忘情熱吻;花果山猴群神態活潑,水簾洞雨柱高懸歡笑;雄鷹展翅氣勢磅礴,雄獅威武仰天大吼;石榕惟妙惟肖,石桃形態各異:“萬里長城”迂迴曲折,空中塔群青雲矗立;恬靜的梅花鹿迎客來,笨拙的企鵝惹人笑,兇猛的蒼鷹讓人壯志凌雲……
尤為奇特的是一座“觀世音菩薩”:一朵盛開的“蓮花”中心端坐著“觀世音菩薩”,慈眉善目,手執蓮花,體態輕盈,身邊童子笑臉簇擁逗趣,左右護衛兵器威嚴侍立。人物形象各具情態,栩栩如生,使人不由得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岩洞盡頭,是一條淙淙流淌的溪流,既看不到頭,也望不到尾,深不可測,河的源頭在哪?出口是何處?至今依然是個謎!據說有人做過試驗,在溪水中放一把谷糠,任其順水漂流,溪的出口處竟然在寧都的賴村。賴村是不是其唯一出口,不得而知。
太平岩得名還有一番來歷: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岳飛收洞寇功成,見該地處寧都、於都、興國三邑要衝,遂砌土壘牆,置寨成關。自此以後,此地遂成軍事要隘。興國歷史上的七次大戰,發生在這個岩洞裡的就有兩次。尤其是清順治元年(1644),當地菸民因不堪朝廷煙稅之重,在肖國忠等人的率領下揭竿而起,兵敗後躲進太平岩。清兵隨後封鎖洞口,以柴煙熏洞七日七夜。據說肖國忠等人並未被煙燻死,待清兵走後,他們便將財物藏在洞內,並在洞口鐫刻了一百個“蝌蚪文”之後,便遠走他鄉,銷聲匿跡。傳說誰要能全部念出這些字,洞門便會應聲而開,那些金銀財寶自然就是他的了,可惜至今無人識得這些“天書”。
傳說固然誘人,已是無從考證,但當地人因深受戰爭之苦,不願再看到戰爭,卻是事實,於是就把這個洞改為“太平岩”,沿用至今,表達了當地民眾祈求和平的心愿。
如詩如畫丹霞湖
丹霞湖,位於縣城東10公里處,距319國道2公里。
丹霞湖,因建長岡電站攔腰截斷東河而成湖,水面面積2000多畝,長約15公里,這裡天水相連、波光粼粼,植被繁茂、林木蔥鬱、碧波千頃、浩瀚無涯。庫壩兩側,山勢險要。登壩環視,頓覺天寬地闊,“高峽平湖”盡入眼底。漫步於森林幽谷、古木林立、花草夾道、幽泉流轉;泛舟在碧水湖面,逍遙自在、物我兩忘、空靈透徹。
遠眺丹霞湖,湖水環抱群山,疊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近觀,湖水如綢如緞、恬靜無痕。碧水藍天,相映成趣,鳥翔於天,魚戲於水,山嵐沁人,牛羊滿灘,分外壯觀。
丹霞湖邊群山丹霞地貌怪異獨特、怪石嶙峋、活靈活現。其丹霞地貌在同類地貌中具有分布面積大、類型全、奇峰異石多的特點,按成因可分為斷裂崩塌型、流水侵蝕型、崩落堆積型、風化溶蝕崩落型等六大類型。
行走在丹霞湖,會感嘆自然造化之神妙:天門寨古戰場讓人感受金戈鐵馬之雄渾;觀音坐蓮、天子印、仙桃峰、玉笥峰、飛天神龜、出水神龜讓人體會鬼斧神工之精妙。
在這“造化鍾靈毓秀”的山水相融之地,還可充分感悟到水車、礱、磨、擂等所蘊含的客家古樸文明。
丹霞湖,四季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夏,適宜於人們休閒度假,有利於野生動植物繁衍生長。
避暑勝地均福山
省級森林公園均福山位於縣城西北48公里處,平均海拔為800米,有林地1404.6 公項,森林覆蓋率達78%,年平均氣溫14.5℃,暑期日平均氣溫比縣城低5-10℃,常年多霧,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是贛南夏季避暑勝地,素有“贛南小廬山”之稱。
景區內山勢聳拔,景觀資源豐富。林木如海,竹山如煙,山溪如鏡,水清甘甜;山巒密布,川澗交織,奇峰異石多姿,飛瀑流泉遍布,雲霧變幻莫測,林木花草馥郁,自然風景十分優美。
均福山有著六大景觀特色:奇峰、異石、潭瀑、煙雲、森林、古蹟,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變幻多姿的空間圖畫,不僅給人以視聽感覺的美好享受,更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境內主要景點有:方石嶺、龍下瀑布、千年古杉、書泉、唐代石香案、覆笥古寺等。其中方石嶺是著名的古戰場,南宋時期,文天祥部將、抗元民族英雄鞏信殉難於此,“鞏信石”至今仍屹立山坳之中;第三次反“圍剿”期間,1931年9 月15日,毛澤東、朱德率紅軍在方石嶺全殲國民黨軍第52師,俘虜敵師長以下 5000餘人;龍下瀑布高80米,寬30米,飛流直下,水花如碎玉堆雪,仿佛“白練垂空”;號稱“興國祖山”的覆笥山也是其境內的著名景點之一。
區位、氣候、環境與人文、自然景觀條件,使得均福山具有旅遊觀光、避暑度假、健身療養、娛樂探險、科學考察等多項功能,同時也是大、中、國小生進行野外生物考察、知識學習、標本採集、野營實習的理想園地。
香菸裊裊兩佛寺
宗教,在興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晉太康元年(280),在縣城建有道教的治平觀,著名道學家葛洪曾在此掘井煉丹。佛教於唐初傳入縣內。武德二年(619)建大乘寺,貞觀四年(630)在文溪建妙明寺,五年在靈山建靈山寺,在塘石建圓覺寺,中和二年(882)在縣城南外建普惠寺,羊山建龍華寺。南唐時,縣城西門外建三壇寺。其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全縣寺廟多至百餘處。其中,經過政府批准、最有名氣的當數普惠寺和大聖寺。
普惠寺:普惠寺位於興國縣城南門,始建於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原名「西禪勝地」,元朝末年毀,明朝洪武四年(1371)修葺後,改名「普惠寺」;其後屢有興廢,至民國年間,香火鼎盛。民國三十六年(1947),普惠寺舉行瑜珈顯密大會,興國、於都兩縣僧尼百餘人參加。次年宗仁法師在普惠寺舉行恭迎藏經大法會。興國、於都兩縣佛教徒及香客三千多人在普惠寺至瑤岡腦一路慢行,街道兩旁店鋪焚香秉燭,鞭炮不絕。縣城市場還停售肉食三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至1957年間,由德森法師發起,聯繫海外僑僧法亮法師、果照法師等人集資重新修葺。1957年9月舉行了規模宏大的佛像開光法會,適逢僑居高棉高僧法亮法師回鄉探親,該法會由法亮、振舟法師共同主持。1982年至1986年,在“三胞人士”等資助下再次大修。重修了前後殿宇,再塑了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伽藍菩薩等金身。
走進普惠祠,但見雕樑畫棟,樑柱塗金的前後殿宇,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閣”,加上僧房、齋堂、客房等,面積達1298平方米。寺里香菸繚繞、氤氤氳氳、縹緲而深遠。
殿閣內的佛像金碧輝煌、氣魄雄偉,釋迦牟尼雍容大度、彌勒佛笑容可掬、觀世音端莊慈祥、四大天王、十八羅漢、阿難、迦葉形態各一。它們以千年不變的姿態俯視人間塵世,芸芸眾生,給人一種安詳、靜謐、祥和、美好的心態。
寺內有尊一米多高的玉佛,由整塊玉石雕琢而成,十分罕見,堪稱“鎮寺之寶”。院內還有一棵7.2米高的千年鐵樹,相傳為建寺之時所栽,1985年至今連續二十多年開花,為縣城一大景觀。
大聖寺:原名大乘寺,原址於縣城東門,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始建。公元2*年冬改建於縣城“犁頭嘴”,並改名為大聖寺。
大乘寺歷史游久,名揚四海,且有“銅鐘飛去又飛回”的傳說。相傳,縣城東門內大乘寺有唐鑄巨鍾。宋紹興初年,巨鍾突然失去,被賣至贛州天寶寺,該寺僧扣而無聲。後大聖寺僧尋鍾至天寶寺請求贖回。天寶寺僧不允,說:“果是你寺中之物,如扣之有聲即可。”大乘寺僧一扣即鳴,於是贖載回寺。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經政府宗教部門批准和邀請,廣東省韶關市南華寺堂主上篡下昌大和尚發起重新修建該寺。重修大聖寺於2*年5月開始策劃,2002年元月8日舉行大雄寶殿奠基典禮。
經過幾年的緊張施工,至今寺院頗具規模。山門是仿清古建築,四柱三門七樓,高11米,寬20米,雄偉壯觀,山門與濱江大道,緊緊相連。山門裡面是寬闊的停車場。走進二山門,是八米寬的平橋,橋下及兩側是三個不同造型的放生池。
過橋後,迎面便見天王殿。在天王殿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天王殿、大雄寶殿、臥佛殿、藏經樓。緊挨著天王殿和萬佛樓南北兩側建有其他殿堂和寮房。南側依次排列著鐘樓,客堂,伽藍殿,延生堂,地藏殿,文殊殿;北側依次排列著鼓樓,祖師殿,功德堂,觀音殿,普賢殿。四周建有標準化住宿設施的寮房100多間。全寺主要建築呈回字形有序排列,四面走廊布局整齊,結構精巧。寺內佛像菩薩,或是銅鑄貼金,或是玉石雕刻而成。其中臥佛殿內的釋迦佛是緬甸玉雕成,佛像長6.8米,重19.8噸,是鎮寺之寶。數百個佛像、菩薩,儀態安詳,端莊肅穆。
寺內建築秉承唐代寺院風格,藻井,月梁,斗拱,門窗精雕細刻,描金繪彩,圖案精美,藝術高超,古色古韻。同時,寺院採用了現代建築材料,古今結合。院內地面鑲有花崗岩石板,處處花樹環繞,綠草如茵,池水似玉,鳥鳴聲聲,讓人大有登臨仙境之感。
大聖寺雖近於繁華鬧市,卻又遠離凡塵世俗,它與功名利祿於咫尺,卻又不沾染一絲污濁。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和遊客絡繹不絕,他們在這裡沐浴祥和的佛光,在這裡排解人生的焦慮與煩惱,在這裡放鬆與靜思,在這裡孕育人間之大愛。

第三節 紅色景點鑄榮光

巍巍群山孕育幾多靈秀,滔滔瀲水流淌萬千傳奇。在興國這方紅色土地上,20世紀30年代發生了石破天驚、驚世駭俗的壯舉,為中國革命史留下了熠熠的光輝。省蘇代表大會舊址、文昌宮、官田兵工廠、紅軍總醫院和紅軍軍醫學校、紅軍檢閱台等歷經風雨滄桑的五十多處革命勝跡,如山花爛漫,開遍全縣城鄉,成為紅色歷史的最好見證;“一園四館(將軍園、革命歷史紀念館、烈士紀念館、毛澤東長岡鄉調查紀念館)”為代表的紅色旅遊景點,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
將軍園裡樹豐碑
將軍園位於興國縣城的西南角,占地300余畝。從2002年破土建園,於2003年竣工。設有將軍生平展覽館、“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將軍廣場、將軍雕像、將軍湖和將軍島等。
將軍館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屋頂是紅軍八角帽造型,展廳和大門由鐮刀、斧頭形狀構成。館內數百張珍貴的像片、實物、文字介紹,展示著將軍們的傳奇經歷,英雄本色。
將軍廣場是一處光彩奪目的藝術畫廊,綠地、花圃、彩磚、彩燈和大型噴泉,把廣場裝扮得高雅而又聖潔。廣場入口處10根高擎的火炬,偉岸挺拔。廣場正中佇立著一尊毛澤東漢白玉雕像,目光炯炯,眺望著東方。雕像的左側,是著戎裝、跨駿馬的“紅軍之父”朱德總司令;老總身後是曾經長期在興國戰鬥的陳毅元帥雕像;元帥雕像左右,則是文韜武略的蕭華上將和叱吒風雲的陳奇涵上將的半身塑像。其餘52名中將、少將的塑像,及12塊分別雕刻著蕭華將軍12首“長征組歌”的奇石,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微縮景觀的長征路線上,掩映在松柏、綠樹叢中,給人以莊嚴、肅穆、偉岸、崇高的印象。全部雕像都是採用優質的天然大理石,由名聞遐邇的石雕之鄉——福建省惠安縣崇武鎮的能工巧匠雕刻製作。
廣場東側的大型群雕由三面軍旗及79個人物故事環繞組成。旗雕的正面是毛澤東書寫的“模範興國”四個光彩奪目的大字,三面軍旗象徵著興國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五月”擴紅運動中組建的參加工農紅軍的三個師,群雕長23.179米,象徵興國人民在革命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有名有姓的烈士23179名,高8.5米,象徵興國人民在當年有8.5萬人參軍參戰。
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在將軍館後側,這是全國唯一以“蘇區幹部好作風”為主題的陳列館。該館面積1100平方米,它的整體造型像一支威武的鋼槍,屋頂又恰似呼嘯而來的滾滾波濤,寓意著當年革命歷程的艱辛和曲折。該館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批准興建,於2005年10月20日開館,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內分六個展廳,通過高仿真雕塑和聲、光、電等現代布展手段,利用2000多件珍貴文物、圖片以及實物、場景、多媒體影視合成等形式,向人們展示當年蘇區幹部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下,實事求是,艱苦奮鬥、廉潔奉公,聯繫民眾、執政為民,模範帶頭,創造“第一等工作”的感人事跡。
而今,興國將軍園被中國井崗山幹部學院列為現場教學基地,被華南理工大學、中鋁公司以及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紀檢會定為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它是一部充滿硝煙的革命史書,是一座聲威赫赫的偉岸豐碑。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將軍園參觀,緬懷革命先烈。
烈士陵園聚忠魂
興國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有23179名,是全國革命烈士最多的縣,解放後,在縣城寶藏山首建烈士陵園。1957年又改建於雞心嶺,1977年再建於瑤崗腦寶長山。1995年,該館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烈士陵園聚集著二萬三千英靈,這裡是將軍縣的根基,這裡明亮的詩句在閃閃發光,英烈動人的傳說在閃閃發光,人民堅定的信念在閃閃發光。進入紅色大理石鑲嵌的門樓,輕輕地走過寬闊的廣場,迎面望見兩座紅石雕塑,雕像神態各異,雄風再現,形象地表現了當年興國人民同仇敵愾,英勇鬥爭的風采。群雕之后座落著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前兩尊石獅張揚著威武與英勇。
“革命烈士紀念館”幾個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為陳奇涵同志親筆提寫。人們步入紀念堂,只見正中高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醒目大字,那剛勁的筆鋒,使人有浩然正氣凜然涌動、陽剛之力震懾心靈之感。堂內還陳列了聶榮臻、蕭華等老紅軍、老首長的親筆題詞及大型烈士分布沙盤、烈士英名錄陳列櫃,堂內擺著江澤民、胡錦濤、李鵬、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敬獻的花圈。
紀念館內分成五個展堂,展出興國著名烈士的生平、照片和部分遺物,並建有著名的馬前託孤、寧死不屈、洗衣隊員、江善忠跳崖、過雪山等藝術雕塑。參觀一個個展覽廳,一幅幅圖片,一篇篇文字,人們仿佛走進了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走進了一部輝煌厚重的歷史。置身其中,仿佛看見英氣浩然,死難烈士猶如涅槃的鳳凰,在烈火中永生。
陵園內還建有“革命英烈英名碑”、“紀念亭”、“飛機陳列館”等建築群。英名碑呈五角迴廊式,中間為英烈群雕,迴廊鐫刻著全縣23179位烈士的英名。它周圍花樹環繞,綠草如茵,池水似玉,鳥鳴聲聲,襯托著莊嚴肅穆。
2*年10月,城建部門對烈士陵園實施了拆牆透綠工程改造,並在陵園中心人工湖上新建造型獨特的水上曲橋、八角亭,安裝了水中霓虹燈,在陵園紀念廣場新增了10盞廣場燈。改造後的烈士陵園與五福廣場連襟貫通,相融相襯,占地面積達80餘畝。
每當夜幕降臨,陵園裡用霓虹燈管裝飾起來的建築物,鍍金鑲銀,流光溢彩。分布在各處的燈樹,璀璨閃爍,構成一朵朵爭妍鬥豔的燈花,增添了瑰麗多彩的情調,讓人們感受到,正因為有無數為崇高理想英勇獻身的革命先輩,祖國的今天才這樣美好,我們的未來才充滿希望。
瀲江書院播火種
瀲江書院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3年),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它坐落在興國縣城北瑤崗之麓。占地面積4903平方米,飛檐斗拱,雕樑畫棟,古樸大方,美觀幽雅。其廳、堂、閣、宮、祠各具特色,又渾然一體。她倚坡而立,可俯瞰那生機勃勃的縣城和悠悠奔流的瀲江。1926年9月興國縣第一個中共支部在這裡誕生,1929年4月間,毛澤東首次來興國,他與前委警衛排駐進了瀲江書院。從此,瀲江書院聲名遠播。
書院門樓高高聳立,歇山頂門頭,中間是葫蘆寶瓶,兩端吻獸相向倒立,門額陽刻“瀲江書院”四個大字,雲紋圖案飾邊,左繪“梅蘭”,右繪“竹菊”。
跨進門樓,院子寬敞,景致幽雅,四周栽有松柏、玉蘭、桂樹,樹葉婆娑,瀰漫著溫文爾雅的氛圍,充盈著濃濃的書齋氣。朝北,登13級台階為門廳,硬山屋頂,高為二層,共有四間。中為大門,紅石門框,和合木門,書有紅底藍字“秀匯雙江”橫額嵌於門首。橫匾左右分別為“北秀山河映雙江”、“東匯泮水起人文”山水圖。門前豎一對圓木丹柱
入門庭,可見小四合院式的花圃。圃內奇花異草,芬芳四溢,穿過花圃走道,上五級石階為講堂,共三間,硬山屋頂,脊有堆塑“丹鳳朝陽”。飛檐之翹卷上,詩畫相間,雅趣盎然。前為船篷頂檐廊,四根木質丹柱,紅石鼓墩為基,支撐船篷,堂前左右為對稱的木柵欄圍屏,中堂三牆而無門,左右為花格門窗廂房。
穿過講堂,則是天井,上兩級台階為拜廳。四角各一丹柱支撐硬山屋頂,前開和合門,門檻過膝,四周木窗雕縷朵,描龍繪鳳。再上五級石階,便是魁星閣,抬頭可望攢尖閣頂,頂有“雙龍戲珠”彩圖。四柱八角,角系銅鈴,俗稱風鈴,風吹鈴響,反襯幽靜。書有“魁星閣”三字的橫額,掛於閣頂和閣棚之間。頂棚澡井,俗名果合頂,或花轎蓋,飾以“鯉魚躍龍門”浮雕。閣基為條石壘砌,兩側圍以紅石欄桿,石柱上塑石獅,昂首相望,憨態可掬,栩栩如生。
魁星閣後即是文昌宮,系磚木結構,硬山屋頂,中堂頂棚有八角形藻井,雕花斗拱,上下五層花板,凹面為浮雕“龍鳳呈祥”。六根紅石大柱立於宮中,宮中堂兩側,各配樓房,上下兩層共二間,廂房前還有軟扇耳房。宮的前部為船篷頂檐廊,其東西兩端各一耳門,直通屋外。當年毛澤東在這裡向紅軍第三縱隊和興國的黨、團幹部傳達《中共六大決議》,並在這裡主持制定《興國縣革命委員會政綱》和《興國土地法
崇聖祠位於文昌宮左側,有耳房紆通,中隔余坪,磚木結構,歇山屋頂,重檐翹角,紅牆丹柱,雙開花格大門,四根木柱支撐著頂棚,檐廊正中頂棚繪有“麒麟吐玉書”之彩畫;中堂正中頂棚為藻井,其凹面為“雙獅滾球”浮雕,側為四向五屋,流雲翹橋,山水畫配詩。正廳天花頂棚其上繪有生動活潑的“蜂、猴、象”彩繪,暗喻封侯拜相之吉兆。當年毛澤東親自在這裡主辦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蕭華、陳奇涵、胡燦、邱會培、謝雲龍等人參加這次培訓,後來均成為中國革命的火種和英才。
走出崇聖祠,便見一座雕鑿精美的三門石碑坊,上刻龍頭、獅身、花卉、捲雲、面鼓……雕工之精細、線條之流暢、圖案之雋秀,令人叫絕。
瀲江書院,是一部看不盡、讀不完、耐人深思的史書,是興國人民革命的搖藍,它曾經吸引了許許多多人,還將吸引更多的人前來來拜謁。
長岡調查樹典範
興國縣長岡鄉是蘇維埃時期政府工作的模範鄉,毛主席於1933年11月率中央政府調查團到長岡調查後,整理出著名的《長岡鄉調查》一文,並在1934年1月的第二次全蘇代表大會上發出了“創造幾千個長岡鄉”的號召。毛澤東的《長岡鄉調查》,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紀念毛澤東長岡鄉調查,學習和傳承毛澤東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興國縣於1976年動工興建《毛澤東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次年竣工,並展出開放。2008年重修與重新布展。
長岡鄉調查紀念館座落在山青水秀的長岡鄉長岡嶺,占地7000多平方米。進入紀念館門樓是一個寬廣的院坪,坪四周翠柏環繞,迎面矗立著一座裝潢精緻的平房,門楣上高掛“毛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匾額。
第一展廳,聳立著一座氣勢雄壯的雕塑,展示的是1933年毛主席在長岡鄉調查時坐在花生地里為民眾作講解的場景。雕塑兩側配有列寧和毛澤東語錄。第二展廳,布設“序言”,主要闡述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宣傳毛澤東倡導和堅持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介紹毛主席在國內革命戰爭的三個時期所作的大量的社會調查概況。
緊接著的五個展廳,分別介紹毛澤東作長岡鄉調查的歷史背景和經過,再現了毛澤東深入調查的優良作風。根據《長岡鄉調查》的內容,展示長岡鄉幹部密切聯繫民眾、切實關心民眾生活、認真注意工作方法,把長岡建成模範鄉的先進經驗。
穿過走廊,進入最後一個展廳,主要陳列“繼往開來”內容,展出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前來興國作調查研究的情形圖片。
館內陳列有當年長岡鄉人民用過的紡紗機、紡棉機、當年困苦條件下蘇維埃幹部辦貨時用過的油籮,長岡鄉蘇區赤衛軍、少先隊使用過的大刀、梭標等50餘件實物,百餘幅圖片及毛澤東作調查的微縮景觀。
1995年4月,毛澤東作長岡鄉調查陳列館被中共興國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999年2月興國縣人民政府將陳列館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附:興國縣部分革命歷史舊居舊址簡介
中共江西省委舊址】位於興國縣城紅軍大道的牛埂塘(興國革命歷史紀念館大門斜對面),為二層的青磚大瓦房,座東北面西南。1931年10月至1932年冬,中共江西省委機關駐此,領導全省人民在擴大紅軍、支援前線、發展生產、支援革命戰爭、保衛和建設蘇區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績。1932年底,江西省委機關遷往寧都縣的安福鄉,後又遷駐寧都縣城北的七里村。江西省委在興國期間,先後由任弼時(兼)、盧永熾(未到職)、陳正人(代理)、李富春等同志擔任書記。
【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興國縣瀲江鎮鳳崗村社門前李氏宗祠,系磚木結構的宗祠式建築。1931年10月至1933年1月,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駐此。省蘇執委會主席團以下所設的秘書處、裁判部、工農檢察部、財政部、土地部、文化教育部、內務部、勞動部、總務處、婦女生活改善委員會等機關均駐祠內,領導所轄18個縣的縣蘇維埃政權。省蘇駐興國期間,主席曾山,副主席胡海。
【江西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位於興國縣城背街紅軍橋北橋頭。原系陳氏宗祠,磚木結構,封火高牆,座西向東,面積921平方米。1930年3月,興國縣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成立興國縣蘇維埃政府,頒布《興國縣土地法》。1932年5月1日,江西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項英、曾山、陳毅等23人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大會通過了土地問題、擴紅問題、財政與經濟問題、文化教育工作問題以及《擁護臨時中央政府對日宣言》等8個決議案,選舉曾山、胡海繼續擔任省蘇維埃政府的主席、副主席。祠內14根紅石大柱子上,仍保存著30餘條蘇區時期的標語。
江西軍區舊址】位於興國縣瀲江鎮筲箕村筲箕國小旁。磚木結構,二層建築,原為黃姓民居。1932年至1933年初,江西軍區駐此。軍區駐此期間,總指揮(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後由李富春兼政治委員),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蔡會文。領導軍區所屬的第一、二、三、四、五作戰分區和幾個獨立師以及全省地方武裝。
1933年1月,江西軍區機關遷寧都縣城北李國村。
1933年紅五月擴紅運動中,興國模範師回響中央號召,帶頭全師上前線,在全蘇區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擴紅運動。為了歡送興國模範師開赴前線,江西軍區在筲箕廣場修建了一座占地70平方米永久性紅軍檢閱台。1987年該檢閱台與江西軍區舊址一併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官田中央兵工廠舊址】位於興國縣興蓮鄉官田村。舊址有禮布(厂部)、陳家祠(槍炮科)、文華公祠(彈藥科)、萬壽宮(工人俱樂部)、古龍崗鎮寨上(利鐵科)等組成。1931年10月,中革軍委將紅軍總部修械所、紅三軍團後方修械所、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修械所等單位在興國的官田村合併,創辦紅軍第一個大型兵工企業——中央兵工廠。全廠初創時職工300多人,廠長吳漢傑,政委張健。後期發展到有500多人和槍炮廠、彈藥廠、雜械廠等3個分廠。兵工廠在官田期間,共修配步槍4萬餘支、機槍2000餘挺、迫擊炮100多門、山炮2門,製造子彈40餘萬發、手雷6萬餘枚、地雷5000餘枚,為支援革命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紅軍長征前夕,兵工廠遷往瑞金。1987年官田革命舊址群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茶嶺紅軍總醫院】位於興國縣鼎龍鄉茶嶺村內。1931年10月,紅一方面軍在興國城崗正氣坑創辦紅軍後方醫院,不久即遷茶嶺,更名為紅軍總醫院,屬紅一方面軍衛生部領導。總醫院和內設的總務、財政、醫療3個科駐茶嶺上布塅,下設5個醫務所,分別駐在茶嶺及鄰近村莊裡,共有醫護人員和警衛人員300多人,病床200多張。
【茶嶺紅軍軍醫學校舊址】1931年9月,中革軍委總軍醫處決定在茶嶺創辦紅軍軍醫學校。校長由總軍醫處處長賀誠兼任,後由彭真(又名彭龍伯)繼任,政委王立中。軍醫學校在茶嶺期間曾分4期招收158名學員,培養出了第一批紅軍軍醫。
1933年8月,軍醫學校從興國遷至瑞金,改校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醫科大學的前身。

