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統治下的唐朝治世]

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統治下的唐朝治世]

“貞觀之治”是指中國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基本信息

簡介

唐太宗唐太宗

“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出自《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正,常;觀,示,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他像荀子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復舟”。因此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勵臣下直諫,魏徵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重要內容

唐朝版圖唐朝版圖

"貞觀之治"的重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第一,唐太宗君臣論治。唐太宗與大臣們經常議論歷代王朝興衰成敗的原因,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對人民的剝削壓迫要有所節制。

第二,選賢任能,兼聽納諫。唐太宗堅持任人唯賢,不因血緣、地域甚至是政敵而舍賢才。因此能夠從各階層搜羅許多傑出人才。並注意對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夠兼聽眾議,注意納諫。其臣下敢於犯顏直諫,形成了封建社會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風氣。

第三,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唐初賦稅徭役比隋朝有所減輕,尤其力役徵發,比較有節制,注意不奪農時。對災區免除租賦,開倉賑恤。另外還緊縮政府機構,以節省政府開支,減輕人民的負擔。並通過"互市"換取大批牲畜,用以農耕。

輕刑,修訂法律。唐太宗讓臣下按寬簡原則修訂法律,制定出《貞觀律》

第五,布德懷柔,民族關係密切。對於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變其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尊重其習俗,任命各族首領以統轄本部。還通過"和親"進一步發展民族關係。唐太宗被少數民族尊奉為"天可汗"。

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人民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在文化方面,則大力獎勵學術,組織文士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在長安設國子監,鼓勵四方君長遣子弟到來留學。此外,太宗又屢次對外用兵,經略四方,平東突厥、定薛延陀、征高句麗、聯姻吐蕃、和高昌,使唐之國威遠播四方。太宗則被西北諸國尊為“天可汗”,成為當時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

總之,在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

唐太宗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台市隆堯縣),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他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愛民如子

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民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他強調以民為本,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復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唐太宗愛惜民力,從不輕易徵發徭役。他患有氣疾,不適合居住在潮濕的舊宮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舊宮殿里住了很久。他還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於減輕人民負擔。

治國思想

1.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民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

2.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3.皇帝要勤於政事,善於聽取正確意見。

4.大臣要廉潔奉公,統治才能鞏固。

治國措施

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集權,提高地方官的素質。

經濟上:繼續推行均田制,獎勵墾荒,輕傜薄賦。

民族關係上:堅決抵抗外族騷擾,加強國內民族的友好聯繫和經濟、文化交流。

用人方面:重用賢才,虛心納諫。

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由於他在位時年號為貞觀,所以人們把他統治的這一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

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民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他強調以民為本,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復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唐太宗愛惜民力,從不輕易徵發徭役。他患有氣疾,不適合居住在潮濕的舊宮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舊宮殿里住了很久。他還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於減輕人民負擔。

貞觀之初,在唐太宗的帶領下,全國上下一心,經濟很快得到了好轉。到了貞觀八九年,牛馬遍野,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昇平景象。

太宗在位20多年,進諫的官員不下30人,其中大臣魏徵一人所諫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嚴格遵循德才兼備的原則。太宗認為只有選用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達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賢若渴,曾先後5次頒布求賢詔令,並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擴大應試的範圍和人數,以便使更多的人才顯露出來。由於唐太宗重視人才,貞觀年間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可謂是“人才濟濟,文武兼備”。正是這些棟樑之才,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為“貞觀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作為一位萬人之上的君主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唐太宗不愧是一位開明的皇帝。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太宗又反覆思考,慎之又慎。他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由於太宗的苦心經營,貞觀年間法制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封建社會法制的最高標準——“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罰。

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準則;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成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樣,使唐朝在當時與西方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貞觀王朝的強盛是中國的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比擬的。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幾個強盛王朝,強盛的標誌不外乎國富兵強和民豐物阜,在深層文明(主要指制度和文化遺產)上作出突出建樹的有貞觀王朝。正因為有了貞觀之治的基礎,武則天才能做到“政啟開元”,從而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開元盛世的富庶有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為證。與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相適應,唐王朝的國際威望也達到了頂峰,對外戰爭取得連綿的勝利,連續百餘年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態勢,疆土極度擴張,朝鮮、漠北、西域的遼闊疆土相繼併入中國的版圖,西部疆土直達鹹海東岸的石國(中亞細亞塔什干城)。除了這些人所共知的豐碩成果外,貞觀王朝的文明程度在當時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下面幾條文明成果使大漢民族成為當時已知世界最最優秀的民族。

貞觀年間,農民占有一定土地,賦役負擔減輕,有了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那時候,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

治世景象

社會秩序

貞觀王朝的社會秩序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全國判處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這一年的歲末,李世民準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第二年秋天再回來就死(古時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回還,無一逃亡。那時的中國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不公平的現象少之又少,國人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豐衣足食的人不會為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極揣,因此犯罪的機率也就少之又少。

史書記載

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空前開放

唐帝國是當時世界最為文明強盛的國家,首都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就像今天的美國紐約一樣。那時的唐帝國是世界各國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各國的傑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往唐帝國跑。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在看到唐帝國的高度繁榮和文明之後,自己的國家在他們心中和沒有開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於是就不想回國,千方百計地要留下。

大明宮復原圖大明宮復原圖

中國高度發展的文化,使來到中國的各國人民,大多數以成中國人為榮。不僅首都長安,全國各地都有來自國外的“僑民”在當地定居,尤其是新興的商業城市,僅廣州一城的西洋僑民就有二十萬人以上。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王朝,外國人入境和中國人出境並沒有太嚴格的限制,即不擔心中國人出去後忘本忘祖;也不擔心外國人進來後喧賓奪主。僅這一點就說明貞觀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強的土地,不擔心外來文化把自己淹沒。貞觀王朝的國民素質是如此之高,對外國僑民既不歧視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來主義”,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國民氣度和王者風範。外國人在中國就象中國人在自己家裡一樣,享有和中國人一樣的公民權力,不但可以發財致富,還可以從政當官。來自阿拉伯帝國和日本的僑民就有不少在中國擔任官職的,有的還擔任部長級高級官員。

