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斗[中國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專家]

張光斗[中國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專家]

張光斗(1912.5.1-2013.6.21),出生於江蘇省常熟市,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和工程教育家,中國水利水電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 1934年畢業上海交通大學獲學士學位, 1936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土木系碩士學位,1937年獲哈佛大學工程力學碩士學位,並得到了攻讀博士學位的全額獎學金,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54年加入九三學社。 張光斗主要工作是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科研和工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統的、創造性的貢獻。主持設計了密雲水庫、漁子溪水電站等工程,為黃河和長江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和葛洲壩、丹江口、三門峽、小浪底、二灘、三峽、龍灘等多座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指導,編寫了《水工建築物》等學術著作,參與主持了《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

人物生平

張光斗 張光斗

1912年5月1日(民國元年),生於江蘇常熟鹿苑鎮一個貧寒家庭, 其父張荔洲在農村海關當小職員,母親是家庭婦女,1918年,張光斗入本鎮晉安國小讀書,1924年畢業。因他讀書勤奮,成績優良,全家節衣縮食,供他上南洋大學附屬國小。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取清華大學水利專業留美公費生,赴美留學。

1935年,他在美國加州大學學習水利工程,獲碩士學位,1936年去哈佛大學,在威斯脫茄特教授(HMWestergaard)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1937年夏,張光斗在丹佛美國墾務局實習,得到高壩權威薩凡奇(JLSavage)設計總工程師的指導,進行理論聯繫實際的工程師訓練。

1937年底,張光斗到資源委員會龍溪河水力發電工程處工作。先設計獅子灘水電站,因工程太大,國民黨政府無力修建,轉向小型水電站。他設計了桃花溪和下清淵硐兩座水電站,裝機4000餘千瓦。1939年任瀼渡河水力發電工程處主任,負責修建仙女硐和鯨魚口兩座水電站,裝機2000餘千瓦。這些是中國自己修建的第一批水電站,雖然規模很小,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已經很不容易了。

1942年,資源委員會派31名青年工程師去美國學習大型工業建設,他被派去學習大型水電站建設。他虛心學習,深入工地,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學習如何解決複雜工程問題。

1945年4月,張光斗回中國參加三峽工程工作。同年6月,資源委員會成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張光斗先後任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三峽工作進行近兩年,耗資近80萬美元,終因國民黨軍隊戰敗無暇顧及而終止。張光斗當時認為,國家財力不足,不贊成搞三峽工程,主張搞中型水電站,在他建議下,成立了8個水電勘測處、兩個中型水電站工程處,收集了大量資料,做了大量艱苦的準備工作,但終因國民黨政府無力修建而未成。

1948年,美籍總工程師柯登(JSCotton)邀張光斗全家去美,他謝絕了。年底,國民黨政府機關紛紛逃離南京,或去台灣,或去廣州。他在台灣的同學迭來電函,催他去台。他不願再跟國民黨政府走了,他說過去他沒有參加革命,現在共產黨來了,他要留下來從事水電建設。在地下黨幫助下,他把真的水電資料保存下來,把假的資料送給資委會轉運台灣。張光斗還團結了一批水電工程師投身新中國的水電建設,使中國在經濟建設恢復時期能很快著手建造一批中型水電站。

1949年10月起在清華大學任教,歷任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等。

中年時期的張光斗 中年時期的張光斗

上世紀50年代初,參加創建河川水工建築物及水電站專業,編寫了中國較早的《水工結構》教材。 新中國成立後,張光斗到清華大學任教授,兼任黃河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官廳水庫工程局的技術顧問,參加設計工作。他積極學習蘇聯先進教學經驗,進行水力學和水工結構的科研工作。同時,他還參加淮河、黃河、長江、永定河水利工程建設。

1950年抗美援朝,他申請參加修復水豐水電站的工作(該站位於中朝界河上,由中朝兩國共管,向兩國各供一半的電量),未去成。

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清華大學增設水利系,張光斗任水工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他帶領全體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開展科研,在國內最早進行結構模型試驗。

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張光斗負責組建中國科學院水工研究室(後併入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併兼任該室主任。

1956年,他參加制訂12年遠景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任水利組組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7年至1961年,出任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技術主要負責人。

1958年7月,清華大學與水利電力部合作成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張光斗任院長兼總工程師,負責設計密雲水庫。該水庫工程巨大,技術複雜,水庫一年攔洪,兩年完工,得到了周總理和毛主席的讚揚。