第四節 名優特產譽中華

大自然的恩賜,不僅給了興國秀美的山川,豐富的物產;一代代客家先民,用辛勤汗水、聰明才智,培育了眾多名優特產,使興國這顆璀璨明珠更加光彩奪目。
“興國灰鵝”傳美名
興國灰鵝,羽毛呈灰色,因原產興國而得名。
早在三國時期,興國勞動人民就開始馴養鴻雁,在經歷漫長的飼養和品種形成過程中,發現以古龍崗為中心產區的“棉花鵝”體型大,生長快,肉質好,這種鵝無論從體型還是品質上均優於雁鵝,當地人民便把建縣年號與鵝羽灰色組合,稱之為“興國灰鵝”。 而興國也素有“灰鵝之鄉”美稱。
遠在1700多年前兩晉時期徐鉉所著的《稽神錄》一書中,就有虔州平固(今江西興國)人用鵝待客的記載;明朝初期,泰和文士陳漠來興國郊遊時亦有“桑柘即抽萌,鵝鴨尚多數”的描述。
民間也曾有這樣的美好傳說:1700多年前,天上瑤池的一群仙鶴偷偷飛臨凡間遊玩,它們看到興國山水瑰麗絕倫,秀媚的瀲江波光瀲灩,於是相約一齊降落江中戲水弄波。有隻年輕漂亮的雌鶴,見岸邊一簇杜鵑開得格外嬌艷,便飛游過去品賞,不料,花後隱藏著一隻垂涎欲滴的癩蛤蟆精!癩蛤蟆張開大口,惡狠狠地向仙鶴撲了過去,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隻驍勇無比的當地公鵝飛速遊了過去,救了仙鶴,那隻仙鶴深受感動,心甘情願地留在凡間與鵝公結為夫妻,繁衍後代。
興國灰鵝初生時,仔鵝嘴尖有一點黃豆般大的黃白斑,腳青色。成年鵝青嘴,黃腳,背呈灰色,胸腹為灰白色,背翅羽毛形成波紋。公鵝額前有一明顯肉瘤,似頭戴一頂小帽。母鵝腹部有明顯腹褶。興國灰鵝不僅體型優美,風姿誘人,而且肉質細嫩,骨脆皮白,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含有獨特的蛋白酶,被人們譽為“美味健美食品、健康安全食品”。
興國灰鵝耐粗食,喜群牧,抗逆性強,白天啄食田間、水溝、房前屋後的野草,晚上補充少許米糠、穀物、剩飯等。在長期的生態環境飼養下,興國灰鵝形成了抗病、耐粗飼等特性。每次產蛋10-12枚,自然抱窩,而且抱性好,有護理雛鵝本能。在冬春兩季長速最快,冬鵝日增重普遍在55克以上,65日齡左右便可出籠;春鵝日增重在50克以上,70日齡左右即可出籠。一般可長到4公斤,大的有5公斤。
1986年,興國縣人民政府興辦了興國灰鵝原種場,對興國灰鵝進行選育和系列開發,並於當年列入國家級“星火計畫”,1988年又被列為國家農業部“豐收計畫”。經過鵝種純繁,精心選育,進一步提高了興國灰鵝的繁殖性能和生長速度。灰鵝生產成為興國縣的農業支柱產業。
2004年興國縣被江西省農業廳認定為“江西省無公害農產品(興國灰鵝)基地”;2003年“百丈泉”牌興國臘鵝被評為江西省食品行業十佳企業名牌產品。
2007年,江西省興國灰鵝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申請經國家質檢總局專家審查順利獲得通過,填補了贛州市地理標誌產品活體產品的空白。
2008年,國家科技部把“興國灰鵝產業”確定為贛南唯一的“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的“龍頭”產業,以順應發展區域經濟的要求。
該項目目標是通過兩年的產業建設,到2010年,全縣實現年出籠灰鵝800萬隻,其中無公害鵝200萬隻,深加工鵝200萬隻,灰鵝無公害加工產品10個以上,實現產值8400萬元,實現全縣養殖戶人均增收370元,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4.5%。
興國紅鯉”紅天下
興國紅鯉魚,是我縣的特有品種,更是全國著名的淡水魚優良品種,已有1300多年的放養歷史。它與婺源縣的“荷包紅鯉魚”、萬安縣的“玻璃紅鯉魚”並稱為“江西三紅”。
史志記載,興國自唐開始就盛產紅鯉魚。興國縣城西北隅的瑤崗背村,呂、郭、杜、陳等姓氏族居,世代皆以人工培育紅鯉為業。據呂氏人說,他們的祖先是在一千多年前從河南開封遷來的,從事培育純種紅鯉魚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興國紅鯉頭呈三角形,全身紅色,背頂部鮮艷美觀,兩側金黃,體形寬大,背部肉厚,口端有一對觸鬚,眼較大,運轉生動,頭頂最鮮艷的部分有塊墨色,素有“金獅紅鯉魚”的美稱。
興國紅鯉魚繁殖率高,產卵季節早,數量多,持續時間長。抗病力強,適應性廣,對水域環境要求不高,只要無致病毒水,都可放養,在0-18℃內,離水4~5小時不死;食性雜,餌料來源廣,如動物糞便,餌料殘渣,植物種子,浮游生物及底棲動物等都可吞食,生長速度快。
興國紅鯉魚具有生長快、繁殖力強、食性廣、適應性強的特點。它肉質細嫩,含有脂肪及多種胺基酸,營養豐富,還是做魚絲的佳品。它還具有補氣、養血、安胎、止咳之功效。尤其對婦女體質有獨到的滋補功能,被推為婦女受孕安胎的上等藥用食品。
興國舊俗,每逢年節,家家戶戶都要用一條三四寸長的紅鯉魚,在其脊鰭上繫上彩色細線,吊在敬神香籃的提耳上,以供奉祖宗。過年時,還有一種習俗,供奉的小紅鯉還要放回水缸,從除夕養到十五元宵,可見它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頑強旺盛。
興國紅鯉魚通體紅艷,儀表美觀,又成為一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魚種。北京天安門金水河中,放養有興國紅鯉魚供遊人觀賞。全國有28個省市引种放養興國紅鯉魚。國家為保護地方特產,特將興國紅鯉魚列為“非出口魚種”,並建立了專門的“興國紅鯉魚原種繁殖場”。可見,興國紅鯉魚稱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興國魚絲寄鄉思
興國魚絲是興國民眾居家食用、歲時節慶、操辦紅白喜事和待客筵席必不可少的菜餚,是享譽全國的客家名菜和送禮佳品。
興國魚絲早在1914年的江西土特產品評比會上,就獲得省頒特等獎的殊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又先後榮獲中國食品行業名牌產品稱號和江西省食品博覽會金獎,天津市食品博覽會新技術、新成果金獎。
興國魚絲採用傳統手工工藝製作,完美地保留了草魚的天然營養成分,色、香、味一應俱全。不含任何化學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傳統美食。同時具有營養豐富、風味獨特、鮮香味美以及烹調簡便等特點。
“興國魚絲”的做法相傳是一位排工的妻子所創。宋朝時,興國瀲江滿江竹排木筏,排工們順江東下,在下游繁華的商埠碼頭流連忘返,讓家中的妻兒日夜懸望。有一年,一位排工的妻子,以魚肉和蕃薯澱粉為原料,用做粉乾的方法,精心烹調了魚肉冬粉。丈夫出門時,煮一碗給他餞行。這排工吃著鮮嫩綿軟的魚絲,十分歡喜。問起菜名,妻子含情脈脈地說:“郎行千里牽奴心,這菜叫‘與你相思’。”這一年,這位排工帶著在外賺的錢早早地回到家裡,讓左鄰右舍盼郎歸的女人們,羨慕得眼紅心熱。這“與你相思”的魚絲做法,遂不脛而走,成為興國的一道特色菜。因為“魚絲”與“餘思”諧音,意即我思念你。直到現在,興國民間仍有煮一碗魚絲,上蓋三個荷包蛋,為出門人餞行的習俗。旅居外地甚至海外的同胞回鄉探親,回去時也要帶上幾包魚絲,以便經常品嘗到家鄉特產,寄託懷故思鄉之情。
過去,興國魚絲全靠手工製作,一般都是自產自銷,居家食用,主要產地為縣城周邊小範圍地區。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剁魚、切絲等繁重體力勞動已為機械化生產所代替,家庭作坊式的生產,也演變成工廠化商品生產,“百丈泉”、“小而大”、“慧欣”等品牌魚絲,登堂入室,走進了超市,進入了全國各地千家萬戶。
興國甜橙”俏九洲
興國甜橙,以其品種得自廣東,故俗名“廣柑”。清康乾年間,隨著大批廣東客家人回遷贛南,來自廣東的柑桔品種,經過興國水土、氣候的變異和人工培育,逐漸形成其獨特的風味。廣柑大如茶甌,濃郁清香,甜酸適口,遂改稱“興國甜橙”。
興國甜橙具有果大質優,出汁率高、籽少,風味濃郁,耐儲運,適應性、抗逆性強,穩產高產等特點,其綜合性狀達到國內同類品種領先水平,是優良的鮮食、制汁兼優型品種、江西柑桔榨汁生產線的優質原料,是江西省橙類地方優良品種之一。
甜橙家族中的佼佼者當數興國甜橙“3-5”,品質及其它性狀均優於興國甜橙其它品系。其主要性狀如下:①豐產性好,產量穩定,大小年現象不明顯。②果實品質優良,甜酸適度,爽口化渣,質地細嫩,氣味芳香。③抗逆性強,樹勢強健,高產穩產。
八十年代經省有關部門鑑定,興國甜橙被評為全省甜橙第一名。常年產達200多萬公斤,暢銷省內外及港澳等地。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擴大和果業加工需要,我縣進一步擴大了以加工橙為主的興國甜橙種植面積,為興國甜橙展示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興國臍橙銷四海
興國縣是贛南臍橙的主要產地之一,由於水質、土壤、氣候、雨量、日照等獨特的自然條件,興國紅土地上的臍橙果大形正,色澤鮮雅,光潔美觀,肉質鮮嫩,風味濃甜,具有汁多、爽口、化渣等特點,營養豐富,堪稱果中佳品,其中,“將軍紅”品牌的臍橙,是與美國加州新奇士、澳州臍橙並駕齊驅的世界三大知名品牌之一。
興國臍橙果實富含維生素C、糖、檸檬酸、纖維素、胡蘿蔔素、維生素B1、Bc、蛋白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物質。常食有助於預防動脈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分解脂肪,減少有色金屬和放射性元素在體內的積累,還有助於保色養顏,美容護膚,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興國臍橙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除臍橙果實鮮銷外,還可加工成果汁、罐頭製品或鮮果榨汁;臍橙花量大,可將花熏製成芸香茶;果皮可製成昂貴的果膠;葉片、嫩枝、果皮還可提取香精油。
全縣臍橙的種植面積達8萬多畝, 年產量達 2.56萬 噸。高興鎮蒙山臍橙園成為首個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的贛南臍橙園。
臍橙果業已成為興國縣農業經濟成長、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興國茶油好山珍
茶油又名木梓油、木油,是純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它取自山中木梓樹果實,採用傳統工藝精製提煉而成,遠離污染,不僅色味清香,營養豐富,而且極具保健功效。
茶油,由於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富有維生素A、B、C、E以及有益人體健康的多種微量元素,能促進人體內膽固醇氧化,並能促進血液中膽固醇重新合成轉化利用,使人體血脂下降,因此,常食茶油,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滋腎潤肺、清瘀利氣、清肝解毒、潤膚養顏減肥之功效,故有茶油“肥嘴不肥肚”的說法。
茶油也是製作高級食品、人造奶油及肥皂、凡土林、潤滑油和防鏽油等的優質原料。
木梓殼(油茶殼)還可制鹼、栲膠、糠醛、活性炭等。枯餅可作肥料。
被譽為“江南綠色油庫”的興國,油茶資源豐富,全縣有油茶林面積52.3萬畝,常年產油量達230萬公斤,最高年產達到近330萬公斤,在贛南穩居第一,在省內位列前三,是江西最大的“綠色油庫”之一。因此,興國縣被命名為“中國油茶之鄉”。
興國栽培油茶已有2300多年歷史。清同治《興國縣誌》記載:“茶油,一曰木油。興邑山阜多種茶子,其樹堅而葉厚,清翠茂密,凌冬不凋。十一月開花 ,瓣白心黃,花謝結子,含苞孕實,將一周歲始拾子,剖仁榨油,色味甘香清潔,故曰清油,專入食饌,膏發亦佳。吳人購之,入玫瑰、素馨、蘭、桂諸香,為甘油。興地所產,甲於他邑。商賈收販,終歲不絕。”
縣內油茶品種較多,按成熟季節分有秋分子、寒露子、二水桃、霜降子4個品種,其中“二水桃”被列入全省推廣的優良品種。全縣每個鄉村均有油茶分布,其中油茶麵積上萬畝的鄉鎮有18個,最多的均村鄉16.5萬畝,茶園鄉12.9萬畝。全縣常年油茶產品產值5225萬元,占農業產值的7%。在油茶主產區的均村、茶園等鄉鎮,油茶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如均村鄉,油茶山面積占山地面積的67%,人平油茶3.9畝,人平油茶產業收入280元。
近年來,興國還培育了“鄉村山茶油”、將軍紅“紅天下山茶油”等知名品牌,行銷全國各地。
倒蒸薯乾風味美
興國特產紅薯乾,選用山區無公害優質鮮紅薯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加工而成,使紅薯保持了天然營養胺基酸,纖維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長期食用有利消食、健胃。
紅薯乾分為薯乾和倒蒸薯乾兩種,其中,興國所產倒蒸紅薯乾最富盛名。
倒蒸紅薯乾是興國傳統的名優土特產,興國人民將它作為招待賓客、饋贈親友的上等果品。因其晶瑩爽口,柔韌鮮甜而名揚四方。成品色如琥珀,是營養、美容的綠色食品,即攜即帶即食食品。
倒蒸紅薯乾的製作,是興國客家人特有的“絕活”,凝結著千百年來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它以優質鮮紅的番薯為原料,經洗淨、煮熟、去皮、切片、曬乾、復蒸、復曬而成。因其煮熟曬乾後,再加一道復蒸的工藝,遂得名為“倒蒸紅薯乾”。
相傳,倒蒸紅薯乾還是明朝海瑞發明的“專利”。海瑞在興國任縣令時,勤政愛民,常把煮熟的紅薯切成片,曬乾後充當下鄉的乾糧。天冷時,隨從將紅薯乾寄放到老百姓家蒸熱,反覆幾次以後,紅薯乾變得紅潤透明,香甜可口,且久吃不膩。百姓依法炮製,這種風味獨特的食品就慢慢流傳開來,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改進。據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對這種風味獨特的美味食品讚不絕口,並要求地方長期將其作為宮庭貢品。
九山生薑古貢品
興國九山生薑是江西名特蔬菜之一,為興國社富留龍九山村村民古老的農家蔬菜品種。
九山生薑,株高一般70~90厘米,分枝較多,莖稈基部稍帶紫色並具特殊香味,葉披針形、綠色。根莖肥大,姜球呈雙行排列,皮淺黃色,肉黃白色,嫩芽淡紫紅色,粗壯無筋,纖維少,肉質肥嫩,辛辣味中等,入菜不餿,耐貯耐運。自古以來,民間就有“甜香辛辣九山姜,賽過遠近十八鄉,嫩如冬筍甜似藕,一家炒菜滿村香”之美傳。
興國九山生薑, 它可以治療胃腹冷痛、虛寒吐瀉、飲食不振、消化不良、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等症狀,以九山姜為原料加工製作的醬菜、五味姜、甘姜、白糖薑片、脫水薑片、香辣粉等食品,深受民眾歡迎。
坳丘圩,是興國邊陲山區的一顆耀眼明珠。它座落在興(國)於(都)交界處的邊陲山區。這裡,景致宜人,氣候溫和濕潤,星星點點的村落農舍,錯落有致地排列在這群山環抱的小盆地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正宗九山姜的原產地。
九山姜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南朝宋高祖劉裕(寄奴)有兩件寶,一是用“千里光”治金瘡,另一件便是用生薑治感冒,劉氏喪國後,其後裔南逃,其中一支定居虔州,淪為客籍,把“千里光”和生薑帶到了虔州,九山姜乃是出自皇宮內苑的珍品。傳說雖屬野史軼聞,無可考稽,但九山生薑從唐代以來,就是“虔州貢品”,這卻是確鑿無疑的史實。唐憲宗時期“元和郡縣誌”中早有明確記載。由此推斷,坳丘圩種植生薑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千餘年來,代代相承,綿綿不絕。早先年,坳丘圩還有“姜王”大賽的習俗,每年收姜的季節,全村選取產量最高,個體最大的一兜姜作為“姜王”,象狀元游金街般鼓樂喧天,繞村一周,然後全村人分而食之。可見,種姜已成為九山村一種歷史悠久的農事習俗,並且孕育了某種民俗文化的底蘊。
而今,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生薑深度加工的不斷拓展,九山生薑已在社富、傑村等全縣十八個鄉廣泛種植,年平均產量達三百萬公斤以上,行銷全國各地,成為興國農村重要經濟作物之一。
均福茶葉飄清香
均福山雲霧茶,以其色澤翠綠、香味濃郁而遠近馳名,被譽為“飲中珍品”,倍受青睞。
興國縣均福山,雲煙繚繞,泉水潺潺,年平均160多天有霧,這種雲霧景觀,不但給均福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更為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均福山雲霧茶”,也是因這一自然現象而得名。
平地有好花,高山出好茶。好茶多出在海拔高、溫差大、空氣濕潤的環境中。均福山由於海拔高,冬季來臨時經常產生“雨凇”和“霧凇”現象,這種季節溫差的變化和強紫外線的照射,恰好利於茶樹體內芳香物質的合成,從而奠定了高山出好茶的內在因素。所以,“均福山雲霧茶”的芽頭肥壯、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芳香油類和多種維生素。
“均福山雲霧茶”採摘的時間,是在每年清明節的前後。清明之前所采的茶叫“明前茶”,是“均福山雲霧茶”中的珍品。此時大地剛剛回暖,茶芽非常稚嫩。採回的嫩芽必須在當天進行處理,要經過剎青、抖散、揉捻、理條、烘乾等多道加工工序。茶農加工一公斤成茶,大約需要十萬多個鮮嫩的芽頭。
加工好的“均福山雲霧茶”,一芽一葉,色澤翠綠。浸泡出的茶湯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和浸出物,清香持久。
因此,均福山的茶,以“外形靈秀顯毫,秀氣濃郁持久,滋味甘醇鮮爽,湯色清徹明亮”的四大特色而著稱。
均福山的茶塢,多在高山峽谷之中的盆地。
均福雲霧茶久負盛名。相傳,最早帶來茶種的是被稱作北海仙翁的涓子。一次,他親手將烘製的十粒雲霧茶,每粒只有半個米粒般大小,分給每位仙人品嘗。眾仙嘲笑他待客吝嗇。涓子仙翁笑曰:“眾仙有所不知,本仙的茶葉深得覆笥山神的點化。名為‘金槍茶’,又稱‘蘭花葉’,能以一頂十。不信,且看。”說罷,他吩咐眾仙將各自手中的茶粒子,撒入各自盛滿沸水的瓦缽里。奇蹟果然出現了,那進入沸水的半粒茶先是象鐵砂子似的沉入缽底,進而猶同嫩草發芽,竹筍拔節,悠悠然然的往上舒展身子,長到一定程度,浮游在瓦缽之中,下不觸缽底,頭不冒水面,亭亭玉立,仿佛一支支鮮嫩的蘭花懸浮在水中,又酷似一把把金槍,威威武武的的懸掛著。不久 ,清亮的沸水泛出一抹抹青綠,溢出一陣陣清香。眾仙品嘗後,贊口不絕地點頭稱道:“真是難得的好茶。”
可惜,現在這種金槍茶的工藝失傳了。但茶的芳香卻永遠留在了均福山。
2006年,均福山林場引進外地客商,在這裡種植白茶600餘畝。白茶的主要特點是:胺基酸比其它茶葉多1倍、製作工藝不同、價格昂貴。到時,均福山林場的白茶將成為興國的又一品牌佳茗。