唐帝國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外,還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僅日本的官派的公費留學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幾百人。民間自費留學生則遠遠超過此數。這些日本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日本進行了第一次現代化運動――“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國化運動,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飾風俗,全部仿效當時的貞觀王朝,使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日本民族平空躍進了一千年。

吏治清廉

唐朝長安城唐朝長安城

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污的王朝,這也許是李世民最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尤為可貴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檠告貪污,主要是以身示範和制定一套儘可能科學的政治體制來預防貪污。在一個精明自律的統治者面前,官吏貪污的動機很小,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分權制度

中國封建體制的主要特徵是權力高度集中,地方服從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馬首是瞻。這種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極大地限制了國民的創造性、主動性和靈活性,且極易釀成暴政。

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央政府組織實行“三省六部制”,但貞觀王朝的三省職權劃分則初步體現了現代化政治特徵――分權原則。中書省發布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於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後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發布詔書。詔書發布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頒布。只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才成為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當時的賢臣魏徵就供職於門下省)。這種政治運作方式很有點類似現代民主國家的“三權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紀興起的分權學說,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運用於中國的政治體制,進一步說明了貞觀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李世民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副署”後才能生效,從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來潮和心情不好時作出有損他清譽的不慎重決定。中國歷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個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擁有如此傑出智慧和胸襟。

商業發達

中國封建王朝的經濟特徵是“重農抑商”,商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相當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種田人要低好幾個等次。這也是中國的封建經濟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發展的主要原因。

貞觀王朝是不歧視商業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這進一步地體現了李世民的高瞻遠矚之處。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導下,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肅敦煌)、涼州(甘肅武威)。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絲綢之路絲綢之路

唐朝的強盛給統治者在對外關係上帶來了無比的自信,因而唐朝開放程度很高,路上、海上的絲綢之路貿易興盛,舉世文明的“絲綢之路”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可這條商業通道在唐帝國時才達到她的最高使用價值。唐帝國的疆域空前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四個軍事重鎮(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克斯坦),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綢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主要治績

唐太宗在位23年,勵精圖治,對內則整頓國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對外則擊敗北方強權東突厥,擴大了唐帝國對周邊國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響。以下分述貞觀之治在各方面的治績:

1.亡隋為戒

隋末民變,使太宗認識「民依於國,國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亂,使二十七歲登基、英氣勃發的太宗時時引以為戒,叮嚀自我克制欲望,囑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致力糾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這是貞觀君臣共濟致治的基本因素。

唐朝建築唐朝建築

2.君主賢明

太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湯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3.賢臣輔國

太宗為歷史上少有的英主,因有既往不咎的前提,群臣多為賢能之輩,勇於上諫。賢臣中尤以房玄齡、杜如晦最著,時人稱「房謀杜斷」,其他如李靖、魏徵、尉遲恭等,人才輩出,均名重一時。

4.吏治清明

太宗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5.平定四夷

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由是國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太宗即位時年僅27歲,唐王朝在太宗統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發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治世。

政治方面

1.用人唯才(選用人才任賢方面)

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太宗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珪,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材濟濟。

房玄齡房玄齡

2.從諫如流(納諫方面)

太宗以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後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臣下直諫。朝中以魏徵最能犯顏直諫,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納,又如王珪、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皆以極諫知名。

3.完善吏治(吏治方面)

太宗十分重視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時政治清明。

4.完善制度(制度方面)

唐太宗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經濟方面

1.薄賦尚儉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注意輕徭薄賦,徭役的徵發不奪民時;同時太宗崇尚節儉,曾遣散宮女三千多人,並下令免去四方珍貢,從而農業及民生得以不斷發展。

2.救災恤貧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唐太宗招撫流亡回鄉,授田給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關中連年災荒,太宗即開倉賑濟災民,又準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為災民贖回賣出子女,使災民得以度過荒年。

文教方面

1.設館興學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學館,有十八學士,即位後更在京設弘文館,徵集圖書二萬餘卷;同時重建地方州縣學校,擴充京師國子監,延聘名儒出任學官,生員多至萬人,並接受新羅、吐蕃、日本等的君長皆派子弟來華求學,由是時文教生員背景多元,復興卓然有成。

文學館復原圖文學館復原圖

2.撰經修史

命孔穎達等人修定《五經正義》,統一南北經學;又置國史館,由宰相監修前朝國史,開官修歷史的風氣。

武功方面

平定四方: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東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帝國聲威遠播,加上太宗能維護外族風俗,並設定都護府制度,終貞觀之世,四方服悅,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

步輦圖步輦圖

主要影響

文治方面

1.奠定國基(對當世影響)

貞觀年間,太宗的各項善政,使官吏廉能,社會安定,人民豐衣足食,解決溫飽,經濟發展迅速,造成中興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業。

2.確立制度(對後世影響)

貞觀年間,經太宗的苦心經營,延續了隋代的多種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常平倉制等,堪稱完備,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

3.政風沿襲(對後世影響)

太宗施政有方,選賢問廉能,克己納諫,成為一種良好的政治風氣。歷代有為的治國者,皆追慕「貞觀政風」而力圖仿效。

4.用人唯才(對當世影響)

太宗用人唯才,不問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舉代門第,逐漸改變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門第的風氣,世家豪族輪流掌政的惡習,廣開平民高仕的機會,清除舊社會的觀念,緩和了社會矛盾。

5.文化傳播(對當世影響)

太宗戮力復興文教,獎勵學術,大興國學,又下詔修諸經正義及史籍,外國君長如高句麗、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來唐留學,使唐代學術文化傳播四方。東亞各國尤以日本、高麗為甚,深受唐文化影響。

6.民族混成(對當世/後世影響)

唐太宗武功顯赫,卻少有鄙視邊族,故東亞各民族逐漸混入,唐代名將和大臣,不少為同化了的外國人,原屬鮮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長孫氏等,在太宗時已不被視為外國人。

