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

亭(涼亭)是一種中國傳統建築,多建於路旁,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亭一般為開敞性結構,沒有圍牆,頂部可分為六角、八角、圓形等多種形狀。

基本信息

漢語漢字

亭
【讀音】tíng
【英文】Pavilion
1、有頂無牆,供休息用的建築物,多建築在路旁或花園裡;涼亭。牡丹亭。
2、建築得比較簡單的小房子:書亭。郵亭。崗亭。
3、適中,均勻:亭勻。
4、正,當:亭午(正午,中午)。

名詞

亭
(象形。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為從高省,丁聲。本義:古代設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義。後指驛亭〖inn〗
民所安定也,亭有樓,從高省,丁聲——《說文》
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經音義經》亭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釋名·釋宮室》
為泗上亭長。——《漢書·高祖紀》
安陽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殺人。——晉·乾寶《搜神記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
如:亭郵(驛站);民(驛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驛亭。寺,辦公的官署);亭舍(驛亭的客舍);亭傳(客棧);亭置(郵亭驛站);亭驛
亭子。有頂無牆,供休息用的建築物,多建築在路旁或花園裡〖pavilion〗
亭
西蜀子云亭。——《三國志·諸葛亮傳》
常記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夢令》
亭東自足下皆雲漫。——清·姚鼐《登泰山記》亭西有岱祠。
又如:亭榭(亭閣台榭);亭館(供人遊憩歇宿的亭台館舍);亭檻(亭子的欄桿;亭子);亭院(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築物的庭園或花園);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舊時辦喜事扎的亭樓、銘旌)
古代設在邊塞觀察敵情的崗亭〖sentrybox〗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為閨門兩扇。——《墨子
亭卒上樓掃除,見死婦,大驚,走白亭長。——漢·應劭《風俗通》
又如:亭戍(古代邊境上的崗亭和營壘);亭吏(亭長);亭佐(亭長的副手);門(設於城門處的亭);亭卒(秦漢亭中的差役)
像亭子的小房子〖kiosk〗。
如:書亭;郵亭;亭場(賣鹽的地方);亭子間
山梨〖mountainpear〗
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秦漢時的基層行政單位〖grass-roots〗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動詞

養育〖rear〗。
如:亭育(養育,培育);亭毒(養育;化育)
停止。同“停”〖stop〗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漢書·西域傳上》
又如:亭當(完畢,妥當);亭居(靜止的樣子)

tíng

形容詞

適中,均衡〖well-balanced〗。
如:亭勻(均勻,妥貼)
直。姿勢挺立的或筆直〖erect〗。
如:亭立(直立;聳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長,容貌、體態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長、緩步走動的樣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幹挺拔的);亭亭噹噹(妥當;合宜);亭亭裊裊(形容女子身材修長和體態輕盈)
正〖right〗
鶴跡秋偏靜,松陰午欲亭。——《和史宮贊》
又如:亭決(公平的判斷
亭歷
tínglì
〖akindofgrass——wollydraba(Drabanemorosa)〗又寫作“葶藶”,草本植物,籽味苦,可入藥
黃連苦杕亭歷。——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概括

