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遼寧省遼陽市出土的漢魏時期古墓壁畫中就有古代的鼓吹演奏圖,並且題有“鼓吹演跌歡戲”六字。遼南鼓樂早期為笙管樂,明清時期加入了嗩吶樂,清代中葉樂隊定型並趨於成熟。從曲目上看,它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則是元明南北曲和明清曲牌;從結構上看,鼓樂曲體十分嚴謹,每一類樂曲都有一定的結構模式,板數規定十分嚴格。特別是其中的漢曲、大牌子曲,有著明顯的唐代大曲和宋代曲破的結構痕跡。從某些樂曲的音調上看,遼南鼓樂曲明顯地受到了北方少數民族(如契丹、女真)音樂的影響。在樂調方面,遼南鼓樂用借字手法形成的“三十五調”實際是濫觴於唐宋的“移宮換調”,屬“燕樂二十八調”的餘緒。此外,遼南鼓樂中嗩吶的七種調名稱謂為研究嗩吶形制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線索。
樂器組合
從樂器組合的情況來看,遼南鼓樂可分為兩大部分,即笙管樂和瑣吶樂。嗩吶樂在遼南鼓樂中占有顯赫的地位,其運用的場合以及在人民民眾中的影響遠遠超過笙管樂,其樂曲在遼寧地區各地的分類並不統一,分類標準也並不完全一致。楊久盛先生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集成·遼寧卷》中的分類方法是以樂曲結構和與之相對應的演奏方法(曲調變化、鑼鼓配置)做分類的主要依據,將遼寧鼓樂嗩吶曲分為漢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鑼板曲四類。
變奏轉調
遼寧鼓樂漢曲大多都有樂譜,但這些樂譜只是樂曲的曲調骨架,即曲譜只記錄音樂的骨幹音,藝人稱之為“老本譜”或“老母潛”。由於“老本譜”過於簡單、枯燥,所以藝人不可能照本宣科地照譜演奏,而往往根據師承和個人習慣對之進行變奏。因此,我們可以說鼓樂藝人既是演奏家又是出色的音樂創作者。通過對“老本譜”與實際演奏譜的對照分析,遼寧鼓樂漢曲的變奏手法可分以下幾種:
(一)加花
加花是中國民間器樂曲普遍採用的一種變奏手法,也是遼南鼓樂漢曲中最用的變奏手法之一,它普遍運用於漢曲的各個部分之中,常屬於嚴格變奏之列。這種手法是在基本曲調(老本譜)的基礎上添加一些經過音、輔助音、延留音、先現音等裝飾音,其目的是使樂曲華麗、流暢、富於生機。
(二)換字
換字是指將老本譜中一個或幾個相連的音改奏為另一個或幾個相連的音。換字沒有嚴格的程式性和規律性,往往是演奏者根據旋律進行的特點,為使之流暢,使之符合人們審美觀念而即興採用的變奏手法。
(三)減字
減字是與加花相反的一種變奏手法。在演奏中隨著樂曲速度加快,逐漸把原來“加花”的裝飾音去掉,直接演奏老本譜的曲調。當樂曲進入更快的速度時,往往只奏主題的骨幹音,在樂曲進入流水板時,有時甚至將骨幹音都省去一部分。
(四)借字
借字是“東北嗩吶音樂常用的旋宮手法,即在工尺譜中借變聲代替正聲,作為另一調的正聲,從而改變調高,同時改變部分曲調的一種手法”。遼南鼓樂的借字同其它地區民間音樂的移調手法一樣,利用“清角”、“變宮”兩個偏音,以“清角為宮”、“變宮為角”的方法來實現移調目的。
藝術特色
遼南鼓樂主要有“嗩吶樂”和“笙管樂”兩種演奏形式。兩種形式各自獨立,使用樂器不同、各有專用樂曲。嗩吶樂以嗩吶為主奏樂器,兼備堂鼓、小鈸、樂子(鐺)、包鑼、大號(或挑子號)等。它有坐樂、行樂兩種演奏形式:坐樂又稱坐堂、坐棚,藝人取坐式演奏。演奏時所有樂器全部參加,故亦稱“全堂”。嗩吶坐樂有婚娶作壽、為嬰兒辦滿月時演奏的“紅事”,和喪葬、辦周年等演奏的“白事”之分。各地區紅事坐樂使用的樂器有嗩吶二隻(只限240毫米以下的小嗩吶)及堂鼓、小鈸、樂子、挑子號各一隻;白事坐樂使用樂器有嗩吶二隻(390毫米以上的大嗩吶)、小鈸、樂子、包鑼各一隻、大號(或挑子號)二支。由於樂器組合不同,演奏內容不同,坐樂還有大笙喇叭、小笙喇叭、咔戲、啞戲等演奏形式。
除坐樂形式外,在一些民俗活動如迎親、拜莊、送葬等活動時需要鼓樂跟隨,於是出現了行樂,但其使用樂器不多,且多為輕便樂器。
遼南鼓樂中的笙管樂以管(單管或雙管)和笙為主奏樂器,通常是一支管配兩盤笙。其它還有堂鼓、小鈸、樂子各一支,亦可加用笛、胡琴、墜琴、揚琴等,坐樂也是笙管樂主要的演奏形式。
遼南鼓樂的演奏者有職業和半職業藝人兩種。職業藝人是以演奏鼓樂為謀生手段者;半職業藝人多從事農業、手工業等,忙時務農或操持手工業勞動,閒時或做儀式時出來演奏,也收取報酬。遼南鼓樂多在民間婚喪儀式中演奏,有坐堂和行路兩種演出形式。坐堂是坐在喜家或喪家門前演奏,行路是在迎親或送葬的道路上邊行進邊演奏。坐堂時多演奏較大型的樂曲,行路時多演奏較短小的樂曲。
