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媽祖廟

北港媽祖廟

北港媽祖廟位於雲林縣北港鎮義民路。該宮因主奉媽祖,故又名北港媽祖廟。

北港媽祖廟北港媽祖廟
位於雲林縣北港鎮義民路。該宮因主奉媽祖,故又名北港媽祖廟。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年)“樹德”和尚在北港建立一個小祠,供奉從福建省莆田湄洲島恭請的媽祖像,是為北港朝天宮的始建。後易茅為瓦,並數次修繕、擴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因地震倒塌。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成今日之規模。現在朝天宮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分為四進——山門、正殿、慈航殿、聖父聖母殿。山門前有廣場,石牆石地。山門分左中右三個門,中門為山川門,門前有一對蟠龍石柱和石獅,左右各稱龍虎門,楹下各有一對石盾,三個門上均雕刻裝飾。正殿供奉媽祖,故又名媽祖聖母殿,進深13米,頂有三層,用琉璃瓦覆頂;東西兩邊各有一廂,供奉註生娘娘、境主公和福德正神。慈航殿又名中室,供奉慈航道人(即佛教的觀音),左室為三界公殿,供奉三官大帝,右室為五文昌殿,供奉五文昌。後為供奉媽祖父母的聖父聖母殿和供奉歷代住持神主開山廳。朝天宮因具有濃厚的宗教氛圍和眾多的文物古蹟,1972年遂被定為台灣省宗教紀念物觀光區,1985年被台灣當局定為二級古蹟。朝天宮最隆重的慶典是在正月十五的上元祈安法會和農曆三月十九至二十三日媽祖聖誕節,屆時進香朝拜隊伍長達數十里,鼓樂齊鳴,鞭炮震天,熱鬧非凡。

基本概況

北港媽祖廟北港媽祖廟
媽祖信仰,是閩台文化和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亦稱“天妃”、“天后”,是林默娘的神化。林默娘系福建莆田湄洲林願的第六女,生於宋建隆元年。生下彌月不聞啼哭聲,取名林默。史載,十幾歲時有道家來往其家,指點她學會了氣功。此後,她運用功夫,預報天氣變化,替人診治疾病。人們非常感激她,把她當作神女、龍女而崇敬。林默娘於28歲時去世,附近漁民非常悲痛,自動建造祠廟奉祀她。福建、台灣等地的居民大多篤信媽祖,把她視為航海保護神,作為年歲豐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徵。奉祀媽祖之廟,稱為“媽祖廟”或“天后宮”,以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天津天后宮、台灣北港媽祖廟為三大祖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為媽祖誕辰紀念日。

北港朝天宮,在台灣省西部雲林縣北港鎮,是現在台灣媽祖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它是清康熙三十三年由福建姓傅的人遷往台灣的,相傳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是年,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僧樹璧奉迎福建湄洲祖廟的媽祖神像到台灣,在笨港(即今北港)登島。樹璧初抵時,租借簡陋民房,供奉神像。康熙三十九年,編竹葺茅,成一小祠。雍正八年(1730年),易茅為瓦,煥然一新,其後又多次修葺,香火愈盛。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發生地震時,朝天宮大殿破損,亭台倒塌。後經民眾募得巨資,於光緒三十四年重修,始成今日之規模。該宮為中國宮殿式建築群,四進。宮門前有一廣場,石地石牆,設有正、左、右等出入口。正面入口兩側置一對小石獅,牆頭有四海龍王石像。宮門一分為三,中為山川門,右為龍門,左為虎門。山川門前,立有一對蟠龍巨柱,另有一對石獅。龍虎二門楹柱下各置一對石盾。三門的牆壁上,裝飾有種種雕刻。第二進為正殿,是媽祖聖母殿,進深近13米,分為前後兩段。從殿外觀看,正殿頂似有三層,琉璃瓦頂,前段屋頂翹脊上塑有麒麟送子及2隻鳳凰。東西兩廂供奉註生娘娘、而境主公和福德正神,第三進中室為觀音佛祖殿,供奉觀音菩薩,右室為三界公殿,供奉三官大帝,左室為五文昌殿,供奉五文昌。觀音殿有石刻龍柱一對,刻有“乾隆乙未年臘月敬立”字樣。五文昌殿階前有雙龍丹墀一塊,刻有“道光庚子年陽月立”字樣。最後進是聖父母殿和供奉歷代住持神主的開山廳。宮內至今還保存著康熙年間製作的媽祖天妃冠。1972年,朝天宮被定為台灣省宗教紀念物觀光區。1985年,台灣當局定其為省二級古蹟。

景點介紹

北港媽祖廟北港媽祖廟
北港是古笨港的一部分,清代時曾是座繁榮的港口,直到光緒末年,因雲嘉海岸淤積嚴重,北港失去港口的優勢,才不再作為貿易港口。因鎮上的朝天宮為全台媽祖廟的總廟,位尊第一,香火極盛,使得北港在媽祖的庇護下百年不衰,儼然一方宗教勝地。

北港朝天宮舊稱天妃廟或天后宮,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朝天宮。清康熙年間,臨濟宗禪師樹壁奉湄洲祖廟媽祖神像來台,登入笨港北岸,留以供膜拜,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在現址建廟奉祀,因神跡靈驗,威名遠揚,信徒不斷增加,分靈也遍布南北,後成為台灣媽祖信仰的龍頭大廟。朝天宮規模宏偉,屬於中國南方的宮殿式建築,號稱“四落八殿,一埕七院”,經過歷代重修,留下許多精美古物,一梁一柱、片瓦粒石之間,都引人駐足觀看,被指定為二級古蹟。

