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香崇

鍾香崇

鍾香崇,1921年11月21日生於廣東汕頭,原籍廣東潮安,畢業於香港大學,耐火材料專家。1949年獲英國里茲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5年2月11日凌晨3點58分,因病在鄭州逝世,享年93歲。 2015年2月15日上午,鍾香崇院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鄭州市殯儀館舉行。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21年11月21日生於廣東汕頭。

194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

1942-1945年,在重慶耐火材料廠任助理工程師。

1946年赴英國聯合鋼鐵公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47年轉英國里茲大學燃料冶金系研究生。

1949年畢業獲英國里茲大學博士學位。當時全國解放在即,為報效祖國,他毅然攜妻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先後在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工作。

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耐火材料研究所黨委副書記。

鍾香崇 鍾香崇

1963年開始籌建洛陽耐火材料研究所並任所長、總工程師。

1970年調昆明鋼鐵廠任工程師、生產技術組副組長。

1973年後任洛陽耐火材料研究所院長、總工程師。

1984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3年被評為聯合國國際耐火材料學術會議的傑出終身會員並任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

1998年當選為美國矽酸鹽學會榮譽會士。

1999年獲得何梁何利獎科技進步獎,並被評為河南省首屆科技功臣。

2000年開始籌建鄭州大學高溫材料研究所。

2015年2月11日凌晨3點58分,因病在鄭州逝世,享年94歲。

2015年2月15日上午,鍾香崇院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鄭州市殯儀館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電錶示哀悼,向家屬表示慰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劉雲山、張高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趙樂際以及胡錦濤、朱鎔基、溫家寶、吳官正、李長春、羅乾、楊晶等致電或送來花圈表示哀悼,並向家屬表示慰問。

郭庚茂、謝伏瞻、徐光春、葉冬松、鄧凱、吳天君、夏傑、李文慧、徐濟超、張亞忠等省領導分別通過不同方式,對鍾香崇院士的逝世表示哀悼,向家屬表示慰問,並敬獻花圈。

表示哀悼並敬獻花圈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顧秉林,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等。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科學院、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等黨政機關單位以及100多個行業學會、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發來唁電或送來花圈表示哀悼。)

主要成就

鍾香崇 鍾香崇

鍾香崇院士從事耐火材料工作50餘年,是中國耐火材料專業的首席科學家。他在耐火材料的組成、結構和高溫性能方面的系統研究有相當的深度和廣度。他組織指導了中國鋁鎂磚和高鋁磚、氧氣轉爐爐襯材料和連鑄長水口,以及耐火纖維和絕熱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在耐火材料高溫力學性能的研究上有獨到之處,發展了耐火材料學科理論,在內容和水平上居國際前沿。為中國冶金工業和耐火材料研究開發做出了卓越貢獻。

主要作品

專著

《砂磚的性質與製造》《鹼性耐火材料熱機械性質》

譯著

《高級耐火材料》《蘇聯耐火材料工業新技術》

論文

《古冶礬土化學組成的若干規律》《古冶礬土燒結性能的研究》《古冶礬土熱的分析研究》、《高鋁耐火材料的技術發展問題》
《平爐爐頂鹼性耐火材料問題的商榷》《平爐鎂鋁磚損壞機理的探討》《提高鎂鋁平爐爐頂使用壽命的技術途徑》《冶金工業耐火材料技術發展趨向》

社會兼職

鍾香崇還兼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1984年起為博士生導師。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12名。曾被國家科委聘任為矽酸鹽工程學學科組、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組和鋼鐵冶金專業組成員以及發明評選委員會特邀審查員。曾被聘請為聯合國際耐火材料學術會議技術委員會委員和國際矽酸鹽陶瓷學術會議傑出終生會員,並任該組織的國際執行委員會成員。

獲獎記錄

獲獎
  • ▪ 2000 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獲獎)
  • ▪ 1985 冶金部技術進步獎 (獲獎)
  • ▪ 1978 冶金部科技獎 (獲獎)

人物評價

鍾先生從事耐火材料70年,稱錢學森是核子彈之父,稱鍾香崇是耐火材料之父一點也不為過。原冶金部科技司王澤田教授說,鍾香崇發展了耐火材料學科理論,在內容和水平上居國際前沿,為我國冶金工業和耐火材料研究開發做出了卓越貢獻。 (新浪評)

鍾老是中國耐火材料研究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德高望重,洛陽耐火材料研究所也是因他才建立起來的。同時,他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的逝世讓我們很悲痛,但他對待工作、科學認真嚴謹的精神將永遠在我們心中。 (洛陽網評)

科教名人

21世紀,教育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業,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一些教育大師是怎樣以身作則,帶領我們學習的~~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