第四章 風情習俗 文化遺產

興國,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家園。
翻開客家厚重的歷史冊頁,可以看到,客家人是中原士族在不斷流離遷徙中,融匯、磨合當地土著文化而逐漸形成的一支漢民系。要說到興國客家的來歷,就不能不說到客家歷史上幾次大的遷徙。
興國最早的客家人是秦時的“木客”。相傳,秦始皇建阿房宮時,徵調大批民伕到南方採伐珍稀木材。秦亡後,這些伐木者,連同不甘降秦的士卒,乘著木船溯贛江而上,穿越波濤浪谷,艱難駛過稱作“贛江十八灘”的激流險灘,在萬安武術、良口登岸,遁入興國西邊之秦娥山與皇封山之間的上洛山隱居,這批隱居的“上洛山木客”,便成為興國客家人的開山祖。他們的賦詩吟唱,被文人們採錄進了《全唐詩》內,至今仍在歷史的回音壁震盪;民國初期,人們還見過“木客村莊”的木牌匾額。
春秋代序,日月不淹。歷史演進到東漢後期至晉朝年間,北中國大地,戰火熊熊,狼煙四起。“五胡亂中華”和“八王之亂”,導致一批批中原人相繼南奔。唐末,黃巢起義爆發後,客家先民為避戰亂,第二次大規模舉家南遷,來到贛東南,閩南,粵東一帶。宋末,元兵入侵,宋室南渡,客家先民迫於外患,或是輾轉逃竄,流入粵、閩,或是奮起勤王,隨從帝駕;形成第三次大遷移。這次大遷徒後,在閩粵贛邊區,形成一個具有特殊文化特徵的社會區域,成長起一個漢族新興民系——客家。第四次是明末清初,受滿州人南下影響,客家人再遷粵中及沿海地區和台、桂、湘、川、滇、雲等地;由於戰事頻繁,贛南不少地方,人口劇減,田地荒蕪,據史載,清初,興國全縣戶籍僅為7000戶。為便於謀生覓食,居住在閩、粵一帶的客家人中,有不少回遷贛南。其中相當一部分定居興國。
悠悠千載,一代代客家先民,蓽路藍縷,歷盡艱辛,來到虔贛。他們在這裡放下疲憊的行囊,落腳謀生,繁衍生息。興國也因之成為中國客家居民聚居的主要縣份之一。興國漢族居民中90%以上是客家人,鼎龍、江背、東村、永豐、隆坪、均村、良村、南坑等鄉鎮客家人居住尤為集中。他們主要來自今陝西、甘肅、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六省,尤以河南、甘肅兩省為多。如興國大姓陳、鍾兩姓的堂號“穎川”,即在今河南省內。興國縣檔案館收藏的《汾陽?郭氏三修族譜》記載,其祖宗是由山西遷粵東潮州大埔,復遷江西拓基立業。《興國縣誌》記載:“五里亭鄉20多個自然村的一些姓氏都由廣東遷來。”
遷居興國的客籍人同操一種方言,共守一種風俗,與土著及從閩、粵等地遷至興國的畲族相濡以沫,在生活中凸顯出獨特的客家風情。他們在裊裊炊煙中,搭起茅草屋,蓋起窩棚,雙手撥開了千重瘴氣,開墾出一方又一方沃土良田,種出一片又一片嘉禾茂卉。他們將刻苦耐勞、堅毅不倔、開拓進取,撒播成生生不息的種子。他們在千年遷徙、顛沛流離中,塑造了客家人偉岸的形象,淬鍊出特立卓行的客家精神——銳意進取、同艱共苦、重義輕利、勤奮好學、熱情如火。鍛鑄出崇高的追求,鮮明的價值取向,忠誠恪守的道德規範。

