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通用
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time)或資源(resources)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用貨幣來衡量。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
而機會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選擇後其中一個最大的損失,機會成本會隨付出的代價改變而作出改變,例如被捨棄掉的選項之喜愛程度或價值作出改變時,而得到之價值是不會令機會成本改變的。
而如果在選擇中放棄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首選),那么其機會成本將會是首選。而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機會成本與資金成本共同為確定基準收益率的基礎。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是要研究一個經濟社會如何對稀缺的經濟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問題。從經濟資源的稀缺性這一前提出發,當一個社會或一個企業用一定的經濟資源生產一定數量的一種或幾種產品時,這些經濟資源就不能同時被使用在其他的生產用途方面。這就是說,這個社會或這個企業所獲得的一定數量的產品收入,是以放棄用同樣的經濟資源來生產其他產品時所能獲得的收入作為代價的。由此,便產生了機會成本的概念。
機會成本是指當把一定的經濟資源用於生產某種產品時放棄的另一些產品生產上最大的收益。機會成本是經濟學原理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在制定國家經濟計畫中,在新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產品開發中,乃至工人選擇工作中,都存在機會成本問題。它為正確合理的選擇提供了邏輯嚴謹、論據有力的答案。在進行選擇時,力求機會成本小一些,是經濟活動行為方式的最重要的準則之一。一般地,生產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例如,當一個廠商決定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生產一輛汽車時,這就意味著該廠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經濟資源來生產200輛腳踏車。於是,可以說,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生產的200輛腳踏車。如果用貨幣數量來代替對實物商品數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輛腳踏車的價值為10萬元,則可以說,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價值為10萬元的其他商品。
涵蓋內容
1、使用他人資源的機會成本,即付給資源擁有者的貨幣代價被稱作顯性成本。
2、因為使用自有資源而放棄其他可能性中得到的最大回報的那個代價,也被稱為隱性成本。
前提條件
利用機會成本概念進行經濟分析的前提條件是:
1、資源是稀缺的;
2、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3、資源已經得到充分利用;
4、資源可以自由流動;
特點
機會是可選擇的項目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么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機會成本是有收益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係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為養豬。
機會成本與資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所放棄的物品或勞務的價值。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當把一定資源用於某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用於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遞增法則
機會成本遞增法則是指:在既定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每增加一單位一種產品的產量所產生的機會成本遞增,即要放棄更多其他產品的產量。
資源有限及要素間的不完全替代性是機會成本呈遞增趨勢的原因:一方面,由於資源有限,隨著一種產品產量的增加,用於生產其他的經濟資源逐漸減少,造成該經濟資源相對稀缺,價格增加,在所放棄的其他產品產量不變的情況下,所放棄的最大收益即機會成本遞增;另一方面,由於存在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即在維持產量不變的前提下,當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斷增加時,每一單位的這種生產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遞減的,換言之,機會成本遞增。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生產可能性曲線凹向原點(有時也稱為“凸性”)的原因。
而如果在選擇中放棄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首選),那么其機會成本將會是首選。而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拿融資租賃和貸款比較誰的融資成本高,如果不把機會成本加進去的話,可能會得出一個不正確的結論。比如人們通常感覺融資租賃的融資成本比銀行貸款高。出現這種認識錯誤的主要在於沒有把機會成本考慮進去。
在西方經濟學中,企業的生產成本應該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理解。企業的生產成本可以分為顯成本和隱成本。
