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發現

菲律賓豬籠草是在豬籠草屬中能同時長出最多花序的豬籠草。它單株最多能同時生長出190根花序。
菲律賓豬籠草尚未發現自然雜交種和變種或個體。
生存機理

保護

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
菲律賓豬籠草是菲律賓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馬修·傑布(Matthew 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 Cheek)在1998年描述了菲律賓豬籠草,當時他們將其稱為“Nepenthes wilkiei”。傑布和奇克認為菲律賓豬籠草與婆羅洲(Bornean)的剛毛豬籠草(N. hirsuta)、粗毛豬籠草(N. hispida)和大型平庸豬籠草(N. macrovulgaris)之間存在著近緣關係,且比與翼狀豬籠草(N. alata)的關係更近。
菲律賓豬籠草是在豬籠草屬中能同時長出最多花序的豬籠草。它單株最多能同時生長出190根花序。
菲律賓豬籠草尚未發現自然雜交種和變種或個體。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