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詩詞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縣北。 《元和郡縣誌》云:“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寧國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東臨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2、孤云:陶淵明《詠貧士詩》“孤雲獨無依”。朱諫註:“言我獨坐之時,鳥飛雲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詩詞譯文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高的敬亭山了。
詩詞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本作的韻腳是:十五刪;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通押。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唐代還有一位詩人叫李賀,號"詩鬼",和李白有的一比。兩人統屬浪漫主義風格,想像奇偉,用詞誇張。但相比而言,李白詩多信筆揮撒,自然天成。李賀則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盡心機了。真可謂"嘔心瀝血"。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乾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寫作背景
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753)秋遊宣州時,距他被迫於天寶三載離開長安
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詩詞句解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眾多的鳥兒都已高飛遠去,不見蹤影。僅有的一片孤雲,也獨自悠閒離去。“眾鳥”,是概括無遺的說法,加上一個“盡”字,意即所有的鳥都各有其去處,惟獨詩人自己,只能望空興嘆。“眾鳥”是凡俗之物,去便去吧。“孤雲”,常與隱士為伴,本是漂泊無定之物,與詩人飄蓬般的身世有些相似,然而,正當詩人要注目寄情於它的時候,它竟也飄然而去。這兩句表面上是寫眼前見到的景色,其實是詩人藉以表達自己的主觀心境,襯托自己的孤獨。鳥雀的鳴叫聲消失之後,敬亭山中更顯安靜;孤雲從天空中遠去之後,敬亭山上更顯清幽。天地間似乎一空如洗,只剩下寂然獨坐的詩人。
李白《春日獨酌》“其一”有句曰:“孤雲還空山,眾鳥各已歸。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其二”有句曰:“長空去鳥沒,落日孤雲還。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顏。”正可視為《獨坐敬亭山》前兩句的註腳。這種心境,大概是因歲月蹉跎、志向無成,一身無所依歸造成的。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偌大的天地間,詩人果真孤獨無相親嗎?不!在彼此的注視中,怎么看也看不夠的,只有他和敬亭山。詩人久久獨坐,凝視著山,山也仿佛注視著人,不必說什麼,只覺感情投契,心意相知。中國古代文人在不得意時,往往寄情山水,尋求心理慰藉。尋常人也有這樣的體會,投入自然常能令人愉悅,尤其是身心疲憊時。面對現實,詩人落落寡歡,倍感孤寂。面對敬亭山,他暫時遠離塵世,忘懷得失。他的內心得到了片刻寧靜,不再痛苦,不再躁動,精神似乎已有歸依。詩人沒有對眼前風景作任何具體描寫,因為他的本意仍在表現自己的心境,在抒情。他所抒發的,是在自然中得到慰藉、在孤獨中尋到知己的心情。向大自然尋找慰藉,雖然能得到暫時的寧靜,但是一旦回到塵世呢?從“只有”二字,我們似乎感覺到詩人的言外之意,也更加領會到他內心的深深孤獨。
詩詞賞析
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遊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詩的下半運用擬人手法寫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願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靜”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於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夸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安徽宣城縣北,因山上有敬亭而得名。相傳是南朝詩人謝朓賦詩的地方。天寶12年,李白漫遊至此,登覽敬亭,吟出了這首千古絕唱。“獨坐”二字是全詩的中心。一、二句寫獨坐所見,三、四句抒獨坐之感。與敬亭山朝夕相處的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萬物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天地間一片肅靜,只有詩人獨自一人孤零零地坐在那裡。“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展現的就是這樣一個極其空曠寂寥的世界。兩句詩寫的雖是眼前實景,字裡行間卻透露出詩人強烈的孤獨寂寞之情。
百無聊賴的詩人把視線轉向眼前的青山,忽然發覺敬亭山是那么嫵媚多姿,那么靈秀可愛,只見她長久地佇立在那裡,默默等待著與自己情感交流。這一發現使詩人激動不已,他凝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仿佛也注視著他,彼此相對而視,心神契合,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詩人心中只剩下敬亭山,別的事物都不存在了,久而久之,甚至連自己也仿佛化為了山的一部分。人與山妙合無垠,融為一體,這是多么超逸的境界,它使詩人寂寞的情感得到撫慰,苦悶的心靈得到解脫。“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兩句詩表現出來的已不只是對敬亭山的無限鍾愛,在詩人眼裡,敬亭山完全人格化了,它不再是觀賞的對象,而是自己相看“不厭”的最親密的朋友。詩人使用的是“只有”這樣樸素無華的口語,卻極有表現力,它以山之有情,反襯出人之無情。而把敬亭山當成自己在世間的唯一知己,既可見山之無比靈秀,令人領略不盡,又可見詩人世無知音的孤獨幽憤。李白寫這首詩時,距他離開長安已將近十年。這時的李白對當時社會的弊端已經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無法容於現實,於是他的孤獨感越來越強烈,憤世嫉俗的情緒與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尋求慰藉,尋覓知音,這首詩表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心情。
