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命名人 Strauch
形態描述
體長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達80毫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顯著,頰部向外側傾斜;鼻間距略小於眼間距,上眼瞼寬、略大於眼間距,鼓膜顯著,橢圓形。
前肢粗短;指細短,指長順序3、1、2、4,第1、3指幾等長,第4指頗短;關節下瘤不成對;外掌突大而圓,深棕色,內掌小色淺。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肩或肩後端,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脛長,趾短,趾端黑色或深棕色;趾側均有緣膜,基部相連成半蹼;關節下瘤小而清晰,內跖突較大色深,外跖突很小色淺。
雄性皮膚粗糙,頭部、上眼瞼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較少,耳後腺大而扁;四肢及腹部較平滑。雄性背面多呈橄欖黃色,有不規則的花斑,疣粒上有紅點;雌性背面淺綠色,花斑醬色,疣粒上也有紅點;頭後背正中常有淺綠色脊線,上頜緣及四肢有深棕色紋。兩性腹面均為乳白色,一般無斑點,少數有黑色分散的小斑點。雄性皮膚較粗,前肢粗壯,內側三指基部有黑色婚墊,有單咽下內聲囊。
生活習性
白晝多匿居於草石下或土洞內,黃昏時出外尋食。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
花背蟾蜍對環境的適能力較強,在省內海拔3300米以下的各種環境中,如農田、草原、森林或荒漠邊緣、山地或河、湖岸邊都有其活動的蹤跡。白天多隱匿於農作物、草叢下、石塊下和土洞內,黃昏後外出活動。但是,在產卵季節,它們晝夜都在活動。蟾了發出“咕呵----咕呵----……."的陣陣叫聲,與雌蟾所以然對後即不再叫。西寧地區產卵期多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沿有少數抱對產卵的兩性。卵帶一般掛在水塘、水坑邊的水草或漂浮於水面的枯枝爛葉下。蝌蚪多群集於岸邊水草間腐殖質較豐富處。6月下旬以後,開始出現變態完畢的幼蟾。
地理分布
省內分布於西寧、民和、樂都、平安、互助、大通、湟中、湟源、尖扎、化隆、循化、貴德、共和、貴南、同德、剛察和烏蘭等市、縣。省外廣布於中國北方各省(區)。
經濟價值
花背蟾蜍主要捕食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等危害農作物和牧草的昆蟲及其幼蟲,是農牧業生產上的有益動物。民間常將此種蟾蜍入藥,製成蟾乾或取蟾酥,其套用如同大蟾蜍,但功效是否同於大蟾蜍,尚有等待進一步的研究。
藥理作用
1、蟾酥為蟾蜍耳後腺所分泌的漿液。4-8月捕捉,捕後洗淨,刮漿。刮漿時,大拇指放在蟾蜍頸部,余指握住蟾體,再用銅鑷子夾其耳後腺,不要過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將白漿汁夾出,用40目篩過篩,除去雜質,將篩濾過的漿攤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為宜,或將篩濾過的漿汁曬至七成乾後,再揉細膩做成薄餅,置於陽光下曬乾或烘乾。溫度在40℃-60℃為宜。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藥材形狀亦異。一般分片蟾酥、團蟾酥兩種。片贍酥呈不規則片狀,大小不一,厚約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黃褐色或淡棕色,質脆易折斷。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狀液。團蟾酥一般多為扁圓形團塊或餅狀。直徑約7-8厘米,厚約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膠質樣而光亮。
2、乾蟾的生藥性狀,體形較中華大蟾蜍為小,腹部無黑斑。
3、蟾蜍膽為蟾蜍的膽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膽囊,鮮用。
套用
1.蟾酥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之功。主治疔瘡發背、無名腫毒、咽喉腫痛、齲齒痛、小兒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適量。
2.乾蟾有解毒散腫之功。主治癰腫瘡毒、小兒疳積等。近年也有用於治療胃癌的。用量0.12-0.18克。
3.蟾蜍膽有鎮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用治氣管炎。用量1-3隻。
備註資料來源《中國藥用動物志》,第169頁。
動物世界之蛙類
一般來說,蛙類具突出的雙腿;無尾;後足強壯有蹼,適應於游泳和跳躍;皮膚光滑,潮濕。許多種類主要為水生,但有些種類陸棲,棲於洞穴內或樹上。讓我們盤點一下蛙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