“機會成本”的概念說明,任何稀缺的資源的使用,不論在實際中是否為之而支付代價,總會形成“機會成本”,即為了這種使用所犧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夠帶來的益處。因此,這一概念拓寬和深化了對消耗在一定生產活動中的經濟資源的成本的理解。通過對相同的經濟資源在不同的生產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較,將使得經濟資源從所得收入相對低的生產用途上,轉移到所得收入相對高的生產用途上,否則就是一種浪費。
詳細解讀
首先從利率上說租賃公司的資金是從銀行來的,因此融資成本一定比銀行高。但從機會成本考慮就不一定了。銀行貸款是以資金占用作為標的的。融多少資金,就可以算出有多大的成本。融資租賃是以租賃物件的標的為基礎計算成本的,有些廠商租賃打出“零”利率的口號,實際上是一種促銷手段。天下沒有免費的宴席,從物件的採購上早已把利息提前納入銷售價格中去了。
因為上述原因,和租賃公司談利率,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上可能會遇到利率問題,但不是租賃公司給出的利率,而是租賃公司的收益率。是用來財務處理的,不能真正地反映融資成本。
第二個概念是銀行的利率比租賃公司高。因為銀行的利率不能隨意加減,有政策限制。租賃公司的利率可以根據雙方的討價還價來確定,有政策支持。但是,銀行的政策現在也開始變化,實際上貸款利率已經是上不封頂。對於信用稍差的企業,銀行貸款的利率也不會低。融資租賃因為增加了一道物權保障,也是做銀行的次好項目。從利率上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因為銀行要做這種項目也要很高的利率。
第三融資租賃項目的操作程式要比銀行貸款公開的多,申辦程式要簡單一些,談判各方的地位要平等一些。請客吃飯,回扣等桌下交易要少一些,成交時間要快一些。如果把提前投產帶來的效益算進去,使用融資租賃的機會成本比銀行貸款要小的多。
第四是融資租賃在稅收上有獨特的好處,是任何融資方式都得不到的。加上審批過程簡單,這就是為什麼在國外,融資租賃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工程機械設備的客戶70%以上是中小企業,他們沒有雄厚的實力到銀行去搞公關,銀行對小金額的融資也不感興趣。因此在銀行償受到按揭貸款的痛苦後停止了用這種方式給企業融資。融資租賃也就在這個時候悄然興起。
在新經濟的環境下,人們多少要有一些財務知識,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財商”(智商以外的另一種智慧),融資租賃的真正含義應該是財務租賃(在英文中,財務、金融、融資都是一個詞)。這樣即可以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有可以降低機會成本的花消。
區別
機會成本與會計成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會計成本計量有五種計量方式,即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以及公允價值。通常情況下採用歷史成本計量,即是指實際支付的貨幣成本。機會成本可能等於會計成本,也可能不等於會計成本。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機會成本等於會計成本;在商品(或生產要素)供應不足、實行配給的條件下,機會成本高於會計成本;在商品積壓或要素閒置的條件下,機會成本低於會計成本,甚至為零。通常,在機會成本與會計成本不等的情況下,更多的是在機會成本高於會計成本的情況下,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
優劣分析
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從社會觀點看把有限的資源用於某項經濟活動的代價,從而促使人們比較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資源。但是,機會成本的概念沒有說明成本或費用的本質是什麼,而且由於被放棄的活動可以是多種的,確定機會成本時往往有主觀任意性,容易引起爭議。
計算
以下面的例子作為計算例子:
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其他家禽,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或養鴨等的收益。假設養豬可以獲得9萬元,養雞可以獲得7萬元,養鴨可以獲得8萬元,那么養豬的機會成本是8萬元,養雞的機會成本為9萬元,養鴨的機會成本也為9萬元。
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那么在圖書館看書學習的機會成本是少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享受電視劇的機會成本是失去了在圖書館看書學習所得到的東西。
假若一人擁有一所房子,那人選擇自住的機會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給他人所能擁得的收入。因為這機會成本並不牽涉實際金錢交易,所以也可成為隱含成本(implicitcost)。
相關連線
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隱成本也必須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按照企業自有生產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來支付,否則,廠商會把自有生產要素轉移出本企業,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案例分析
案例資料
資料1、某企業準備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預計洗浴中心未來一年內可獲利潤70000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是否應該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他應該怎樣決策?
資料2、某企業有一筆閒置資金,如果用來購買設備,當年可盈利70000元,也可入銀行,每年得到利息50000元,那么,企業主是否應將這筆錢用來購買設備?
資料3、投資者王某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淨收益為450元。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淨收益。
試根據上述資料思考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為何必須要考慮機會成本因素?如何理解機會成本?
