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台灣省高山族村社主要分布地。位於台灣島的東南部,北鄰花蓮縣,西及西南與高雄、屏東2縣相接,東臨太平洋,縣境以卑南溪流域為中心,包括東台縱谷南部及台東山脈南部以及綠島(火燒島)和大、小蘭嶼。面積3500多平方公里,人口26萬。縣府駐台東市。
台東縣土地開發在台灣各縣中最晚,因距台灣島西部大陸移民登入各港較遠,又有中央山脈之阻,遲至1855年始有漢族農民入墾,清光緒元年(1875)設定卑南廳,後改台東直隸州。日本占據時期初改台東廳,後復稱卑南廳。台灣光復後,1950年改設台東縣。境內多高山族,全縣16鄉鎮中,有5山地鄉。
縣境位於北回歸線南側,但因大部為山地,年均溫平地在22~23℃以上,山地則均低於此值。年降水量東部多在1500~2000毫米,西部山地多在2500毫米以上,南部大武溪上游浸水營可達5000毫米。
農業區集中於卑南溪下游縱谷及濱海平原,以種植糧食作物及甘蔗、鳳梨等為主;尚無重要工業區形成,僅有規模不大的糖廠及大型鳳梨罐頭工廠。沿海魚產豐富。鐵路北通花蓮。與台灣西部有山地公路聯繫。台東市臨海,有機帆船與19海里外的綠島和49海里外的蘭嶼聯繫。與高雄和台北兩市則有不定期航班。東北海濱成功鎮(新港)為新興漁港。以北的長濱鄉樟原村海濱八仙洞(仙佛洞)地方的集塊岩峭壁上,分布有各種不同高度(海拔約30~100米)的海蝕洞穴。1968~1969年,洞內發現豐富的先陶文化和新石器文化遺物。台灣考古學界經初步研究定名為“長濱文化”,其發現在台灣史前文化研究上有重要意義。
台東縣人口從1949年起開始增加,到1971年達到高峰,計27萬人。此後該縣人口開始下降,主要是大批輕年人外移,近十多年人口呈負增長。台東市是台東縣政治、 經濟與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且1992年始人口開始回升,目前該市人口近占全縣人口的一半。2萬人口以上的地區是成功鎮與卑南鄉;1萬至1. 5萬人口的鄉鎮有關山鎮、太麻里鄉、東河鄉、長濱鄉、鹿野鄉與池上鄉;其餘鄉人口在7千人以下,包括大武鄉、綠島 鄉、海瑞鄉、達任鄉、金峰鄉與蘭嶼鄉。
台東縣社會結構與花蓮縣類似,有四大族群,即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與原住民(主要有六個族群,分別是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雅美族、排灣族與魯凱族)。其中,原住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清康熙時代起,漢人開始移入,成為今天的閩南人群。國民黨退居台灣後,輔導退役官兵及大陸沿海島嶼居民來台東開發,並成立太平洋與馬蘭兩個榮民之家,形成外省人主要聚集地之一。60年代起,許多客家人遷居台東,形成客家人族群。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加上人少地多,族群融合相處,但平原地區反國 民黨色彩濃厚。
台東縣南北狹長,多為高山地帶,經濟比較落後,農業比重大,農業人口約占三分之一。工業主要以水泥、製糖與木材加工為主。製造業家數約380多個,知名的大企業只有永豐余紙廠等少數幾家。工業區主要包括豐樂工業區、利家工業區及池上工業區,同時計畫建設智慧軟體工業園區。
台東縣舊稱埤南覓、後山。境內有中央及海岸兩大山脈,兩山夾峙下的花東縱谷,是台東縣主要的農業區。台東以農立縣,池上米、關山米、釋迦、洛神葵、金針、杭菊,加上鹿野、摩天、太麻里的茶葉,物產十分豐富;此外,台東外海的漁源亦豐,其中鮪魚經加工製成柴魚,早已名聞遐邇。
