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
平原主屬揚子準地台江漢斷拗,地勢低平,除邊緣分布有海拔約50米的平緩崗地和百餘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米以下。大體由西北向東南微傾,西北部海拔35米左右,東南降至25米以下,漢口僅23米。平原內湖泊星羅,水網交織,垸堤縱橫。地表組成物質以近代河流沖積物和湖泊淤積物為主,屬細砂、粉砂及粘土,第三紀紅層僅於平原邊緣地區出露。長江、漢江和東荊河沿岸地勢較高,一般在28~38米。地貌上可分為兩部分:①處於河床與人工堤防之間的堤外灘地,現代沖積作用旺盛,地勢較高,大部分在30米以上,土壤多為砂壤質。②大堤以內的堤內平原,一般較堤外灘地低3~6米,向內側微傾,土壤多為厚層粉砂壤土。
江河之間相對低下,形成長形凹地,主要有漢北河與漢江間的天門河、汈汊湖凹地;漢江與東荊河間的通順河、排湖凹地;東荊河與長江間的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凹地;長江右岸的松滋河、王家大湖凹地等。凹地的地面高程多在25~28米,地表組成物質主要為粘土,地下水位一般離地表0.5~1.0米,甚有不及0.5米者,每遇大雨,易成澇漬。
江漢平原大小湖泊約300多個,重要的有洪湖、汈汊湖、長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湖泊一般底平水淺,是淡水養殖業的基地;又能調蓄江河水量,減輕平原旱澇災害。
氣候
平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約2000小時,年太陽輻射總值約460~480千焦耳/平方厘米。無霜期約240~260天,10℃以上持續期約230~240天,活動積溫5100~5300℃。平原各地利於棉花、水稻等喜溫作物栽種。年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氣溫較高的4~9月降水量約占年降水總量的70%。漢江谷地為冷空氣南下的重要通道,江漢平原首當其衝,春、秋季節常發生低濕陰雨,使旱稻爛秧機率及二季晚稻空殼率較高;若遇梅雨過長、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澇;盛夏常為副熱帶高壓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氣,故伏、秋乾旱頻次較多。
歷史
糧食與棉布是明清時期進入長途流通的兩種主要農產品。據吳承明的研究,明清時期這兩種物品在市場上均有增長,特別是在清代。清中期每年約有3600萬石稻穀進入長途流通領域,除600萬石漕糧外,有3000萬石是商品糧,這是晚明進入長途流通的三倍。其中長江三角洲是最重要的糧食輸入區.第二項最重要的商品是棉布,全部商品布的15%或每年4500萬匹進入長途流通市場。按照舒爾茨的邏輯,作為既產米又產棉布的地區,江漢平原應該對這一不斷擴大的市場有更積極的反應,提高產量出口更多的稻米與棉布。但如吳所示,在18世紀中期,只有湖北北部(包括江漢平原部分地區)有些許小麥進入長途貿易;而江漢棉布只是長途貿易中的極小部分(比例不詳),90%棉布由江南提供 。實際上,江漢平原清前期以後就很少出口米糧,而它所生產的棉布也主要是為本地消費(特別是農家自身消費)。下面將看到,在多數情況下,是否捲入市場與多種因素有關。外地移民移居江漢平原主要是因為那兒有大量可墾的荒地。多數新到者是戰爭難民或災民,及從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來的人,他們移人的主要目的是為生存。他們當然希望在此新地方尋找到更好的生活。但因當地的水利條件,他們不得不適應環境的不斷變遷。他們墾荒意在獲取生存之資,而不在追逐市場利潤。有的小農雖也通過種植經濟作物而捲入市場,但其行為嚴重受制於當地的環境條件。
農業
棉花生產與經濟行為
經濟棉花乃清代江漢平原主要的經濟作物,而棉布則是重要的商品之一。這也與清代中國農村的基本情況相似。雖然江漢平原有不少有名的棉布品牌,並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市場,但如前所述,進入長距離運銷的數量十分有限。
在進入20世紀之前,江漢平原的棉花也主要是用作自紡自織的原料就地消費,因棉花不耐水,只能種在旱地上,且對土壤質地也有特殊的要求;因其易受洪水危害,棉花又要種在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以避洪水,但又不是山地,山地瘠薄且不易灌溉。如在清末漢川,棉花即主要種在垸中,“棉……垸田多種之,山田種此者十僅二三”。