案例分析
1、機會成本的概念
機會成本是由選擇產生的——一種經濟資源往往具有多樣用途,選擇了一種用途,必然要喪失另一種用途的機會,後者可能帶來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機會成本。假設有一筆資金,可以把它存在銀行里,也可以把它投入到企業運營中。假設選擇的是把它投入運營中,那么這筆資金儲存的銀行利息就是把資金投入企業運營的機會成本。資料2中某企業有一筆閒置資金,如果用來購買設備,當年可盈利70000元,也可入銀行,每年得到利息50000元,50000元即為購買設備的機會成本。同理,若將這筆資金存入銀行,就會損失因購買設備可獲得的利潤70000元,70000元即存入銀行的機會成本,很顯然,決策者會選擇機會成本小的方案,即將這筆錢用來購買設備,年獲利70000元。
機會成本,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指將資金進行某種形式的投資所獲得的收益相對於其放棄的另一種形式投資所獲得的收益。如,資料3中投資者王某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淨收益為450元。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淨收益。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王某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王某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到2000年9月1日,王某投資股票獲得的淨收益為150元,若考慮機會成本,他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30元。
2、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
機會成本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數經濟資源都具有多樣用途。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是:
(1)所使用的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機會成本本質上是對不能利用的機會所付出的成本,因為企業選擇了這種用途,就必然喪失其它用途所能帶來的收益。如果資源的使用方式是單一的,那就談不上各個機會的利益比較。只有當資源具有多用性的時候,企業才要考慮機會成本,這是考慮機會成本的一個前提條件。
(2)把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視為機會成本
考慮機會成本時並不是指任何一個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獲得最大的收入使用方式。在這裡,需要強調可能性。
3、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為何必須要考慮機會成本
在現實中,有很多企業在購進某種生產要素時,這種要素的市場價格較低,一段時間後,價格上揚,這個時候,是按照原來的生產計畫再加工這種要素,還是直接出售這種要素呢?如果是選擇前者,那么直接銷售所可能獲得的收益就是再加工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和經濟利潤都可以用來衡量一項決策的經濟利益。經濟利潤區別於會計利潤就在於它考慮了機會成本。管理者必須考慮機會成本和經濟利潤這兩個概念。作為決策分析中經常使用的一個特定概念“機會成本”,是在決策分析過程中,從多個供選方案中選取最優方案而放棄次優方案,從而放棄了次優方案所能取得的利益而成為損失。這種由於放棄次優方案而損失的“潛在利益”就是選取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雖然不構成一般意義上的成本,不構成企業的實際支出,也不入帳,但它是決策者進行正確決策所必須考慮的現實的因素。忽視了機會成本,往往有可能使投資決策分析發生失誤。如資料1某企業準備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預計洗浴中心未來一年內可獲利潤70000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在決定是否應該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時應考慮機會成本後再決策,他的優選方案的預計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否則所選中的方案就不是最優方案。
相關故事
經濟學上,機會成本用於考察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所有東西—金錢、時間、物品、勞務——遠遠不止,它甚至包括一幅迷人的風景。你必須先有心理準備,機會成本包括的範圍是如此之大,可能遠遠地超出你的想像,考察下面的例子。和大部分同學一樣,小王也是“60分萬歲”的積極擁護者。遲到、早退甚至逃堂或乾脆連論文也不寫。不問可知,他的成績是一團糟——三門功課不及格,而且全部是高學分的科目,這樣他就不得不接受命運(實際上是學校)的安排——重修(據稱是取消補考後,21世紀教育制度的最新創舉)——先交錢後上課。小王嘆了口氣,然後開始計算損失,RMB800的重修費——他知道,買Discman的計畫泡湯了。整個周末,他不得不再次與那班面目可憎的老師打交道,上那些無聊透頂的課程。
在小王看來,重修不外意味著金錢與時間的損失,此外,似乎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但拿著機會成本這條度量尺的經濟學家並不這么認為。事實上,假若小王看到下面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的他重修的機會成本,很可能也要被嚇一大跳。再次重申,機會成本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所有東西,為了便於把小王的一切損失以貨幣形式折算加總。有必要引入另一個經濟學術語——支付意願——人們願意為某件物品支付的貨幣量或者說以貨幣數量形式表示的某件物品對人們的重要程度。
一如小王在日記中寫的“天一下子暗了下來”。現在小王已經把他預算用於購買Discman的RMB800元交到學校財務科。當然,這是機會成本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此外,小王每個周末安排了8個小時的重修課程——更要命的是這些課程並非集中而是分成周六、周日兩次修讀。而且要修滿18周,我們逐周來計算他重修的其它機會成本。第一個周末,小王立誓洗心革面,認真學好課程,決心不再逃堂。然而,在上完周六上午“漫長”的4節數學課後,他媽媽打電話要他回去喝雞湯,媽媽雖然溫和慈愛,但若知道寶貝兒子功課學得太差勁,少不得也要嘮叨一陣子。他不敢告訴媽媽晚上有重修課程安排,所以,很無奈,小王 選擇了回家而不是繼續上他的重修課。當晚,小王喝到了美味的雞湯,還重溫了一集《long vacation》,他感覺似乎不錯。然而,這邊情況卻不大妙,由於周日晚的英文重修班缺席人數太多,一向嚴厲的任課老師大發雷霆,逐一點名並將缺席者記錄在案,甚至放言“叫他們以後小心點”。結果,小王大為緊張,深怕開罪老師。思前想後,他花RMB98元買了一套英漢大詞典,作為禮物,然後好言好語竭力討好老師以換取失去的印象分。終於,他得到了老師的原諒,但是,他失去了多少呢?