素有後山之稱的台東,風光清新而原始,三仙谷、八仙洞、知本溫泉、南橫公路,以及綠島、蘭嶼等,俱以自然風貌稱勝。近年來,結合地方人文和產業風光的觀光點也陸續興起,鹿野觀光茶園、關山環保親水公園與環鎮腳踏車道、池上牧場原野風光、太麻里金針山皆為代表;此外,若想深入自然、挑戰山水,大侖溪、比魯溫泉、都飛魯溫泉等野溪之旅,處處驚奇,引人入勝。
在人文建設方面,台灣一級古蹟的卑南文化遺址與規劃中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保存先民輝煌的歷史結晶,值得前往一觀;每年元宵台東市的炮轟寒單爺,更是精彩絕倫的民俗鄉宴;另外,素有原住民故鄉之稱的台東,原住民傳統祭典亦蔚為當地特殊的人文景觀,如卑南族的猴祭、聯合年祭、大獵祭,排灣族的竹竿祭,布農族的打耳祭等,豐富的人文,更增添台東的迷人風采。
歷史沿革
1945年10月台灣正式歸還。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並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其中:台東縣管轄區域:東為台東區小紅頭嶼東段,位於東經121°37′4″;西為台東區南大武山南方,位於東經120°44′15″;南為台東區小紅頭嶼南端,位於北緯21°56′24″;北為新港區長濱鄉樟原,位於北緯23°26′32″。東及東南臨太平洋,西南以南大武山等與高雄縣為界,北以台東山脈(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與花蓮縣為界。面積滿潮時為3515.2528平方千米,人口10141人,管轄的附屬島嶼有:火燒島(1949年8月1日改為綠島)、紅頭嶼(1947年1月28日改為蘭嶼)、及小紅頭嶼(1947年1月28日改為小蘭嶼)。管轄台東、關山、新港等3區,共16鄉鎮(3鎮、13鄉)。縣政府於1946年1月12日正式成立,縣政府設於台東區台東鎮中山路。
1947年1月28日,台東區的火燒島鄉更名為綠島鄉、紅頭嶼鄉更名為蘭嶼鄉。1947年1月30日,撤銷新港區。
1950年台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其中台東縣行政區域照舊。台東縣轄台東、成功、里壠等3鎮,及卑南、大武太麻里、東河、長濱、鹿野、池上、綠島、延平、海端、達仁、金山、蘭嶼等13鄉,合計16鄉鎮,人口107929人,面積3515.2526平方千米。管轄區域:東為蘭嶼鄉小蘭嶼東端,位於東經121°37′4″;西為金山鄉南大武山南方,位於東經120°44′15″;南為蘭嶼鄉小蘭嶼南端,位於北緯21°56′24″;北為新港區長濱鄉大金石,位於北緯23°26′32″。本縣東臨太平洋,西南以南大武山等與高雄、屏東兩縣為界,北接花蓮縣,以大尖石為分界,東南也臨太平洋。屹立於太平洋的綠島、蘭嶼及小蘭嶼也屬本縣管轄。縣政府設於台東鎮。
1954年3月1日,里壠鎮更名為關山鎮。1958年9月1日,金山鄉更名為金峰鄉。1974年10月10日,卑南鄉所轄的富岡、岩灣、南王、新園、建興、南榮、卑南、知本、豐田、建知等10村劃歸台東鎮管轄,將村改為里,其名稱仍舊不變。1976年1月1日,台東鎮改制為縣轄市台東市。
旅遊景點
三仙台
三仙台位於成功鎮北方約3公里,因島上有三座小山峰而得名;另一說法則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曾於島上烙下仙跡,故有三仙台之稱。
三仙台為一處完整的離岸島地形,包含了一處突出的海岬及三仙台嶼。它主要是由火山集塊岩所構成,四周則有珊瑚礁岩環繞,再加上盛行的風化及海蝕作用,因而呈現出造型奇特的岩石相,其繁複多樣的美感,足以媲美小野柳;而海岬北側則為一片少見的卵石礫灘,當海浪拍打灘頭時,成千上萬如拳頭般大小的卵石相互撞擊,聲熱有如萬馬奔騰,令人震撼。
