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雨蛙

華西雨蛙

華西雨蛙(Hyla annectans Jerdon)雨蛙亞科的一種。體形小,雄蛙體長34-38毫米,雌蛙39-43毫米。吻寬圓而高,吻棱明顯。頰部垂直;鼓膜圓。舌較圓厚,後端微有缺刻。犁骨齒兩小團。華西雨蛙指名亞種(學名:Hyla annectans annectans),Jerdon於1870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生活於靜水域或稻田附近的草叢間或樹葉上。【主 治】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出血,外傷傷口久不癒合者。【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捕捉,將全體烘黃焙乾,研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華西雨蛙華西雨蛙

體形小,雄蛙體長34-38毫米,雌蛙39-43毫米。吻寬圓而高,吻棱明顯。頰部垂直,鼓膜圓。舌較圓厚,後端微有缺刻。犁骨齒兩小團。指端有吸盤和馬蹄形橫溝,趾端形態同指。背麵皮膚光滑,腹面遍布扁平疣。生活時背面綠色,頭側有紫灰及金黃條紋。股前後方及跗庶內側具黑色斑點,1-5枚不等。腹面乳白色。數量較多,在農作區可消滅大量害蟲。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Amphibia:兩棲綱 - Anura:無尾目 - Hylidae:雨蛙科 - Hyla :
學名: Hyla annectans Jerdon
中文名: 華西雨蛙
中文拼音: HuáXiYǔWā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生活習性

華西雨蛙華西雨蛙

棲息于海拔750-2400米稻田地區。常在樹葉上鋪匐匐著,或白天隱避在樹洞或草叢中。下雨夜晚大批外出活動有時百蛙齊鳴。繁殖季節在4-6月,卵小,成團,產於小坑塘內。蝌蚪體高而肥笨。雄蛙體長32毫米左右,雌蛙略大;頭長大於頭寬;吻前端平直向下,略帶方形;吻棱顯著,頰部幾近垂直;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或上眼臉之寬;鼓膜為眼徑之半;犁骨齒兩小團;舌厚近圓形,後端缺刻較淺。指趾端均有吸盤,第三指吸盤略大於鼓膜,指長順序3、4、2、1;指基部有蹼,第三指基部寬扁;關節下瘤明顯。脛咐關節前達眼后角;第三、五趾等長;趾吸盤略小於指吸盤;趾側有緣膜,趾間為半蹼,第四趾基部扁寬;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不顯;跗褶清晰。皮膚薄,背面光滑;顳褶粗厚;腹部及大腿腹面的皮膚密布扁平疣。生活時背部為純綠色;頭側有紫灰色略帶金黃光澤的線紋;胯部淺橘黃色雜以若干黑圓斑;四肢背面綠色,股前後方與胯部同腕、掌、指及跗、蹠、趾外側的顯露部分為橘黃色或紫灰色;腹面乳白色。液浸標本為青灰色,頭側線紋成為棕包,橘黃色消失而成為白色;黑圓斑清晰,手足等部分為淺棕灰色。雄蛙體小;有單咽下外聲囊,咽部皮膚松、色灰黑;第一指具深色婚墊。蝌蚪後肢芽期,全長約30毫米;體高而肥,深棕色;尾鰭高而薄,上尾鰭幾達背的中部,尾部有斑紋;唇齒式I:1—1/Ⅲ,上唇唇乳突缺如,口角及下唇的唇乳突則為多排。

分布地區

分布於印度,緬甸,越南,泰國以及中國大陸,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亞種分布

華西雨蛙華西雨蛙

華西雨蛙指名亞種(學名:Hyla annectans annectans),Jerdon於1870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生活於靜水域或稻田附近的草叢間或樹葉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750至2470米。

華西雨蛙貢山亞種(學名:Hyla annectans gonshanensis),Li et Yang於1985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等地,主要棲息於高山狹谷地區的灌叢中。

主要價值

【藥用】為雨蛙科動物華西雨蛙的全體。

【功 效】活血止痛、活血生肌。

華西雨蛙華西雨蛙

【主 治】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出血,外傷傷口久不癒合者。

【性味歸經】澀、苦,涼。入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一10克。

【別 名】雨蛙(《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我國陝西、四川、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捕捉,將全體烘黃焙乾,研粉。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印度泰國

動物分類導航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寵物鳥類珊瑚昆蟲
兩棲動物雜交動物爬行動物節肢動物
哺乳動物水生動物十足目動物珍稀瀕危動物

無尾目百科(二)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翡翠樹蛙
福建側褶蛙
峰斑林蛙
腹斑掌突蟾
腹斑倭蛙
高原林蛙
貢山齒突蟾
掛墩角蟾
洪佛泛樹蛙
橫紋樹蛙
花姬娃
紅蹼樹蛙
黑點泛樹蛙
合征姬蛙
海南湍蛙
滑跖蟾科
黑斑側褶蛙
黑耳蛙
黑蹼樹蛙
花姬蛙
華南雨蛙
華南湍蛙
虎紋蛙
花狹口蛙
桓仁林蛙
合江臭蛙
花齒突蟾
花棘蛙
紅點齒蟾
花細狹口蛙
華西雨蛙
海蛙
黑眶蟾蜍
金線蛙
鋸腿小樹蛙
棘皮湍蛙
棘腹蛙
金線側褶蛙
金江湍蛙
金秀小樹蛙
棘臂蛙
尖舌浮蛙
棘側蛙
景東臭蛙
景東齒蟾
棘指角蟾