第一節 風情民俗

由於興國境內客家人占絕大多數,一些湘贛民系的土著居民和少數民族習俗日漸被客家習俗同化。因此,興國縣域內主要流行客家習俗,各地雖然不完全一致,但大抵相同,現就以縣城附近日常所見所聞相沿已久的風情習俗分述如下。
婚育壽喪
【婚姻習俗】中國人喜歡把“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看做人生最高興的事,興國人也把男婚女嫁看做“人生第一大事”。
舊時傳統婚姻習俗中,大抵包括五個環節,即“相親”、“看家”、“做親家座”、“過禮”、“迎娶”。
“相親”。 男女婚嫁始於說媒。舊時相親,男女青年不見面,而是全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給雙方父母說合後,先將女方的“生庚八字”開給男家,男家再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果“合得來”,婚事便初定。可見,舊社會的男婚女嫁是毫無自主可言的。即便有些追求自由結合的青年男女,暗中相戀定了情,也不敢違背“明媒正娶”習俗,仍要請媒人跟雙方父母商洽,才有可能順利締結姻緣。大約從民國十年以後,風氣開始轉變,有文化的男女開始自由戀愛,建國後,更是實行新婚姻法,婚姻自由。
“察家”。即女方察看男方的家庭情況。擇好吉日,女方的父母、成年兄長、親戚組成“親友團”,前往男家“考察”。重點考察男方家業、人品及人際關係。
“做親家座”。即訂親,往往擇吉日在男方家進行。屆時,女方“親友團”去男方家並同男方家長商談婚事細節,寫禮單。男方須給女方的家人見面禮,一般是紅包。“親友團”中的成員,自然也少不了一份。
“過禮”。即男方按女方禮單,在迎娶之前如數將錢物送至女家,禮物種類、多寡,受家境條件、生活水平限制,各有不同,一般是日常生活用品。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三金”(即金戒子、金耳環、金項鍊)、家用電器、機車等高擋禮品也頻頻出現在“禮單”上。
“迎娶”。迎娶是大喜事,須選吉日進行,迎娶當日男女雙方大門貼婚聯,置辦酒席,宴請親朋好友。迎親的儀式是隆重的,迎親隊在鞭炮、嗩吶聲中出發。一個英俊少年手擎竹竿梢繫著紅布的彩紅開道,接著是“清樂”師傅一路鼓腮吹奏,四個漢子抬著花轎(現在花轎已逐步演變為騎馬、腳踏車、機車、轎車或其它機動車輛),後面跟著一班準備挑嫁妝的後生和姑娘。去時人數逢單,歸時添上新娘恰好逢雙。
迎親隊伍到女家門口,女方須燃放爆竹迎接。此時,新娘開始在閨房哭嫁。新娘哭訴父母的養育之恩等,連哭帶訴,有板有眼。據說新娘哭得越厲害命越好,也意味著對父母有良心,對鄉親有感情,同時還能獲得不少前來安慰的親友們送來的紅包。
此後,嗩吶再次吹響,新娘止住哭聲,戴上紅蓋頭,由她的長兄,或父親背著,陪娘拿貼著大紅雙喜字的米篩遮住臉,送上轎。燃放鞭炮,嗩吶響起,迎親隊抬著扛盒、禮擔上路了,一大幫送嫁的姐妹、親戚相跟著,直送到村頭。
花轎到男家後,喜爆連天,管弦齊奏。花轎抬到大門口,鞭炮大作,早候在院子裡的親友們圍上來,一位舉止莊重的禮生右手持刀,左手執雄雞走向花轎前,拖腔拖調地贊道:“日起良辰大吉昌,新娘歸門正相當,左腳進門生貴子,右腳進門掌錢糧……”贊畢,刀割雄雞頭,繞轎一周滴血,其中空開一個缺口,謂之“斬轎煞”,取其“網開一面,讓惡鬼凶神逃走”之意。隨後,嗩吶響起,新郎紅著臉把新娘背下轎,接娘用貼有雙喜大紅字的米篩擋住新娘臉面扶進客廳,安置在盤籃的椅子上,據說這樣一坐可以坐落“脾性”,日後性子不急不躁。當嗩吶再次響起時,新郎新娘開始拜堂,儀式包括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這時,親友們用杉條剌新郎新娘的頸脖,有的甚至剌得鮮血淋漓,新人卻要笑臉相對,據說是“越剌越發”。新郎新娘吃了合卺(交杯)酒後送入洞房。這時,大人小孩開始爭掄新娘口袋中的果品,無非是蓮子(連連生子)、花生(生男生女花著生)、棗子(早生貴子)、糖果(甜甜密密)、柑子(做官做員)之類的東西。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同於北方習俗的“鬧房”形式。這道程式完成之後,婚禮始告結束。
【生育習俗】客家人重視生兒育女。誕生是人生中的開端禮儀。主要包括催生、報喜、吃薑酒、過生日等禮儀形式。
“催生”。 出嫁女兒懷孕快分娩時,一般是嬰兒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母親或嫂子要帶著雞、雞蛋、麵條、粉乾等來到女兒家“催生”,有預祝平安出生之意。小孩出生後,女婿要帶著雞、蛋、米酒到岳家去報喜。
做三朝”。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酒(也有出生九天后做“九朝”的)。請娘家及其他親戚朋友“吃薑酒”,先給小孩洗澡。外婆會送來雞、蛋、酒等,並致以祝讚語。主人家還要給親友送紅蛋(用紅曲塗抹的喜蛋)。“三朝日”長者要用紅繩象徵性的系住嬰兒手腕腳腕,取意拴住了不會走掉(夭折),長大後手腳乾淨,不會做壞事。吃“三朝酒”的客人,還會用紅曲(或洋紅、甚至是紅墨水)塗抹在小孩父親的臉上,以示祝賀取樂。
“做滿月”。嬰兒出生一個月,定下日子後,做父母的發貼設宴, 娘家的長輩坐正席。席中一小碟用紅曲染紅的姜是必不可少的。
“一百天”。小孩出生100天要“開齋”,長輩將豬肉、魚、雞、鴨等葷腥食物在嬰兒嘴邊沾一沾,抹一抹,並致祝讚語。
“做周歲”(也有的稱“做過周”)。 嬰兒滿周歲,叫“過周”。民間流行“抓鬮”, 主人在米篩里擺上書、印章、筆墨、算盤(計算器)、錢幣、吃食、玩具、粉脂等,分別代表仕途、學問、財運、女色、愛好等不同方面,讓寶寶坐在米篩中央任意抓取,以此預測寶寶將來會選擇的行業和志向。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僅僅是長輩們對小孩前途寄予的厚望,在一周歲之際,對小孩祝願一番而已。
【壽慶習俗】慶壽,是孝文化和尊老愛幼傳統道德的一種表現形式。興國客家人慶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兒孫晚輩為老人做壽,每年一次,稱為“小生日”,花甲後的老人每“逢十”做一次,稱為“大生日”;另一種情況是岳父母為女婿做生日,有兩次,一次是新婚後頭一次生日,叫“新生日”;另一次是在女婿三十一歲時,俗稱“做三十一”。客家人把“壽誕”看得很隆重,尤其是做“大生日”。兒孫子女及親戚朋友都要親臨祝賀,謂之“做壽”。興國客家人做壽,向來有“女做九,男做齊”之說,意即女的於59、69、79等逢“9”的歲數做壽,男的則於60、70、80等齊“10”的歲數做壽。女的也有“開一”做壽,即於61、71、81等歲數時做壽。越老的人做壽越隆重。尤其是九十和百歲壽星,要先拜天地、祖先,然後依次接受兒孫、親友的祝拜。賀壽者需送紅包、禮品、壽幛等賀禮,壽星要饋贈未成年的拜壽者紅包。
【喪葬習俗】死亡是一個人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喪禮歷來為興國客家人所重視,死了人叫做“當大事”,或叫做“白好事”。興國的喪葬形式以墓葬為主。一般的墓葬刻碑文、墳聯。喪葬禮儀包括送終、報喪、入殮、出葬、祭奠等環節。
“送終”。老人垂危時,子孫日夜守候在老人身旁,聆聽老人的臨終遺言,為老人離開人世送別。老人臨終,子孫兒媳等晚輩跪於床前。老人謝世後,為其沐體整容,穿“壽衣”(男雙件,女單件),同時燒紙錢,放聲悲哭,謂之“送終”。
“報喪”。即向親戚朋友報告老人仙逝。父母亡,兒子先跪告家族,後跪告親友。報喪人一般不進入親朋家里,而在門口呼叫後告知,親友則給報喪者煮“湯”一碗,並給一個“紅包”,謂之“腳錢”。
“入殮”。將死者生前慣用與喜歡之物放入“棺材”,然後由孝子賢孫抬屍體入棺,在屍體上覆蓋冥被,上棺蓋。入殮後到出殯前,靈堂要點“長明燈”,棺材頭部還要加一盞油燈,俗稱“點腦頭火”,並設靈位於廳堂。從入殮至出葬前孝子應在靈前守孝。此習俗逐漸被火化所取代。
“弔唁”。喪家在廳堂設靈堂,家門口搭建靈棚,使死者靈魂有安息之處,也是親友弔唁死者的場所。靈堂的布置一般是靈堂上方高掛死者遺像,下書斗大的“奠”字,左右兩邊高掛輓聯。親朋好友前來弔唁,孝侄在門前執行,其余眷屬,頭戴白帽,依次下跪迎賓。舊俗,老人去世,須請和尚、道士誦經,超渡亡靈,俗稱“做香火”(為女死者拜誦“血盆經”,歷數母親十月懷胎之苦)。一般人家做一晚上“香火”,有錢人家甚至做三天三夜“大香火”。“做香火”時,一般頭天晚上親友對死者祭奠,祭奠前請有名望人士在靈牌中先寫下空出一點的“王”字上,用朱筆加上一點成“主”字。祭奠時,孝子要行“家奠禮”或“三獻禮”,“三跪九叩”;一般親友祭奠只行稽首禮和致辭祭文(祭軸)。現在單位幹部職工或離退休人員去世改開追悼會、或遺體告別、骨灰安放儀式。親友送花圈、輓聯、挽幛悼念死者。
“出殯”。俗稱“還山”。首先孝子行“成服禮”,即孝子將孝服穿上,將“愁籠”戴上,披麻、系稈繩、穿草鞋執杖。死者的直系親屬均應參加“拜孝禮”——跪拜死者。時辰一到,放炮三聲(點響大爆竹),禮生讀祭文,撤帳,起靈。出葬隊伍,排列有序。幡竹前導,接下是提藍(撤紙錢者、點香燭者、放爆竹者,再是抬花圈擎輓聯者;再是孝子披麻、執仗,抱“靈主牌”遺像在棺前領路。家屬親友都須送葬。送到墳墓附近,便可駐足燃香作揖拜別。孝子、禮生、八仙等人員,直到靈柩入穴,封好墓門才可繞道而歸。而女眷則在起靈後,抱稻桿至村口、路邊焚燒跪拜後繞道返回。
“祭奠”。在喪葬以後為死者“應七”、“攔社”(即從逝日算起逢七的日子和當年的春社、秋社日),到墓前燒香祭祀。“頭七”與“末七”的祭奠均由孝子進行,其它則由出嫁女與孝子按長幼順序進行。此外,逝世後第一個春節,親友要儘早來到逝者靈台前,焚香祭拜,名曰“拜新台”。
歲時節令
興國客家人傳統節日較多,一年12個月中,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而且每個節日都有著鮮明的客家特色。其中,尤以“春節、端午、中秋”三大節慶最為隆重。
立 春。又稱交春,標誌一年的開始,家家貼“迎春接福”,交春時辰一到,點香燭敬天地。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古稱“上元節”。家家吃“元宵”(糯米湯圓)、鬧花燈、舞龍燈等等。
花朝節。農曆二月十五日。取百花盛開之意而得名。女孩子要在這天穿耳環孔。擇此日結婚的較多,取“花好月圓、良辰美景”為吉慶。
清明節。家家戶戶進行掃墓祭祖,俗稱“掛紙”。按興國地方習俗,有“清明掛在前,冬至掛到年”的說法,故一般於清明節前三五天的良辰吉日。三代內親屬由各家自行祭掃,遠古宗親則集中祭掃,稱為“做公堂”。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則祭掃革命烈士墓。
立夏節。立夏日家家宴飲,必酒醉肉飽,客家人叫做“撐夏”。所食多為腊味、鹽蛋之類,粉蒸籠床是必不可少的,故有“臘雜節”之俗稱。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日,俗稱“五月節”,又稱“端陽”、“重午”。家家戶戶門上插香蒲、蘄艾驅邪魔,灑雄黃酒驅蛇蠍,採藥草煮水洗澡防百病,家家食粽子,小孩掛香包、蛋包。縣城有龍舟競賽。
食新節。六月六日,(也有地方是六月十五日),禾稼初熟,家家農戶用新收穫的稻米做米果,飽餐一頓,品嘗勞動果實,企盼豐年,謂之“食新”。隨著時代變化,科技進步,一季變二季、三季,禾稼成熟季節提前,溫飽問題不再困擾百姓日常生活,“食新節”漸漸被人們淡忘。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鬼節”、“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將紙錢、紙衣、金銀錠裝於大紙包內,並祭以雞、鴨血,於黃昏落日之際,整包焚燒。對新去世的人則加燒紙紮房子、紙糊家用電器、紙糊日常用品等。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晚上豐盛餐飲之後,闔家團聚一起,同食月餅、花生、柚子,共賞圓月。還有為紀念漢人反抗元軍入侵“燒圓塔”(與元韃諧音)、放“孔明燈”等傳統活動。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民間有登高飲茱萸菊花酒,進高山寺廟敬菩薩的習俗。蒸重陽酒,吃油炸芋包、炸薯包的風俗頗為盛行。
冬至節。興國地方自古就有冬至掃墓的習俗。冬至日標誌隆冬時節的到來,冬至時節醃製的臘肉、做的豆腐乳,香氣濃郁,且不易生蟲。因而有不少地方有冬至醃製臘肉、做豆腐乳的習俗。
小 年。興國地方多以農曆臘月二十四日過“小年”。“小年”,實際上是過大年的序曲,為過大年預熱或做準備。家家戶戶疏通溝渠,打掃庭院,擦洗台凳門窗,籌辦年貨。舊時,晚上送“灶君”上天,向“灶王爺”、“灶君老母”匯報,祈求賜福。
大 年。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為“除夕”,俗稱“過大年”。這天家家戶戶貼春聯,點燃香燭拜天地,備好三牲酒醴敬祖先。爆竹聲中全家聚餐,又叫“食團圓飯”,長輩給未婚嫁的兒孫發壓歲錢。晚上,圍爐坐通宵,名叫“守歲”。現時,全家人同看中共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新年鐘聲敲響時燃放鞭炮焰花。
春 節。農曆正月初一日為春節,俗稱“初一”。早起開大門鳴爆,敬天地祖宗。晚輩為長輩拜年。這天,多數人吃素。吃早飯後互相串門道賀拜年。從初一起,直至正月十五,開始“打燈”鬧新春。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以上習俗,在不同地方,會存在不同的差異。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原有習俗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有的漸漸淡化,有的則以新形式替代。但是,無論如何變化,它所代表和傳承的文化內涵,卻是萬變不離其宗,將長久地影響著一代代客家人。
傳統風尚
宋文天祥在《文山集》中說:“興國人物伉健,大概去南漸近,得天地之陽氣,不可以刑威懾,而可以禮義動。”清代《興國縣誌?風俗》說,興國“地界深山長谷,民鮮商販,惟務農力產,以田多寡為優劣。舊家崇尚朱子家禮,好積古器,重譜牒、志銘。孀婦多守節。士婦重禮儀。”這些記載,真實地反映了興國人民自古以來勤勞樸實、好讀詩書、知禮重義,剛強而富有鬥爭性,是興國人民固有的風尚。
興國客家人熱情好客,樂於助人。只要你進入興國境內,無論是在鄉鎮,還是邊遠山村,你都會感覺到熱情熾烈似火。家中來了客人,主人再窮再苦,也必是傾其所有,盛情款待。興國客家人十分看重宗族、同鄉之間的情誼。出門在外,首先尋找的便是“本家”、“老鄉”、“同年(老庚)”。平日親友鄰居之間,以“實物相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災難相救”為美德。大家和睦相處,彼此關心、互相愛護、親密無間。無論誰家子弟考上秀才、進舉人、進士(現今為考取大學),大家都會相互祝賀,正所謂“鄰舍做官,大家喜歡”。若誰家發生災難,全村人都會不顧一切前往救助;誰家有人重病,都會攜帶營養品或紅包,登門看望安慰。病人一旦康復,病人家便會設宴答謝。農家建房,村里人不但上門幫工出力,還會帶上時鮮蔬菜瓜果幫襯。鄰里之間、鄉親之間、朋友之間,那種濃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興國客家人崇文尚武,尊師重教。興國自古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尊師重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這種崇教興學社會風氣,也許是興國客家先民中,許多原是中原“衣冠世家”、“書香門第”,是中原仕宦望族,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儒家思想,世代相承。在浪跡天涯。艱難求生之中已無門閥可依,加之客家人聚居地山多田少,水冷土瘦,生活困頓,要獲取功名,重振家聲,“學而優則仕”便成為唯一的出路。於是,幾乎所有的家庭都全力以赴支持子女讀書,即便是貧困家庭,也“喉嚨省出交學堂”。正如民諺中說道:“耕田要養豬,養子要讀書”、“子弟不讀書,好比沒眼珠”、“養子不讀書,不如養條豬”。各家族為振家聲,揚族望,傾力集資培養族中子弟,以期考科入選、金榜題名。各宗族“公田”收取的租金,很大一部分用於培育本族子弟,包括辦學校,聘請教師,獎勵學業優秀的子弟和資助家境清貧的子弟等。有的宗族在舊時族譜的《家訓(祖訓)》上,就明文規定了考取“功名”之後的不同獎勵金額和獎勵辦法。凡中舉人以上者,可在祖屋前豎立“楣桿”,大門上懸掛“文魁”、“進士”等匾額,在祠堂前立旌表和牌坊,藉以顯赫門第,光宗耀祖。當時出了秀才、舉人,現代出了大學生,不管出在哪家,都視為全村、全鄉的榮耀,並採取各種辦法給予資助和獎勵。這種精神與物質相結合的獎勵機制,使客家子弟不懼“十年寒窗苦”的煎熬。例如大書法家鍾紹京,少年時期就曾告別父母,獨自一人,身背書篋行囊,到遠離家中20里之遙的東龕岩洞,閉門讀書,練習書法。鍾紹京的“夜讀岩”至今猶在,成為一代代客家人刻苦攻讀的歷史見證。
據史載,自宋至清,興國先後建有安湖書院、鴻飛書院、長春書院、南山書院、瀲江書院、文瀾書院、寶賢書院、懷德書院、鳳崗書院、方聚書院等十餘所書院。家館私塾頗多。通過科舉中進士者40人,舉人123人,貢生549人。清末廢科舉,辦學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興國於文瀾書院開辦高等國小堂,次年於明倫堂創辦師範傳習所,並在文瀾書院創辦官立中等學堂一所。其間興國有6名童生考取日本留學。
興國客家人崇教興學,也與當時一些有遠見卓識的縣府官員重視教育不無關係。舊時,有些官員很重視自己的政績,抱著“興學德政垂後世”的觀點,努力發展教育事業。如,宋仁宗慶曆四年,理學大儒程晌出任興國縣令後,“毀淫祠,建縣學,興書院,扶私塾”。指令折毀七姑娘廟、天符廟等,撥款集資維修縣學、建造書院,增撥學田經費,主薦品學兼優的人當教諭“山長”(校長),挑選民間優秀子弟,送入書院作為童生,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凡學業有成,鄉試和會試拔尖的生員給予獎勵。這一來,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故而“篤志嗜學之士,所在多有。”刻苦自勵,切磋學問,風氣蒸蒸日上。
南宋鹹淳八年(1272),宣教郎何時來興國任縣令,親自選址,在古龍岡安湖村建“安湖書院”,並請時任贛州知府的文天祥為書院題寫匾額,作《安湖書院記》。興國縣誌及一些族譜還記載著不少地方官員興學育才,甚至捐自己的薪俸修學校、置學田、資助生活困難生員等具體事例。正是這種種因素,讓興國客家人崇教興學之風長盛不衰。
客家人頻繁遷徙,及其在窮山僻壤生存的艱難處境,錘鍊了客家人那種冒險犯難、百折不撓、尚武自衛、重視謀略、勇敢機警的尚武精神。宋翰林學士郭知章在《改遷儒學記》中說,“興國民習剛悍,挾氣尚斗。”興國客家人的尚武習俗,剛強的鬥爭精神,孕育出了許多著名武將,如兵部尚書李邁以軍功顯於晚唐,清代以軍功擢提督總兵者5人,其中陝甘提督鄒復勝、江南提督李占椿均頭品頂戴,誥授建威將軍;國民革命軍上將胡謙任過黃埔軍校總教官、教育長;建國後授銜的開國將軍54人,軍轉地方省、軍級以上“開國功臣”100餘人。同期,在國民黨軍隊授銜的將軍有43位。
衣食居所
飲 食:
民以食為天,興國人三餐米飯,喜一餚多味,尤喜鹹辣,待客多用自釀米酒,喝茶之風頗盛。
舉凡紅白好事,筵席上盛菜餚的碗、盤,忌三、八、十一等數,大多通用“十”的整數,俗稱“四盤六”、“十大碗”。傳統的菜目是:紅肉、扣肉、白斬(紅燒)鴨、雞、小炒魚、炒肚片、油炸豆腐絲、腐竹、魚絲、肉丸、肉皮等。一般上紅肉時燃放鞭炮,賓客起立表示尊敬,主人要“安席”。坐席時尊長者坐上座(正對大門的座位)以示尊重。興國有如下名菜和特色小吃:
【四星望月】系贛菜第一名菜,列入“中國名菜譜”,上了“國宴席”。這道菜的來歷是相傳明朝末期,興國一羅姓船工常到河邊捕魚,日子一長,魚也吃膩了。一天,他對妻子說,若能做出一道與往日不同的魚菜,獎她一對鐲子。羅家女人想:往日,不是煎就是煮,這回只有試一試蒸了。於是她在蒸籠裡面放上芋頭、茄子、豆角之類的蔬菜,拌上米粉、作料,用猛火攻之,待蔬菜熟了,拌好油、鹽、生薑等調成的糊汁,撒上蔥花後上桌。等蒸籠桌蓋揭開,魚味四散,夾入口中,嫩滑鮮辣俱在,不但米粉魚好吃,下面墊底的蔬菜(現逐步改用粉乾)因沾了魚鮮味也很可口。於是,興國民間,粉籠床相沿成習。
1929年陽春3月,毛澤東首次來興國,住在瀲江書院。一天中午,興國縣共產黨組織的負責人陳奇涵、胡燦、肖芳全等請他來到離瀲江書院百步之遙的“黃隆順客棧”吃飯。黃隆順少老闆梅春鳳親自下廚為毛澤東炒菜,先上了四個小炒,然後親自端上蒸籠“米粉魚”。待籠蓋揭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他挾起一嘗,又鮮又辣,又嫩又香,大加讚賞。毛澤東問:“這叫什麼名字?”陳奇涵說:“農家小菜,沒什麼名字。”毛澤東哈哈大笑地說:“你們看中間的蒸籠象圓月,周圍四盤菜象星星,我看就叫‘四星望月’。”大家齊聲叫好。“四星望月”的菜名從此傳開。
【蝴蝶魚】這是興國客家人招待客人一道極具濃厚鄉土特色的名菜。先將魚身剖開二片,取下帶皮淨魚肉二條,切成約一分厚的魚片,一刀斷一刀連,拌上薯粉,用錘子砸成蝴蝶狀薄片後,用沸水將魚片汆熟,撈起漂入冷水中;將高湯入鍋燒沸,放下魚片,加入幾片青菜葉以及蔥花、薑絲,食鹽、味素等配料,魚片即像蝴蝶般張開雙翼,在清清的湯中上下翻飛。蝴蝶魚湯鮮肉嫩,十分可口。
這道菜的來歷,也有個浪漫的故事。相傳明末清初,有一對小兄弟,父母雙亡,為避戰亂從外地來興國縣落戶。幾年後,哥哥娶了老婆,便想分家另過好日子,拋開弟弟不管。嫂子頗為賢淑,便為哥倆做一道菜。她把切片的魚脊肉灑上薯粉,讓他們分別用錘子砸。哥倆以為成了肉餅,不料夾起來一看,竟是二片相連的肉。嫂子和顏悅色地說:“兄弟之情就象這魚片一樣,砸爛了肉還連著筋。”哥哥大悟,不再言分家之事。蝴蝶魚遂成一道興國客家傳統菜。
【興國水酒】選擇優質糯米(以冬糯最佳),優質井水(或山泉水),優質酒藥。把糯米洗淨,浸泡數小時後放在甑里,用大火蒸熟。待糯飯自然冷卻,再用清水淋透;然後,將酒藥用水溶解,淋入糯飯中,再淋一遍清水,使酒藥水全部均勻滲入甑中糯飯底部。將糯飯倒入酒缸中,在中間做好一個小酒窩,缸口用棉布扎封,讓其發酵。待發酵充分,酒窩中的自然水稱為“酒娘”,可待上客;餘下的酒糟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一天,將酒糟瀝乾,酒水放入酒罈之中,用黃泥糊壇密封,燒礱糠加熱24小時左右。待酒罈冷卻,便可開壇取用水酒。興國水酒呈琥珀色,異香朴鼻,口味綿甜醇和,風味獨特。
【興國擂茶】先將茶葉放入擂缽中,再依序放入甘草、生薑、八角、茴香、茶油,炒熟的芝麻、花生、鹽末等材料,用擂槌擂成膠狀茶泥。食用時可直接取茶泥沖入開水,也可以放入水中煮開,喝擂茶時,佐以薯包、豆子、花生、蕃薯乾等。興國人熱情好客,吃擂茶往往見者有份,越吃人越多,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主人添滿這碗舀那碗,歡聲笑語,彼此間感情得以充分交流。喝擂茶成了興國人民交朋結友、待人接物的一種重要方式。
服 飾:
舊時,興國客家人服飾以樸素、簡潔見長。客家服飾顏色喜素,以黑、藍、白為主色調,給人素雅端莊的印象,就像客家人沉穩內斂的性格;耐髒的特色也較適應農耕生活。客家服飾主要由內衣、上衣(大襟衫)、褲子(大褲襠)、鞋襪等幾部分組成,婦女還有擋風遮日的頭帕、用以蔽胸腹的圍裙;男的則多用一條布巾,俗稱“羅布巾”,系在腰間。
男裝正面開縫,用布作紐扣,女衫比男衫稍長,開襟由從領子口起一排斜扣,沿肩膀往腋下斜開一縫,正好落在胳膊下面,上麵點綴著布扣子,把前胸部位包裹得嚴嚴實實;其內衣多為白色,外裝均為藍色、黑色,但頭帕和圍裙又多由紅、綠、藍、白、黑幾種顏色的線交織成條狀彩紋,為沉暗的客家服飾添上了亮眼的一筆。
客家服飾以實用為原則。以勤勞聞名的客家婦女大多終日勞作,她們的頭帕設計得非常科學、實用。冬天扎在頭上可保暖,夏天換種扎法,即將頭帕的尾部疊起來,折出立體的帽檐,可遮日防曬。客家婦女的上衣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於腰線上,便於婦女哺乳,幹活時又可將前身折短塞於腰帶。寬大並可翻折的袖口以及腰帶,還可放置隨身物品或錢幣,方便而不累贅。冬天的襪子長至膝蓋,有點像現在時髦的靴襪,非常保暖。圍裙可防髒,冬天還可把手裹著(或遮擋火籠)取暖。可見,客家服飾的每一處設計均體現實用性,真正折射了客家人勤勞、質樸的生活風貌。
千百年來,隨著社會的變革,朝代的更替,審美觀、價值觀的變化,客家民系的服飾文化,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1919年五四運動後,青年男人改穿對襟廣裝,老年男人仍穿大面襟長衫。婦女普遍改穿翻領對襟衣衫和西裝褲,但農村婦女仍喜穿大面襟衣褲;公務人員和學生則穿中山裝和列寧裝、青年裝、學生裝。建國後,隨著社會進步,生活水平提高,男女服飾更是不斷花樣翻新,男人西裝、休閒裝、運動鞋、皮鞋,女人花裙、旗袍、高跟鞋,城鄉到處可見。
客家婦女的髮式、飾物也頗具特色。舊時,少女留長髮,扎一條拖辮,不加首飾。結婚後梳髻,有盤、匙、橢圓等髻式,飾以釵、簪、手鐲、戒指、耳環等。蘇維埃時期提倡婦女剪短髮,1919年五四運動後的公務人員和學生興起理西裝頭和平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城鄉青年髮式、飾物,更是眼花瞭亂,日新月異。
居 所:
興國鄉村民居多是傳統的“四扇三間”樣式,土木結構,兩層樓房,中間為廳堂,兩邊上下為4個房間。如需拓寬,再在兩邊加塞口(即子廳)、橫屋。橫屋的進深與正屋等齊或前部凸出兩間,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與橫屋間留一通道,稱“巷”或“塞口”。橫屋各房間門均朝巷道開。正屋從腋廊處開門通往巷。這樣便以正屋的正廳為中軸線,加上兩側的巷道和橫屋,構成了一幢通稱為“兩堂兩橫”式房屋。這種民居如果還需要擴建的話,便可在橫屋外側對稱繼續增加類似的巷和橫屋,並可相應稱兩堂四橫、六橫……也可在正屋之前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棟三間或五間式正屋,使原來的前棟和前廳變為中棟和中廳,而後建的這棟則稱為前棟和前廳,同時再將兩側的巷和橫屋向前推齊。這種由三棟正屋和兩排橫屋組成的房屋,便稱“三堂兩橫”式。由於客家人往往是聚族而居,人丁興旺,這種房多、廳多的房屋樣式,就成了客家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而隨著 宗族 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三堂兩橫式還可擴建為“三堂四橫”、“ 三堂六橫 ”等等,直至發展為民間所說的“九井十八廳”或“九廳十八井”這樣的大屋場。原長岡鄉合富村李占椿的“九廳十八井”,鼎龍鄉大田心張衛棋的方型圍屋,便是結構精巧、雄偉壯觀的典型傑作。
有專家評論,“四扇三間”用料少、造價低、經濟實惠,利用率高,布局合理。廳堂成了全家男女老少聚首相會、談天說地的中心,如遇婚喪喜慶,這裡便是行禮、宴飲的場所。這不僅顯示出多功能,更重要的是起到團結凝聚作用,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家族向心力和統一性。
客家人建房注重勘輿選址,請地理先生擇地基;破土動工、上樑立柱都要選擇“黃道吉日”。親朋要送禮道賀,送果品茶點者,謂之“送茶”;送三牲旨酒者,謂之“勞匠(犒勞工匠)”。主人設宴三次,即破土動工時的“起工酒”,上樑立柱時的“上樑酒”,竣工時的“圓屋酒”。上樑立柱時要請泥木工匠說吉利話,俗說“喝彩”。
客家人住宅環境的理想模式是:地基寬平,背山依水,交通方便,景色優美。講究“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丟開對風水的評價而言,左邊有淙淙流水,既解決了洗滌問題,又滋潤草木以無限生機。右邊是一條長道,解決了“行”的問題;它的前邊是一片窪地,視野平坦開闊,下排水也不成其問題;仰視背後,是一座樹木蔥蘢的山嶺,既能擋風,又憑添一處山景。興國客家人注重的是“天地人和”,講究的是人類生存環境協調,重視的是空氣循環,著意營造美好的人文境觀。在寥廓蒼穹下,那一排排依山傍水、挨道靠坡的民居住宅,融入大自然美的韻律中,張揚著有深厚底蘊的客家文化。
興國客家人尤重視門樓方位,民間有門樓“管事”之說,建宅喜南北座向,以取冬暖夏涼;或東西朝向,以取紫氣東來。還有在自家正廳門額題寫門榜的習俗,其文字多為嵌入主人名字的四字韻句。兩側門聯大多昭示其姓氏郡望發祥地或選取祖先嘉德懿行、可師、可法、可歌、可泣之事跡,以標榜門戶,榮宗耀祖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興國城鄉住房改土木結構為鋼筋水泥結構,式樣有傳統客家式、歐式、別墅式、連排式、古建築式等,可謂千姿百態,各具特色。但在新農村建設中,興國提倡保留農村歷史文脈,傳承客家建築文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注意保護山體、河流、水塘,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風貌,堅持不搞千篇一律,做到依山就勢,體現鄉村特色,凸現田園風光,避免城鄉一體化變為城鄉一樣化。
新房做好後遷居,俗稱“過火”。一般在“吉日”黎明時分,在原來的老灶中移火種到新灶中,俗說“接火種”。出門時鳴鞭炮,老鄰居也來鳴炮助興,俗說“送火”。到了新宅,家人及新鄰居也要鳴放鞭炮,,俗說“接火”。並要做“過伙酒”,招待親朋好友。
方言俚語
客家話保留了許多古代中原的語言特色,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比如,我們老祖宗的經典著作《詩經》,用國語來讀很多地方是沒法押韻的,但用客家話就可以。興國方言基本屬客家語系,個別地方的老人使用贛方言,縣城一帶使用縣城方言。然而,即便說其它方言的人們也會說(至少能完全聽懂)客家話。本節所述,主要是興國客家方言俚語。
語言方面:
興國客家方言語音響亮優美,富有音樂性;沒有捲舌音,好念好說;語彙豐富多彩,具有兼容性,修辭形象生動。
①有些古語詞,國語口語已不用了,只在一些書面詞語中出現,但在客家話中卻是常用詞。例如:稱吃為“食”,食為古語詞。國語中“喝酒”、“喝茶”、“抽菸”、“吃飯”、等,在客家話中均以“食”替代。如“食酒”、“食飯”、“食煙”等。又如:稱“走”為“行”,如俗語“慢慢行(音:hang)”;興國山歌《繡荷包》中唱道:“行到三步踢腳趾,魂魄還在郎身邊”中的“行”,即為走的意思。還有:稱早上為“朝”,朝為古語詞。李白《早發白帝城》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在客家話中,“吃早飯”叫做“食晨朝”,就是例證。
②單音詞比國語多。例如:
皮(皮膚) 曉(知道) 地(墳墓) 禾(稻子)
衫(衣服) 雹(冰雹) 崬(山頂) 坳(山窩) 屋(房子)……
③涵蓋意義範圍比國語更大的詞較多。如:眼。在興國客家方言中,“眼”除了指眼睛之外,凡“孔”、“洞”的意思都稱“眼”。例如木板上的孔、牆上的洞,都叫做“眼”;人體上也有“耳朵眼”、“鼻公眼”、“肚臍眼”、等等。此外,“眼”還可當作量詞,如“一眼井”、“一眼塘”等等。跌:在興國客家方言中,“跌”除了“跌倒”的意思之外,還有“往下掉”(跌落)、“遺失”(跌了錢)等意思。此外,“丟臉”也叫“跌”(跌面子、跌苦)等等。
④有豐富的同義詞。在興國客家方言中,存在著相當豐富的同義詞,使語言的表達更加精確,生動活潑,富於變化。如:買:方言除了用“買”表示購買的意思之外,還根據購買對象的不同而採用其它的說法。例如:秤鹽(買鹽)、糴米(買米)、舀油(買油)、斫豬肉(買肉)、剪布(買布)、點藥(買藥)、撿豆腐(買豆腐)……在這裡,“秤”、“糴”、“舀”、“斫”、“剪”、“點”、“撿”都是“買”的意思,可以看作是同義詞。
⑤多有詞頭詞尾,使人聽起來既親切,又充滿了鄉土氣息。如,詞頭“老”,除了可用於稱人的詞外,還可以用於一些稱物的詞,有不少是與國語不相同的。例如:老叔(叔叔)、老弟(弟弟)、老妹(妹妹)、老公(丈夫)老婆(妻子)、老表(表兄弟)、 老庚(同年)。又如,詞尾“頭”:多用在無生物名詞或時間詞後面,也用於動物和人。如:石頭、牆頭、磚頭、缽頭、鑊頭、肩頭、灶頭等等。
⑥辭彙較豐富。1.詞義相連,語素部份相同,部份不同。如稱“辣椒”為“茄椒”,“豬舌頭”叫“豬利子”。2.詞義相同,音節不同。如把“鍋”稱做“鍋頭”“貓”稱做“貓公”。3.詞義相同,詞形和聲音完全不同。如“晚上”叫做“夜晡”,“窗戶”叫做“半門”,“睡覺”叫“歇眼”。
語法方面:
興國客家方言保留了一些古漢語的構成方法。如:
①疊詞法。在興國方言中,“鮮鮮紅”、“雪雪白”、“墨墨黑”、“揪揪苦”、“頭眈眈”、“冰冰冷”等BBA的重疊方式,區別於國語的“紅彤彤”、“亮晶晶”“冷冰冰”等ABB的重疊方式。
②排列顛倒。國語說“客人”、“熱鬧”、“公雞”,客家話卻說“人客”、“鬧熱”、“雞公”。
③“穩”等表時態的詞放在動詞的後面。如“食穩飯”(正在吃飯);
④表示程度的副詞“多”、“少”等,放在動詞的後面。如,食多滴子(多吃一點),著少一件衫(少穿一件衣服)。
語音方面:國語中的全濁音聲母,在興國客家話中,一律都念成送氣清音。如“步”、“部”、“埠”,國語念“bù”,興國客家話讀“Pù”;“道”、“稻”、“盜”國語“dào”,興國客家話讀“tào”。
在韻母方面,興國客家方言無舌後音,更無翹舌音,只有舌叶音。如“乎”、“虎”、“胡”、“戶”,國語讀“hu”, 興國客家話讀“fu”;“花”、“華” 、“劃”、“話”,國語讀“hua”, 興國客家話讀“fa”。
興國方言保留了中古音的平、上、去、入4聲。平聲、去聲、入聲都分陰陽,平、上、去3聲與國語略有不同。興國方言有古漢語遺風,主要原因是客家先民均由北方遷徙而來,他們以漢民族正統自居,牢記“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訓,雖在遷徙與新居地的長期生活中吸收了一些新的語言,但始終固守中原古漢語的文化傳統,因而形成興國客家方言的特色。
興國客家語言修辭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表現力與感染力。尤其在興國境內流傳的民謠、俚語、諺語、歇後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歇後語:火燒眉毛——救眼前,老鼠沿秤鉤——自稱(秤)。諺語:樹怕剝皮,人怕當面;人心要忠,火心要空;朋友妻,不可欺;年少不積錢,老哩喊皇天。童謠:谷鵰子,飛過河,帶娘帶崽轉外婆。外婆哇佢崽女多,屙膿射血不奈何。山歌:哎呀嘞——打鐵唔怕火星燒,連妹唔怕斬人刀,斬了頭來還有頸,斬了頸來還有腰,就是全身都斬碎,心肝妹——還有魂魄同妹聊。
常見特殊辭彙:
代 詞: —我, 等—我們,佢—他,
否定詞:“冇”(mao),國語為“沒有”,如“冇幾遠”即“沒有多遠”,“ 冇食著”即“沒有吃穿”,“冇便宜”即“不便宜”。還有否定副詞“唔”即國語中的“不”,如“唔去”即“不去”,“唔曉得”即“不知道”。“唔答你”即“不理你”“唔會食酒”即“不會喝酒”。
表程度副詞“蠻”,就是國語中的“很”,如“蠻善良”即“很善良”;“蠻靚”即“很漂亮”。“咁”,類似國語中的“那么”、“這樣”。 “咁冷”即“那么冷”,“咁標緻”即“這么漂亮”。
疑問代詞:“嘛格”,就是國語的“什麼”。如,“做嘛格”即“做什麼”,“嘛格事”即“什麼事”,“嘛格人”即“什麼人”。因為這個指代詞具有普遍性,所以有人把客家話稱做“嘛格話”,是很有道理的。
動詞“打”,代替了國語中很多動詞如,打光棍--守單身,打山歌——唱山歌,打眼拐——送秋波,打龍燈——耍龍燈,打醬油——買醬油,打圓場——和解糾紛。
動詞:“哇”即是國語的“說”。哇唔得——說不得,哇嘛格——說什麼,哇唔贏——說不過人家。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

