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背蟾蜍,兩棲綱,蟾蜍科。體長6-7cm。雄蟾蜍背面橄欖黃色,皮膚粗糙,密布大小瘰疣,上有許多小白刺。雌蟾蜍背面淺綠色,有深褐色或醬黑色花斑,瘰疣稀疏,皮膚較光滑。腹面乳白色,滿布扁平小疣。口後有大疣。耳後腺大而扁平。白天棲於洞內,黃昏外出覓食。冬季集群在沙土中冬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命名人 Strauch

形態描述

花背蟾蜍花背蟾蜍

體長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達80毫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顯著,頰部向外側傾斜;鼻間距略小於眼間距,上眼瞼寬、略大於眼間距,鼓膜顯著,橢圓形。

前肢粗短;指細短,指長順序3、1、2、4,第1、3指幾等長,第4指頗短;關節下瘤不成對;外掌突大而圓,深棕色,內掌小色淺。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肩或肩後端,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脛長,趾短,趾端黑色或深棕色;趾側均有緣膜,基部相連成半蹼;關節下瘤小而清晰,內跖突較大色深,外跖突很小色淺。

雄性皮膚粗糙,頭部、上眼瞼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較少,耳後腺大而扁;四肢及腹部較平滑。雄性背面多呈橄欖黃色,有不規則的花斑,疣粒上有紅點;雌性背面淺綠色,花斑醬色,疣粒上也有紅點;頭後背正中常有淺綠色脊線,上頜緣及四肢有深棕色紋。兩性腹面均為乳白色,一般無斑點,少數有黑色分散的小斑點。雄性皮膚較粗,前肢粗壯,內側三指基部有黑色婚墊,有單咽下內聲囊

生活習性

白晝多匿居於草石下或土洞內,黃昏時出外尋食。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

花背蟾蜍對環境的適能力較強,在省內海拔3300米以下的各種環境中,如農田草原森林或荒漠邊緣、山地或河、湖岸邊都有其活動的蹤跡。白天多隱匿於農作物、草叢下、石塊下和土洞內,黃昏後外出活動。但是,在產季節,它們晝夜都在活動。蟾了發出“咕呵----咕呵----……."的陣陣叫聲,與雌蟾所以然對後即不再叫。西寧地區產卵期多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沿有少數抱對產卵的兩性。卵帶一般掛在水塘、水坑邊的水草或漂浮於水面的枯枝爛葉下。蝌蚪多群集於岸邊水草間腐殖質較豐富處。6月下旬以後,開始出現變態完畢的幼蟾。

地理分布

省內分布於西寧、民和、樂都、平安、互助、大通、湟中、湟源、尖扎、化隆、循化、貴德、共和、貴南、同德、剛察和烏蘭等市、縣。省外廣布於中國北方各省(區)。

經濟價值

花背蟾蜍主要捕食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等危害農作物和牧草的昆蟲及其幼蟲,是農牧業生產上的有益動物。民間常將此種蟾蜍入藥,製成蟾乾或取蟾酥,其套用如同大蟾蜍,但功效是否同於大蟾蜍,尚有等待進一步的研究。

藥理作用

1、蟾酥為蟾蜍耳後腺所分泌的漿液。4-8月捕捉,捕後洗淨,刮漿。刮漿時,大拇指放在蟾蜍頸部,余指握住蟾體,再用銅鑷子夾其耳後腺,不要過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將白漿汁夾出,用40目篩過篩,除去雜質,將篩濾過的漿攤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為宜,或將篩濾過的漿汁曬至七成乾後,再揉細膩做成薄餅,置於陽光下曬乾或烘乾。溫度在40℃-60℃為宜。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藥材形狀亦異。一般分片蟾酥、團蟾酥兩種。片贍酥呈不規則片狀,大小不一,厚約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黃褐色或淡棕色,質脆易折斷。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狀液。團蟾酥一般多為扁圓形團塊或餅狀。直徑約7-8厘米,厚約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膠質樣而光亮。