亭
亭,在古時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釋名》)園中之亭,應當是自然山水或村鎮路邊之亭的“再現”。鄉山村,道旁多設亭,供行人歇腳,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於園林作為藝術是仿自然的,所以許多園林都設亭。但正是由於園林是藝術,所以園中之亭是很講究藝術形式的。亭在園景中往往是個“亮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形式來說也就十分美而多樣了。《園冶》中說,亭“造式無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橫圭、八角到十字,隨意合宜則制,惟地圖可略式也。”這許多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只要平面確定,其形式便基本確定了。
蘇州滄浪亭以其亭名為園名。此其實很簡單,是一座方形單檐歇山頂之亭,也可以說是標準的江南園林之亭。此亭之藝術,不靠華麗取勝,不靠怪誕引人,而是靠樸實、文秀,靠刻意追求江南建築形式之最高境界,以比例、尺度、韻致及色調等取勝,這也正是建築藝術之根本。與此同時,它之得名,還在於建築文化內涵。北宋詩人蘇舜欽購得此園,修建之後取名“滄浪”,這是取《孟子》中之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我足。”可見其高潔之精神。後來歐陽修對此有題詠:“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這後一句似不雅,所以沒有寫到亭柱上,空著。據說後來還是一位漁夫接句:“近水遠山皆有情”。正中蘇舜欽之意,於是完成此聯。可見園中建築,不但要有形式美,而且也要有文化內涵。
園中設亭,關鍵在位置。如上所說,亭是園中“點睛”之物,所以多設在視線交接處。如蘇州網師園,從射鴨廊入園,隔池就是“月到風來亭”,形成構圖中心。又如拙政園水池中的“荷風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闊,在此形成視覺焦點,加上兩面有曲橋與之相接,形象自然顯要。當然此亭之形象,也受得起如此待遇;如果這座亭子形象難以入目,這就叫“煞風景”。又如滄浪亭,位於假山之上,形成全園之中心,使“滄浪亭”(園名)名副其實;拙政園中的繡綺亭,留園中的舒嘯亭,上海豫園中的望江亭等,都建於高顯處,其背景為天空,形象顯露,輪廓線完整,甚有可觀性。

分類

按功能分

休憩遮陽遮雨——傳統亭,現代亭;
觀賞遊覽——傳統亭,現代亭;
紀念,文物古蹟——紀念亭,碑亭;
交通,集散組織人流——站亭,路亭;
騎水——廊亭,橋亭;
倚水——樓台水亭;
綜合——多功能組合亭。

按平面分

亭
1、按平面分
1)正多邊形
正多邊形尤以正方形平面是幾何形中最嚴謹,規整,軸線布局明確的圖形。常見多為三,四,五,六,八角形亭。
2)長方形
亭平面長闊比多接近於黃金分割1:1.6,由於亭同殿,閣,廳堂不同,其體量小巧,常可見其全貌,比例若過於狹長就不具有美感的基本條件了。同時平面為長方形的亭多用面闊為三間,三間四步架。
江南路亭——常用二間面闊;
水榭——進深三間四步架或六步架。
梁架布局:亭尤以歇山亭榭與殿,閣,廳堂異曲同工,然更自由,江南多遵循古制。
山花——明代及名以前是作懸,清代則出現了硬山山花。
3)仿生形亭
睡蓮形,扇形(優美,華麗),十字形(對稱,穩定),圓形(中心明確,向心感強),梅花形。
4)多功能複合式亭
在眾多類型的亭中,方亭最常見。它簡單大方。圓亭更秀麗,但額坊掛落和亭頂都是圓的,施工要比方亭複雜。在亭的類型中還有半亭和獨立亭、橋亭等,多與走廊相連,依壁而建。亭的平面形式有方、長方、五角、六角、八角、圓、梅花、扇形等。亭頂除攢尖以外,歇山頂也相當普遍。
中國每一處園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在中國園林的意境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亭子的造型是多種多樣的,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一個屋頂,幾根柱子,中間是空的。這樣的建築物起什麼作用呢?它的作用就在於能把外界大空間的景象吸收到這個小空間中來。元人有兩句詩:“江山無限景,都取一亭中。”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大空間的無限景色都吸收進來。中國園林的其他建築,如台榭樓閣,也都是起這個作用,都是為了使遊覽者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也就是突破有限,進入無限。

歷史

亭

亭的歷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並不是供觀賞用的建築。如周代的亭,是設在邊防要塞的小堡壘,設有亭史。到了秦漢,亭的建築擴大到各地,成為地方維護治安的基層組織所使用。 《漢書》 記載:“亭有兩卒,一為亭父,掌開閉掃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

