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港雨蛙

三港雨蛙

三港雨蛙 隸於無尾目、雨蛙科、雨蛙屬。成體體長35mm左右。指、趾末端膨大成平扁的吸盤,活體背面純綠色,體側及腹部前後均有黑斑;鼓膜上、下方各有一條黑線互相平行向後延伸。雄蛙第一指內側有深黑色婚墊。常攀棲於灌木叢、竹林、高桿作物上捕食各種害蟲。模式標本產於福建武夷山三港。

基本信息

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500~l 560 m的山區稻田及其附近。白天多在土洞、石穴內或竹筒內,傍晚出外捕食葉甲蟲、金龜子、蟻類以及高稈作物上的多種害蟲。鳴聲尤以晴朗的夜晚特多,嗚叫時前肢直立,發出“格阿、格阿”的連續鳴聲,音低慢。蝌蚪多分散棲於水底,受驚擾後潛入稀泥之中或逃逸到隱蔽處。

形態特徵

三港雨蛙 三港雨蛙

形態特徵雄蛙體長31~35 cm、雌蛙體長33~38 cm。寬略大於頭長;吻短圓而高,吻棱明顯,吻端和頰部平直向下;顳褶細,其上無疣;鼓膜圓;上頜有齒,犁骨齒兩小團。背麵皮膚光滑,胸、腹及股腹面密布顆粒疣,咽喉部較少。指、趾端有吸盤和邊緣溝,外側二指問蹼較發達;後肢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左右跟部相重疊,內跗褶棱起,足比脛短,趾問幾乎為全蹼。背面黃綠色或綠色,眼前下方至口角有一明顯的灰白色斑,眼後鼓膜上、下方有兩條深棕色線紋在肩部不相會合;體側前段棕色,體側後段和股前後及體腹面淺黃色;體側後段及四肢有不同數量的黑圓斑,體側前段無黑斑點;手和跗足部棕色。雄性第一指有深棕色婚墊;具單咽下外聲囊;有雄性線。卵徑1.2cm左右,動物極深棕色,植物極淺黃色。第29~39期蝌蚪全長平均3l cm,頭體長11cm左右,尾長為頭體長的 78%;體背腹面均為灰綠色,體尾側面有一條深色縱紋,尾鰭寬,邊緣有細小斑點;尾肌弱,尾鰭高,尾末端尖或細尖;唇齒式為I:l+l/Ⅲ;上唇中央無唇乳突,下唇及兩口角唇乳突2排,呈參差排列。

鑑別特徵

體背面純綠色,體側及股脛部有黑斑;一條深色線紋從吻端通過眼直達體側後端,顳部下另有一條深包紋不相會合,顳褶上無疣粒。

生活習性

三港雨蛙 三港雨蛙

三港雨蛙生活在海拔800一1000米的山區。生殖季節為四月至五月;此時比較集中在稻田附近,但此後分散於山林中。白天一般均隱蔽,晚上出來活動在田邊土埂上,枯葉上或籬笆上。雨前雨後的夜晚。鳴聲特多,先是一個鳴1—2聲,隨之四周也跟著大叫起來,若略受驚擾後鳴聲就停止,稍靜一會兒,又重新開始。鳴聲為“哇兒一”“哇幾一”單音節,較華西雨蛙鳴聲低沉。蝌蚪體形及唇齒式與華西雨蛙近似,但顏色很不同。生活時背腹面黑色,有兩條黃色縱紋,自眼前至尾肌上方達尾末端;尾肌下方也有黃色縱紋;尾鰭上有不規則小斑。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廣西、貴州、廣東。模式標本產於福建武夷山三港。

資源意義

據張繼秀(1966)報導,該蛙捕食直翅目、等翅目、鱗翅目、鞘翅耳、膜翅目等昆蟲,其有益係數達93.33%。能有效地吞食白蟻,葉甲蟲、金電子、蟻類以及高桿作物上的多種害蟲,在防治農林蟲害上有一定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