河流改造
“長江萬里長,險段在荊江”,一是夏季高水位時,長江水面往往高於兩側平原數米至十餘米,二是荊江河段曲流發育,河道彎曲,水流不暢。漢江自古有“曲莫如漢”之說,其洪水量不及長江,但下遊河槽呈漏斗狀,上寬下窄,每遇洪水,嚴重威脅兩岸,與長江洪峰相遇,威脅更大。當外江汛期,又適逢內湖水位上漲、地下水位增高的季節,外洪內澇,造成嚴重漬澇。1949年以前,平原水系十分紊亂,洪澇災害嚴重,江、漢堤防年久失修,每遇大水常潰口成災。從1644~1949年的300餘年間,荊江大堤決口19次,其中1931年的決口,計有9縣33.3萬餘公頃良田被淹,12萬多人死亡,300多萬人流離失所。1949年以來,對荊江、漢江、東荊河等堤防進行了整修加固、增高培厚,並於1952年和1956年先後建成了荊江分洪工程和漢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特別是1968年漢江丹江口水庫(見丹江口水利樞紐)蓄水發電後,有效地控制了漢江上游洪水,與上述堤防、分洪工程相配合,大大減輕了洪水對江漢平原的威脅。同時下荊江河段進行了上車灣、中洲子等人工截彎取直工程,增加了泄洪量,提高了防洪能力。
1949年以來,大力調整了原有水系,開挖了西起天門縣魏家台,東至漢陽縣新溝鎮,長近100公里的漢北河;四湖地區長126公里的總乾渠;東、西乾渠、田關渠等幾十條大、中型骨幹排灌渠道。至80年代初期,平原的排灌系統初步形成,減輕了旱澇災害。
經濟概況
江漢平原,旱地約占耕地總面積的52%,水田約占48%。旱地集中分布於堤內平原,堤內平原的棉田占耕地面積的40~60%,個別地區高達80%以上。1949年後成為中國高產優質棉區之一。水田集中分布於河間凹地和平原邊緣,糧食商品率較高,為中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湖區大量圍湖墾殖,湖田面積增加,田多勞少,耕作較粗放,單產水平較低而不穩定。近年來,部分實現了退田還湖。平原的油料作物占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為主。
江漢平原的湖區是中國的著名水產區,不僅盛產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鯉、鯽、桂、鱅、烏鱧等魚類亦豐。還盛產蝦、 蟹、貝類、 蓮、藕、菱、蘆葦和水禽。其中多種水產品為重要出口商品。隨水利建設與河湖的綜合治理,水產由過去以天然捕撈為主,轉而重視發展人工養殖。
風俗習慣
1.吃黃鱔 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2.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 菜煮雞蛋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采來一把地米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癒。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地米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就在沔陽形成了風俗。以後逐漸傳開,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
名歌
江漢平原民歌支區:該區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區,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帶。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較發達,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至今在許多方面仍保留著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燈歌、小調、風俗歌、山歌。聞名的曲目有《黃四姐》、《洪湖漁歌》。
歷史人物