千百年來,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長途跋涉和頻繁的遷徙中,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而興國作為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不僅保留了古老漢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還吸收了畲、瑤等族的優秀文化,從而使其文化風情萬種、色彩斑斕、獨具特色,成為漢民族文化中光彩奪目的一頁。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尤以其古樸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而為世人所矚目。其中,“興國山歌”已列入第一批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興國三僚風水文化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興國山歌
興國山歌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寶珠,1992年和1996年,省文化廳和中央文化部先後命名興國為“民間藝術山歌之鄉”,2006年6月,興國山歌又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山野之歌,登堂入室,堂而皇之成為“國之瑰寶”。2008年2月,長岡鄉石燕村村民、興國山歌手徐盛久被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關於興國山歌的起源,民間有不少傳說,學者中也存有不同爭論。而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說法當數“唐時起,宋時興,千古流傳到如今”。其中,《羅隱秀才抄歌本》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留下一首流傳久遠、幾乎是盡人皆知的山歌:“會唱山歌歌駁歌,會織綾羅梭接梭;羅隱秀才造歌本,一句妹來一句哥。”
傳說歸傳說,興國山歌真正的起源,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有一點是無庸置疑的:興國山歌的起源、流傳與演變,與整個客家民系的產生,形成、發展是同步的,是千百年來經歷興國無數普通勞動者和民間藝人不斷創造、繼承、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興國山歌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山野田間相互唱和的山歌,稱之為謠唱體山歌。其基本格式為七言四句體。有的歌手,喜歡在末尾添加一句聲韻相同的句子,對前一句起深化補充的作用,湊成五句,俗稱“三跌板”;另一類帶有表演性質的敘事山歌,大多在跳覡、廟會、農家婚壽喜慶場合、文藝晚會演唱,一般稱之為室內山歌。室內山歌主要是敘事山歌,它由歌頭、歌腹、歌尾三部分組成。然而,不管是謠唱體山歌,還是室內山歌,都有一個共同的顯著特點:即興演唱。即情即景,臨時編撰,出口成章。演唱內容分為情歌、生活歌謠、民俗歌謠及雜歌等。
在長期的流傳與發展過程中,興國山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結構形式方面,有別於其它民歌的顯著特點:開頭一聲“哎呀嘞”,隨著激情的迸發,其歌聲如大浪奔騰,一瀉千里。中間的歌腹部分,起伏跌宕,或高亢激越,或低迥婉轉;結尾句前有呼應語:“心肝哥”或“心肝妹”(新山歌多稱“同志格”),隨著喜怒哀樂的感情變化,表達出不同語氣。興國山歌繼承了傳統的賦、比、興創作手法,生動活潑,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表現形式多樣,有猜花、鎖歌、盤歌、讚歌、檢腳跟、丟觀音、繡褡褳、藤纏樹等。
興國山歌曾經是燒向舊社會的怒火。興國勞動人民在剝削階級壓迫下唱出了大量的苦歌、怨歌、不平歌。一聲聲,一字字,是血淚,是控訴,是反抗。興國山歌是戰鬥的號角。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興國山歌在動員人民參軍參戰,粉碎敵人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瓦解敵軍士氣,鞏固紅色政權,鼓舞興國人民創造“第一等工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留下了“一首山歌三個師”的千古佳話。《蘇區幹部好作風》,直至今天仍在大江南北唱響。興國山歌已成為刻劃紅色根據地音樂形象的典型音律。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接見過興國農民山歌手,這是黨和國家對興國山歌的重視,也是興國山歌的光榮和驕傲。
三僚堪輿文化
世界風水發源地在中國,中國風水發源地在贛州,贛派風水發源地在三僚,這是海內外眾多學者的共識。
三僚是上蒼的恩賜,三僚地理藏著風水玄機。風水大師楊筠松的慧眼相中了它,這裡便與風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站在曾廖兩姓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個盆地,盆地中間一座條狀石山“羅經石”恰似羅盤中的指針,兩條水溫不一的小溪交匯成“陰陽河”穿越全村。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極圖中的兩儀,東華、西竺、南極、北斗四座寺廟與村裡的八個景點,吻合了《易經》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在三僚目之所及,無一不透露出“天人合一”、“人地諧和”的奇妙融合。
據史書記載,自從楊救貧和他的嫡傳弟子曾文辿、廖金精在三僚結茅為廬,開基立業以來,建樹頗多,其傳世之作《疑龍經》、《撼龍經》、《葬法倒杖》、《八分歌》、《懷玉經》等,至今仍被堪輿學家奉為經典。不僅如此,三僚這片聖地還哺育出曾從政、廖均卿、曾邦旻、廖文政、曾鶴賓、廖勝概等24位“國師”、72位“明師”、36位欽天監靈台博士,可謂是英才迭出,代不乏人。經三僚歷代風水大師指點的風水範例遍布全國,民間之作無法統計。其中,最著名的有:曾從政相度明代長城,永樂皇帝御賜額匾“開國名師”;廖均卿奉旨擇定十三陵址;廖文政堪定永陵,曾邦旻堪擇定陵,曾輯真堪定清東陵;以及贛州城、寧都孫中山先祖孫俐墓地的擇址……等等,這些皇家陵寢和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典範,至今深刻影響著人們,有的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楊救貧創建的贛派風水理論,遵循天人合一、強調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剋的三大基本原理,注重山形、水勢、樹木、陽光、空氣等周邊環境的自然、和諧、協調,因而,在規劃學、建築學、環境學、水文氣象學乃至美學、社會學上都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太平盛世,百廢俱興,風生水起,三僚成為中國風水文化發祥聖地。2006年10月17日,首屆國際周易風水文化節在三僚隆重開幕;2008年9月20日首屆全球華人易學名人峰會暨風水文化申遺第二站推動儀式在三僚隆重舉行。
2005年以來,三僚村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江西省鄉村旅遊示範點”、“江西省十大魅力鄉村”之一。2008年6月,三僚風水文化又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民間吹打樂?全堂吹
民間吹打樂?全堂吹,是流傳在興國均村一帶的民間民俗樂班。通常出現在農家紅白好事、建新房、祝壽等民俗禮儀活動中。
“全堂吹”歷史悠久,相傳,可追溯到劉邦被困白馬城得救後的慶典儀式。漢高祖欽封雷世卿、雷世樂為樂官,以至後人把嗩吶手尊稱為“清樂師傅”,並在嗩吶碗口上制有三個如“鼓釘”似的銅錢標記。現今未能制產這種碗口,所以在“天星”上掛三個銅錢為記,代表福祿壽,表示為樂官所授,有師教所傳者,嗩吶用畢可放置神台。無標記者,嗩吶忌上神台,屬下“三教九流”之中。
興國民間吹打樂班,相傳為中原地帶北方居民南遷後,結合當地文化、風俗演變而成。所以,儘管同為客家人,也因地域的不同,民間器樂、民歌、民俗也有差異。“全堂吹”則是興國西隅地域民俗民間吹打樂的典型代表。
“全堂吹” 由四位藝人完成。演奏(唱)時,樂班在祠廳大門右側角圍八仙桌而坐,司鼓者坐在桌右,桌中安放著“鑼”、“鐃”、“鼓”。左為徒弟或幫手執管小器,中間則為吹樂師二人,包攬“吹、拉、彈”;
“全堂吹”演奏者,均身懷特技,掌鼓者,一人司“鼓”、“鑼”、“鐃”,單手如執雙錘,花而不亂,鼓音明朗,板眼穩紮、稀密相間、 起落跌宕,清晰分明;執金時,鐃纏鑼、鑼纏鐃,相濟交替,節奏音響靈活多變。持吹者,高而不麻、 低而不濁、快而不亂、慢而不斷、“逐工”不犯調、換氣不失音。演奏時,曲牌與曲牌相連線,大器、小器相烘托,剛柔相兼,抑揚頓挫,徐緩時如清風月夜,天上仙樂從雲霄徐徐飄來,令人陶醉;剛健時又如松濤飛瀑,聲響萬壑。“祝酒”時的坐唱娓娓動聽,聲情並茂,抒發出人們的內心情感。整個演奏(唱)洋溢著喜慶氣氛,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全堂吹”可分為六大部分:【開堂】,敬請廚倌、禮生,標誌喜事儀式開始。主要曲牌有《三花子》、《封相》、《百和鳥》、《大開門》等;【接上客安席】主奏曲牌有《迎仙客》《萬年歡》等;【祝酒】以京胡、二胡、月琴為主奏,坐唱祁陽腔南北路戲文; 【晚堂】常用曲牌《過場》《點光》《四門子》《尾聲》等;【合卺鬧房】多用曲牌《打金枝》;【早堂】意在喚人前來幫工做事,然後行“拜茶”之禮,曲牌多見《牛頭令》、《水羅令》等。“全堂吹”保留了許多古老曲牌,如:《風入松》、《山坡羊》、《水羅令》、《點絳唇》、《封相》、《三花子》、《百和鳥》、《陽州泗》《玉芙蓉》等;其曲牌的整體結構與傳統方正結構、迴鏇曲體、變奏曲式不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提線木偶
提線木偶是通過幕後演員的操縱,即通過懸著的絲線牽提,使木偶人“活”起來。古稱“懸絲傀儡”,民間又叫“吊線子戲”。
傳說“提線木偶”起源於公元前180年,當時,漢高祖劉邦被敵人圍困在白馬城,軍師陳平出謀劃策,用木頭製作人的模樣,在東、西、南城門唱木偶戲,敵人全部集中在東、西、南城門看戲。因而北門空虛,沒有防守。漢高祖乃乘機從北門逃脫。所以,民間有“陳平先師做傀儡,漢旨天下保萬民”之說。
興國提線木偶流傳於均村、社福、樟木一帶,數百年來,形成了一套穩定而完整的演出規制和幾百出傳統劇目。一般在婚壽喜慶和廟會、過年、鬧元宵等民俗聚會場所演出。演員在鑼、鼓、鈸、二胡、嗩吶的伴奏下,一邊唱曲、念白,一邊嫻熟地提拉著若干個木偶,把生旦淨末醜各種人物操縱得栩栩如生,深受老百姓歡迎。凡遇真人戲班、木偶戲班同場地演出時,真人戲班都要先拜“木偶老爺”;並且,木偶戲沒有開場,其它戲不敢響鑼,木偶班未歇鑼,別的戲班不敢先收場。
興國“提線木偶”形象完整,製作精美,粉彩細膩,神韻含蓄,栩栩如生,堪稱民間工藝珍品。其線工更是是奇妙。木偶的系線根據角色的不同,分別為五至十二根不等,甚至有多至二十餘根的。線戲藝人巧妙地運用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精緻準確、得心應手的抽線功夫,賦予木偶以生氣,表演細膩逼真、動作維妙維肖,不但可以模仿真人的簡單動作,甚至還可以作脫帽、解衣、拔劍、接傘、搬椅子等叫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特技動作,讓人讚嘆不已。
興國“提線木偶”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在現存劇目中,有從民間說唱本改編的;有由歷史演義以及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也有來源於元曲及明清雜劇的。如《西遊記》、《隋唐演義》、《包公傳》、《封神演義》、《岳飛傳》等,都是由名著或歷史題材改編的。同時,還移植了《補鍋》、《打銅鑼》、《釣拐》等新編戲目。劇本文學性強,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台詞詼諧風趣,唱腔優美生動。
興國“提線木偶”聲腔獨特,鏇律優雅,情韻深沉。在悠久的歷史歲月里,經過藝人不斷的精心雕琢,在祁腔的基礎上,融入地方特色的民間流行曲調,逐漸形成它“激越豪放”的藝術風格。它適於抒發劇中人物慷慨悲壯的情感,易於表達興國勞動人民善良豪爽的氣質。明末清初經過幾代藝人的改革,又糅進了悲楚悽愴的成分,更加哀婉動聽。其唱腔分為本調和亂彈調兩大類。本調述說性強,無論唱、白,都在音樂間歇中進行,只用錚子擊節,聽起來十分清楚響亮。適合表現細膩纏綿、如泣如訴和愁忿怨怒的情緒,多用於小生和小旦。亂彈調則健壯有力,用於武生、淨角演唱,長於表現人物內心激烈、動盪的複雜情感。伴奏樂器以嗩吶、二胡為主,間或有簫、月琴(瑟)、京胡等,並配以鑼、鼓、鈸等打擊樂器。說白念唱以“官話”為主,有時夾雜“土話”。幫腔有腔無字,曲牌多沿用宋、元曲牌名,如《甘州歌》、《縷縷金》等。
端 戲
俗稱“蚊帳戲”。其特點是用手端著木偶在一個狹小如蚊帳的布幔中表演。傳說,唐朝皇帝在宮庭舉辦演出,要求宮裡人出節目。有一位伙頭,用木頭雕成木頭人,用布遮住自己的臉,手上端著小木偶人,在裡面唱,手上表演,所以,叫“蚊帳戲”。在戲劇行中,“蚊帳戲”排為老大,遇到各種戲種在一起表演,需“端戲”先演。其理由是唱戲的宗師是一位伙頭,必須他先唱,然後去做飯,否則散了戲大家沒飯吃。另一個理由,“端戲”的 生、旦、淨、末、醜均由一人操縱和配唱,被稱為“戲王”,既是“戲王”當然得由他先演。
“端戲”的具體設備有:戲箱一隻、戲架子一個。戲架的上方是長轎形“戲棚”,下方是四方帳幔(以便演員藏身),帳幔是黑色、藍色,幕布用紅色,以表示吉利。戲架子中段是“舞台”,“舞台”的背影是塊雕花板,演唱者坐在雕花板後操縱木偶和配唱。戲箱上扎有銅鑼、小鼓、大鈸等樂器,演奏者主要是用腳來操縱它們,而雙手則要騰出來操縱兩個甚至多個木偶的表演。木偶造型高約7寸,頭部如鴨蛋大小,身子用布製成如手掌大小,以便端在手上操縱。“端戲”木偶一般有二十四位諸天菩薩頭,十八羅漢頭,西遊記人物頭。木偶在表演時,是固定的,它可以根據劇情,人物去變換,換衣、換帽、換面具、換須,來變角色。
“端戲”演出的劇目大多是根據民間傳說、故事等改編而成,其中《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的比重較大,它的劇目大約有一百八十個;也有不少是各個時期的藝人根據當時的形勢需要而創作的新編戲,由於貼近生活,頗受百姓歡迎。但這類劇目基本上沒有文字劇本,主要是口頭傳授或自編自演。它的曲調,有南北詞、西皮、民間小曲調,其道白以北方話結合客家語言的語調,升降幅度大,抑揚頓挫,各種語音都能模仿,表現極為豐富。
“端戲”一般在廟會,做生日,建新房,小孩滿月,娶親嫁女場合演出,特別在廟會,有時連續唱數十天。每天唱八小時而且劇目不同。表演時原則上一個人,有時也可兩人。一人表演時,左手同時可端五個木偶,右手打鼓、小鑼、吹嗩吶,左腳打大鈸、右腳打銅鑼。表演時,做到口到、手到、眼到、腳到、心到,要求全身處處協調,身心並用,有著“以一頂十,千軍萬馬在一身”的表演功夫。
“端戲”集文學、口技、唱功為一體,其藝術水準非一般藝術能比。在農耕時代有著輝煌的歷史地位,起到很好的傳統教化作用。
麒麟獅象燈
當地民間又稱“獅子燈”。在興國均村一帶大約有八百至上千年的歷史。關於“麒麟獅象燈”的起源,當地老俵也有多種傳說:
其一是相傳唐朝時,有一年,興國均村一帶久旱無雨,民不聊生。為了求得風調雨順,山民們祈求麒麟、獅子、大象幫助他們。因為均村自古有“麒麟坐屋頂可壓邪;獅子守大門象徵繁榮;大象進家門帶來富貴”的說法。山民們在屋頂中央放一隻麒麟,意思是“麒麟為王”;在祠堂門兩側安放獅子,意思是“以獅為衛”;在屋項兩角安上兩隻象,意思是“與象為伍”。恰巧,第二年這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此後,山民們就用竹篾扎制了麒麟、獅、象形彩燈掛在廳堂或擎著在屋場舞玩,以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
其二是民間有“牛生麒麟豬生象,狗生獅子活然像”之俗語;“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獅子為“百獸之王”,是威武、祥瑞之象徵,可驅魔避邪;象為延年益壽之兆。祖先就以麒麟、獅、象組燈,每逢春節走村串戶求祈農家“六畜興旺”,“人壽年豐”;求祭“天下太平”、“六契約春”、“四門大開,方方吉利”等吉祥之兆。
其三是“麒麟獅象燈”由“獅子舞”發展到“獅子燈”。古代舞獅子主要是老百姓用以驅魔避邪,求得風調雨順、和平安寧。“獅子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禮志樂》,隋朝時,每逢元宵,獅子舞常同其它擬獸舞蹈燈彩一道表演。 唐朝為燕樂舞蹈,永貞之後燈彩更為風行。
“麒麟獅象燈”由4隻彩扎組成:一是紅色麒麟,二是黃色獅子,三是綠色獅子,四是白色大象。有的地方還加上兩隻瓶狀彩燈。象徵意義是:麒麟象徵吉祥如意,國泰民安;獅子象徵民族強盛,發達興旺;大象象徵豬肥牛壯,萬象更新。燈的結構也頗有特點:“麒麟降玉書”,農村中則有孔母夢麒麟執玉書降伏而生孔夫子的傳說;“獅子滾繡球”,在漢族民間舞蹈中更為常見;“銀象持花瓶”書有“六契約春”(“六合,天地四方”,亦泛指天下)。“麒麟獅象燈”均用竹篾編成骨架,細繩連線而成,製作精巧,舞動起來輕快自如。每隻燈頭、尾兩處各裝一根用以操作的竹柄,腰部、頸部都有空圈組合,使之更具活動性和靈活性。骨架外用彩紙剪成鬃毛貼上,眼睛用蛋殼或桌球做成,中間裝一個帶有電池的小燈泡,使之有神,栩栩如生。
“麒麟獅象燈”沒有正宗師傅,能者為師。表演過程分為:出春、四門大開、朝壇、滾球、穿花、纏柱6個套路,動作急緩相向,動靜結合,有合有散,形象逼真,動作多變,引人入勝。表演時,用大鼓,大、小鈸,大、小鑼,嗩吶,簫子等民間樂器伴奏,吹奏《瓜子仁》、《十杯酒》、《下山虎》等輕鬆活潑的民間曲牌,氣氛十分熱烈。
“麒麟獅象燈”表演有一套完整的程式。每年從正月初一開始,先到廟裡參神,再到各家各戶打燈,一直到正月十五。出燈時按吉祥燈、麒麟、綠獅、黃獅、大象的次序排列。快到村口時,敲響鑼鼓,村裡的男女老少就會涌到村口,鳴鞭炮迎接。
“麒麟獅象燈”隊到村莊後,首先念誦“讚詞”,其詞是根據不同的地點、對象臨時現編。如“麒麟獅象賀新年,男女老少保平安,五穀豐登六畜旺,時來運轉喜連連”。“贊”畢就進行表演。先跳“十字”、“匯合”等隊形,表示“四門大開”,給大家帶來四方財寶;然後跳“狗牯跳”動作“朝壇”,即圍住戲台(凡大村莊都有戲台,即壇台)不停地走動,表示消災辟邪,祈求吉祥。最後,獅子將繡球、麒麟將玉皇大帝的“玉書”、白象將觀音老母的“淨水瓶”賜給人間,名曰“纏柱”。寓意接住了繡球就會找到好姻緣;聽了“玉書”的勸導就能從善;用了“淨水瓶”的水,就會逢凶化吉。“纏柱”表示把吉祥緊緊纏住在此。伴奏用兩支嗩吶,五色鑼鼓,節奏明快,情緒熱烈。
耘田花鼓
原名叫“油撞花鼓”。因為鼓的形狀似打油的撞錘,故而得名。
《耘田花鼓》在興國縣傑村一帶流行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傳說:古時某年,鄉村倉谷被蟲食光,僅剩穀殼,無奈哭喊皇天而驚動了玉皇大帝。玉帝派鐵拐李下凡查究,原來是象子蟲精作怪。鐵拐李向玉帝稟報後,玉帝指派其外甥扮成花鼓佬,以唱花鼓吸引象子蟲精觀看,然後聚而殲之。此後,天下風雨調順,五穀豐登。那時起,人們為避蟲害,便在八月初一到十五新谷進倉時,村村大鬧花鼓。隨著民間燈彩習俗的流傳,後來改為正月初一到十五為鬧燈期。
“耘田花鼓”由一男一女(男扮)表演,男稱花鼓佬(醜扮),頭戴草帽,鼻裝鬍鬚,扎腰帶,系水裙,左手持花鼓,右手持花鼓錘二把,載歌載舞,唱著祝讚之辭,祈禱福祿康壽,四季平安;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動作以生活中“耘田”、“點灰 ”、“施肥”、“拔油菜”等提煉為程式化舞蹈藝術,加上五色鑼鼓相配 、與民間小調融為一體,濃郁的鄉土氣息,別具一格。唱腔顯示“語調”向“調子”過度的特色,其鏇法是民間音樂中徵、羽調式交替之範例。
興國南北詞
南詞原為江蘇揚州一帶的清唱灘簧,於清乾隆年間傳入贛南;北詞原為湖北黃梅的文曲,於清道光年間傳入贛州,二者結合形成南北詞後,再傳入閩西,被稱為“贛派南北詞”;還有由蘇州經浙江傳入南平再傳閩西的“蘇派南詞”。“南北詞”傳入興國後,經本地藝人和民間藝術愛好者不斷加工、改造,成為極富地方特色的藝術樣式。
“興國南北詞”原為說唱藝術,最初為坐唱形式,稱為“韶堂”。曲調以南北詞、灘黃為主。兼唱崑曲,盛行於清末民國時期,演員一般7~13人,演唱時圍一方桌而坐,每人至少操1件樂器,並分別充當劇中人物,演員不化裝,不用道具,以唱為主,夾以白口。後因東河戲和祁劇的傳入,“南北詞”的地位受到削弱。1959年,興國戲曲音樂工作者嘗試將其搬上舞台,對原有的南北詞曲調加以改革創新和豐富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唱“南北詞”為主的興國地方戲曲。
這一時期的“南北詞”戲團,移植了部份傳統劇目,如《珍珠塔》、《女駙馬》、《謝瑤環》、《孟麗君》等,革新和創造了新的南北詞散板、倒板、正板、四平、流水等曲調,並在演出實踐中解決了南北詞演武戲“不殺火”的難關,但表演程式基本上和東河戲、祁劇一樣比較規範。
1961年,蕭華同志在興國觀看了移植的《女駙馬》後,表示讚賞。1962年劇團首次赴省匯報演出獲得巨大成功。省市主要領導紛紛接見,省委書記楊尚奎還設宴招待了劇團的主要藝術骨幹。《江西日報》《贛南日報》相繼發表文章,對興國南北詞作了較高的評價。
附: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總計38項)
一、民間文學(總計3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1 Ⅰ-1 羅隱秀才傳說
2 Ⅰ-2 文天祥與海瑞的傳說故事
3 Ⅰ-3 興國地方童謠
二、民間音樂(總計4項)
4 Ⅱ-1 ★興國山歌
5 Ⅱ-2 嗩吶曲牌
6 Ⅱ-3 興國南北詞
7 Ⅱ-4 興國“半班”(三角班)中的小調小曲
三、民間舞蹈(總計3項)
8 Ⅲ-1 耘田花鼓
9 Ⅲ-2 禾槓花
10 Ⅲ-3 麒麟獅象
四、傳統戲劇(總計2項)
11 Ⅳ-1 端戲
12 Ⅳ-2 提線木偶
五、曲藝(總計1項)
12 Ⅴ-1 興江漁鼓
六、雜技與競技(暫缺)
七、民間美術(總計3項)
14 Ⅵ-1 民間木雕
15 Ⅵ-2 民間石雕
16 Ⅵ-3 民間剪紙
八、傳統手工技藝(總計14項)
17 Ⅶ-1 燈采掛花
18 Ⅶ-2 手工花轎
19 Ⅶ-3 棉紙
20 Ⅶ-4 引線
21 Ⅶ-5 蓑衣
22 Ⅶ-6 棕褥
23 Ⅶ-7 倒蒸紅薯乾
24 Ⅶ-8 黃元米果
25 Ⅶ-9 山茶油
26 Ⅶ-10 城崗香糕
27 Ⅶ-11 薄荷糖
28 Ⅶ-12 擂茶
29 Ⅶ-13 三僚豆腐
30 Ⅶ-14 興國水酒
31 Ⅸ-2 四星望月
32 Ⅸ-3 興國魚絲
九、傳統醫藥(總計2項)
33 Ⅷ-1 火灸
34 Ⅷ-2 小兒挑癪
十、民俗(總計6項)
35 Ⅸ-1 三僚堪輿文化
36 Ⅸ-4 蝴蝶魚
37 Ⅸ-5 楓邊河溪食新節
38 Ⅸ-6 下山坐(木梓採摘後)
其中:
興國山歌——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三僚堪輿文化——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第五章 政通人和 全面發展