武功方面

1.聲威遠播(對當世影響)

唐太宗在位期間武功全盛,將唐帝國發展為當時東亞地區最強、文化最盛的國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為「天可汗」,並築「朝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進貢。

2.領土擴大(對當世影響)

唐代此時版圖遼闊,超漢宣帝在位時,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達到鼎盛,是時領土東臨于海,西逾蔥嶺,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唐太宗貞觀年間的唐朝疆域唐太宗貞觀年間的唐朝疆域

3.中外文流(對當世影響)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平定東突厥,貞觀九年(635年)平吐谷渾,貞觀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龜茲和焉耆,貞觀十九年(645年)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征高句麗,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兩路得以通行無阻,對外交通及貿易遂得以加強,從而促進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不足

貞觀時期的初唐處於帝國的上升階段,貞觀之治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唐太宗本人施政的問題上。按照儒家經典教義來改造皇帝,自王莽死於亂刃之中以後,就成了儒家知識分子們退而求其次的理想。明君唐太宗,正是這種理想的產物。這種改造與被改造,其實是從玄武門事變後開始的。事變後的太宗急於獲得社會輿論的認可,自然就和懷有“內聖外王”理想的儒家知識分子們一拍即合。這種結合,一開始就有著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特徵。[50]
在貞觀年間漫長的進諫與納諫遊戲中,唐太宗與他的臣僚們正變得越來越形式主義。大臣們極力想要壓抑太宗的私慾,將他納入“內聖外王”的正確軌道,所以頻繁進諫。太宗則幾乎逢諫必納,對進諫者無不大加賞賜,但在行動上卻幾乎沒有什麼改觀:獎賞過諫臣之後,想去遊獵仍然會去;想修築新的別宮仍然會修。所以,改造唐太宗的活動,最終演變成了單純的進諫和納諫活動,而且完全流於形式主義。
貞觀八年,一個小官僚皇甫德參進諫說:“陛下往日修築洛陽宮,耗費民力;收取地租,則過分征斂;民間女子都喜歡梳高髻,也是向宮裡學的。”太宗聽後大怒:“這個皇甫德參,是不是國家不徵用一個勞動力,一斗地租都不收取,然後朕的宮女們都剃著光頭,他才滿意?”至於他對著長孫皇后說要找機會殺了魏徵這個“田舍漢”,自然更有名。也正是在這一年,魏徵敏感地覺察出了太宗心理上的微妙變化,他直言不諱地說道:“陛下如今不再喜歡直言了。雖然還勉強接受,但早已沒有了往日的豁達。”同樣是在這段時間,魏徵開始以自己的“目疾”為藉口,屢屢“求為散官”。[50]
貞觀十三年(639年),魏徵有一篇系統批評貞觀之治走下坡路的奏章,後人題為《十漸不克終疏》,其中說道:“頃年以來,意在奢縱,忽忘卑儉,輕用人力。”“頃年以來,疲於徭役,關中之人,勞弊尤甚。”還揭露唐太宗說過“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在用人方面,“近歲以來,由心好惡,或眾善舉而用之,或一人毀而棄之;或積年任而信之,或一朝疑而遠之……”
魏徵所說是貞觀中期的情況,魏徵之後,這樣正直的聲音就少多了。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充容徐氏上疏批評時政:“頃年以來,力役兼總,東有遼海之軍,西有昆丘之役,士馬疲於甲冑,舟車倦於轉輸”等等。這些批評的存在,是全面了解貞觀時代的重要參考。[51]

歷史原因

1、由於隋煬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破壞嚴重的天下大亂,人口銳減。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根據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而且沒有大的戰亂,而隋朝後期大亂,“留給”唐朝200餘萬戶(按《通典》記載杜正倫奏),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的爛攤子。李淵李世民統一中原與南方,為貞觀之治創造了條件。

2、唐太宗的才智;集結在唐太宗周圍的人才群體;人際關係的調整;唐太宗的現實政策。不要過度高估隋煬帝修運河這事,根據曾長期研究古代地理與河道、專門研究過這一問題的學者岑仲勉的成果,不應過度推崇、過分高估隋煬帝修運河。在隋煬帝之前,許多王朝已經修過大運河的很多部分,在隋煬帝之後,唐朝宋朝等須時常疏浚,才能利用。(疏浚,包括且不限於開挖、擴寬、挖深河道)。拿詩詞里一些誇張的描寫去吹運河的行為是錯誤的,詩詞里的誇張的描寫不能完全當真。貞觀之治的產生,並非是人少地多、大運河等決定的。歷史上人少地多卻動亂的時期很多。漢朝沒有隋煬帝修的大運河,仍然有治世、盛世。唐宋元明清等朝有大運河,但是,這些王朝每個都有很多個時間段不是治世、盛世。

3、唐太宗引隋之苛政為戒,調整統治政策,糾正前朝之弊端,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唐太宗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傑出的政治家,他善於用人,勇於納諫,不斷調整統治政策,他的個人作用也是“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關評價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其實是政治最基本的原理。古往今來,凡是百姓、國家、統治者三者關係如此擺放的時代,一定就是國泰民安的時代。反之,如果不管百姓死活,不顧國家根本利益,全力以赴追逐統治集團利益的,比如東漢後期,那么天下大亂就不可避免。唐太宗一班君臣贏得貞觀之治的美譽並非偶然,至少在政治理性方面,他們的努力是具有當代價值的,雖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但是作為政治家,政治理性卻是不可或缺的。

