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石龜

越南石龜

越南石龜,綱龜鱉目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分布在廣西與越南交匯的區域。

基本信息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
越南石龜(拉丁文:Mauremysmutica),龜科擬水龜屬,因其部黃色,屬黃喉擬水龜越南亞種,主要分布在越南和廣西與越南交匯的區域。廣東一帶也叫越南石金錢,肉質鮮美,是龜苓膏的原料,因此價格是黃喉里較貴的一種。

形態特徵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
越南石龜體長橢圓形,前部略窄,後部略寬,中部稍內凹。中等大,吻較尖突,頭背光滑無,鼓膜圓形,色黃。背甲隆起較小,呈黃色棕色,有3條縱棱,中央背棱明顯,兩側棱不清晰。腹甲較大,略與背甲之長相對,雌性腹甲平坦,雄性沿腹甲中線具縱凹陷,甲橋明顯。四肢扁圓,前肢5爪,後肢4爪,指、趾間具全。頭側自眼後至鼓膜上方有1條窄的黃色縱紋,頭背及兩側橄欖色背甲、四肢外側、甲、的腹面及裸露皮膚部分均為橘黃色,腹甲各盾片上具對稱的棕黑色斑塊。

簡介

生活習性:越南石龜屬水陸兩棲龜,生活於河流湖泊稻田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叢中活動。12月中旬至翌年2月底為冬眠期。

食性:越南石龜為雜食性,喜食蝸牛動物性餌料,也吃嫩植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吃果皮玉米類、青菜等。

生長發育:在自然條件中,石龜生長較慢,1齡龜30左右,2齡龜80克左右,5-6齡龜500克左右。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較快,自然溫度下飼養,2年可達500克;在溫室,1年可達500克。

繁殖特性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
越南石龜的性成熟年齡為4-5齡。野生龜體重400克以上,可做親龜。自然性比為1:1。雌、雄區別,一般雄龜比雌龜個體大,背甲較長,腹甲中央凹陷,尾較長,肛孔離腹甲後緣較遠;雌龜腹甲平坦,尾短。石龜長年均可交配,每年5-10月份為繁殖期;廣東在4月末至8月末,6-7月份為產卵旺季,這時常見雌、雄龜在水中或陸地交配。在自然環境中,交配多在夜間進行,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常見白天在運動場或水池中相經追逐、交配。產卵於岸邊坐北向南、沙土鬆軟、隱蔽較好的場地,每年產卵1-3次,每次產(窩卵量)4-9枚,卵呈長橢圓形,灰白色,卵重10-20克,長徑314-553厘米,短徑175-267厘米。

價值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
越南石龜因藥用價值接近三線閉殼龜金錢龜紅邊龜),而且肉質特別鮮美,有一種獨特的香味,是煲的極品,很受歡迎。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懂得愛惜身體,珍惜生命,不惜重金食用有保健作用的野生動物,三線閉殼龜和石龜首當其衝,野生資源已被捕絕,人工養龜為人們提供了一條造業、致富的好門路。因作為食用的越南石龜商品龜價格成倍上漲,而作為綠毛龜原材料和觀賞龜的北龜價格有所下滑,拉大了南北龜的價格差距,貪慾讓一些黑心龜販將北龜種龜和龜苗與南龜的同等價格賣給一些不懂區分或初入行的養殖戶,騙取暴利,造成大部分養殖戶虧本,個別養殖戶血本無歸,因為對北龜認識不足,受害者以兩廣養殖戶居多,有些養殖戶受騙後,封閉真相轉賣他人,造成惡性循環。

