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魚

福壽魚

福壽魚,俗名南洋鯽、非洲仔、羅非魚,原產於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類似鯽魚,鰭條多棘,形似鱖魚。福壽魚屬廣鹽性魚類,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對低氧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一般棲息在水的底層,通常隨水溫度變化或魚體大小改變棲息水層。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中國主要養殖的品種有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以及各種組合的雜交後代等。

基本信息

簡介

福壽魚 福壽魚

福壽魚(羅非魚),廣泛分布於非洲大陸的淡水和沿海鹹淡水水域,卵生。該魚是珠江水產研究所於1978年7月,把自泰國引進的尼羅羅非魚作為父本,莫三比克羅非魚為母本雜交得到的子一代。福壽魚體形與尼羅羅非魚相似,呈灰綠色。適宜生長溫度為20―35℃,主要適合我國南方地區養殖。

羅非魚原產於非洲,適應性強,為廣鹽性熱帶魚類,遠在4000年前就開始被養殖。現已被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引進養殖,成為重要的養殖對象,已被養殖的約15種。由於它具有繁殖快、生長迅速、產量高、雜食性、病害少,以及適合淡水和海水養殖等許多優點。因此,被譽為人類動物蛋白質重要來源的“奇蹟魚”。改良品種吳郭魚,體長可達57公分,一般在15~30公分,繁殖期3月至11月。

產地

羅非魚原產於非洲,形似本地鯽魚,最早從新加坡引進到中國台灣省。中國養殖的主要有尼羅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和奧利亞羅非魚。

形態特徵

福壽魚體形與尼羅羅非魚相似,呈灰綠色。鰓蓋後方至尾柄有8-9條黃褐色垂直條紋,尾鰭有8條能上能下棕色垂直條紋。背鰭和臀鰭有相當於瞳孔大小的黃綠斑點。體被圓鱗,體色易隨棲息環境而變化。繁殖期雄魚下頜,胸鰭為淡紅色,尾鰭的邊緣也呈紅色。背鰭硬棘15-17,軟條10-12;腹鰭硬棘1,軟條5;臀鰭硬棘3,軟條10;胸鰭軟條13;各鰭之硬棘均很尖銳。側線分上、下兩段,兩列側線鱗共有29-32枚,兩側線相隔鱗片2列。背鰭基部起點與側線間有鱗片5列,臀鱗基部與側線間有鱗片11列。

生活習性

福壽魚的活動範圍隨水溫的變化而異,一般棲息於水的中上層,中午水溫升高則集群在表層覓食,傍晚水溫逐漸降低又從表層游向中表層覓食,到9月以後水溫下降則則移到底層棲息。水溫15℃以上攝食正常,12℃以下停止攝食

種類

非魚是一群中小型魚類,它的外形、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鰭條多荊似鱖魚。中國主要養殖的品種有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以及各種組合的雜交後代等。

尼羅羅非魚

福壽魚 福壽魚
原產於 非洲東部、約旦等地。背鰭邊緣黑色; 尾鰭終生有明顯的黑色條紋,呈垂直狀;喉、胸部白色,尾鰭末端不達臀 的起點,體側具有8~10條橫帶紋,尾柄背緣有一黑斑;尾柄高大於尾柄長。尼羅羅非魚具有生長快、食性雜、耐低氧、個體大、產量高和肥滿度高等優點,因而在我國許多地區可單養或作雜交親魚用。 

奧利亞羅非魚

福壽魚 福壽魚
原產於西非 尼羅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銀灰色; 背鰭、臀鰭具暗色斜紋;尾鰭圓形,具銀灰色斑點,奧利亞羅非魚比尼羅羅非魚耐寒、耐鹽、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別是它們的性染色體為ZW型,與尼羅羅非魚雜交可產生全雄羅非魚,故常用作與尼羅羅非魚雜交的父本。

莫三比克羅非魚

福壽魚 福壽魚
原產於 非洲莫三比克納塔爾等地。它與尼羅羅非魚的區別在於:尾鰭黑色條紋不成垂直狀;頭背外形呈內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鰭邊緣紅色,腹鰭末端可達臀鰭起點;尾柄高約等於尾柄長。因引進過程中忽視提純育種工作,造成品種退化,只用作福壽魚雜交魚的母本。

紅羅非魚

福壽魚 福壽魚
是尼羅羅非魚和莫三比克羅非魚突變型種間雜交後代,它身體具美麗的微紅色和銀色小斑點,或偶有少許灰色或黑色斑塊。紅羅非魚是羅非魚中生長速度較快的一種,雜食性,繁殖力強,廣鹽性,疾病少,個體大,體色美,肉味鮮,在 廣東和港澳地區很受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歡迎,又被叫作珍珠臘或臘魚。

