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形小,雄蛙體長34-38毫米,雌蛙39-43毫米。吻寬圓而高,吻棱明顯。頰部垂直,鼓膜圓。舌較圓厚,後端微有缺刻。犁骨齒兩小團。指端有吸盤和馬蹄形橫溝,趾端形態同指。背麵皮膚光滑,腹面遍布扁平疣。生活時背面綠色,頭側有紫灰及金黃條紋。股前後方及跗庶內側具黑色斑點,1-5枚不等。腹面乳白色。數量較多,在農作區可消滅大量害蟲。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Amphibia:兩棲綱 - Anura:無尾目 - Hylidae:雨蛙科 - Hyla : |
學名: | Hyla annectans Jerdon |
中文名: | 華西雨蛙 |
中文拼音: | HuáXiYǔWā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750-2400米稻田地區。常在樹葉上鋪匐匐著,或白天隱避在樹洞或草叢中。下雨夜晚大批外出活動有時百蛙齊鳴。繁殖季節在4-6月,卵小,成團,產於小坑塘內。蝌蚪體高而肥笨。雄蛙體長32毫米左右,雌蛙略大;頭長大於頭寬;吻前端平直向下,略帶方形;吻棱顯著,頰部幾近垂直;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或上眼臉之寬;鼓膜為眼徑之半;犁骨齒兩小團;舌厚近圓形,後端缺刻較淺。指趾端均有吸盤,第三指吸盤略大於鼓膜,指長順序3、4、2、1;指基部有蹼,第三指基部寬扁;關節下瘤明顯。脛咐關節前達眼后角;第三、五趾等長;趾吸盤略小於指吸盤;趾側有緣膜,趾間為半蹼,第四趾基部扁寬;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不顯;跗褶清晰。皮膚薄,背面光滑;顳褶粗厚;腹部及大腿腹面的皮膚密布扁平疣。生活時背部為純綠色;頭側有紫灰色略帶金黃光澤的線紋;胯部淺橘黃色雜以若干黑圓斑;四肢背面綠色,股前後方與胯部同腕、掌、指及跗、蹠、趾外側的顯露部分為橘黃色或紫灰色;腹面乳白色。液浸標本為青灰色,頭側線紋成為棕包,橘黃色消失而成為白色;黑圓斑清晰,手足等部分為淺棕灰色。雄蛙體小;有單咽下外聲囊,咽部皮膚松、色灰黑;第一指具深色婚墊。蝌蚪後肢芽期,全長約30毫米;體高而肥,深棕色;尾鰭高而薄,上尾鰭幾達背的中部,尾部有斑紋;唇齒式I:1—1/Ⅲ,上唇唇乳突缺如,口角及下唇的唇乳突則為多排。
分布地區
分布於印度,緬甸,越南,泰國以及中國大陸,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亞種分布
華西雨蛙指名亞種(學名:Hyla annectans annectans),Jerdon於1870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生活於靜水域或稻田附近的草叢間或樹葉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750至2470米。
華西雨蛙貢山亞種(學名:Hyla annectans gonshanensis),Li et Yang於1985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雲南等地,主要棲息於高山狹谷地區的灌叢中。
主要價值
【藥用】為雨蛙科動物華西雨蛙的全體。
【功 效】活血止痛、活血生肌。
【主 治】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出血,外傷傷口久不癒合者。
【性味歸經】澀、苦,涼。入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一10克。
【別 名】雨蛙(《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我國陝西、四川、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捕捉,將全體烘黃焙乾,研粉。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印度泰國動物分類導航
無尾目百科(二)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
動物世界之蛙類
一般來說,蛙類具突出的雙腿;無尾;後足強壯有蹼,適應於游泳和跳躍;皮膚光滑,潮濕。許多種類主要為水生,但有些種類陸棲,棲於洞穴內或樹上。讓我們盤點一下蛙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