長久以來,三仙台一直少有人跡,因而留存豐富的植物景觀,如白水木、濱刀豆、林投、台灣海棗等,都是本區常見的海濱植物,東管處為避免遊客破壞,特設立架高的棧道式環島步道,除此之外並無過多人工建設。
三仙台上尚有合歡洞、蝙蝠洞、仙劍峽等景觀,其中仙劍峽相傳為八仙渡海時,呂洞賓和何仙姑於島上繾綣,好事的李鐵拐前去偷窺,適巧南天門金光巨神瞧見,怒而擲劍,雖未擊中,卻將山石劈為兩半,留下島上的“仙劍峽”,極富傳奇色彩。
卑南文化公園
早在20世紀初,位在南王里北側、大溪河階的卑南遺址即初芒畢露;1980年,南迴鐵路動工,遺址鋒芒再現,政府終將其列為一級古蹟,且於1990年成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將遺址現地規劃為卑南文化公園,並在臨近的康樂車站南側,興建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保存這些台灣文化資產。
卑南遺址主要內容為距今2、3千年前,卑南新石器時代先民的墓葬區與住宅區,除發掘出台灣第一間史前人類住屋外,目前已挖出2000多具石棺和2萬多件陪葬物。遺址範圍廣達10萬平方公尺,為迄今台灣考古史上,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類遺址;出土文物以石器、玉器、陶器為大宗,從遺物豐富的造型、精細的手工,和死後厚葬的習俗,不難窺見當時高度的文明。
以遺址為中心設立的卑南文化公園,占地18公頃,開闢有遊客服務中心、戶外表演場、瞭望台、原生植物林、考古工作站、考古現場、遺址精華區等,大膽採用了“蒼穹博物館”的概念,以出色的建築設計,營造出人性化的參觀空間,體現並詮釋了這個考古遺址。
入口廣場設計成“時空綠廊”,引領遊客走入3000年前的歷史現場、集成材、輕鋼架、鋼索構組的棚架,在夜燈的投射下,更顯輝煌。而環繞的水池,則賦予了現代感十足的水榭效果,噴泉水從斷層截面中源源流注,暗示著台灣地貌及文化的起源。遊客中心為主要的文物展示空間,以數組建築串聯而成,屋頂與山坡斜度一致,並以大面積的方格窗引進自然光,匠心獨具,卻又隱含了尊重考古現場的謙卑。其內部的陳設,也遵循此原則,例如餐廳的桌椅,便模仿“玉玦”的造型,燈具則套用新月石柱的意象,強化遺址文物的角色,加深來訪者的印象。
考古現場為一動態的展示空間,除有文字說明外,完整的地層截面、半出土的石棺器物,再加上現場進行挖掘工作的考古人員,更讓遊客有身歷其境的臨場感。瞭望台則位於園區西側高坡上,四周以卵石壘疊,其上視野遼闊,台東平原、都蘭山,乃至蘭嶼、綠島,皆可一覽無遺,也是台東市郊新興的夜景觀賞勝地。
八仙洞
八仙洞是長濱鄉海濱一系列海蝕洞,雖名為八仙,但大大小小的洞穴加起來卻有16個之多,因曾出土大量的史前遺物,而被列為台灣的一級古蹟。
八仙洞的洞穴型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橫向半圓的,另一種是垂直發展的。前者如潮音洞、海雷洞,洞前多會突出一塊平台;後者如靈岩洞,系潮水沿節理侵蝕的結果。由於海岸不斷隆升,因此愈接近海平面的洞穴,生成年代愈晚,最高的洞穴崑崙洞海拔約130公尺,可見其年代久遠了。
在這裡的遊客中心也以木棧道或石板路,將靈岩、潮音、水簾、海雷、崑崙等大小洞穴加以連線,使遊客可一覽八仙洞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遊客可以在潮音洞前聆聽洞內海浪潮聲迴響,更可登上洞頂眺望遠處太平洋海天一色的壯麗風景。
鹿野
鹿野,顧名思義原是處水草遍布、野鹿成群的大原野,清末,恆春有部分阿美族人遷居至此,後又有來自西部的漢人陸續移入,地方逐漸被開發後,鹿群隨之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便利的交通網路與富庶的農業榮象。
