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科名
:陸龜科中文名:蛛網龜
學名:Pyxisarachnoides
屬名:pyxis
分布:馬達加斯加島。
生活習性:棲息於離海岸10-50公里內的乾燥林或沙丘區域。乾季時會躲入地下夏眠。
形態特徵:
成熟個體的背甲多在12-15cm,屬小型的陸龜,背甲具有特殊的釉黑色澤與近似網狀的鮮黃色花紋,腹甲之肱盾與胸盾間具有樞紐關節構造。
活動特性:
日行性,多出沒於光線較幽暗處。活躍與交配集中在濕季的2-4月,乾季時會夏眠。
生活習性
食性:雜食性,以草食為主。偶爾會以牛糞、土壤中的軟體動物或昆蟲若蟲為食。人工圈養下應提供其新鮮蔬果如甘藍、結球萵苣、地瓜葉、通菜、四季豆、小黃瓜、木瓜、帶皮頻果、仙人掌、草料,適度給予動物性的餌料,如乳鼠、蚯蚓等。幼體喜歡吃葡萄、蕃茄、萵苣。
行為:
野生蛛網陸龜喜歡在潮濕的落葉林活動,一般而言活動時間都集中在清晨,蛛網陸龜與扁尾陸龜一樣,不喜愛高溫和強光,太過於高的溫度或寒冷的季節,蛛網陸龜會挖掘躲藏或尋找濕氣。蛛網陸龜成長速度非常緩慢,一年成長不到0.5厘米,一方面是因為食量較小,一方面也是因為體型比較小,因此幼龜需要至少五年以上才能成年。
繁殖:
卵生。雌龜每年通常只產卵1次,而且一次只下一顆蛋,是很少產的陸龜種類,繁殖難度頗高。至於雌雄的分辨與一般陸龜類似,主要以尾巴來分辨。
種群背景
蛛網龜因為花紋神似蜘蛛網而得名。在陸龜中這是唯一一種胸甲有關節可以折合的種類。依腹甲的花紋及胸甲的可折合程度又分出三種亞種,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平背蛛網龜或稱扁尾龜的亞種已經獨立成為一個新的品種Pyxis planicauda,區分如下:1、Pyxis arachnoides arachnoides, 腹甲無斑紋,可以完全閉合。
2、Pyxis arachnoides oblonga, 腹甲有散布的黑斑,可以完全閉合。
3、Pyxis arachnoides brygooi, 腹甲無斑紋,也無法完全閉合。
4、Pyxis planicauda 腹甲有黑斑,但無關節,不能閉合,背甲也較為扁平。
背甲花紋變異極大。由於體型不大,所以以前市面上看到的多半是成龜。但現進口的都是幼龜。基本上,蛛網龜幼龜是非常敏感而膽怯的龜類,越少驚動它們越好。幼龜拒食比例頗高,感染疾病死亡的比例也高於五成,需要比較小心的照顧。成龜就顯得比較活潑,食量也比較大。早期一些合法進口的成龜甚至可以當做蘇卡達養,十分強健。少部份個體花紋會隨著成長而擴張,底色也會轉變為偏黃化的體色,國外稱之為高黃蛛網龜(high yellow),這種情況出現在承名亞種P.a. arachnoides比較多。
由於它們的棲息地集中於馬島西南部近海岸的乾燥區域,與輻射龜的分布區域有部份重迭,所以相當適應較高的濕度(75%)。雖然也是草食性但可以餵食較多的水果類及少許動物性食物。比其它陸龜更偏向雜食性。洋菇類食物是它們很喜愛的食物。在棲息地溫差很大所以可以忍受10度以下的低溫與40度以上的高溫。要養好這種龜最好要有比較大的日夜溫差。同時這個龜種以室外 飼養較為適合,因為蛛網龜必須要有天然陽光才能表現出較為正常的活動。
而扁尾龜習性與蛛網類似,但好像更偏愛動物性食料如麵包蟲及蝸牛或蛞蝓等軟體甲殼類動物。扁尾龜已經在2002年被改為CITES I 的保育類其它的三個亞種蛛網龜也在2003-2004年相繼被改列為CITES I級,所以將來能見到的合法個體恐怕將會越來越少。
蛛網龜的成長比一般陸龜慢得多,依照飼養經驗,一年成長不到0.5公分,一方面是因為食量較小,一方面也是因為體型比較小,因此幼龜需要至少五年以上才能成年。而雌龜每年通常只產卵1次,每次只產一顆,所以在繁殖上難度會比較高一點。至於雌雄的分辨與一般陸龜類似,主要以尾巴來分辨。飼養蛛網龜的基本原則就是充足的陽光和穩定的環境,儘可能也要避免與他種陸龜混養,這樣飼養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幅的提高。
品種鑑定
Pyxisarachnoidesarachnoides–腹甲無黑色斑塊,前面的腹甲能完全關閉接觸龜甲
Pyxisarachnoidesoblonga-腹甲有黑色斑塊,前面的腹甲能完全關閉接觸龜甲
Pyxisarachnoidesbrygooi-腹甲無黑色斑塊,但是前面的腹甲無法完全關閉接觸龜甲
另外一個已經獨立出去的品種–扁尾蛛網龜
溫度和濕度
Pyxis arachnoides ssp–在原生地來說,這些烏龜可以經歷溫度從6C的最低點到42C的高度。平均溫度範圍從14C到33C和平均相對濕度是78%對他們來說是最自然的。他們最喜歡的溫度是27到29C。