歷朝代名人:三國時期有“蜀中王”之稱的益州牧劉焉、劉璋父子。唐代有世界上首部茶學專著《茶經》的作者、被後人稱為“茶聖”陸羽;有詩集《皮子文藪》的作者、偉大現實主義詩人皮日休。明代有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他們合編的《唐詩歸》、《古詩歸》流傳於世。還有六朝名臣、吏部尚書周嘉謨。清代有嘉慶十六年(1811年)狀元蔣立鏞,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自其父蔣祥墀起,依次蔣立鏞、蔣元溥、蔣啟勛、蔣傳燮,分別為清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光緒年間的五代進士,並兩登鼎甲,即繼蔣立鏞中狀元之後,蔣元溥於道光十三年中探花。因此,他們的出生地淨潭鄉七屋台村被譽為“狀元灣”。農民起義領袖黃正倫,於鹹豐十一年(1861年)在松滋揭竿而起,改元“大明”。還有山西、陝西巡撫胡聘之;黑龍江巡撫、民國初期任國民政府平政院院長的周樹模。
辛亥革命時期:有武昌首義參加者李長齡、沈肇年,同盟會幹事白逾桓,國民革命軍第15軍軍長、湖北省省長劉佐龍,辛亥革命後第一張革命報紙——《大漢報》主編胡石庵,軍政府編制部部長徐聲金,總統府軍務科長、參議會秘書長唐仲寅,新軍32標指揮官許兆龍,第11協統、左路縱隊督戰官張國荃,湘鄂邊區招討副使賀公俠等。同時還有在辛亥革命和護國討袁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同盟會會員宋開先、漢口第一混成協標統鄢樹藩、討袁軍第一旅旅長沈翼世、護法軍第一梯團前敵指揮官楊志超等。
民國時期:有任山東、浙江兩省主席、國民政府農林部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海軍上將的沈鴻烈,國民革命軍抗日名將盧醒,晉綏公署參議熊蚧等。
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有天門最早和毛澤東面晤的李伯剛。1920年春,李與毛澤東在武漢會面,促膝商談革命。同年11月,和董必武等一道創建武漢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11月入黨。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天門地區有5400名優秀兒女和革命先軀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犧牲,其中有縣團以上幹部64人,區營級幹部312人,6人在天門擔任過縣委書記,還有擔任過中共湖北區執委會監察委員的張靜安。
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天門籍子弟兵中湧現出一大批高級軍官。從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直至“文化大革命”前,有14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是:陳華堂、李人林、黃忠學、吳子傑、鄧可運、史可全、王紹南、別祖厚、李國良、魏天祿、范忠祥、楊虎城、范保順、宋慶生。其中,陳華堂1969年被選為中共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文藝界的精英:有著名詩人、原《詩刊》主編鄒荻帆,著名電影劇作家李洪辛、傅敬恭,現代詩人冀氵方、鄭思,空軍一級作家陳立德,著名書法家王世傑,著名民歌歌唱家蔣桂英,現代歌唱家金鐘鳴等。建國以來,天門的大批幹部、學生、子弟兵、商人走向全國,湧現出許多傑出人才。解放以來的副省(部)級以上幹部有張文卿、易積貴、鄧禹、塗雲庵、吳松、胡恆山、陳立德、江永紅、周家法、戴紹基、劉世華、陳方烈、包幫雲、王心禹、徐元甫、謝伏瞻、余革勝等。人民解放軍1988年恢復軍銜制後,先後有原二炮某部政委熊元吉、原武警黃金指揮部副主任兼參謀長嚴焰南、原武警湖北總隊政委張萬華、海軍某部政委劉紀林等4人被授予少將軍銜,中央候補委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邱衍漢被授予中將軍銜。社會知名人士有:世界著名結晶礦物學家彭志忠,資深航空教育博士生導師吳禮文,聞名中外的婦產科專家田孝坤,國際毒理學權威專家魯超,經濟學家范恆山,女乒世界冠軍胡小新等。
商界成功人士有(資產億元以上):兆隆集團總裁劉純愉,福達實業有限公司總裁張福祥,泰康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陳東升,川化集團總公司董事長謝蒙喜,中宏汽體有限公司總經理曠軍,藍星公司總經理楊忠洲,石獅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太平,鑫飛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純啟,鐵道部地質研究所汪西海,冶金建築承包總公司經理彭宣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