魏晉南北朝時,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驛。之後,亭和驛逐漸廢棄。但民間卻有在交通要道築亭為旅途歇息之用的習俗,因而沿用下來。也有的作為迎賓送客的禮儀場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設定一個,十里為長亭,五里為短亭。同時,亭作為點景建築,開始出現在園林之中。
到了隋唐時期,園苑之中築亭已很普遍,如楊廣洛陽

亭

興建的西苑中就有風亭月觀等景觀建築。唐代宮苑中亭的建築大量出現,如長安城的東內大明宮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萊山,池內有太液亭。又興廣宮城有多組院落,內還有龍池,龍池東的組建築中,中心建築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記載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築也極精巧。在宋《營造法式》中就詳細地描述了多種亭的形狀和建造技術,此後,亭的建築便愈來愈多,形式也多種多樣。
亭子不僅是供人憩息的場所,又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築,布置合理,全園俱活,不得體則感到凌亂,明代著名的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有極為精闢的論述:“……亭胡拘水際,通泉竹里,按景山顛,或翠筠茂密之阿,蒼松蟠郁之麓”,可見在山頂、水涯、湖心、松蔭、竹叢、花間都是布置園林建築的合適地點,在這些地方築亭,

環境效果

亭橋亭
一般都能構成園林空間中美好的景觀藝術效果。也有在橋上築亭的,如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北京頤和園中西堤上的橋亭等,亭橋結合構成園林空間中的美好景觀藝術效果,又有水中倒影,使得園景更富詩情畫意,如揚州的五亭橋還成為揚州的標誌
亭子以其美麗多姿的輪廓與周圍景物構成園林中美好的畫面。如建造於孤山之南,“三潭印月”之北面柳絲飛翠小島的杭州西湖湖心亭,選址極為恰當,四面臨水,花樹掩映,襯托著飛檐翹角的黃色琉璃瓦屋頂,這種色彩上的對比顯得更加突出。島與建築結合自然,湖心亭與“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島如同神話中海上三座仙山一樣鼎立湖心。而在湖心亭上又有歷代文人留下“一片清光浮水國,十分明月到湖心”等寫景寫情的楹聯佳作,更增湖心亭的美好意境,而人於亭內眺望全湖時,山光水色,著實迷人。
在賞月勝地“三潭印月”,亭子成為構成這一景區的重要建築。從“小瀛洲”登岸,迎面來的主要景觀建築便是先賢祠和一座小巧玲瓏的三角亭,以及與三角亭遙相呼應的四角“百壽亭”,亭與橋既構成了三潭印月水面空間分割,又增加了空間景觀層次,成為不可缺少的景觀建築,人於亭內居高臨下,可以縱情地遠望四面的湖光色,近覽水面蓮荷,那紅的、白的、黃的花朵,盡情欣賞“水上仙子”的嬌容麗色。綠樹掩映的“我心相印亭”以及“三潭印月”的碑亭,都為構成三潭印月的園林景觀、空間藝術層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心相印”因有“不必言說,彼此意會”的寓意,更增“三潭印月”這一景區的情趣
亭既是重要的景觀建築,也是園林藝術中文人士大夫輓聯題對點景之地。如清新秀麗的濟南大名湖,向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湖中的小島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歷下亭,初建於北魏年間,重建於明嘉靖年間。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杜甫曾到此一游,題詩曰:“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將此詩句寫成楹聯,掛於亭上,名亭、名詩、名書法,堪稱三絕。
在離紹興不遠的關諸山一帶,秀峰環抱,青巒疊翠,在一片開闊的地形中,建有—座精緻的小亭,離亭不遠,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這就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當年作《蘭亭集序》的地方。在蘭亭泓池水旁有一塊石脾,上書“鵝池”兩字。據說那“鵝”字是王羲之親筆,“池”字是其七子王獻之所寫,“鵝”字一筆寫成,清標拔俗,渾潤中藏骨而不族,似得神助。而今人們游蘭亭,名字、名題和王羲之傳說故事,成為人們仰慕的著名園林景區,而整個蘭亭景區,也是以蘭亭命名,這不能不說亭於園林中的重要行了。
亭

