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區

西固區

西固,蘭州市轄區,位於蘭州市西大門,是甘肅省和蘭州市的核心工業區、中國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全區總面積385平方公里,轄5鎮1鄉40個行政村、8個街道70個社區。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7.81億元。 西固區已成為西部地區生產要素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先後榮獲“全國星火計畫先進縣區”、“全國科技進步縣區”、“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全國文化先進縣區”、“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區”、甘肅省雙擁模範城“六連冠”等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古為邊陲重鎮,羌戎之地,秦昭王時始入秦版圖,屬隴西郡。

自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將李息在此築“金城”起至今。

西漢昭帝(公元前81年)始置金城縣,隸金城郡。

西晉建興二年(公元314年),金城郡由苑川遷郡治於此,仍領屬金城縣。

西魏地屬子城縣。

唐屬五泉縣。

五代(公元763年)為吐蕃據有。

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為防禦西夏,在此築堡設防,稱西關堡,隸屬蘭州。

元滅金後,廢西關堡,地屬鞏昌府。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在西關堡舊址重建城堡,始稱“西古城”。

清代屬皋蘭縣,改名西固城。

民國時仍屬皋蘭縣。

1949年8月蘭州解放,置皋蘭縣第五區。

1953年3月皋蘭縣第五區在川區的西固、柳泉、柳蔭、桃園、鍾家河、瞿家營、陳官營7鄉和山區的范坪、光月、陳井子3鄉靠川區的前山部分劃歸蘭州市,建置蘭州市第五區,行政區劃調整為7個鄉。

1955年11月區政府駐地“西固城”改名蘭州市西固區。

1956年8月蘭州市河口區併入,1958年皋蘭縣金溝鄉劃歸西固區范坪鄉。

1959年7月臨洮縣楊家鄉劃入。

1964年8月關山公社(原楊家鄉)劃出歸永靖縣轄。

2004年,西固區鄉鎮調整:撤銷東川鄉,與新和路、新安路街道合併,設立東川鎮(2009年12月正式實施),鎮政府駐地為原東川鄉政府駐地;撤銷西固鄉,設立四季青街道;撤銷陳坪鄉,與陳官營街道合併,設立陳坪街道,辦事處駐地為原陳坪鄉政府駐地。

2009年12月2日,西固區委、區政府正式批准東川鄉撤鄉建鎮。

2016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6〕52號)批覆同意撤銷達川鄉、柳泉鄉,設立達川鎮、柳泉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8月,西固區共轄8個街道、5個鎮、1個鄉,70個社區居委會、40個村委會。具體為:臨洮街街道、西固城街道、四季青街道、福利路街道、先鋒路街道、陳坪街道、西柳溝街道、新安路街道、達川鎮、河口鎮、新城鎮、東川鎮、柳泉鎮、金溝鄉。

西固區行政下轄鄉鎮街道
鄉、鎮、街道名稱所轄社區/行政區
臨洮街街道 康樂路社區、寺兒溝社區、清水街社區、前街社區、中街社區、北街社區、后街社區
西固城街道 牌坊路、蘭棉廠、西固中路南、合水北路、西固中路北、玉門街南、合水中路、玉門街北
四季青街道 古城、四季青、桃園、合水南路、西固巷 / 杏胡台村、馬耳山村、光月山村
福利路街道 公園路西、蘭鋁、山丹街中路、蘭化26街區、蘭化25街區、山丹街西路、紅星、莊浪西路、天鵝湖、福二街、福三街、蘭化22街區、福利路西、工農村
先鋒路街道 蘭煉八號街區、蘭煉九號街區、蘭煉十號街區、蘭煉十一號街區、蘭煉十九號街東、蘭煉十九號街西、花園小區、蘭化十七街、省建四公司、三姓莊、莊浪東路東、莊浪東路西、蘭玻東、蘭玻西、公園路東
陳坪街道 西固中路、西固東路、福利東路、小坪、陳官營、東灣、新灘 / 范坪村、孟家山村
西柳溝街道 清水北街、小平房、化工街南、化工街北、古浪路、西柳溝、月牙橋 / 柴家台村、張大坪村
新安路街道 新安路社區
達川鎮 達川1個社區居委會,上車、岔路、河咀、吊莊、幸福5個村委會。
河口鎮 河口1個社區居委會,青楊、石圈、崗鎮、鹹水、八盤、張家台、大灘、河口8個村委會。
新城鎮新冶路、新維路、新城街、河口南4個社區居委會,下川、園藝、新聯、新合、青春、青石台6個村委會。
東川鎮新東川1個社區居委會,下車、馬泉、東河灣、坡底下、梁家灣、龍爪山6個村委會。
柳泉鎮東坪、中坪、西坪、岸門、漫坡頭5個村委會。
金溝鄉 馬家山、小金溝、熊子灣、楊家咀4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西固區自然景觀 西固區自然景觀

