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龜
中 文 名: 日本石龜
英 文 名: Japanese Pond Turtle
拉丁學名: Mauremys japonica
地理分布 分布於整個廣島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日本石龜適應在乾燥的環境下產卵,一般可產下4到10個蛋。而每季它們能產1至3次。它們下的蛋經常會被浣熊,鼬鼠和四紋蛇等動物吃掉。一般的卵化期為3個月左右。
食性 日本石龜是雜食性動物,但它們偏愛肉食性。昆蟲、蠕蟲、蝸牛、小蝦、飼料魚,貓糧狗糧等都是它們愛吃的食物。
日本石龜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日本石龜在整個廣島上都有棲息地(一些偏僻的孤島上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日本石龜的身體大致為棕色,頭部的顏色稍稍淡於體色,頭部的兩側與頸部周圍都長有黑色的小斑點。只能看到一條嵴棱,棱突起的地方能夠看到一條淺色的黃條紋,有的龜可能沒有。背甲後沿為鋸齒狀。背部具有特徵性的年輪,非常清晰,還帶有發散狀的溝渠形成的別致紋絡。成年的日本石龜背長大約為13cm-18cm左右。它的身體為灰色偏黃,四肢和尾巴的兩邊帶有菊色和暗橙色的條紋。此龜的身體大於雄龜,但雄龜的尾巴較長。
生活環境
日本石龜是有名的游泳高手,主要活動在日本國內的小溪、河流、溝渠以及其它的水浴中。它們經常出沒于山間的小溪和池塘內,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最活躍。它們主要是以水中的昆蟲、蝸牛、蝌蚪、蛙類,或者雜草和水果為食物。冬眠時會臥在溪澗或池塘的底部。
食性
日本石龜是雜食性動物,但它們偏愛肉食性。昆蟲、蠕蟲、蝸牛、小蝦、飼料魚,貓糧狗糧等都是它們愛吃的食物。它們也會吃一些水生的植物,綠葉,蔬菜和水果也要定期的餵給它們。對於專門為龜類製作的飄浮性飼料也可以餵它們吃,還要注意補充它們所需的鈣質,像魚骨,雞蛋殼等也要提供。
繁殖
日本石龜適應在乾燥的環境下產卵,一般可產下4到10個蛋。而每季它們能產1至3次。它們下的蛋經常會被浣熊,鼬鼠和四紋蛇等動物吃掉。一般的卵化期為3個月左右。
飼養時的注意事項
日本石龜石板水棲類的龜,準備水族箱時要在裡面安排一塊陸地。還要安置一個加溫燈,UV-B型的爬蟲燈對它們的健康十分有用。它們都是非常活躍的龜類,生性好動,所以在安排龜舍的時候儘量找一個大一點的飼養箱。在亞熱帶和溫帶等地,在一年中的某段時期要是能將這種龜飼養在室外的池塘里,它們會非常高興。水體要保持乾淨清澈,要有良好的過濾系統。如果日本石龜非常適應周圍的環境,那么它們會非常健康和強壯,也很容易繁殖。
體形尺寸 13cm~18cm
習性 日本石龜是有名的游泳高手,主要活動在日本國內的小溪、河流、溝渠以及其它的水浴中。它們經常出沒于山間的小溪和池塘內,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最活躍。
黃喉擬水龜
中 文 名: 黃喉擬水龜
俗名別名: 水龜、石龜、黃龜
英 文 名: Asian Yellow Pond Turtle
拉丁學名: Mauremys mutica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部、越南、日本一帶,在國內分布較廣,屬水棲龜類,是培育綠毛龜的優良龜類。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黃喉擬水龜每次產卵1--5枚,卵呈白色,長橢圓形。卵長徑40毫米,短徑21.5毫米。卵重11.9克。
