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勝彥近藤(KatsuhikoKondo)在1969年11月至12月的《托里植物協會報》(BulletinoftheTorreyBotanicalClub)中正式描述了貝里豬籠草。編號為“Kondo11514”的標本被指定為模式標本,其於1968年4月14日採集於棉蘭老島蘇里高海拔800米的地區。勝彥近藤在1968年一次對菲律賓的考察中採集到了這份標本。[1]模式標本存放於北卡羅萊納州植物園植物標本館(NCU)中;等模標本存放於KC和名古屋植物標本館中。
倉田重夫和豐島正美(MasamiToyoshima)在1972年的一期《新加坡園藝報》(TheGardens'BulletinSingapore)中描述了一種名為“N.globamphora”的豬籠草[2],其現在被認為是貝里豬籠草的一個同物異名。該類群的模式標本是編號為“Kurata&Toyoshima1128”的標本,1965年8月22日,其採集於棉蘭老島南蘇里高省的黎牙實比山(MountLegaspi)海拔270米的地區,並存放於日本牙科學院植物標本館中(NDC)。1966年的一期《食蟲植物協會雜誌》(36期,15頁)就提到了名為“N.globamphora”的類群,當時該名稱被視為裸名。
馬修·傑布和馬丁·奇克1997年的專著《豬籠草屬(豬籠草科)的框架性修訂》和2001年的專著《豬籠草科》再次對貝里豬籠草進行了詳細的分類處理。馬修·傑布和馬丁·奇克之後提到,僅知道關於該物種極少量的生態數據,且當時植物標本館中僅存在兩份模式材料(“Kondo11514”和“Kurata&Toyoshima1128”)。斯圖爾特·麥克弗森在其2009年的專著《舊大陸的豬籠草》中含有一份修訂過的貝里豬籠草的描述及彩色的原生地照片。
形態特徵
貝里豬籠草為藤本植物,可高達2.5米,最多可至10米。莖可分支,常攀附於周圍的植被,但也可在地面匍匐生長。莖為圓柱形或略帶稜角,直徑可達5毫米,節間距可達2厘米。
貝里豬籠草的葉片革質、無柄。葉片為線形至略呈披針形或窄橢圓形,可長達18厘米,寬至3厘米。葉片末端為急尖或鈍尖,基部略縮,抱住莖周長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略呈耳狀,傾斜。葉片基部可能不同程度的下延,或不下延。中脈的兩側各有3條縱脈,僅限於葉片的末三分之一。羽狀脈豐富,斜發至葉片的邊緣。籠蔓比例上較長,特別是其下位籠的籠蔓,其長可超過30厘米。
貝里豬籠草的下位籠通常為圓柱形或橢球形,但也可能為瓮形或近球形。其較小型,高僅可達9厘米,寬僅可至5厘米。下位籠的下部偶爾膨大,中部略呈現出籠肩。腹面具一對不寬於12毫米的籠翼。籠翼具密集的翼須,翼須可長達9毫米,偶爾兩至三根聚為一簇(每簇之間間隔1.3毫米),但通常單獨存在(特別是幼年的植株)。籠口近圓形至寬卵形,大致水平,僅略微傾斜。唇為圓柱形,或平展。其可寬達10毫米,基部較寬且略微向上拉升。唇肋可高達1毫米,間距可達1.5毫米。唇齒較窄,不長於3毫米。唇外緣呈波浪狀。籠蓋為橢圓形至卵形或寬卵形。籠蓋末端渾圓,基部略呈心形。其可長達4厘米,寬至3.5厘米。籠蓋的下表面無附屬物,但稀疏分布著少許(5或6個)蜜腺。該蜜腺為橢圓形至圓形,直徑為0.2至0.4毫米。其無邊,坑狀且較深。籠蓋基部的後方具一根不分叉的籠蔓尾,其可長達9毫米。
貝里豬籠草的上位籠為漏斗形,上部膨大。雖然馬丁·奇克和馬修·傑布觀察的帶花標本缺乏上位籠,但貝里豬籠草的上位籠還是較常見的。貝里豬籠草上位籠的體型較下位籠小,貝里豬籠草也是豬籠草屬中捕蟲籠最小的幾個物種之一,其僅可高達7.5厘米,寬僅可至3厘米。籠翼退化至僅寬約4毫米,翼須僅長達3毫米,也可能完全消失。籠翼或籠翼隆跡之間常平展。唇通常與下位籠一樣為圓柱形,但僅可寬達5毫米,越靠近基部越寬大。唇肋可高達0.5毫米,間距可達1毫米,但在一些標本上不明顯。唇齒窄,可長達1毫米。籠蓋無附屬物,為橢圓形至卵形,可長達3厘米,寬至2厘米。籠蔓尾不分叉,可長達7毫米。