“睡在上鋪的兄弟”打電話吿知小王重修課程的情況之時,他還在暖被窩裡胡做春秋大夢——夢見偶像王菲,甚至還同她攜手合唱“曖昧”,實是人世間第一享受(效用)。接過電話之後,夢也驚醒,身也冰涼。一個暖被窩並不算什麼,再加上個春秋大夢,尤其在“風刀霜劍”豪冷之時,情況可就大大改觀。美夢這種東西最是奇怪,或香艷,或刺激,總之,誘惑力十足。只是小王知道,在接下來的四個月,他所能做的夢只有一個——重修噩夢。換句話說,重修將在四個月內剝奪小王做任何美夢的可能性。他做夢頻繁不算高,美夢每月只有一次(稀缺性)。而夢境也不太多,大概四種:“富豪夢”、“帝皇夢”、“老婆夢”偶爾也會發“二奶幻想”。這樣一來,因為重修,忽略今晨已被驚醒的明星夢不計,小王不僅失去了飛黃騰達、身登大極的機會,老婆與二奶也沒了——雖然只是夢境。所以,這些要計入重修的機會成本的,但又如何來衡量美夢的價值呢?
不要忘記,上文引用的專業術語——支付意願,它正是計算機會成本的一把度量工具。基於效用與稀缺性的綜合考量,小王的支付意願是:一場“富豪夢”、“帝皇夢”或“老婆夢”約為RMB100元,“二奶”則要打個八折,也就是RMB80元。此外,雖則不是日理萬機的大人物,小王的時間花費也是不可忽略的。計算上往返於媽媽與老師之間那一段接近1個鐘頭的公交時間,盲目搜尋禮物以及在老師家裡“卑恭屈膝”大叫手下留情的1個鐘頭,剛好6小時。衡量時間的成本並不容易,我們是這樣做的:小王的死黨小李,無論學識水平或其他條件,兩人都極為相似,只有一點不同——小王每個周末花8個小時上“可恥可恨”的重修課,而小李卻把同樣的時間用於“可敬可佩”的家庭輔導,並收取RMB25元/小時的輔導費。好了,我所想表明的正是——拋開勞動性質高低之分(一則遭遇冷眼,一則大受禮遇),小王花在重修課程上的每一個鐘頭起碼也是RMB25元這個價錢。簡單的四則運算,很明顯,僅僅第一周,重修的機會成本就高達RMB628元。
接下來的日子,小王可不敢太乖張,該上的重修課程他還是儘量不缺席,只是並不是每一件事都在控制之內。就在那個春光明媚、寧謐安瑟,總之是特別適合聆聽重修講座的第九個周末,又是一個電話——不是媽媽,這次是魂牽夢縈的女朋友。女朋友大發脾氣,埋怨“兩個多月來避而不見”。小王竭力敷衍,搬出百般藉口,先是要陪已然故去的“外祖母”看醫生,然後接送善未誕生的“小妹”放學。女朋友即便其蠢如豬,憑著女人的敏感與直覺,還是揭穿了他的藉口,遂大傷其心:“既然你如此討厭我,那以後也沒有再見面的必要······”。小王大為驚恐,欲待再作辯解,奈何佳人傷心欲絕,已黯然掛線。小王了解女友性格,明白已再無挽回餘地,乃大肆咒罵重修,“剝奪了我的Discman,又要害我的寶貝甜心”。小王本已知重修絕非好事,只是想不到代價如此之大——課剛修完一半,女朋友也搭上了——若非重修,他當然不致因為課程緊張而冷落女朋友,也不至於有這件事。或許他要付出的還不止於此,先來算小王今次的損失。
沒了女朋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但一段刻骨銘心愛情的終結總是令人傷感的。像愛情這種東西雖則看不見、摸不著,其實也是有機會成本的,甚至我們可以對其進行計算,科學的計算。開始,你可能得出結論,愛情是無價的。畢竟,無論給你多少錢你可能也不會自願放棄同你所深愛的人之間的感情。但是,對於成本—收益分析而言,這個結論引起了一些與現實全然不符的結果。假若你真的認為愛情無價,那么,你不應該糾纏於是要求女朋友一起分攤晚餐費用,還是自己義無反顧的一力承擔——既然愛情無價,區區幾餐燭光晚餐實在是算不了什麼。同樣,當女朋友指著3克拉的鑽戒對你說“很漂亮”時,你也應該毫不遲疑的買下來。當然,有時你是可以考慮3秒鐘,但一定要買下來,因為相對於你們之間偉大的愛情而言,一顆鑽戒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卻可取悅於你的女朋友,從而鞏固你們無價的愛情。但事實是,並不是每一個男人都願意負擔起每一頓燭光晚餐的賬單,而且,在面臨女朋友購物——尤其是購買鑽戒之類貴重物品之時,很多男人考慮的時間超出30分鐘,而通常情況下深慮的結果是——其中至少78%的人堅決搖頭(假若愛情無價,他們是不會冒得罪女朋友從而導致愛情破裂之險的)。