奧尼羅非魚

福壽魚 福壽魚
奧利亞羅非魚雄魚和尼羅羅非魚雌魚的雜交種,外形與母本相似,

生長快,雄性率高達93%,具有明顯的雜交優勢,且起捕率高,現正成為羅非魚主要的養殖品種。 

福壽魚

福壽魚 福壽魚
莫三比克羅非魚雌魚和尼羅羅非魚雄魚的雜交種。具有雜食性、疾病少、生長快和產量高等優點,但因體色黑和含肉率低影響其養殖的發展。

名稱

中國大陸

該等魚種在1954年前後傳入到中國南方,作為一種淡水塘養魚類,因其形似鯽魚,原產非洲,稱為非洲鯽魚,簡稱非鯽。又一度因自越南傳入,而稱之為越南魚。後認為其不是鯽魚,而是屬鱸形目(鯽魚屬鯉形目)。1981年鄭葆珊在《廣西淡水魚類志》中將此魚稱為羅非魚,屬麗魚科(Cichlidae)。羅非魚得名自越南語中魚的發音為“羅非”,可能是廣西養魚者對此魚來自越南的稱呼。

馬來西亞及新加坡

馬來西亞,其中文名非洲魚 ,金鳳魚。在新加坡,叫日本魚。

台灣

台灣水產史料記載吳振輝及郭啟彰兩位先生於1946年從新加坡引進莫三比克口孵非鯽,俗稱“莫三比克種”、“在來種”或是“土種”羅非魚,又稱“南洋鯽仔”、“黑鯽仔”,後人為了紀念兩位先生引進的功勞,特別取兩位先生的姓氏來命名為「吳郭魚」。

魚類特點

羅非魚具有食性雜、耐低氧、不耐低高溫,繁殖強等特點:

食性雜

羅非魚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池塘中的羅非魚,消化道內含物大部分是有機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飼料(如水草類、商品飼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遊動物和少量底棲動物。

耐低氧

羅非魚耐低氧能力很強,窒息點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時,羅非魚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時,生長不受影響。

不耐低高溫

羅非魚的生存溫度範圍為15~35℃。當水溫低於15℃時,羅非魚處於休眠狀態。羅非魚最高臨界溫度約40~41℃,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8~32℃,羅非魚繁殖溫度在20℃以上。

繁殖強

羅非魚性成熟早,產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魚,繁殖條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積靜止水體內自然繁殖。羅非魚6個月即達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魚,懷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間,雄魚有美麗的婚煙色彩,腹部有肛門和泌尿生殖孔兩個口,擠壓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魚腹部有3個孔,即肛門、生殖孔和泌尿孔。水溫18~32℃,成熟雄魚具有“挖窩”能力,成熟雌魚進窩配對,產出成熟卵子並立刻將其含於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魚口腔內發育,水溫25~30時4~5天即可孵出幼魚。幼魚至卵黃囊消失並具有一定能力時離開母體。

養殖方法

福壽魚 福壽魚

福壽魚是雜交種,必須嚴格選擇純品系的兩性親本交配,才能保證雜交優勢。要保證其純度,則要將親本各自專塘培育,絕對不允許其他羅非魚混雜,這是非常重要的。

1、親魚培育和越冬

培育池水質要肥,能排乾塘水。放養前先用茶粕徹底清塘。每口培育池只準放養兩個親本的1種,也不能與其他羅非魚混養。放養密度略低於一般飼養。套養的每667平方米放1.7-2.6厘米魚苗1500-2000尾,或3.4-3.9厘米魚苗800-1000尾,其他魚按常規密度放養。如專塘養的,密度可以視飼料和水質情況適當增加。要肥水放苗,施足基肥。放養後,看水色追肥,經常保持水質清爽,按需要投給米糠、麩皮等飼料。投餵飼料要使大部分魚種能吃到。

每年初冬(在廣東為11月中旬前完成)選擇水溫20℃左右的晴天,對培育的親魚進行挑選,按標準選留合格親魚入池越冬。挑選時操作要細緻、迅速,避免損傷。挑選親魚的標準除符合兩個親本的形態學特徵外,還要選擇背高體厚,頭小口小,鰭條、鱗片完整無損傷的個體。尼羅羅非魚只留雄魚,體重要100克以上;莫三比克羅非魚只留雌魚,體重要150克以上。雌、雄配比以5:1為定。羅非魚親魚越冬池要有新鮮水源,排、注水方便。面積50平方米以上,一般以狹長形不滲水為好,水深保持1.5-2米為宜。用尼龍薄膜覆蓋保溫,整個越冬水溫要穩定保持在16℃-20℃左右。從親魚入池之日起要有專人管理,每日巡塘,收聽天氣預報,做好防寒、投料和防病等項工作。大棚越冬池要經常通風,適時加水,保持池水清新。換水時水溫差不要超過3℃。越冬期間仍要投餌,並視水溫、水質情況經常調整投餵量。飼料以小麥粉、米糠、玉米粉等浮性飼料為宜。每天投飼量掌握在魚體重0.5%-1%左右,以不剩餌為好。