貝里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可長達15厘米,直徑約1厘米。總花梗可長達9厘米,基部直徑約1毫米。每個花序可帶40個花朵。每個花梗帶一朵花,無苞片,可長達4毫米。花被片為卵形,可長達2.5毫米,寬至1.2毫米。雄蕊柄長約1.5毫米。種莢可長達20毫米。
貝里豬籠草的捕蟲籠及花序上具有紅色或銹紅色的毛被,其不明顯且不分叉,可長達0.1毫米。花被片具細絨毛。莖、葉片和雄蕊柄通常無毛。
莖、籠蔓和中脈通常為黃色至綠色,但部分標本為橙色或紅色;其是否具有較深的顏色似乎與是否乾旱有關。葉片通常為綠色,但發育中的葉片也可能為橙色、紅色、甚至為紫色,之後逐漸轉綠。所以,其植株通常頂部常具2或3片紅色的葉片,而下部具大量綠色的葉片。下位籠大多為綠色、黃色、橙色或紅色,具暗橙色或暗紫色的斑點。唇和籠蓋與籠身的顏色類似,但沒有斑點。捕蟲籠的內表面為紅色或綠色,可能具紅色的斑點。上位籠的顏色與下位籠類似,但無斑點,為綠色、黃色、橙色或紅色。不過,紅色的上位籠偶爾會具有深色的斑點。上位籠唇和籠身顏色的對比有時較為強烈,可能為紅色籠身,黃色或綠色唇,或反之。
尚未發現貝里豬籠草的種下類群。
生態關係
貝里豬籠草是菲律賓特有的物種,常見於迪納加特島和棉蘭老島北部;由於棉蘭老島南部持續的衝突,所以貝里豬籠草在此的記錄不多。因此,其至少存在於北蘇里高省和南蘇里高省。貝里豬籠草生長於海拔0至800米的地區。
在大部分原生地中,貝里豬籠草陸生,其原生地包括低地石楠林、開闊地(如懸崖表面和山坡)、低地山地森林的矮小植被、及次生林(如龍腦香林)。其經常生長於穿越森林的公路兩旁。[8]該物種已知的分布地大致為超基性基質。貝里豬籠草通常與美林豬籠草(N.mindanaoensis)和棉蘭老島豬籠草(N.merrilliana)同域分布。已發現了貝里豬籠草與這兩個物種的自然雜交種,但極其罕見。[9]關於這三個物種的實地考察表明,這三者的花期並不相同。
根據2000年的評估,貝里豬籠草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保護狀況為瀕危。斯圖爾特·麥克弗森認為該物種“目前尚未受到威脅”,並寫道其“廣泛”分布於迪納加特島和棉蘭老島北部,其代表著其“廣泛的存在著”。然而,低地地區原生地的喪失影響著貝里豬籠草的生存,特別是在迪納加特島,其已成為了一個問題。
相關物種
貝里豬籠草的下位籠略呈球狀,籠翼密集(通常呈簇狀)且籠蔓在比例上較長。依據這些形態特徵,除了阿金特豬籠草外,都可較容易的區分開來。不過,阿金特豬籠草不會出現攀緣莖,葉片的形狀也與之不同,且唇呈獨特的翻卷狀。
貝里豬籠草與美林豬籠草和蘇里高豬籠草的捕蟲籠和葉片之間存在著相似的形態特徵,如頂部的葉片都為紅色。但貝里豬籠草的所有部分都極小型,特別是捕蟲籠及花序。更一般地說,貝里豬籠草被歸入了B·H·丹瑟所分類出的“卓越組”(Insignes)中,該組還包含伯克豬籠草(N.burkei)、卓越豬籠草(N.insignis)、美林豬籠草和葫蘆豬籠草(N.ventricosa),及最近歸入的辛布亞豬籠草(N.sibuyanensis)。
在小瓮豬籠草(N.micramphora)的正式描述中,貝里豬籠草與其進行了比較,作者指出小瓮豬籠草的莖、葉片和花序與貝里豬籠草“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此外,2009年之前關於小瓮豬籠草的描述中還曾將產於漢密吉伊坦山的貝里豬籠草誤認為是小瓮豬籠草。不過,小瓮豬籠草的捕蟲籠和更小的植被群落特徵與之存在著巨大的區別。
馬丁·奇克和馬修·傑布2001年的專著中指出,托莫里豬籠草(N.tomoriana)的下位籠和貝里豬籠草“顯著相似”。
自然雜交種
已記錄到了兩種假定的貝里豬籠草自然雜交種:貝里豬籠草與美林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貝里豬籠草與棉蘭老島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
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