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胡瑞爾豬籠草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分布於沙巴西南部、沙撈越北部和汶萊。它也被假定維奇豬籠草的個體、大豬籠草的個體或自然雜交種。它與大量生物共生,其中包括一種特別的金色蛙類。植物學史
胡瑞爾豬籠草在早期就被植物學家所熟知,但對於它的實質學者們各有不同的解釋。它多數時候被認為是維奇豬籠草(N.veitchii)的個體、大豬籠草(N.maxima)的個體或自然雜交種。
1988年,安西婭·飛利浦(AntheaPhillipps)和安東尼·蘭博(AnthonyLamb)發表了一篇關於來自毛律山(MountMurud)的胡瑞爾豬籠草的說明,並認為其是維奇豬籠草與暗色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但在他們1996年發表的專著《婆羅洲的豬籠草(Pitcher-PlantsofBorneo)》中,又將其列為一個未描述種“Nepenthessp.”。而在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1997年發表的著作《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NepenthesofBorneo)》和雨果·施泰納(HugoSteiner)2002年發表的著作《婆羅洲山區及低地的豬籠草(Borneo:ItsMountainsandLowlandswiththeirPitcherPlants)》中,其也被列為一個未描述種“Nepenthessp.B”。
1996年的一期《食蟲植物通訊(CarnivorousPlantNewsletter)》中,約翰·德維特(JohnDeWitte)發表了的一篇題為《毛律山的豬籠草屬植物(NepenthesofGunungMurud)》的文章,其中約翰·德維特認為胡瑞爾豬籠草可能為維奇豬籠草與窄葉豬籠草(N.stenophylla)或暗色豬籠草(N.fusca)的自然雜交種。
1999年,布魯斯·薩蒙(BruceSalmon)認為這個種群與柔毛豬籠草(N.mollis)同為一個物種,而當時只具有一副不帶捕蟲籠的柔毛豬籠草標本。而2003年馬修·傑布(Matthew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Cheek)並不贊同這個觀點,並將其描述為胡瑞爾豬籠草。胡瑞爾豬籠草的模式標本編號為“A.Lamb&Surat145/99”,收集於沙巴的盧馬庫山(MountLumarku),現存放于山打根(Sandakan)林業部植物標本館中。胡瑞爾豬籠草是以安德魯·赫里爾(AndrewHurrell)的名字命名。1995年間,他對毛律山上的植物進行了研究。野外觀察表明,其分布地與其可能的父母本相互獨立,因此可認為它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形態特徵
胡瑞爾豬籠草為藤本植物。不同分布地個體的形態特徵有略微的區別。來自姆魯山(MountMulu)及其他幾個山區的個體,其節間距可長達10cm。來自盧馬庫山的模式個體,其葉片可長達24cm,並具有一個帶脊的葉柄。葉柄包住莖周長的一半,並下延,脊寬度約1cm。來自姆魯山的個體具有較窄的披針形葉片和較寬的帶脊葉柄,葉柄下延,長達可達10cm。下位籠為窄卵形至漏斗形。它們的體型較大,可高達30cm。籠蓋為寬三角形,其邊緣為波浪狀。唇具有唇頸,唇頸可寬達7cm。
上位籠比下位籠更類似漏斗形,可高達28.5cm。籠蓋為非常窄的三角形,可長達8cm,寬至4.2cm,其基部為心形。其下表面的基部具有一個凸起,此外其頂部還具有一個絲狀的附屬物,長度可達5mm。籠蓋的下表面還分布著大量巨大的蜜腺,特別是靠近邊緣和基部的位置。胡瑞爾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次級花梗具有苞片,長3~4mm。胡瑞爾豬籠草具有密集的紅棕色毛被。籠蓋的上表面具有銹棕色的毛被,但下表面只出現於邊緣部分。與其他豬籠草不同,其葉片的上表面和籠蓋上 。