人工繁殖技術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稚龜
選擇4-5齡、體重450克以上的個體,雌、雄比例2:1。親龜要健康、無傷、無病、龜板、皮膚有光澤,頭頸伸縮,轉動自如,爬行時四肢有力,無外傷,身體飽滿者。在親魚產卵前(4月中旬),清除產卵場的雜草、樹枝、爛葉,將板結的沙地翻鬆整平,周圍種植一些遮陽植物或花卉,使龜有一個安靜、隱蔽、近自然的產卵環境。產卵場和孵化房均要防止等動物進入。孵化房用福馬林加熱熏蒸消毒,殺滅房中有害昆蟲,孵化用沙直徑0.6毫米左右,用藥物水浸消毒,清洗乾淨,然後在太陽下曝曬或烘乾。然後將親龜放入產卵場,晚上注意觀察,留意龜扒穴的地點,以便第二天采卵。

雌龜產完卵後,會留下痕跡。在產卵點,有直徑約15-20厘米的圓形區域,會有沙土翻新的痕跡和龜走動時留下的足跡。這時,輕輕用手將上層的沙扒開,如見到龜卵,小心取出或用竹籤做好標記,過1-2天后再收集。受精龜卵在卵殼中部有一圈明顯的乳白色帶,而未受精卵則無此特徵,收卵時,將受精卵放在預先準備的塑膠盆內,貧辦放有孵化用沙,沙的厚度在2.5厘米以上,沙中含5%-10%的水分。

卵插入中,收卵時動物要輕,以防擠破受精卵,龜卵沒有蛋白系帶,應避免大的振動或搖晃。收卵時間最好在清晨,切忌在溫度最高、太陽最猛時操作,產卵場每天噴水1次,每周要全面翻沙1次,將遺漏的卵撿出。

龜卵的孵化,用泡沫箱或木箱做孵化器。泡沫箱箱壁需鑽孔透氣,鋪設10厘米的沙子,埋卵深度3-4厘米。200平方米厘米的箱子可置卵50枚左右。沙床含水量為5%-10%,以手握沙成形、落地即散為準,卵放置後,應插1標籤,註明日期數量。孵化期間溫度維持在25℃-32℃之間。定時對沙噴水,室內相對濕度保持在80%-93%。受精卵經54-112天的孵化,可孵出稚龜。平均孵化時間是73.8天,從受精卵到孵化的總積溫約為49600℃·小時。
剛孵出的稚龜應放入專門的盆中,盆中盛有濕沙及濕布,待稚龜卵黃吸收乾淨後轉入稚龜暫養階段。

苗種培育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養殖
剛孵出的稚龜體重在6.4-13克之間,平均9.75克。稚龜卵黃吸收乾淨後就可轉放入大膠盆中暫養。入盆時,稚龜用1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0.2平方米的膠盆可放養45隻稚龜。盆中水位以剛淹沒龜背為好。每日換水1次。開始1周用熟(鴨)蛋黃或碎豬肝飼喂,1周后可改用碎魚肉或鰻料飼餵。投餌量以稚龜吃剩為準。餵食宜在上午傍晚進行。稚龜轉食魚肉後不久就可轉入稚龜飼養。

稚龜池為水泥池或池塘。稚龜入池前用1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或5%的鹽水浸泡消毒10分鐘左右。放養密度為80-100隻/平方米。投餵動物性餌料如螺蚌畜禽內臟等為主,植物性的瓜果、蔬菜及穀物等為輔,也可餵食蛋白質含量在40%左右的配合飼料。日投餌量一般為稚龜體重的4%-6%,如是配合飼料則為龜體重的2%-3%,以吃剩為準。分早、晚2次投餵。餌料放在陸地上,剩餌要及時清除。投餌應做到定時、定量、定質、定點。稚龜池水不宜太深,一般在30-40厘米。飼養過程中視水質狀況定期換水,並用高錳酸鉀漂白粉溶液對水池及稚龜進行消毒以防病害發生。

如稚龜池的水體面積較大,可以魚、龜混養,每平方米放稚龜30-40隻,另可適量搭配鰱、鱅、鯉、鯽、羅非魚中的某些品種。在廣州地區,隨著氣溫、水溫的逐漸下降,到12月份進入稚龜的過管理階段。