為了解決北京、華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他多次主持或參與張坊水庫、三家店水庫、京密引水工程、引黃濟青、引黃濟淀工程的設計或評審。他多次向中央提出建議,把水資源開發利用列為國家經濟建設戰略重點之一,提出開源節流和水資源政策導向等重要意見,得到採納。

1972年冬,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他恢復工作,並應邀參與葛洲壩工程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清華“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中,他又受到衝擊。

1973年,參加葛洲壩工程設計。

1976年,唐山地震,密雲水庫白河大壩保護層滑坡,他被召回水庫。雖然他在工地繼續受到批鬥,但仍然全力工作。

20世紀70年代初,張光斗參加潘家口水庫的設計工作,和海河設計院人員及師生一起,重選壩址。後來設計和施工雙獲國家級優秀工程獎,為解決天津供水問題做出了貢獻。

1978年,張光斗再次恢復工作,先任清華大學水利系主任,後任副校長。同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水電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重新建院,並參加了國家科學和技術科學規劃工作。他還任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水利學報》主編,《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副主編等職。

1981年,被聘為墨西哥國家工程科學院國外院士。同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哈茲(Haas)國際獎”。 1983年,張光斗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兼技術科學部副主任,還被任命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同年,國家教委直屬高等工程院校教育研究協作組成立,他任組長。他還任國家教委世界銀行第一大學發展貸款項目評議委員會主任。他參與調查國內外工程教育情況,發表了多篇發展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文章。

1984年,他改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和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從同年起,他開始《水工建築物》專著的編寫。

1994年,經10多年的努力,隨著國家工程技術的發展和需要,張光斗與王大珩等6名科學家聯名向黨中央國務院上書成立中國工程院,終於得到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國工程院。張光斗被聘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張光斗等人向中國工程院建議,設立“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諮詢項目,得到工程院的同意和國務院的支持,成立了由錢正英任組長、張光斗任副組長的項目綜合組,組織43位兩院院士、300多位專家,歷經兩年的工作,提出了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提出了總體戰略,得到國務院的重視。

1999年,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錢正英任組長,張光斗任副組長,每年兩次到工地檢查工程質量。年近90的老人在工地還爬腳手架、下基坑,對工程質量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每位工程建設者,經過全體建設者的努力,確保了三峽工程質量。

2013年6月21日13時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張光斗青年時期照片 張光斗青年時期照片

長期從事科研工作,創建水工結構實驗室,在中國較早進行結構模型試驗,如流溪河拱壩、響洪甸拱壩等結構模型試驗,解決結構問題。發展了腹拱壩新壩型,得到了實際工程的套用,取得經濟效益。進行拱壩抗震、岩基穩定等研究,在拱壩抗震理論上有所突破。

張光斗奉獻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和教育事業70多年,在水利水電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他負責修建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批水電站,負責設計密雲水庫和漁子溪水電站,參加人民勝利渠、荊江分洪、丹江口工程、三門峽工程、葛洲壩工程、二灘水電站、小浪底工程和三峽工程等的設計和諮詢工作,幫助解決複雜工程技術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當代李冰”。

他努力發展中國的水利水電科研事業。在國內首創水工結構模型試驗,為國內大中型工程做了大量光彈性力學和地質力學模型的試驗。他長期從事拱壩壩肩岩體穩定研究,任中美科技合作項目“地震時拱壩與庫水和地基相互作用”的中方負責人。他不僅在實驗室內做了大量理論分析及實驗工作,還多次現場實測,提出了有創見性的報告。1987年,張光斗與美國加州大學克勞夫(RClough)教授共同主持在北京舉辦國際拱壩抗震學術研討會。他開展了大型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研究。

論文著作

張光斗作品和筆跡 張光斗作品和筆跡

50年代初,參加創建河川水工建築物及水電站專業,建立水工建築物和水電站建築的學科體系。編寫了國內較早的《水工結構》教材,出版了《水工建築物》專著。發表了多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論文。

90年代初開始,經他數年的辛勤努力,每日伏案疾書數小時,克服年老視力上的困難,手持放大鏡重新著書立說,才相繼於1992年、1994年、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築物》上下冊和《專門水工建築物》三部專著,以此作為他對祖國工程教育事業的再次奉獻。

1.張光斗,重力壩的滲透壓力計算,水利學報(刊創號),1956,59~70。

2.張光斗,水工建築物,清華大學講義,清華印刷廠,1964。

3.張光斗,圓筒鋼筋混凝土薄壁池的內力計算,水利電力出版社,1978。

4.張光斗,工程教育要面向經濟建設,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1):3~6。

5.張光斗、陳興華、王宙,拱壩樞紐整體抗滑穩定的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研究,水利學報,1983,6:1~8。

6.張光斗,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質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2):1~4。

7.RWClough,KTChang et al,Vibration Behavior of Xiang Hong Dian Dam,Proceedings of Eigh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San Francisco,1984(5):71~78.

