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棘蛙

墨脫棘蛙

墨脫棘蛙產於西藏墨脫,與察隅棘蛙相似。其模式標本保存在成都生物研究所。

基本信息

簡介

墨脫棘蛙(Paamedogensissp)是在對西藏東南部察隅和墨脫的察隅棘蛙進行形態特徵和數值分類的進一步比較研究後,確認產於察隅的察隅棘蛙是一個有效種,而產於墨脫的標本應為一個新種而命名的。其模式標本保存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鑑別特徵

1、體較大,雄性體長71mm,雌蛙86mm左右;

2、體背面前2/3部位較光滑,有稀疏長疣排列成縱行,後1/3部位粗糙,具許多刺疣;

3、咽喉部皮膚光滑無疣;

4、左右犁骨齒列間距較寬,其寬度與齒列長几相等,而大於外側至內鼻孔之間距;

5、鼓膜隱蔽;

6、體背面橄欖褐色或有4條黃綠色縱帶;

7、雄性胸部刺少,每側20枚左右,橫列。而察隅棘蛙體較小,雄蛙體長59mm左右,雌蛙75mm左右;頭體背面密布圓形刺疣;咽喉部小圓疣明顯;左右犁骨齒列間距窄,幾相觸,小於其外側至內鼻孔之間距;鼓膜小而明顯;背面為橄欖綠色,疣粒部位為深棕色;雄性胸部有刺,每側43枚左右,呈卵圓形。

形態描述

墨脫棘蛙體大,雄蛙體長62.0-79.0(71.2,n=10)mm、雌蛙71.2-113.5(85.9,n=8)mm;頭較扁平,頭寬大於長,吻端圓,吻棱明顯,頰部向外傾斜;鼻孔位吻眼中間;鼻間距大於眼間距;鼓膜隱於皮下;犁骨齒兩短斜列,間距較寬,其寬度與犁骨齒列幾相等;舌橢圓形,後端缺刻深;咽鼓管孔大。
前肢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端呈球狀,指較長,第一、二指幾等長,第四指略短於第三指;第二指內側微具緣膜;各指近端關節下瘤大,第三、四指遠端關節下瘤略顯;掌突2,內掌突發達,甚突出,卵圓形,外掌突窄長。後肢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超過吻端,左右跟部重疊;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趾端球狀;趾間滿蹼,外側跖間蹼達跖部的1/2;第一、五趾游離緣有緣膜,前者的緣膜達跖突,後者的緣膜達近端關節下瘤;關節下瘤清晰;內跖突大,與第五趾幾等長,無外跖突;無跗褶。
背麵皮膚較為粗糙,但頭頂部及體背面前2/3部位較光滑,疣較稀疏,長疣排列成縱行,後1/3及體側刺疣較密;頭側有細小刺粒;四肢背面布滿圓形刺疣,後肢背面有的刺疣排列成行直到第五趾外側;肛周圍密布圓疣。體和四肢腹麵皮肢光滑,跗跖部腹面具小刺疣。
生活時體背面為橄欖褐色,或在背中線兩側和背側為黃綠色,因而在體背面形成4條黃綠色縱帶;四肢背面黃綠色,有深褐色橫紋。腹面肉紫色,咽喉部有灰色雲斑。

第二性徵

雄性前肢粗壯;第一、二指和內掌突上有錐狀黑色角質刺;胸側有1對刺團,每團有刺粒20枚左右,排成橫列;有咽下內聲囊,聲囊孔小,圓形;背腹部無雄性線。

生長環境

墨脫棘蛙多棲于海拔1000-2100m的小型流溪內,成蛙棲於森林邊溪中石上或水塘邊石上,石上長滿苔蘚,少數成蛙在流溪旁石下或距水面25cm的溪邊石壁上。成蛙體色似苔蘚,夜間常蹲在溪邊捕食。蝌蚪棲於水塘邊石間。

同類比較

墨脫的棘蛙標本與棘蛙屬Paa雄性胸部具一對刺團且無跗褶的物種相比較,其胸部刺少,橫列於胸部兩側,每側有刺2O枚左右,此特徵不同於已知棘蛙屬各物種。雖然鄰近地區的渡留寧棘蛙Poapom.ini(Smith)和布蘭福棘蛙PaabtanfordiiIBoulenger)雄蛙胸部刺粒數少(前者每側有刺9枚左右,後者每側有刺16枚左右),但這兩種的體形很小,前者雄蛙體長27.5~43.0mm,雌蛙36.0~52.5mm;後者雄蛙體長36.0~4(I.5mm,雌蛙為41.0~48n1m(Dubols,1976)以及體背麵皮肢光滑,體背面深色斑少或無等特徵均與墨脫的棘蛙明顯不同,不可能相混同。除墨脫標本雄性胸部刺群橫列,刺少外,墨脫標本體形較大,體背前部較光滑,鼓膜隱蔽,左右犁骨齒列間距寬,大於犁骨齒列外側至內鼻孔間距;咽喉部無疣粒;體背面橄欖褐色,或有4條黃綠色縱帶,腹面紫肉色;蝌蚪尾末端較圓等特徵可與相近種察隅棘蛙相區別。此外,墨脫標本與另一相近種緬北棘蛙Paaarnoldi相比,後者左右犁骨齒列間距窄於其外側至內鼻孔距離;第三、四指遠端關節下瘤顯著;體背面為灰褐色且無縱帶紋等特徵與前者不同(但後者無雄性標本,因此雄性性徵無法比較);同時考慮到墨脫的棘蛙分布於雅魯藏布江(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而緬北棘蛙則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水系,棘蛙物種是一類依賴水域較強的動物,由於高山阻隔,水系分流,對棘蛙物種分化起著較大作用,雖然無法與緬北棘蛙實物(特別是雄性)標本對比,但根據上述形態差異和地理及水系分隔,而且墨脫的棘蛙與緬北棘蛙之間還有察隅棘蛙分布等,認為墨脫的棘蛙不可能與緬北棘蛙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