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分類
![利川齒蟾](/img/3/59e/nBnauM3XxgzN5UTMyMDMxMDNwMTMzAjN0gTMxADMwAzMxAzLzA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兩棲綱 Amphibia
目:無尾目 Anura
科:鋤足蟾科 Pelobatidae
屬:齒蟾屬 Oreolalax
種:利川齒蟾 O. lichuanensis
基本概述
利川齒蟾學名:Bombina(Grobina)lichuanensis 命名:Ye et Fei,1994,利川齒蟾角蟾亞科的1屬。齒蟾是中國的特有屬,現有13種。雄蟾體長約51毫米,雌蟾體長59毫米左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鈍圓,瞳孔縱置。體背暗棕色,密布周圍黑褐色、中央色淺的圓疣;腹面黑紫色。四肢背面暗棕色,具黑褐色橫斑;腹面灰黃色,具深灰色斑。雄蟾胸部具2團黑刺。繁殖期5-6月,雌蟾產卵215粒左右,棲息在海拔1700-1840米水流緩慢的山溪及其附近地區。
生活習性
利川齒蟾雄蟾胸部有 1對刺團,繁殖季節後多脫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縱置;鼓膜多隱於皮下;舌後端有缺刻。上頜有齒。背麵皮膚多粗糙。成體以陸棲為主,多生活在樹木叢生的山溪附近。有的種(如普雄齒蟾O.puxiongensis)多在沼澤地水盪或小溪內。齒蟾白天常隱蔽在溪邊朽木下、有苔蘚腐葉的泥洞或石隙間。夜出活動,多爬行,行動緩慢。
生態分布
中國特有主要分布於四川西部和南部、雲南西北部、貴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等地。
保護措施
利川齒蟾已經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