唐·吳兢:“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以來,未之有也。”[52]
北宋·歐陽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53]
北宋·司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北宋·蘇轍:“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
北宋·范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為太宗乎?及其成功,復歸於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曾鞏:“法度之行,禮樂之盛,田疇之制,詳序之教,擬之先王未備也;躬親行陣之間,戰必勝,攻必取,天下莫不以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萬古所不及以政者,莫不服從,天下莫不以為盛,而非先王之所務也。”(近人曾有學案爭議,最後多方核實,此段是說太宗超越前王,而非不及)
北宋·何去非:“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禍亂,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謂固天下之勢,以遺諸子孫者,蓋未立也。於是乎藉兵於府,置將於衛,據關而臨制之。處兵於府,則將無內專之權;處將於衛,則兵無外擅之患。然猶以為未也,乃大誅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渾,平高昌,滅焉耆,皆俘其王,親駕遼左而殘其國。凡此者,非以黷武也,皆所以立權而固天下之勢者也。”[54]
北宋·胡寅:“兩漢盛時,太宗所可及也。禹、湯、文、武之業,豈不在所希慕乎!”
南宋呂祖謙:“當時之治,不唯貞觀而已,雖並隆於堯、舜可也。”
南宋陸九淵:“太宗富有天下,貴為天子,功業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聽拂逆之辭於疇昔所惡之臣。嗚呼!此其所以致貞觀之治,庶幾於三代之王者乎?”
南宋真德秀:“後世人主好學者莫如唐太宗,貞觀之規模不可以不復。”
郭思貞:“二帝三王之治,後世莫能及者,順人之道,盡乎仁義也。唐太宗以英武之資,克敵人如拉朽,所向無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元吳澄:“三代以後享國之久唯漢與唐,唐之可稱者三君而已。太宗文皇帝身兼創業守成之事,納諫求治勵精不倦,其效至於米三錢,外戶不閉,故貞觀之盛有非開元元和之所可及,而太宗卓然為唐三宗之冠。”
元·戈直:“至於後世之君,莫不列之講讀,形之論議,景仰而效法焉。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兩漢之賢君六七作,何貞觀之政獨赫然耳目之間哉?”“然屈己以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用,寬厚而愛民,亦三代以下,絕無而僅有者也。後人之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豈不交有所益乎?”“禹以本固邦寧為難,湯以時沈克終為難,太宗身兼創業、守成之事,不以其已能者自滿,而以其未能者為懼,其致貞觀之治也哉!”
明太祖:“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明季歷代論書彙編,有評價唐太宗:“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謙虛納諫,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儉愛民,後世人君之德未有過焉者也……後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後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明·趙弼:“(太宗)傳三百載之唐柞哉,太宗在位朝有賢良之宰輔,內有長孫之賢后,致治之美庶乎?成康秦漢以來皆莫及也。實天之時四夷入仕及朝貢者數百人皆痛哭剪髮勢面割耳流血灑地,非有得於華夷之心而能然乎。史臣曰:秦漢以來功德兼隆一人而已”。
浚儀國史修文志:“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以來,未之有也。”
明憲宗:“三代以後,治功莫盛於唐,而唐三百年間,莫若貞觀之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也,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有治未純也。然而嘉尚之者,以其可為行遠登高之助也。”
張緒通:“整箇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朝代,即漢代與唐代奉行道的哲學。這兩個帝國是當時全部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運、最先進的國度。監獄是空的,遺落在街道上的貴重東西沒有人撿,所有國民充滿自信。這是因為這兩個朝代的政府達到了禮制與正義政府的水準。歷史學家把這兩個朝代稱為中國的黃金時代。”
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由於唐太宗的豐功偉績,一個不可預知的中國,一個英雄史詩的中國,並改寫了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著的文明史。”
柏楊《中國人史綱》:“李世民大帝是中國最傑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國,不久就為中國開創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電視劇貞觀之治

片名:貞觀之治

片長:50集

時間:開機2005年1月25日

主創人員

總製片人:韓三平

編劇:阿城、孟憲實

導演:張建亞

監製:羅立平 張建亞

攝影指導:智磊

美術指導:項海明

製片主任:孫穎

化妝設計:劉曉東

服裝組長:黃寶榮

道具設計:秦紅波

道具組長:李寶泰

燈光組長:姜寧

電腦特效總監:張軍

置景工程:中影集團影視製作基地藝術工程部承制

演員名單

馬躍飾李世民

金士傑飾魏徵

馬少驊飾長孫無忌

苗圃飾長孫皇后

馬精武飾李淵

陸劍民飾李建成

沈孟生飾李元吉

戈治均飾裴寂

孫寧飾房玄齡

朱雷飾杜如晦

吳堅飾李靖

王東方飾李泰

齊千郡飾張婕妤

張鏑飾武才人

劉真飾琵琶女

孫鐿菲飾文成公主

劇情梗概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東征洛陽。洛陽是前朝隋的東都,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洛陽之戰也就成了唐朝統一中原的最重要一仗。

經過李世民軍隊長達數月的圍困,洛陽城內已經沒有了和唐軍對抗的力量,洛陽的首領王世充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救兵上。河北的竇建德帶領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洛陽進發,要解洛陽之圍。李世民命弟弟齊王李元吉留守大本營,自己親自帶兵迎擊竇建德的大軍。李世民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用幾千人擊敗了竇建德的大軍,並將竇建德本人擒獲。王世充見大勢已去,只得開城投降。

李世民一舉擊敗了大唐的兩個最有實力的敵人,功勞傳遍了天下。李淵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績,封他為天策上將,並賦予了種種特權,地位幾乎已經與太子不相上下。

李世民勢力的急劇擴張引起了李元吉的忌恨,也讓太子李建成深感不安。李元吉對權力和地位的貪心越來越大,他表面上魯莽,但實際上已設計好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他決定先聯合太子整倒二哥李世民,再從太子手中篡取皇位。李元吉利用李建成對李世民的猜疑,趁機從中挑撥。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面在表面上壓制李世民,一面在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陰謀一步步醞釀,最終李元吉制定出了除掉李世民的完整具體的行動計畫。

訊息傳到李世民耳中,李世民與眾謀士商議後決定搶先下手。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占領了玄武門,隔斷了李建成、李元吉和城外軍隊的聯繫。隨後一場血雨腥風的激戰開始了。交手中,李世民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兄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如願成了太子,掌握了朝政大權。他沒有清剿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餘部,反而將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收到自己門下,這其中就包括以中正剛直而聞名的謀士魏徵。從這以後,李世民就再難逃被魏徵當面訓斥的命運。