鹿野鄉位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所夾之花東縱谷,境內有卑南溪與其支流新武呂溪、鹿野溪流經,青山綠水,景致優美,觀光茶園、茶展中心、飛行場,以及臨近的布農部落屋、紅葉溫泉等,串連成一清新的觀光帶。
鹿野茶香
台東種茶歷史可溯自1963年,鹿野因氣候、土壤、雨量等條件均佳,成為開發較早、成果最佳的茶區,加以鹿野視野開闊,井然的茶園景觀十分怡人,遂發展為一處休閒觀光茶園。
現今鹿野觀光茶園總面積約300多公頃,茶園多集中於高台茶區一帶,茶園內多栽植烏龍茶系品種,以佛手、金萱、翠玉為主。由於氣候溫潤、緯度適中,加上海拔300~400公尺的利茶生長高度,春季萌芽期較其他茶區早,每年3月上旬即可採摘,而冬季採摘期又較晚,因此,福鹿茶區就以3月的早春茶及12月後的晚冬茶而著名。
佛手茶是福鹿茶中最具特色的一種,為大陸四大茶種中香椽茶的一支,因葉片碩大,形似佛手而得名。佛手茶氣味獨特,入口不澀,且無刺激性。鹿野茶區於1986年自台北坪林茶區引進,至今儼然成為地方特色茶。
特色小吃
台東因地處偏遠、開發較晚,向有台灣的後山之稱,儘管如此,台東的地方小吃卻從不落“後”,代表性小吃不少,雖然上百年的小吃店稀少,缺乏悠久的歷史,但卻絲毫不影響其美味。
早年,台東市知名的小吃多以攤販的形式,集中於福建路、光明路、寶桑路、四維路一帶,尤以前三者臨近台東車站,發展最早亦最繁榮,但幾經市容整頓之後,不少成名的吃攤相繼轉進店面,使上述市街仍能一保昔日的風光;而部分攤販則接受收編,納入四維路臨時攤販中心,但因店家多半在白天營業,已不具夜市形式。
仁愛國小、廣東路所夾的四維路一帶,另有一座“假日夜市”,其規模遠較臨時攤販中心為大,每逢周日開市,攤販自各地匯聚而來,從下午5、6點開始擺攤,便見民眾陸續湧入,或從容悠閒地逛街購物,或一家老小全員出動大打牙祭,熱鬧非常。夜市攤陣全長500公尺,攤販呈四大行一字排開,十分壯觀,販售內容五花八門、林林總總,食、衣、住、行、育、樂不一而足,可謂應有盡有。
正氣路的水果街,為台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一條水果專賣街,儘管隨著都市發展,水果街已不復當年盛況,但入夜後,一盞盞攤頭燈亮起,吸引著熙來攘往的人潮,讓人宛若親臨一場水果嘉年華會,來此買賣水果也變成一種極富地方色彩的人文活動。
名店小吃方面,首推多位名人及中外友人專訪的卑南豬血湯,而黃連登清蒸式的湯煮肉圓,以及四維路、中華路口的蕭家肉圓,二者風格迥異,但於台東小吃界同享盛名;此外,光明路與正氣路口的北港小吃部、正氣路上的早點大王,以及正老東台米苔目、蘇天助素食麵、七里香水煎包等,都相當知名。真材實料、價格公道,一向是台東小吃的共同特色,旅遊台東縣各風景點之餘,不妨也順道體會後山美食小吃的魅力。
卑南豬血湯之所以受歡迎,所持的無非是一個“鮮”字訣,以及對選料獨特的見解,如堅持加入風味較佳的手宰豬的豬血,並僅以清水洗淨,以防鮮味遭破壞;豬血塊亦不宜切得太小,因為體積大的豬血不僅口感佳,而且散熱慢,可以讓豬血的香味內蘊。精準的火候拿捏固是卑南豬血湯熱賣的關鍵,風味絕佳的原汁湯頭卻也不可或缺,外加豬大腸、酸菜、韭菜,及少許的米酒、胡椒粉,就是一碗遠近馳名的台東“黑豆腐”了。
黃蓮登肉圓正式店名為“台南蝦仁肉丸”而當地人慣以“台東肉圓”稱之。其粿皮采地瓜粉加在來米製成,因多了米香,故吃起來的口感較像粿,味濃而紮實。清蒸式的做法,使肉圓不油不膩,無論乾吃或濕食皆相宜,乾吃為淋上甜稠的獨門醬汁,再灑上芹末,更添香味;濕食則是招牌吃法,肉圓加入預先熬煮多時的大骨湯頭,湯鮮肉美,味道一絕。