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而命名的陶然亭,在北京先農壇的西面,建於清康熙年間,亭基較高,故有登臨眺遠之勝。

在杭州孤山北麓賞梅勝地的放鶴亭,是為紀念北宋詩人林和靖而建。林和靖曾在孤山北麓結廬隱居,除吟詩作畫,還喜好種梅養鶴。在他一生所寫的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特別為人所傳頌,人因文傳,亭因人建,名人名詩名亭和放鶴亭一帶梅林,每到冬天,寒梅怒放,清香四溢的“香雪海”中隱一亭,使得放鶴亭更為名聞遐爾。
在中國園林中,幾乎都離不開亭。在園林中或高處築亭,既是仰觀的重要景點,又可供遊人統覽全景,在疊山腳前邊築亭,以襯托山勢的高聳,臨水處築亭,則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處築亭,半隱半露,即含蓄而又平添情趣。
在眾多類型的亭中,方亭最常見。它簡單大方。圓亭更秀麗,但額坊掛落和亭頂都是圓的,施工要比方亭複雜。在亭的類型中還有半亭和獨立亭、橋亭等,多與走廊相連,依壁而建。亭的平面形式有方、長方、五角、六角、八角、圓、悔花、扇形等。亭頂除攢尖以外,歇山頂也相當普遍。

四大名亭

醉翁亭

醉翁亭醉翁亭
醉翁亭中國四大名亭之首,又被稱為天下第一亭。位於現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琅琊山風景名勝區中。
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著名文人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歐陽修自號“醉翁”,醉翁亭之名由此而得。後寫下傳世之作《醉翁亭記》 ,其中有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與琅琊山的清秀山水從此聞名於世。

它和豐名亭都因鐫有歐陽修文、蘇東坡字而著名。醉翁亭初建於北宋仁宗慶曆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它是當時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專門為歐陽修而。當時,歐陽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一夥奸黨,被貶至滁州任太守後,常在此飲酒賦文,智仙同情他特建造了這亭子。歐陽修自稱“醉翁”,便命亭為醉翁亭,並作了傳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記》。其中有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與琅琊山的清秀山水從此聞名於世。
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築,獨具一格,意趣盎然。亭東有一巨石橫臥,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為寶宋齋,內藏高約2米,近1米,刻有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兩塊,為稀世珍寶。亭西側有古梅一株,傳為歐陽修手植,故稱“歐梅”。亭前的釀泉,旁有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再往西行,可觀“九曲流觴”勝景。

陶然亭

陶然亭陶然亭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監理黑窯廠,他在慈悲庵西部構築了一座小亭,並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這座小亭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被譽為“周侯藉卉之所,右軍修禊之地”,更被全國各地來京的文人視為必游之地。清代200餘年間,此亭享譽經久,長盛不衰,成為都中一勝。

陶然亭周圍,有許多著名的歷史勝跡。西北有龍樹寺,寺內有蒹葭簃、天倪閣、看山樓、抱冰堂等建築,名流常於此遊憩,其知名度在清道光之後,堪與陶然亭相匹。東南有黑龍潭、龍王亭、哪吒廟、刺梅園、祖園;西南有風氏園;正北有窯台;東北有香冢、鸚鵡冢,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賽金花墓等。這些歷史勝跡產生年代多早於陶然亭,有的甚至早於慈悲庵。它們都有文人墨客觴詠的歷史,曾現過各領風騷的輝煌時期。

