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鄉

池上鄉

池上鄉位於台灣台東縣北部,亦是台東縣、花蓮縣之交界處,北臨花蓮縣富里鄉,其界線即是花東二縣的縣界。東鄰東河鄉;西鄰海端鄉;南臨關山鎮。廣原聚落東南山稜山麓則是海端、池上、富里、卓溪等四鄉交界之處。 該鄉之北端沿龍泉溪(萬朝溪)之北側水流向東南銜接大坡溪後注入秀姑巒溪,繞過公頂山北側後再向東南流至堵開埔山,其以北為富里鄉,以南即為池上鄉。 該鄉地處花東縱谷中部偏南,系由新武呂溪所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西有中央山脈,東有海岸山脈,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造就了聞名全台的優質池上米。 鄉內居民以漢人及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

基本信息

歷史

史前時期

有關池上地區的史前時期,雖曾發掘出南興遺址、富南遺址、保甲園遺址等,但均無較正式的調查報告,故難以推測先民的活動內容。

清治時期

池上鄉 池上鄉

1836年(清道光16年),原居住於屏東平原及荖濃溪流域,屬於平埔族的西拉雅族人陸續遷入關山、池上,及其北鄰的花蓮縣富里地區。 1842年(道光22年),平埔族與卑南族聯手對抗原居住於富里鄉東里村一帶的阿美族。阿美族人被迫北遷至烏漏社(今花蓮縣瑞穗鄉鶴岡)及沙荖社(今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原居地由平埔族人入墾。當時平埔族人分布於北起迪階莊(今花蓮縣玉里鎮三民里)、諸羅莊(今玉里鎮春日裡)與媽汝莊(今玉里鎮松浦里),以大莊(今富里鄉東里村)為中心,往南延伸到新開園(今台東縣池上鄉錦園村)、里壠(今台東縣關山鎮)一帶,包含整個池上平原。

1851年(鹹豐元年),一批來自今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村、萬金村的平埔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今台東市寶桑地區。1859年(鹹豐9年),他們分兩隊向北遷徙,其中一隊到達大莊,與先前來的族人合力開墾。因人多地狹,乃分散至鄰近各地開墾,其中一部分人拓展至新開園、大陂等地。

池上鄉 池上鄉

1862年(同治元年),恆春地區阿美族的生存空間因受西部東移的西拉雅族擠壓,沿東海岸向北遷移,其中禮弼家族經由東河翻越海岸山脈,抵達今花蓮縣富里鄉永豐村,以燒墾狩獵維生。其後發現大坡溪水量豐富,附近海岸山脈緩坡多,遂移居大坡溪西側、花東緃谷東側,且臨近大坡池之小階地。1874年(同治13年),因牡丹社事件影響,恆春附近牡丹、旭海一帶的阿美族人陸續遷移至大坡,以禮弼居住地為中心,逐漸形成以阿美族為主的大坡聚落。光緒年間(1875-1895年),另一批恆春阿美族由恆春直接遷移富興拓墾 ,建立水墜社。

平埔族、阿美族選擇花東縱谷東側的河階地,主要原因是遠離縱谷西側中央山脈布農族出草刈首的危害,並避免新武呂溪的水災洪禍。兩族人在大坡、新開園混居,關係良好而無紛爭,甚至通婚。

1875年(光緒元年),受前一年牡丹社事件的影響,清廷揚棄康熙頒布的“封山禁令”,改採積極管理的“開山撫番”政策,開始大量引入漢人墾拓台灣東部。

1881年(光緒7年),大莊地區水災,當地一部分平埔族人再度遷徙,其中一支往南遷至新開園。同時,另有一批原居於屏東縣恆春地區,並先遷往卑南地區的平埔族人也再度遷至池上地區之大陂、新閞園、萬安等聚落。

日治時期

1894年(清光緒20年;日明治27年),清廷與日本爆發甲午戰爭,隔年戰敗後於4月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5月,日本派兵到台灣接管,隨即爆發乙未戰爭。11月18日,日本官方宣布平定全台。但實際上,台灣各地方的武裝小衝突仍此起彼落。東部因地處後山而最後淪陷地,而池上又是台東最後一個淪陷地。

1896年(日明治29年)1月,日軍控制台灣西部各地後,轉進台東。當時駐守新開園之副統領劉德杓率領二百餘人堅守。5月16日,日軍組成討伐隊自高雄搭艦前來。負責攻堅的恆春出張所所長相良長綱先行派員說服原住民組成“義勇隊”進駐新開園附近防衛。24日晨,劉德杓率部攻擊,傷亡二十餘人而退。日軍主力於25日登入,並於31日晨6時對仍留守新開園的劉部發動攻擊,隨後因炮火不足而停止。次日晨4時再發動攻擊時,發覺劉部已退,日軍遂進駐新開園。劉部棄守新開園後退駐網綢(今萬朝)。日軍於6月7 日攻擊網綢,劉部退往深山,並翻越中央山脈繼續抗日,池上遂淪入日人統治,東部地區也全告陷落。劉德杓2年後始於雲林被俘,並遭遣返大陸。