李世民為了表明自己讓天下和解的決心,不僅下詔不準再追查李建成和李元吉餘黨,還派魏徵為制使,出使河北,傳達自己的意思。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淵傳大唐皇帝位於太子李世民,自己成為太上皇。

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突厥趁唐朝朝政不穩進犯中原,抵達關中渭水邊,直逼長安。李世民心裡清楚,憑現在唐的實力,還無法與突厥對抗,索性委曲求全,向突厥納貢,換取中原的和平生息。

李世民登基後,深切感受到了治天下和打天下的巨大差距。他修改了國號,以代表寬忍和善的“貞觀”取代了原來的“武德”,正式開始了歷時二十餘年被後人稱為“貞觀之治”的時代。

李世民為了推行新政,開始清除自己治國道路上的一些巨大的障礙。其中一個,就是各種名目的封王。當年太上皇李淵打天下時為了籠絡人心,給各路人馬隨意加官晉爵。雖然其中有些只是虛職,但也獨霸一方,占有大量土地資源,每年還要領取豐厚的俸祿。

李世民削減封王的想法還沒有對外宣布,就已經在朝野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削減封王影響了眾多王侯貴族的直接利益,義安王李孝常聯合其他一些反對者,打算用清君側的名義,以武力脅迫李世民。李世民早已掌握了他們的動向,乾淨利落的粉碎了他們的陰謀,並以自己的威嚴鎮懾住了朝中百官。

關中大旱。李世民為感動上蒼,負荊祈雨。但李世民的誠心並未緩解旱情。李世民無奈,只能開關放人,允許受災百姓到關外去乞食為生。玄奘也隨著災民的隊伍出關,開始了他西域取經的旅程。

經過幾年時間的建設,大唐王朝的國力已經積攢了一定的實力,為了解決邊疆問題,李世民決定征伐突厥。貞觀三年八月十九日,李世民命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征伐突厥。突厥內部此時發生了嚴重的糾紛,兩位可汗矛盾重重。李靖的軍隊稍一衝擊,突厥軍便徹底潰散了。

平定了突厥,西北周邊二十幾個國家都來朝賀。在高昌王的建議下,李世民被各國擁為“天可汗”。一時間,從中原通往西域的各種商業、外交通道紛紛開通,長安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會。

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李世民的目光不得不開始投向未來。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選誰作為繼任者。太子李承乾雖然是長子且能力值得信賴,卻不願讀書,性情古怪,終日沉迷於酒色。次子李泰是個很有心機的人,他在一些能人的輔佐下,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睞。

朝中大臣也都紛紛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有的支持李承乾,有的支持李泰。唯獨長孫無忌看中了軟弱忠厚的李治,並給了李治極大的幫助。深受李世民寵愛的武才人——也就是後來的女皇武則天與李治關係非同尋常。她告訴李治,現在李承乾和李泰的實力雖然都很雄厚,但也許會形成鷸蚌相爭的局面,到時候他們只要坐收漁翁之利就可以了。

李承乾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來自李世民和李泰的壓力。最終,在形勢的逼迫和眾人的慫恿下,李承乾決定殺掉父皇和弟弟。李承乾幼稚的計畫還沒有開始實施就被粉碎了。李世民不願再殺害親人,便將李承幹流放。在長孫無忌和武才人的努力下,李世民沒有立李泰為太子,反而立了李治為太子。

經過十幾年的長途跋涉,玄奘取經回到了長安。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弘福寺展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最大的外來文化翻譯工程。

北漠叛亂,李世民御駕親征。然而惡劣的氣候讓唐軍損失慘重,李世民也從這場失敗的戰爭起一蹶不振。

李世民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他繼續主持朝政。他將國家政務都託付給了李治。可想到自己離開人世後,李治要擔起全部的責任,仍不放心。他將李治託付給長孫無忌,要他輔佐未來新的皇帝。

房玄齡、李靖等老臣紛紛去世,留下李世民一人孤獨的度過最後的時光。

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初唐第二代帝王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後,是大唐盛世。

分集劇情

第一集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東征洛陽。這一戰役對於李氏王朝來說意義重大。此時唐已經占領了關中地區,與河南洛陽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以及南方的蕭銑成鼎立之勢。

李世民帶領弟弟齊王李元吉一路奔赴洛陽,在洛陽城以北的北邙山紮下唐軍大營。洛陽城中的王世充知道自己的兵力與李世民對抗不是對手,堅壁不出,準備等唐軍糧草耗盡後再待機打擊唐軍。數月的圍困沒有取得勝利,連遠在長安的李淵也不由有幾分擔心。因為此時唐的主力軍隊一部分在圍困洛陽,另一部分則派往南方進攻蕭銑,關中地區非常空虛。一旦河北的竇建德或草原十八部突襲長安,圍困洛陽的軍隊則不得不回救。戰爭的局勢就會急轉直下。

李世民的部下尋相認為這場戰爭唐軍不會取勝,私自逃離了唐營。李元吉聞知此事,不問青紅皂白將尋相的好友尉遲敬德將軍羞辱一番,並以叛亂罪關押起來。

第二集

李世民對弟弟的草率非常不滿。他急忙釋放了尉遲敬德,並向尉遲敬德表示了歉意,令尉遲敬德十分感動。

李元吉認為哥哥李世民偏袒外人,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十分氣憤。尉遲敬德和李元吉從此開始互相怨恨,成了仇家。

李世民接連攻克了洛陽周邊的眾多城鎮,使洛陽成了徹底的孤城。勝利的訊息讓李淵興奮不已。

洛陽城中糧草已斷,王世充把希望寄托在河北竇建德的援兵上。竇建德答應了王世充的請求,從河北向河南殺來,欲解洛陽之圍。李世民為了不讓唐軍腹背受敵,提前率領精銳部隊趕往竇建德必經的武牢關迎擊敵人。臨行前,李世民將統領北邙山大營的權利交給了李元吉,並叮囑他只圍毋戰。

