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合江臭蛙](/img/d/6b7/nBnauM3X2QDN1EDN1ATN3QDNwMTM3ITNzgTMxADMwAzMxAzLwU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文學名: 合江臭蛙
中文目名: 無尾目
中文科名: 蛙科
中文屬名: 蛙屬
拉丁文目名: ANURA
拉丁文科名: Ranidae
拉丁文屬名: Rana
拉丁文種名: hejiangensi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Deng et Yu, 1992
分布信息
![地區](/img/2/217/nBnauM3X1EDNyATO2ATN3QDNwMTM3ITNzgTMxADMwAzMxAzLwU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主要分布省份:四川 佛寶
特徵
臭蛙生活在佛寶林海原始林帶的大漕河和小漕河兩岸。臭蛙皮膚表面產生一種分泌物,很臭,個頭小,喜歡在岩壁上蹲著,很難捕捉。
重慶兩棲類新紀錄—合江臭蛙
2009年7月23~24日,在重慶江津四面山大窩鋪採得蛙類26隻,經鑑定,其中有一隻是合江臭蛙(Odorranahejiangensis),為重慶市蛙類新紀錄。描述
在重慶發現的合江臭蛙為一雄蛙,體長46.40mm。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尖圓呈盾形,超出下頜;鼻孔微向前下方傾斜;吻棱明顯;瞳孔橫橢圓形,眼間距與上眼瞼寬幾相等,鼓膜略大於眼徑之半;犁骨齒粗強,呈倒“八”字形二短斜列。前肢較粗壯,前臂及手長為體長之半稍短;指、趾均具吸盤,其縱徑大於橫徑,除第一指外其餘各指吸盤腹側均具長溝,吸盤寬度不大於該指節寬的2倍;關節下瘤圓而發達;後肢長,脛跗關節前伸達眼鼻之間,更近鼻孔;脛長超過體長之半,左右跟部重疊較多;足長略短於脛長;趾間幾全蹼,無跗褶,第四趾兩側之蹼達遠端關節下瘤。頭、體背皮膚光滑,兩眼間有一小白點;體背後部、四肢背側、眼瞼後部及鼓膜周圍均散有小刺粒;體側皮膚稍粗糙,沿體側背兩側及體側下方散有扁平圓形疣粒。背面綠色雜以褐棕色或深褐色不規則斑,體後部及體側深色斑明顯,四肢背面具棕褐色橫紋;體和四肢腹面肉色,咽胸部深棕色斑甚多,腹部和四肢斑紋較少。雄性有一對咽側外聲囊,第一指有肉白色婚墊;無雄性線。無尾目百科(二)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