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20世紀初,英國植物學家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考察了馬來西亞,並攀登了彭亨的大漢山。在考察期間,里德利發現了兩種豬籠草。1908年,他將其中一種具有細長捕蟲籠的豬籠草命名為瘦小豬籠草,其捕蟲籠為綠色,上面具有明顯的黑色斑點。1924年,里德利描述了第二種豬籠草,並將其命名為白豬籠草(N.alba),其具有小型的白色捕蟲籠。自從里德利發現這兩個物種後的一百年間,學界對於這兩者的分類一直存在著錯誤。一部分植物學家認為這兩個種群實為一個物種,另一部分則將其歸入了其他豬籠草的名下,如岔刺豬籠草(N.ramispina)、邦蘇豬籠草(N.bongso)和欣佳浪山豬籠草(N.singalana)。
2008年,斯圖爾特·麥克弗森再次對大漢山進行了考察,並試圖弄清該山上豬籠草的分類關係。他觀察了大漢山高地山坡上的兩個獨立的豬籠草種群的形態特徵,發現其與里德利對於瘦小豬籠草和白豬籠草的原始描述相一致。這兩個豬籠草種群的捕蟲籠的形狀、顏色和大小都不同。它們分布於不同的海拔高度,且原生地並不重疊。所以斯圖爾特·麥克弗森認為里德利對於這兩個種群的分類是正確的,白豬籠草與瘦小豬籠草是兩個獨立的物種。
形態特徵
瘦小豬籠草的下位籠可高達22cm,寬至7cm。下位籠的下半部為卵形,寬大;中部可能會出現籠肩;上半部為圓柱形。籠翼可寬達9mm,翼須可長達1cm。唇有光澤,可寬達1.8cm,其前部較窄,兩側和靠近籠蓋處較寬。唇頸處的縫隙可有幾毫米寬。唇肋明顯,高1.5mm,間距為1.5mm。唇齒可長達2mm。籠蓋為橢圓形或卵形,可長達6cm,寬至5cm。無附屬物。籠蓋基部後方的籠蔓尾不分叉,可長達2cm。下位籠外表面大多數為黃綠色,帶有暗紅色或紫色斑點。內表面的顏色較瘦小豬籠草的捕蟲籠及植株外觀淺。唇為綠色或紅色,且常帶有暗紅色或紫色的條紋。籠蓋下表面為黃綠色或淺黃色,上表面為橄欖綠,常具有深紫色或黑色的斑點。在斯圖爾特·麥克弗森(StewartMcPherson)所觀察過的所有瘦小豬籠草的個體中,其下位籠的性狀都是一致的。
瘦小豬籠草的上位籠可高達26cm,寬至5cm(比白豬籠草上位籠的一般尺寸大了好幾倍)。上位籠為漏斗形,非常的細長。偶爾基部三分之一可能略微膨大,形成一個隱隱的籠肩。籠翼退化為一對隆起。唇可寬達12mm,兩側和基部可能略寬。唇肋較模糊,高0.5mm,間距為1mm。其他部分與下位籠相同。上位籠外表面大多數為黑色,並帶有淡綠色的斑點,斑點呈細長狀。籠蓋上表面的花紋類似於籠身外表面,而其下表面及籠身內表面為淡黃綠色。唇為黃色,帶有黑色和紫色的條紋。
生態關係
瘦小豬籠草僅存在於大漢山(MountTahan)的高地山坡上,相比也產於大漢山的白豬籠草(N.alba)更為罕見。所有瘦小豬籠草都分布於山脊頂部潮濕的高地山林中,其海拔為1600~1700m。它在大漢山的分布並不廣泛,數量也很稀少,共僅有幾十棵,但它們的性狀都是一致的,統一的。瘦小豬籠草很容易形成分枝,3m長的莖至少有一個分枝。其通常匍匐生長,或附生於周圍的植被上,特別是在陽光較為強烈的地方。但瘦小豬籠草並不生長於暴露的開闊地上,在這樣的環境下其會生長遲緩且矮化。根據2000年的評估結果,瘦小豬籠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6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等級為瀕危(Endangered)。
變種
Nepenthesgracillimaf.ramispina(Ridl.)Hort.Westphal(2000)[=岔刺豬籠草(N.ramispina)]Nepenthesgracillimavar.majorRidl.(1924)
自然雜交種
在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的專著《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NepenthesofSumatraandpeninsularMalaysia)》中列出了關於瘦小豬籠草與麥克法蘭豬籠草(N.macfarlanei)的自然雜交種。但在該書出版的時候,白豬籠草還被認為是瘦小豬籠草的同物異名,之後才被獨立為一個物種。由於白豬籠草與瘦小豬籠草都存在於大漢山,所以克拉克發現的可能為白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而非瘦小豬籠草的。
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