興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富饒美麗的山川,豐厚的文化積澱,勤勞勇敢的人民。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漫漫征途中,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土兒女,正揚鞭躍馬,意氣風發,用青春熱血,譜寫著更加輝煌燦爛的嶄新篇章。興國這塊紅色故土,發生了日新月異、有目共睹的滄桑巨變,春光爛漫中的平川大地,如雨後春筍般煥發出勃勃生機。
 

 第一節 城市建設

花開萬朵,且表一枝。讓我們先從人人都耳聞目睹的城市建設說起,看看興國解放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吧。
時光倒轉到六十年前,那時的興國縣城,是怎樣一種令人心酸、破敗的圖景啊!
那時的縣城,面積不過0.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一萬,最為繁華熱鬧之處,當數大井頭至北門口之間的“大街”,一條石灰砂漿和鵝卵石砌就的狹小路面,長不過百米,寬還不如現今的鄉村公路,它和東街、西街交叉成十字形,構成了整個縣城的主幹道。街道兩側,大多為兩層商鋪板房,偶爾間雜有一兩幢三層磚瓦房,便視作“豪門大宅”,成為縣城的“標誌性建築”;而作為主要農貿交易市場的“慶門館”,面積充其量也只有兩個籃球場大小,“攘街”之時,販夫走卒,挨肩擦背;扁擔板車,交錯橫陳;置身其中,宛若沙丁魚罐頭,擠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每當清晨,但見挑水的、刷馬桶的,叫喊不息;月上梢頭之際,除主要街道上有幾盞昏黃、慘澹、用柴油發電的路燈外,家家戶戶,點著昏暗的油燈,十時以後,整個縣城幾乎一片漆黑。狹小、破舊、骯髒、昏暗,就成為當時興國縣城的真實寫照。
六十年彈指過去,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春雨,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古老的興國縣城花團簇錦,舊貌換新顏。在“加快建設新城區、有序改造老城區”總體思路的引導下,通過縣人大會議,以法規形式,對興國縣城進行了全面總體規劃,制定了中、長期發展目標。先後投入建設資金20億元,使城區面積增加到了16.4平方公里,人口猛增到13萬,城市道路實現了從十字型結構到格線化的轉變。在陸續興建將軍公園、將軍大道、將軍大橋、興國大道、平川大道、瀲江大道、五福廣場、濱江東西大道、紅門大道、建材市場、貿易廣場、客家市場等重點工程的同時,改造、建設了鳳凰大道、紅軍北路、永福路、五福路等城市主幹道。一幢幢風格迥異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車水馬龍的街道,鋪設了水泥或瀝青路面,硬化面積從零猛增到130萬平方米,並著力進行了美化、亮化。所有新建和改建街道,均設立了人行道和車行道,兩旁或街道中心,設定了各式各樣的景觀照明燈,栽上了名貴花木,瀲江大道上的白玉蘭,平川大道的桂花,鳳凰大道上的香樟……中心隔離帶上,一年四季,鮮花盛開,蜂飛蝶舞,爭奇鬥豔。人們置身其中,就仿佛來到了美不勝收的城市大花園。
與此同時,自來水管、燃氣管道、通訊傳輸線路,走進了千家萬戶,醫院、學校,配套成龍,布局合理;新建的五豐、客家、沿江路、南門等農貿市場及建材、家具、機車等等專業市場,極大方便了商貿活動和市民日常家居生活。凸現現代化城市功能的各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尤其是即將興建的縣文化中心和體育中心,更為興國縣城增添濃墨重彩的靚麗風景。
而今,當你漫步縣城街頭,矚目四望,一種現代化青春氣息撲面而來。漂亮的將軍公園,喧鬧的五福廣場,繁華的貿易廣場,熙熙攘攘的購物超市,星羅棋布的賓館酒樓,令人目不暇接;清晨黃昏,人們在公園、河濱蹁蹁起舞,休閒健身;入夜,霓虹閃爍,各種購物、娛樂場所,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所有這一切,無不讓人感到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唯有東街上那幾株古老的大榕樹、縣委大院內幾株百年古樟,成了歷史的見證者。千年古城,正以全新的姿態,屹立於瀲江河畔,成為京九線上一顆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
如果說,瀲江古城是一顆金光閃閃的鑽石項墜,那么,星羅棋布的圩鎮建設就如同是項鍊上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解放前,興國歷史上曾有“十八個半圩”(其中,均村圩分屬興國、萬安兩縣,故被稱之為半個圩)之說,然規模最大、市場最繁華的,莫如離縣城三十里之遙的高興圩,號稱贛南“三大名鎮”之一。可那時節的高興圩,也不過是只有一條主街、人口不過數千的集貿市場而已。而今,全縣各鄉都建起了自己初具小城市功能的圩鎮,商店、學校、醫院、電力、交通、通訊、自來水,一應俱全,圩日也由當年的十天三圩,普遍改成了兩天一圩,成為了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的中心,商貿、交通的中轉集散地。一條條新建的農民街,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無不展示著巨人般前進的步伐。而高興、古龍崗、江背、梅窖、良村,龍口等地,還以其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建設成就,升格為“鎮”一級建制。其中的高興、古龍崗鎮,基本形成了一河兩岸的建設格局,圩鎮規模遠遠超過了當年的興國老城區。
 

 第二節 基礎設施

基礎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的前提和先決條件。由於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興國處於路不通、貨不暢、缺煤少電、通訊阻塞、封閉落後、生產發展舉步維艱的狀態,成為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級“貧困縣”。改革開放以來,興國歷屆黨政班子帶領全縣人民,一茬接一茬,勵精圖治,加大投入,使基礎設施逐步臻於完善,為縣域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堅實了基礎。
交 通
交通是商品流動的血脈。正如人體一樣,血脈不暢,自然身體羸弱,百病纏身。解放初期,興國來往省城南昌,先要坐船或步行,繞道至贛州,方有汽車抵達南昌。大躍進年間,雖然修建了固(東固)崇(崇賢)公路,打通了興國至省城的汽車通道,然而,由於賀堂、東固等大山的阻隔,僅26座的小型班車在盤山公路上如牛喘氣,慢慢爬行,需要兩天時間;砂石路面上,塵土飛揚,一天下來,乘客們一個個灰頭土臉,連鼻涕都染成了黃色。截至1998年底,全縣還沒有一條通往外縣的三級公路,縣鄉道沒有一條標準的四級公路,全縣有135個行政村甚至連簡易公路也沒有,18條鄉際公路成為了“斷頭路”,更談不上什麼油路、水泥路。正是這種落後的交通狀況,嚴重製約了我縣社會、經濟的發展。
1996年間,隆隆的機車轟鳴聲打破了山鄉的千年沉寂,橫貫南北的國家交通大動脈京九鐵路,帶著黨中央對老區人民的關懷和厚愛,特地“繞了一個彎”,從興國穿行而過。興國境內全長47公里,設有四級客站3個,三級客站1個,三級貨站1個。鐵路的開通,極大提升了我縣的區位優勢,推動了老區扶貧開發建設。從此,封閉的山鄉打開了一條通往希望未來的通衢大道,咫尺天涯,世界變得不再遙遠。
借得東風化春雨。隨著京九鐵路的開通,我縣的公路建設蓬勃發展、突飛猛進。貫穿我縣的319國道也隨之建成,縣境內全長56公里。尤其是2003年以來,在農村公路和新農村建設雙重政策的推動下,全縣人民民眾以“義務建勤”、“民辦公助”、“多方籌資”等多種形式,掀起了農村公路建設新高潮。至2006年底,100%的縣鄉公路實現通油(混泥土)路;至2007年底,有11個鄉鎮通行政村公路全線實現了水泥路面硬化;至2008年底,行政村通水泥路率達92%;還完成了龍口等地渡改橋項目3個,出縣公路改造全部完成;新農村建設改路近700公里;泉(州)南(寧)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建設。春風過處,風生水起,僅僅十年時間,興國的交通網路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疏到密、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國道319線為主幹、縣鄉公路為支線,以通村公路為基礎的幅射連結式公路網路。總長2136公里南承北接、東進西出的交通公路,為我縣的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帶來的直接效應是貨暢其流,方便快捷,信息靈通,勞動力成本的降低,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量的不斷擴大,為鄉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沿途的集鎮成為了流動商品的集散地、各種信息的匯集點、人流吸納的密集區,帶動了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
首先是公路客貨運市場的活躍,逐步呈現出國有、集體、私營多種經營成分並存的交通運輸新格局。截至2008年底,全縣建有二級汽車站一座,三級區鄉站6座,農村客運招呼站117座。跨省公路線路18條,跨地市線路7條,跨縣線路8條,縣內線路55條,縣城還開通了營運計程車,行政村通班車率達81%。“便民公交”開進村,赴圩進城坐班車,更是成了興國一景,十多萬農民可以象城裡人一樣享受到在家門口乘車的便利,給農民帶來了真真切切的方便實惠。客運行業的發展,帶動和促進了汽車維修、駕駛培訓等配套行業的繁榮。形成了維修類別齊全、廠點分布廣泛、結構布局合理、維修方便及時的汽車維修網路。
與此同時,物流服務業也得到迅猛發展。目前,全縣有物流企業13家,其中京九物流、金瑩物流為全市規模以上的汽車貨運企業。物流配送業的發展,不僅最佳化了我縣投資環境,吸引了眾多客商來興國投資興業,而且通過物流體系進社區、進農村的活動,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物資實現了門對門的服務,隨叫隨到,極大地方便了人民民眾。
不僅如此,交通公路的發展,“站、車、運”農村客運網路的形成,打破了過去長期存在的行政區劃界限和閉塞狹隘的城鄉分離格局,縮短了城鄉之間的時空距離,形成了地區之間經濟協作、城鄉聯繫、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了農村發展的後勁。許多農民依路建市場、沿路開基地、借路跑運輸,真正起到了一條路“帶動一個產業、造福一方人民”的作用。
電 力
現代工業,離不開電力。電業建設,是基礎設施中最重要的一環。興國電業從解放初期的興國縣水電局發電班組,興國電廠,興國小水電公司,興國縣電力公司,興國縣電力實業總公司(供電局),到如今的興國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透過單位名稱的變化。我們可以窺測到興國電業發展的大致歷程和脈絡。
興國電業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解放初期,興國主要是柴油機發電,供應縣城機關單位和部分居民;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一大批小水電站的建成,尤其1958年長龍電站和1969年長崗電站的建成,使我縣步入了一個水、火電並舉的新階段;儘管如此,電力建設仍然相當薄弱,全縣僅有一座35KV變電站,相當部分山區的居民依然是手電(火把)照路、煤油(清油)點燈照明,即便是圩鎮,也只能隔三差五地送電,只有縣城和周邊鄉鎮能較為正常地用電;改革開放後,隨著和省、市大電網的相互連通及隨後大批輸、變電站的興建,電網(包括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的實施,我縣的電業建設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首先,電力硬體設施建設得到很大發展。新建110KV的萬(安)、興(國)、寧(都)輸電線路,把萬安水電站強大的電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興國,使興國的電力供應從源頭上得到有力保障。經過多年不間斷的努力,至2008年底,全縣已建成220KV變電站一座,110KV變電站3座,35 KV變電站13座,總容量19.4萬KVA;小水電總裝機容量達6萬千瓦。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建設迎來了新的挑戰。尤為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中央在進行電力體制改革的同時,適時地啟動了農電網改造工程。這項國家出錢、農民受益的惠民工程,極大調動了電力職工和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性。在縣委、縣政府和供電公司的積極爭取下,國家投入農網改造資金9628萬元,新建和改造了一批變電站和輸電線路,完善了調試自動化和行銷自動化系統,全部替換了過去的木桿、拆骨導線的配電線路,改造低壓用戶。通過這一系列的改建和改造,不僅最佳化了電網結構,提高了電網的安全可靠性,降低了配電台區線路損耗,還大大降低了農村電價,減輕了農民負擔,電價由改造前的每度1.6元降到0.6元,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僅此一項,每年可減輕農民負擔3000多萬元。
如今,興國城鄉6500多公里的輸電線路上,連結著17萬多用戶,年供電量達到2.4億度。城鄉上下,日裡機聲隆隆,夜裡霓虹閃爍,點點繁星,裝扮著平川大地,即便在2008年那樣百年不遇的大冰雪災害面前,也很少出現全縣性的大面積停電。電力事業的發展,有力地保障了工農業生產蓬勃發展的需求。
通 訊
郵政通訊事業的發展,用一句“新舊社會兩重天”的話來形容,最為恰當不過。
人們清楚地記得,解放初期的郵電局,“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擠在背街一座破舊的祠堂里(孝睦堂)辦公,擔負著信函包裹傳遞寄送、報刊發行、電話轉接、電報收發幾大業務。一封書信,從縣裡寄到省城,少說也得十天半月;至於電話,即便手搖式電話,也只有鄉、區以上機關單位才能享用的“稀罕物”,普通人家,難得一見;尋常百姓要打一個電話,只有跑到郵電局,通過人工一處處轉接,只要一處阻隔,縱有通天本領,喊破喉嚨,也只得徒喚奈何。遇上急事,要拍發一個電報,更是“惜墨如金”,甚至鬧出不少笑話。其時,唯一令人羨慕的,就是郵差所用的“腳踏車”,可謂是“經久耐用,價廉物美”,至今想來,令人心酸不己。
滾滾長江東逝水,歷史己經翻過了發黃的一頁。郵電通訊事業,己經實現了革命性的大步跨越。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郵電體制改革的進程,當年的郵電局,己是郵政、電信、移動(聯通)三分天下。雄偉的電信大樓,成了興國縣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通訊業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突飛猛進。固定電話實現了程控化,用戶己達9萬戶以上,輕按鍵盤,那怕萬里之遙,轉瞬之間,就能聽到對方清淅的話語;電報,這一當年曾號稱最為“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己退出了歷史舞台,漸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忘消失。在移動通訊方面,1995年9月,興國開通了第一部模擬行動電話,其後的1997年,又啟用了GSM、CDMA等移動通訊網路,經過短短十多年間,先後建成了融傳輸網、基站網、寬頻網際網路、農村信息機為一體的綜合性通訊網路,覆蓋了全縣所有鄉鎮和90%以上的鄉村,客戶呈井噴式的幾何級數增加,實現了內聯全國省、市、區,外接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自動漫遊。尤其是網際網路的開動和日漸普及,使興國融入現代社會,開始邁入信息化時代,人們足不出戶,能知天下大事。而今,更為先進的3G網路服務,又即將在興國啟動,興國的通訊業,將步入一個更為健康、快速的發展之路。