食性 黃喉擬水龜雜食性,取食範圍廣喜食魚蝦、貝類、蝸牛、水草等食物,人工飼養一般投餵魚、蝦、肉或家禽的內臟。
黃喉擬水龜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黃喉擬水龜甲長大約15~20cm,頭小,頭頂平滑,橄欖綠色,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頭側有兩條黃色線紋穿過眼部,喉部淡黃色。背甲扁平,棕黃綠色或棕黑色,具三條脊棱,中央的一條較明顯,後緣略呈鋸齒狀。腹甲黃色,每一塊盾片外側有大墨漬斑。四肢較扁,外側棕灰色,內側黃色,前肢五指,後肢四趾,指趾間有蹼,尾細短。
黃喉擬水龜每年的4月底至9月底活動量大,最適環境溫度為20℃~30℃,15℃左右是龜由活動狀態轉入冬眠狀態的過渡階段。10℃左右龜進入冬眠。3月底,溫度15℃左右時龜雖甦醒,但只爬動,不吃食,到4月份,溫度升至20℃左右才吃食,冬眠後的龜,體重大約減輕50~100克左右。在池中飼養,水位可超過龜殼高度的2倍或更高些。但池中須設一個小島,以供龜休息或曬太陽。
兩性鑑別:雄性龜個體重達250克性成熟,背甲較長,腹甲凹陷,個體大,此凹陷愈明顯,尾較長,泄殖孔離腹甲後緣較遠。雌性個體重達300克性成熟,背甲寬短,腹甲平坦,尾短小。
繁殖:在自然界,黃喉擬水龜的交配期為4--10月底,交配時間多在夜晚或清晨。交配前雄龜顯得很興奮,常尾隨雌龜之後,以頭部撞觸雌龜的肩部,雌龜不動時,雄龜爬上雌龜的背,前爪勾住雌龜的背甲前緣,尾部伸出交接器,進行交配。龜的產卵期為5--9月,7月為盛期,產卵時間多在夜晚。產卵前,龜先用後肢挖洞穴,洞穴口大底小,一般洞穴直徑40毫米,洞深80毫米。然後將尾部對準洞穴,後肢伸出,腳掌張開接卵。卵產完後,又用後肢撥土,將洞穴填平。黃喉擬水龜每次產卵1--5枚,卵呈白色,長橢圓形。卵長徑40毫米,短徑21.5毫米。卵重11.9克。
習性 野生的黃喉擬水龜棲息於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澗盆地和河流水域中,野外生活於河流、稻田及湖泊中,也常到附近的灌木及草叢中活動,白天多在水中戲游,覓食,晴天喜在陸地上,有時爬在岸邊曬太陽。天氣炎熱時,常躲於水中、暗處或埋入沙中,縮頭不動。怕驚動,一旦遇到敵害或晃動的影子,立即潛入水中或縮頭不動。夜間出來活動、覓食。
艾氏擬水龜
中 文 名: 艾氏擬水龜
英 文 名: Iversons terrapin
拉丁學名: Mauremys iversoni
地理分布 我國特有種。目前僅發現於福建(南平與建陽)及貴州(中部,貴陽附近)。
瀕危狀態
艾氏擬水龜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甲長雄性189 mm,雌性193 mm。背甲具三棱,脊棱明顯。背,腹甲以骨縫相接,腹甲若短於背甲;喉盾突出,前端中央若凹;肛盾後端缺刻深;胸盾縫與腹盾縫最長,幾乎相等,肱盾縫最短。指趾間滿蹼。錐板七枚,第一椎板四邊形;第2至第4椎板六邊形,短邊在後;第5,6椎板五邊形,第7椎板6邊形,短邊在前;內板中等大,肱胸盾縫橫截於後4分之1處。
艾氏擬水龜與黃喉擬水龜很相近。二者的區別在於:艾氏擬水龜的腹甲後半較黃喉擬水龜者寬;前者的腹甲有黑褐色馬蹄形斑紋,其兩側枝有時斷續而不完整,後者的腹甲從無斑到全為黑褐色,更多的是每一盾片上有一黑褐色大斑點,但絕不呈馬蹄形;艾氏擬水龜腹甲前緣較圓出,而黃喉擬水龜腹甲前緣凸出;艾氏擬水龜的喉盾溝與肛盾溝均較長,分別占腹甲長的13.1%以及12.5%以上,而黃喉擬水龜者較短,分別僅占腹甲長的7.4-10.8%及8.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