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
家住廣安門內大街的白領劉小姐,早上乘公車時看到,車站的廣告牌換裝了。等車的時候,劉小姐才發現這個廣告其實是面“商品牆”。手機下載客服端,就可拍下“商品牆”上貨物的二維碼直接購物了。
“這就像逛超市,等車的時候順手選幾件,消磨時間。”劉小姐說,“公車來得慢,如果在捷運里,上班高峰時,怕是一張照片還沒拍完,車就來了。”
2011年7月29日,北京500多個公交站點廣告牌同時換上這樣的“商品牆”,這是網上商城“1號店”的虛擬超市。記者走訪多個公交站點發現,或許是受到陰雨天氣影響,“商品牆”尚不能賺取等車人的眼球。
觀察
上午11時,公交中關村西站,撐傘等車的乘客不少,沒帶傘的乘客在站台頂棚下躲雨,幾乎遮住了“商品牆”。
等車的乘客中,大部分的人在玩手機、打電話、聽音樂等,回頭去看“商品牆”的人很少。
在上海的捷運站里,由於牆體面積較大,“1號店”的“商品牆”可以展出80件商品,而北京公交站的廣告牌面積較小,80件商品被分別放在正面和背面了,留意廣告牌背面的人就更少了。
記者指著“商品牆”,詢問正在等車的劉先生是否注意到,劉先生說,這廣告牌不是經常換嗎?反正都是廣告,沒啥特別的。此外,他表示沒有聽說過“1號店”,只知道京東、凡客、噹噹這些網路商城。
記者隨後又詢問了多位經過廣告牌的路人及周圍開店的居民,他們均沒聽說過“1號店”,也沒有特別留意廣告牌。記者在中關村西站約有10多分鐘,未發現一人仔細看過“商品牆”,大家只匆匆走過,或是默默地等公車。
而公車林業大學站、清華園站、中關園站、東單賓館站、中關村北站和東升園站等6處的“商品牆”,採訪到的情形基本一致。
看法
“商品牆”上的產品挺豐富,有飲料果汁、零食、嬰幼兒用品、洗髮露、牙膏、手機、刮鬍刀等等。商品圖案下面有價簽,價格相對較低的是飲料,一款6件起賣,不銷售單品。市民張女士倒是認同,她說如果只賣一罐可樂,還要送貨上門支付運費,就太不划算了。
記者發現,“商品牆”上多為快銷品,與京東凡客等網路商城相比,快消品屬於生活必需品。比較價格發現,“1號店”與物美等超市相比,價格要略微低一些。比如六罐聽裝可樂的售價9.9元,比物美1.9元一聽要便宜一些。此外,大部分商品售價在20元到50元之間。
白領邱先生不大接受“1號店”,“我不會忙到沒時間逛超市的地步,還是到超市看到實物更為放心。”不過,他也認為用手機消費很新鮮,估計會有不少人嘗鮮。但多數嘗鮮的人應該至少了解這個品牌。
在上海見過捷運“商品牆”的李小姐,認為北京公交站的“商品牆”不夠逼真,應當設計得更像超市貨架。她說,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應當多擺一些有意思的貨品,如變形金剛模型、電影票、暢銷書等等。
商業專家也認為,公交站與捷運站有所不同,公交站更為市民化一些,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應讓商品變得更有吸引力。
影響
將琳琅滿目的“商品牆”投放在捷運通道中,商家看中的是軌交每天五六百萬人次的大客流量。對於捷運運營管理者來說,它是否會影響捷運運營呢?
“這種消費模式還剛剛開始,事實上並未引起乘客的多大興趣。”,徐家匯區域的相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捷運車站是人流聚集的地方,人流流動性特彆強,管理方當然希望乘客能快進快出,以保證乘客安全。而如果這種消費模式被廣大乘客所接受,大批乘客在捷運站內滯留,駐足拍照購買商品,那必定會造成乘客擁堵,對捷運運營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不過,現在投放的時間還不長,沒有太多乘客因此停留,對運營的影響暫時還沒有顯現出來。”
2011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與互動百科日前發起2011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四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1》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1漢語新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