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61年本科畢業於華南工學院建築學專業(五年),
1961年至1965年在華南工學院建築學專業攻讀研究生。
1965年至1967年,在華南工學院任教,
1967年至1973年,在湖北省建築設計院工作,
1973年至1983年,在北京輕工業部設計院工作,
1983年調入華南工學院。
1992年晉升為教授,
1993年1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被評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
1997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2年—2004年任學部常委。
社會兼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家評議組成員
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會員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教育建築學術委員會主任
廣東省註冊建築師協會會長
廣東省土建學會副理事長
廣東省建築學會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主任
廣州市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廣州市建築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國家大劇院專家組成員
建築之路
何鏡堂院士長期奮鬥在建築設計領域,是嶺南建築學派的旗幟性人物,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實踐及其理論工作,對建築設計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三結合做出了開創性的探索,設計出大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秀作品,引領當前中國建築設計的發展方向。
何鏡堂院士作為中國建築文化繼承發展人之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延續和發揚了嶺南前輩的優良學術傳統,創造性地提出“兩觀三性”的建築理論體系,把嶺南建築設計的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以此引領、振興了“嶺南建築學派”的進一步發展,建立了其在建築學界的卓越地位。
改革開放30年來,何鏡堂院士始終走中國特色的建築創作道路,經歷了一個研究創作的噴發期,在國內不同地區承擔了一大批標誌性建築項目和創作了較高難度的設計作品。其建築作品先後獲得2項國家金獎、3項國家銀獎、4項國家銅獎、省部級以上獎項超過30項,在文化博覽建築及大學校園規劃設計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何鏡堂院士也因此獲得中國建築界最高榮譽——首屆梁思成建築獎。在中國建築學會建國60周年創作大獎評選中,何鏡堂院士主持的作品有13項獲獎,成為建國以來獲獎最多的建築師,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何鏡堂院士中標並擔綱總設計師主持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工作,該方案在全球344個應徵方案中脫穎而出,集中體現了全球華人的智慧,成功詮釋了中國文化的時代精神,展示了盛世中華的形象,成為凝鍊中華文明的豐碑,引領了中國建築文化發展的方向,在全社會取得重大而廣泛的影響。此外,何鏡堂院士還主持設計了包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天津博物館、錢學森紀念館、北京奧運會摔跤館及羽毛球館等在內的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級標誌建築,主持了澳門大學、廣州大學城(校區組 團二)、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上海大學等近200個大學校園(區)的規劃設計工作。
何鏡堂院士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功實踐“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以團隊合作推進創造力的落實,既創作出大量優秀設計成果,又培養了一大批富有創新精神、高素質的建築英才。何鏡堂院士及其工作團隊成為國內最團結、最成熟、最活躍的設計集體之一,形成了一個具有特色、充滿活力的創作平台和一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設計品牌。他們勇於挑戰,敢於創新,用實踐作品打破國外大師的壟斷,堅持走中華建築科技繁榮之路。
何鏡堂院士長期致力於建築科學發展工作,帶動學科跨越式發展。何鏡堂院士牽頭籌建了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中國建築學科發展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何鏡堂院士出版了《當代大學校園規劃理論與設計實踐》等專著9部,在《建築學報》、《建築師》、《世界建築》、《城市規劃》、《新建築》等核心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共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何鏡堂院士在教書育人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何院士領銜的“建築設計初步”課程獲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築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榮譽稱號;建築學專業獲得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等。至今培養博士研究生50名,博士後5名,碩士44名,其中9名獲得全國青年建築師獎,有的已晉升教授、院長、總建築師,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建築設計和教育領域的主要骨幹力量。
由於他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何鏡堂院士獲得2010年國家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國際設計藝術博覽會國際設計藝術終身成就獎(2010)、廣東十大創新人物(2010)、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國慶60周年“十佳具有行業影響力人物”大獎(2009)等一系列榮譽。其中包括:國家金、銀、銅獎以及一、二等獎100餘項;2001年獲國家首屆梁思成建築獎;2004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年在中國建築學會建國60周年建築創作大獎評選中,以13項作品獲獎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獲獎最多的建築師,並榮獲全國“十佳具有行業影響力人物”大獎。 一些代表性設計建築被列入《二十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錦》、《當代中國著名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作品選》和《中國百名一級註冊建築師作品選》。出版了《當代中國建築師--何鏡堂》專集。
1996年初,何鏡堂在《建築學報》寫了一篇短文,《建築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首次在學報上提出了何鏡堂的創作思想。後來在2002年9月《建築學報》上發表了《建築創作與建築師素養》一文,較為系統的論述了何鏡堂所主張的創作理念,即二觀(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學術觀點,以及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何鏡堂的創作思想和實踐每年都在多次的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上作了交流。
2002年,何鏡堂和倪陽副總建築師承擔了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的設計,該館選址於校園教學區的中心,位於東西兩湖的交接處,視野寬廣,環境優美。何鏡堂仔細研究了項目的條件,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透不宜堵”的設計策略,創作了一個玲瓏通透,與周圍環境和諧,有嶺南地域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校園新建築,建成後已成為全校師生聚合和交流的地方,並被評為建設部和教育部優秀設計一等獎和國家優秀設計金獎,獲得建築設計的最高榮譽。