愛晚亭

愛晚亭愛晚亭
愛晚亭位於位於湖南長沙嶽麓書院後青楓峽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內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蔚為壯觀。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長羅典所建。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據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詩意。
亭內有一橫匾,上刻毛澤東手跡《沁園春·長沙》一詞,亭額上“愛晚亭”三字是1952年湖南大學重修愛晚亭時,毛澤東同志接受校長李達之請,親筆題寫的。亭中方石上刻有張南軒和錢南園游山的七律詩,稱“二南詩”。
亭前石柱刻對聯:“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愛晚亭在我國亭台建築中,影響甚大,堪稱亭台之中的經典建築

湖心亭

湖心亭湖心亭
湖心亭位於浙江杭州外西湖中央、小瀛洲北面,為湖上人工三島之一,是湖中三島中最早建設的,亭為島名,島為亭名。在西湖中央。小於三潭印月。大於阮公墩,合稱“蓬萊三島”——湖心亭為“蓬萊”,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在宋、元時曾有湖心寺,後傾圮。明代有知府孫孟建振鷺亭,後改清喜閣,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極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稱為“湖心平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建振鷺亭,清代重修後增添閣樓。現歇山頂建築為1953年重新建造。清帝乾隆在亭上題過匾額“靜觀萬類”,以及楹聯“波涌湖光遠,山催水色深”。“山橫三面碧,湖繞四周青”,湖心平眺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遊人可在島上飽覽湖光山色。

中國的亭子與意境

亭
亭的歷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並不是供觀賞用的建築。如周代的亭,是設在邊防要塞的小堡壘,設有亭史。到了秦漢,亭的建築擴大到各地,成為地方維護治安的基層組織所使用。《漢書》記載:“亭有兩卒,一為亭父,掌開閉掃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  

魏晉南北朝時,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驛。之後,亭和驛逐漸廢棄。但民間卻有在交通要道築亭為旅途歇息之用的習俗,因而沿用下來。也有的作為迎賓送客的禮儀場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設定一個,十里為長亭,五里為短亭。 同時,亭作為點景建築,開始出現在園林之中。

到了隋唐時期,園苑之中築亭已很普遍,如楊廣在洛陽興建的西苑中就有風亭月觀等景觀建築。唐代宮苑中亭的建築大量出現,如長安城的東內大明宮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萊山,池內有太液亭。又興慶宮城有多組院落,內還有龍池,龍池東的組建築中,中心建築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記載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築也極精巧。在宋《營造法式》中就詳細地描述了多種亭的形狀和建造技術,此後,亭的建築便愈來愈多,形式也多種多樣。亭子不僅是供人憩息的場所,又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築,布置合理,全園俱活,不得體則感到凌亂,明代著名的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有極為精闢的論述:“……亭胡拘水際,通泉竹里,按景山顛,或翠筠茂密之阿,蒼松蟠郁之麓”,可見在山頂、水涯、湖心、松蔭、竹叢、花間都是布置園林建築的合適地點,在這些地方築亭,一般都能構成園林空間中美好的景觀藝術效果

也有在橋上築亭的,如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北京頤和園中西堤上的橋亭等,亭橋結合構成園林空間中的美好景觀藝術效果,又有水中倒影,使得園景更富詩情畫意,如揚州的五亭橋還成為揚州的標誌

涼亭涼亭

亭子以其美麗多姿的輪廓與周圍景物構成園林中美好的畫面。如建造於孤山之南,“三潭印月”之北面柳絲飛翠小島的杭州西湖湖心亭,選址極為恰當,四面臨水,花樹掩映,襯托著飛檐翹角的黃色琉璃瓦屋頂,這種色彩上的對比顯得更加突出。島與建築結合自然,湖心亭與“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島如同神話中海上三座仙山一樣鼎立湖心。而在湖心亭上又有歷代文人留下“一片清光浮水國,十分明月到湖心”等寫景寫情的楹聯佳作,更增湖心亭的美好意境,而人於亭內眺望全湖時,山光水色,著實迷人。

