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Nepenthes ephippiata鞍型豬籠草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在拉丁語“ephippiata”表示馬鞍布。它分布於沙撈越(Sarawak)中部的管山(Hose Mountains)和加
里曼丹(Kalimantan)的拉亞山(Mount Raya)與勒桑山(Bukit Lesung)。
植物學史
鞍型豬籠草與勞氏豬籠草(N. lowii)之間存在著近緣關係。在過去B·H·丹瑟(B. H. Danser)對鞍型豬籠草的描述中只有對於莖和雌性花序的描述。因此,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清楚其捕蟲籠的具體形態。目前尚未發現鞍型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
種植方法
鞍型豬籠草是典型的高地豬籠草。鞍型豬籠草生長在山脊頂部長滿水苔的森林中。它所在的海拔比勞氏豬籠草(N. lowii)低,因此它比勞氏豬籠草(N. lowii)更耐高溫。可忍耐的溫度範圍類似於斑豹豬籠草(N. burbidgeae)。盆栽時較適宜使用水苔種植。它的生長速度較慢。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