九龍棘蛙
肯氏小樹蛙
寬頭短腿蟾
康定湍蛙
綠點湍蛙
隴川小樹蛙
雷山髭蟾
林芝齒突蟾
陸卵跳樹蛙
隆枕蟾蜍
六盤齒突蟾
利川齒蟾
涼北齒蟾
鱗皮厚蹼蟾
龍勝臭蛙
綠臭蛙
隆肛蛙
理縣湍蛙
涼山湍蛙
墨脫小樹蛙
勐養湍蛙
莽山角蟾
孟連細狹口蛙
墨脫棘蛙
勐臘小樹蛙
緬北棘蛙
寧陝齒突蟾
南江角蟾
南江齒蟾
屏邊泛樹蛙
盤谷蟾蜍
普雄齒蟾
秦嶺雨蛙
強婚刺鈴蟾
飾紋姬娃
四川狹口蛙
桑植蛙
塞舌蛙科
山湍蛙
三港雨蛙
沙坪角蟾
雙團棘胸蛙
飾紋姬蛙
沙巴擬髭蟾
史氏蟾蜍

四川湍蛙
天台蛙
台北蛙
頭盔蟾蜍
突肛擬角蟾
凸肛角蟾
威寧蛙
無指盤臭蛙
武夷湍蛙
無斑雨蛙
微蹼鈴蟾
西藏蟾蜍
小角蟾
鄉城齒蟾
細刺蛙
小口擬角蟾
蟼掌突蟾
錫金齒突蟾
小耳湍蛙
小湍蛙
喜山蟾蜍
香港湍蛙
西藏齒突蟾
胸腺齒突蟾
小棘蛙
腺角蟾
小山蛙
小弧斑姬蛙
仙琴蛙
西域湍蛙
圓疣樹蛙
隱耳蟾蜍
疣刺齒蟾
雲南臭蛙
疣足樹蛙
眼斑小樹蛙
棕背蛙
棕點湍蛙
中亞林蛙
中國林蛙
昭覺泛樹蛙
中華蟾蜍
昭平雨蛙
竹葉臭蛙
棕背臭蛙
棕褶樹蛙

動物世界之蛙類

一般來說,蛙類具突出的雙腿;無尾;後足強壯有蹼,適應於游泳和跳躍;皮膚光滑,潮濕。許多種類主要為水生,但有些種類陸棲,棲於洞穴內或樹上。讓我們盤點一下蛙類吧!
番茄蛙
非洲巨蛙
蝴蝶角蛙
老爺樹蛙
金蛙
圓眼珍珠蛙
毒雨蛙
鍾角蛙
黑腰樹蛙
中國樹蛙
迷彩箭毒蛙
非洲爪蟾
巨型蟾蜍
三角枯葉蛙
馬達加斯加金色蛙
亞瑪遜角蛙
非洲牛蛙
中華大蟾蜍
南美角蛙
亞洲錦蛙
蜂巢樹蛙
黑眶蟾蜍
巨人樹蛙
澤蛙
金線蛙
雷山髭蟾
小丑蛙
黑耳蟾蜍
安東吉利紅蛙
蘇利南負子蟾
哥倫比亞角蛙
林蛙
棘蛙
石蛙
三線箭毒蛙
豹紋雨蛙
彩背蟾蜍
鯊皮蟾蜍
綠紋蟾蜍
青銅蛙
草莓箭毒蛙
笑蛙
智利巨蛙
華西雨蛙
花背蟾蜍
水生蛙
灰樹蛙
美國綠背蟾蜍
網紋犁足蛙
塞內加爾樹蛙
紅腿豹紋蛙
金線雨蛙
綠彩蛙
羊鳴蛙
背眼蛙
斑背樹蛙
古巴雨蛙
砂背蟾蜍
疣背箭毒蛙
黑眉樹蛙
美國蟾蜍
南洋鑽地蛙
古氏赤蛙
豬鳴蛙
東方鈴蟾
毛里塔里亞蟾蜍
崇安髭蟾
碧玉樹蛙
黃頭箭毒蛙
峽谷穴蛙

哥倫比亞樹蛙
無斑雨蛙
網紋箭毒蛙
灣岸蟾蜍
橡木蟾蜍
虎斑蟾蜍
侏儒爪蟾
線背砂蛙
疣蛙
幽靈箭毒蛙
領帽蛙
南美牛蛙
紅腹鈴蟾
峨眉髭蟾
貓眼樹蛙
紅點蟾蜍
哀牢髭蟾
白吻長趾蛙
黃斑蟾蜍
火焰樹蛙
旱谷蟾蜍
尾蟾
彩眼樹蛙
蒙面彩蛙
貢山樹蛙
斑紋犁足蛙
攀樹彩蛙
銀背蛙
黃帶箭毒蛙
紅眼長腕蛙
金背蟾蜍
虎紋蛙
染色箭毒蛙
廣口圓蛙
海地巨型樹蛙

亞洲綠背蛙
星背樹蛙
寬足蛙
木紋蛙
橙眼蛙
畫眉箭毒蛙
白頜蛙
霍氏鋤足蛙
巨型長趾蛙
亞洲浮蛙
棕樹蛙
尖葉蛙
厄瓜多箭毒蛙
克氏鋤足蛙
紅椒蛙
非洲綠紋蛙
馬來枯葉蛙
綠紋樹蛙
棕雨蛙
包迪樹蛙
布里頓雨蛙
橙腹鈴蛙
樹蟾
黑掌樹蛙
歐洲鈴蛙
馬達加斯加彩蛙
姬蛙
冠頂樹蛙
棕葉掌樹蛙
朝鮮鈴蛙
黑斑蛙
科羅拉多蟾蜍
紅背箭毒蛙
白點樹蛙
美國樹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