2、人工繁殖

開春後水溫回升穩定在20℃左右時,即可將越冬池親魚轉放到產卵池,密度以每667平方米75-100千克為宜,雌、雄配比5:1。放魚前要施足基肥,每日分上、下午餵花生餅或米糠等飼料1次,日投餵量為親魚體重的3%(乾品計)。池塘水溫在20℃以上時,入池後的越冬親魚很快進行產卵活動。入池第三天,就有30%左右的雌魚含;8天前後雌魚群的含卵孵苗率即達70%左右;第十五天前後,池塘開始見苗,至17-20天,雌魚群的含苗率已下降為0-20%。可以大體斷定,從投放之日起經17-20天,即可完成該魚魚群的第一個產卵繁殖周期。魚池見苗後要每隔4-5天捕苗1次,集苗培育魚種。

養殖技術

福壽魚 福壽魚

1、魚種培育:池塘面積667-3333平方米(1-5畝),放苗前約半個月進行清塘消毒,然後注水,水深控制在0.8-1米。每667平方米施糞肥、綠肥各約500千克,作為基肥,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放苗約10萬尾,除施基肥外,每日潑灑豆漿餵苗,以強化培苗。在水溫25℃左右,經15-20天培育,魚苗可長至1克/尾左右,即可及時出苗供作飼養商品魚。

2、商品魚飼養:福壽魚的池塘飼養與其他羅非魚的飼養技術一樣,可行多種飼養模式。但當時推廣以混養為主。這裡指的是以飼養四大家魚為主,福壽魚僅作為搭配品種進行飼養。在一般以飼養肥水魚為主的池塘中,可根據水溫情況,只要水溫能穩定地維持在18℃以上時,即可進行放養。放養規格,小則在5-15克/尾,大則可放養25-30克/尾,早繁苗規格小些,但亦應不小於3克/尾。放養密度,一般可視苗種大小及苗種來源而定。作為四大家魚為主的成魚池,每667平方米可搭配放養福壽魚200-1000尾。當年孵化的魚苗,飼養150天,個體可達150-250克,與四大家魚混養,單項每667平方米產量高達150-500千克。

病害及防治

福壽魚 福壽魚
福壽魚在水溫較高的生長季節,一般疾病比較少;但在親魚越冬時魚病較多。

1、潰瘍病:該病是由於魚體露出水面凍傷引起的。常見於背部,多發生在露天溫水池。防治方法:注意更新水質,儘量不使魚浮頭。越冬池上儘可能加蓋頂棚,防寒保溫。

2、爛鰓病:此病是由斜管蟲寄予生於鰓部,車輪蟲寄生於體表,或由細菌感染所致。病魚口部張大,浮於水面,體表變白,鰓蓋發紅,眼球白濁,鰓葉壞死變白,常因呼吸困難致死。發病後可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按每立方米水體0.7克,全池潑灑。

3、

福壽魚 福壽魚
水霉病:此病是由於水黴菌和綿黴菌感染所致。患處出現俗稱生毛的絮狀菌絲,使組織壞死,遊動失常,最後瘦弱而死。水溫在15℃以下時,最易感染此病。防治方法:提高水溫,每立方米水體用4克食鹽和4克 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有較好療效。

4、小瓜蟲病:病魚體表和鰓、鰭基部可見大小不等的小白點,俗稱白點病,這是小瓜蟲寄生引起組織感染化膿所致。小瓜蟲的適宜水溫為16℃-18℃,所以極易在越冬期出現。防治方法:用2毫克/升硝酸亞汞藥浴1.5-3小時,並可用0.1-0.2毫克/升硝酸亞汞全池潑灑。

飼養地域

池塘養殖

1.池塘條件

福壽魚 福壽魚
養殖場所宜選在避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安靜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積3畝~5畝,水深為1.5~2米,池塘底泥厚度為20~30厘米。每口池塘配備1台1.5千瓦的葉輪式增氧機。

2.清塘施肥

魚種放養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畝用生石灰75~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後每畝施腐熟的糞肥300~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綠萍或紅萍。

3.魚种放養

每年春季當水溫回升,穩定在15℃以上時,開始放養冬苗。池塘主養一般每畝放養魚種1500~3000尾,同時混養鰱、鱅魚種各40~70尾,以控制水質;與其他魚混養時每畝可放養200~500尾。

4.餌料投餵

羅非魚進入養殖水面後2天~3天便可開始投餵。羅非魚的食性很廣,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可以投餵各種飼料,如小麥、玉米、餅粕等均是它的優質飼料。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開始應為32%~35%,每天投飼量為魚體總重量的3%~5%。當個體規格長至200克左右,投飼量可調至魚體總重的2%,並保證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在27%~29%。當其個體達到300克左右時,羅非魚進入生長最快的時期,日投飼量保持在魚體重的1%~2%,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在35%以上。每天投餵2次,時間分別在上午8~9時和下午3~4時。