1909年(明治42年),台灣總督府開始推動東部移民計畫。新開園有2,370甲原野被劃為移民收容適地,因內有大池,於隔年被命名為具有日本風味的“池上”原野,其後所建立之移民村落亦稱之為“池上村”(今新興村)。

1913年(大正2年),台東製糖株式會社設立,擔負製糖與移民兩大事業,其後在池上村興建210戶移民住宅。1919年(大正8年),日本長野縣千曲川流域發生洪水,災民49戶移墾池上村。

池上鄉 池上鄉

1920年(大正9年)設定“池上莊”,劃歸台東廳關山郡管轄。1921年(大正10年),台東製糖株式會社組織重整,將移民事業分離,另成立台東開拓株式會社,並改以本島人為主要招募對象。然而因制度 不善、資金不足、環境惡劣等因素,日本人及本島人移民,皆紛紛求去,此一階段的移民村徹底失敗。

1926年(昭和元年),東線鐵路通車,位於大埔的車站地區逐漸取代新開園,變成地方發展的重心。其後大量新竹、苗栗內山移民湧入,池上人口始激增。自1930年(昭和5年)至1940年(昭和15年),10年間人口增加一倍有餘。

戰後時期

池上鄉 池上鄉

1945年(日昭和20年;民國34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行政區改制為台東縣池上鄉,原日本會社地及日本人私有地皆收歸國有。政府將池上地區的593公頃余溪埔地劃歸合作農場(今台東農場),355公頃余溪埔地劃歸台糖池上農場(今台糖池上牧野度假村),1,867公頃余山坡地劃歸土地銀行代管,萬朝160餘公頃土地則依據《公地放領放租條例》,放領給農民。

池上鄉在日治時期時很受日本人的重視,因此當時遺留在池上的建築古蹟也相當多,但是現今在池上鄉所保留的古蹟建築只有出現在中華路上台東縣池上鄉福原國民國小旁的老舊教師宿舍以及坐落在中西二路上的舊式鐵路倉庫。

基本資料

舊稱: 新開園

行政區類別: 鄉

戶數: 3,178戶

鄉長: 李業榮

區劃: 10村125鄰

機關網站: 池上鄉公所

民意機關: 池上鄉民代表會

郵遞區號: 958

毗鄰: 海端鄉、關山鎮、東河鄉; 花蓮縣富里鄉

地理環境

池上鄉為台東縣之花東縱谷平原最北邊的平地鄉鎮,最高行政機關為池上鄉公所。鄉公所下轄福原、福文、大埔、新興、慶豐、大坡、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等共十村。分布於平原地帶,人口較多的有福原、福文、大埔、新興等四村,其中福原、福文、大埔三村為集村、新興村為散村。該鄉之行政、文教、商業中心位於福原村,主要之交通幹線台9線以及台灣鐵路之池上車站亦通過該區。池上鄉東側之海岸山脈自北而南則為:大坡、慶豐、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等六個位於山區或丘陵地帶,人口較少的村。

池上鄉處於花東縱谷平原中南部,是由新武呂溪沖積扇、龍泉溪沖積扇、大坡溪沖積扇、錦園沖積扇、萬安溪沖積扇及富興河階共同組成,形成著名的池上平原,範圍北自龍泉溪、大坡溪起,南至卑南溪止,東西邊分別有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加上雨量充沛的氣候栽培出優良的池上米。

歷史發展

池上鄉 池上鄉

池上鄉的歷史發展可源自於清朝光緒年間,池上地區被稱為‘新開園’,到了日據時代西元1926年,東線鐵路通車開啟池上鄉的正式發展開墾的歷史,日人看見原住民的聚落位在現今大陂池(原稱大陂)旁,便取住在大陂池之上的意思,將這裡稱為池上,隸屬於台東廳關山郡管轄,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改設為台東縣池上鄉;池上鄉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從古至今居民主要以農業種植稻米為主,在氣候的影響下到米成為昔日進貢日本天皇的貢米,更在民國77年(西元1988年)獲得金米獎,成為全台灣品質最優良的稻米品種,也為池上鄉的農業經濟帶來新的契機。

特產

水稻

油菜花

池上飯包

教育

國民中學

台東縣立池上國中

國民國小

台東縣池上鄉福原國民國小

台東縣池上鄉大坡國民國小

台東縣池上鄉萬安國民國小

台東縣池上鄉萬安國民國小振興分校

旅遊景點

來到池上鄉旅遊除了品嘗產地直達的池上飯包以外,民眾尚可規劃前往池上牧野中心、池上蠶桑休閒農場、池上大坡池風景區、以及池上環圳腳踏車道等等池上著名的旅遊景點,池上旅遊不僅能品嘗美味的白米飯,更能體驗在池上悠閒的假日時光,體驗山林風情的絕美時刻。