一旦你接受了愛情並非無價,而有其隱含價值的觀念,卻又如何確定這種價值是多少呢?我們的方法是:觀察為了多少錢,一個人才願意冒失去愛情的危險。譬如,大部分人男人可以為了維繫愛情而負擔起幾次頓燭光晚餐的賬單,但假若代價是3克拉的鑽戒時,大部分人男人中78%選擇冒失去愛情的危險。儘管不同的人在同一價碼下對愛情的冒險程度不同,通過比較各種價值下人們所願意冒險的機率大小,我們還是得出這樣的結論:一般情況下,愛情的價值為RMB10000元左右。請注意,這個價錢並不必然意味著你可以在市場換取一份愛情,它僅僅提醒你,如果某一天你的女朋友與你說“再見”,而你又無所作為、不思挽回的話,那么你大概就蒙受了如此多的損失,同時,由於愛情是雙向互動的,你的女朋友也受到幾乎同樣的損失RMB10001元(女人通常更為脆弱),順便離題一句,奉勸全天下女性,決不要輕易與男朋友談分手,否則,你所蒙受的損失將比對方還大。回到正題,小王與女朋友之間愛情的價值也是RMB10000元這個數嗎?考慮到小王的女朋友柔情似水,溫馴如貓,這樣的女性實難能可貴,我們給它再加上一個四位數RMB1000元。這樣一來,今次小王的損失是RMB11000元。
有了女性,雞犬不寧;沒有女性,冷冷清清。失去女朋友,小王的心倒也靜了下來,胡胡塗塗混到了考試前夜。小王記性一向不好,豈知今夜莫名其妙地竟恢復了一些舊憶。先是記起,18周的重修課程中,他聽了1次講述,翻了3遍課本,讀了5段論文,背了7行單詞;然後又想到,看完二套小說,曠了四節課,玩遍六種遊戲,睡了八次覺。此般的學習態度自然是難以學到足以應付考試所需知識的。應了那句古老的妙語,“往事不堪回首”,回憶舊事帶來的只有煩惱。不想尚可自欺,一想汗顏無地。現在小王不僅煩惱,而且緊張。他不知那本大詞典是否足以影響老師評卷的客觀性,如若沒有奇蹟,自己萬難通過第二天的考試。於是,徘徊在煩惱與緊張之間,小王徹底失眠了。他並非不知考試前夜的休息相當重要,沒有法子,他沒有安眠藥,結果只能是——數綿羊。他數啊數,當他數到第3456隻時,為考試而調的鬧鐘響了,已經是早上7點整。這意味著,重修又使小王損失一宿安眠。
一宿失眠的價值是多少?倘若在平時,對你來說,可能僅僅意味著兩邊的黑眼圈、幾顆小痘痘而已。但現在是考試前夕,一宿失眠很可能導致你的考分從61掉到59——決非危言聳聽,我有慘痛經驗。還是使用支付意願,衡量一宿失眠的價值就讓你自己完成吧。現在該是算總賬的時侯,重修費RMB800元,第一周RMB628元,17個8小時,RMB25元/小時的上課時間,一段價值RMB11000元的愛情,再加一宿安眠。不需用任何計算器,最蹩腳的學生都可以算出,小王重修的機會成本——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RMB15828元Atleast。好了,即便你沒有女朋友,重修的機會成本也將是非常高昂的,不管出於何種原因,你還想重修嗎?現在你可以做出你的決策。