李世民星夜兼程,長途奔襲來到武牢關。不久後,竇建德的部隊也到達了武牢關,在不遠處紮下了營房。兩軍初次交手,竇建德便大敗而歸。竇建德的謀士魏徵向竇建德建議轉攻長安。可剛愎自用的竇建德根本聽不進魏徵的話。

第三集

魏徵對竇建德深感失望,他決定去長安投靠唐太子李建成。

此時李世民已經在武牢關外布下了天羅地網。

李世民在武牢關外設下埋伏。竇建德果然中計,埋伏在各處的唐軍紛紛衝出,與竇建德的軍隊展開激戰。竇建德就在亂軍中被活捉了。

李世民釋放了五萬名俘虜,同時規勸竇建德本人也歸順大唐。王世充見竇建德已被俘虜,最後的希望也已破滅,只得開城投降。

勝利的訊息傳到長安。李淵沒想到李世民竟然一次除掉了自己心頭的兩個大患。秦王的功勞又一次觸動了他的心事,李世民在各方面的表現都超過了太子李建成。他向心腹大臣裴寂提出想讓秦王李世民做太子的想法。裴寂認為太子之位事關重大,不可輕下結論,還是從長計議。李淵只好把這件事暫時放下了。

李世民率領軍隊進入了洛陽城。紀律嚴明的唐軍入城後沒有引起洛陽城的騷亂,但因為長達一年的死守,洛陽城中已經是一片破敗的景象。

第四集

李淵的寵妃尹德妃和張婕妤聞知洛陽城已被攻陷,也來到洛陽搜羅珍寶奇物。李世民雖不滿她們的做法,但礙於父親的情面,只得派李元吉護衛她們遊覽洛陽城。洛陽宮殿前,兩衛兵將李元吉攔在門口,說必須有秦王的手令才能通行。李元吉一怒之下拔劍將兩個衛兵砍倒在地。李世民為此事又一次與李元吉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李世民還是逼迫兩位妃子將拿走的珍寶一一畫押登記在冊。自此,李世民與李元吉和二位皇妃埋下不和。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考慮戰後的政局,二人勸李世民要多想治國的事情,並勸李世民去見道士王遠之。王遠之一見李世民便說他是未來的天子。李世民對王遠之的話並不十分在意。

李世民得勝班師回朝,將東征軍元帥節旗交還李淵,兵符交還給兵部。

李淵在太極殿內為李世民舉辦了盛大的慶功酒宴。酒宴上,李淵宣布大唐開始鑄造錢幣,取名“開元通寶”。為了表彰秦王李世民的功績,李淵賜給李世民三個鑄錢爐,將李世民封為天策上將,設天策府並賜予天策府有封設官屬等等特權。李淵的這一舉動引起了李元吉的不滿。

歌舞宴上,李淵一時興起,要尉遲敬德當眾表演奪矛。李元吉為了賭氣,主動要求與尉遲比試,結果一連兩次都被尉遲敬德奪走。第三次李元吉動了殺機,想將尉遲敬德置於死地,不料反而自取其辱。

第五集

李元吉對權力和地位的貪心越來越大,他表面上魯莽,但實際上已設計好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他決定先聯合太子整倒二哥李世民,再從太子手中篡取皇位。

李世民勢力的急劇擴張開始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關注。起初他並不相信李世民會對他造成威脅,但在魏徵的一再提醒和李元吉的挑撥下,他也開始對李世民有所警覺。

在討論如何處理竇建德時,李淵和李世民發生了衝突。李淵認為殺掉竇建德可以警示天下百姓不要犯上作亂。李世民則認為殺掉竇建德會引起河北的叛亂。李建成的意見與李淵完全一致,獲得了李淵的讚賞。

李世民利用天策府的特權,開設文學館,網羅天下人才。

竇建德最終被斬首了。

第六集

張婕妤來見李世民,想為她的從兄弟在李世民處謀得一職,結果被李世民正色拒絕。張婕妤對李世民懷恨在心。

河北,竇建德的舊部劉黑闥等人以給竇建德報仇為名,舉兵起義。

李淵雖然嘴裡不承認自己當初的決斷失誤,但還是對李世民更為看重。他命負責剿滅劉黑闥。

李世民又一次拿到統兵權讓李建成和李元吉十分眼紅。他們意識到,如果自己的手中沒有兵權,是不可能勝過李世民的。

李世民很快就平定了河北的叛亂。死裡逃生的劉黑闥又聚集了一些烏合之眾,繼續打起了造反的旗幟。李建成認為自己的機會終於到來了,在張婕妤的幫助下,李建成主動請戰,爭取到了統兵權,帶領大軍前去剿滅劉黑闥。

劉黑闥被李建成擒獲。李建成回到長安卻不願立即交回兵權。東宮謀士獻計,將此次戰鬥中剩下的兵器鎧甲扣下一部分留作己用,其餘部分交還兵部。

李淵要帶李世民和李元吉一同去仁智宮避暑,留下太子鎮守長安。臨行之前,李建成與李元吉密謀增兵事宜。

第七集

李淵領著兩個兒子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一同前往仁智宮避暑。

張婕妤說李世民把李淵賜給她父親的良田賜給了淮安王。這讓李淵十分惱火,他覺得李世民冒犯了自己的權威。他氣沖沖的把李世民叫來質問這件事。在李世民的一番解釋和勸導下,李淵最後原諒了李世民。

李元吉知道李世民對戰馬有著特別的偏好,他故意找來一匹烈馬,讓李世民試騎。李世民果然毫不畏懼,馴服了烈馬。李元吉聯合張婕妤暗中陷害李世民,令李淵對李世民產生猜忌。

李建成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暗中派人給慶州的楊文乾運送二百幅盔甲,被李世民的手下發現,並策動負責運送盔甲的郎將和校尉,直接到仁智宮將此事報告給了李淵。