西固區地勢總特徵是西南及南部高、東北低,黃河由西向東橫穿全境,南北兩山對峙並向黃河谷地傾斜。最高峰在區境東南金溝鄉與永靖縣接壤處的關山(或稱泉神廟尖山,盤坡道),海拔2627米;最低處為區境東北陳坪鄉北灘村附近的黃河邊,海拔約為1522米,相對高差1100餘米。區境西南最高峰為新城尖山,海拔2515.6米;區境西北最高峰為大萬山,海拔2064.7米。

氣候

西固區由於地處大陸內地,遠離海洋,大陸性氣候顯著。降水偏少,日照充足,蒸發量大,氣候乾燥。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酷暑,降水集中;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就氣溫來說,西固區是中國東部地區、蒙新地區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區的過渡地帶,一年當中的大部分時間氣候溫和,夏季沒有酷熱的暑天,因地勢相當於泰山的海拔高度,所以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涼爽得多,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也僅22.6℃。而在冬季,也因是個河谷盆地,四周環山,特別是祁連山東段擋住了南下的寒潮,故較附近的黃土高原暖和,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也僅在零下6.7℃,年平均氣溫在8.5℃-8.9℃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300毫米~500毫米之間,由北部的黃土丘陵區向南部石質山地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西固區日降水量≥0.1毫米的小雨日數有75天;日降水量≥10毫米的中雨日數有6.4天;日降水量>25.0毫米的大雨日數只有1天。一日最大降水量紅崖子為56.8毫米,西柳溝為74.4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西固區 西固區

西固區土地總面積56.0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41萬畝(耕地中有山地3.03萬畝,川地1.29萬畝,塬地2.09萬畝);園地面積1萬畝,林地面積9.8萬畝(人工穿插改造面積9.26萬畝),草地面積27.32萬畝(在草地面積中,有天然草場26.65萬畝,人工草場0.33萬畝,半人工草場0.34萬畝),水域面積2萬畝(在水域面積中,河流面積1.61萬畝,坑塘面積0.17萬畝,渠道面積0.22萬畝),居民點、工礦用地6.38萬畝;公路、鐵路用地0.71萬畝;未用土地2.44萬畝。

水資源

區境有黃河、湟水、莊浪河過境,水資源豐富。清代至解放初,沿黃河兩岸建有50多輪水車,提水灌溉農田。每年引用水量約25663萬立方米,農田灌溉面積擴大到3.9萬畝。

區內有大金溝、小金溝、孟家溝、馬兒山溝、寺兒溝、宣家溝、鹹水溝、馬泉溝、新城溝、顏家溝、老鹽溝、達家溝等20多條主幹溝道,除降暴雨形成洪流注入河道外,每逢降小雨則滲入土壤或流入溝谷。年徑流量約240萬立方米,年集水面積250平方公里。西固南山地區利用溝泉水(小型塘壩攔蓄)灌溉農田,年均提水量69.2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主要分布在關山林區一帶。

從動物種類看,野生禽類有鳶、大鶩、環頸雉、綠尾虹雉、白冠長尾雉、山雞(嘎啦雞)、貓頭鷹、野鴿、紅嘴鴉、烏鴉、大嘴烏鴉、戴勝、喜鵲、畫眉、山雀、雲雀、麻雀、斑鳩、杜鵑、黃鸝(又名黃鶯)、百靈鳥、啄木鳥、灰掠鳥等。野生獸類有麝、狐狸、狼、黃鼬、跳鼠、黃鼠、松鼠、岩松鼠、高原鼠兔、石羊、石貂、豬獾、兔等。蝶類有鳳蝶、粉蝶、蛺蝶等。

