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學名: 棘皮湍蛙
![棘皮湍蛙 Amolops granulosus](/img/b/148/nBnauM3X1YTNykjNwYzNwEjN0ITMzYzN2IDNwADMwAzMxAzL2c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中文目名: 無尾目
中文科名: 蛙科
中文屬名: 湍蛙屬
拉丁文目名: ANURA
拉丁文科名: Ranidae
拉丁文屬名: Amolops
拉丁文種名: granulos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Liu et Hu, 1961)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蛙科 Ranidae
屬: 湍蛙屬 Amolops
種: 棘皮湍蛙 A. granulosus
分布
棘皮湍蛙(學名:Amolops granulosus)為蛙科湍蛙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湖北、四川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八大公山 小溪
參考文獻
● 湘西八大公山自然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 中國無尾兩棲類
橫斷山區四種湍蛙的細胞遺傳學研究
通過染色體組型分析,C帶(BSG技術)分析及一種簡便的Ag-NORs帶分析,對四川湍蛙、理縣湍蛙、棕點湍蛙和棘皮湍蛙的種間關係、染色體的演化及其性染色體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結果表明:(1)四川湍蛙、理縣湍蛙和棕點湍蛙之間的親緣關係較近,而它們與棘皮湍蛙的親緣關係較遠;(2)在近緣種的分化中,染色體結構異染色質的變化和臂間倒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這在小型染色體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三)四川湍蛙具有在形態上分化很明顯的性染色體。C帶分析表明,此性染色體主要由常染色質構成,但在其Y染色體的長臂上存在明顯的中間C帶,推測尚處於性染色體分化的初期階段。
雄性棘皮湍蛙的二倍體染色體數是27,即有一條染色體不能配對,經過對其形態、C-帶等的研究,認為該染色體為性染色體,其相對長度介於No.6和No.之間(RL=6.26)臂比值為1.32(m),C-帶顯示該染色體幾乎完全異染色化,表明該染色體為特化的Y染色體。在其餘各對中未見異形現象。
無尾目百科(二)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