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爸”也嚴厲
“我在中國所認識的諸位母親中,沒人會像她那樣對待孩子,身為法學教授的蔡女士在自命不凡這方面,可算是孤芳自賞了。”南京“虎爸”這樣做
安排兒子的時間精確到分鐘
其實,華裔教授蔡美兒提出的每科成績拿A,不準看電視等要求,在中國家長看來並不陌生。記者採訪中發現,南京“虎爸虎媽”不少,嚴厲程度和蔡美兒比較起來甚至一點都不遜色。
南京市民吳先生表示,虎媽的嚴格程度和自己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
吳先生和他的妻子都來自部隊,對待孩子完全按照“西點軍校”的要求。兒子是一名國小二年級的學生,除了上課之外,雙休日和平時放假,一天的時間安排幾乎已經精確到分鐘,並且“塞”得滿滿當當。“比如吃晚飯,一定得在5點40到6點之間完成,一過6點,立即收筷子,沒吃完也不許吃了。每天七點整收看新聞聯播,其他節目,一個也不許看。”
剛剛開始的寒假,兒子休息在家,吳先生也就制定好了一張詳細的時間表。“每天早上9點到11點,下午1點到3點,一定得完成8項任務。3點以後是奧數的特訓,5點30分到7點是桌球的練習時間。”吳先生口中的這八項任務包括預習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生詞、做二年級下學期的一課3練,預習奧數1-2個練習、背3L英語一課、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看8-10頁課外書等等。“兒子沒抓緊的時候,上廁所也得跑著去。”
對兒子的教育,吳先生說對兒子還定下了一些特別要求。“兒子每天帶回家的家庭作業,都要先到複印店裡複印一份。如果作業字寫不好、錯了1至2道題,當著兒子的面全部撕光。”空白的那份作業,吳先生會寫明情況讓兒子第二天帶到學校交,至於空白作業補不補上,吳先生讓兒子自己決定。
雖然才二年級,但吳先生對兒子的成績絕對有要求,“數學絕對不可以出現99分。出現99分,肯定不是不會,而是犯了類似數量單位忘了寫這樣細節上的錯誤。”兒子帶回來的數學考卷,錯一道題要罰20遍,題目都是吳先生自己抄。“兒子知道爸爸會跟著罰抄,也會對自己嚴格要求。”
吳先生堪比“西點軍校”的嚴格要求也已見到成果。“兒子上國小前已經能每天學習3個小時,成績也是絕對的名列前茅。英語在課外和五年級孩子一起上輔導班,照樣拿一等獎。”記者昨天也與吳先生的兒子通上了話。小吳同學說,每天按爸爸的安排完成學習任務已成了習慣。別的同學沒有那么多輔導班要上,爸爸媽媽的要求也寬鬆很多,但小吳同學說自己並沒有多羨慕,“他們的成績比不上我啊!”
中國教育到底缺什麼?
現在的家長心態很矛盾在中國高等教育被認為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資源,而中國的獨生子女體系又增加了這一壓力,於是就有了這種實施嚴格親職教育的完美“配方”。但事實上,許多家長也很矛盾,一方面他們希望孩子可以以學習為準,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孩子不要只是生硬地接受知識。
在教育一線,“虎爸虎媽”見過不少,不過南京大光路國小周鋒校長卻表示,雖然家長普遍對孩子有要求,有的還很嚴格,但誇張到“虎爸虎媽”程度的並不多。“獨二代的影響已經顯現出來了。現在很多80後爸爸媽媽本身就是獨生子女,接受新思想的比較多,對孩子願意推行‘賞識’教育。但傳統教育方法的影響仍然存在,所以在兩種教育方法的衝突下,家長有時候會比較矛盾。比如,有些家長會和老師說對孩子嚴厲一些沒有關係,但一旦老師批評了學生,或是對孩子真的嚴厲了一點,家長還是會有想法,由此容易產生一些矛盾。”
教育專家
教育孩子最好“中西合璧”有媒體強調,在這場有關中國虎媽的全球論戰中,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美國的教育體系以及整個美國社會都更加鼓勵個體的表達和創新意識。在美國,蔡美兒的女兒雖然接受了填鴨式教育,但當她們走出家門時,仍會得到對獨立思考的鼓勵。
“對孩子嚴格要求其實在儒家文化關照下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存在,並不單單是在中國。”南京市教科所所長劉永和說,西方的觀念把個人擺在前面,強調個性的解放,尊重孩子的個性;東方的教育把集體擺在前面,強調教育的嚴格、科學、有序,這是在兩種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差異,其實各有優勢劣勢,也都無可厚非。 在中國,總體來說,還是嚴父嚴母居多。這是就業壓力轉移到學校,學校又再轉移到家長身上的結果。劉所長說,現代父母教育孩子不妨“中西合璧”,單純推行“賞識教育”或是一味實施“棍棒教育”對孩子都未必有利。“懲戒和表揚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密不可分,家長要學會在不同的場合、情境下用對教育方法。”
2011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與互動百科日前發起2011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四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1》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1漢語新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