從植物種類看,蒙新、青藏、黃土三大高原區系植物均有涉入,交錯分布。境內有野生植物1500多種,其中被子植物1000餘種,裸子植物20餘種,蕨類植物20餘種,藥用植物200餘種。喬木類主要有山楊、青桐、白樺等。白樺叢林有天山樺、垂枝樺;櫟類有河北櫟、蒙古櫟等品種。灌木類以丁香、紅柳、沙棘、枸子為主。枸子類品種繁多,有水枸子、灰枸子、鈍葉枸子、細枝枸子、黑果枸子、平枝枸子、西北枸子、四川枸子、毛葉水枸子、準噶爾枸子等。藥用植物類主要有黃芪、當歸、秦艽、升麻、赤芍、毛薑、柴胡、遠志、羌活、元胡、防風、玉竹、百合、草烏、貫眾、狼毒、豬苓、茜草、二花、蘆根、山茶、大黃、龍膽、木通、薄荷、香薷、沙參、丹參、雞頭參、手掌參、龍牙草、老鸛草、野枸杞、豬秧秧、草河車、馬尾蓮、白頭翁、白茅根、鐵棒錘、敗醬草、蒲公英、淫羊藿、祖師麻、車前草、地骨皮、骨碎補、野百合、火絨草、鼠麴草、金纓子、穿山龍、刺五加、益母草等。藥用山楂類既有普通山楂、甘肅山楂、野山楂,也有華中山楂、阿爾泰山楂。野生菜類主要有髮菜、蘑菇、蕨菜等,其中蕨菜質鮮味美,分布面廣,年產4000公斤~5000公斤。

人口民族

2012年底,西固區總人口為32.58萬人,比上年減少3408人。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5.58萬人,減少2117人;非農業人口27萬人,減少1291人。男性人口16.48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58%;女性人口16.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4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2‰。

居住著漢、回、蒙、藏、東鄉、苗、維吾爾、壯、俄羅斯、朝鮮等23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7.86%,其他民族占總人口的2.14%。

交通運輸

蘭新、蘭青鐵路橫貫全境,西固是向西輻射青海、新疆、西藏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鐵路貨運中心、蘭州無水港、蘭州公路貨櫃結點站等重大物流項目已規劃在西固建設,有23條鐵路專用線進入各大企業。工業區環行鐵路繞區一周。有省級以上公路3條,甘新、甘青國道穿越東西,中川公路、劉蘭公路、鹽鍋峽公路在此與甘新公路相接。鄉村公路四通八達。距本區20公里的蘭州中川機場,已開闢國內外50多條航線。

政治體制

區長:芮文剛

副區長:錢國權、王偉軍、李良岳、王有祥、劉軍、張笑春、陳良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西固區共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15.12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5億元,增長7.26%;第二產業增加值239.54億元,增長3.76%;第三產業增加值72.33億元,增長14.74%。三次產業之比為1.03:76.02:22.95,與2011年相比,一產、三產分別下降0.11個和1.17個百分點,二產上升1.28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西固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百合、精細蔬菜、花卉、藥材為主,養殖業以牛、豬、羊、家禽為主,屬典型的城郊型農業。

2012年西固區共完成農業增加值3.25億元,同比增長7.26%,完成現價農業總產值5.43億元,較上年淨增0.56億元。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79716畝,其中:糧食作物11555畝,油料作物758畝,藥材播面400畝,蔬菜播種面積65655畝,瓜類播種面積450畝,花卉播種面積153畝,飼料播種面積425畝,草莓播種面積320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14.5%。

糧食總產量4978.92噸,平均畝產達430.89公斤。由於調整種植結構因素的影響,糧食播種面積較上年減少1131畝,減幅達9%。但糧食總產量僅較上年減少281.78噸,畝產反而較上年增加16.21公斤,增長3.9%。

水果、蔬菜產量穩步增長。水果總產量達到17455噸,比上年增加1393噸,增長8.67%;蔬菜總產量達238587噸,比上年增加23299噸,增長10.82%。

第二產業

西固工業基礎雄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裝備製造和新材料“三大板塊”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區內石化原材料充足,其中煉油、合成樹脂、橡膠、催化劑的生產能力和產量居西部首位;“一五”期間,國家在西固投資建設石油、化工等重點項目,奠定了雄厚的工業基礎,成為全國第一個大型石化工業基地。區內有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蘭州黃河鋁業有限公司、蘭州第三毛紡廠、蘭州棉紡織廠、蘭州維尼綸廠、西固熱電廠、蘭州自來水廠、西北合成藥廠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業。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裝備製造和新材料三大板塊為主,機械、化學、儀表、紡織、建築、軍工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2012年西固區共實現工業增加值208.61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5.61億元,同比增長1.3%,與三季度相比,增長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3億元,同比增長15%。

