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藥 名】:魁蒿【拼 音】:KUIHAO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魁蒿的全草。
【功 效】:祛風除濕、調經安胎。
【主 治】:治產後腹痛、月經過多、胎動不安、子宮出血、風濕症風寒濕邪、留滯經絡、阻痹氣血、肢節酸痛、遊走不定或痛有定處、苔薄白脈浮緊。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5克。
【別 名】:五月艾(內蒙古、江蘇、廣西、雲南)、端午艾、黃花艾(廣西)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北部、東部、西南部和西部各省區。
【拉丁名】:魁蒿Artemisia princeps Pamp.
【生產於】:產於北九水、華樓。生於山坡雜草中。國內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省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60~120厘米,上部有分枝。葉厚紙質或紙質,羽狀深裂,上面近無毛,下面除葉脈外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基部下延成柄;下部葉的葉片輪廓近卵形,長6~9厘米,寬5~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花期枯萎;中部葉的葉片輪廓卵形或長卵形,長6~12厘米,寬4~8厘米,一回羽狀深裂或半裂,側裂片多2對,裂片近長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鈍尖,多全緣或有少數小齒,頂裂片又常3半裂,基部漸狹成短柄,或近無柄,常有假託葉,上部葉漸小,3裂或不裂,而呈長橢圓狀披針形、狹橢圓形或條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在莖上部排列成較密的復總狀;苞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至條形;總苞近鍾狀,長約3毫米,寬約2~2.5毫米,被絨毛;總苞片近3層;雌花5~7朵,花冠管狀,長約1.3毫米,黃色;兩性花4~9朵,花冠筒狀,長約2.3毫米,黃色,有時上部呈紫色;花冠外被腺毛;子房近長圓形或柱形;花序托稍突,圓頂狀。瘦果長橢圓形,長約1.5毫米,有縱紋,淡棕色。 花期9~10月;果期10月。產於北九水、華樓。生於山坡雜草中。國內分布於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省區。考 證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
菊科·蒿屬植物
蒿屬(Artemisia),菊科,約350種以上廣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歐、亞、北美,少數種分布到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熱帶地區,我國(不包括分出的絹篙屬Seriphidium(Bess. )Poljak. 有170種以上,各地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