大坡池景觀 台糖牧野度假村 台東農場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杜園 大坡國小
三號運動公園 稻米原鄉館 腳踏車道

一、大坡池景觀

大坡池原名:大陂池、大陴池或大埤池。清治時期新開園大陂莊莊名即因轄區內大陂池而得名。日據時期訛化為大坡池。明治43年(1910),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所公布之東部地區官營移民預定地,首先登載官方文獻時之面積為57甲,與池上鄉老一輩居民記憶中曾廣達百甲的大坡池,面積差距頗大。大坡池是花東縱谷平塬之主要池沼,因風景優美而馳名遠近。民國40年代以前,池中盛產鯽魚、鯉魚、土虱、狗甘仔、沼蝦、米蝦、大肚魚、泥鰍、鱔魚、鱸鰻、烏仔魚等,沿岸許多人家以捕撈大坡池漁獲為生。水生植物有菱角、蓮花、筊白筍、布袋蓮、浮萍、蘆葦、水柳等繁殖其中。野生鳥類有水鴨、烏鴉、竹雞、班鳩、燕子、老鷹、麻雀、白鷺鷥、伯勞鳥等數十種,是留鳥與候鳥的天堂。往昔常見釣客以一根釣桿休閒垂釣池畔,漁夫以竹筏悠遊划行池中捕撈魚蝦,景致宛如人間仙境。唯若逢颶風豪雨,池水常溢出慶福橋面高1尺,今新生路一帶均成水鄉澤國,嚴重影響稻田收成。民國60年代以後,因泥沙淤積與增建排水設施,大坡池面積大量縮減,復經 人工的開發,過去自然的大坡池已成為歷史。民國74年,台東縣政府因應鄉民開發大坡池的殷切期待,計畫開闢為風景區,以現有28公頃為規劃設計範圍,自民國 81年至86年分3期6年進行。

依據《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規劃設計》之“分區發展計畫”,共規劃6個分區:

1.公共設施區

2.服務設施區

3.運動公園區

4.自然公園區

5.休閒農業區

6.田園景觀區

開發及建設項目計62項之多。現今仍持續開發及建設中,大坡池因區位條件良好,池水環境面貌豐富,可發展為具教育、休閒意義的親水公園。交通部觀光局已擬訂《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景觀整備計畫》,以最優先順序,於88-89年度實施,唯主辦單位花東縱谷風景特定區管理處與地方對於大坡池的建管問題,有待繼續協商解決。

二、台糖牧野度假村

由台糖投資之池上牧野度假忖,塬稱台糖池上牧野休閒中心,土地面積遼闊,占地400多公頃,塬為台糖池上糖漿廠廠址所在,民國75年閉廠後,一面經營牧場養牛,一面經營休閒遊樂,牧游並重,現今休閒設施有牧牛區、烤肉區、牧平區、露營區、大型交誼廳、會議廳、販賣部、住宿房、餐廳部、花園、綠地、大草塬等。牧野內一排又一排石牆堆砌的石壁景觀,是自然賞鳥的好地方,有環頸雉公鳥、環頸雉母鳥、紅背班鳩、金背班鳩、珠頸班鳩、竹雞、伯勞鳥、烏頭翁、燕子、麻雀等30餘種野生鳥類穿梭其間,草塬上更有白兔、灰兔、松鼠、白面狐、山野老鼠之蹤影。牧野內,青青草塬、牛羊放牧、白鷺鷥群錯於牛群間,到此一游,恍如到了大陸塞北,因此牧野有「小塞北」之稱。自牧野大門至內部設施之直線柏油路往返2000公尺是晨昏慢跑健身的好地方。右側遺有鐵路車軌,左側是健步區。民國88 年興建礦泉水工廠,同年9月完工,試車生產優質飲用水,行銷各地。

牧野度假村自民國87年起全力轉化經營型態,以經營觀光遊憩牧場為特色。已列入花東縱谷風景特定區。並依照「台東糖廠池上牧野休閒中心投資計畫構思方案」,自88年度至90年度升叄期規劃、投資 與執行。規劃活動區域為叄大分區,二十五分區。主要設施有叄星級飯店、石頭蜜月屋、露營區、商店及特產販賣部、會議廳、球館、滑草場、協力車、牛(馬)車搭乘、迷你馬搭乘及塬糖漿廠改建為小型糖 業及地方米食文化博物館、特產展售及室內運動區等。池上牧野度假村自民國88年元月起已有馬車乘坐。