第三節 工業發展

解放初期,興國的工業,除了有少數作坊式的如餅果、藥材、縫紉等加工企業外,有一定規模、談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工業企業,幾乎為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其後的數十年里,我縣先後辦起了農機修造廠、汽車修配廠、二輕機械廠、撥叉廠、梅窖水泥廠、玻璃廠、羽絨廠、製糖廠、捲菸廠、長崗電站、石灰廠、食品加工廠、小型鎢砂、塋石礦等一批中小型企業,初步形成興國工業體系的基本構架。其中,興國製糖廠曾經創造過利稅超千萬、進入國家食品企業500強行列的輝煌成就,它和長崗電站、興國捲菸廠一起,成為我縣三大骨幹支柱企業。然而,就總體而言,當時的興國工業,仍然處於規模總量小、品種門類不全、技術落後、效益低下的窘境之中。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工業強縣”的戰略目標,搶抓機遇,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我縣工業經濟日益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興國現有企業分布大致情況如下:
國有企業4家:興國捲菸廠,畫眉坳鎢礦,供電公司,自來水公司,4家國有企業占規模企業總數的12.5%。
重點企業(項目)9家:中化環保(現暫名為三美化工),興國水泥,贛興水泥,中螢礦業(中化控股),金瑩氟業,國興撥叉,浩森製藥,斌傑食品,瀲江礦業(中礦投資),占縣屬規模企業總數的29%。
資源型企業9家:中化環保,興國水泥,贛興水泥,中螢礦業,金瑩氟業,宏益礦業,東方華玉,閩興實業,瀲江礦業,占全縣重點企業總數的32.2%。
氟化工產業群:中化環保,中螢礦業,金瑩氟業,宏益礦業,東方華玉5家,占縣屬規模企業總數的16.67%。
民營企業8家:興國水泥,贛興水泥,國興撥叉,長崗電站,百丈泉,小而大,綠米寶業,山村油脂,占縣屬規模企業的26.67%。
招商引資企業20家:中化環保,中螢礦業,金瑩氟業,宏益礦業,東方華玉,沈氏服裝,浩森製藥,閩興實業,慈興再生橡膠,環球蓮華,人和建材,威保運動器材,燮霸玩具,斌傑食品,金龍科技電子,清榕綠色環保,康偉手袋,震宇塑膠,萬發環保,連合電子,占縣屬規模企業的66.67%。
這些企業,形成了興國工業體系中的建材、氟化、製藥、服裝玩具、機械加工、捲菸食品等六大產業群。至2008年止,縣屬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7.22億元,工業稅收突破2億元大關,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9.1%,拉動經濟成長達3.8個百分點,被評為全省“工業三年翻番先進縣”。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地處洪門的興國工業園建設,標誌著我縣工業發展邁上一個嶄新的台階,並成為我縣經濟成長中一個耀眼的明星和希望所在。
興國工業園建設起步於2*年5月,它是2*年初井岡山會議後全省最早動工建設的縣辦工業園區之一,規劃面積667(10000畝)公頃,目前已建成面積269公頃(4035畝),贛州市氟化工基地比鄰工業園區,僅一河之隔,規劃面積310公頃(4650畝),隸屬工業園管委會管轄。2004年8月,興國工業園被批准為省級工業園區,自2005年起連續三年被省經貿委列入全省重點工業園區行列。曾經被授予“全省招商引資十強工業園區”、“全省招商引資先進單位”、“贛州市效益先進工業園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目前,園區內共鋪設水泥路面30.4公里,建成A、B、C、D、貓嶺、沿江和新區七條大道,建成日供水3萬噸的自來水廠一座,廠房46萬平方米,辦公樓、宿舍等附屬房屋28萬平方米。園區道路的排水、供水、通訊等硬體設施基本到位,教育和醫療機構比較完善,工業園管委會、外經貿局、外商服務中心、“經濟110”投訴中心和招工服務站、城管局園區管理所、計生辦、十大體系工作站、海關聯絡辦、國檢辦等管理服務機構均在同一棟大樓辦公,為客商提供服務。工業園管委會還轄紅門、貓嶺兩個社區,現有居民4300人。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工商、電信、移動、聯通等均在園區設立了分支機構。各種軟、硬體建設,在全省工業園中名列前茅。
園區共有落戶企業110家,企業契約資金4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6.6億元,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15家,已投產企業9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家。2008年,園區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6億元,增加值9.1億元,上交稅金1.46億元,吸納就業人員23450人。
經過7年的發展,園區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化環保化工為龍頭的礦產品精深加工業;以贛興水泥、國興水泥、人和建材、贛州大亞銅材為龍頭的新型建材業;以沈氏服裝、燮霸玩具、江西金龍高科、威保運動器材、永樂製衣為龍頭的輕工電子產業。同時以江西浩森製藥、清榕綠色環保科技為代表的生物製藥產業和以國興撥叉汽車零配件為代表的機電製造業也獲得了較快發展,園區產業集聚水平顯著提高。
近年來,興國工業的發展,呈現了以下幾大特點:
經濟總量逐年增大。至2008年底,全縣規模工業企業數達36家,全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0家,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達29家。全縣工業總產值有望突破30億元。
運行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企業通過體制改革、強化企業管理、最佳化產業結構、不斷引進和更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節約生產成本等一系列措施,經濟效益顯著增加,上繳稅收上千萬的企業有5家,上百萬的達12家。其中,國興撥叉通過擴股、技術改造,產能增加了一倍;中化環保(中化控股)、國興水泥、中螢礦業(中化控股)等通過企業的最佳化升級和重組,產能和經濟效益實現了雙翻番。
主導產業進一步壯大。2008年,氟化工、新型建材、捲菸食品等三大產業群累計完成產值16億元,占規模工業的一半以上;並形成了中化環保、寶華山實業、國興水泥、煙廠、斌傑食品等一批帶動力強的重點骨幹企業。尤其是氟化工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不但順利完成了與中化的重組,而且實現了資源的集中最佳化配置,形成了年產3萬噸氫氟酸和年產2萬噸有水氫氟酸生產能力,新一輪的投資項目也正在加快進展,從質和量兩方面同時得到了提升,使興國工業園快速成長為以氟化工為主要特色的工業園區。
項目投資持續加強。僅2008年間,就先後引進並開工建設了中化環保2條年產1.5萬噸的AHF生產線和一條年產2萬噸有水氫氟酸生產線,瀲江礦業日處理鉬原礦1000噸生產線和斌傑意式火腿生產線等投資億元以上的三大項目,以及將軍紅果業二期工程、金豐礦業矽精深加工、寶華山餘熱發電等投資5000萬元以上五大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達10.5億元以上。其中,中化環保、瀲江礦業(中礦投資)己列入省重點調度企業。這些,都有力地拉動了我縣工業經濟的增長。
此外,我縣廣大農村、圩鎮,還有一大批星羅棋布、遍地開花的鄉鎮集體和個體私營企業,這些企業,總量規模雖然不大,但有著“短、平、快”的特點,它直接服務於農業生產,滿足當地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吸納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尤其是一些特色地方產品的加工,如綿紙、引線、果脯、密餞加工、小型礦業開採等等,帶動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成為我縣基礎工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有力補充。
“抓好了工業就是把握了未來”。隨著相關政策的逐步完善,政府各種服務措施的到位,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工業發展後勁的不斷增強,我縣工業經濟己步入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軌道,朝著“工業強縣”的既定目標奮勇前進。

第四節 農林水保

農 業
興國是農業大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灰鵝之鄉”、“紅鯉魚之鄉”、“油茶之鄉”的美稱。水稻,歷來是我縣栽種面積最大的農作物,每年均保持在75萬畝以上。然而,長期以來,我縣農業生產一直保持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狀態,產量低下。解放初期,多數地方只栽種一季稻穀,秋後再種一些紅薯、大豆、蕎麥等作為補充,一年能收穫“田面谷”,也就是說,畝產四、五百斤,己經算是不錯的收成了。解放後,政府領導人民民眾,努力發展農業生產,並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譬如:改種雙季稻,高桿變矮桿,推行雜交水稻,農藥化肥的廣泛使用,興修水利設施,尤其是長龍、長崗兩座骨幹水庫和配套水渠的興建,基本上解除了旱澇水患的威脅,有力地推動了我縣農業生產的發展。糧食產量也取得了畝產八百甚至千斤的可喜成績。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尤其是體制上的禁錮,我縣農業生產徘徊不前的落後局面,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廣大農村,依然處於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艱難境地。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瀲江兩岸廣大農村,春風蕩漾,煥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一日千里、向現代化農業生產迅猛發展的生動局面,廣大農村、農民,種糧不再是為了溫飽,養雞也不再是為了掙幾個油鹽錢。而是著眼於商品、市場,把農業生產自覺地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滾滾洪流之中,使千百年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
近年來,興國高起點、大手筆地用現代大農業的全新理念,改變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拓寬開發視野,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和“一個產業、一套規劃、一套實用技術、一套扶持政策”的要求,大力扶持和壯大主導產業,提出了“山上種甜(臍)橙、油茶,田裡抓菸葉、制種,欄里養生豬、灰鵝”的產業發展思路,把全縣47萬畝耕地、336萬畝林地乃至全縣3215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都作為農業綜合開發的領域,統籌規劃,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從資金、技術、服務、土地流轉等方面,制定一整套促進產業發展壯大的扶持政策,努力構築高效農業產業體系。
目前,全縣建立起油茶、生豬、臍橙三大農業主導產業。至2008年止,臍橙種植面積8萬餘畝,出欄生豬45萬頭以上,油茶種植28萬餘畝,甜橙開發2萬畝,以及萬畝制種基地、萬畝菸葉基地,還培育了將軍果業、斌傑食品等省級龍頭企業5家,瑞興農業、山村油脂等市級龍頭企業9家,基本形成生豬、臍橙、油茶、甜橙產業“產—供—銷”4條相對完整的產業發展鏈條。以工業理念有效地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興國在實踐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努力破解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積累了許多成功的寶貴經驗。2007年7月1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公布實施後,興國縣以此為契機,以全縣各類新經濟組織為基礎,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將各類新經濟組織重新整合,規範組建,引導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社。先後組建了將軍紅果業合作社、益民兔業合作社、贛興種業合作社等2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些新生事物一經誕生,在與市場風浪的搏擊中,就顯示了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它將農戶、基地、市場有機地聯結在一起,不僅改變了過去農民單槍匹馬增產不增收的難題,而且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成功對接,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收益。
農業產業特別是主導產業的發展,呈現以下幾方面的特色和亮點:
科技支撐是興國農業發展的基礎。興國甜(臍)橙種植在我縣己有幾十年的歷史,但真正蓬勃發展起來,還是從2002年開始,其中最關鍵的是栽培新技術的推廣激發了農民的種植熱情。臍橙七改技術、防凍技術、高產栽培技術等在廣大果農中傳播、實踐,使大面積的臍(甜)橙增產增收成為了可能和現實。由於農業部門大力推廣水稻免耕技術、旱育保姆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良種推廣等現代科技,使我縣水稻栽種面積、產量穩中有升;同樣,烤菸栽培面積的穩步增長,是菸草部門推廣覆膜保溫技術、大小培土技術和科學烘烤技術的結果;而我縣普遍推廣的“豬—沼—果(魚、菜)”模式,對我縣農業產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關鍵作用,有力促進了我縣生豬、臍橙、甜橙、大棚蔬菜產業的發展。
特色、品牌建設是興國農業發展的重點和亮點。特色、品牌,就是質量,就是市場,通過多年市場的實踐和打拚,全縣上下對此形成了共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成了興國特色農業發展的基本宗旨。離崗幹部凌大金創立的“皇庭有機橙”品牌,是我縣乃至我市唯一通過了國家認證的有機橙品牌,成為沃爾瑪等國際知名連鎖超市爭相訂購的“品牌橙”;興國綠園花卉公司總經理王南方培育的比利時杜鵑,以優美的造型、優良的品質,贏得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的青睞,一舉拿下了150萬盤的訂單,為興國花卉在北京乃至全國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壩南農民廖建章是瀲江灰鵝販運聯合體的發起人和負責人,他每年要將近百萬羽興國灰鵝販運銷售到廣東、福建、浙江等地,200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央領導還親臨該販運聯合體視察。
農民素質的提高是興國農業發展的前提。為了提高農民科技素質,近年來,興國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不遺餘力地對廣大農民進行科技培訓,培養和建立起一支科技骨幹和“土專家”隊伍。縣委農工部實施的“農民知識化工程”,農業局實施的“陽光工程”,扶貧辦實施的“雨露計畫”,勞動就業局實施的“金藍領工程”等等,對全縣農民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讓每個農民在學到一技之長的同時,增長見識,提升科技素質。
政策支持是興國農業發展的保障。凡國家補貼給農民個人的各項資金,全部納入“一卡通”發放範圍。主要包括:糧食直補資金、農資綜合直補資金、水稻良種補貼資金、退耕還林現金補助資金、退耕還林糧食補助資金、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補償性支出用於林農個人部分、地方公益林省級補償資金補償性支出用於林農個人部分、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資金、農村義務教育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助資金、農村低保資金、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補助資金、老村支書老村主任補助資金、撫恤(優撫)資金(農村義務兵家屬優待金,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八路軍紅軍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在鄉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在鄉傷殘軍人生活補助)等。通過這些扶持政策,使廣大農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現代農業是興國農業發展的目標。農業,作為社會基礎產業,必須與時俱進,與社會同步發展。發展現代農業,是興國歷屆政府的既定目標。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用先進的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先進的科技指導農業,用先進的組織形式經營農業,用先進的管理理念指導農業,籍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譬如,2008年,興國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柑桔產業項目的實施縣市區之一,通過項目的實施,全面推進現代農業體系的建設,果業優勢產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農業機械化是興國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主要是落實農機補貼政策,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和作業水平,抓好重點農機具技術的示範推廣,提升農機科技套用水平,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維護農機作業秩序。通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林業水保
林業水保方面,興國取得的成績可謂是眾口一詞,有目共睹,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足以在興國農林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輝煌燦爛的的一筆。
興國,有著典型的“七山一水一分田”的丘陵地貌。歷史上,也曾是山青水秀,滿目蔥籠的富庶山鄉。由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無休止的燒殺,加上解放後大躍進年間“大煉鋼鐵”高潮中的濫砍濫伐,人口的急速膨脹,山林體制和林權政策的反覆變化等等主客觀原因,至使興國淪為水土流失極為嚴重的山區貧困縣,令人扼腕嘆息。
據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調查統計,全縣荒山面積達155.8萬畝,森林覆蓋率僅為33.8%,而水土流失面積卻達284.8萬畝,占縣域面積的59%,占山地面積的84.8%,年泥沙流失量達1106萬噸。縣內到處是光山禿嶺,溝壑縱橫,岩石裸露,在龍口、永豐一帶,不少河流,由於泥沙堆積,成為了“空中懸河”。山地地表溫度,在夏季時竟然高達攝氏75.6度以上,放眼四望,但見滿山砂礫金光閃閃,有人做過試驗,一隻生雞蛋放到山上,很快就能烤熟。當時,國內外專家目睹興國水土流失之嚴重,都把興國稱之為“江南沙漠”、“世界水土流失之最”,並驚呼說:長此以往,“興國要‘亡國’!”
如此嚴重的水土流失,給當時的興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痛苦與災難,留下了永遠難以忘卻的記憶,更堅定了興國人民投身於水保攻堅戰的決心與信心。面對窮山惡水,面對惡劣的生態環境,興國人民舉全縣之力,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茬接一茬,不懈努力,咬住荒山不放鬆,先後實施了“十年綠化贛南”、“山上再造”和“加快林業發展”等林業發展戰略,啟動了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退耕還林、國家生態公益林管護等等林業重點工程。尤其是1980年,龍口塘背小流域列入水利電力部的部管試點小流域,1983年開始,水利部、財政部一直給興國安排水保綜合治理項目,從此,一場“全黨動員、全民動手”的水保攻堅戰在廣袤的平川大地打響了。
“十年生聚,十年艱辛”,通過近三十年的努力,截止到2008年底,全縣累計投入治理資金3億2千多萬元,在72條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1784.74平方公里,營造水保林1268.76平方公里,種植經果林112.94平方公里,種草47.61平方公里,修築溝道攔蓄工程1593座,修水平梯田3.5平方公里,開挖竹節水平溝4.364萬千米,其長度相當於繞地球一圈;還建起了沼氣池4.23萬個,建省柴灶13.5萬個,湧現了諸如龍口文院、永豐西江、高興長逕等78個水保生態示範村。與此同時,據1993年和2003年二類資源調查表明,全縣林地面積由274.4萬畝增加到322.3萬畝,活立木蓄積由277.9萬立方米增加到589.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68.3%增加到73.3%,全縣現在己實施生態公益林145.64萬畝,以工業原料林為主的商品林建設以及種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旅遊等產業也方興未艾,出現蓬勃發展的態勢,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得到顯著提高。
昔日的“江南沙漠”,以嶄新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山變綠了,水變青了,田變肥了。全縣河床由原來的每年抬高4--7厘米,變為年下降5—9厘米,至今年內己平均下降了26厘米,土壤流失總量由每年的1106萬噸下降為358.56萬噸,保水率達到18%,水源涵蓄能力提高了14%,“落河田”由8萬畝下降至2萬畝,“望天丘”面積由4.6萬畝下降到1.6萬畝,糧食產量穩步提高,農村落後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興國縣的綠化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績,得到了上級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充分肯定。林業方面,1986年和1996年,興國縣兩次榮獲“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稱號,1995年被授予“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2000年,被評為“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2004年被授予“全國綠化模範縣”。在水保方面,1990年和2003年,分別獲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縣”稱號;2004年被財政部、水利部聯合授予“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稱號;塘背、方太等5條小流域獲“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小流域”稱號;此外,以塘背河治理經驗申報的“南方花崗岩劇烈侵蝕區綜合治理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並列入國家科委“九五”期間科技推廣項目;2007年7月,在蘭州舉辦的“全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專題研討班”上做了典型經驗發言,受到與會者廣泛好評;2008年,被省水利廳推薦表彰為“全國水土保持執法先進單位”。