生態學
胡瑞爾豬籠草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包括沙撈越北部山區、沙巴西南部和汶萊。特別是存在於盧馬庫山(MountLumarku)、姆魯山(MountMulu)與胡瑞爾豬籠草共生的蛙類、毛律山(MountMurud)和隆巴西亞(LongPasia)附近包括里茂山(MountRimau)在內的麥里根山脈(MeliganRange)山區。其分布海拔範圍較寬廣,存在於海拔1300~2400m的地區。在毛律山(2423m),胡瑞爾豬籠草分布於海拔2100m以上的頂峰山脊,但隨著海拔的增加其數量不斷的減少。在盧馬庫山(約1900m),其分布於海拔1620m以上的頂峰山脊。
胡瑞爾豬籠草的原生地為苔蘚森林和高地山地森林。其常作為一種附生植物,出現於距離地面達10m的樹幹上。它還存在於長滿苔蘚的石楠林中。少量植株生長於地表。胡瑞爾豬籠草是大量共生生物的宿主。其中最為引人注目是一種小樹蛙屬(Philautus)的小型金色蛙類。它常出現於盧馬庫山的附生型胡瑞爾豬籠草的捕蟲籠中。
交種來源
胡瑞爾豬籠草的捕蟲籠形態呈現為暗色豬籠草(N.fusca)和維奇豬籠草(N.veitchii)的中間型。因此部分的學者認識它們是胡瑞爾豬籠草的一對可能的雜交親本。植物學家克萊夫·A·斯特斯(CliveA.Stace)提到一個觀點“當一個穩定雜交種具有一系列獨特的分布特徵、形態特徵和遺傳特性時,就不能再將其與親本視為同一個物種。”自從發現其具有穩定的分布,並且在原生地具有大量的植株,就更支持將其獨立成為一個物種。此外,在其疑似雜交親本的原生地中從未發現過胡瑞爾豬籠草。這可能是在競爭中,其親本已被淘汰,並由胡瑞爾豬籠草取代了它們。另一個可能是胡瑞爾豬籠草散播到了一個不存在其親本的新區域。
其他可能是其雜交親本來源的豬籠草包括漢密吉伊坦山豬籠草(N.hamiguitanensis)、毛律山豬籠草(N.murudensis)和有柄豬籠草(N.petiolata)。
相關物種
暗色豬籠草
胡瑞爾豬籠草的下位籠較為特殊,但去上位籠的形態與暗色豬籠草的極其相似。在婆羅洲中,只有兩種豬籠草具有窄三角形的籠蓋。胡瑞爾豬籠草的上位籠與暗色豬籠草的區別在於,它具有水平的籠口,其基部上升成為一個極長的唇頸。同時它的籠蓋下表面具有一個帶粗毛的凸起。胡瑞爾豬籠草與產自沙巴克羅克山脈(CrockerRange)南部的暗色豬籠草最為相似。這個個體具有更寬的唇,更長的唇頸和更類似三角形的籠蓋。但其唇仍沒有胡瑞爾豬籠草的發達,並且不具備密集的毛被。此外,胡瑞爾豬籠草的籠蓋下表面還分布於蜜腺。
柔毛豬籠草
胡瑞爾豬籠草漸縮的葉片和密集的毛被很容易讓人聯繫起柔毛豬籠草(N.mollis)。所以它曾被認為與柔毛豬籠草是同一個物種。但布魯斯·薩蒙(BruceSalmon)寫道柔毛豬籠草的模式標本與產自盧馬庫山的胡瑞爾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差別。其柔毛豬籠草缺乏帶苞片的次級花梗,其下延的帶脊葉柄可長達6cm,但胡瑞爾豬籠草只有1~2cm。
部分學者認為將它們視為同一個物種是“相當不可能的”。薩蒙論文的參考文獻中,簡·斯洛爾(JanSchlauer)在編者按中提到將這兩個種群合併前必須對柔毛豬籠草的模式產地進行考察。若柔毛豬籠草與胡瑞爾豬籠草被視為同一個物種,那么後者將是前者的一個同物異名。
維奇豬籠草
胡瑞爾豬籠草也可能與其另一個疑似雜交親本維奇豬籠草相混淆。但這兩個種群的生活習性具有明顯的區別。此外,胡瑞爾豬籠草的捕蟲籠更接近漏斗形,帶有獨特的紫色斑點,並且其籠蓋的形狀也不同。
大豬籠草
胡瑞爾豬籠草還曾視作大豬籠草(N.maxima),但實際上後者只存在於婆羅洲。
自然雜交種
現僅發現了胡瑞爾豬籠草與勞氏豬籠草(N.lowii)和維奇豬籠草的罕見自然雜交種。
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