為台東市最著名的素食小吃,以材料道地、湯味十足著稱。除了一般的麵筋、麻醬之外,還加了米漿作調味,而且為讓口感更加細緻,這些醬料都經過繁複的煎炒手續,香噴噴卻絲毫不帶油腥味;配上特選的麵條,不論乾拌或下湯,都令人回味。這裡的米糕也是一絕,以“鹹草”編成的籃子作蒸籠,阻隔了蒸氣的直接蒸潤,煮出來的糯米又Q又香,再淋上上述的醬料,就成了風味獨特的米糕。此外,店裡常備有竹筍湯,讓喜歡乾麵或米糕的食客搭配著吃,清淡而爽口。
製作米苔目的過程雖然繁瑣,但傳承三代的老東台,始終堅持選用上好的在來米精心製作,每天並只做當天的分量,以常保新鮮。老東台鹹米苔目分乾濕二種吃法,喜歡喝湯的客人,大概都會愛上它鮮美的湯頭,因為它的高湯是用柴魚熬煮而成;加入柴魚片,幾乎是台東地區所有米苔目小吃店的共同特色,但是像老東台這樣精選整條新鮮柴魚切片,倒是少見。
民俗風情
排灣族竹竿祭
排灣族原住民目前約有4萬人左右,為台灣原住民中的第三大族,分布於屏東、台東兩縣,排灣社會中有貴族制度,並有世襲法,在竹竿祭中充分反映出來,而使祭典獨樹一幟。
傳說排灣族發源於大武山,祖靈依部落墾拓先後依序巡訪,每輪需時5年左右,故以祭祀祖靈為旨的竹竿祭,便5年舉行一次,所以又稱五年祭,是排灣族社會最重要的祭典;但目前僅屏東縣來義鄉的古棲村和台東縣達仁鄉的土坂村仍保有這項祭儀,其中又以土板村的竹竿祭,保留了較完整的面貌。
整個儀式分前祭、刺球祭及送神三大部分。前祭部分以女巫在祖靈屋內向山、河神祈求平安開始;事前,女巫們亦在村外搭設竹棚,供惡靈棲身,以防其進入村中干擾祭儀。布置妥當後,族人們誠敬地邀請祖靈降臨,與族人同樂。
祭典的高潮是最後一天的刺球祭,刺球用的竹竿長約8公尺,是由祭司、頭目等人擇定時間、地點砍取而來,使用前且須過火驅邪;竹竿的長度、紋飾因刺球者的身分而有別,所刺之球則以軟藤編制,大小如壘球,並繫上細繩,看起來既像球的尾巴,又像是扎著辮子的人頭。典禮開始時,祭司將10顆分別代表不同意義的滕球依次拋向空中,只見二、三十支竹竿迎向場中,爭相搶刺藤球,好不壯觀。10球陸續接畢後,村中男丁進場自由拋擲藤球,這些自由球並無特殊意義,但須等到主管的竹竿刺中藤球後,儀式才告一段落。這時,刺球者齊將自己的竹竿劈斷,持著竿頭疾沖回家,因為他們相信,祖靈仍停留在竹竿上,這些竹竿日後也僅能供頭目搭造房屋,一般人不得利用。
一番儀式後,族人恭送祖靈回到大武山,沿途繞經每戶人家,傳統上,各家各戶會奉獻小米糕,如今則有以現金、雜貨代替者,頗似漢人舞龍、舞獅的習俗。儀式結束後,會進行盛大的歌舞活動,歡慶祭典圓滿達成。
竹竿祭為期約5天,最高潮的刺球儀式在最後一天舉行,通常是在每5年的10月25日。
卑南族祭典
卑南族在東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少,但因智勇雙全,曾經威服其他部落,而有卑南王的封號,目前族裡仍保護原始而傳統的祭典,值得前往觀賞。
卑南族的強盛,源自於斯巴達式的會所教育。男性族人於12、13歲之後便要進入稱為塔古邦的少年會所,集體食宿、學習、競技,既學習適應群居生活,也接受狩獵、建築等各式謀生技能與膽識的訓練。會所中實施嚴格的學長制,由年約16~18歲的馬魯達萬,帶領12~15歲的馬魯拉乾,歷經4~6個訓練階段,而每個階段交替之間皆舉行少年祭(猴祭),主旨為讚揚少年通過考驗,即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新生,兼有結訓及開訓的意義;少年祭之後緊接著進行的是大獵祭,18歲左右的馬魯達萬若能在獵祭期間獵得獵物,則稱為明阿卜當,成為真正的年成人了。
猴祭
少年祭因有祭猴儀式,故又有猴祭之稱。每年12月24日晚上為猴祭的前奏,並以哈拉巴蓋的儀式揭開序幕,卑南長老率同族中青少年以“報佳音”的方式挨家挨戶造訪,少年們上身赤膊,全身塗黑,而帶隊的長老則手中揮舞著竹竿,大聲喝斥,是為驅邪;之後,青少年們即可得到每家所贈予的糖果等食品,情節有如西方的萬聖節。