商品龜養成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
開春後,當水溫穩定在15℃以上時可放養50克以上的幼龜。單養的水池其放養密度可控制在2-3千克/平方米,即50克左右的龜种放40-60隻/平方米,500克左右的龜放4-6隻/平方米。龜、魚混養的池塘,放養密度可控制在250-350千克/667平方米,小龜可少放,大龜可多放。如50克左右的龜種可放7-8隻/平方米,100克左右的可放4-5隻/平方米。養成成龜約1300隻/667平方米。龜魚混養中的魚以鏈、鱅魚為主,適當放養些底層魚類如鯽、鯉魚。魚的放養量以667平方米計算,每667平方米放鰱魚100尾,規格50-100克;鱅魚100尾,規格50-100克;草魚200尾,規格100-250克;鯉魚40尾,鯽魚100尾,羅非魚100尾。一般池內龜多可少養魚,龜少多養魚。

種龜的養殖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養殖
種龜要求的標準是;母龜體重1000-1500為佳,體厚,四肢無缺陷。公龜以最大為佳,四肢強壯有力。種龜養殖場地要選在露天,或在靠窗採光處。種源要選用室外養殖龜,這種龜抗病力強、營養全面,是產蛋最高的基龜。養殖種龜不能投餵脂肪含量高的飼料,特別是動物的,種龜一般每天只投餵一次,而且要求定時投喂,因種龜池有產場,很多龜平時會上產場休息,所以要讓龜有一個定時出來採食的好習慣。餵得太肥的龜會降低產量,壽命短而在養殖過程中死亡率較高。要多餵帶骨的小,補足,以供應產時的損耗。

病及防治

1.飼料脂肪酸敗中毒

越南石龜越南石龜
病因:超量投餵和使用了變質的高脂肪飼料造成變性脂肪毒素在體內的大量積存,致使肝臟及胰臟中毒,代謝失調。

症狀:病龜行動遲緩,常浮於水面,食慾降低,最後拒食死亡。病重時腹部散發出臭味,肝臟變黑。腫大,表皮出現水腫,四肢根部肌肉無充實感用手按壓感覺細軟無彈力。

防治:不要投餵高脂肪飼料,不要投餵腐爛變質的飼料,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不要投餵貯存時間過長的乾蠶蛹

2.白眼病

病因:水質性過重,受刺激發炎,繼而細菌感染所致。

症狀:病龜眼部發炎充血,逐漸變為灰白色而腫大,鼻黏膜呈灰白色,嚴重時雙目失明,呼吸受阻而死亡。發病後,病龜常用前肢擦眼部,不能攝食。

防治:用濃度20-30毫克/升呋喃唑酮溶液塗抹眼部,每天3-5次,或塗眼膏,或滴眼藥水;1.5-2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遍灑消毒水體,20-30毫克/升呋喃唑酮浸洗病龜,每天1次,連續3-5天;1.5-2毫克/升紅黴素全池遍灑,殺滅水中的病原體

3.頸潰瘍病

病原:病毒及水黴菌並發。

症狀:病龜頸部腫大,潰爛,並伴有水黴菌著生。發病後龜的食慾減退,頸部活動困難,不吃不動。治療不及時會引起死亡。

防治:用5%的食鹽水浸洗患處,每天3次,用土黴素金黴素、等抗生素藥膏塗抹患處;隔離病龜以免傳染;每千克體重注射卡那黴素10萬-12萬國際單位;改良水質,用2.5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遍灑消毒水體。

4.腸胃疾病

病原:點狀產氣單胞菌大腸桿菌等引發。

症狀:食慾不好,食量和內充血,反應遲鈍。

防治:在飼料中拌入抗生素磺胺類藥物投喂,第一天病龜每千克體重用藥0.2克,以後減半,保持水質清潔,0.5-0.8毫克/強氯精全池遍灑。

相關詞條

俄羅斯陸龜 巨型麝香龜 阿拉莫泥龜 果核泥龜 哥倫比亞泥龜 黃泥龜

龜鱉目百科(二)

龜鱉目俗稱龜,其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