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學
1881年至1905年間,弗雷德里克·曼森·貝利描述了11個產自澳大利亞北部的豬籠草屬物種,但在1928年這11個物種全部被B·H·丹瑟認為是奇異豬籠草的同物異名。羅恩豬籠草是唯一一個被B·H·丹瑟認為具有奇異豬籠草非典型形態特徵的類群。他寫道: “在我觀察過所有模式標本或至少是可靠的標本後發現,它們幾乎都是奇異豬籠草的變型。只有羅恩豬籠草具有與奇異豬籠草不同的形態特徵——具鐘形或漏斗形的上位籠。這樣的差別往往出現於幾個近似的物種中,所以以此將其分別為兩個獨立的物種肯定是不夠的。”然而,2001年至2003年的實地考察發現“羅恩豬籠草具有多個與奇異豬籠草不同,穩定且顯著的形態特徵和生態學特徵”,所以這個類群在2005年被恢復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學名
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羅恩豬籠草的種加詞來源於人名“Rowan”,正確學名應為“Nepenthesrowaniae”。雖然“rowanae”理應被更正為“rowaniae”,但文獻中更傾向使用“Nepenthesrowanae”。自然雜交種
N.mirabilis×N.rowanaeN.rowanae×N.tenax
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