李建成在李淵的逼問下,索性將自己為了防備李世民才出此下策的實情相告。就在李淵的態度有所緩和的時候,突然傳來訊息,慶州的楊文乾反了。李淵登時大怒,將太子押入牢中,並急召李世民護駕。李世民急忙趕往慶州平復叛亂。

第八集

李淵正在猶豫是否要重立太子的時候,又傳來一個更驚人的訊息,草原十八部突然進犯。李淵不得已,放出了獄中的李建成,並帶領眾人急忙趕回長安。

李建成請求父皇讓自己帶兵征討草原十八部或保衛長安。可李淵不信任他,命人將李世民緊急召回。

李建成和裴寂趁李淵心神不寧的時候向他提出了遷都的建議。他們知道,李世民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長安,一旦遷都,李世民的勢力將會被大大削弱。李淵此時心亂如麻,沒有多想就很快同意了他們遷都的建議。

魏徵雖然一直在為太子李建成效力,但卻不同意太子關於遷都的主張。兩人發生分歧,不歡而散。

就在裴寂和李建成開始籌劃遷都議程,從中大撈油水時,李世民及時的趕回了長安。他一見到李淵,就立即陳述了自己反對遷都的三條理由。他的話誠懇而有力,很快就轉變了李淵的看法。李淵當即宣布不許再議遷都之事。

第九集

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李世民的決心更為堅定。魏徵建議,擒賊先擒王,不如直接除掉李世民。李元吉自告奮勇,要親手殺掉二哥。

豳州,征討草原十八部的李世民軍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一場大雨切斷了運糧車的道路,李世民的軍隊被困在雨中。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帶了一百名騎兵到草原十八部的大本營前與頡利可汗和突利談判。李世民憑著他的勇氣和智慧,奇蹟般的使突利和頡利退兵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奏請李淵將房玄齡、杜如晦、程知節調離李世民身邊,以此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齊王府設宴。齊王李元吉的手下把兩種不同的毒藥分別放在世民和李建成的酒中,可是齊王府的楊妃多次阻止李世民喝下毒酒。李世民心領神會,只喝下一小口就倒在地上,被人救出。

李淵得知了兄弟之間你死我活的爭鬥,心痛不已。為了讓兄弟之間不再相殘,他決定破國成家,讓李世民去洛陽建天子旌旗,陝州以東都歸他統領。

第十集

這樣的訊息對於李建成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因為他很清楚,將來李淵去世後,自己不可能有實力與獨霸一方的李世民對抗,為避免將來出現不利於自己的局面只得以退為進,向李淵表示自己願意讓出太子的位置,以此使李淵改變主意。

為拿到統兵權,李元吉買通草原十八部,故意來侵犯。李建成在李淵面前進言,為李元吉爭取到了統兵權。二人商議好,在為李元吉餞行的宴會上動手除掉李世民。可李元吉的目標並不只是李世民一人,他計畫一次將大哥和二哥二人全部剷除。

李淵急召李世民。李淵決定讓兄弟三人間有個了斷,第二天召集他們三人見面談清楚。

李世民回到秦王府,堅定了舉事的決心。為了讓李世民在第二天兄弟三人的會面中占得先機,長孫無忌向李淵上了一道密奏,說太子和齊王后宮。李世民將所有包括房玄齡、杜如晦在內的謀士都召集起來。

第十一集

房玄齡、杜如晦化裝成道士的模樣,偷偷潛進了秦王府。眾人都覺得,這將是最後的機會,否則只能任人宰割。大家決定,就靠秦王府上的八百人,拚個你死我活。

長孫無忌出謀劃策,在黎明前帶人在玄武門埋伏,在東宮的長林軍進入玄武門前就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解決。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黎明時分,一場血腥的爭鬥已經蓄勢待發。

李世民帶領眾親信藏身在玄武門外的樹林裡,等待行動的時機。而此時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才剛剛從夢鄉中醒來,不知大禍即將降臨在他們身上。

第十二集

李建成也布置好了兵力,他不知守門的常何已經叛變,還十分信任的將半張兵符交到了常何手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進入,常何就立即將玄武門大門關上。等李建成和李元吉意識到危險的時候,已經太遲了。他們已經成了籠中之鳥。李世民與尉遲敬德出現在他們面前。

李世民如願地登上了太子的寶座。李世民身邊的親信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高士廉等也得到封賞,身居要職,控制了朝廷的局面。

房玄齡勸李世民不計前嫌,重新網羅人才。原東宮的謀士紛紛被重用。李世民當著眾大臣的面,與魏徵談論起兩人的舊怨來。魏徵直言不諱,承認自己當初為了天下太平,國家不出現大亂的局面,曾勸李建成殺掉李世民。

第十三集

李世民非常賞識魏徵,他封魏徵為制使,安撫河北。

魏徵帶著李桐客,以制使的身份出發前往河北。

貝州刺史趙德言此時正在心神不寧。因為他手上的兩個要犯李志安和李思行都是當年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親信,玄武門之變時還殺過李世民的手下。雖然當今太子李世民已下達特赦令,但趙德言還是覺得就這樣把它們釋放十分不妥。他決定還是將此二人押解回長安,交給李世民處理,以邀功請賞。

魏徵的到達使趙德言坐立不安。他知道魏徵曾是李建成的親信,如今卻成了擁有全權處理事務權利的制使。一旦被魏徵發現監獄裡還關押著李志安和李思行,事情將更難處理。趙德言也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思,不知派魏徵出使只是表面文章,還是真的是讓天下和解。

第十四集

魏徵一到貝州就受到了趙德言等人熱情而隆重的接待,但是沒多久雙方就因為在如何處理李建成和李元吉舊部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趙德言知道這樣下去對自己不利,急忙密令手下連夜將李志安和李思行二人轉移到其他監獄關押。