5.日常管理要注意日夜巡塘

(1)每天早、中、晚測量水溫、氣溫,每周測1次pH值,測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1次。

(2)魚種下塘後,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為25~30厘米。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畝施畜糞肥150~200公斤。在天氣晴朗、水體透明度大於30厘米時可適當增加施肥量;水質過肥時,應減少或停止施肥,並注入新水。在高溫季節,一般每周換水1~2次,每次換去池水的20%~30%。

(3)堅持健康養殖,按規程操作,預防魚病。苗種下池前用5%的食鹽水或每升0.1毫克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體10~15分鐘。每隔10~15天,每畝用15~2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調節池水pH值呈微鹼性,用生物製劑改善池塘微生物結構,改良水質。當溶氧低、魚有輕度浮頭時開增氧機。

稻田養殖

魚、稻共生,能獲得雙豐收。稻田套養羅非魚時,應注意科學飼養。

1.放養準備

稻田田間工程結束後,放養前2周,每畝用75~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潑灑在魚溝及田塊中消毒,次日將溝及田底耙1遍,使石灰漿與淤泥充分混合。放苗前1周施入發酵過的畜糞肥進行肥水,每畝用量200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餌料。

2.放養時間

一般在水稻插秧後5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時放養。有的地方為了增加魚類生長期,在5月中旬便將魚种放入魚溝中飼養,待秧苗返青後再打通魚溝放魚入田,也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3.放養方法

魚種宜選擇體質健壯、活動力強、無傷病、規格整齊的魚種。放養密度要合理,一般每畝可放規格為5~6厘米的羅非魚魚種200~300尾,搭配草魚、鯉魚等150~200尾。具體的放養量可根據稻田條件、水質環境、排灌條件及管理水平靈活掌握。

4.放養操作

魚種入池前要進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鹽水浸浴魚體5~10分鐘。放魚時間應選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魚。

5.投餌施肥

稻田養殖羅非一般不投餌,全靠攝取天然餌料生長。但稻田中天然餌料有限,適宜投餵一部分餌料能加速其生長,提高產量。每天投餌2次,投餵量可掌握在餌料2小時吃完為宜。養魚的稻田對施基肥和農家肥無特殊要求。用尿素、硫酸銨等追肥,則應少量多次,一次施半塊田,切忌直接在魚溝中施肥。

網箱養殖

羅非魚在網箱中可單養、主養或搭配養殖。魚種應以大規格為好,進箱規格一般為尾重10~50克。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時,放養密度為每立方米3~20公斤。

流水養殖

羅非魚是流水高密度養殖或“工廠化”養殖的主要對象之一。養殖池不宜過大,養成魚一般以30~50平方米為宜,維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集約化養殖需要投餵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其飼料的蛋白質含量以30%左右為宜。日投餵5次~6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5%~3%。

繁殖陪育

羅非魚繁殖的適宜水溫為22~23℃,一般在5月中旬以後自然產卵。為搶季節,充分利用光、熱與餌料資源,以提高養殖產量,必須採取人工增溫,強化培育,提早春繁,使羅非魚在4月中旬產卵孵苗。具體措施如下。

1.親魚選擇與培育

選擇成熟度好的親魚在3月中旬放入產卵池內加強培育,產卵池可選用越冬池。一般每平方米產卵池放養6尾親魚,雌雄比例2∶1或3∶1,同時要定期換水。

2.增溫與飼養管理

池內水溫應控制在23℃以上,水質要求肥、活、爽,投餌量可依水溫、水質和魚的生長情況而定。一般靜水池每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2%,流水池為3%。同時,要經常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和性腺發育程度,做好各項記錄。

3.產卵

羅非魚雌雄魚體色有明顯的區別,發情的雄魚在池邊遊動,尋找地點做窩。窩的形狀為鍋形,直徑30~40厘米,深度10厘米左右。窩建成後,雄魚不時到雌魚群中逗引,並攔截雌魚入窩配對。當水溫達到22~23℃時,雌魚便能產卵。產卵時,雌魚腹部靠近窩底,雄魚守衛在窩旁,雌魚產卵後,立即將卵吸入口內,下頜鼓突呈囊狀。雄魚隨即入窩排精,雌魚又將精液隨水吸入口內。卵子在口腔內受精。

4.孵苗

羅非魚受精卵在雌魚口腔內孵化,並隨著雌魚的呼吸而翻動,既得到母體的保護,又具有很好的孵化環境。水溫在30℃左右時,約4~5天孵出魚苗;25℃時則需7天左右。

引進過程

中國先後引進的羅非魚有近10種,最早引進的莫三比克羅非魚(Tilapiamossambica),已逐步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個體較大、生長快的尼羅羅非魚(T.nilotica)和福壽魚(T.mossambicaxT.niotica)等。尼羅羅非魚是羅非魚屬體形最大的一種,養殖一年體重可達500克以上。

