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希氏蟾龜腹部的黑點](/img/6/073/nBnauM3XwgTNwQDN5MzN4QDM0QTM0UTM2QzMzQTNwAzMxAzLzc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性別區分方式主要依靠體形區分。雄龜頭大,四肢長,尾較粗長。雌龜體型較大,尾短小。
生活習性
![希氏蟾龜](/img/e/e22/nBnauM3X3UDNxMTN1kzN1EDNyITM1ADOyIDMwADMwAzMxAzL5c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有些希氏蟾龜致死溫度在適宜溫度上限之外5攝氏度左右。當溫度較低時,龜不活動(墊伏)。要人工飼養下達到繁殖龜的目的,應避免龜的環境溫度過高過低或大幅度波動。當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時,希氏蟾龜便開始進入冬眠狀態。溫度上升到15攝氏度左右希氏蟾龜便開始活動,有的甚至能開始進食。一般習慣上把溫度在25攝氏度時,龜的攝食、活動情況定為正常值。而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則是龜最佳的進食、活動、生長的溫度。所以,在國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的4~10月份是龜的攝食、活動時期;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則是龜冬眠期。
飼養環境
![希氏蟾龜](/img/7/f3a/nBnauM3X2ATM2gjNyczN1EDNyITM1ADOyIDMwADMwAzMxAzL3c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溫度範圍(°F):空氣溫度,80''s到80''s;曬背溫度,80''s到90''s;水溫:70''s到70''s。
水的pH水平:6.0 - 6.2.
食物:希氏蟾龜屬於雜食偏肉性,人工飼養下要提供種類豐富食物,河魚、河蝦、乳鼠、蝸牛、蚯蚓、蟋蟀、玉米蟲、小型無毒蛙類、以及少量的海鮮和貝類,偶爾可以接受人工飼料,野生個體也會啃食一些水生植物或樹上掉落的果實,所以在人工條件下飼養可以往葷類食物中填塞比較常見的水果、蔬菜,或者用昆蟲作為素食營養載體投餵。提供鮮活的食物可以欣賞到它那獨特的捕食姿態(頭部左右晃動)。
光照:希氏蟾龜有接受日光浴的行為,可直接進行太陽光照射,如果沒有條件,可提供UVB含量在5%的燈管照射也是不錯的選擇,UVB燈管照射時間4—8小時,大可不必天天照射。希氏蟾龜需要曬背,所以應該提供一處曬背點。在曬背點的上方要安置UVB燈管和加熱燈泡。如果水溫低於推薦的標準,那么建議需要一隻沉水式的加熱器。它們的游泳技術很好,因此水要儘量深一些。至於底材,從沙子,到精篩過的砂礫,乃至中等顆粒的礫石,都可以。還建議大家使用洞穴和一些固定的裝飾,比如可以固定在底板上的大塊軟木片。環境大小:由於希氏蟾龜成體可以長到35—40厘米,加上水性很好又活潑好動,首選當然是比較方形的玻璃缸,方形便於龜活動,也便於觀賞。底材我建議不用,因為這樣好清理,如果要用那么要選擇表面光滑的底材,不易磨損腹甲。幼體水位不易過深,超過背甲2—4倍就行了,亞成體和成體水位6—10倍。水中可以添加休息平台和攀爬物體(如光滑的石塊或沉木),最好可以配置水質過濾系統,這樣能水裡有它的氣味感覺環境比較踏實,也可保持水質清澈。
食物:在野外,它們是肉食性的,以小魚、昆蟲和蠕蟲為食。但也有人曾發現,有極少數個體會採食水生植物。
人工飼養下的棲息環境:它們需要曬背,所以應該提供一處曬背點。在曬背點的上方要安置UVB燈管和加熱燈泡。如果水溫低於推薦的標準,那么建議需要一隻沉水式的加熱器。它們的游泳技術很好,因此水要儘量深一些。至於底材,從沙子,到精篩過的砂礫,乃至中等顆粒的礫石,都可以。還建議大家使用洞穴和一些固定的裝飾,比如可以固定在底板上的大塊軟木片。推薦的飼養環境:飼養單個成年的Phrynops hilarii,建議至少要使用180加侖(200,或再大的更好)大小的水族箱。這樣才能有充足的游泳空間,並且能夠保證過濾系統的運作,保持良好的水質。如果要養更多的Phrynops hilarii,那么我建議每增加一隻龜,就至少應該增加100加侖的水箱空間。對於這種龜,所增加的空間比較小,是因為相對其他水龜而言,它們並不十分好動。Stock Tanks和Rubber maid的容器用來養龜也都不錯。至於其空間大小仍如前言。
人工飼養下的食物:在人工飼養下,可以餵它們吃Mazuri和ReptoMin、Reptile/Pond 10、Cichlid Sticks等飼料,以及魚、蟋蟀,和各種蠕蟲與昆蟲。偶爾這種龜也會吃一些植物性的東西和蔬菜,但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共養:希氏蟾龜可以共養,但只能是和其他Phrynops屬的種類養在一起。
其他:希氏蟾龜時常曬背,並且喜歡靜伏在岩石、倒伏的樹木,以及大型水下植物的旁邊。
繁殖習性
![希氏蟾龜](/img/0/fd1/ml2ZuM3X2YzMxYzNxIDO1EDNyITM1ADOyIDMwADMwAzMxAzLyg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產卵一般在夜間10時以後進行。雌龜爬出水面,選擇地勢較高、背風向陽且無積水的樹蔭或草叢下,尤喜在鬆軟濕潤的砂粉土上挖洞產卵。成熟的卵一次產完,若受驚動立即停止產卵。產卵完畢,即用後爪扒沙土將洞蓋沒,然後用腹部將蓋沙磨平、壓實,不留明顯痕跡。
雌龜每年產卵數窩,每窩卵數與其年齡、營養狀況有關。一般一隻龜年產卵3~5窩,每窩卵20個左右。差的一年一窩,一窩只有2~5個卵;好的可在5窩以上,一窩卵數高的可達30個。同一隻雌龜產的卵,前後窩間隔時間為15天左右,短的為10天,長的竟達一個月以上。
龜鱉目百科(二)
龜鱉目俗稱龜,其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