Pyxis planicauda-這些烏龜可以經歷溫度在他們的自然居地內從9C到39C。最佳平均溫度範圍從14C到32C和平均相對濕度是77%。與arachnoides相比較,這個種類好象在更低的溫度時比較活躍。在14C一樣低的溫度時仍有正常的就食行為。當溫度接近29C時,這個種類變得不那么活躍並且會尋找遮蔽。
餵食
餵食時要將水果食材切成小方塊(6毫米立方)並且與各色俱備的菜蔬混合。建議食材:黃瓜,西紅柿,綠色和黃的擠壓蘋果,全部類型的瓜,胡椒,胡蘿蔔(研磨),桃,梨,任何種類的漿果,甜的馬鈴薯(要用微波變軟),Opuntia仙人掌水果,蘑菇,紅菊苣,羽衣甘蘭,苣菜,任何類萵苣,不同類型花。把上述做成一混合沙拉並且每日提供(每周添加兩次Herptevite和Repcal)。這些烏龜早晨非常活躍,那時我把沙拉混合物餵食給他們。我經常在澡盆里留下羽衣甘蘭和苣菜的大的葉子。扁尾蛛網龜
棲息地:扁尾蛛網龜之原生棲息地的氣候條件非常的廣泛,如亞熱帶雨林的氣候環境。在蛛網龜的原生棲息地之氣候條件,他們適應於攝氏7度至攝氏28度之間。研究表示在高溫的環境下,蛛網陸龜會變得比較不愛動,在其棲息地中蛛網龜會尋找相對濕度較高且有遮蔽的地方藏身。在研究的報告中指出,蛛網龜原生棲息地的相對濕度並沒有像我們所想得那么的低。報告中指出若是飼養此物種,在飼養箱中的相對濕度應儘量維持在70%以上。蛛網龜跟其它龜目的物種一樣,在寒冷的季節中,會變得較不活躍。
室內飼養:
室內飼養扁尾蛛網龜的最佳飼養箱之外形就像是一個反倒的書架。對於飼養單獨一隻扁尾蛛網龜的合理飼養箱比例應相當於2英尺*3英尺。
若是飼養多於一隻蛛網龜的飼養箱,其大小應和飼養的數量成比例增加,飼養箱大小的要求,對此物種有較高的限制。(例2隻蛛網-飼養箱大小應最少4英尺*2英尺),且在飼養箱內須放置可以阻擋其視線的物體,避免讓扁尾蛛網這種容易受到外界變化而緊張的物種造成壓力。飼養箱的底部應放置方便扁尾蛛網出入的食物盆,水盆,和築巢的地方。
扁尾蛛網的飼養箱內一定要提供水盆。對於那些不習慣使用水盆的個體,建議頻繁的泡澡,直到習慣且並能夠自己進出水盆。在飼養箱內的水盆一定要有足夠的大小讓扁尾蛛網能夠自由的進出,但為了避免蛛網溺水,水盆不能太深,深度大約到復甲的高度即可。(沖洗相片的淺盆是最佳的選擇)因扁尾蛛網是處於相對濕度較高地域的物種,飼養箱底部的材質方面,我們建議使用杉柏樹皮或木質部製成的薄片來使飼養箱內保持較高的濕度。
飼養箱的一角,放置一個可以製造熱能的燈,聚光點的溫度能夠達到攝氏32-38度左右。而另一角則放置另一個能夠提供UVB光頻的燈泡,UVB光頻是讓VITD3轉換成鈣質的必需元素。水銀燈泡可以同時提供熱能和UVB。若是是用水銀燈泡,則固定燈泡的設備須選用和陶瓷加熱燈泡相同的固定燈座。因水銀燈泡非常的熱,在使用時須小心底材因過熱而著火。在飼養箱的一角,放置一個小箱,提供一個有陰影的角落,讓扁尾蛛網可以乘涼或是避開熱點。
膳食:
高纖維,高鈣,和低蛋白的膳食結構是確保扁尾蛛網消化道健康和提供均衡成長的重要膳食結構。葉面上含有少量水分的深色蔬菜和野草是早晨餵食扁尾蛛網的首選食材,在食材方面能夠提供其所需的水分。切碎並混合均勻的水果,蔬菜,香菇,和其它的適合的植物能提供足夠的營養。
膳食方面應包括:
1、廣泛多樣化的蔬菜和水果
2、深色的野菜例蒲公英,苜蓿,菊苣等
3、可食用的菇類
蛛網龜的飼養方式
近來颳起一陣蛛網的熱潮,有養蛛網的網友不在少數,但是蛛網的飼養方式卻很少有人提及,不管是來自網路還是書籍,發現眾說紛紜,包括蛛網習性和飲食習慣,很多地方都有出入,因此特地從TORTOISETRUST找了一篇Dr.WilliamZovickian寫的有關蛛網的飼養文章,粗略翻譯如下,提供各位飼主參考:來自馬達加斯加,本物種不需要冬眠,飲食為100%的草食,喜愛77%的平均濕度水準,溫度範圍為13度到29度,建議經常泡澡或者固定的飲水提供,對於被囚禁是非常敏感,殼上的圖案有非常大的變化。早晨非常活躍,在日出過後會開始尋找蔭涼並且停止活動直到下午很晚或者第二天早晨。這些烏龜好象不需要非常大的空間要求。我成功在0.9米X2.75米的澡盆中飼養成功14隻成體。餵食時要將水果食材切成小方塊(6毫米立方)並且與各色俱備的菜蔬混合。建議食材:黃瓜,西紅柿,綠色和黃的擠壓蘋果,全部類型的瓜,胡椒,胡蘿蔔(研磨),桃,梨,任何種類的漿果,甜的馬鈴薯(要用微波變軟),蘑菇,紅菊苣,羽衣甘蘭,苣菜,任何類萵苣,不同類型花。把上述做成一混合沙拉並且每日提供。如上面說到的,這些烏龜早晨非常活躍,那時我把沙拉混合物餵食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