趙德言轉移犯人的風聲已經傳到了魏徵耳朵里。趙德言見事情已經無法再隱瞞下去,只得將抓到李志安的事報告給魏徵。魏徵毫不猶豫,下令當場放人。

張婕妤一心想讓李淵立自己為皇后。李淵早已無心再思考這些事情,他把自己打算讓位的想法告訴了張婕妤。張婕妤失望至極。

李世民的噩夢仍沒有停止。長孫王妃、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幫助李世民終於擺脫了惡夢的困擾。

第十五集

李淵向李世民表達了自己做太上皇的想法。李世民則向李淵暗示,可以保障李淵安渡晚年。

趙德言不甘心就這樣輕易將人放走,暗中叫人將李思行儘快送往長安,被魏徵暗中派人將囚車截下。

趙德言和魏徵發生衝突,魏徵堅持就地釋放李思行,否則李世民天下和解的政策會受到懷疑。趙德言情急之下乾脆命官兵將客舍包圍起來,將魏徵等人軟禁其中。趙德言自以為參透了李世民的心思,認為這必然是一個立功的好機會。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淵傳大唐皇帝位於太子李世民,自己成為太上皇。

第十六集

李世民即位大赦天下的詔令傳到貝州。趙德言仍自作聰明地認為這一切不過是表面文章,陛下真正的心思還是要消滅前東宮的舊黨,他寫了一份賀表。

魏徵等人也知道不能這樣坐以待斃,派人突圍回長安。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詔立長孫王妃為皇后。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在甘露殿對坐,回憶起十二年的夫妻生活,長孫皇后提起了一個嚴肅但又不得不說的話題,立誰為太子。李世民尚未完全從玄武門事件的陰影中走出來,對這個話題格外敏感。李世民接受了長孫皇后的意見,許諾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但不立刻舉行加冕禮。

魏徵和趙德言一行回到了長安。李世民重新強調了天下和解的政策。趙德言被革去了官職。

第十七集

草原十八部乘機進犯唐朝,抵達關中渭水邊,直逼長安。

朝廷內眾大臣各執己見。尉遲敬德和李靖認為不如一舉擊潰,一勞永逸。而房玄齡則認為,唐朝現在國力不足,如果一仗不能徹底消滅,則沒有能力再打第二次仗,未來的境地將更加危險。李世民深謀遠慮,決定這一次忍辱納貢,將來等國力增強,再打不遲。

李世民帶著六名親隨來到渭水邊,與草原十八部的軍隊隔河相望。李世民用自己的智慧在氣勢上壓倒了頡利可汗,與頡利可汗在渭水便橋斬白馬盟誓,忍痛每年向其輸送利益,換取唐朝的和平生息。

第十八集

李世民採納了高士廉的建議,給死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擬定名號,重新安葬,並要求所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舊部必須參加送葬。

戰亂平息,但是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完全從傷痛中復甦過來。平原上,骸骨累累。死去的人就這樣被拋棄在荒野中,無法安息。李世民下詔全國收拾掩埋骸骨。

在安葬死者的法事上,李世民結識了僧人玄奘。

入夜,李世民身邊服侍的宮女接連犯錯,讓李世民十分氣惱。細心的長孫皇后發現,原來這些犯錯的宮女都是因為在最近收骸骨的行動中聞知了父親兄弟的死訊才變得心神不寧的。李世民給所有有陣亡家屬的宮女放了假,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商議裁減宮女,縮小後宮的規格。長孫皇后非常支持,並著手開始操作。

第十九集

太上皇李淵聽說要削減自己的宮女顯得格外不快。面對壓力,李世民有些無所適從。此時,魏徵站出來,表示了他對皇上改革決心的支持。

李世民與弓匠討論何為好弓。弓匠對好弓必須正、直的解釋,使李世民悟出了什麼。

李世民覺得舊國號“武德”不能代表朝廷的志向,魏徵從《易傳》中取經典,認為“貞觀”二字所表達的“中正”的意思,最能代表李世民治天下的胸懷。

公元627年,李世民改國號為“貞觀”。這一年成為貞觀元年。

萬象更新,可最讓李世民頭疼的是,朝中還有很多太上皇時代的老臣在掌握著朝政,他們已經成了新政推行的障礙。李世民決定先從修改律法做起,他將這件事委託給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負責,由大理寺少卿戴胄負責具體細則,編新的“貞觀律”。

第二十集

李世民打算讓長孫無忌做右僕射,遭到了長孫皇后的強烈反對。長孫皇后雖然說自己不問朝政,但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卻異常堅決。

李世民修訂律法的決定引起了朝中新的爭論。太上皇的老臣認為武德法恰當得體,沒有修正的必要。而房玄齡、魏徵等人則堅持寬簡律法,重在教化,而不是懲罰,說出了李世民的心聲。李世民正是覺得寬宏仁厚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

在著手開始修訂律法後,李世民開始清除自己治國道路上的第二個巨大的障礙,就是各種名目的王侯貴族。

李世民重新宣布了封賞,許多朝廷老臣和李家的皇親國戚都對自己得到的賞賜十分不滿。長孫皇后的異母兄弟長孫安業正是利用了他們這樣的心理,他四處與這些即將沒落的王侯聯絡感情。長孫安業又在張婕妤身上下足了功夫,得到了這位太上皇妃的歡心。

第二十一集

房玄齡建議李世民要將權力回收,加強中央的統治權。李世民非常同意。但李世民也覺察到從削王到再封王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燕郡王天節將軍李藝突然叛變,占據了涇州。李世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他隨即下令對李藝褫去賜姓,褫去封王,褫去官職,並委派長孫無忌為行軍總管討伐李藝。

長孫無忌馬到成功,李藝軍幾乎是不戰自潰。

李世民又向魏徵徵求削減封王事宜的意見,魏徵也表示極力贊成。他說當下朝政最迫切的兩件事,一是休生養息,二就是精簡朝廷負擔。

李世民宣布了自己削減封王的決定。儘管遭到了一些老臣的反對,但李世民態度非常堅決。他警告大家,現在封王的待遇已經與國力不相稱了。

李世民削減封王的訊息被泄露。

李世民當機立斷,即刻下詔,所有郡王降一等,為縣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