在賞月勝地“三潭印月”,亭子成為構成這一景區的重要建築。從“小瀛洲”登岸,迎面來的主要景觀建築便是先賢祠和一座小巧玲瓏的三角亭,以及與三角亭遙相呼應的四角“百壽亭”,亭與橋既構成了三潭印月水面空間分割,又增加了空間景觀層次,成為不可缺少的景觀建築,人於亭內居高臨下,可以縱情地遠望四面的湖光山色,近覽水面蓮荷,那紅的、白的、黃的花朵,盡情欣賞“水上仙子”的嬌容麗色。綠樹掩映的“我心相印亭”以及“三潭印月”的碑亭,都為構成三潭印月的園林景觀、空間藝術層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心相印”因有“不必言說,彼此意會”的寓意,更增“三潭印月”這一景區的情趣。

既是重要的景觀建築,也是園林藝術中文人士大夫輓聯題對點景之地。如清新秀麗的濟南大名湖,向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湖中的小島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歷下亭,初建於北魏年間,重建於明嘉靖年間。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杜甫曾到此一游,題詩曰:“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將此詩句寫成楹聯,掛於亭上,名亭、名詩、名書法,堪稱三絕。

在離紹興不遠的關諸山一帶,秀峰環抱,青巒疊翠,在一片開闊的地形中,建有—座精緻的小亭,離亭不遠,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這就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當年作《蘭亭集序》的地方。在蘭亭泓池水旁有一塊石脾,上書“鵝池”兩字。據說那“鵝”字是王羲之親筆,“池”字是其七子王獻之所寫,“鵝”字一筆寫成,清標拔俗,渾潤中藏骨而不族,似得神助。而今人們游蘭亭,名字、名題和王羲之傳說故事,成為人們仰慕的著名園林景區,而整個蘭亭景區,也是以蘭亭命名,這不能不說亭於園林中的重要行了。

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而命名的陶然亭,在北京先農壇的西面,建於清康熙年間,亭基較高,故有登臨眺遠之勝。

亭子亭子

在杭州孤山北麓賞梅勝地的放鶴亭,是為紀念北宋詩人林和靖而建。林和靖曾在孤山北麓結廬隱居,除吟詩作畫,還喜好種梅養鶴。在他一生所寫的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特別為人所傳頌,人因文傳,亭因人建,名人名詩名亭和放鶴亭一帶梅林,每到冬天,寒梅怒放,清香四溢的“香雪海”中隱一亭,使得放鶴亭更為名聞遐爾。

在我國園林中,幾乎都離不開亭。在園林中或高處築亭,既是仰觀的重要景點,又可供遊人統覽全景,在疊山腳前邊築亭,以襯托山勢的高聳,臨水處築亭,則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處築亭,半隱半露,即含蓄而又平添情趣

在眾多類型的亭中,方亭最常見。它簡單大方。圓亭更秀麗,但額坊掛落和亭頂都是圓的,施工要比方亭複雜。在亭的類型中還有半亭和獨立亭、橋亭等,多與走廊相連,依壁而建。亭的平面形式有方、長方、五角、六角、八角、圓、梅花、扇形等。亭頂除攢尖以外,歇山頂也相當普遍。

中國每一處園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在中國園林的意境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亭子的造型是多種多樣的,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一個屋頂,幾根柱子,中間是空的。這樣的建築物起什麼作用呢?它的作用就在於能把外界大空間的景象吸收到這個小空間中來。元人有兩句詩:“江山無限景,都取一亭中。”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大空間的無限景色都吸收進來。中國園林的其他建築,如台榭樓閣,也都是起這個作用,都是為了使遊覽者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也就是突破有限,進入無限。

