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學名: 昭覺泛樹蛙
中文目名: 無尾目
中文科名: 樹蛙科
中文屬名: 泛樹蛙屬
拉丁文目名: ANURA
拉丁文科名: Rhacophoridae
拉丁文屬名: Polypedates
拉丁文種名: zhaojuensi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Wu and Zeng, 1994
形態特徵
中等大小的蛙類,體長約6cm,雄性稍小,雌性稍大。身體背部為黃棕色、棕色或深棕色,散布橘紅小點。背部兩側各有一條筆直的背側褶。頭部鼓膜區有顯著的黑色三角形斑。
生活習性
常見於池塘附近、稻田邊的草叢或灌木叢中,在沼澤地也很常見。我國特有種,分布於雲南和四川兩省,雲南除滇南和滇西南外都有分布。
分布信息
主要分布省份:四川
染色體研究
寶興泛樹蛙模式標本產地四川寶興居群(背部有斑點和無斑點兩種類型)、大瓦山居群、瓦屋山居群,也選擇了被命名為昭覺泛樹蛙的模式標本產地四川昭覺的居群,共兩種泛樹蛙4個居群的5類52號標本,進行染色體組型、次縊痕及Ag-NORs研究。
結果主要有三:1、首次報導寶興泛樹蛙地模標本的染色體組型,且證明背部有斑點與無斑點個體在染色體學方面沒有顯著區別;因此將過去文獻上對寶興泛樹蛙色斑的描述作了補充。2、對昭覺泛樹蛙昭覺居群的研究,證實吳貫夫與曾曉茂(1994)關於昭覺居群是與寶興泛樹蛙形態雖然相似,但染色體特徵之間有極顯著差別的另一個種,但按照“優先權律”,本文正式恢復劉承釗根據昭覺燕窩塘標本命名的胡氏泛村蛙學名的有效性,同時將吳與曾命名的昭覺泛樹蛙學名作為前者的次定同物異名。3、本文所研究的寶興泛樹蛙屬於廣泛分布的種,建議有必要補充其它居群(如四川巴塘居群)的染色體學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是否尚有隱存種(或親緣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