第三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陸續建成了西固商廈、五金大樓、西固東路百貨商場、友樂商場、天樂商場等大型綜合性購物中心。虹盛購物廣場、華潤萬家、華聯超市、國美電器、陶瓷批發市場等各具特色的大型商場和專業市場遍布城區,可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規模較大的有西部市場、西固綜合市場、西固陶瓷批發市場、西固建材家具市場、貿易商場、五〇四廠市場等“六大市場”,以及西固巷、西固中街等“八大商業街”。

2012年西固區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92億元,增長16.7%。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總額5.03億元,增長10.3%,限額以下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總額43.52億元,增長21.9%;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77億元,增長12.74%,限額以下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3.6億元,增長23.9%。

社會事業

教育

全年西固區普通高中招生3273人,在校生9602人,畢業生4015人。國中招生3907人,在校生11685人,畢業生3884人。普通國小招生3430人,在校生21123人,畢業生3978人。特殊教育招生21人,在校生125人,畢業生35人。幼稚園在園幼兒5436人。

科技

2012年,西固區科技經費支出達到692萬元,占財政支出的1.05%,增長6.11%。爭取國家和省、市支持,20個項目獲得國家和省、市立項扶持,申請到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及省、市科技計畫等各類資金346萬元。獲得各級科技立項20項、科技獎勵11項,其中“冷特性自動分析軟體”等4個項目獲得科技部創新基金立項、“彩色脫毒馬鈴薯基地建設”等2個項目獲得省級科技立項、“沸石生物處理劑”等14個項目獲得市級科技立項;“內燃機油複合劑”、“抗高硫高壓平板閘閥”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重點新產品,“乙烯精製催化劑開發”等9個項目獲甘肅省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

醫療

2012年末西固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81個,其中醫院11個(包括牙所、婦保院),鄉鎮衛生院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9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74個,村衛生室4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222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921人,註冊護士937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638張(實有),其中醫院1476張,鄉鎮衛生院55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07張。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綿延千載的古城堡

金城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霍去病出兵河西抗擊匈奴,其部下大行李息在西固城以西築城,即漢金城縣址。一說位於西固城附近,一說位於西固鄉寺兒溝村以西,距西固城約1.5公里。

西古城宋元豐四年(1081年)置西關堡,位於西固川西南部,距南山約1公里,北距黃河南岸2.5公里。元豐六年(1083年)廢。宋元佑二年(1087年)補修。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蘭州衛指揮使周倫重修,稱“西古城”。明代兵部尚書彭澤撰《西古城記》。清同治二年(1863年),廖登選等續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村民入城避戰亂,因城牆堅固,得以保全,遂改名西固城。據《皋蘭縣西固採訪稿》記載:“古城高3丈,頂寬1.3丈,周環3里,土堞高6尺。”邊長約400米,牆垣殘高3米至6米,基部寬3米至10米,頂部寬1米至10米,夯層厚0.2米。1981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俗風情

燈會

燈會 燈會

清末,境內新城、河口一帶,每逢春節由專人籌辦元宵燈會,製作各種花燈,到正月十三在檐下懸燈,拉開元宵觀燈的序幕。新城街每隔5米懸掛一盞花燈,沿街有燈300餘盞,為摺疊式四方形或六角形紗燈。燈面彩繪《岳飛傳》、《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故事及民間傳說。元宵燈會達到高潮,東自梁家灣,西至姚家璇,觀燈者絡繹不絕。河口地區,花燈絢麗,引人注目。西街的紗燈為《三國演義》,南街為《十二劉秀跑南陽》,北街為《西遊記》和《香山傳》;東街為《封神演義》。普濟寺燈火通明,點燃的塔式“菩提燈”上,布滿小銅燈盞(俗稱“立燈子”),層層“燈花”閃爍,吸引觀燈者轉動“鐵燈”,別有一番情趣。

