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種
白翅啄木鳥北疆亞種(學名:Picoides leucopterus leptorhynchus)。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
白翅啄木鳥指名亞種(學名:Picoides leucopterus leucopterus)。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
基本資料
中文名: 白翅啄木鳥
拉丁文名: Dendrocopos leucopterus
描述:中等體型(23厘米)的黑白啄木鳥。似大斑啄木鳥,翼合攏時具大塊的白色區域而非黑白色斑。
虹膜-褐色;嘴-灰而端黑;腳-灰色。
叫聲:如其他啄木鳥。咔咔作叫並鏨木有聲。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非常見鳥種於新疆喀什及準噶爾盆地並沿天山山麓東至羅布泊,高可至海拔2500米。
習性:棲於溪流邊的胡楊林及天山山麓地帶。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啄木鳥科的鳥類
啄木鳥科(Picidae; woodpeckers) 形目的1科,約有270種。體長 90~560毫米。嘴強直如鑿;舌長而能伸縮,先端列生短鉤;腳稍短,具4趾, 2趾向前,2趾向後;尾呈平尾或楔狀,尾羽大都12枚,羽乾堅硬富有彈性,在啄木時支撐身體。除大洋洲和南極洲外,均可見到。中國有28種,各地均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