翌日真正的猴祭正式展開。會所前,少年們聆聽著長老的訓示,接著手持長矛、提著草猴繞行部落再來到祭場,繞行時,年紀較大的少年尚且會到過去一年家中遇喪者,為其祈福禱告,稱為除喪;來到祭場,尚需進行類似馬拉松的長跑,以評鑑少年的體能,最後才是殺猴的儀式。
殺猴是整個祭典的高潮,目的在考驗少年的膽識,卑南少年於刺殺猴子後,隨即將死去的猴子加以厚葬,以悼其靈,但如今狩獵禁止多時,祭典中的真猴亦早已改用草猴代替。祭典最後,年長的少年們會以竹子鞭打少年屁股,代表認同少年的成長而升級。祭祀之中嚴禁女性參加,但晚上的歌舞可男女同歡,這時,卑南少女也會穿著傳統服飾出席,增添慶典的歡樂氣氛。
大獵祭
猴祭之後,大獵祭緊接著登場,18歲以上的明阿卜當和成年人要先上山狩獵4天3夜。出發前,巫師先以鳥占預卜狩獵方位及吉凶,隨後長老便帶領著青年上山紮營露宿,在數天的野外訓練中,長老們將傳授狩獵經驗及技巧,亦教導青年們製作陷阱,青年們必須親自獵得獸類,才算通過考驗,而狩獵成績則成為下山後祭典中的牲禮。
祭典在狩獵隊伍回來後陸續展開,先是由村中婦女準備豐盛的食物、水酒,組成盛大的歡迎隊伍,並於村子入口處樹立拱形花門,敬獻花環給凱鏇的勇士;晚會則由長老以詩歌祝禱並展開歌舞慶祝活動,這時,男男女女皆穿著傳統服飾出席,熱鬧非凡,沸騰到了頂點。
聯合年祭
大獵祭結束,最後由卑南地區8個社輪流主辦的聯合年祭壓軸,這是當地族人為聯絡各社情祖所興辦的一項新祭典,活動時間雖僅一天,但因具有凝聚族人群力的深遠意義,近年已成為台東卑南族人重要的年度大事。
台東南王、知本、建和、寶桑、初鹿等地均有猴祭的舉行,但最具傳統精神、規模最盛大的,仍屬南王里。從猴祭、大獵祭至聯合年祭,為期約8~10天,大致是從12月24日夜晚持續至元旦。
台灣地理人文
台灣島是美麗富饒的寶島,水熱條件優越,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有稻米、茶葉;水果有香蕉、菠籮、龍眼、木瓜、柑桔、橄欖等。森林覆蓋率達55%,盛產樟木、紅木、台灣杉。台灣石油、金等礦產及水利資源豐富。開闢有高雄、台中等加工出口區。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
台灣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台灣本島和澎湖共設7市、16縣,其中台北市和高雄市為“院轄市”,直屬“行政院”,其餘屬台灣省;市下設區,縣下設市(縣轄市)、鎮、鄉,合稱區市鎮鄉。 | |
台北市 | 中正區 | 大同區 | 中山區 | 松山區 | 大安區 | 萬華區 | 信義區 | 士林區 | 北投區 | 內湖區 | 南港區 | 文山區 |
高雄市 | 新興區 |前金區 | 芩雅區 | 鹽埕區 | 鼓山區 | 旗津區 | 前鎮區 | 三民區 | 左營區 | 楠梓區 | 小港區 |
基隆市 | 仁愛區 |信義區 | 中正區 | 中山區 |安樂區 | 暖暖區 | 七堵區 |
基隆市 | 中區 | 東區 | 南區 | 西區 | 北區 | 北屯區 | 西屯區 |南屯區 |
台南市 | 中西區 | 東區 | 南區 | 北區 |安平區 | 安南區 |
新竹市 | 東區 | 北區 | 香山區 |
嘉義市 | 東區 | 西區 |
縣級市 | 台北縣 | 宜蘭縣 | 新竹縣 | 桃園縣 | 苗栗縣 | 台中縣 | 彰化縣 | 南投縣 | 嘉義縣 | 雲林縣 | 台南縣 |高雄縣 | 屏東縣 | 台東縣 | 花蓮縣 | 澎湖縣 |
備註 | 金門、馬祖各設一縣,屬福建省,馬祖因原來即是大陸的連江縣的一部分,因此仍叫連江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