2005年4月,南京市舉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國際設計招標,這是建築界一次較為矚目的國際競賽,這不僅是一組建築設計,而是要營造一個場所精神,讓人在這個特定的場所中去感受心靈的震撼,也讓人看到人類未來的希望,同時還處理好與周邊城市環境的關係,延伸原有紀念館的脈絡和風格,從整體上營造成一個從戰爭—屠殺—和平的空間序列和場所精神。在評審會上,何鏡堂向以吳良鏞、齊康院士為首的評審會作了方案匯報和答疑,何鏡堂們的方案最終被評為一等獎並付諸實施,同時在《建築學報》2005年第9期發表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創作構思》的文章。
2007年4月,建設部和上海市舉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競賽,這是中國建築界一件大事,也是其建築師生涯最為重要的一次創作實踐,何鏡堂組織了以博士生為主的十多人設計團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時代精神”八個字作為創作的設計定位。圍繞如何表達中國特色進行攻關。中國館以何鏡堂院“東方之冠”作為國家館的主體與清華大學和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合作組成聯合團隊深化設計。
主要成就
東莞西城文化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西湖苑賓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五邑大學教學主樓 廣西桂林博物館 東莞市民廣場 東莞莞城可園歷史片區城市改造 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規劃 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新校區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新校區 重慶工學院花溪校區 南京審計學院 “世紀之窗”——天津博物館新館 “石破天驚”——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傳統文脈現代品相——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安徽師範大學花津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館 佛山國家高新區火炬創新創業園 佛山電力大廈 深圳科學館 中國市長大廈 鴉片戰爭海戰博物館 廣州大都會廣場 廣州市長大廈 重慶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新校區 煙臺大學擴建工程 廣州大學城 2008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 2008北京奧運會摔跤館 9.18紀念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館 | |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昆明學院洋浦校區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 映秀震中紀念地 長春烈士陵園 洛陽博物館 江南大學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教學區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 珠江新城西塔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
個人榮譽
2000年評為廣東省勞動模範
2001年獲國家首屆梁思成建築獎
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4年榮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005年度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建築特點
2010廣東十大創新人物
2010廣東十大新聞人物
2010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智慧東方——2010中華文化人物
2013年中國僑界傑出人物
2015年獲廣府人十大傑出人物
設計理念
建築設計中地域、文化和時代特徵
關於建築的地域特徵,何教授認為,建築是一個地區的產物,世界上是沒有抽象的建築的,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築,它總是紮根於具體的環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受具體的地形條件,自然條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築地段環境所制約。從廣義上來講,建築首先受地理的氣候,區域的影響;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建築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築地段的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城市周圍的建築的環境;建築的地域性還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歷史文化的傳統。
關於建築的文化性,何教授認為,建築具有雙重性,它既是物質的財富,又是精神的產品;它既是技術產物,又是藝術的創作。一座優秀的建築,其精神內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築作為一個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文化大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政治思想息息相關,各種觀念,無時不在制約著建築文化的表達和發展。
關於建築的時代性,何教授認為,建築是一個時代的寫照,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綜合反應。現代建築創作應該適應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建築要用自己特殊的語言,來表達所處的時代的實質,表現這個時代的科技觀念,揭示思想和審美觀。時代精神決定了建築的主流風格,把握時代脈搏,融合優秀地域文化的精華,建築才會創新和向前發展。
何教授還認為,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區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時代特徵;文化性是地區傳統文化和時代特徵的綜合表現;時代性正是地域特徵,傳統文脈與現代科技和文化的綜合和發展。如果建築師能夠很好地理解和綜合套用建築的三性,強調整體性和統一性,創作具有特色的建築。
1:創造性地提出“兩觀三性”的建築理論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兩觀”——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兩觀三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地域性是建築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決定建築的內涵和品位,時代性體現建築的精神和發展。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該理論成功指導了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團隊在國內不同地區的建築創作和規劃設計實踐,屢獲佳績,在建築界得到廣泛認可。以該理論為基礎,何鏡堂院士發表學術論文55篇,出版專著5部。
2:何鏡堂院士作為卓有影響的建築大師在設計實踐領域取得突出成果,主持設計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級標誌建築
何鏡堂教授20多年來從事建築設計實踐,先後主持和負責設計的重大或複雜的工程有200多項,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優秀設計獎8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金獎2項、銀獎2項、銅獎4項;省部級以上獎項30餘項。何鏡堂教授因此獲得了中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首屆“梁思成建築獎”。
3:何鏡堂院士作為當代嶺南建築學界的旗幟性人物,為廣東省主持設計了一大批具有突出社會影響的重要公共建築,其中包括珠江新城西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大都會廣場及廣州市長大廈、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佛山電力大廈等,對廣東省的建設和建築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何鏡堂院士長期致力於當代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的研究,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全國超過100所校園規劃設計競賽中中標,其中包括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上海大學等著名院校。許多校園已建成並獲國家級和省部級優秀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