假設你去了一張美國大歌星埃里克 · 克萊普頓 ( Eric Clapton )今晚演唱會的免費門票。注意,你不能轉售。可另一美國大歌星鮑勃 · 迪倫( Boh Dylan )今晚也在開演唱會,你也很想去。迪倫的演唱會票價為 40 美元。當然,你別的時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價格是 50 美元。換言之,要是迪倫的票價高過 50 美元,你就情願不看了,哪怕你沒別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兩人的演出並無其他成本。試問,你去看克萊普頓演唱會的機會成本是多少?去看克萊普頓的演唱會,惟一必須犧牲的事情就是去看迪倫的演唱會。不去看迪倫的演唱會,你會錯失對你來說價值 50 美元的表演,但同時,你也省下了買迪倫演唱會票所需支付的40美元。所以,不去看迪倫演唱會,你放棄的價值是 50 一 40 = 10 (美元)。如果你覺得看克萊普頓的演唱會至少值 10 美元,那你就應該去看;要不然,就去看迪倫的演唱會。按一般的看法,機會成本是經濟學概論課上要介紹的兩大(或三大)重點概念之一。但根據我們現在手邊的可靠證據,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掌握這個概念。鼓近,經濟學家保羅 · 費雷羅(Paul Ferraro )和蘿拉 · 泰勒( Laura Taylor )向幾組學生提出了上述克萊普頓/迪倫問題,看看他們能否做出正確回答。他們出的是選擇題,只有 4 個答案: a . 0 美元 b , 10 美元 c . 40 美元 d . 50 美元
如前所述,正確的答案是 10 美元,也就是你不去看迪倫演唱會所犧牲的價值。可是,費雷羅和泰勒向 270 名上了經濟學課程的大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只有 7 . 4 %的人選擇了正確答案。因為只有 4 個選項,哪怕學生們是隨機選擇,正確率也該有 25 %。看起來,同學們似乎覺得掌握這些知識很丟臉。之後,費雷羅和泰勒又向 88 名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程的學生提出了同一個問題,這回的正確率是 17 · 2 % ― 比上過經濟學課程的學生高兩倍,但仍比隨機選擇的正確率要低。為什麼上過經濟學課程的學生沒能表現更佳呢?我以為,主要原因是,在典型的概論課上,教授會給學生灌輸幾百個概念,機會成本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模模糊糊,一筆帶過。倘若學生沒花足夠的時間在上面,沒在不同的例子裡反覆演練,也就無法真正理解它。但費雷羅和泰勒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教經濟學的講師自己也沒掌握機會成本的基本概念。 2005 年美國經濟學協會開年會的時候,他倆向199名專業經濟學家提出了同一個問題,只有 21 . 6 %的人選擇了正確答案, 25 . 1 %的人認為去看克萊普頓演唱會的機會成本是0美元, 25 , 6 %認為是 40 美元,還有 27 . 6 %認為是 50 美元。
經濟學知識(一)
經濟學(economics)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係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本篇介紹了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方便大家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