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谷蟾蜍

盤谷蟾蜍

盤谷蟾蜍(拉丁文:Bufo bankorensis Barbour)是台灣山區盛產一種蟾蜍,阿里山的鄒族稱之為fo-gu-ge-no a-kue-go-u-tza,意指“雷公的青蛙”。即是雷公擁有的野生動物,鄒人在信仰上難免對它產生禁忌。傳說有婦女在樁打小米時看到蟾蜍出現一旁,便好奇的戲弄牠,卻不小心把那隻蟾蜍整死了。雷公聞之震怒,用巨大的鍋子把她們罩住以示懲罰。從此之後,人們看到蟾蜍就不敢再戲弄牠們了。此外,鄒族也盛傳碰到蟾蜍會遭雷擊,過去仍有一看到蟾蜍便紛紛走避者。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盤谷蟾蜍盤谷蟾蜍
就目前所知,台灣只有常見於山區的盤谷蟾蜍和常見於平地的黑眶蟾蜍兩種。兩者最重要的區別是前者的眼內側到吻端之間沒有硬崚,而後者因為有明顯的黑色硬崚而得名。盤谷蟾蜍得名於其模式標本來自台灣中部南投縣境內名為“盤谷”或音似“盤谷”的地方。可惜因模式地點的記錄不明確,至今仍不知何處為原發現的地點。

形態特徵

體型大,雄蛙體長約6-10cm,雌蛙約6-11cm。皮膚粗糙,散布疣粒,體色隨環境而多變,紅褐色、黃褐色、灰黑色等均有之,眼睛後方的耳後線是辨識特徵之一。

分布習性

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平地至高山地區,經常出現在草地、水溝、登山步道、路燈下或住家旁,平時棲息於陸地,繁殖時遷移至水池或溪流邊。

生育繁殖

(圖)盤谷蟾蜍盤谷蟾蜍交配

雄蟾與雌蟾的體型相差甚大,有些雌蟾有碗口一般大。交配時,雌蟾背著雄蟾,一邊移動一邊產卵。它們的卵藏在細長的膠管里,纏繞在小溪流緩水處的岩石或雜草之間,可以防止被流水漂走。因為雌蟾左右兩邊的卵巢同時排卵,所以一對卵串同時由雌蟾的泄殖孔排放出來。卵孵化後,同一卵串的蝌蚪會經常聚在一起,使小山溪有一片黑鴉鴉的壯觀場面。蝌蚪變態成蟾蜍後即上岸生活,逐漸長大成熟再進行交配繁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