燈展 燈展

1986年起,由區政府統一組織和協調,駐區企業籌措經費,選調技術工人和文化藝術人才,自行設計、製作、安裝彩燈。燈區位於福利路繁華地段。大型燈組有以虎為造型的“威震四方”,還有嫦娥奔月、反彈琵琶、童話世界、兒童樂園和長城、嘉峪關、九龍壁、蘭州水車及雄獅群等;凌空有成隊飛翔的天鵝及騰雲蛟龍;地面有沙漠駝隊、駿馬賓士;樹上掛滿迎春臘梅;花叢中孔雀開屏、長頸鹿嘴銜樹葉,道旁千盞宮燈鑲邊,路中間果型燈棚遮頂,並點綴唐僧取經、八仙過海等神話故事、歷史人物彩燈。

社火

燈展 燈展

清順治、康熙年間(1644年至1722年),柴家台村盛行春節鬧社火,打太平鼓。當時,西固川的社火簡單而粗獷,富有情趣,有舞龍燈、耍獅子、跑旱船以及高蹺、竹馬、推車、跑驢、大頭舞、鐵芯子等表演。

新中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每逢春節農村盛行鬧社火,走鄉串村舞龍、舞獅,演唱太平歌,為節日增添歡樂。“文化大革命”期間,農村社火受到衝擊,一度中斷。80年代初,各鄉恢復社火隊,規模逐年擴大,參與者千人以上。陳坪、西固、柳泉鄉注重形式多樣,既有戲曲、舞蹈,也有武術、太平鼓乃至模特隊之類,均編人社火隊。從此各鄉、村社火隊每年從正月初四起上街表演,並向境內有關單位和職工民眾拜年,祝賀新春快樂。

上樑請貴人

本地鄉村蓋房子是有講究的,上樑要請貴人。事先選擇好上樑的黃道吉日,然後再計畫墊地工、砌地基,著手木活。牆砌好了,門窗木活也搞出來了,就等吉日子一到上樑。

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

提起羊皮筏子,人們就會自然想起流傳於蘭州地區的“羊皮筏子賽軍艦”那首民謠。

羊皮筏子,俗叫羊皮胎筏子,由羊皮胎綁紮於筏架而成。與其它水上運輸工具(牛皮筏、木排筏)相比,具有小巧靈活,輕便快捷的特點,是黃河水運中最古老的工具。《舊唐書》中有記載,宋史中也有“羊皮為囊,吹孫氣實而浮於水”的表述。興盛於清代,停運於新中國50年代中期。

建國前,西固境內水上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是羊皮筏子,西固段的筏運又是蘭州黃河水運線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西固是新疆;青海、臨夏(古河州)通往蘭州的交通要道,水路運輸居中上游位置。黃河流境全長37.5公里,沿岸有焦家河沿(也叫達家河沿)、小寺溝河沿(又稱達家鹽坊灘河沿)、青石關(古青石津)、新城河沿、柴家峽口、岸門口、柳溝岸、鍾家河等渡口,水上筏運占很大比重。

飲食特產

美食

主食:解放前以糜、谷、蕎、豆類等雜糧為主,吃細糧次數有限。招待親友烙燙麵油餅,春、冬有滷麵、臊子麵;夏、秋為涼麵、漿水面。解放後,農民生活逐年改善,飲食花樣增多。20世紀60年代後,經濟作物社、隊隨供應細糧(小麥粉)比例30%-40%的調整,也注重飲食品種的調劑,主食有饅頭、花捲、大餅、包子、水餃及麵條。改革開放後,富裕戶飲食講求營養、質量。早餐喝鮮奶、油茶,吃荷包蛋、羊肉泡饃;午、晚餐有炒菜、米飯、包子、水餃,擀“百刀”、切棋花面、揪面片、拉條子成為家常便飯。即使有些農戶吃雜糧麵食,也是調劑生活,改換口味而已。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城區居民喝玉米面糊糊,吃窩窩頭、雜糧發糕和“鋼絲面”(機制玉米粉麵條)。80年代後,早餐除大米稀飯、饅頭、鹹菜外,還有油茶、牛奶、麵包、芝麻糊、速食麵等;午、晚餐有米飯、饅頭、撈麵、包子、水餃及應時炒菜。80年代末,雙職工為圖省時在外就餐者增多。

