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樹蛙

翡翠樹蛙

翡翠樹蛙(拉丁學名:Rhacophorus prasinatus)屬於樹蛙科,分布在台灣北部南、北勢溪流域及宜蘭低海拔山區。因為在翡翠水庫附近發現而得名,是台灣特有種。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呂光洋教授發現於1983年。

基本信息

物種分布

特有種,主要分布於北部南北勢溪流域、宜蘭及石門水庫等低海拔山區,例如新店廣興、烏來娃娃谷、宜蘭福山植物園,宜蘭礁溪等地。

成體特徵

翡翠樹蛙翡翠樹蛙

體型:中型修長,♂ 5-6cm ,♀ 6-8cm 。 體型:中型修長,♂ 5-6cm ,♀ 6-8cm 。

頭部: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圓或尖,有兩型。上唇白色,鼓膜明顯。 眼鼻線及顳褶金黃色,但有些個體金黃色不明顯。

背部:翠綠色,皮膚粗糙有許多顆粒。

體側:從吻端到股部有一條白線,白線下方綴有一些大黑斑。

腹部:白色,有許多黑斑及圓形小顆粒。

前肢:背面綠色,外側白色皮瓣不明顯。指端吸盤黃色,指間有微蹼。

後肢:背面綠色,股部內側有許多大型黑斑,有時黑斑相連成黑線,外色白色皮瓣斷斷續續不發達。 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無外蹠突。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無外跖突。

第二性徵:雄性較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

生活習性

翡翠樹蛙-蝌蚪翡翠樹蛙-蝌蚪

繁殖期:除了寒冷的冬天以外,幾乎整年都會鳴叫繁殖,但以9、10月秋天及4月春天最活躍。

行為:雄蛙通常在水邊的植物體上鳴叫,叫聲是短促的“呱阿”。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並在樹上形成配對及產卵。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並在樹上形成配對及產卵。有時候雌蛙產卵產到一半的時候,會帶著配對的雄蛙跳到水中吸水補充水分,然後再回到樹上繼續產卵。有時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和多隻雄蛙配對產卵現象。

卵:每次產300-400白色卵粒,埋在淡粉紅色泡沫卵塊中,經常好幾個卵塊聚成一大團。卵塊經常遭受蒼蠅寄生而長蛆,導致孵化失敗。

蝌蚪:蝌蚪大型,深色散布許多褐色細紋;尾鰭高而發達,呈波浪狀。

無尾目百科(二)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翡翠樹蛙
福建側褶蛙
峰斑林蛙
腹斑掌突蟾
腹斑倭蛙
高原林蛙
貢山齒突蟾
掛墩角蟾
洪佛泛樹蛙
橫紋樹蛙
花姬娃
紅蹼樹蛙
黑點泛樹蛙
合征姬蛙
海南湍蛙
滑跖蟾科
黑斑側褶蛙
黑耳蛙
黑蹼樹蛙
花姬蛙
華南雨蛙
華南湍蛙
虎紋蛙
花狹口蛙
桓仁林蛙
合江臭蛙
花齒突蟾
花棘蛙
紅點齒蟾
花細狹口蛙
華西雨蛙
海蛙
黑眶蟾蜍
金線蛙
鋸腿小樹蛙
棘皮湍蛙
棘腹蛙
金線側褶蛙
金江湍蛙
金秀小樹蛙
棘臂蛙
尖舌浮蛙
棘側蛙
景東臭蛙
景東齒蟾
棘指角蟾

九龍棘蛙
肯氏小樹蛙
寬頭短腿蟾
康定湍蛙
綠點湍蛙
隴川小樹蛙
雷山髭蟾
林芝齒突蟾
陸卵跳樹蛙
隆枕蟾蜍
六盤齒突蟾
利川齒蟾
涼北齒蟾
鱗皮厚蹼蟾
龍勝臭蛙
綠臭蛙
隆肛蛙
理縣湍蛙
涼山湍蛙
墨脫小樹蛙
勐養湍蛙
莽山角蟾
孟連細狹口蛙
墨脫棘蛙
勐臘小樹蛙
緬北棘蛙
寧陝齒突蟾
南江角蟾
南江齒蟾
屏邊泛樹蛙
盤谷蟾蜍
普雄齒蟾
秦嶺雨蛙
強婚刺鈴蟾
飾紋姬娃
四川狹口蛙
桑植蛙
塞舌蛙科
山湍蛙
三港雨蛙
沙坪角蟾
雙團棘胸蛙
飾紋姬蛙
沙巴擬髭蟾
史氏蟾蜍

四川湍蛙
天台蛙
台北蛙
頭盔蟾蜍
突肛擬角蟾
凸肛角蟾
威寧蛙
無指盤臭蛙
武夷湍蛙
無斑雨蛙
微蹼鈴蟾
西藏蟾蜍
小角蟾
鄉城齒蟾
細刺蛙
小口擬角蟾
蟼掌突蟾
錫金齒突蟾
小耳湍蛙
小湍蛙
喜山蟾蜍
香港湍蛙
西藏齒突蟾
胸腺齒突蟾
小棘蛙
腺角蟾
小山蛙
小弧斑姬蛙
仙琴蛙
西域湍蛙
圓疣樹蛙
隱耳蟾蜍
疣刺齒蟾
雲南臭蛙
疣足樹蛙
眼斑小樹蛙
棕背蛙
棕點湍蛙
中亞林蛙
中國林蛙
昭覺泛樹蛙
中華蟾蜍
昭平雨蛙
竹葉臭蛙
棕背臭蛙
棕褶樹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