8.張光斗、周維垣、楊若瓊,緊水灘拱壩右壩肩穩定三維彈塑性斷裂有限元分析,清華大學科研報告(單行本),1986。

9.張光斗、張楚漢、李未顯、王光綸,泉水拱壩的振動測量分析,中國科學,1986(1):100~112。

10.張光斗、周維垣、楊若瓊,基岩穩定的比例地質力學模型試驗及有限元計算,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86(1):1~14。

11.張光斗,關於解決我國水資源危機的幾點意見,水利經濟,1987(3):1~2。

12.張光斗,深入改革提高教育質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4):11~13。

13.Zhang Guangdou,Zhang Chuhan,Wang Guanglun and Zhao Chongbin,A New Seismic Wave input Procedure for Arch Dam Foundation,Proceedings of Joint China-US Workshop on Earthquake Behavoir of Arch Dams,Beijing,1987(6):1~20.

14.Zhang Guangdou,Zeng Zhaoyang and Li Weixian,Study of Dynamic Charicteristics and Seismic Response of Arch Dam Abutment,Proceedings of Joint China-US Workshop on Earthquake Behavoir of Arch Dams,Beijing,1987(6):290~308.

15.張光斗、陳厚群,混凝土壩抗震,中國工程抗震研究四十年,地震出版社,1989。

16.張光斗、王光綸,水工建築物,上冊,水利電力出版社,1992;下冊,水利水電出版社,1994。

17.張光斗、王光綸,專門水工建築物,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教學成果

張光斗歷來非常重視教學工作,經常走上講台。老教授對教學工作的敬業精神和深入淺出的透徹講解,使聽課的學生深受感動和教育。張光斗執教56年,學生逾5000人,16位兩院院士,5名國家級設計大師,以及為數眾多的高級工程師、教授,許多人已在中國水利水電建設事業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成為國家水利水電事業的棟樑之才。學生有:原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錦濤, 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谷兆祺,水利系教授張仁,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所長王浩。

社會任職

曾任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主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等職。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兼技術科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水利電力部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等職。

九三學社第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顧問。

獲獎記錄

個人
  • ▪ 2007 2007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 (獲獎)
  • ▪ 2002 中國工程科技領域最高獎——光華工程成就獎 (獲獎)
  • ▪ 2001 中國水利學會功勳獎 (獲獎)
  • ▪ 1996 中國工程院工程成就獎 (獲獎)
  • ▪ 1996 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獲獎)
  • ▪ 1981 美國加州大學授予的哈斯國際獎 (獲獎)

人物評價

先生一直胸懷祖國,熱愛人民,情系山河,為中國的江河治理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櫛風沐雨、殫精竭慮,建立了卓越功績。先生鍾愛教育事業,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默默耕耘,傳道授業,誨人不倦,為祖國的水利水電事業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先生的品德風範山高水長,令人景仰。(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胡錦濤 評)2007年4月28日。

先生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和江河情懷,先生把全部心血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水利事業。(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王光綸評)

張光斗同志是兩院院士中的優秀典範。“教育之光,水利泰斗”是黨和人民對張光斗同志一生的概括。張光斗同志所體現的愛國奉獻、淡泊名利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 中國工程院院長 周濟 評)

張光斗為祖國的水利水電建設、教育和科研事業辛勤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獻身國家建設事業,胸懷祖國、熱愛人民,默默耕耘、誨人不倦的品德風範,鍾愛教育事業,為祖國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和材料科學家,原清華大學校長 顧秉林 評)

張先生真心做事的原則使我在科研和參政議政等方面受益匪淺。因為有了這樣的原則就可以坦蕩和勇敢地面對問題和挑戰。還記得在和他一起研究三門峽工程去留問題期間,張先生還給我講:對科研和工程中的重大問題,作為一個大學教授,我們只有建議的權利,沒有資格去決定任何東西,但是領導需要一句真話。他的這句話成了我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去做事的角色定位, 多年來,自己能有機會如此近距離地得到了許多像張光斗先生這樣傑出的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指導、影響和感染,學習他們的為人之德、治學之道,這是我最大的幸運。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敬業、踏實的品德和作風,更是我們年輕一代永遠的精神財富。(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 周建軍 評)

張光斗同志長期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科研和教育工作,為中國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卓越貢獻。( 人民日報 評)

先生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奮鬥一生,奉獻一生。( 人民網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