三、台東農場

台東農場場部位於花東公路旁,鄰近南橫公路出口,池上加油站,叄號公園與池上市街,依序並列,交通便捷,位置簡明。「行政院煺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台東農場」的場名標幟分立省道兩側,一為燈塔型式,一為牌樓型式,目標十分顯明,造型非常創新。正面兩側圍牆以漿砌卵石底面貼小卵石,黑、白、暗紅叄色卵石均布,以白水泥打底。漿砌卵石基座安設石獅於,兩側總計100座。場區建地15637公頃(4730坪),另有育苗區,合計3公頃余。內部以辦公大樓為中心,員工櫥餐、宿舍、生產場房,塬料庫以及文康、車庫分布兩側,樓後塬為魚池,後改建為網球場。廣場有蔣中正全身立姿銅像,場區空地經精心設計,有自強園、標本園、噴水池、花園等,蒼杉翠怕,滿園常青,百花時放,環境之美有池上公園之稱。另外,場史館有豐富的古農具,綠地有現代農機其演進展示,均富 有教育與觀摩之價值。

四、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池上蠶桑示範場位於萬安村7鄰27號,背山(海岸山脈)面水(新武呂溪),風景優美,到此一游可觀賞坡地風光、池上全景及新武呂溪。美麗的景致可洗滌心靈的煩雜,並且目睹池上蠶桑場的滄桑史。台灣氣候適宜植桑養蠶,以往多利用野桑養蠶,為零星勞力的家庭副業經營方式。民國60年代,政府為「加速農村經濟建設」設定農業生產專業區,其目的在改變個別農場的農作制度,促使同一地區內同類農業能相互合作,形成區域性的農業生產,藉由整體營運降低生產成本,期使農業經營邁入現代化與企業化。民國63年土地銀行設立池上蠶桑示範場,經營桑園面積初期50公頃,後期25公頃,合作桑園83公頃,另有葡萄柚園12公頃。蠶桑示範場為池上蠶業的核心,負責推廣養殖、提供幼苗、收購蠶繭、製造成品、承租桑園及出售絲被。池上蠶桑場是平面繭的發祥地。平面繭是利用蠶寶寶天生習性與特性,製作特殊吐絲台讓蠶寶寶作無定點吐絲,經5天4夜監控吐絲而成。它改變了蠶寶寶五千年來作繭自縛的習性,是養蠶事業的突破與貢獻。發明者黃燦祺場長曾獲我國十大傑出青年之殊榮。

交通

台灣鐵路管理局台東線

池上車站

台9線

台20甲線(初來-池上)

縣道197號

博山區

池上鄉位於博山區的東南部。鄉政府駐地池上距博山城40公里。東與李家鄉接壤,西與下莊鄉相連,南以魯山主峰為界與沂源縣相望,北與源泉鎮毗鄰。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耕地11,525畝,林地44,147畝,1983年糧食總產9,707,549斤。 共有3,926戶,14,813人。除回族20人外,均系漢族。全鄉共轄27個村民委員會,分29個自然村,即:東池、西池、向陽峪、車峪、板山、李家塊、甘泉、鹿疃、王疃、西陳疃、東陳疃、常家峪、小里、聶家峪、連樹峪、下小峰、中小峰、河南峪、大里、陡溝、上小峰、下郝峪、中郝峪、上郝峪、七峪、東趙、吳家台、店子、花林。鄉政府機關因駐池上村而得名。 鄉政府駐地池上,抗日戰爭時期建制為池上鎮,屬博山縣五區所轄。1940年日本侵略軍侵占該地後,改建為池上、李家兩鎮聯合辦事處。1944年池上解放後,改為池馮區,屬博山縣人民政府領導。1958年撤區並鄉,成立人民公社,同年六月將池上、李家並為池上公社。1963年調整區劃,分別建立池上公社。1984年山東省人民政府以(84)魯政函60號檔案批准,博山區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請示報告,同意將池上公社改建為池上鄉。 境內純屬山區,嶺巒起伏,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魯山、黑峪坪山、志公坪、八寶山、大寨山、笛雞山、甘泉坪、大固堆山、板山崖、二郎山、三山等山峰林立,海拔大都在700米左右,其中以魯山最高,是淄博市最高山峰,海拔1,108.3米,是博山與沂源縣的界山。以淄河為界,南部均為沙石山,北部均為青石山。發源於店子村的東溜嶺根和花林村的東西兩倒溝的淄河,由東向西貫穿全境。另有發源於車峪、向陽峪、上郝峪、上小峰的四條季節性河流,流經境內,注入淄河。境內南部小峰溜和花林溜,有石英礦兩處。 境內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兩種。地下水分布於淄河以北板山和大寨山之前。水質均良好,在12度左右,可供農業灌溉和人畜用水。地表水均為自然降水,無外來河水補充,水質良好,主要分布在淄河流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