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秦嶺雨蛙](/img/a/9ba/nBnauM3XzIjNzIDM5UjNyIzNzMTM4QTN3gDMxADMwAzMxAzL1Y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染色體分析
採用秋水仙素-低滲-空氣乾燥法製作染色體標本,用骨髓細胞作材料,對秦嶺雨蛙染色體組型、C-帶和Ag-NORs作了觀察分析。結果表明秦嶺雨蛙2n=24,由6對大型染色體和6對小型染色體組成,有中部或亞中部、亞端部三類染色體,未發現異型性染色體。次縊痕出現在No.11染色體的長臂上,一對Ag-NORs在No.11;全部染色體的著絲點區域C-帶正染。生境分布
![秦嶺雨蛙](/img/3/0a6/nBnauM3XwATOyIzNwYjNyIzNzMTM4QTN3gDMxADMwAzMxAzL2Y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物種現狀
20世紀60-80年代,秦嶺雨蛙首次發現於陝西周至、洋縣,後在四川、湖北發現,甘肅於1964年7月、1979年7月先後在微縣、天水採到標本,後來已多年未發現更未拍攝到實體。2010年在陝西省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潭子保護站一帶,當地攝影愛好者發現並拍攝到了罕見的秦嶺雨蛙,印證了秦嶺雨蛙在秦嶺南麓地區的分布,也為秦嶺雨蛙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體圖象。途和價值
醫用價值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