遼南鼓樂的曲目有元、明以來的南北曲牌子、戲曲唱腔、民歌和器樂曲牌等。在演奏中,樂手常在曲調的結尾處進行自由發揮,情緒熱烈,技巧性強。遼南鼓樂常用曲目有《工尺上》、《梅花調》、《上菜曲》、《句句雙》、《桂枝花》。
漢曲簡介
漢曲只用於喪事坐樂之中。用於喪事是因為漢曲曲調沉悶,音樂風格以表現憂傷為主。用於坐樂是因為漢曲結構長大,而且版式變化極為豐富,節奏變化更是層出不窮。漢曲分大味兒、小味兒兩種。二者不僅體現在樂曲的"味道",即演奏風格上的差異,而且在用調上也有嚴格的規定——不能用大味兒漢曲的調來演奏小味兒漢曲,反之亦然。大味兒漢曲採用遼南鼓樂傳統的“大扔大撂”演奏手法,在吹奏過程中,要求舌不碰“哨”,追求聲音宏大,在風格上體現出粗獷豪邁的氣概。在用調方面,大味兒漢曲只用本調、背調和四調來演奏。小味兒漢曲是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遼寧藝人開始運用老本調、六眼調來演奏的漢曲。在演奏方法上,小味兒與大味兒也有明顯的差異,它採用“控哨”的方法,即將舌貼近“哨嘴”,充分運用舌尖的“吐字”等技巧,從而使演奏出來的樂曲細膩圓潤,形成了與大味兒漢曲有鮮明對比的風格。
譜系傳承
遼南鼓樂有著自己的傳承譜系,它以民俗為依託,以家族班社為宗系,秉承“以師帶徒,口傳心授”的祖訓,聲聲不息,世代相傳至今。其傳承譜系可分為三個時期:清末民初:以張施文(1850-1921年),藝名張發,為一代世襲宗師;以“福升堂”為代表的班社群體。建國前後:這一時期湧現出趙爾岩、何其澤、周啟英、關希仁、呂升岩、王世斌、姜鴻儒等全國著名的音樂家、藝術家和演奏家;還有南派傳承代表胡海泉等一代名流。改革開放前後:以胡春波、胡海波、宋連波、呂坤等為代表的新秀。
代表人物
劉振義1934年入鼓樂班坊學徒。1937年出徒從事鼓樂演奏,在班坊從藝也在家務農。解放後半脫產在鄉、村業餘劇團從藝,也從事農業生產。1988年他隨遼寧民間鼓樂團到北京演出。劉振義師從著名鼓樂藝人紀德功。上世紀40年代,劉振義與劉守本、梅洪奎、陸德福、繩乃武、繩全福組成“六合鼓樂班”。活動在營口、海城一帶。劉振義的下一代藝徒有王連斌、鄭永雙等。王連斌又傳藝給李大全、周彤等人。李、周繫上世紀20世紀70年代生人,現仍從事鼓樂活動。
風格流派
早期的遼南鼓樂以笙管樂為主,明代嗩吶勃興,經過漫長的萌生、發展,嗩吶樂約在18世紀末發展成熟、完備,並早與笙管樂合流,形成新格局的遼南鼓樂。遼南鼓樂從風格特點、演奏曲目以及使用樂器等方面看可分為遼南、遼西、遼東、瀋陽、遼北、朝陽等六個地方風格流派。各地演奏曲目豐富,大致有嗩吶樂漢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鑼板曲等幾類。
珍視遺產
遼南鼓樂依然盛行不衰,但演奏的傳統曲目已經日漸減少,尤其是大牌子曲和漢曲,能完整演奏者寥寥無幾,出現了鼓樂活動興盛而傳統樂曲卻走向瀕危的尷尬局面,需要有關方面加以保護。
中國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遼南鼓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遼陽地區尚存的鼓樂班有幾十家,主要分布在遼陽市區、遼陽縣、燈塔市。不過絕大多數鼓樂班演奏曲目不全。能夠演奏漢曲的僅有遼陽縣劉二堡鎮山東村王家鼓樂班和文聖區劉家鼓樂班。
王家鼓樂班創辦於清末光緒年間,創始人是王國卿。他14歲拜師學習演奏。後來,創辦了王家鼓樂班。王家鼓樂班第二代傳承人是王慶田、王慶琛、王慶榮。王慶琛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任遼寧歌舞團團長。現在,王家鼓樂班已傳到第三代王長華、王長敏和王長世。王長世在1997年5月曾隨遼寧民間鼓樂團赴香港演出。王家鼓樂班以笙管見長,擅長演奏喪曲,演奏風格低沉淒迷、哀婉動人。
劉家鼓樂班為六代世襲,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創辦人是劉曾、劉榮和劉貴三兄弟。他們受父親影響學習鼓樂。劉家鼓樂班的第五代傳承人、今年83歲的劉永慶曾於1988年參加全國第六屆“華夏之聲”音樂會。王家鼓樂班和劉家鼓樂班演奏的保留曲目主要有:《小青天歌》、《小紅梅》、《火石調子》、《迎仙客》、《萬年歡》等。
遼陽民間鼓樂從某中意義上講反映出了遼陽乃至遼寧的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遼陽市還增加政府投入,對民間鼓樂進行保護和挖掘,收集民間鼓樂絕活絕技,搜尋古老稀有曲牌,出版《遼陽傳統民間鼓樂曲集》,並對具有一定技藝的民間鼓樂藝人適當給予補貼,建立遼陽民間鼓樂傳承、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