文徵明《水亭圖》突破有限,進入無限,就能夠在遊覽者胸中引發一種對於整個人生、對於整個歷史的感受和領悟。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點。一個例子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王羲之在這篇文章一開頭就指出,蘭亭給人的美感,主要不在於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於它可以使“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兩句話是很有名的。就是抬頭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頭一看,世界萬物又是如此豐富多彩,生機勃勃。(宗白華說,“仰觀”“俯察”是中國古代哲人、詩人觀照世界的特殊的方式。)接下去說:“所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遊覽者的眼睛是遊動的,心胸是敞開的,遊目騁懷,因此得到了一種極大的快樂。而這種仰觀俯察,遊目騁懷,就引發了一種人生感,所以王羲之接下去又說:“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宇宙無限,人生有限,所以孔子在岸邊望著滔滔的江水發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就是人生感。

文學描述

突破有限,進入無限,就能夠在遊覽者胸中引發一種對於整個人生、對於整個歷史的感受和領悟。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點。一個例子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王羲之在這篇文章一開頭就指出,蘭亭給人的美感,主要不在於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於它可以使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兩句話是很有名的。就是抬頭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頭一看,世界萬物又是如此豐富多彩,生機勃勃。(宗白華說,“仰觀”“俯察”是中國古代哲人、詩人觀照世界的特殊的方式。)接下去說:“所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遊覽者的眼睛是遊動的,心胸是敞開的,遊目騁懷,因此得到了一種極大的快樂。而這種仰觀俯察,遊目騁懷,就引發了一種人生感,所以王羲之接下去又說:“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宇宙無限,人生有限,所以孔子在岸邊望著滔滔的江水發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就是人生感。

亭
再一個例子是王勃的《滕王閣序》,這也是一篇極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開頭也描寫了滕王閣建築的美,但接下去就說,滕王閣給人的美感,主要不在於建築本身,而在於它可以使人看到一個無限廣大的空間,看到無限壯麗的景色。它有兩句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然後他就寫到,在這種空間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種人生感:“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這就是滕王閣所引發的一種形而上的感興。
中國雲南昆明有一座大觀樓,樓上有一付對聯,據說是中國最長的一付對聯。上聯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苹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這是一個廣闊無邊的空間,下聯是寫無限的時間:“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和“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相對)。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無限的空間和時間引發了對於人生和歷史的感嘆。大觀樓的這付長聯,和王羲之王勃的兩篇文章一樣,都說明,中國園林建築的意境,就在於它可以使遊覽者“胸羅宇宙,思接千古”,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入無限的時間空間,從而引發帶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歷史感。

建築的世界

建築是人們用石材,木材等建築材料搭建的一種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體,如住宅,橋樑,體育館等等。廣義上來講,園林也是建築的一部分。有人說過:上帝一次性給出了木頭.石頭.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的勞作……這就是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是一部石頭史書。

中國古建築的相關知識

中國古建築泛指近代西方文明決定性地影響中華文明之前,在中國古文化主導下產生的建築物、構築物、建築方法和相關體制。中國古建築的影響範圍遍及半個亞洲和眾多少數民族地區,在世界建築歷史中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神廟| 斗拱| 彩畫| 瑣窗 | 箍頭| 額枋| | 藻頭| | | | 垂花門| 抄手遊廊| 廂房 | 和璽彩畫| 門樓| 鏇子彩畫 | 金龍和璽| 枋心| 由額墊板| 龍鳳和璽| 龍草和璽| 屏門| 垂蓮柱| 抱鼓石| 門枕石| 版門| 夾桿石| 牌樓| 雀替| 門簪| 懸山| 影壁| 磚雕| 瓦當 | 捲雲紋 | 空心磚| 畫像磚| 藻井| 照壁| 九龍壁| 鐵影壁| 耳房 | 須彌座| 圭角| 疊澀| 穹窿 | 拱券| 束腰| 牙條| 華表| 望柱 | 朝房| 押魚 | 狻猊 | 行什| 歇山式| 鋪作| 垂脊 | 蹲獸| 戧脊| 重檐屋頂

拼音是ti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