第五節 科教文衛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更是經濟繁榮的必然結果。解放前,我國長期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滿目瘡痍,民不聊生,根本談不上什麼社會事業。解放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長足進展,尤其是近些年來,黨和人民政府貫徹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凸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關注民生的理念,狠抓“三個文明”建設,社會事業更是蒸蒸日上,突飛猛進,科教文衛,爭奇鬥妍,呈現出繁榮昌盛、欣欣向榮的局面。
教 育
興國在宋代年間,理學大師程珦在興國為縣令,大力倡導儒學,從此,私家講學之風日盛,私塾、書院相繼興起,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建於宋鹹淳八年的“安湖書院”和始建於乾隆三年的“瀲江書院”。讀書士子,日漸增多。蘇維埃時期,戰事頻繁,蘇區軍民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仍大力興學,城鄉普通開辦了“列寧國小”,1932年,全縣有列寧國小432所,學生1720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60%以上。抗日戰爭時期,大批淪陷區學校內遷興國,其時,有上海的新建中學,南昌的豫章中學,本縣的正義中學,平川中學和光華職業中專等等,形成興國教育短期內的崎形發展,隨後即陷入蕭條時期。
建國後,人民政府接管了全縣中國小校,計有公立私立國小410所,學生14353人,教職工834人;中等學校5所,學生617人,教職工74人,幼稚園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同時,通過農民夜校、速成識字班等方式,掃除文盲。1964年,全縣堅持半工(農)半讀的辦學方向,提倡半日制、隔日制、早晚班等多種辦學形式,至1965年,全縣有各類國小1735所,學生50863人,教師2641人;中學5所,學生3725人,教師376人。
1966年文革開始後,教育戰線首當其衝,遭到嚴重的破壞摧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興國的教育事業重新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其間,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上世紀80年代為恢復階段,教育從“文革”的廢墟上重新興辦起來;上世紀90年代後,為快速發展階段,其主要特點是普及國小國中教育和“雙基教育”,同時,民辦職業教育異軍突起,為社會培養了各種專業技術人才;步入21世紀後,興國教育進入高速發展期。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顯著加強,教學質量大幅提升,校園建設投入大幅增加。至2008年止,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縣共有國小445所,學生75298人,教師3051人;國中31所,學生20563人,教師1725人;高中5所,學生13845人,教師732人。中國小素質教育碩果纍纍,湧現了一大批全面發展的人才,屢獲國家、省、市各級獎勵,平川中學被列入省屬重點中學,高中教育連續多年列全市前五名。從2000年到2008年,全縣考取各類大中專院校學生達17087人;校園建設各項投資約11980萬元,新建校舍13.8萬平方米,改造危房14.2萬平方米,基本完成危房改造任務,校園面貌煥然一新,還湧現了如平川中學、實驗國小等一大批設施一流、環境優美的校園。教育局也先後獲得“全省人民民眾滿意教育行政部門”、“全省規範管理年活動先進集體”、“全市教育工作綜合評估先進縣”、“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先進單位”等殊榮。
全縣職業教育生機勃勃,有學校5所,2009年在校學生達3000多人。其中“日升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占地3萬多平方米。幾年來,培養技術工人1萬多人。該校2006年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評為“示範單位”。2008年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江西省職業教育示範學校”。
文 化
興國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澱。自三國置縣以來,人文蔚起,湧現了諸多卓爾超群、青史流芳的文化名人,這是興國人民永恆的驕傲。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興國是著名的“蘇區模範縣”,更是蘇區革命文化的搖籃。蘇維埃時期,興國城鄉普遍設立了俱樂部和列寧室。俱樂部是蘇維埃政府領導下的文化娛樂和教育組織,開展民眾文化活動並指導列寧室的工作。列寧室是人民民眾進行政治、文化、體育活動的基層組織。俱樂部設主任一人,由蘇維埃政府委任,下設晚會、藝術、牆報、體育、文化等委員;1930年春,興國縣蘇維埃政府又先後成立了“工農劇社”興國分社和“藍衫團”等專業文化團體,並組織了幾十個山歌演唱隊,全縣文藝活動空前活躍,山歌,成了蘇維埃政權的主要宣傳工具之一。“一首山歌三個師”的千古佳話,生動地說明了革命文藝在蘇區模範縣創建過程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1934年國民黨復辟後,興國的民眾文化活動一落千丈,除了少數民俗活動中的民間藝人之外,縣城僅有民眾教育館開展圖書借閱活動,農村文化設施及文化活動更是銷聲匿跡。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加強了文化建設,在縣城新建了電影院、劇院、文化館、圖書館、劇團、革命紀念館,在鄉鎮,建立了文化站、電影隊,城鄉文化設施從無到有,逐步完善,民眾文化生活日趨活躍。
專業藝術生產碩果纍纍。1951年,興國成立專業劇團後,先後演出過祁劇、南北詞、贛劇,在省內外先後演出過各種劇目200餘個,受到社會廣泛歡迎和讚譽;1986年,興國縣委提出“振興興國山歌”的口號,劇團隨之更名為“興國山歌劇團”,興國專業藝術生產步入一個全新發展時期。山歌戲《山歌情》一舉奪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曹禺戲劇文學獎”等頂級大獎,1995年,山歌劇《女人河》參加江西省第四屆“玉茗花戲劇節”,獲劇本創作一等獎、優秀劇目二等獎;與中央電視台聯合攝製的《老鏡子》,獲第2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演唱《哭嫁》參加首屆國際民間民俗音樂展覽節,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獲優秀節目獎;歌曲《打只山歌過橫排》獲贛州市首屆優秀文學藝術獎。
民眾文化活動日益活躍,異彩紛呈。1996年,國家文化部授予興國“中國民間藝術山歌之鄉”的榮譽稱號,2006年,興國山歌又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國家級“國寶”;己連續舉辦了七屆的“重陽山歌會”,成為了興國文化藝術的“品牌”,受到中央和全國各地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近些年來,興國縣宣傳文化部門在縣城舉辦“山歌情韻”廣場文化活動的同時,還把目光聚焦農村,堅持不懈地進行文化“三下鄉”活動,縣山歌劇團、縣文化館山歌演唱隊,長年累月,深入農村,為農民演出,為廣大農村和農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與時同時,各地文化站、文化中心也逐步得到恢復,文化陣地的建立,為農村文化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學藝術創作日益繁榮。從20世紀70年代起,文學、美術、書法、攝影創作日趨活躍,已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的作品達數千篇(件),其中,小楷《九歌》1989年在日本東京美術館舉辦的國際文化交流展上獲“優秀獎”,話劇小品《哭嫁》獲文化部“群星獎”。特別是近年來,本縣作者創作的一大批書刊相繼正式出版,如《將星璀璨》、《開國將軍傳奇》、《鐵骨忠魂》、《名人在興國》、《興國山歌選》以及個人出版的小說、故事、散文集等文學作品達十幾部。這些書刊的出版極大地豐富了民眾的閱讀生活。
興國境內文化古蹟甚多,尤以永豐陽崗、高興通天岩等處的新石器晚期和商周文化遺址最為珍貴。紅色歷史遺存、革命舊居舊址,更是極為豐富。建國後,新建的革命紀念館、長崗鄉調查陳列館,館藏文物多達1萬餘件。2002年,縣委、縣政府充分運用革命文化的豐富資源,新建了占地262畝、投資3500萬元的將軍園和將軍館;2005年,在將軍館旁又新建了《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中共中央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周永康,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公安部部長、原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後前來參觀視察。目前,興國轄區內,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5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這些單位,絕大多數保存完好,長年供人們參觀瞻仰,為我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和活的歷史見證。2*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興國革命舊址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8年元月開始,縣域內所有“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均向社會免費開放。
此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營業性歌廳、舞廳、音像、網咖、電影、演出、書刊印刷市場應運而生。1989年,興國縣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相繼成立,對文化市場進行依法管理,使全縣文化市場得到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文化強縣”的戰略目光,緊扣時代脈搏,貼近民眾生活,大膽探索創新,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做大做強紅色品牌,為促進興國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全縣文化工作者正以高昂的革命激情,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發揚革命文化傳統,堅持先進文化方向,唱響主鏇律,再寫新篇章。
廣 電
廣電事業是建國後成長、壯大起來的全新社會事業,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歷經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艱難創業過程。
興國縣最早起步的廣電事業機構,是1950年間成立的興國縣收音站,隨後逐步發展成為興國縣有線廣播站、興國縣廣播事業局、廣播電視局。它下轄廣播電視台、廣播電視培訓站、廣播電視服務部和25個鄉鎮廣播電視站。
進入改革開放以來,電視取代了以“紅燈”、“燕舞”為代表的老式收音機,小小螢屏,繫結著千家萬戶,興國的廣電事業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日新月異的步伐,與時代同歌同步。尤其是近年來,興國廣電事業更是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事業建設凸現新的突破。到目前為止,全縣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廣播電視綜合復蓋率達97%以上;網路實行廣播電視共纜傳輸,傳輸了33套電視節目和3套調頻廣播節目;對城區HFC網路進行了全面整改,網路自成體系;廣播電視發射分別採用300W調頻和電視發射,羊山廣播電視高山發射站開路覆蓋將達到97%以上;省廣播電視光纜網途經興國並在興國設立中繼站;縣城有線電視架設光纜主幹線184公里,除投資200多萬元自架光纜外,還用“借船出海”的辦法,租用電信部門光纖往鄉鎮傳輸有線電視信號;在2008年底實現了全縣所有鄉鎮與縣城有線電視網路的聯通,使廣大農村民眾都能收看到有線電視。目前,全縣有線電視用戶己達21000餘戶。
新聞宣傳實現新超越。廣播電視宣傳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原則,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按照“內宣辦好辦活,外宣爭先創優”的辦台方針,注重謀劃,精心採制,辦台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近幾年來,縣廣電局投入近百萬元對新聞采、編、播設備進行了數位化升級改造,電視台實行了24小時全天候播出,主擋節目《興國新聞》由過去的兩日播改為日播,專題節目走上了正常化、規範化,節目質量明顯提高,收視率大幅攀升。縣電視台每年播出新聞1300條以上,廣播台播出新聞稿5000篇以上,新聞作品上大台用稿進入全市前列,每年都有一批新聞稿在中央兩台播發,並多次獲得全國、華東地區、全省優秀廣播電視節目(稿件)獎。
行業管理再現新秩序。我縣廣播電視行業管理注重宣管結合,在摸索中逐步規範。一方面著力強化隊伍建設和監管,完善管理措施,規範執法行為,配備完善執法裝備,加大整治力度,充分發揮行業管理隊伍的作用;另一方面,按照“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的原則,加大廣電政策法規宣傳力度,對破壞廣播電視線路設施、截傳有線電視信號、擅自安裝地面衛星接收設施等不法行為進行查處打擊,有效地維護了廣播電視發展環境。
興國縣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和人民民眾的充分肯定,多次獲得省、市、縣各級的榮譽表彰。2006年榮獲全省廣電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07、2008連續兩年獲全市廣播電視綜合考評一等獎,2007年獲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
衛 生
興國衛生事業,歷經建國初期的“艱難起步”,改革開放初期創下“曾經的輝煌”,而今,進入“新世紀的曙光”,走過了風雨兼程的60年。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興國的衛生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以改革為先導,開拓創新,實現了衛生事業又快又好發展,在保障興國70多萬人民身體健康、促進興國經濟發展的征途上譜寫了壯麗華章。
60年來,興國衛生事業的發展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衛生網路的構建日趨完善,民眾就醫方便快捷。
興國的衛生網路建設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全”的漫長發展過程。
早在1930年,縣蘇維埃政府就在城崗鳳崗書院設立了縣療養所,收治紅軍傷病員,同時也給人民民眾治病,指導當地民眾開展衛生工作。此後,鼎龍的茶嶺又設立了紅軍總醫院。民國25年(1936年),正式成立了“興國縣診療所”,所址在縣城西街“越國祠”,後改稱為“興國衛生院”。
建國後,人民政府接管了縣衛生院,更名為“興國縣人民政府衛生院”,1958年,再改名為“興國縣醫院”,乃現今興國縣人民醫院前身,當時僅有醫護人員38名,被稱為全縣條件最好的醫院。1953年4月,縣婦幼保健站成立,1958年7月,成立城關鎮民辦醫院,取名為“紅旗醫院”,1979年改制後定名為“興國縣中醫院”至今;1958年10月,縣皮膚病防治所成立;1969年,縣精神病療養院成立;1984年,縣結核病防治所成立;至1977年,全縣共設立縣辦中心衛生院8所,公社衛生院15所,民辦衛生院2所,衛生所15所。改革開放後,紅十字醫院、興國縣第二醫院、康復醫院等一大批公、民辦醫院、衛生所、醫療站相繼成立,逐步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縣範圍、醫療、保健、預防相結合的立體化醫療網路,基本形成了以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基礎,私營醫療機構為補充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的目標,確保大部分農村居民15分鐘內可到達村衛生所就醫,大大方便了民眾,有效緩解了民眾“看病難”之苦。截至2008年止,全年總門診人數達720000多人次。
基礎建設日新月異,就醫環境明顯改善。
沐浴著改革春風,全縣醫療衛生基礎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大踏步向前邁進。截至2008年底,衛生系統擁有在編職工人數已由1949年的260人增加至1562人,衛生技術人員1327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占1.4%,中級職稱339人,占25.3%;全縣病床數由1958年的191張增長至目前的803張,翻了兩番;其中縣人民醫院設有病床230張,縣中醫院100張,其它醫療機構473張;全系統共有房屋面積105856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798.9萬元;絕大部分鄉鎮衛生院均購置了救護車,24小時對病人實行免費接診,為病人開通了“綠色通道”。
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大大改善了百姓就醫環境,提升了醫療水平。以縣人民醫院為例:該院已發展成為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全院共有職工420多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51人;占地面積37500平方米,病床230餘張,購置了一大批先進醫療器具設備,技術覆蓋周邊二市四縣,服務人口達230萬,每年門診人數近30000人次;先後獲得了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省級“民眾滿意醫院”的殊榮。
新農村合作醫療初見成效,健康保障日趨完善。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縣把實施新農合制度作為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和諧快速發展的難得機遇,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這一民生工程,農民參與意識強,參合率逐年提高。至2008年,全縣參合率已達89.42%;新農合籌資標準由起步時的人均50元(個人承擔10元,政府補貼40元)提高到現在的人均100元(個人承擔20元,政府補貼80元),補償比例也逐步提高,最高補償額由1萬2千元提高到3萬元。2008年,全縣共為121589人報銷醫藥費4479.39萬元,農民綜合受益面為21.57%,有效地緩解了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全縣合作醫療已經形成“補償程式、核算模式、報賬結算、憑證審核、支出審批、補償兌付”的六統一,實現了“黨政得民心、農民得實惠、衛生得發展”的既定目標。
政府投入不斷增加,公共衛生迅猛發展。
改革開放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我縣堅持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以加強農村衛生、公共衛生工作、提高醫療質量為重點的衛生工作方針,已基本建立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護和衛生監督四大體系,讓每一位居民享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縣法定報告傳染病總發病率由1955年的402.3/10萬下降為2008年的383.23∕10萬;免疫規劃五苗覆蓋率達到90.48%,0-6歲兒童建卡率百分之百,0-3歲兒童建證率91.9%;進一步完善了衛生事業應急指揮體系,制定了《興國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成立了以縣醫院為主的專業技術救治隊伍、以縣疾控中心為主的預防監測隊伍和信息網路,有效地控制了非典、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的暴發流行。婦幼保健工作穩步推進,通過開展產科達標活動,規範了產科服務,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84.38%,兒童保健管理率達到63.8%,“降消”(降底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穩居全市前茅,孕產婦死亡率由2002年的75∕10萬降低至2008年的19.34∕10萬;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達100%;愛國衛生運動、“三清三改”工作深入開展,衛生長效管理運行機制逐步建立,人們良好衛生習慣逐步養成,防禦各種疾病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第六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民,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農村的發展,決定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成敗。解放以來,黨和人民政府一直關注“三農”問題,把它提高到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來加以認識。提及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就不能不提及農村的變化和發展狀況。
由於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的發展一直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嚴重製約了社會主義經濟的全面發展。從2004年9月開始,興國縣積極回響贛州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在全縣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以“五新一好”(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為主要工作內容的新農村建設。
為把新農村建設這項惠民工程實施好,我縣努力探索,建立了符合實際、便於操作、具有特色的“五項”工作機制:一是建立了普惠於民的獎補激勵機制。通過實行民眾自主申報、以獎代補、動態管理等工作方法,制定了《興國縣新農村建設質量技術標準體系》及全縣統一、詳細的獎補政策,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消除了民眾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建立了責任明確的幹部幫扶機制。實行單位抓重點、幹部輪流抓“空白點”、後備幹部離崗抓難點等幫扶制度;三是建立了協作高效的部門聯動機制。集中各部門的人、財、物,用於新農村建設,確保各部門目標一致、權責統一、工作同步,做到新農村建設全縣“一盤棋”;四是建立了穩定有序的資金投入機制。在保證財政投入的基礎上,整合各項涉農、支農資金,保證新農村建設資金投入足額到位;五是建立了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機制。實行新農村建設“五新一好”全面考核、強化日常督查等督導評估機制,根據考評結果嚴格兌現獎懲。
幾年來,興國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不僅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衷心讚譽,也得了上級的充分認可。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等知名媒體紛紛聚焦我縣採訪報導;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460多批1.86萬多人前來我縣參觀考察;2005年先後承接了全國村莊整治工作現場會及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場會;中央政研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家建設部、農業部、發改委和人民日報社等專題調研組來我縣考察調研後,對我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我縣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做法,先後16次走進了中央黨校及浦東、延安、井岡山三所幹部學院的課堂,被譽為“興國經驗”。
興國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其主要表現為:
發展新產業方面:我縣按照產業化布局,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本地特色優勢,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和農業產業化格局,著重抓了“甜橙、生豬、油茶、蔬菜、菸葉、制種”等主導產業,制定了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培植了“小而大”、“百丈泉”等綠色食品品牌和“山村茶油”、“蒙山有機臍橙”等有機食品品牌。
同時,我縣的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已有斌傑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國興集團百丈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江西山村油脂有限公司、江西將軍紅果業發展有限公司、興國縣綠寶米業有限公司等5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有興國縣小而大食品有限公司、興國縣雅風食品有限公司、興國縣始豐畜禽開發有限公司等9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008年,我縣臍橙產業已達8.2萬畝,甜橙2萬畝,油茶28萬畝,菸葉1.1萬畝,制種1萬畝,出欄生豬45.1萬頭,同時,圍繞主導產業建成88個“一村一品”專業村。
建設新村鎮方面:我縣按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生態協調、環境優美”的要求,實施了以“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綠一處理一配套”為主要工作內容的村莊整治,實施了以“六建設,六整治”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圩鎮整治,實施了“七小”水利和“新農村?新校園”工程。“三清六改四普及”是指清污泥、清路障、清垃圾,改房、改廁、改水、改路、改欄、改環境,普及太陽能、有線電視、沼氣池、電話。改水是為了確保人畜飲水安全,為村民提供達標的飲用水;改廁是在農村推廣套用“三格式”水沖廁或沼氣池衛生廁;改路是要使進村道路和村內便道硬化,改善通行條件;改欄是指做到人畜分離,建設衛生、實用、功能全面的豬牛欄舍;改環境就是要做到環境優美、林果成蔭、生態和諧;改房就是要實施一戶一宅,拆除廢棄的“空心房”,整修舊房屋,做到安全、整潔、舒適。達到“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潔淨能源”的目標。“四普及”主要是解決農村能源及農民的通信條件問題。一是在民眾有積極性、有條件的農村推廣沼氣,推行“豬—沼—果(菜)”等生態農業模式;二是推廣太陽能熱水器,減少對薪柴的採伐;三是普及電話,解決農村通信問題;四是普及有線電視、改善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三綠一處理一配套”主要是指搞好庭院、道路、村旁綠化;搞好農村垃圾處理,建好垃圾池等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醫療網點、農資技術服務網點、百貨超市等社區服務配套設施。“六建設、六整治”是指圩鎮的基礎設施建設、集鎮綠化亮化建設、居住區與示範街建設、文化中心建設、休閒場所建設、景觀環境建設;環境衛生整治、違章搭建整治、臨時建築整治、占道經營整治、集貿市場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圍繞實現圩鎮的“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功能化、秩序化”開展圩鎮基礎工程建設。“七小”水利是指小水陂、小水渠、小河堤、小山塘、小水窖、小機井、小泵站。至2008年底,全縣共規劃自然村莊3006個,完成新農村建設點1430個,惠及農戶5.4萬戶,23.8萬人,其中95%以上的村民實現了走平坦路、上衛生廁、用自來水,有24個村實現了整村推進,切實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實施了高興、城崗、江背等7個鄉鎮的圩鎮整治,實施了“七小”工程525座,完成了90所“新農村?新校園”工程建設。
培育新農民方面:我縣按照“強基礎、抓重點、求實效、上水平”的思路,創新培育載體,突出培育重點,新農民培育成效明顯。一是組建了農民培訓學院。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變、各投其資、各負其責”的原則,整合涉農培訓資金組建了農民培訓學院。學院下設四個分院,即以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為主的學院本部和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的工業園區分院(日升學校),以廣播電視遠程教育、興國農民移動平台為主的廣播電視網路分院,以公民綜合素質培訓為主的文體中心分院,以“農民知識化”培訓為主的鄉鎮培訓分院。二是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生態新農村科技創新示範中心,並已建立生態新農村科技試驗示範基地,直接為發展興國甜橙、灰鵝、花卉、菸葉和優質稻等提供技術培訓、技術諮詢、技術指導等服務。五年來,全縣累計完成各類培訓20萬人次,其中,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0.5萬人次,職業技能培訓7.5萬人次。
新經濟組織方面: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民自願參加,以農戶經營為基礎,以某一產業或產品為紐帶,以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實行資金、技術、生產、購銷、加工等的互助合作經濟組織,具有組織、中介、載體、服務等功能。按照農民合作的緊密程度分為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專業協會。近年來,我縣依託將軍果業、山村油脂、綠寶米業等龍頭企業,圍繞甜(臍)橙、生豬、油茶、菸葉、制種等主導產業,大力引導農民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等經濟組織。目前,我縣各類經濟組織已有100家,其中經工商部門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1家,創新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
塑造新風貌方面:我縣結合新農村建設,建設民眾文化活動中心,構建文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村文明建設,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為豐富農村社區文化,實施了文化設施建設工程、文化培訓工程和文化下鄉工程;開展了“特色文化新村”、“五好家庭”、“文明信用農戶”、“文明村鎮”、“文明和諧村落社區”等形式多樣的文明和諧創建活動。建立和完善以“一會五站”(即:村民理事會,社會互助救助站、衛生環境監督站、民間糾紛調解站、文體活動聯絡站、公益事業服務站)為服務平台的村落社區。
創建好班子方面:以鄉村創建“三民”(即:親民、為民、富民)活動為基礎,切實加強基層領導幹部班子的思想、組織、作風、能力、知識技能建設,以提高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在全縣推行了農村社區改革。按照“村—社區”的管理新構架建立了農村社區“一組兩會三站”(即:黨小組,社區理事會、監事會,經濟發展站、公共事務管理站、和諧平安站) 新型黨組織工作體系,同時,在村部所在的中心社區建立了“一所兩中心三超市”(即:公共事務所,科技文化中心、留守孩託管中心,農資超市、醫療服務超市、小商品超市)為民服務平台。
新農村建設的蓬勃開展,使我縣廣大農村歷經著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廣大農民從精神到物質、從思想觀念到行為舉止,都產生了一種質的飛躍。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做現代新農民的熱潮,正如滾滾洪流,席捲平川大地,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一個更加繁榮昌盛、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必將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六十年風雨征程,六十年滄桑巨變。興國,已成為鑲嵌在贛水之濱的明珠。
今天,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英明領導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征途中,興國人民正高舉科學發展的大旗,弘揚“蘇區幹部好作風”優良傳統,滿懷豪情,以一往無前的精神,百倍的信心,朝著“農業大縣、工業強縣、財政富縣”,“爭做江西在中部崛起示範縣”的奮鬥目標奮進,創造新時期“第一等工作”,為建設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富足、社會安定祥和的新興國而奮鬥,譜寫更加氣勢恢宏的壯麗篇章。
明天,興國會更好!更美!更璀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