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百新

柳百新

柳百新,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5年出生於上海市,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和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柳百新於1961年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1981-1982 曾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訪問研究;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柳百新長期在離子束與固體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計算材料科學,薄膜和核材料領域從事基礎研究和研究生培養的工作。提出離子束混合在二元金屬系統中形成非晶態合金的經驗規則和熱力學模型,並用第一性原理計算論證了亞穩合金相的穩定性。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35年6月10日,出生於上海市;6歲時被送到上海市中西女中第二附小上學,四年級開始時因病而休學了兩年。

柳百新 柳百新

1947年,由於搬家而轉入協進女中附小繼續學習。

1949-1955年,柳百新就讀於上海市聖芳濟中學(後改名為時代中學);6年的中學生活使他在3個方面大受裨益。

1955-1961年,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學習,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

1961年至今, 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

1963年,柳百新和同學了6年的倪蕙苓組織了自己的家。

1969年,被派到江西鯉魚洲農場去接受“再教育”;同年底被調回清華大學從事核能研究。

1978年,柳百新回到工程物理系做教學和研究工作。

1981-1982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訪問學者。

1984年,當選為國際玻姆物理學會科學委員。

1988-1989年,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特別成員。

1992-1995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評審組成員。

1994年至今,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

1999年至今,任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學科評審組成員。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年至今, 任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評審組成員。

2002年至今,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評審組成員。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柳百新長期在載能離子束與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領域從事研究工作。以金屬多層膜離子束混合為實驗手段研究亞穩合金相的形成與相變,提出二元金屬系統中非晶態合金形成的經驗模型,建立相應的熱力學模型,提出從原子互作用勢計算玻璃形成能力,並從第一性原理計算亞穩合金相的穩定性。提出用離子束輻照研究非晶態合金相變臨界現象的思想,發現固體薄膜中分形生長的新現象。在氮離子注入研究中,闡明了金屬氮化物形成的熱力學和生長動力學規律,發展出強流金屬離子注入在矽表面合成金屬矽化物的新技術。用實驗論證了生成熱為正的系統中,多層膜中的界面能有可能驅動固態非晶化反應,提出相應的理論判據,並用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界面反應的原子運動機制。

獲獎年份所獲獎項
1993年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9年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97年 北京市科技進步(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資料來源:

•學術論文

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的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370多篇,包括發表在Advances in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ports 等期刊上的5篇綜述性論文。

代表性論文

1.ATOMISTICTHEORYFORPREDICTINGTHEBINARYMETALLICGLASSFORMATIONJ.H.Li,Y.Dai,Y.Y.CuiandB.X.LiuReviewArticle: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Reports70(1-2),1-28(2011).

2.INTERATOMICPOTENTIALSOFBINARYTRANSITIONMETALSYSTEMSANDSOMEAPPLICATIONSINMATRIALSPHYSICSJ.H.Li,X.D.Dai,S.H.Liang,K.P.Tai,Y.KongandB.X.LiuReviewArticle:PhysicsReports:455(Nos.1-3)1-134(2008).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級別
載能離子束製備新材料的基礎研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課題
金屬合金中界面、亞穩相及相關性能的實驗研究和物理多尺度理論計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資料來源:

人才培養

•教學理念

1、根據中國學生在理論學習上的長處和實踐能力上的欠缺,在博士生培養中應強化論文的研究工作,要有較多時間去思考,反覆深入地做工作。

2、選擇學科前沿課題作為學位論文研究方向是培養出高水平博士的關鍵。因為只有在前沿課題上工作才能具有紮實而廣博的理論基礎。經過博士生培養的全過程,既有可能作出高水平的成果,而且經過反覆套用的基礎知識也掌握得更牢固了。

3、要用國際公認的評價標準來要求博士生的學位論文,對基礎性和套用基礎性的研究,論文的撰寫與發表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且要逐步瞄準國際高水平、權威性的學術刊物去做工作。

•培養成果

截至2015年,柳百新培養了27名博士和6名碩士。1995年畢業的張政軍博士獲得全國首屆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998年畢業的陳益鋼博士名列1997年度SCI論文數全國第二名;3名博士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7名博士獲得德國洪堡博士後獎學金;等。柳百新因培養研究生的工作獲1997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項目名稱: 培養國際一流水平博士生的研究與實踐),1995年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和1997年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證書。

•學術獎勵

獲獎年份所獲獎項
1990年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一等獎
1986年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一等獎
1997年 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項目名稱:培養國際一流水平博士生的研究與實踐)
資料來源: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93年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凝聚態)物理獎
1995年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1997年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證書
資料來源: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父親柳蔭(培慶)是一個造詣很高的雕刻師,在印刷行業中雕刻印製鈔票、證券等用的銅版。母親戎悅禮是一個普通和善良的婦女,親自操持家務。柳百新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

姐姐柳百敏對少年時體弱的柳百新總是倍加照顧,她畢業於上海外語學院,但從事的是她愛好的體育、教練和體育科研工作;二哥柳百成比柳百新大兩歲,他們從小一起生活並長大,上的是同一個國小、中學和大學,現在都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哥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弟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柳百新的伯父柳溥慶是一位知名的印刷技術專家,生前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總工程師。他20世紀20年代去法國勤工儉學,1926年入黨。

社會任職

1998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理事。

現任美國物理學會理事(Fellow);國際期刊J. Nuclear Materials顧問編委會委員;國際玻姆物理學會(Bohmische Physical Society)科學會員。

人物評價

柳百新具有濃濃的愛國心和報國情。 (清華大學新聞網評)

柳百新雖桃李芬芳、著作等身,但依然在真理的路上孜孜以求、不斷前行。 (《學術人生 2》評)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