誦讀全詩,“靜”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於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高度融合,從而創造出一種“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夸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閒,主要是為了表達閒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閒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閒適。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為了寫作者此刻獨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遊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這兩句的意象以“眾星拱月”式並置,前句中心詞“鳥”是中心意象,加上“飛”字形成一個複合意象,強化動態表現意義。“眾鳥”原可以讓讀者聯想到山中閒靜寧謐的場景,群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有一種格外的逸趣,而眼前,眾鳥高飛,離人越來越遠,“高”字起到一個拓展空間的作用,抬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一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表現出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後句“雲”為中心詞,與“去”複合,默默的雲也在漸漸飄走。而雲並非滿天白雲,原本就只是“孤雲”無伴,偏偏還悠閒地慢慢地飄離。詩人以“閒”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
“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薄雲離散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它們都似乎有靈性,不願與詩人為伴,遠離詩人而去,只留下一個闊大茫茫的空間,詩人坐在這樣的空間之中,更顯孤獨和渺小。其實,山林的鳥是飛不盡的,雲也不會飄遊到天外。在詩中,眾鳥孤雲都離詩人而去,這是詩人情感外射的結果,是詩人有意創造為表現自己的孤獨情感的茫茫空間。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李白坐在那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眼看著眾鳥、孤雲漸漸飛去,眾鳥和孤雲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舊坐在那裡欣賞著它,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儘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眾鳥”、“孤雲”這種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種靜的意象相反並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里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而心理的維度卻產生著質的變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往往對“逝去”,對“消散”有著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暫,宇宙永恆,常常是他們不遇時發出的慨嘆。詩人引恆久的山為知己,可能是“長安不得見”後,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式了。就算長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隨“眾鳥高飛”而去。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並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於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裡,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於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歷史評價
沈德潛《唐詩別裁》評這首詩“傳‘獨坐’之神”。《李詩直解》:“此獨坐而有目中無人之景也。”
宋顧樂《萬首唐人絕句選評》:“命意之高不待言,氣格亦內外俱作,五絕中有數之作。”
王堯衢《唐詩合解》卷四:首句──“此為‘獨’字寫照。眾鳥世間名利之輩,今皆得意而盡去。”次句──“此……‘孤雲’喻世間高隱一流,雖與世相忘,尚有雲來之跡。”末二句──“此二句才是'獨'字,鳥飛雲去,眼前並無別物,唯看著敬亭山;而敬亭山亦似看著我,兩相無厭,悠然清靜,心目開朗,於敬亭山之外,尚安有堪為晤對哉?深得‘獨坐’之神。”
中國古詩詞
詩詞是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藝術形式,對於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出現的時候,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定義層次方面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是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一個作家的血與骨!如果我們不在詩詞里保有一個乾淨、純粹的自我、那么我們還期望在那裡找到一個這樣的自我呢? |