養殖產地

廣東茂名地區屬熱帶季風暖濕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氣溫23℃左右。20世紀50年代引入羅非魚養殖,通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全市羅非魚養殖面積22萬畝,約占全市淡水養殖面積的58%,年產羅非魚18萬噸,產量占全省1/3,全國1/6,年產值超15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羅非魚產區。2010年1月,茂名市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羅非魚之都”稱號。

茂名羅非魚產業穩定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引進試養階段

1959年,高州、化州兩縣引進莫三比克羅非魚試養成功,繼而在兩縣推廣“混養密養,輪放輪捕”的高產技術。1961年9月,茂名市郊引進推廣莫三比克羅非魚養殖。1979年重建化州縣國營魚苗場,從海南引入中國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引進的蘇丹尼羅羅非魚7000多尾,翌年產卵育苗成功,逐步推廣養殖。

普及推廣階段

1981年6月,高州縣淡水養殖試驗場利用雌性非洲鯽魚與雄性尼羅羅非魚雜交,繁殖福壽魚成功,該成果獲廣東省水產廳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福壽魚顯示出雜交優勢,雄性率達70%~80%,比自然繁殖的雄性率提高20%~30%,生長比親本快,耐寒力比親本稍強,且肉質好,深受生產者和消費者歡迎。第二年在高州縣推廣養殖,成為“四大家魚”之外的主要養殖魚類品種。

1985年,茂名市三大商品與生產基地——化州縣楊梅鎮、高州縣石鼓鎮、茂南區城郊基地相繼建成,普遍實行魚、禽、畜、果結合,種養配套,綜合經營,經濟效益顯著。全市淡水養殖產量迅速增長,達1.3萬噸,羅非魚作為“四大家魚”的補充品種,主要採取混養和套養的方式,產量占淡水養殖總產量的1/10。

發展壯大階段

1986年始,茂名市淡水良種繁殖試驗場先後引進了蘇丹尼羅、莫三比克、尼羅、埃及尼羅、奧利亞尼羅等羅非魚品種,並利用兩個不同品種進行雜交,培育了“奧尼魚”。這種魚最大特點是雄性率高達90%以上,可避免因過度繁殖而影響生長,其個體生長比親本快11%~72%。“奧尼魚”的選育成功,較好的解決了羅非魚自繁能力強,生長規格不一等問題,提高了養殖的可控性,且生長快,產量高。原來兼養羅非魚的養殖戶逐漸轉變為以羅非魚養殖為主,兼養其他魚類。1987年至1996年十年間,羅非魚產量以年均40%的速度遞增。至1996年,羅非魚產量達3.8萬噸,首次超過鯇魚,成為茂名地區淡水養殖第一品種。

黃金時期

2004年5月,茂名市政府正式批准實施《建設茂名市羅非魚“金三角”產業基地方案》,將本區域內高州的石鼓、鎮江、寶光、金山、石仔嶺、沙田、泗水;化州的楊梅、南盛、同慶、長岐、麗崗、石灣、東山、下郭、河西、鑒江開發試驗區;茂南的金塘、公館、新坡、高山、鎮盛、鰲頭等23個鎮(街道辦)建設羅非魚“金三角”產業基地。

養殖概況

當前主要養殖的種類有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紅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等10多種。其中以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和莫三比克羅非魚、雜交雄性化羅非魚養殖得較多。自羅非魚在我國引進養殖以來。深受養殖者與消費者的歡迎,其養殖特點主要是: 

1.食性雜,消化能力強,飼料利用率高。羅非魚可食用米糠、麥麩、食用藻類、草類、配合飼料等。

2.羅非魚養殖方式多樣。單養和混養均可,病害較少,是池塘養殖增產的好品種。實際養殖時發現,羅非魚很適宜精養、集約化養殖。採用人工飼料投餵進行精養、集約化養殖是發展羅非魚養殖生產的主要途徑,而且目前羅非魚的養殖方式主要以高密度養殖、網箱養殖、流水養殖和工廠化封閉式循環水養殖為主,這就對飼料提出了規模性生產的要求,所以羅非魚人工飼料目前在養殖上起主要作用,投餵得當也可以保持水質環境良好。

在生產實踐中,可以通過主養羅非魚、單養甚至雄性化魚的單養來獲得高產。池塘搭配在其他魚類之中養殖一般可獲畝產50~100千克的產量。而單養和主養產量一般均在畝產500千克以上,高的畝產可達1500千克甚至更多。

3.羅非魚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可以進行網箱,流水養魚,群體產量高,甚至在鹽鹼性池塘、沿海半鹹淡水池塘中也可以養殖。可以說,在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羅非魚養殖一定會起到富民的作用。