2、乾蟾的生藥性狀,體形較中華大蟾蜍為小,腹部無黑斑。

3、蟾蜍膽為蟾蜍的膽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膽囊,鮮用。

套用

1.蟾酥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之功。主治疔瘡發背、無名腫毒、咽喉腫痛、齲齒痛、小兒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適量。
2.乾蟾有解毒散腫之功。主治癰腫瘡毒小兒疳積等。近年也有用於治療胃癌的。用量0.12-0.18克。
3.蟾蜍膽有鎮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用治氣管炎。用量1-3隻。
備註資料來源《中國藥用動物志》,第169頁。

動物世界之蛙類

一般來說,蛙類具突出的雙腿;無尾;後足強壯有蹼,適應於游泳和跳躍;皮膚光滑,潮濕。許多種類主要為水生,但有些種類陸棲,棲於洞穴內或樹上。讓我們盤點一下蛙類吧!
番茄蛙
非洲巨蛙
蝴蝶角蛙
老爺樹蛙
金蛙
圓眼珍珠蛙
毒雨蛙
鍾角蛙
黑腰樹蛙
中國樹蛙
迷彩箭毒蛙
非洲爪蟾
巨型蟾蜍
三角枯葉蛙
馬達加斯加金色蛙
亞瑪遜角蛙
非洲牛蛙
中華大蟾蜍
南美角蛙
亞洲錦蛙
蜂巢樹蛙
黑眶蟾蜍
巨人樹蛙
澤蛙
金線蛙
雷山髭蟾
小丑蛙
黑耳蟾蜍
安東吉利紅蛙
蘇利南負子蟾
哥倫比亞角蛙
林蛙
棘蛙
石蛙
三線箭毒蛙
豹紋雨蛙
彩背蟾蜍
鯊皮蟾蜍
綠紋蟾蜍
青銅蛙
草莓箭毒蛙
笑蛙
智利巨蛙
華西雨蛙
花背蟾蜍
水生蛙
灰樹蛙
美國綠背蟾蜍
網紋犁足蛙
塞內加爾樹蛙
紅腿豹紋蛙
金線雨蛙
綠彩蛙
羊鳴蛙
背眼蛙
斑背樹蛙
古巴雨蛙
砂背蟾蜍
疣背箭毒蛙
黑眉樹蛙
美國蟾蜍
南洋鑽地蛙
古氏赤蛙
豬鳴蛙
東方鈴蟾
毛里塔里亞蟾蜍
崇安髭蟾
碧玉樹蛙
黃頭箭毒蛙
峽谷穴蛙

哥倫比亞樹蛙
無斑雨蛙
網紋箭毒蛙
灣岸蟾蜍
橡木蟾蜍
虎斑蟾蜍
侏儒爪蟾
線背砂蛙
疣蛙
幽靈箭毒蛙
領帽蛙
南美牛蛙
紅腹鈴蟾
峨眉髭蟾
貓眼樹蛙
紅點蟾蜍
哀牢髭蟾
白吻長趾蛙
黃斑蟾蜍
火焰樹蛙
旱谷蟾蜍
尾蟾
彩眼樹蛙
蒙面彩蛙
貢山樹蛙
斑紋犁足蛙
攀樹彩蛙
銀背蛙
黃帶箭毒蛙
紅眼長腕蛙
金背蟾蜍
虎紋蛙
染色箭毒蛙
廣口圓蛙
海地巨型樹蛙

亞洲綠背蛙
星背樹蛙
寬足蛙
木紋蛙
橙眼蛙
畫眉箭毒蛙
白頜蛙
霍氏鋤足蛙
巨型長趾蛙
亞洲浮蛙
棕樹蛙
尖葉蛙
厄瓜多箭毒蛙
克氏鋤足蛙
紅椒蛙
非洲綠紋蛙
馬來枯葉蛙
綠紋樹蛙
棕雨蛙
包迪樹蛙
布里頓雨蛙
橙腹鈴蛙
樹蟾
黑掌樹蛙
歐洲鈴蛙
馬達加斯加彩蛙
姬蛙
冠頂樹蛙
棕葉掌樹蛙
朝鮮鈴蛙
黑斑蛙
科羅拉多蟾蜍
紅背箭毒蛙
白點樹蛙
美國樹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