甜醅子 甜醅子

甜醅子:將玉麥或小麥、青稞去皮,煮八成熟,撈出晾溫,拌適量曲子人壇封口,控溫在32℃-35℃之間,待發酵三天后即可食用。其味醇香、甘甜,為夏日佳釀。

釀皮子:用食鹼或蓬灰水和白面精揉,置涼水中搓洗,洗出麵筋及澱粉漿。將麵筋上籠攤平蒸為蜂窩狀;在鍍鋅鐵皮所制平底圓盤內抹清油,盛0.5厘米厚的澱粉漿,置沸水鍋燙或上籠蒸熟,涼後切條,加麵筋塊、涼粉、蒜泥、芝麻醬、辣椒油、芥末調醋即食。也可不洗麵筋直接調麵糊蒸熟,稱高擔釀皮,食時加涼拌綠豆芽。

灰豆子:將豌豆泡軟炒熟,置砂鍋內加入蓬灰或食用鹼及紅棗,溫火煮爛,冬熱食,夏涼喝。

熱冬果 熱冬果

熱冬果:將冬果梨放人砂鍋文火煮熟,湯甜肉軟。也可去果柄掏核心,加入冰糖、花椒,煮熟食用。

熱晶糕:將糯米用水燙透,撈人軟布或棕葉上,鋪3層米、兩層棗,然後包緊用繩綑紮入鍋,加水煮熟,冷卻後切塊撒白砂糖。

洋芋角角子:將洋芋煮熟去皮搗碎作餡,加入蔥末、花椒粉、鹽攪拌後,用發酵白面擀皮包成10厘米大小的餃子,入沸油炸熟。

特產

西瓜:西固旱沙西瓜有107多年的種植歷史,曾以個大、皮薄、瓤沙、汁多甘甜而蜚聲海內外。年種植面積630畝左右,產量400萬公斤。主要品種有黃河蜜、金蛤蟆、金塔寺、麻醉瓜及富含“大板瓜籽”的籽瓜。

紅棗:主產於河口、達川一帶。因個大核小,肉厚甜脆,在全市乃至全省享有盛名,年產量27萬公斤左右。

洋蔥:主產於河口鎮。因個大皮老、鱗莖肥厚、抱合緊密、味辣清脆而聞名。年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600萬公斤,遠銷廣東、湖南、浙江、福建等地區。

冬果梨 冬果梨

冬果梨:主產於東川鎮梁家灣村和陳坪鄉范坪村。曾以肉質細嫩、皮薄汁多、香甜純美而馳名省內外。有祛痰止咳、清肺散寒之功效,尤其對老年人哮喘、氣管炎病效果更佳。年產200萬公斤。

軟兒梨:主產於范坪村。鮮梨為淡綠色,酥嫩可口,酸甜適度。鮮梨用麥草加溫發汗,經10多天即為軟兒梨,含多種維生素,有清熱、解毒、清肺止咳、治煤氣中毒之功效。年產15萬公斤。

蘋果:主產於新城、柳泉、西固、陳坪等鎮。主要品種有國光、紅星、紅元帥、紅富士、紅玉、紅香蕉、黃香蕉、印度等。有果園面積4677.5畝,年產213.46萬公斤。

山楂:主產於東川鎮。種植面積500畝,2800餘株,年產10萬公斤。

百合:主產於東川鎮。種植面積1200畝,年產量50萬公斤。色澤純白,個體肥碩,鱗片包合緊密,味極甜美,行銷國內外市場。

草莓:主產於東川鎮。品種主要有群星、早紅光、哈尼、拉瑞特等。年種植面積2300畝,產量120萬公斤。

貝母:主產於金溝鄉。呈扁球形或尖錐球形,平滑清潔,色白有光,富有粉質而脆。年種植面積420畝,總產14萬公斤。

歷史名人

彭澤(1459-1530年),蘭州西固人,名鄘,後改名澤,字濟物,早年號敬修子,晚年號幸庵,諡號襄毅。據《明史》載:彭澤幼學於外祖段堅,自小有志節,明弘治三年(1490年)登進土人仕途。宦海一生,歷經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時間長達35年,先後任工部主事、刑部郎中、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等職。《明史》為其列傳,《明通鑑》載其事跡。晚年歸故里,寄情山水,寫詩作文,著書《讀易紛紛稿》、《幸庵文稿》、《讀史目錄》、《八行圖說》、《重修蘭州志》、《段可久年譜》等300餘卷,為後世留下了不少文史遺產,碑文《西古城記》是其中之一。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