羅非魚喜高溫的養殖生態環境,在餌料豐富、溫度和其他生態因子適宜時,羅非魚會生長比較迅捷,所以,在養殖過程中,只要溫度、餌料、年齡和生理狀況(生殖行為)比較適宜,全長達10厘米後,隨日齡的增加,體重明顯增加,平均日增重最大為3克以上,飼養兩年的尼羅羅非魚和雄性化羅非魚可長到1500克以上。

烹飪做法

選購技巧

肉質要有彈性。

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

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外觀完整,無鱗片脫落之現象。

無臭腥味者為新鮮的。

烹飪技巧

1、羅非魚以紅燒清蒸為最好

2、巧去魚腥味:

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去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

鮮魚剖開洗淨,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吃過魚後,口裡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各式羅非魚菜餚

魚,在烹調上是不太好掌握的材料,火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很多人煎魚不是破皮就是粘鍋,如果炸魚就要油多而且夠熱才能香酥乾爽,煎魚得鍋熱、油少、火要溫。

魚入了鍋就少動它,這是煎魚的秘訣也是不二法門,如果怕它不熟而不停地翻,反而弄巧成拙,三兩下必弄得皮開肉綻、面目全非。在此之前必須等鍋熱再放油,魚也要擦乾了再入鍋,小火輕煎,別急著又推動又翻面。如果不是用平底鍋,只要將鍋身偶爾傾斜一下,讓火力平均受熱,控制火力別太猛就行了。

大約十分鐘外皮定型了再翻面,此時肉已熟而中間的汁還能保留,若是鍋鏟接觸都覺得結結實實的就過火了,其實有人怕不熟而事先在魚身畫刀口,並不是高明的方法,魚肉一划開,湯汁便容易流失,乾煎的魚也不要太大條才好。

紅燒

福壽魚 福壽魚
紅燒羅非魚

用料:

羅非魚、蔥、姜、老抽、紅塘、醋、鹽、味素、蒜

做法:

把魚洗淨,劃十字花刀(這樣更能入味)。

鍋里放油,下入蔥.姜.大蒜煸炒出香味。

下入魚略煎,加入老抽.醋.紅糖.鹽.水小火燉15分鐘,收湯出鍋。

出鍋後撒上蔥絲,辣椒絲就好了。

香煎

福壽魚 福壽魚
用料:

羅非魚、蒜蓉、料酒、鹽、醬油

做法:

羅非魚宰殺乾淨,加料酒稍醃一會。

下油鍋慢火煎透。

出鍋前加些鹽和醬油、蒜蓉再燜兩分鐘,即可。

醬燒

福壽魚 福壽魚
醬燒羅非魚

用料:

羅非魚 1條(約500克)、姜、蒜、黃豆醬2大匙、鹽 少許

做法:

熱油鍋,爆香生薑

羅非魚用廚房紙巾吸乾水分,放進鍋里,慢火煎至金黃

翻面,同樣煎至金黃

在魚上面放上蒜白段,加入2大匙黃豆醬

加入沒過魚身一半的清水

加入1小勺鹽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至剩少許醬汁

裝碟,放上蒜青絲,趁熱吃[6]

火鍋

福壽魚 福壽魚
鮮椒羅非魚翅鍋,是 魚火鍋的一種,與一般的魚火鍋不同之處在於,只選取羅非魚魚翅部位,這一部位是一天24小時都在活動的活肉,肉質緊實有彈性,刺少肉嫩,口感滑而不膩,富含膠原蛋白。鮮椒羅非魚翅鍋另一特色就是針對羅非魚翅的肉質和口感配製的鮮椒底料。其鮮椒底料由古法土壇、自貢井鹽醃製的泡姜、泡椒以及12味秘制香料,配以融合18味秘制香料的菜籽紅油炒制而成,同時添加鮮椒、鮮姜、小米椒,使整個鍋底濃郁鮮香、辣味十足。

營養價值

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在日本,稱這種魚為“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羅非魚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高但碳水化合物少的魚。它的鈉含量低,並且包含一定數量的磷和煙酸。此外,它還富含硒和維生素B12。還含有鈣、鈉、鐵、維生素B10、維生素B20等。

1、維生素B12

羅非魚還含有維生素B12,是對細胞功能健康很重要的維生素。

2、牛磺酸

羅非魚牛磺酸含量高達210-220mg/100g,牛磺酸可與EPA和DHA媲美,能夠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中性脂肪,調節血壓,強化肝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促進視網膜發育,幫助視力恢復。而畜肉中牛磺酸的含量很低,如牛肉中含量僅為32mg/100g,雞肉中一點都沒有。

3、維生素和礦物質

羅非魚還含有維生素E、硫胺素、核黃素、煙酸與礦物質鉀、鈉、鈣、鎂、鐵,錳、鋅、銅等,是維護正常的生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4、

羅非魚硒含量豐富,硒是心臟代謝不可缺少的元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其效果是維生素E的50-100倍,具有較強的抗衰老和抗癌作用。