全廟共分四進,最前方的三川殿裝飾華麗,雕工精細,為台灣寺廟少見的傑作,如中門前方的龍柱與石獅,皆為清代所遺留;步口廊的精雕斗栱,是清末著名的木匠師陳應彬的得意之作;龍虎門頂端的八角形藻井,結構複雜,頗為巧妙;而通梁瓜筒上的“老鼠咬金瓜”,以及牆頭安置的“憨番抬廟角”交趾陶,都表現出豐富的民俗趣味。

第二進是正殿,供奉天上聖母,因香火太盛,殿內各處皆被熏成烏黑,神桌底下有一口古井,相傳為龍口吉穴,朝天宮因此香火不絕。立於神龕兩側的千里眼順風耳,形貌詭異,神態威武,為媽祖的護將。正殿兩側廂房則分祀註生娘娘(送子媽)和境主公(土地公)。

正殿後方是觀音殿,主祀觀音佛祖及十八羅漢,整體雕飾比較簡潔,殿前石階上有著名的“孝子釘”,相傳是道光年間一孝子來台尋訪失散的父母,向媽祖虔誠祈禱,若能指點找到父母,則鐵釘必能貫穿階前石板,或為孝心所感動,鐵釘竟真的錐入石板,而他也如願所償。殿內一對以泉州白石所刻的龍柱,古樸雄渾。兩旁另有凌虛閣聚奎閣,祭祀三官大帝及五文昌君,其中凌虛閣中門木窗的雕花里,暗藏著“功參造化”、“德配乾坤”兩聯螭虎團字,巧妙之極,令人讚嘆不已。

每年由春節至農曆三月,各地信徒及分靈廟宇陸續回北港進香,規模盛大,而三月十九—二十日的繞境遊行,更是鑼鼓喧天,萬人空巷,是媽祖香期最高潮。

媽祖

北港媽祖廟媽祖
媽祖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少礁石,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民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音樂……。
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祖廟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擴建,日臻雄偉。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近年來,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另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媽祖新殿,新殿宏偉壯觀,被世人譽為“海上布達拉宮”。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的眾多媽祖廟都由莆田湄州天后宮“分神”而立。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天津的天后宮,澳門的媽祖閣,台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為我國天后宮有名的大廟。

成神

因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後屢顯靈應於海上,渡海者皆禱之,被尊為“通靈神女”,廟宇遍海甸。媽祖信仰從產生至今,經歷了一千多年,作為民間信仰,它延續之久,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所不曾有過的。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而且神格越來越高,傳播的面越來越廣。由莆邑一帶走向五湖四海,達到無人不知,無神能替代的程度。

宋代以前提到媽祖的顯聖,始於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麗,“感神功,奏上。立廟江口祀之,(徽宗)賜順濟廟額。”其後宋•媽祖的加封原因皆為“神霧神濟興、泉飢”,“以神助火焚強寇”(《湄洲嶼志略•卷二•封號》)。

從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封號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明•永樂封“天妃”,立廟京師,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天后”。 並列入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因而民間對媽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

千年來,在莆田民間保留了不少有關媽祖的民俗,反映了媽祖信仰的具體特點。其信奉禮俗及媽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漸被民間吸收,形成許多俗例。

相關內容

澳門媽祖廟
北港媽祖廟 澳門媽祖廟
澳門三大禪院之一。又稱天妃宮、正覺禪院、海覺寺、天后廟,俗稱媽閣廟。位於澳門南端媽閣山西麓,創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由居澳的福建鄉親創建,供奉護航海神媽祖。山門處建“南園波恬”的牌坊。寺廟主要殿宇包括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廟內保存有洋船石、海覺石、蝦蟆石等文物古蹟。其中,洋船石上刻有一艘中國古代出洋的三桅海船,上書“利涉大川”四個大字,是媽祖自福建家鄉來澳門乘坐的海船。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誕生日,媽祖廟都要舉行大型祭祀活動,向信眾提供食用齋菜,以及連續三天的神功戲。

媽祖信仰包含著一種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助人為樂的信念,由此形成的媽祖精神將全世界華人緊緊地聯繫到一起,有助於祖國的統一。

媽祖原名林默,出生於此島。她生前出海救援很多的漁民和商船,死後被尊為海神。歷代朝廷還尊她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封號。海地區,相繼建立廟字,以示紀念。鄭和下西洋時,在江蘇太倉劉家港“天妃宮”向媽祖進香朝拜,祈保一路平安。歸來時又將廟宇修繕一新,率船隊將士焚香還願,感謝天妃娘娘庇護。外國稱澳門為Macao,即因由媽港而名。因澳門獨多媽祖廟。福建沿海一帶多信媽祖,紛紛建立廟字,但湄洲灣媽祖廟被尊為“天后宮湄洲祖廟”,格外著名,此廟建於宋雍熙四年(987年)即林默逝世當年。初時簡陋,後經歷代擴建,日益雄偉。今天,媽祖廟已修茸一新,雕樑畫棟,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已擁有殿、堂、樓、閣以及儀門、山門等10多座建築。媽祖廟山頂屹立著一尊14米多高的巨型石雕媽祖塑像。近年來,每年到島上觀光、旅遊者達100多萬人次,其中台灣同胞就有10多萬人次。許多海員,漁民也到媽祖廟來頂禮膜拜,香火極盛。

台灣地理人文

台灣島是美麗富饒的寶島,水熱條件優越,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有稻米、茶葉;水果有香蕉、菠籮、龍眼、木瓜、柑桔、橄欖等。森林覆蓋率達55%,盛產樟木、紅木、台灣杉。台灣石油、金等礦產及水利資源豐富。開闢有高雄、台中等加工出口區。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