5、蛋白質

羅非魚蛋白質含量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胺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別高,必需胺基酸組成平衡且含量豐富,屬於優質高蛋白產品。魚蛋白與肉類蛋白相比更易於人體消化和吸收,攝取的營養會被毫無浪費地充分利用。豐富的蛋白質,能夠促進腦部和身體的生長發育。對嬰幼兒的大腦和身體發育極有好處。

6、DHA和EPA

羅非魚不飽和脂肪含量豐富羅非魚肌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為54%~58%,且還含有一定量的DHA和EPA。大量研究表明,DHA、EPA有助於人類大腦和視力發育,有助於維護人類健康並預防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關節炎、中風、皮膚病等多種疾病。

7、視黃醇

羅非魚視黃醇含量高,視黃醇有助於防治夜盲症、視力減退,有助於治療多種眼疾,維護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祛除老年斑,促進發育,強壯骨骼,維護皮膚、頭髮、牙齒、牙齦的健康,有抗呼吸系統感染作用。

熱量

每100克的羅非魚含有98大卡的熱量。羅非魚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熱量低且營養豐富,適宜減肥期間食用。攝入98大卡熱量相當於做以下運動:

走路25分鐘

跑步12分鐘

跳繩9分鐘

健美操21分鐘

食用佳品

1、對構建肌肉的好處

羅非魚也是構建肌肉者的重要飲食組成部分。無論是健美者,還是恢復健康的病人,羅非魚都是很好的低脂肪蛋白質來源。

2、汞和毒素含量低

與其它雜食或以高蛋白食物為主的肥魚不同的是,羅非魚以蔬菜,水藻和穀物為食。再加上生長迅速和生命周期短等因素,羅非魚的含汞量很低。因為汞沒有時間在這種魚的體內積聚。

3、脂肪含量低
相對而言,羅非魚包含的熱量只相當於同等重量鮭魚的一半,脂肪量更少,只有不到八分之一。儘管羅非魚的omega-3脂肪酸含量較少,但仍然比雞肉,豬肉或牛肉提供的營養對心臟健康好處多。

垂釣

(1)羅非魚屬底層魚類,食性廣而雜,常用的釣餌有:蚯蚓、麵團、飯粒、紅蟲等。以紅蟲為是佳。有一種羅非凍餌,其效果遠超傳統餌料。

(2)釣具一般以2.4~6.3米的手竿為好,釣線以0.15~0.25毫米采線為宜,浮漂採用塑膠立漂,魚鉤用3~5號的長柄伊勢尼鉤。釣線長約2.5~3.5米,以操作方便為準。垂釣時要求墜的下頭著地,上頭懸起,使魚鉤朝天。

(3)羅非魚食量大,集群性強,所以用誘餌撒窩時要求量大,一般撒在離岸1米左右,成寬60厘米、長1.5米的帶狀。用量2~3千克。可用菜子餅、豆餅、雞飼料、鴨飼料、雞肝為誘餌。

羅非魚吞鉤後常不動,魚漂只是由直立變斜側。發現此情況,立即提竿,將魚拉出窩點,再提拉上岸,以免驚動魚群。垂釣羅非魚不可沉鉤、懸鉤。此外羅非魚口內有小尖齒,其臂鰭、腹鰭、背鰭堅硬,很易刺手,所以垂鉤該魚時應帶手套以保護自身安全。摘鉤時用毛巾蓋住魚身,用摘鉤器,取下鉤子。

中國羅非魚之都

廣東省茂名地區屬熱帶季風暖濕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氣溫23℃左右。從上世紀50年代引入羅非魚養殖,通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全市羅非魚養殖面積22萬畝,約占全市淡水養殖面積的58%,年產羅非魚18萬噸,產量占全省1/3,全國1/6,年產值超15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羅非魚產區。2010年1月,茂名市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羅非魚之都”稱號。
茂名羅非魚產業穩定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引進試養階段
1959年,高州、化州兩縣引進莫三比克羅非魚試養成功,繼而在兩縣推廣“混養密養,輪放輪捕”的高產技術。1961年9月,茂名市郊引進推廣莫三比克羅非魚養殖。1979年重建化州縣國營魚苗場,從海南引入中國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引進的蘇丹尼羅羅非魚7000多尾,翌年產卵育苗成功,逐步推廣養殖。
普及推廣階段
1981年6月,高州縣淡水養殖試驗場利用雌性非洲鯽魚與雄性尼羅羅非魚雜交,繁殖福壽魚成功,該成果獲廣東省水產廳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福壽魚顯示出雜交優勢,雄性率達70%~80%,比自然繁殖的雄性率提高20%~30%,生長比親本快,耐寒力比親本稍強,且肉質好,深受生產者和消費者歡迎。第二年在高州縣推廣養殖,成為“四大家魚”之外的主要養殖魚類品種。
1985年,茂名市三大商品與生產基地——化州縣楊梅鎮、高州縣石鼓鎮、茂南區城郊基地相繼建成,普遍實行魚、禽、畜、果結合,種養配套,綜合經營,經濟效益顯著。全市淡水養殖產量迅速增長,達1.3萬噸,羅非魚作為“四大家魚”的補充品種,主要採取混養和套養的方式,產量占淡水養殖總產量的1/10。
發展壯大階段
1986年始,茂名市淡水良種繁殖試驗場先後引進了蘇丹尼羅、莫三比克、尼羅、埃及尼羅、奧利亞尼羅等羅非魚品種,並利用兩個不同品種進行雜交,培育了“奧尼魚”。這種魚最大特點是雄性率高達90%以上,可避免因過度繁殖而影響生長,其個體生長比親本快11%~72%。“奧尼魚”的選育成功,較好的解決了羅非魚自繁能力強,生長規格不一等問題,提高了養殖的可控性,且生長快,產量高。原來兼養羅非魚的養殖戶逐漸轉變為以羅非魚養殖為主,兼養其他魚類。1987年至1996年十年間,羅非魚產量以年均40%的速度遞增。至1996年,羅非魚產量達3.8萬噸,首次超過鯇魚,成為茂名地區淡水養殖第一品種。
黃金時期
2004年5月,茂名市政府正式批准實施《建設茂名市羅非魚“金三角”產業基地方案》,將本區域內高州的石鼓、鎮江、寶光、金山、石仔嶺、沙田、泗水;化州的楊梅、南盛、同慶、長岐、麗崗、石灣、東山、下郭、河西、鑒江開發試驗區;茂南的金塘、公館、新坡、高山、鎮盛、鰲頭等23個鎮(街道辦)建設羅非魚“金三角”產業基地。
在羅非魚“金三角”產業基地發展戰略的帶動下,羅非魚養殖熱潮一再高漲,各地養殖戶紛紛推塘養魚。龐大的羅非魚產量,吸引了各方的商家加入到羅非魚加工銷售行列。其中以長興、佳輝、綠園為龍頭的本地加工廠,年加工出口羅非魚能力達6萬噸。粵龍集團公司和茂名市食品集團公司冷凍廠以及一批水產品運輸企業則主要負責對國內的銷售,全年鮮活羅非魚和條凍羅非魚銷往國內各地市場的銷售量達4萬噸。另外,湛江恆興集團以及珠海、陽江、汕頭、廣西北海等外地加工企業也紛紛到茂名採購羅非魚作為加工出口原料,年採購鮮活羅非魚約7萬噸。整個羅非魚銷售逐漸形成本地外地加工流通暢旺,國內、國外市場互為補充的良好局面,較好地解決了羅非魚的銷售出路。
茂名市有羅非魚種苗繁育場28家,其中在建國家級羅非魚良種場2家,在建省級羅非魚良種場1家,年產優質羅非魚苗9億尾。建成一批羅非魚全天候孵化車間和親本保溫大棚,實現了全年10個月出產羅非魚苗。至2008年12月止,全市已通過無公害認證的羅非魚養殖場(企業)有23家,面積達2.6萬畝。羅非魚出口原料備案基地面積12萬畝。大型羅非魚加工出口企業有佳輝食品、長興食品、加力食品、海名威食品4家。此外,在建的茂名綠生園、高州龍利、化州群康等3家。2008年實現出口羅非魚加工產品1.47萬噸,創匯5,214萬美元。全市羅非魚養殖戶達15,586戶,創造了10萬個就業崗位,從事羅非魚加工、運輸、銷售的人數逾萬人,年勞均收入2萬元以上。羅非魚產業已成為茂名市農民增收、農產品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之一。
茂名市羅非魚產業逐步建立起企業自律、檢驗檢疫部門監管、行業協會引導以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服務監管四級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同時堅持抓好羅非魚認證體系的建設,著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和標準化生產。已建立了羅非魚健康養殖示範基地6個,獲得省級無公害產地認定的羅非魚養殖基地23個;13個羅非魚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88家羅非魚養殖企業成為出口備案基地,出口備案面積12萬多畝;4家企業6個產品獲得省級名牌產品稱號,從而有力保障了羅非魚的質量安全。
茂名市各級黨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羅非魚產業發展,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行“企業+基地+農民”的產業化經營,打造集養殖、加工、出口於一身的羅非魚產業“金三角”基地,促進了羅非魚產業集群發展。此外,茂名市還積極在招商引資、加工流通、技術推廣、病害防治方面做好引導和扶持,組織企業參加漁博會以及國外考察等活動,拓展國內外市場,把羅非魚加工出口作為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羅非魚產業基地,把茂名羅非魚品牌推向世界。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一個讓現代人頭疼的生態難題。這些“入侵者”在原產地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種,但是到了新家之後卻如魚得水,瘋狂蔓延且非常難以遏止。它們嚴重的干擾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導致景觀被破壞、當地物種滅絕,威脅農作物和森林植被,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它們還傳播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